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叫岩旅游文化
Ⅰ 女孩叫岩斐是什么意思
这只是个名字,你想是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名字就是个称呼而已。
Ⅱ 江西旅游好地方推荐
江西旅游景点(5)
大家风范的写意画——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介绍(附图)
2008年03月17日发布
摘要:在“三宝国际陶艺村”,人们能够充分感受最主要的陶瓷工艺:拉坯、利坯、施釉、画坯和烧窑。这些原生态的工艺过程,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文)
景德镇浮梁古县衙介绍(附图)
2008年03月12日发布
摘要:浮梁古县衙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县衙。它较好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古建筑艺术和清王朝的政体规制。古县衙现存有照壁、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全文)
景德镇御窑厂介绍(附图)
2008年03月12日发布
摘要:御窑厂也称“御窑”。明清两代为供应宫廷所需瓷器而设的机构。明洪武年间始设于江西景德镇。明代一般由宦官充任督陶官;清初由工部、内务府派员,或由江西巡抚主管。乾隆以后,以榷九江关使管理,并以饶州同知、景...(全文)
景德镇瑶里古镇介绍(附图)
2008年03月10日发布
摘要:瑶里古名窑里,位于景德镇的东端,距市区55公里。瑶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奇岩飞瀑、原始森林、江南古祠、明清建筑、古窑遗址、革命旧居无不让你流连忘返。(全文)
景德镇陶瓷文化博览区(陶瓷历史博物馆)介绍
2008年03月10日发布
摘要:由古窑和陶瓷民俗博览馆两部分组成,是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游景区之一,是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也被国内外专家和陶瓷爱好者称为“活的陶瓷博物馆”。
江西婺源旅游攻略:
婺源景点介绍
延村
推荐级别★★★★★
延村最具有特色的当数56幢清朝民居及其“商”字形大门,此外以木雕、砖雕、石雕为代表的“三雕”艺术也同样值得前往鉴赏
性质所属:摄影民居
交通指向:位于思口镇,距县城18公里。在婺源大型停车场(汽车北站)乘开往思口的班车,每半小时一趟,票价4元。然后在路边下车,步行5分钟即到。
门票:20元
点评建议:与思溪现纳入了一个景区中,一起收通票36元。个人觉得这2个景区联票制在商业上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而36元的通票确实不便宜的,对于自己掏腰包的游客却是加重了负担。
江岭
推荐级别★★★★★
上晓起往上行九公里到达江岭,可见田园风光,这里在三、四月份油菜花开的时候是很漂亮的。
性质所属:摄影徒步
交通指向:乘到段莘,庆源等地的车中途下,不过,多是农用车,中巴很少。
门票:无(赠送景点,须购买联票方能免费参观)
点评建议:三、四月份赏油菜花,五一的时候便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梯田的绿色世界,微风吹过,层峦起伏,粉墙黛瓦突现在田间地头。
思溪
推荐级别★★★★★
思溪为古建筑风景的集中地,现存30余幢明末清初的古建筑,其中“敬序堂”大屋客馆的建筑雕刻精细完美,尤以分别镌刻在十二扇扇门的中间,由96个不同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堪称“精品”。
性质所属:民居
交通指向:在婺源大型停车场(汽车北站)乘开往思口的班车,每半小时一趟,票价4元。然后在路边下车,步行5分钟即到。
门票:10元,博物馆18元。思溪和延村通票36元
清华镇彩虹桥
推荐级别★★★★
这是婺源的一座最具有特色的廊桥代表作,位于清华镇,桥墩上都有廊亭,很适合小憩。
性质所属:历史人文风景摄影
门票:28元
点评建议:很多去过游客都说去过泰顺的廊桥则不用去这里,其实不然:彩虹桥是婺源最吸引影视人的地方。她拍过电影《闪闪的红星》、《魂牵柳桥镇》、《乡村女教师》、《丁香》《我心永恒》、《星火》、《来的都是客》……上海《风调雨顺中国》,于文华的《你的生命如此美丽》两部mdv主拍摄地。彩虹桥是座漫浪的古桥,是您怡梦的地方,和你的情侣牵手漫步感受浪漫的最好去处,留下一段难忘的故事。
理坑村
推荐级别★★★★★
是婺源文化底蕴最厚重的一个村庄,历史上文风鼎盛,有"山中邹鲁,理学渊源"之称,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进入了中国申请世遗预备名单,村中有诸多明清官邸,建村于南宁初年,村落嵌于锦峰秀岭之中,苍松翠竹与黛瓦粉墙互衬倩影,古道石梁湍湍流水相映生辉。
