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寿县瓦埠湖发展旅游业

寿县瓦埠湖发展旅游业

发布时间: 2021-01-07 21:54:42

Ⅰ 谁有安徽省寿县瓦埠湖的资料和照片

面积 160.00平方公里
深度 最大深度 1.70米,平均深度3.0-4.0米
成因类型 构造湖
瓦埠海拔17米,从白洋淀至钱家滩,南北向长52公里,平均宽仅5公里,湖底高程15.8米。钱家滩以下为东淝河的尾闾,河长15公里,有两股水道,一是老河,底宽52~56米,水深3米,泄水流量53立方米每秒;二是新河(1951年开挖),底宽18米,水深4米,泄水流量78立方米每秒。瓦埠湖是淮河中游蓄洪区之一,1954年决口,7月26日最高蓄洪水位达到25.9米(计划最高为22.0米),总蓄洪量38亿立方米,相应水面面积856平方公里。湖至白洋淀注入瓦埠湖,出水流入淮河。
瓦埠湖位于淮河右岸。寿县境内,东淝河的中游,河湖一体,为河道扩展的湖泊。受南北不均匀升降运动,黄河南泛河口段被淤,洼地积水逐渐形成。瓦埠街(现为瓦埠镇)滨其右,故名。湖面跨寿县、长丰两县及淮南市,主要在寿县境内。湖区南起白洋淀,北至钱家滩,长52公里,东西平均宽约5公里。正常水位18.0米,水面积156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5.5米,相应容积为2.2亿立方米。 主要来水南有东淝河,流域呈扇形,属丘陵区。西自龙穴山,东北至吴山庙江淮分水岭以北的来水,分两支汇入瓦埠湖,一支源出肥西的大潜山,一支出六安的龙穴山,两支于董铺汇合后进入平原,至白洋淀进入湖区;东有瓦埠河,亦称沿河,即古阎涧水;西有陡涧河。湖水经东淝河下段于寿县北五里庙,过东淝河闸(1951年建),北流至赵台子注入淮河。总控制面积4200平方公里。 1951年治淮工程中,瓦埠湖被列为淮河中游四处蓄洪区之一,计划蓄洪水位22.0米,总蓄水量12.9亿立方米,水面积386平方公里。1954年大水,未进洪前湖内最高水位已达23.29米,蓄洪存在不少困难,1954年以后从未进过洪。 东淝河闸进洪退水两用,另有船闸(1992年建)沟通淮河。

瓦埠湖原是东淝河中游一段河道,由于淮河遭受黄泛淤积而逐渐形成湖泊。东淝河的上游是起伏不平的丘陵,中下游地形逐渐趋于平缓,远在1500年前的北魏郦道无暮的《水经注》中,东淝河已有“水积为阳湖”的记载,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孙家鼐重修寿县沿城石堤及东门桥, 以后立的碑记有:“寿州为淮南重镇。北负山、西节湖、湖之外长淮限前。东津渡汇东南诸水,由城东绕西北、循山麓而与淮水会。隔隔数十里瓦埠湖,芍陂塘诸水利,盛涨时,亦汪洋巨浸。其水皆以淮为归”。这是历史资料中,最早出现瓦埠湖的名称。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江南安徽全图》(第二十二图),已注有瓦埠湖, 其面积约32km2。可见,瓦埠湖原来只是在大洪水时成积水区,真正形成湖泊还是淮河遭黄泛以后,近百年来才逐渐扩大演变成现状的湖面。据1951年东淝河疏浚工程总结称:“东淝河纵贯寿县的中部,长六十多公里,中游靠瓦埠镇的西边,地势开阔低洼,广袤约达二百五十平方公里,大水停潴则蔚然成湖,故又名瓦埠湖”。在1938年黄泛以后,东淝河身普遍淤高二至四公尺以上,瓦埠湖冬春无法外泄,滨湖田亩麦作年年被水淹没,广大的富乡变成了严重的灾区,治淮委员会成立后即把疏浚东淝河工程列入第一期施工范围内,目的在排泄春季湖水,保证原有滨湖十三万余亩良田之麦收”。

