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宁德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宁德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21-01-08 09:29:37

㈠ 福建省宁德市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吗

福建省宁德市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宁德港在历史上一直为福建最繁荣的港口之一,而且与国外经济往来密切。

㈡ 新六大宁德是什么

12月29日召开的中共宁德市委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宁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设“六新大宁德”的决定》,为宁德建成福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增长极、跻身全省第二方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了具体目标和实施步骤。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把宁德建成福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增长极,跻身全省发展的第二方阵,宁德市委作出建设“六新大宁德”的决定。力争通过五年的奋斗,在产业、城镇、交通、文化、民生、环境六方面创新转型,力争到2017年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新产业 宁德腾飞添新翼
着力构建高质高效新产业的“大宁德”
今后5年宁德市将立足转变发展方式,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持续推进央企、外企、民企“三维”项目聚集,并加快实施临港先进制造业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传统产业提升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四大产业计划”。
“十二五”期间,宁德市将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四年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五年翻两番。同时,形成10~20个产值超100亿的企业,3~5个500亿的产业集群,培育形成电机、冶金和新能源3个千亿产业集群。到2017年底,努力实现“2324”的目标,即GDP达到2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4万元,成为福建中等发展水平设区市。
新城镇 滨海新城平地起
着力构建宜业宜居新城镇的“大宁德”
今后宁德市将以构建宜业宜居的城镇为目标,中心城市将按照临海、跨海、环海“三步走”战略和“经济提速、功能提档、形象提升、人气提高”的要求,提升中心城市的规划层次和建设档次,加快中心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临海布局、环湾发展,逐步形成“一市多区多组团”的滨海生态宜业宜居新城市。
县城将提高人口、产业聚集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小城镇要加快综合改革发展试点步伐,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心城市更强大、县城更加繁荣、乡村更加美丽,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特色鲜明、生态优美、分工有序、布局协调的城镇群体系。到2017年底,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要增加至5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镇化水平提高至70%,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0%。
新交通四通八达更便捷
着力构建畅通便捷新交通的“大宁德”
在交通建设上,今后我市将围绕“北承南联、西进东出、通江达海”的目标,进一步提升三都澳港区、白马港区、三沙港区、沙埕港区的服务功能,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闽东北、浙南地区重要物流集散中心,切实提升港口对地方经济社会法阵的带动作用。
今后5年,我市将加快推进衢宁铁路、宁古高速、溪南高速及白马、漳湾、溪南、城澳铁路支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并推进霞浦机场的军民共用,努力开通宁德通往主要大城市的航班。力争到201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增加到10500公里,其中实现通车的深海高速、宁武高速、京台高速、沈海复线、福寿高速、宁古高速、屏古联络线、溪南疏港高速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50公里,二级以上普通公路达1430公里,港口通过能力和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实现大部分县通铁路、县县通高速公路、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进一步完善以港口为取向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为早日形成“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的格局奠定基础。
新文化人文书香气息浓
着力构建丰富多彩新文化的“大宁德”
文化繁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面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等矛盾,今后我市将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步伐,逐步建成宁德市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体育馆等一批大型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通过保护闽东畲族文化、民俗文化、廊桥文化和红土地文化,重视培育文化名人、文化大家,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通过大力推动“魅力闽东”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提高艺术精品创作水平,争取一批文艺精品获“五个一工程”和省级以上奖项,打造一批省内外知名的广播电视栏目;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抓好一条旅游精品线路、一座文化主题公园、一个畲族生态文化保护区、一个影视基地等文化产业“七个一”项目建设等。
到2017年,市本级和大部分县(市、区)力争进入省级文明城市(县城、城区)行列,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全面实施文化风尚引领、文化设施完善、文化惠民推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精品打造、文化产业跃升等“六大工程”;与此同时,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力争到2017年,文化产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8%,基本实现文化强市目标。
新民生共创和谐新生活
着力构建幸福和谐新民生的“大宁德”
在保障民生方面,今后我市将重点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努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在教育上,宁德市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力争2017年底,全市所有县(市、区)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就业上,我市将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设立自主创业担保基金,支持大学生创业,建设综合型人才市场并广泛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大力提高就业水平,将城镇失业率继续控制在3.5%以内;社会保障上,我市将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加强价格监控,并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其他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而医疗卫生上,我市将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对于住房,我市将努力解决城镇低收入人民住房困难问题,力争将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覆盖率提高到20%;同时,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力推进“船民安居工程”,改善连家船民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全市95%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村)要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以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新环境创业宜居新福地
着力构建优质优美新环境的“大宁德”
对于环境建设,今后我市将以构建高效的政务环境、宽松的投资环境、温馨的人文环境和美丽的生态环境为目标,力争到2017年之前,我市要建成国家级生态市,森林覆盖率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质量进入全省前列,让美丽宁德天更蓝、水更净、地更绿,成为“山海画廊、人间福地”。
首先,今后5年我市将大力推行“马上就办”、容缺预审、并联会审等审批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确保在“十二五”期间逐年压缩10%的审批项目,进驻中心审批项目的办理流程精简到5个环节以内,实现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努力使我市的行政审批工作到“十二五”末走在全省前列。
其次,在构建宽松的投资环境上,我市将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降低投资创业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社会事业、市政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力求在推动企业上市、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方面实现突破;在人文环境上,我市将强化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大力弘扬闽东精神;而对于生态环境,我市将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同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项目引进和建设。