性质所属:民居摄影
交通指向:在婺源大型停车场(汽车北站)乘发往坨川的中巴,票价7元,从坨川到理坑步行可达。
门票:20元
点评建议:在这里如果自己玩耍,可能会觉得地方好小,没有什么值得玩的,建议是找个本地的向导,给您讲解讲解,才可以很好的感受到书乡的深厚底蕴。饮食和接待能力不错。
李坑
推荐级别:★★★★★
李坑村为南宋乾道三年武状元李知诚故里。村内的260多户人家大多居住在溪的两岸,故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村内有古建、古桥、古亭、古树等景观,村内那清澈的小溪映照着浣衣女美丽的身影,倒映着粉墙黛瓦的古民居。
性质所属:摄影民居摄影
交通指向:乘婺源至江湾、晓起、溪头,大畈、段莘的交通汽车,中途在李坑下车即可,这是离县城最近的一个景点,因此游人众多,旅游设施开发得比较完善。
门票:40元
点评建议:是婺源开发和保持的比较好的景区,在油菜花的季节和五一的时候肯定是人山人海的,对于时间短的朋友,是首选去游玩的地方,如果你是要来婺源度假休闲,不推荐去;如果你是赶时间,向领略婺源乡村田园的风光,可以去走走的。
汪口俞氏宗祠
推荐级别★★★★★
李坑再往江湾方向走八公里左右就到了汪口,这里最有名的就是俞氏宗祠,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宗祠内凡木质构件均巧琢雕饰,有大中小的各种形体和各种图案一百多组。刀法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细腻纤巧,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同时汪口村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值得走走看看。
性质所属:民居摄影风景
交通指向:乘婺源至江湾、晓起、溪头,大畈、段莘的交通汽车,中途下车即可。
门票:40元包船费
点评建议:基本上汪口是和李坑类似,都是团队客人都要去的景区之一。游客比较多,由于景区比较大,所以在河边静静的走,不会感觉有人来骚扰,河边特适合摄影的创作。村头的俞氏宗祠,喜欢建筑的朋友可以去单独买票参观,不是喜欢建筑的朋友那就不用进去咯。在这里游玩一般要花1个半小时。
江湾
推荐级别★★★★
江湾建村于唐朝初年,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的河弯处聚居,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村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自唐以来,江湾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水陆交通要塞,成为婺源东大门。不过,这里的出名,是因为国家领导人的到来和认祖归宗,成了伟人故里。
性质所属:民居风景
交通指向:乘婺源至江湾、晓起、溪头,大畈、段莘的交通汽车,即可到达。
门票:50元
点评建议:对于自助游的朋友来说,这是很少喜欢去的地方,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门票确实太高了些,个人认为是一个官方营造了的高价景区。当然很多的旅行社团队还是喜欢来这里的,毕竟这的牌坊很有气势,萧江宗祠建设得也很气派。
晓起
推荐级别★★★★★
从江湾再往北走七公里就到了晓起村,有上、下晓起之分。是清代两淮盐务使江人镜故里,村屋多为清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一些村屋门前设有瓜棚豆架,好一派田园景象。主要景点有古樟、双井印月、濯台焕影等。
性质所属:民居摄影徒步
交通指向:乘江湾镇到晓起的三轮摩托车,或者到溪头,段莘的交通车在晓起下。
门票:36元
点评建议:是团队客人的游玩终点,这里的吃住接待能力很强。在这里游玩一般要花2个多小时。推荐在这里用午饭。
庆源
推荐级别★★★★★
庆源又名小桃源,简称小源,位于婺源县东北部的段莘乡,建村于唐开元年间。这里峡谷深幽,宽如太行之盘谷,美如武陵之桃源。地处万山之巅,阻外而溢中,是始祖几经选择的避乱胜地。
性质所属:风景徒步
交通指向:由于庆源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欲去者最好是自己有交通工具(或租,或包),因为路况较差,自驾车者要有心理准备。
门票:无
点评建议:一个世外桃源,却由于近2年的旅游开发,原本不受外界干扰的山中村落,现如今变得有些世故了。很多的游客都很推崇在庆源游玩,住宿的。但是也有不少游客在这里受到了很多的窝囊气。
三、四月份赏花线路规划
1、当天来,当天走的匆匆婺源游
时间太短了,这期间来,只能选择有限的地方看看:
方案一北线:思溪、延村,长滩,彩虹桥,大鄣山峡谷,严田
