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石门柑橘旅游发展的概况

石门柑橘旅游发展的概况

发布时间: 2021-01-05 12:00:23

① 石门柑橘的历史

石门县自古产橘。唐朝弘文馆校书郎、著名诗人李群玉(湖南澧县籍)在《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诗作中,有“隽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茅鲜”句,对石门柑橘给予了“品味第一”的崇高评价。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县人在县城朝真观掘得《三爱铭》石碑,上刻“橙为土所宜,秋杀乘气候。累累弄圆实……牙咀蜜饴溜。论香友兰菊,定品奴橘柚”等句。其所谓“三爱”,即“于木爱松,于果爱橙,于花爱梅”。据历史考证,《三爱铭》为汉魏(公元220年左右)之际作品。早在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石门就是江南著名的朱橘产区,西北山区“植橘风盛”,“寨寨产橘,户户有柚”,雁池坪的红橘(朱橘),三圣维新太平子良所街一带的水柚子,袁公渡的红心抛子,金家河的黄皮橘(建橘),仙阳河流域的香橼和金香柚等地方品种,久负盛名。由此可见,石门柑橘历史渊源之悠久。

圃于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长期的兵荒马乱和积弱积贫,石门柑橘一直只能是农家生产的点缀。至1949年,全县柑橘1000亩左右,总产220吨。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共和国成立庆典的绚丽烟花,预示着千年传统产业的璀璨未来。1962年秋,时任县委书记徐明魁拍板成立国营石门县园艺示范场,县委副书记覃正彦领军开发橘园581亩,县城边的方顶山从此成为了“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的福地。1963年11月16日,5100株“尾张”和2株“宫川”无核温州蜜橘进入石门,千年橘乡从此开启了“无核”时代。1968年秋,50吨蜜橘首次出口加拿大,从此拉开了石门柑橘连续出口41年并成为“中国柑橘出口第一县”的帷幕。石门柑橘,从此一路高歌猛进。

② 我家乡是中国湖南省石门县柑橘之乡,我们村漫山遍野都是柑橘树,大多农户以卖柑橘现货为生计,可是每年收

走进石门县蒙泉镇梭金山村,举目远眺,洁净的道路像一条条玉带,蜿蜒宽阔的水泥路上大小车辆往来如梭,一栋栋白墙红瓦的楼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处漫山遍野挂满青果的橘树、绿意盎然的松树林,金黄的稻田星星点点夹杂其中,相映成辉;微风吹拂,远处的橘园、小树林闪着绿幽幽的光,在微风中轻轻摇动绿叶,沙沙作响,橘园边的稻田翻涌着金黄色的稻浪,忙碌在橘园、稻田中的人们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像是唱着一曲动听的歌谣。

然而几十年前,这里荆棘遍野、杂草丛生、荒山秃岭、人烟稀少。70年代,全中国掀起了建设高潮,当时动员近四万余人筑起了工程浩大的蒙泉水库,水库的修建大大改善了蒙泉周边地区的居民饮水和农业用水状况。梭金山人跟随建设的大潮,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夜以继日的挥银锄、斩荆棘、开山烧荒。经过一年多的勤苦劳动,原来的荆棘遍野的沟沟壑壑变成了错落有致的梯地,原来杂草丛生的荒地边成了肥沃的良田,梭金山人看着眼前的改变,揉了揉酸楚的身体,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90年代初,梭金山村支两委班子通过以点带面,大力推广高新技术、优良农资,请来了大量的果品技术人员,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点问题,为果农的生产尽力服好务,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全村柑橘产业的发展。梭金山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柑橘产业大村,全村柑橘种植总面积达5000余亩。满山遍野的柑橘树上硕果累累,沉甸甸的柑橘把一株株橘树压弯了腰,村民们欢天喜地采摘。一箱箱柑橘,通过铁路、公路走向大江南北;通过海运、空运走向东南亚、欧美,走向世界各国。梭金山柑橘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各级政府的支持,以及梭金山创新务实的村支两委班子们。