㈢ 福建宁德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发展状况怎么样_

宁德市位于东经°32'~120°44'、北纬26°18'~27°4'之间,属于福建省,南连福州,北接浙江,西邻南平,东面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中心城市。全市现辖蕉城区、福安、福鼎两市和霞浦、柘荣、寿宁、古田、屏南、周宁六县。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直接相邻的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山地兼沿海小平原相结合为特点,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20.2℃, 年平均降雨量在1250~2350毫米,无霜期235~300天。
宁德市是一个新兴滨海港口城市,全境包括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寿宁县(鳌阳镇)、霞浦县(松城镇)、柘荣县(双城镇)、屏南县(古峰镇)、古田县(新城镇)、周宁县(狮城镇) 。12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269个村(居)委员会。土地面积1.35万平方公里,直接相邻的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全市2008年末常住总人口30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9.9%。其中畲族人口17万人,占全省畲族人口的1/2、全国的1/4,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近30万人。
电话区号:0593 邮政编码:352100
初步核算,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2.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70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219.21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215.76亿元,增长1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851元,比上年增长14.7%。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发展加快,所占份额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0.3∶38.0∶41.7调整为19.8∶40.4∶39.8。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6.5%,服务价格下降4.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4%。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49万人,超额完成预期目标4%。全年有1.04万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29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7%,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控制在预期目标4%以内。
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4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4.22亿元,增长20.0%;财政支出54.11亿元,增长26.8%。全市国税税收收入20.06亿元,增长16.9%;全市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22.68亿元,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17.86亿元,增长24.5%。
全年粮食产量63.87万吨,比上年增加2.27万吨,增长3.7%;蔬菜产量103.42万吨,增产2.9%;茶叶产量6.26万吨,增产5.6%;食用菌产量11.57万吨,增产6.5%;水果产量27.45万吨,增产6.6%。
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20.8万亩,超额完成预期目标4%。肉蛋奶总产量9.11万吨,比上年增长3.2%。水产品产量61.22万吨,增长4.9%。
全市工业增加值18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30亿元,增长25.8%,增幅连续四年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

㈣ 宁德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建设有:时速500公里高铁,中国最繁忙的深水港口城市之一,响有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大专城市。未来支柱产业:属有大型邮轮建设,投产集中地,清洁能源,核电站,风电等能源基地。福建省最大商品物流集散地。开发中大型,超大型,计算机软件园,航空枢纽中心。名字很响,不过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宁德支柱产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边站。

㈤ 你知道福建省宁德和南平这两座城市有什么旅游文化资源吗

这两座城市的旅游文化资源应该就是关于古代的一些建筑,还有一些非常有本土气息的建筑物

㈥ 宁德有什么茶文化

宁德有什么茶文化


宁德市茶园面积、产量均占全省三分之一,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茶区多分布于风景秀丽之地,融汇山、海、川、岛、湖,景观独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何凭借这一优势,做好茶文化旅游这篇文章,值得宁德人好好琢磨一番。


茶文化旅游,是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的旅游开发。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宁德已树立起自己的旅游品牌和形象,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人。最好的例子是,去年,尽管受到台风“菲特”影响,但宁德各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仍出现“井喷”,达81.87万人次,同比增长48%。


宁德现有的著名景区都有茶园,这为发展茶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茶文化旅游,可将茶区与茶区周围的景点联系在一起,以茶为载体,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观赏民俗茶艺、品味名茶,融入闽东千年的茶文化。茶文化旅游品位高、魅力独特,具有其他旅游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有助于提升闽东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此外,旅游公司应加强品牌塑造,开展茶叶博览会、茶文化节等活动,集茶史、茶俗、茶具、茶事、展览、学术交流于一体,宣传源远流长的闽东茶文化,提高闽东茶文化旅游的竞争力。