Ⅱ 瓦埠湖的水利建设

寿县境内瓦埠湖治理工程,包括疏浚、开挖东淝新河、兴建东淝河节制闸、加固城墙等工程。
1950年治淮开始,东淝河疏浚及开挖新河被列为第一期工程。原计划循老河疏浚中泓,后因淤泥较深,施工困难,改在淝河北侧开挖新河,全长15公里,底宽18米,边坡1∶3,比降1/1000,水位在17.7米时,相应流量为78.3立方米/秒,比原计划少挖6公里。
1951年1月6日定线测量,16日正式开工,工程分三段,一段从河口至寿县城,长5.5公里,分别由庄墓、三和、曹庵(以上3区均划给长丰县)、瓦埠、堰口、双庙6个区大队出民工37062人,开挖土方854710立方米;二段县城北段经东津渡至施家湖,长7.5公里,由7个区大队(后又增加保义区)承担,出民工34200人,开挖土方748925立方米;第三段从施家湖至金刚嘴,长2公里,分别由湖滨、湖上2大队承担,出民工3000人,开挖土方110490立方米。分别建北新桥、东津桥(详见《寿县交通志》)。
东淝河闸坝的建成,可放开瓦埠湖蓄洪,调节淮河的泄洪流量,削减洪峰500—1500立方米/秒,计划蓄洪水位高程22米,相应库容12.9亿立方米,减少对淮北大堤和淮河下游的威胁;非蓄洪年份,可控制淮河水倒灌,降低湖水位,确保麦收面积15.7万亩。 瓦埠湖是淮河中游的蓄洪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在治淮委员会统一规划下,瓦埠湖被列为蓄洪区,明确蓄洪水位为22米。当洪水位22米时,水面积365平方公里、蓄洪水总量12.9亿立方米。 瓦埠湖蓄水18米高程时,为148平方公里。
1954年大水,瓦埠湖蓄洪区淹没95个村,1066个生产队,45252户,198115人被洪水围困,淹没耕地301407亩。经奋力抢救,转移45052户,人口198055,耕畜10266头,粮食37850吨。大水时,受淹的大部分房屋倒塌或被毁(房屋多土木结构)。很多物资未能转移出来而被淹。当时,7月26日最高水位25.9米,蓄洪总量38亿立方米。 1982年9月7日,湖区内涝水位22.96米时,共有23个乡(镇),1个渔业社,98个村,16.4万人,31.34万亩土地受灾,占全县耕地面积17%(中有湖滩非耕地9.72万亩)。

Ⅲ 安徽省寿县瓦埠湖是怎么形成的

构造湖 瓦埠湖原是东淝河中游一段河道,由于淮河遭受黄泛淤积而逐渐形成湖泊。东淝河的上游是起伏不平的丘陵,中下游地形逐渐趋于平缓,远在1500年前的北魏郦道无暮的《水经注》中,东淝河已有“水积为阳湖”的记载,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孙家鼐重修寿县沿城石堤及东门桥, 以后立的碑记有:“寿州为淮南重镇。北负山、西节湖、湖之外长淮限前。东津渡汇东南诸水,由城东绕西北、循山麓而与淮水会。隔隔数十里瓦埠湖,芍陂塘诸水利,盛涨时,亦汪洋巨浸。其水皆以淮为归”。这是历史资料中,最早出现瓦埠湖的名称。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江南安徽全图》(第二十二图),已注有瓦埠湖, 其面积约32km2。可见,瓦埠湖原来只是在大洪水时成积水区,真正形成湖泊还是淮河遭黄泛以后,近百年来才逐渐扩大演变成现状的湖面。据1951年东淝河疏浚工程总结称:“东淝河纵贯寿县的中部,长六十多公里,中游靠瓦埠镇的西边,地势开阔低洼,广袤约达二百五十平方公里,大水停潴则蔚然成湖,故又名瓦埠湖”。在1938年黄泛以后,东淝河身普遍淤高二至四公尺以上,瓦埠湖冬春无法外泄,滨湖田亩麦作年年被水淹没,广大的富乡变成了严重的灾区,治淮委员会成立后即把疏浚东淝河工程列入第一期施工范围内,目的在排泄春季湖水,保证原有滨湖十三万余亩良田之麦收”。