2000年以来,这里的村民们每年柑橘平均收入以30%的比例持续增长着,2008年,全村820余户2819人,柑橘人均纯收入超过了7000余元,村民们腰包慢慢的鼓了起来。近年来,梭金山村村民建起了一栋一栋漂亮的楼房,安上了太阳能,烧起了沼气,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用上了电话、手机;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等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往日“天晴一身灰,下雨两脚泥”的山间小路已成为历史,四通八达的水泥路贯穿梭金山各家各户。全村家家户户拥有了自己摩托车、农用车,甚至连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车现全村也有20几辆。经济的腾飞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先后有很多大学生从这里走向大城市,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近几年来,这些在外的成功人士纷纷向家乡出谋划策、踊跃捐款捐物支持家乡的新农村建设。

③ 石门县的旅游资源

石门自然风景迷人,高山、平湖、漂流、温泉、峡谷、瀑布、溶洞、奇泉、鸟岛、桔岗、茶山等一应俱全,自北向南分布着壶瓶山-东山峰、仙阳湖、夹山寺、蒙泉湖等景区。
位于渫水中下游的十家坪商代遗址,出土有不少文物:土陶俑、鼎足、矮足豆、炼铁炉灶及骨刀、骨锥等。此外,县城附近还有旧称“石门八景”的层山古柏、石门峭壁、云寺晓钟、方顶留茵、将军野渡、麒麟绣水、清濑流觞、洄湍卷雪等名胜。 夹山寺位于县城东12公里处,规模宏伟,有“骑马关山门”之说,系唐代古刹。夹山寺自唐至明七百多年间为澧水流域佛教文化中心。宋朝圆悟禅师主持著有《碧岩录》一书,是佛家宝典,又被称为“宗门第一书”,流传全国及朝鲜、日本。寺旁有“奉天玉和尚”墓,相传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禅隐圆寂的墓葬,已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有李自成博物馆,被《中国名胜辞典》收入词目。
2014年夹山风景区被定为4A级风景区。 长梯隘景区位于石门县罗坪乡,地处武陵山脉北向支脉横断山左侧之根部,距石门县城137公里,相距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中心区110公里,距湖南屋脊壶瓶山32公里。长梯隘海拔600—800米之间,属喀嘶特地貌,土壤酸性,黄壤,溶洞多、大、奇,民房多以有钥匙头、高门坎、高窗户、吊脚木质结构为主,居民以土家族人为主,林茶相间、林烟相间、林房相间。境内森林茂密,山秀水清,生态优美,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拥有一系列优美的大自然杰作。
景区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花丝洞、青石林、红石林、牙齿洞、东湖、西湖、天井屋、观景亭、香炉观(古庙)、观猴峡、百果园、石鼓、百丈峡洞(华中第一大、长洞)、岩子口和龙头河峡谷(统称黄虎港峡谷,是华南第一峡谷)、万亩生态林观光园,钥匙头、高门坎、高窗户吊脚木质结构房屋群、道尔堰山顶出泉水、古汉墓、千年银杏古木参天、亮垭山狩猎场等。 石门柑橘出产于石门县山区独特的土壤气候环境中,山多林密,环境清幽,水、土、大气没有污染,光照条件好,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质果品生产先天的资源优势,被国际果业界认定为“蜜橘绝佳产地”。据史志记载,早在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石门就是江南著名的柑橘产区。
果实每年九、十月间成熟,外形扁圆,大小均匀,整齐美观,单果重150—170克。果皮色泽金黄,鲜亮光滑,薄韧易剥。果晶白1968年以来,连续数十年对外出口,畅销欧美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开始选进北京钓鱼台国宾馆,198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水果”,多次荣获国家、省级优质柑桔称号,深受消费者喜爱,先后被国家有关权威部门评定为“中国柑橘之乡”、“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和“全国园艺产品(柑橘)出口示范区”等荣誉称号,石门柑橘的品牌--湘冠牌柑橘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石门是湖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其西北部渫水两岸武陵山脉东端海拔500~1000m的云雾山中,茶园四周的大气、土壤、水源等无污染,截至2011年,有茶园面积6.8万亩,其中有机茶面积3700亩,年产量3000多吨。其中,石门银峰”已成为石门县的一大公共名优茶品牌。
石门茶成名于宋代。晚清年间,广东商人卢次伦在壶瓶山镇开办茶厂“泰和合茶号”,高峰期拥有员工6000人,茶农万余人,1899年生产“宜红茶”30万斤,茶叶全部远销英国,“北祁红,南宜红”名闻遐迩。民国时期,石门为全省13个茶叶主产县之一,1933年产茶120吨。1949年,全县茶叶面积1万亩,产茶156吨。石门成了孕育“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禅之乡”、“全国绿茶出口基地县”、“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和“全国茶叶优势区域重点县”。 1、石门马头山羊
2、石门土鸡

