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
㈠ 甘孜县的历史文化
宗教文化著名的格鲁派寺庙“霍尔十三寺”在甘孜县境内就有六座寺庙。众多的寺庙主要分布在交通沿线和区、乡、镇上,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的四座寺庙可以称得上是康北地区寺庙文化的精品。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利寺,为全国著名宗教界爱国人士五世格达活佛主持的寺庙,1980年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设立格达活佛纪念堂,。古文化遗址汉人寺是体现藏汉民族团结的最古老的一座寺庙,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县内最古老的建筑。大殿结构巧妙,融合了藏汉建筑风格,是藏汉民族工匠聪明才智的合璧之作,是民族团结的象征。红军文化1936年 3月,红军三十军向甘孜进发,并顺利驻扎甘孜,为了更好地发挥当地藏民的积极作用,实施民族团结平等,发展生产,支持红军北上抗日,在康区成立了藏族人民自己的革命政府--“甘孜博巴政府”。 6月,红四方面军和六军团在甘孜孜苏寺门前举行了长征历史上有名的甘孜会师,7月,任弼时、贺龙、朱德、刘伯承等主持召开了一次团结会议--甘孜会议,对实现两大主力红军--二、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两方面军为庆祝胜利会师,在甘孜县举行了隆重大会。7月16日,红军总部离开甘孜,向东谷转移。短短的半年里,红军在甘孜各地留下了大量红军的遗址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格萨尔文化流传广泛的一道弦子词里称:“甘孜城啊甘孜城,甘孜城座落在霍尔遗址上”,即昔日霍尔国的遗址之上。格萨尔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甘孜亦有许多关于格萨尔王的美丽传说。如:奶龙神山上有格萨尔王的修行洞、赛马处、降妖处,有格萨尔的降生图案,岩石自成的格萨尔的仓库和家犬、奶牛、拴马石等等,在扎日拥康神山上有格萨尔王征战时留下的号角、战鼓。另外,在民间还有多位说唱老艺人及保有多本格萨尔说唱本。民俗文化甘孜县是川西北高原康巴文化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无论是神山、圣水、牧区文化、藏传佛教寺庙文化,还是多姿多彩的民间建筑、藏画、手工艺品及独具古朴风韵的民间舞蹈、文学艺术等民俗风情都是康巴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甘孜县是一个集藏族歌舞种类于一身的“歌舞之乡”,有在公元八至九世纪传入的甘孜藏戏、有白利寺五世格达活佛创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格达弦子。有盛行于上千年的甘孜锅庄,更有独树一帜、决无第二的“甘孜踢踏舞”。踢踏舞藏语称为“夏卓”,是集“词、琴、歌、舞、踏点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演不限人数,少则一人,多则数百人上千人。表演场地不限,室内、家庭、田间地头均可兴至起舞。
㈡ 改革开放前后甘孜州的变化
既然是以改革开放为界,那么就应该口里离不开改革开放。
作为中国第二大回藏区、新中国答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在党的领导下,甘孜州广大农奴翻身作了主人,轰轰烈烈地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步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征程,掀起一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伟大革命 .甘孜州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体现,是我国广大民族地区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动缩影。
㈢ 甘孜州旅游发展的机遇
发展的机遇无非是乡村旅游,可以网络搜索“回村网”看看
㈣ 甘孜州旅游资源介绍
(一)生态旅游资源
甘孜州地处长江上游,其北部为海拔4000—4500m的丘状高原;南部为山原和高山峡谷区,山岭海拔4500m以上,不少山峰在6000m以上,岭谷高差2500—3500m或更大;东部地区大渡河谷最低海拔1000m,大雪山主峰贡嘎山在水平距离29km陡升为7556m,地貌类型从低中山峡谷区直至中高山的峡谷区、高山峡谷区、极高山区,以致全州境内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复杂,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陆地生态系统中所罕见。根据生态系统的性质及其结构功能,甘孜州的生态旅游资源有下列11个基本类型。
1.亚热带湿润性高山复合带生态系统:以贡嘎山东坡海螺沟、大雪山西坡九龙河谷、稻城县俄初山东南坡东义河谷为代表。
2.亚热带亚湿润性河谷复合带生态系统:分布于大渡河谷地,雅砻江九龙段谷地,金沙江得荣段谷地。
3.暖温带湿润性高山复合带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贡嘎山西坡莫溪沟、丹巴县墨尔多山、稻城县亚丁生态旅游区等。
4.暖温带亚湿润河谷复合带性生态系统:分布于石渠县洛须以下的金沙江谷地和甘孜以下的雅砻江谷地。