㈦ 宁德港的宁德港通道的规划

根据宁德市委提出的“以港兴城,以城促港”的发展思路,确立宁德市交通建设发展规划以强化骨架,改造干线、增加密度、完善配套,以温福铁路和宁德至江西上饶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我市省级干线公路建设步伐,提高我国省级干线公路的通行能力,扩大沿海港口码头的物资腹地;积极建设农村公路,增加公路密度,扩展公路通达网络的基本思路,到2020年,宁德公路网规划布局为“一港二铁五横六纵”,“一港”为宁德港;“二铁”为温福铁路、宁衢铁路; “五横”即宁德至江西上饶高速公路、301省道、302省道、303省道、304省道;“六纵”即同三高速公路、“四横”政和与杨源互通至“一横”贵限互通、福安至浙江泰顺高速公路、104国道、201省道、202省道。一高速公路网规划根据全省“三纵四横”高速公路中的“两纵两横”至2010年全部贯通的要求,宁德市境内的“一纵”——沈海高速公路已于2003年全面提前建成。宁上高速公路是宁德市“十一五”交通路网高速规划中的第一横,现已列入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宁上高速公路宁德段路线已基本确定:以同三线湾坞互通为起点,经福安市的赛岐、福安市郊、康厝、周宁县的八浦、李墩至政和杨源。其中宁德市境内路段长62.42公里。屏南连接线起于政和县境内的杨源枢纽互通,途经屏南县的双溪,终于屏南县城,路线全长25.35公里,造价11.1亿元。宁德至黄墩段(屏南支线)被列为一期工程,预计2008年开始动工建设,2011年建成通车。规划建设的福鼎秦屿至沙埕沿海高速公路与浙江甬台温沿海高速公路的连接线,该线北接杭州湾大通道,往南沿海经宁波、台州、温州至苍南县马站闽浙交界处的福鼎流江(或罗唇)与我省接壤,全长399公里,其中我市境内全长19公里,是我市的第三条出省高速公路。至2020年,将全面建成宁上、“四横”政和与杨源互通至“一横”贵限互通(包括屏南至“四横”杨源互通支线和古田至“一横”贵限互通高速公路)、福安至浙江泰顺、三都澳港区、沙埕港区的疏港高速公路,届时我市的高速公路骨架网将全面形成。二省级干线公路规划全省省级干线公路网规划为“八纵九横”,经过宁德市境内的共有6条。省道S201线是福建省规划的“八纵九横”干线公路网中的第一纵,原规划为宁德漳湾——漳州东山城关,现拟改为福鼎沙埕——漳州诏安,路线基本沿海而行,全线结合规划的港区、围垦、临港工业园区、旅游区(海滨沙滩)等。在全省“八纵九横”17条省道中,S201是路线最长、经过的县(市)最多、经济含量最高,以交通功能作为基本载体,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突出经济功能为重点,集港口交通疏运、临港工业集聚、沿海土地综合开发、服务军事交通、防洪防潮减灾、旅游观光等六大功能与一体,功能独特的一条省道,是我省实现“东出西进”交通发展战略目标的一条重要南北沿海大通道。“第二纵S202”的寿宁双港——莆田湄洲岛、“第一横S301”的霞浦城关——寿宁大熟、“第二横S302”的福安下白石——浦城城关、“第三横S303”的宁德八都——武夷山汾水关、“第四横S304”的宁德蕉城——泰宁城关共六条,在宁德市境内规划里程889公里。(“第一纵”起点拟改为福鼎沙埕——诏安)2010年前,完成山区的柘荣、古田、屏南、周宁、寿宁五个县到沿海的快速通道;2020年全面建成宁德市境内六条省级公路。三铁路规划“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宁衢铁路(宁德——浙江省衢州市),与京九铁路衔接,是浙江、江西等省份通向宁德三都澳港口的铁路,将使宁德港口的腹地延伸到浙江、江西、湖南。四航空规划宁德市将在霞浦水门镇建设军民两用机场,开辟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空中航线,为宁德海空联运提供条件。

㈧ 福安未来十年的发展将会怎么样如何发展以发展什么产业为主

未来开发溪北洋拓展西部通道然后在与赛歧甘棠下白石合并,产业的话应该是原有的基础上做大壮强,在整合白云山旅游业,兴我福安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