④ 石门柑橘的发展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品佳质优的石门柑橘。石门县北部横亘着海拔2098.7米的壶瓶山,东南则是海拔仅100米左右的洞庭湖平原,受此影响,北方冷气流难进易出;冬天严寒:南方暖气流易进难出,雨量丰沛。加上丘岗山地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这种特殊地理气候环境下生产的果品,不仅糖分高,而且比同纬度同类品种早熟10天以上,极富竞争力。2003年秋,国家农业部柑橘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经严格化验,这样评价石门柑橘:“果形端庄整齐,色泽靓丽,果皮细薄光洁,肉质红嫩化渣,汁多,酸甜可口,风味浓郁,品质极优”,可谓推崇备至。
果品供不应求,出口一吨柑橘换回七吨半小麦的比较效益,或是赚回大批外汇的荣耀,催生柑橘生产风生水起,带动了一批社队园艺场发展。1975年2月,为解决新建蒙泉镇水库的移民出路问题,县委再出大手笔,组织集体劳力4000人,在三板公社孙家岗、四新岗、肖家岗地区开挖梯地2470亩,栽植无核蜜橘,新建起秀坪园艺场。至1979年底,全国县柑橘达到2.06万亩,虽经1977年1月下旬特大冰冻(极端低温-13℃)严重袭击(1.04万亩橘树地上部枝干大多冻死),当年产果量仍达577吨。
1982年春,全县农村推行“土地到户”改革,柑橘生产突破国营、集体办场体制向个体农户转移,激发出旺盛的生产力。时任县长韩金松同志,积极推动以柑橘为主的农业结构调整,而享有“柑橘县长”美誉。“村组建场,大户开发,突出早熟,以点带面”的扩张战略,助推石门柑橘进入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期。至1983年底,全县柑橘面积达2.41万亩,共植树315万株,当年产量6900吨,共建起集体园艺场213个,其中国营场2个,乡镇场25个,村办场186个,个体专业2000多个。
1984年9月,县委制定“南橘北茶中部桐”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决定将柑橘作为全县主要经济作物重点发展。1986年1月,县柑橘生产办公室成立。1986年至1987年,石门县利用世界银行专项贷款及省地县三级配套资金共1800万人民币,在全县17个乡镇的87个村,建成国际标准早熟温州蜜橘园1.69万亩。1987年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石门为早熟柑橘出口基地县。1987年9月,国家外贸部、农业部明确石门县为全国柑橘出口基地县。至1989年底,全县柑橘发展到10.39万亩,当年产量3.1万吨。
激情燃烧,如火如荼,石门柑橘产业有如“动车组”飞速前进。
1995年,石门柑橘产量达5.3万吨,产值首次过亿元,上缴特产税收过千万元,贡献卓著。
1998年10月,湖南省统计局命名石门县为“湖南省水果产量第一县”。
1999年11月25日,是石门柑橘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日子。这天,时任县委书记陈文浩(现任常德市长)主持召开中共石门县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加强农业支柱产业建设的决定》,开展柑橘产业“第二次创业”,县政府决定每年预算10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柑橘事业,重点解决困扰产业升级换代的深层次问题,以实现“柑橘大县”向“柑橘强县”、“量的扩张”向“质的飞跃”的跨越,石门柑橘产业从此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2000年10月,石门县承办了中国柑橘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
至2009年,石门柑橘面积达到了44.1万亩,当年产量有望突破40万吨,综合产值将超过6亿元。
每逢金秋十月,石门山山流金,园园淌银,漫山遍野的红橘令人赏心悦目,30万橘农就幸福生活在“吃柑橘饭,住柑橘楼,读柑橘书,娶柑橘媳,享柑橘福”的醉人橘林中。2005年秋,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谭谈踏访石门,有感于柑橘带给山乡人民的美乐生活,激情书就散文《甜味的石门》,“石门于是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很有甜味的地方,让人一想到那里,就觉得那里的空气中有着甜丝丝的柑橘味道”,令人百般神往。
“有好基础,加进取心,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追求创新,造就了石门柑橘产业的‘树大根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伍林支诠释了创业的睿智与秘诀。