5.中温带湿润性高山复合带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白玉县火龙沟生态旅游区1巴塘县措木沟生态旅游区,雅江县帕姆岭生态旅游区等。
6.寒温带湿润性高山复合带生态系统:以亚拉雪山生态旅游区、理塘县格聂山生态旅游区和德格县雀山儿(新路海)生态旅游区为代表。
7.亚寒带湿润性山原生态系统:以稻城一理塘海子山、理塘一巴塘海子山、康定一雅江的高尔土山、康定县的九海子山等最为典型。
8.亚寒带高原宽谷生态系统:在北部地区较普遍,以石渠县的普公坝、白玉县的昌台坝、理塘的毛垭坝为代表。
9.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以泸定县二郎山林场最具代表性。
10.高原寒温带人工青杨林生态系统:以稻城县城郊区万亩人工青杨林为代表。
11.高山农业生态系统:以得荣县的茨巫乡、白松乡、古学乡、瓦卡乡,石渠县的洛须区,稻城县的亚丁村,乡城县的热乌乡为代表。
(二)观光旅游资源
甘孜州境内的观光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有许多在四川省内是独一无二的。观光旅游资源大多分布于生态旅游区内,成为生态旅游区生态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生态旅游区变得斑斓多采,更加迷人。按其性质,观光旅游资源主要有下列11类。
1.冰峰雪岭银光闪耀:州内海拔5500m以上的高山几乎都终年积雪,发育现代山谷山岳冰川,晶莹夺目,银光闪耀。据不完全统计,全州冰川覆盖面积有500Km’以上。其中主要的有贡嘎山、格聂山、雀儿山、稻城县贡嘎雪山(亚丁生态区内)、亚拉雪山、巴塘县的扎金甲博雪山、党吉曾然山等,此外,白玉县、九龙县、甘孜县、炉霍县、得荣县和乡城县也有冰峰雪岭分布。
2.茫茫草原繁花似锦:甘孜州内大约在折多山以西,沙鲁里山以东,稻城无名山一九龙瓦灰山一线以北地区,为丘状起伏的高原面,彼起此伏,延绵千里,宽谷与丘陵相间,河曲蜿蜓,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人夏时节,百花争艳,令人心矿神怡。
3.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甘孜州是我国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广阔,森林面积大,至今仍保存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如:贡嘎山东坡海螺沟森林公园,贡嘎山西坡莫溪沟原始森林,稻城县东义河谷原始森林,亚丁原始森林,白玉县火龙沟盖玉一沙马原始森林,丹巴县墨尔多山西坡原始森林,亚拉雪山原始红杉林,九龙县伍须沟原始森林,巴塘县措普湖畔原始森林,白玉县河坡乡原始圆柏林和色达县的霍西原始森林等。
4.高山湖泊晶莹碧透:甘孜州境内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又叫海子)星罗棋布,数以千计,犹如一颗颗蓝宝石镶嵌在高山高原上,晶莹碧透。在众多的高山湖泊中,最具特色,对游人最有吸引力的要数九龙县的伍须海,德格县的新路海,亚拉雪山下的友措,康定县的木格措、人中海尾,泸定县的猪腰海子,巴塘县的措普湖,白玉县的纳塔海,色达五色海等。此外,在贡嘎山西坡的贡巴冰川发育的冰面湖,湖水碧蓝,十分夺目,更令人叹为观止。
5.温泉、热泉,涓涓细流:甘孜州境内温泉热泉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全州的温泉热泉有500多处,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康定城郊榆林宫温泉,二道桥温泉,泸定县海螺沟二号营地温泉,一号营地温泉,药王庙神泉、贡嘎山矿泉,理塘县毛垭温泉,巴塘县茶洛间歇喷泉,乡城热乌温泉,稻城城郊温泉,巴塘县的巴久曲温泉,乡城的热槽考蛇泉,康定县木格措的九眼药泉,甘孜城郊温泉(原有一口热喷泉,喷水高达10余m,现已被封)等。其中最为壮观的是茶洛间歇喷泉,每16小时喷一次,喷发前可闻地下有轰鸣声,喷出地面高达30m,持续一小时左右。最奇的是康定榆林宫灌顶温泉和乡城热槽考蛇泉。康定榆林宫温泉群水温34—89℃,日流量2756吨,二道桥温泉水温42℃,日流量864吨;海螺沟温泉群水温38—80℃,日流量9262吨,其中二号营地温泉水温80℃,日流量8900吨;燕子沟药王庙温泉水温40℃,日流量129.6吨。
6.峡谷急流,惊涛拍岸:最著名的有巴塘县境内的金沙江王大龙峡谷,雅砻江中游峡谷,雅江县唐岗峡,白玉县及巴塘县境内金沙江叶巴滩峡,得荣县境内硕曲河大峡谷,大渡河上游及其支流瓦斯河以及乡城县的马熊沟峡谷等。
7.奇峰怪石,维妙维肖:除冰峰雪岭外,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有许多刃脊的角峰,形似金字塔。最典型的奇石怪石,尤以稻城一理塘海子山的石海、石河,连续千里,为全国一大奇观。孤独的奇石有康定县榆林宫的灌顶温泉的泉华冢,稻城的“兔耳山”,稻城亚丁景区的“石行者”、“石柱”,墨尔多山的“自生塔”,道孚县八美的“中古石林”,瓦鸟岗的“卧狮喷泉”,雅江县帕姆岭的“修练石”,九龙县伍须海景区的天生桥、金字塔峰、镇海石等。
8.飞流瀑布,如帛似绵:甘孜州内大小瀑布不计其数,除高原面外,凡在高山峡谷区随处可见。以稻城亚丁生态旅游区的三大冰水瀑布,亚拉雪山冰水瀑布;得荣县翁佳山的“洗身瀑布”和格忠雪山的“万丈瀑布”,莫溪沟“界碑石”猿人瀑布,海螺沟景区青石板沟的梯级瀑布较为壮观。
9.奇树古树,蟠根虬枝:主要有海螺沟的“麦吊杉王”,苞槲柯树生树,泸定磨西古香杉树,新兴的康定木兰古树,巴塘县康宁寺周的古柏及古槐树,稻城县东义乡各卡村的干香柏(当地叫冲天柏),稻城奔波寺桧柏,巴塘县城郊的“古桑抱石”以及最早引种的苹果树等。