Ⅳ 寿县瓦埠湖什么时候建桥啊

没听说

Ⅳ 瓦埠湖的介绍

瓦埠湖,是安徽省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位于寿县城东南,全长60公里,水面最宽6000米,版最权窄处只有300米,水位保持在18.0米时,其相应的湖区水面达156平方公里,蓄水量为2.2亿立方米。此湖由东淝河下游河段,积水而成。入湖河流主要为瓦埠河,东淝河和陡涧河等。下游经东淝河干流汇入淮河。瓦埠湖也是淮河中游的蓄洪区之一,蓄洪水位为22米。20世纪50年代确定为蓄洪区之后,多次运用,为减轻淮河防洪压力做出了贡献,也给沿岸群众造成了损失。瓦埠湖盛产鱼类,蟹虾,尤以银鱼著称。

Ⅵ 寿县瓦埠湖大桥规划

6月4日,省直四总支、六安市支部和省委会机关支部组成联合调研组赴寿县就瓦埠湖跨湖大桥和正阳关跨河大桥项目建设可行性进行调研。调研组还邀请了省直工委统战部彭洪泉部长随行指导。联合调研组一行首先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副县长刘威关于两座大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情况介绍,并与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随后,调研组还前往瓦埠湖跨湖大桥和正阳关跨河大桥选址地点实地考察了道路交通状况和周边经济社会环境。调研组认为,制约寿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交通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淮河和瓦埠湖的天然阻隔,割裂了寿县与皖北地区、瓦东与瓦西的地域交通,造成诸多交通死角和社会民生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寿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立项建设瓦埠湖跨湖大桥和正阳关跨河大桥,对于改善寿县的交通状况、促进寿县的旅游开发、改善寿县的民生安全、推进寿县的美好乡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研组建议,县委、县政府要充分把握当前寿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良好的战略机遇,综合利用国家和安徽省的流域综合治理、引江济淮、大别山连片开发和扶贫开发,以及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等优惠政策,扎实稳妥地推进大桥建设项目的立项和资金筹措工作。调研组同时表示,将充分发挥致公党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围绕瓦埠湖跨湖大桥和正阳关跨河大桥建设项目向政府建言献策,协调致公党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持两座大桥的项目建设,为寿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Ⅶ 安微省引江济准工程类!引江济准所在寿县瓦埠湖周边大顺镇很多村庄土地很低,怎么一个都没有1991