吴老师点评:这个方案中,内容丰富,有古村落,有山水廊桥风光,有原始自然生态风光,有人文的村庄水口文化。其中有看油菜比较好的地方长滩(未开发之处,不收门票),思溪,严田;时间安排上是满满当当的一整天了。适合自驾车的客人或者是包车的客人。如果选择坐当地的交通车,是根本来不及的了。
方案二东线:李坑,汪口,晓起,江岭
吴老师点评:这个方案是婺源目前最热,开发得最完善的一条线,包括三个古村落,一处自然田园风光。其中的亮点应当是江岭,这是婺源看油菜花最美,最壮观的地方,而且没有开发,不收门票。交通工具方面,适合自驾车或者是包车。
2、周五晚上出发,周日返回的周末婺源游
这种情况适合自驾车的客人,或者建议一到婺源立即包车或者搭伴包车游玩。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安排得更好,看到精华部分:
方案一:早晨或者是中午前后到达婺源县城,下午建议去思溪、延村,清华彩虹桥,严田,住宿清华;第二天:游李坑,晓起,江岭,下午或者是傍晚返回;
吴老师点评:这个方案中,安排了三个古村落(思溪、延村,李坑,晓起,这三处古村落中,以思溪看油菜花等田园风光要好一些),一个廊桥,两处观赏油菜花较好的地方(江岭、严田)
此方案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第一天下午安排北线的理坑或者大鄣山峡谷;第二天放弃李坑或者是晓起直奔庆源、江岭;
方案二:中午前后到达婺源县城,下午建议去李坑,晓起,江岭(看油菜花),住宿晓起;第二天从晓起出发,游彩虹桥,大鄣山,严田。下午或者是傍晚返回。
吴老师点评:这个方案中,与方案一相比,换了个顺序,先走东线,再走北线。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变通;第一天下午可以直奔江岭,庆源;第二天可以在思溪、延村,理坑,大鄣山峡谷中做选择。
3、不在乎时间的三天以上婺源游
这种情况的方案选择很多,内容安排也可以很丰富,开发的景点,未开发的景点,徒步都可以安排进去。
方案一:
第一天:北线的思溪、延村、彩虹桥,大鄣山峡谷,严田;
第二天:理坑,虹关、岭脚,然后徒步到官坑,再到庆源;
第三天:从庆源出发,游江岭,晓起,李坑,回到县城;
吴老师点评: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路线安排了,可以少走回头路。其中有一段三小时左右的徒步,适合大多数人;如果有三天以上的时间,安排可以更丰富一些了,大家可以查找资料或者是咨询,为自己量身定制一条路线。
方案二:
第一天:北线的樟村,长滩,清华长寿古里洪村,菊径,灵岩风景区;
第二天:从清华徒步月岭到理坑,下午包车到虹关住宿;
第三天:从虹关出发到岭脚,然后徒步到官坑(中午前可以到达),包车游庆源,江岭,最后直达县城准备返回。
吴老师点评:这条线安排的最大亮点是经过的未开发的地方比较多,除了理坑,灵岩要门票,其它地方都是不要门票的地方。而且理坑和庆源开发得很少,门票也不贵,加起来才35元。这是最经济,最省钱的一条线了,而且一样可以欣赏到婺源的美,适合背包的驴友或者是户外俱乐部组织的活动。如果有三天以上的时间,省钱的玩处还有不少:徒步深山长溪村;从严田徒步到桥乡坑头村;从大鄣山岭脚村徒步金刚岭到沱川的篁村,理坑;到大鄣山顶村登婺源最高峰,欣赏满山的红杜鹃等。
Ⅲ 叫岩在哪里
叫岩位于赣鄱大地信江流域铅山西北段,东邻三清山、南毗武夷山、北接沪版(上海)瑞(瑞丽)高速权公路、西连龙虎山,占地约10平方公里,境内为丘陵岗地,多裸露红石山岗,平均海拔94米,拥有鼓岩、羊岩、港岩等大小山岩100多个。这里山在水中,水绕山转,山势陡峭、嶙峋,水域宽广、清澈,香樟成林,满山翠绿,郁郁葱葱,恍惚使人置身于一幅原生态、充满野性美的山水画廊,现已被当地政府列为“十一五”规划重点开发景区之一。
Ⅳ 铅山古镇
铅(Yán)山石塘古镇是一座千年古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铅山石塘古镇历史上是闽赣交通要道和货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之一,石塘镇素有“ 武夷山下小苏州”之称。石塘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上是闽赣交通要道和货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之一,(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二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和铅山的造纸业)。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杰出教育家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一书中所指的铅山造纸业也就是在石塘镇。