10.珍禽异兽,生机勃勃:州内的野生脊椎动物有200种,其中兽类69种,鸟类110种、爬行类6种、两栖类6种,鱼类9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33种,占四川省内珍稀保护动物总数的60%。无论是在河谷或是高山、高原,到处都可见各种飞禽走兽。其中又以白玉县察青松多的白唇鹿和盘羊,稻城县桑堆直贡寺的白马鸡,得荣县茨巫乡、白松乡的“神鱼池”,巴塘县措普湖的鱼群.雅江县帕姆岭的松鼠和各种小鸟,丹巴县莫斯卡自然保护的松鼠、旱獭等与游人共处,和谐协调,最引人人胜。
11.彩虹云霞,气象万千:初冬树挂,几乎每个生态旅游区都有,但又以贡嘎山海螺沟、康定木格措、九龙伍须海子、稻城亚丁最为壮观;此外气景还有贡嘎山旗云,磨西、贡嘎寺、帕姆岭、乡城马熊沟等云海;亚丁冲古、雅江无名山的彩虹;帕姆岭佛光以及高原面上的蓝天白云等。
(三)休闲度假旅游资源
休闲度假只能在海拔2600m左右的范围内,因此,甘孜州的休闲度假资源仅限分布于东部和南部的河谷地带。这些地带既有温泉的医疗、保健功能,而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甘孜州内的休闲度假资源主要有康定榆林宫温泉、泸定县二郎山林场,乡城县热乌温泉等。
(四)科考、科普旅游资源
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动物类群虽以高山、高原和森林动物为主,但种类多,而且地域分异明显。此外,甘孜州也是我国的地震多发地区,山地灾害的频发地区之一。因而甘孜州是地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林学、畜牧学等专业考察和多学科综合考察以及开展科普旅游最理想场所和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在贡嘎山东坡建立的“贡嘎山高山生态观测试验站”,是全国唯一的高山生态站,自1989年建站以来,已运转10年的历史。稻缄、理塘海子山是研究第四纪青藏高原古冰帽的理想之地;炉霍和理塘地震裂缝,雅江县雨日的崩塌、滑坡(全国最大),都是研究地质灾害与山地灾害的理想场所:众多的自然的生态旅游区和16个自然保护区,是研究横断山区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演变的,极好基地。
(五)登山旅游资源
州内海拔6000m以上的高山有贡嘎山(海7556m),格聂山(6204m),雀儿山(6168m),巴塘县党吉曾然(6060m)和稻城的贡嘎雪山(6032m)5座,占四川省6000m以上高山(6座)的83%。至今为止,除贡嘎山在1957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登山队登上主峰(史占春等)外,其他4座高峰都未被征服过,是登山爱好者向往的地方。此外,全州还有20多座“神山”,包括墨尔多山(丹巴),奶龙山、卓达拉山、扎日拥康山(甘孜),扎呷山(道孚),喀洼老热(新龙),玲珑神山及旦都喀山(炉霍),勒穷山(色达)等,都是登山、朝山者的圣地。
(六)漂流探险旅游资源
州内有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三大河分别流经州的西部、中部和东部。三河多峡谷和急滩,是中外漂流探险者难以征服的江段,自1985年姚茂书长江漂流遇难以来,吸引不少中外漂流探险者前往漂流。此外,雅砻江上游流经高原面,河谷宽阔,水流平缓;风光优美,是漂流观光的江段。
㈤ 甘孜以什么文化为主体区域
甘孜俗称康区,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是以藏族文化为主体的区域。主要景区有海螺沟、贡嘎雪山、亚丁稻城等。海螺沟:位于甘孜州东南部、贡嘎山东坡,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如图7-7所示。
海螺沟
晶莹的现代冰川从高峻的山谷倾泻下来,将寂静的山谷装点成玉洁冰清的琼楼玉宇,巨大的冰洞、险峻的冰桥,使人如入神话中的水晶宫。特别是举世无双的大冰瀑布,高达1000多米,宽约1100米,比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大出10余倍,瑰丽非凡。晴天月夜,景象万千,令人一见之后,终生不忘
贡嘎雪山:坐落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在横断山系的大雪山中段,位于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贡嘎山”,藏语意为“最高的雪山”。山体南北长约60km,东西宽约30km,其主峰海拔7556m,在四川省康定、泸定、石棉、九龙四县之间,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
亚丁稻城:“亚丁”意为终年积雪不化的三座护法神山圣地,即北峰观世音菩萨仙乃日、南峰文殊菩萨央迈勇和东峰金刚菩萨夏洛多集。三座神峰俊秀神奇,围绕分布有1145个高山湖泊点缀的高山台地,以“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被称为四川的“香格里拉”,已纳入世界生物保护网,其风光如图7-8所示。
亚丁稻城
㈥ 甘孜州 历史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部,俗称康巴地区或康区。地处东经98°—102°,北纬28°-34°。东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雅安地区接壤,南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毗连,西沿金沙江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相邻,北接青海省玉树、果洛两藏族自治州。