我们这里最洼的地,要是搬迁出去就好了

Ⅷ 寿县的文化

花鼓灯
花鼓灯是寿县民间歌舞的一种形式。因主要伴奏乐器为花鼓,故名花鼓灯。清光绪年间寿县地区已有玩灯闹元宵的风俗。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花鼓灯艺术靠扭扭唱唱,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1946年在寿县瓦埠湖以西地区,开始出现一些花鼓灯班社演出有故事情节的花鼓灯节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民间歌舞,在全县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男女老少皆能唱会扭,表达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此后原有的花鼓灯艺人大都参加了业余剧团,花鼓灯这一民间歌舞形式又被搬上了舞台,参加上级举办的会、调演,并获演出奖和创作奖,如花鼓灯《治淮小车》、《送郎上堤》、《拾棉花》等节目,均获地区和省的奖励。花鼓灯,以舞为主,载歌载舞,以伞把子、鼓架子、小丑和兰花(也称腊花)为主,伞把子手持岔伞(形似伞的道具),以岔伞的交换来指挥舞台上的表演;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他们是整个花鼓灯表演中的主要角色。解放前,兰花均由男子扮演,戴上假辫子和彩绸做的珠花,前额扎上头勒子,上穿彩褂,下穿裙子,粉墨登场。小丑虽不是主要角色,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在表演过程中他相间的穿插一些笑话、快板和顺口溜之类的语言来逗趣,以活跃演出气氛。
寿州锣鼓
寿州锣鼓是一支为周边县市甚至省内外所青睐的并有一定名气的业余文艺队伍。寿州锣鼓队的演奏乐谱,是综合了江淮地区传统的“十八番”、“凤凰三点头”、“兔子扒窝”、“长流水”、“大、小绞丝”等锣鼓谱的精华并加以改编而成。演奏效果既具有我国南方锣鼓特别是江浙一带“十翻锣鼓”的舒缓、柔和的特点,也具有北方中原地区“威风锣鼓”的高亢、激昂的特点。在安徽省历届花鼓灯会上,寿州锣鼓的表演博得了专家、同行们的称赞,并获得奖励。 楚幽王墓
楚幽王墓,墓址在寿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朱家集(今属长丰县)附近,发掘前称李三孤堆,封土高出地面2米以上,径约100余米,周约400米。
民国27年,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令其驻寿县所部彻底挖掘,这次有组织的大规模行动,挖出了棺椁。据郭峙一《亲历记》记述与现场目击者口述:大致挖约10米多深时,始到墓底。椁室有九,中央主室每边各有两厢,木棺置于中央主室,棺长约3米,宽、高约为1米,呈朱红色,光泽鲜艳如新。棺盖与四壁均饰以龙形浮雕,未封钉,揭开棺盖,内壁洁白如雪,骨骸已化成灰,仅存头发一束,棺室内有铜铎(可能是小型编钟)30余个,每个重1.5—2公斤。彩色花面石70多块,块长约25厘米、宽约10厘米、厚约5厘米,当是编磬。棺的两旁各置大铜灯一个,每个重50—60公斤。棺前有铜鼎3件,每件重100—150公斤;正中置铜剑1把,长约1米,剑柄上有浮雕的龙,拭去泥土,光彩仍然耀目,绝非常剑可比;又有直径约34厘米的绿色翡翠球1枚。主室周围的8个厢室中都有器物,而以东边的两厢室中较多。这些是研究楚国君王葬制的宝贵资料。
这次挖掘,其出土文物甚多,据估计至少有4000余件,其中青铜器有1000余件,重要大件有200余件。在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器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楚大鼎、四兽平底鼎等。
蔡昭侯墓
蔡器与楚器虽然国别不同,但在文化面貌上却基本一致,主要是由于春秋时期,在江淮汉地区的诸侯,经过长期征战,频繁的交往,文化交流也与日俱增,从而互相渗透,逐渐融合,最后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楚文化。
1955年5月,寿县治淮民工在城西门内北侧取土加固城墙时,发现甬钟两件。经发掘发现墓葬,位置向西至城墙脚约40余米,向南至西大街约280米,墓型为接近正方形的竖井土坑,无墓道,墓坑正中略偏南有长2.4米、宽0.8米的漆棺痕迹,满铺朱砂一层,厚约2厘米。朱砂下面有玉佩1副,并有玉璧与扁形玉环等,其间排列着圆形、六角形、三角形、长方形的金叶;偏东处有铜剑1把,剑锋向南;墓主人的骨骼未能保存下来。从玉饰、金叶的排列次序与铜剑的位置看,宛似人形卧地,可知是头北足南。
随葬物品如鼎、钟、鬲、豆、方壶、鉴、盘、尊与编钟等都置于墓坑北部;墓坑的东南隅除车马器、兵器外,尚有一些小铜器、骨器;西部以兵马器为多,也有一些小铜器、骨器;墓葬南壁底部长方形小坑内有绳纹陶器碎片,可能是给陪葬者的。
出土随葬物经整理后共584件,其中青铜器486件,玉器51件,金饰12件,骨器28件,残存漆片与陶片6件,砺石1件。青铜器中较大的鼎多达44件,最大的通高69厘米、口径62厘米、腹围197厘米。部分青铜器镌有铭文,其内容反映了弱小的蔡国周旋于吴、楚两大国之间的困难处境。蔡侯盘与尊的铭文各有92字,为蔡侯嫁其姊与吴王时铸;吴王光鉴有铭文52字,是吴王之女嫁蔡时所赠。在蔡侯钟上铭文82字中,有“辅佐楚王”等词句。由此可知,蔡国一方面与吴国结成姻亲以为外援,另一方面又要讨好于楚国,而最后仍为楚所灭。

Ⅸ 寿县瓦埠湖要不要开发旅游区

构造湖 瓦埠湖原是东淝河中游一段河道,由于淮河遭受黄泛淤积而逐渐形成湖泊回。
东淝河的上游是起伏不平的丘答陵,中下游地形逐渐趋于平缓,远在1500年前的北魏郦道无暮的《水经注》中,东淝河已有“水积为阳湖”的记载,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孙家鼐重修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