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旅游中的饮食文化
Ⅰ 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成都,究竟有何独特的文化魅力
说起成都,我们应该都听过之前的一首歌《成都》,这首歌让它瞬间火遍全国,也让很多朋友很好奇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城市。成都作为一代古城,有很多古文明的留存,古往今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是一个非常神秘、特别的存在,也被称为“天府”。天府成都是有很多文化魅力的,比如饮食方面、旅游方面以及考古文学方面,都是非常有特色、有魅力的文化所在。
除了饮食和旅游,四川的考古文化也是闻名于耳的。四川有著名的,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源头,所以有很多的,考古学家去成都这边去探索以前的奥秘,天府成都因此吸引了很多古学家的目光。
Ⅱ 为什么说“少不入蜀,老不出川”有出处吗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是一句俗语,流传在四川省境内,并没有具体的典故出处。
少不入川:有两种说法。一是在古代,四川在未开发之前,是蛮荒之地,是各朝各代朝廷流放犯人的地方。皇帝用此以来惩罚有重大过错的犯人。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劝诫,不要在年少的时候就去四川,这里信息闭塞,文化落后,想成就一番事业很难。
(2)成都旅游中的饮食文化扩展阅读:
四川在古代,尚未开发之前,是蛮荒之地。各朝各代,朝廷都会将重刑犯流放到此。据说,秦始皇当年,就想把吕不韦旅放到四川,结果在半道就病死了。
由于当时的四川,交通和环境恶劣,那些不肯趋炎附势、得罪达官显贵的文人或官员,很多都流放到了蜀地。这些文人的生存能力和心态,常常直呼他们的想象,很快就在这里快乐地生活下来,还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著名的大诗人杜甫,为了躲避战乱就逃到了四川的成都。在这里,他生活了下来,如今他的故居,已被改造和开发,成为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杜甫草堂。
Ⅲ 什么是杭帮菜
杭帮菜,是浙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浙江菜的重要流派,它与宁波菜、温州专菜、绍兴菜共属同构成传统的浙江菜系。
杭帮菜的口味以咸为主,略有甜头。“清淡”是杭帮菜的一个象征性特点。特色菜品有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笋干老鸭煲、八宝豆腐等。
杭州菜分为“湖上”、“城厢”两个流派。前者用料以鱼虾和禽类为主,擅长生炒、清炖、嫩熘等技法,讲究清、鲜、脆、嫩的口味,注重保留原汁原味。
后者用料以肉类居多, 杭帮菜烹调方法以蒸、烩、氽、烧为主,讲究轻油、轻浆、清淡鲜嫩的口味,注重鲜咸合一。
杭帮菜的口味以咸为主,略有甜头,但不像苏州菜那么甜,也不像上海菜那么浓重,容易被人接受。“清淡”是杭帮菜的一个象征性特点,这个特点恰恰顺应了菜肴要向“清淡”化发展的趋势。
另外,杭帮菜清淡平和,“抢味”的元素不多,这一特点使它容易吸收南北各地菜肴的精华,所以杭帮菜更像是 “万能菜”,容易博得南北食客的喜爱。
Ⅳ 成都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属于哪一类论文参考文献标识
成都的饮食文化的话还是很多的,毕竟四川有这么多个地方。
Ⅳ 成都一年四季都不缺游客,它是如何成为国内“回头客”最多的三座城市之一
旅游是如今很多人首选的休闲方式,一方面可以见识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可以将自己从匆忙纷繁的生活中剥离出来,平静的享受属于自己的安逸时光,也可以说是给自己心灵的一次升华与洗礼,让自己可以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在我看来真正的旅行一定要是这样才是有意义的,世界上旅游城市有很多,每一处都拥有着独属于它的魅力,今天我想我想跟大家说说中国著名旅游城市——成都,了解一下,为什么它让很多人流连忘返,甚至多次来到这里。
成都的一切都让人非常的喜欢,就像赵雷的那首《成都》一样,所以希望大家有空来成都看一看,在成都的街头好好的走一走。
Ⅵ 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1、阿昌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会街节农历九月初十、泼水节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撒神农历七月初一、尝新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2、白族: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日、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渔潭会农历八月十五日、保安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3、布郎族: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泼火节农历二月十九日。
4、布依族: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
5、朝鲜族: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上元节农历正月初五、寒食节农历四月初五、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6、赫哲族:赫哲年农历正月初一。
7、回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8、基诺族:打铁节农历一月、火把节农历六月。
9、京族:哈节农历六月初十。
10、德昂族:泼水节农历四月十五日。
11、东乡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12、侗族:芦笙节农历六月至九月、侗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斗牛节农历二月、吃新节农历六月至七月。