甘孜,古为羌地,唐属吐蕃,是康巴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1950年成为新中国最早实行民族自治的一个州,是汉藏经济文化交流的要冲。
自治州辖康定、丹巴、泸定、九龙、道孚、炉霍、色达、甘孜、白玉、新龙、德格、石渠、雅江、理塘、稻城、乡城、得荣、巴塘共十八个县。面积十五万三千余平方公里,总人口约90万,是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州府康定,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众多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是州内重要的旅游资源。“蜀山之颠”的贡嘎山,为世界第十一高峰。贡嘎冰川一直受到科学家的重视。贡嘎山从1980年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有美、日、英、瑞士、意大利、加拿大等国的登山队前往攀登。泸定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康定跑马山和木格措,都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位于贡嘎山东坡,有低海拔现代冰川,有宽达1100米、落差1080米的大冰瀑布,有大流量的沸、热、温、冷泉水。沟内集中了从亚热带至寒带的野生植物,并有400多种野生动物,属于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有28种。海螺沟公园开放以来,中外旅游者络绎不绝。泸定化林坪,曾是川藏古道上的重镇,兵家必争的关隘,也是古雅州至打箭炉必经之地,至今古营敌阵盘依然如旧,古道上留下的“拐子窝”记述着贫苦背夫的辛酸。举世闻名的泸定铁索桥,解放后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次拔款维修,并建立了革命文物陈列馆,展出红军夺桥史料。每年不少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州内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前往瞻仰,接受教育。
丹巴、康定、雅江等县不少村、寨留存了许多古老的石砌高碉,展示了古代氐羌人的迁徒和流向。藏族文化古城德格印经院,拥有比较丰富、完整的藏文书版。
甘孜州是以藏族为主体,藏、汉、彝、羌、回等22个民族聚居区,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州内德格与西藏拉萨、甘南夏河被称为藏区的三大古文化中心,是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朴厚重的民俗风情,流派纷呈的藏戏,风格各异的锅庄,弦子和踢踏舞蹈,独树一帜的藏族绘画和雕塑,神奇奥妙的藏传佛教等,使甘孜州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为世界人民所关注。
神奇的自然风光,博大精深的康巴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甘孜州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上的横断山脉中段,地理位置特殊,岭谷高差大,最低海拔为1000米,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其间高差达6556米(大渡峡谷到贡嘎山主峰轴线的水平距离仅29公里),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由北至南纵贯全境,形成了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由于特大的高差,使这里形成了具备从河谷亚热带到高山永冻带的垂直带谱(共七个),也形成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东部有以贡嘎山为中心的贡嘎山风景名胜区,地域涵盖了康定、泸定、九龙三县,面积1万1千余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风景名胜区,是一处集现代冰川、雪峰、温泉、原始森林、草原、高山湖泊、露天泉华、古冰川地貌及浓郁的康巴藏民族风情风俗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该区内海螺沟景区以亚洲东部低纬度、低海拔冰川、高温沸泉、原始森林为主要特色,高1080米、宽1100米的大冰瀑布举世罕见;跑马山因一首《康定情歌》蜚声海外,高山湖泊木格措景区、伍须海景区、人中海景区,距大都市最近的塔公草原景区,贡嘎山西坡的贡巴冰川、巴旺冰川都是贡嘎山风景名胜区中的一颗颗明珠。南部有一个叫“三怙主神山”的地方,它是由三座独立并呈“品”字形排列的三座雪山(海拔6032米、5958米、5958米)组成,三座神山之间的宽谷上流淌蜿蜒的小溪,小溪通过冰水瀑布与雪峰和冰川相连,山间镶嵌着一个个美丽的海子,原始森林象卫士一般守护着神山,每到秋日,千里群山一片金黄,1929年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洛克(生物学家、地理学家、探险家)来到这里,他看到了“这片尚不为外人所知的地方有世界上最美丽的雪山,这里是中国藏族心中的圣地”,并于1929年至1932年在美国《地理杂志》陆续发表文章和图片,把这片“香格里拉”圣境介绍给世人,这就是亚丁;以亚丁为中心的康南香格里拉旅游区是香格里拉核心区中的核心,它主要景点有中国最大的古冰帽海子山、神秘的格聂山、神奇的措普湖和茶洛间隙喷泉、太阳谷、尼丁峡、长青春科尔寺等,这里还是巴塘弦子、热巴的故乡。