⑤ 石门柑橘的特点

柑橘,是石门的“名片”。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石门柑橘以丰硕的成果回馈共和国花甲华诞:四条“百里柑橘走廊”蔚为壮观, 十大“万亩橘园”气势恢宏,二百二十个专业村星罗棋布,每年五亿元以上产值富民强县,“中国柑橘之乡”、“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 “全国柑橘标准化示范区”、“中华名果”、“全国园艺产品(柑橘)石门的橘子红了出口示范区”、“全国柑橘优势农产品区域重点县” 等荣誉熠熠生辉……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厚积薄发,六十年茁壮成长,石门柑橘愈发“枝繁叶茂”。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一、红。果实外观靓丽。果形端正,褪绿快,上色早,着色艳,相同品种的成熟期比湘鄂赣渝川等地提早7-10天;
二、甜。果实内质优良。甜酸适度(以甜为主)、脆嫩化渣、风味浓郁。
三、得益于特定的地理纬度和地理气候条件,石门柑橘往往比相近纬度产区的同类品种提早成熟10天左右。
石门位于武陵山片区尾部,湖南屋脊壶瓶山横亘在石门县境西北部,东南面是海拔仅100米左右的洞庭湖平原,受大山影响,北方冷气流难进易出,冬无严寒;南方暖气流易进难出,雨水充沛,加上丘岗山地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这种难以复制的地理气候环境下生产出来的柑橘,特别容易积累糖分,造就了石门柑橘“红艳艳、甜蜜蜜”的“天生丽质”。而且种植户都用有机肥,不用化肥,保障了橘子树的可持续发展。
柑橘的功效如下:
1、果皮中含松油、柠檬醛等精油成分。将果皮放入浴池中,让其精油成分在香气散发之同时,溶于水中。这样一来,当你在泡浴时,由果皮溶出的成分,会趁肌肤毛孔张开时渗透入皮肤,并刺激表皮下的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石门柑橘浴不仅能美化肌肤,更有使身体温热,消除疲劳的效用,对感冒初期及神经痛、冷虚症等也具有相当良好的效果。
2、秋冬季节气候干燥,这样使得肌肤干燥,促进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顺畅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吃柑橘类,若可以的话,可浸泡柑橘浴。
3、柑橘果肉含丰富的维他盒C,可预防感冒,而且也具有防止斑点、雀斑、荨麻疹等肌肤病症。
4、柑橘中的精油成份更会在肌肤表面形成薄膜以防止水分蒸发,因此不但可使温热(保温)与滋润(保湿)效果达到长时间之持续,同时具有防止出浴后体温下降的功效。
5、柑橘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而调查中发现,类胡萝卜素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越高,人的肝功能越正常,患上动脉硬化的危险就越低