13、独龙族:卡崔哇农历十月中下旬。
14、俄罗斯族:复活节公历三、四月。
15、鄂伦春族: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
16、鄂温克族:米阔鲁节农历五月二十二日。
17、高山族:新年祭农历十二月。
18、仡佬族:灯杆节农历正月初一、仡佬节农历三月初三、尝新节农历六、七月。
19、哈萨克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20、拉祜族:库扎节傣历三月、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尝新节傣历十二月。
21、黎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
22、傈僳族:收获节农历九月、澡塘节农历正月初三、过年节农历正月初一、刀杆节农历二月初八
23、珞巴族:旭独龙节藏历二月、隆德节藏历四月。
24、满族:颁金节阴历十一月十三日、庙会农历四月。
25、景颇族:目脑节农历正月十五日。
26、柯尔克孜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诺劳孜农历正月初一。
27、达斡尔族:春节(阿涅)农历正月初一 。
28、傣族:泼水节傣历六月六日、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 。
29、苗族:龙船节农历五月二十四、吃新节农历六月初六、赶秋节农历九月。
30、仫佬族:依饭节农历十月、后生节农历正月或七月。
31、纳西族:正月农具会农历正月二十日、三月龙王庙会农历三月十五日、七月骡马会农历七月十五日。
32、怒族:鲜花节农历三月十五日。
33、普米族:大过年农历正月初七、大十五节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尝新节农历九月、转山节农历七月十五日。
34、土家族:过赶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祈禳节农历正月初三、牛王会农历八月初八、擂台会农历二月初二。
35、土族:火神节农历正月二十九日、端阳农历五月初五。
36、佤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播种节农历三月十五日、新米节农历七、八月。
37、维吾尔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努鲁斯节伊斯兰教历八月十四日。
38、乌孜别克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39、锡伯族:春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至次年正月初二。
40、毛南族:庙节农历五月、南瓜节农历九月初九。
41、蒙古族:蒙古族新年农历正月初一、那达慕大会农历七~八月。
42、苗族:苗年节农历十月初五、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
43、门巴族: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望果节藏历八月间。
44、羌族:羌族大年农历正月初一、青苗会农历三月十二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
45、撒拉族: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46、畲族:分龙节农历五月十五日。
47、水族:借额节农历九月、卯节农历五、六月。
48、塔吉克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迄脱迄迪尔爱脱节农历三月间。
49、塔塔尔族:肉孜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50、瑶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尝新节农历八、九月。
51、彝族:歌节农历三月初三、二月八农历二月初八。
52、裕固族:送年节农历三月初七、春节农历正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53、藏族: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望果节藏历八月间、雪顿节藏历七月一日。
54、壮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
55、哈尼族:十月节农历十月初一、六月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6)成都旅游中的饮食文化扩展阅读:
部分民族节日介绍:
1、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
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3、月亮节
月亮节是拉祜族农事节日,又叫“哈巴节”。拉祜语音“哈巴”,意为月亮,在拉祜年历八月十五举行,原为祭献月亮,欢庆丰收。
祭礼在晚上月出时举行,各家挑选最好瓜果作为祭品,用篾桌摆设,抬到祭山神的地方(寨子后面)祭献为人们分出了耕种节令的月亮。在月光下,全寨男女老少围着篾桌跳芦笙舞,欢度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少数民族节日
中央人民政府--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节日
Ⅶ 吃辣椒你们觉得最佩服哪个地方
辣椒是菜的调味品之一,但是在大部分中国地区,很是偏爱吃辣,辣椒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高,每餐都离不开辣椒,人们常自诩“无辣不欢”,在四川、湖南等地更是如此,坊间早就流传着“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的俗语,对于吃辣这事,似乎就没有谁服过谁。总而言之,这三省能吃辣是名声在外的。据说辣椒原产地来自墨西哥,明朝末年传入中国后,人们就爱上了辣椒,辣椒以开胃排除体寒的特性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