交通是旅游发展的基础
① 旅游交通是如何促进旅游业发展的
其实有句老话很有道理: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好了,人们出行方便,往来也方便,就会有商家进入,带来旅游,而旅游与商业是正反馈关系,所以就有交通带来了旅游业的发展。
② 旅游交通在地区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交通是旅游业的基础。没有完善的交通,再好的景区也无法到达,那这个“景区”也就称不上景区了。
③ 简答旅游交通作为旅游产品的基础要素体现在哪
:一、行:“快进、快出、慢游”是旅游业对交通发展的基本要求。游客来大同县旅游的交通组织可分为:外部大交通和内部小交通两个方面:大交通方面,大同县旅游业发展需要形成区域合作的大旅游交通格局
④ 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是什么
旅游交通的作用:
1、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2、旅游交通是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稳定而重要的收入来源。
4、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
旅游交通是指旅游者利用某种手段和途径,实现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的空间转移过程。它既是“抵达目的地的手段,同时也是在目的地内活动往来的手段”。
(4)交通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扩展阅读:
一、交通是完成旅游的必要条件
从空间系统来看,旅游活动由客源地、目的地、旅游通道三个部分构成,其屮,交通作为旅游通道的物质主体,是连接目的地和客源地的纽带。
在旅游过程中,长途交通(航空、铁路)将客源地和目的链接起来,市内交通将旅游活动中的各个景点以及吃、住、行、娱、购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活动。所以说,交通是旅游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人们通常认为,在旅游活动中旅行社是活动的组织者,是旅游活动得益正常进行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旅行社将食宿、景点等因素,通过旅游线路及车辆换乘有机的衔接起来,为游客提供了完整的旅游方案。
其实,这在某方面夸大旅行社的作用,而忽略了交通的重要性。当某旅游地进入性差,交通不可达或不通畅时,将直接影响到旅游活动的正常进行,就成为旅游的短板效应。因此,交通是旅游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尤其是在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
二、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旅游以旅行为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活动的空间日益扩大,远距离跨国跨洲的旅游越来越受到青睐,旅游空间距离的增大,游客在交通旅行上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必然增大;
与此同时,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技术的提高,对速度、舒适度、换乘便利等的需求日益提高,在交通旅行上花费的时间将会减少,但用于旅行的交通费用将会增大。由此可见,不管旅游业如何发展,交通的重要性始终占据重要的位置。
就交通在旅游消费中的变化,具体有四个特点:
1、交通旅行时间占据了旅游活动的大部分时间,跨洲的旅游更多是远距离的旅行;
2、交通旅行费用是旅游活动中最主要的支出,跨洲旅游航空花费占据更高比例;
3、在沿途旅行中所欣赏到的风景,也成为游客旅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我国西部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广人稀地区,公路旅游、铁路旅游的兴起,沿途旅游日益成为重要的旅游形式。
三、交通可达性和舒适度是旅游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
旅游过程中的交通状况,是游客满意度评价的主要要素,交通可达性、舒适度及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旅游整体质量的评价,尤其在如今以“享乐型”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下,交通服务变得更加重要。
交通服务质量的好坏,对旅游费用支出的多少、情绪的好坏和精力充沛与否都将造成直接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使游客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害。
据抽样调查与统计,在住宿、饮食、景点、交通等主要的旅游影响要素中,60%左右的游客认为交通服务质量的好坏对其最为重要。所以,交通是游客满意度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四、交通是旅游线路设计的基本要点
交通是旅游项目吸引力的形成要素,交通通达与否和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的多少。当今旅游的发展其实也是交通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
1、交通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发展依靠交通的发展,旅游的兴旺带动着交通的进步。广西、贵州、云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如何将该地区优美的旅游资源呈现给全国及世界各地的游客,这就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的支持与推进了。
⑤ 旅游交通的三个基本层次和特点
旅游交通三个经济奇点,基本层次有特特点吗?是的,当然是旅游交通,就这三个中职必须的
⑥ 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旅游业基础设施是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基础支撑之一,根据对旅游目的地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旅游交通运输设施
旅游交通运输是最重要的内容。并非一切旅游交通都应该有政府来投资。一般来说,景区以外的交通,应该由政府投资,是公共工程。景区内部的交通,应该由景区的投资商进行自主投资开发。
实际的情况是,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往往会把景区内部的主要交通设施完成,以便达到基本可进入目标,使招商引资更有吸引力。有时,政府会以景区经营权转让为砝码,要求社会投资商建设景区以外的旅游公路。
2、旅游接待宾馆
旅游接待宾馆的床位数量,是目的地接待容量的关键门槛。旅游接待宾馆,一般是由社会投资商进行投资的。但为了打造旅游目的地,前期高星级酒店的建设,往往是由政府招待所改造提升形成的,以便尽快提升接待能力。政府也给予优惠政策,引资建设宾馆增强接待能力。
3、旅游路途中的休憩节点
到达目的地或景点之间的旅游路途,有时较长,需要设置休憩节点,包括旅游集散点。这些节点的选择与建设,一般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投资。