而德格的新路海/雀儿山景区却形如瑶池,是雄狮大王岭·格萨尔王王妃沐浴梳妆的地方。甘孜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是我国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是我国早期民族频繁迁徒的“民族走廊”的腹心地带,又是内地通往西藏的交通枢纽和汉藏贸易的中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多种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吸纳,从而形成了既有其它藏区相同的藏族文化共性,又具有自身多元性文化的历史印记的鲜明特征。这里有藏族三大文化中心之首的德格印经院,有根植于康巴大地的世界最长英雄史诗《岭·格萨尔王传》及其主人公格萨尔的故里阿须,有完整保持传统习俗的丹巴嘉绒风情,有《康定情歌》的故乡康定及“茶马互市”形成的锅庄文化;如果说布达拉宫建筑是世界建筑中的典范,那么康巴的民居则可称为建筑中的艺术品,被称为“康巴名片”,康巴民居样式多样化,有的重外表,有的则重内饰,如进入道孚民居则有进入宫殿之感,而丹巴民居则与环境和谐统一,有“天人合一”之感,丹巴古碉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全州500余座涵盖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的大庙和睦共处,共求发展,成为康巴地区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八邦寺、更庆寺、呷拖寺、丁青寺、长青春科尔寺都是在藏区享有很高声誉的寺庙;是康巴人创造了这片圣地的文化,是慓悍的康巴汉子和美丽多情的康巴姑娘谱写了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㈦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经济发展
2014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06.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2013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4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7.20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78.13亿元,增长6%。三次产业结构为24.9:37.3:37.8。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1.6亿元,增长6.1%,占GDP的比重为4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5%。非公有制经济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35亿元,增长6.6%;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1.46亿元,增长6.2%。
物价运行基本稳定,涨幅高于全国全省。2014年12月CPI同比上涨1.7%,全年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涨幅为7年来新低,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
从八大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来看,呈“七涨一降”格局。其中,食品上涨2.6%、烟酒下降2.3%、衣着上涨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交通和通信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3.1%、居住上涨2.2%。
2014年,甘孜州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27%,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0.44%。
2014年全州法人单位数9194个,其中,企业1304个,事业单位2851个,机关1440个,社会团体294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2个,居委会54个,村委会2733个,其他组织机构483个。全州共有8623个单产业法人单位,513个多产业法人单位,有166个规模、资质或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有11830个产业活动单位数。其中,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3054个。 农作物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84203公顷,较上年增加1405公顷,增长1.7%,其中,粮食、油菜籽、蔬菜的播面分别为71275公顷,5493公顷、6675公顷。农作物单产得到提高,全年粮食单产达到226公斤/亩,增幅达6.4%;油菜籽单产达149公斤/亩,增长1.5%;蔬菜由于受干旱和种植结构变动的影响,单产略有下降,为2090公斤/亩,减0.9%。受播种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的拉动,粮食、油菜籽和蔬菜全面增产,其中:粮食产量达242182吨,较去年增加16573吨,增长7.3%;油菜籽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2617吨,较去年增加1052吨,增长9.1%;蔬菜产量达到209291吨,较去年增加10430吨,增长5.2%。