⑥ 石门柑橘的介绍

柑橘,是石门的“名片”。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石门柑橘以丰硕的成内果回馈共和国花甲华诞容:四条“百里柑橘走廊”蔚为壮观, 十大“万亩橘园”气势恢宏,二百二十个专业村星罗棋布,每年五亿元以上产值富民强县,“中国柑橘之乡”、“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 “全国柑橘标准化示范区”、“中华名果”、“全国园艺产品(柑橘)石门的橘子红了出口示范区”、“全国柑橘优势农产品区域重点县” 等荣誉熠熠生辉……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厚积薄发,六十年茁壮成长,石门柑橘愈发“枝繁叶茂”。

⑦ 石门柑橘

是普早吗?普早7毛5差不多了,特早的今年9毛了

⑧ 石门县种植柑橘的有利条件

江津区是中国三大柑橘产区之一,柑橘栽培历史悠久,素有 " 柑橘之乡 " 的美誉。而石门镇位于江津西北长江之滨,冬暖春早、秋短夏长、雨热同季、光照充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一般的柑橘成熟采摘期在 11 月,而石门的柑橘则是在次年 4 月左右才成熟,生长期在一年以上,所以称为晚熟柑橘。

进入 3 月下旬以来,石门生态农业观光园内,清见、W 默科特、春见、卡拉卡拉、塔罗科血橙、尤力克柠檬分、夏津、不知火、梨橙、三下红等 10 余个品种近万亩柑橘已陆续成熟,进入采摘期。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晚熟柑橘的采果期,也是来年果子的花期,所以客在采摘柑橘的同时,还可以在园内欣赏到花果同株的奇特景观。

晚熟柑橘受热捧,不仅富了橘农的口袋,也火了石门的乡村旅游。近年来,石门镇积极探索 " 柑橘 + 旅游 " 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依托晚熟柑橘采摘节,整合石门大佛寺景区、石笋山景区、生态农业观光园、李家村特色农家文化大院等乡村旅游优势资源,吸引更多城市游客到石门休闲旅游,打响石门乡村旅游品牌。2016 年,石门晚熟柑橘采果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 8 万人,柑橘销售量达 80 万斤,带动农产品销售 20 万元,旅游收入达 40 万元。该镇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点、重庆醉美乡村好去处等。

⑨ 湖南省石门县柑橘

石门好像没有火车站了吧,坐汽车比较好,汽车西站有很多趟,四个小时到达石门县城。石门县城不是很大,到了石门汽车站后打个的士到你想去的地方。石门县城内,不会超过十元,祝你柑橘节愉快,我也看过石门柑橘节