4、旅游夜间娱乐环境设施
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一般超过2夜。因此,夜间娱乐休闲,是游线组合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也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对于远离大型城市的旅游目的地而言,夜间游客活动的区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夜间娱乐打造,必须政府给予支持,进行系统规划开发。
5、旅游餐饮购物环境设施
旅游餐饮与旅游购物,大多是在当地居民自发推动下形成和发展的。政府有必要通过规划,引导餐饮与购物走向集约化、特色化、休憩化的发展。购物餐饮街区化,打造集散节点休憩环境,形成文化深度挖掘,是旅游目的地从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最重要的步骤。
⑦ 旅游业发展对交通业的要求
要发展旅游业,必须要先发展交通的
⑧ 东福山的基础交通和旅游资源
岛上建有埠头两处,有一艘客座98座、航速达12节、抗风力8级的岛际交通船——“内东福轮”往返于庙子湖岛之间容,并由庙子湖通往沈家门各地。岛上淡水资源缺乏,居民用电由驻岛海军观通站供给,林业用地1.326平方公里,林地0.533平方公里,均为水土保护林,森林覆盖率18.0%。
从大陆到东福山,要换两次船、靠三个岛。从舟山登船开始,顺利的话一般需要4个小时才能登岛,期间需要在庙子湖岛换船一次,且需要停靠青浜岛一次。
去东极每天早上8:30在舟山沈家门半升洞码头开船,返回时间为中午11:00,平常每天只有一班,7、8月旅游旺季的周末会增加一趟加班船,下午13:30沈家门开出,16:00庙子湖返回。
庙子湖-青浜-东福山的往返轮渡平时每天有两班,7:30、11:00庙子湖开,8:30、12:00东福山返程;7、8月旅游旺季的周末会增加两班,周六增加两班13:00、16:00庙子湖开,14:00、16:30东福山返程,周日只增加一班16:00出发,16:30返回。
景点有极地石屋群、白云庙、东海第一哨、象鼻峰、林彪保岛山洞、遗址两岛对峙、海岛奇石等。
徒步环岛约需要三到四个小时。
⑨ 简述旅游交通布局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系统性原则
区域旅游交通规划受社会、经济、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在进行区域旅游交通规划时应运用系统的方法。即在充分了解区域交通现状的情况下,运用系统思维对区域旅游交通进行近、中、远期的规划,才能使制定的规划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区域旅游交通系统作为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注意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从整体上发挥旅游交通系统的功能。
2、适当超前的原则
交通作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其现状条件和发展情况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具有相当大的影响。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和较大的资金投入,而旅游业一旦在区域形成则会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对旅游地包括旅游交通设施在内的各种旅游基础设施提出极大的需求。如果区域旅游交通网络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将会成为区域旅游业稳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在进行区域旅游交通规划时就应采取适当超前于旅游业发展的策略,为当前和未来旅游的良性发展铺好路。
3、“风景线”的原则
旅游交通对沿线的环境较之普通社会交通有着特殊的要求,环境的绿化、美化和净化至关重要。很多人以为景区内部的交通才称之为旅游交通。其实不然,旅游交通在游客离开家门时就已经开始了。因此,在进入景区范围以及连接景区之间的交通线路。无论是陆上的还是水上的。都要按照一定的旅游景观要求来设计沿线的景观。使得旅游交通规划线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旅游交通规划要让游客把沿途风光尽收眼底,“处处皆景”的感觉油然而生。换言之。旅游交通线路既是交通路线。又是景观走廊。
4、以人为本的原则
旅游交通的服务对象是游客。不同于一般乘客,因此必须适应游客多方面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其具体表现为“方便、快捷、安全、舒适”。“方便”就是进得去、出得来、散得开。游客作出旅游决定时。首先想到的是目的地的交通是否方便。游客的出游愿望往往受制于出行的距离,对游客而言,距离包括实际距离和认知距离。相同的旅途长度,如果旅途交通快捷,节省了游客的旅途时间,就会缩短游客的认知距离,使游客产生一种“近了”的感觉,促使旅游动机的产生。因此,“方便、快捷”无疑是对旅游交通规划提出的要求,而满足这一要求的关键是实现区域外部、内部交通的有机结合,提高外部交通的通达性.使内部交通网络形成环网,换乘方便。所以,在旅游交通规划中,注重市域范围内整个交通网络布局结构的合理性,使得景区内外的道路连接成环成网;提高道路等级,尽快打通对外快速通道,并且增加有关的旅游道路配套设施。使得整个旅游交通网络系统达到“方便、快捷”的要求。“安全、舒适”则主要是针对旅游交通的工具和服务而言。安全是乘客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与一般乘客比较,游客对旅游交通运输的舒适度具有更高的要求。交通商品具有无形性,人们只能凭借宣传介绍、自身感觉和实际需要来选择。旅游交通部门必须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交通工具和优质的服务,促进区域旅游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
5、保护环境的原则
旅游交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区域环境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占用土地、大气污染、噪声、破坏旅游资源和景观等。交通道路设施占用过多的土地.则意味着区域旅游未来的发展余地减少,甚至造成对旅游资源和景观的破坏。作为旅游地,其环境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进行区域旅游交通规划时不注意这些问题.不以保护环境为先的话,轻则破坏旅游资源和景观,导致游客的不悦,重则危害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健康,导致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进行区域旅游交通规划时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原则.这样才能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旅游交通规划时,尽量利用现有的道路网络,对规划的线路慎重考虑,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以及对环境景观的破坏;引用中高档的交通工具,改善燃油结构和汽车排气系统,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