各类牲畜出栏和畜产品产量稳步发展。全年各类牲畜出栏达95.18万头(只),较上年增加4.51万头(只),增长5.0%,其中:出栏肉用猪22.72万头,较上年增加0.23万头,增长1%,出售和自宰肉用牛46万头,较上年增加2.66万头,增长6.1%,出售和自宰肉用羊26.47万只,较上年增加1.61万只,增长6.5%;肉类总产量达63887吨,较上年增加2887吨,增长4.7%,其中:猪牛羊肉产量达63648吨,较上年增加2867吨,增长4.7%;其中:猪肉产量达13413吨,增加143吨,增长1.1%;牛肉产量达46003吨,增加2438吨,增长5.6%;羊肉产量4232吨,增加286吨,增长7.2%。
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2998公顷,实施森林管护603.47万公顷[2],全面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完成人工造林999公顷,封山育林1999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33.04%,比上年提高1.97个百分点。农村基础条件逐步改善[3]。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3千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1.20千公顷。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4.61平方公里,累计1311.92平方公里。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6.55万人。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4.17万千瓦,增长4.5%。全年农村用电量10796万千瓦小时,增长13.2%。 2014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6.69亿元,同比下降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94亿元,下降9.9%。
从轻重工业看,全州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8亿元,下降46.3%;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7.56亿元,下降8.1%。
从经济类型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6.77亿元,下降9.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2.18亿元,下降25%。
从工业行业看,除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0.50亿元,同比增长20%;新增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11亿元外,其余五个行业增加值均下降。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增加值9.61亿元,下降10.1%;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0.45亿元,下降37.6%;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82亿元,下降5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0.84亿元,下降35%;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26.61亿元,下降6.5%。
从企业效益看,全州亏损企业16户,较上年增加7户;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5.11亿元,同比下降18.5%;利税总额13.67亿元,下降32.6%。
从产品产量看,监测的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种产量增长,6种产量下降。铜金属含量、商品混凝土和黄金产量增长。其中,铜金属含量1.73万吨,增长40.8%;商品混凝土3.7万立方米,增长12.9%;黄金增长28.8%。发电量、中成药、铅金属含量、锌金属含量、水泥和熟石膏产量下降。其中,发电量146.6亿度,下降9.1%;中成药209吨,下降60.5%;铅金属含量1.8万吨,下降28.1%;锌金属含量3.79万吨,下降31.9%;水泥74.21万吨,下降31.2%;熟石膏1.24万吨,下降78.9%。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0.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5.72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9.12亿元,增长8.1%。
