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的旅游业
❶ 求《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或者2015年中国旅游业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数据
旅游抄业的年度统计公报出来较晚,袭一般在下半年,下面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国内游客4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国内旅游收入34195亿元,增长13.1%。入境游客13382万人次,增长4.1%。其中,外国人2599万人次,下降1.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783万人次,增长5.6%。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5689万人次,增长2.3%。国际旅游收入1137亿美元,增长7.8%。国内居民出境12786万人次,增长9.7%。其中因私出境12172万人次,增长10.6%;赴港澳台出境8588万人次,增长4.4%。
❷ 中国旅游产业
正在发展中...
❸ 未来的10年里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趋势如何。
随着中国旅游市来场的不自断成熟,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中国旅游市场的巨大空间还是为在线旅游行业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线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行业的一个新趋势和新亮点。
近几年,国内旅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市场的需要以及政策的支持,使得在线旅游市场获得井喷式发展。
《2015-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分析:随着政府对旅游市场的持续扶持,加上核心运营商纷纷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低价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从传统线下转向线上预订,中国在线游戏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900亿元
❹ 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多少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多少万亿元
1月18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回分析和2016年发展预测》。
蓝皮书答显示:2015年中国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万亿元,比2014年分别增长10%和12%。入境旅游在近3年来首次出现增长,2015年接待入境旅游1.33亿人次,较上一年增长4%,入境旅游外汇收入1175.7亿美元,同比增长0.6%。
❺ 如今中国旅游业现状
还是良莠不齐,需要整顿,但一些大公司还是有一定口碑的
旅游产业链不完备,配套设施及市场地规范化不健全
❻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国内的旅游业变态的很多的,我觉得不妨从商业化这方面入手,旅社安排的商业色彩太浓,导致旅游变态了。
❼ 谁有中国旅游业年度报告
不知你要哪一年的。呵呵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旅游业概述
一、旅游业的定义
二、旅游业的基本特征
三、旅游业的产业链
四、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一、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政治走向
二、旅游服务业贸易、投资的趋势与特点
三、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的手段与趋势
四、主要旅游服务消费、贸易国及其竞争优势
第三章 旅游业发展的国内环境
一、政策环境
● 产业政策与市场准入
● 行业管理体制
● 行业管理政策
● 政府有关旅游业发展和投资的政策导向
二、经济环境
● 旅游资源
● 宏观经济
● 相关产业发展
三、其它影响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因素
● 加入WTO
● 举办2008年奥运会
● 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
● 旅游安全和健康保障因素
第四章 旅游市场的基本状况
一、概况
二、入境旅游市场
● 市场规模
入境旅游
过夜旅游
入境旅游(外汇)收入
● 市场结构
入境旅游人数及其构成
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及其构成
主要客源市场及其构成
三、出境旅游市场
● 市场规模
出境旅游人数及其增长率
出境旅游消费总额及其增长率
出境旅游消费水平
● 市场结构
出境旅游消费者构成
出境旅游目的地分布
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
四、国内旅游市场
● 市场规模
旅游人数及其增长率
旅游收入及其增长率
● 市场结构
旅游人数及其地区分布
城镇居民旅游人数及其消费水平
农村居民旅游人数及其消费水平
国内旅游主要省区及其市场份额
五、假日旅游市场专题
● 基本情况
● "五一"黄金周
● "十一"黄金周
● 春节黄金周
第五章 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
一、概况
● 产业规模及其增长
● 总体经济效益
二、旅游饭店行业
● 基本情况与特点
● 产业规模及其增长
● 行业经济效益
三、旅行社行业
● 基本情况与特点
● 产业规模及其增长
● 行业经济效益
四、旅游景点和旅游车船业
● 基本情况
● 行业经营特点
● 景区类型与开发方式
第六章 发展前景与投资展望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 全球旅游服务消费及贸易趋势预测
● 全球六大旅游区旅游业现状及市场规模预测
● 中国旅游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旅游业投资展望
● 投资现状
概况
投资热点
新建、在建、拟建主要项目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
● 中国旅游业投资展望
投资方向与发展模式
投资热点地区
投资热点行业
投资热点产品(服务)
● 主要投资风险
● 投资建议
第七章 行业竞争与企业经营
一、国际竞争
● 产业集中度
● 主要旅游企业及其竞争策略