⑩ 常德石门,柑橘产业

2009年,石门县柑橘再次大丰收,总产量达到40万吨。为促进全县柑橘销售,石门县委、县政府早部署、早启动,积极创新柑橘销售理念和方式,成效显著,全县2009年柑橘销售形势明显好于2008年,目前全县23万吨早熟柑橘已全部销售完毕,中迟熟柑橘已销售80%以上,柑橘销售均价比2008年每市斤高出0.05元以上,预计全县可实现柑橘销售收入3.47亿元,比去年3.19亿元增长8.8%。全县30万橘农人均柑橘收入可达到1150元,比2008年增加100元以上。主要做法如下。 一、创新销售理念。一是锁定重点市场抓销售。把柑橘销售主攻方向瞄准长春、西安、南宁等重点市场,县委、县政府于7、8月份在东北、西北、南宁召开了三场“石门柑橘”新闻发布会和产销对接会,200多家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董事长、总经理、采购商共计600多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为“石门柑橘”牢牢占据东北、西北、华南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9月份,举办了“百家超市采购商进石门”活动,沃尔玛、步步高等120多家大中型超市参加了此次活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40多家主流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今年全县通过这些活动共签订20多万吨柑橘销售合同。二是叫响柑橘品牌促销售。“石门柑橘”2008年被国家商标总局正式确定为地理证明商标,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叫响“石门柑橘”品牌,从3月份开始,石门县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石门柑橘广告词活动,历时一个月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告词4万多条,最终确定了“橘香石门,甜蜜世界”作为石门柑橘品牌推介主打广告语。同时制作了“石门柑橘”专题宣传片,从8月17日开始,连续一个月时间在中央7套和湖南卫视黄金时间滚动播放,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三是提升柑橘包装水平促销售。针对以前石门柑橘以散装统果销售居多的现状, 2009年,由县柑橘协会牵头,通过专业公司设计了“石门柑橘”的统一包装在全县推广,结束了全县柑橘40年来无统一包装的历史。随着包装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石门柑橘”的认同度大大提升,而且销售价格也有所上涨。 二、创新销售方式。一是变被动销售为主动销售。早在上半年,县委、县政府就组织秀坪园艺场、龙凤园艺场及各柑橘主场乡镇的销售精干力量到广东杨氏公司、中兴公司、上海巨融公司、浙江天子公司、省粮油公司等大公司、大集团联系柑橘销售工作,并到东北、西安等地考察市场,寻求合作。今年来石门县收购柑橘的公司除天子、中兴、省粮油等“老朋友”外,又增加了上海橘敖公司、湖南阿香公司及东北、西安客商等几十个“新朋友”,整个柑橘销售期间,全县有3000多家橘商收购柑橘鲜果。二是变单渠道销售为多渠道销售。今年,全县投资10万多元,建起了县乡一体化的“石门柑橘”销售网站,通过网络宣传、销售石门柑橘,产生了十分良好的效果,今年通过网上销售柑橘达到了1万吨以上。秀坪园艺场是全国最大的早熟蜜橘生产基地,今年还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来促进柑橘销售,目前到秀坪园艺场采橘的游客已达1万多人次,创柑橘旅游收入近200万元。三是变“统果”销售为“单果”销售。石门县今年在秀坪园艺场、龙凤园艺场、株木岗园艺场等专业柑橘村场实施精品柑橘战略,建立了150多个高标准精品柑橘园,提升柑橘内在品质,把果品推向高端消费市场,在销售中把销售单位从以“吨”计量逐步变为以“个”为计量,精品柑橘已成功进入了步步高超市、阿香公司等大型零售企业,仅秀坪园艺场今年就销售礼品盒精品柑橘2万件以上,单价达到了普通柑橘的3倍以上。 三、创新组织管理。一是加强柑橘销售的组织化管理。县里成立了柑橘销售调运指挥部,实行“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开园时间、统一收购计划、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价格”的管理模式,科学安排,加强全过程管理,确保柑橘销售有序进行。各柑橘主产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柑橘销售调运期间24小时为客商提供服务,对大型客户实行包保责任制,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真正实现了我为橘商,橘商为我,优良的服务得到了全体橘商的一致好评,在整个销售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橘商投诉事件。二是严格执行开采期制度。县政府对各类柑橘明确规定开采日期,严禁恶性早采,杜绝青果上市。改进果实采摘技术,重点推行分期分批采摘,两剪下树,周转箱转运,减少机械损伤等技术,减轻贮运期果实腐烂。大力推进了分级包装,充分发挥打蜡厂的作用,提高柑橘采后的商品化处理率,提高果品的外观品质,全县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率达到了65%以上。三是全面优化柑橘销售环境。坚决落实“柑橘就是通行证”的政策,对柑橘运销严格执行“七不准”的规定:不准设卡拦杆、不准罚款、不准乱收费和搭车收费、不准拦查柑橘运输车辆、不准欺行霸市、不准敲诈勒索、不准强买强卖。规范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严格落实税费优惠,在柑橘流通环节,除植物检疫费按一吨2元的标准收取外,取消一切税费。设立柑橘运销“绿色通道”,加强车辆运输配载管理,严禁为不明身份的车辆配载、严禁非法胁迫配载、严禁配载超标准收费、严禁接受骗载车辆。对客商、客户的投诉即诉即处。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