从产业投资看,一二产业投资增幅较大。第一产业投资9.31亿元,同比增长25.17倍;第二产业投资287.35亿元,增长25.1%;第三产业投资169.06亿元,下降4.5%。
从主体结构看,国有经济投资370.70亿元,较上年增长17.0%;港澳台商投资0.64亿元,增长34.7%;民间投资94.38亿元,同比增长5.2%。
从重点项目看,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0.57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65.75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97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89亿元,生态能源业完成投资247.71亿元;生态旅游业完成投资6.07亿元;优势矿产业完成投资4.80亿元;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完成投资5.88亿元;其他类项目完成投资2.51亿元。 2014年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48亿元,增长12.4%。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3.21亿元,增长12.4%;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1.27亿元,增长12.6%。
按消费形态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6.59亿元,增长10.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23亿元,增长12.8%;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0亿元,增长17.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36亿元,增长14.4%。
按经营规模看,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8.19亿元,增长14%;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36.29亿元,增长11.3%。
招商引资工作再创佳绩。2014年全州共实施国内招商项目161个,实际到位资金127.6亿元,其中国内省外到位资金70.14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333万美元,其中出口额1333万美元。
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州旅游业得到发展。2014年接待游客802.42万人次,增加26.0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792.72万人次,增长25.65%;接待入境旅游人数9.71万人次,增长233.68%。实现旅游收入80.3亿元,增长26.9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9.47亿元,增长27.24%;旅游外汇收入1799.33万美元,增长41.49%。 积极培植重点财源,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促进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循环。2014年全州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7.55亿元,增长24.5%。实现税收性收入18.78亿元,增长16.3%。其中,增值税收入2.65亿元;营业税收入9.88亿元;企业所得税收入1.76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0.5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支出289.50亿元,增长5.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57亿元;教育支出26.16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22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8.26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39.92亿元;交通运输支出78.25亿元。
2014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9.61亿元,增长12.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3.94亿元,增长17.4%;各项贷款余额194.05亿元,增长15.8%。