二、国内竞争
● 产业集中度
● 进入中国旅游业的主要跨国公司及其竞争优势
● 国内主要旅游企业及其竞争策略
● 旅游行业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❽ 2015中国国庆节旅游业总收入多少钱
1、
2、2015年“十一”黄金周刚刚过去,对黄金周收入排行榜,全国各省统专计出自己的旅游总收属入,在已经公布数据的15个省区市中,山东以392.1亿元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名,四川省成为接待游客总数最多的省份,达5349.76万人次。根据排行榜中的数据显示,6省旅游总收入超过200亿元,分别为山东省、四川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和湖南省。而15个省区市中,旅游总收入最低的是甘肃省。
❾ 2015中国国家旅游地行象
“做崇尚文化的中国人”、“做优雅谦和的中国人”、“做践行环保的中国人”、“做乐善好施的中国人”,文明出游,从我做起。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每年近2.4亿人次的出入境旅游市场,使得旅游业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明、增进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窗口与平台。但与此同时,频频曝光的旅游不文明行为不仅破坏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干扰了正常的旅游秩序,更对中国文明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第一,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误读”与“歪曲”。西方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误读、曲解、歪曲屡见不鲜,加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国家机制落后以及国家品牌的缺失使得中国国家形象摇摆不定。特别是西方国家长期推行遏制战略、冷战甚至敌视政策,肢解、丑化、妖魔化中国国际形象,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自然也受到影响。正如约翰?李所言,“这就是中国的困境:它越努力示好,看起来就越可疑。”“它越努力和世界接触、想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看起来就越具威胁性”。
第二,中国“原产国”形象无孔不入、无时不在、无人能避。随着“中国制造”融入全球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各式中国符号的全球化呈现,国际社会往往对中国“爱恨交织”,对其感情更加微妙,国家旅游形象的情感成分也因此更加复杂和难以言表。
第三,中国在地理层面与精神层面的独一无二。而这两者的独一无二导致旅游形象的生成与构建费力又耗时。中国作为举世无双的旅游大国,疆域辽阔、历史延绵、文化独特、信息庞杂、产品高度异质,凡此种种,对潜在旅游者而言都是一道道无法逾越的厚实的形象“屏障”。正如旅游学者埃莉奥特所言,“目的地实体愈大,形象概念就愈难达成,诱导形象构建也愈耗时费神,需要耐心”。
第四,中国固有的营销理念与推广措施还相对落后。多年来中国目的地营销机构的现实行为与惯性思维,多指向提高公众认知推广与传播等战术操作层面,缺乏系统的国家旅游形象管理和清晰的国家旅游品牌,国家旅游整合营销行为被牢牢束缚,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中国主调含糊、杂音充斥。尽管营销机构对此已有觉悟,但浸淫多年的惯性思维以及由此生成的行为倾向,短时期内难有根本改观。
此外,尚有其他一些影响国家旅游形象塑造的抑制力量,譬如中国的旅游市场秩序尚欠规范,影响了旅游者对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现场验证效果;中国国内旅游消费客观上对在华国际游客形成空间挤兑;中国缺乏国际强势媒体,旅游目的地形象主体信息的发送效率、覆盖范围、传播效果都受到制约;中国公民出国旅行的部分陋习广受诟病,等等。
❿ 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旅游的多样化趋势 旅游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观光型旅游将向多样化发展,如休闲娱乐型、运动探 险型等。旅游者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进入老龄 社会后针对老年人出游增多进行的特色旅游服务等。
二、旅游空间扩展的趋势 科技的进步,旅游的空间活动范围更加广阔,不但可以轻易地进行环球旅行,而且可以向深 海、月球或更远的宇宙太空发展,出现革命化的新的旅游方式
四、旅游大众化趋势 旅游不再是高消费活动而是作为日常生活进入了千家万户。旅游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的 工作、生活都可能是远距离的长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广泛而庞大的人群交流和迁移,传统 的地域观念、民族观念被进一步打破,旅游的淡旺季不再明显。
五、文化性是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就旅游业的市场运作而言,第一个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这是最低层次的也是最普遍的竞 争方式;进一步是质量竞争;而最高层次则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内在的。 旅游企业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和销售文化的企业,旅游者进行旅游,本质上也是购买文 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
六、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但随着经济、文化和 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山看水”,而更多地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和体验生活。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层次发展势必迫使旅游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呈现 出多元化的特点。从形式上讲,自助游等旅游形式将越来越普遍;从内容上讲,工业旅游、 农业旅游、会展旅游等将会成为新的热点。所谓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 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