保险行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2014年,全州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39亿元,增长9.2%;保险理赔支出达1.55亿元,增长18.2%。 截止2015年3月,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共968所,其中:幼儿园356所,小学555所,中学52所(其中:普通中学49所、职业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普通高等学校1所。
全州在校生156178人,其中,小学在校生97314人,入学率99.02%;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88人;普通中学在校生42097人;职业中学在校生数1300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6265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科、专科学生数8576人,预科生538人,招生数3227人,毕业生1716人。
全州专任教师12243人,其中:幼儿园教师1100人、小学教师7118人、普通中学3170人、职业中学131人、特殊教育20人、中等专业学校289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415人。
全州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共有512所,寄宿制学生108695人,其中:小学70797人,特殊教育88人,初中26730人,职业中学2228人,高中8852人;占全州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73.9%。 甘孜州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也是康巴的核心区。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创造了灿烂多彩、底蕴深厚的康巴文化:情歌文化、格萨尔文化、香巴拉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其他民俗文化。这里是情歌的故乡、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格萨尔王故里、香格里拉核心区、嘉绒文化的中心、茶马古道的主线、红军飞夺泸定桥、三江纵流峡谷、蜀山之王贡嘎山等,舞蹈巴塘弦子、甘孜踢踏、石渠真达锅庄享誉中外。还有国内仅存的白玉戈巴父系文化,道孚扎巴走婚习俗等独特的地域文化。红军长征途经甘孜州16个县,历时一年半之久,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
这里又是附国、东女、嘉良、白狼、牦牛羌等众多部落联盟繁衍生息的地方,更是吐蕃发展经营的地方。有浓郁的吐蕃文化、氐文化(嘉绒)、党项文化(木雅)之风,还有土著文化、纳西文化、蒙古文化、中原秦晋文化的遗风。 牛背山位于四川省甘孜与雅安荥经的交界,属二郎山分支,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山顶海拔3600米,因山顶一面悬崖有巨石突出酷似牛头,山脊细长貌似牛背而得名。
牛背山海拔3660米左右,它四面环山中间突起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它获得360度全方位“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和绝佳摄影圣地的美称。 亚丁风景区(全名: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境内,主要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和周围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组成,它的景致保持着在地球上近绝迹的纯粹,因其独特的地貌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被誉为“中国香格里拉之魂”,被国际友人誉为“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亚丁风景区不仅有壮丽神圣的雪山,还有辽阔的草甸、五彩斑斓的森林和碧蓝通透的海子,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几乎都汇聚于此,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如当地虔诚的藏民一样,徒步转山是感受亚丁风光的最好方式。不过由于亚丁保护区海拔较高,全程徒步还是需要相当的体力。
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保护区内的三座雪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南北向分布,呈品字形排列,统称“念青贡嘎日松贡布”,意为:终年积雪不化的三座护法神山圣地。藏传佛教中称其为“三怙主雪山”,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
1928年,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到达此地,回国后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撰文并刊登所摄照片,将亚丁介绍给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