石塘镇素有“武夷山下小苏州”之称,2003年7月,石塘镇被评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他位于铅山县东南40公里的半山区。相传五代前(907-960)村北有方塘十口,后来根据“十塘”的谐音,故名石塘。整个石塘镇有8个行政村,1个街管区,53个自然村,计有3900户,15000人,其中集镇人口5500人,总面积为54平方公里。城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2]在铅山,石塘是仅次于河口的一个千年古镇,一条铅山河将石塘与河口两镇紧密连接在一起。石塘镇在明清之际也是一个纸张、茶叶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从武夷山进入上饶后,这里是最近的一个水运码头,铅山河在这一段叫做石塘河,所以武夷山的大量岩茶,在山西晋商万里茶路上通过古驿道由南而来,运抵石塘后,就可以在这里装船改旱路为水路运到河口,再装大船起运。在我们所熟悉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有一段这样的剧情,说的是乔志庸经过茶道到武夷山贩运茶叶,而我们现在到的石塘就是水运的必经之路。
石塘镇最著名的还是它发达的纸业。清人程鸿益的《铅山竹枝词》有一段说的就是石塘手工造纸的全过程。在铅山,石塘与陈坊、杨村两地曾经同为铅山的三大纸产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连四纸制作技艺就在此地。石塘地处武夷山北麓的外围,丘陵多,植被茂盛,而且青竹遍地,所以,造纸所用的原材料竹丝,取之不竭,还有山间各种作为纸药的毛冬瓜等植物,用之不尽。丰富的水资源更为制料抄纸提供了优质的水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个石塘纸业的王国。石塘出产的手工纸曾达到二十余个品种,如“上关”、“毛边”、毛六”、“毛八”等都享誉全国。其中的连四纸质地洁白如玉,细嫩坚韧,永不变色。素有“寿纸千年”的美誉。是写字作画、印刷古籍的上品。明崇祯年间出版的《十七史》名史扉页就是采用连四纸印刷的。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选用的也是连四纸。
石塘[3]
除了纸文化以外,石塘也是赣东北苏区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1931年4月27日,方志敏率红十军进攻闽北时,攻占了石塘,建立了石塘港背乡苏维埃政权。1931年1月,在里洋村的观星岭成立了铅山县第六区苏维埃政府。1932年春(四月),又在港背成立了第九区苏维埃政府。1937年秋,闽赣各路红军游击队奉命下山,在石塘镇集中,并开展整编成立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为了给整编提供良好的环境,赖家纸行的主人腾出多处房间,作为整编部队的办公场地和黄道、张云逸、谭震林、曾镜冰、饶守坤等领导住所。在整编期间,黄道、张云逸、谭震林、曾镜冰、饶守坤等革命先贤们曾来到这里开展整编和扩军工作。1938年国共合作,闽北红军游击队于次年2月奉令在石塘集中(今石塘中心小学内),成立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奔赴抗日前线,并在石塘饶州会馆内设立通讯处(对内是县委机关)。同时,还在石塘成立了闽北特委,下辖铅山、崇安、上饶、浦城、建阳、邵武、光泽、顺昌等县委,后不久迁入崇安坑口。1941年1月6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将被俘的新四军将士、爱国进步人士和从东南各省搜捕来的共产党员约1500人囚禁在这里,当年那些被囚禁在这里的新四军战士在墙壁上留下的文字,至今还清晰可见,实际也是“上饶集中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那里是石塘镇养老院所在地。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训练总队第三大队”的“军士大队”就设在此镇的览月楼内——现为镇政府后院旧房。1941年冬,国民党“军政部第六被服厂”由广丰杉溪迁至石塘,厂部设在镇区阔板桥祝姓大宅。
另外,铅山石塘古镇还有不少名人 。这方水土古来就孕育出许多名人贤士,至今仍在外地工作的教授、专家、学者、工程师等不下30人,如《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词作者姚筱舟和“郭沫若奖学金”首获者,现在国外从事研究的学者毛润生都是生于此、长于此的石塘人。
Ⅳ 什么叫做岩墓文化,它起源于什么地方
在山上来挖个洞,放进去,门口自用石头堵上,要是石山,土山不行,一般也在悬崖边
关于岩棺的最早记载,是唐代的《朝野合载》,上曰:“五溪蛮,父母死于户外,临江半壁凿龛以葬之。”《太平广记》、《华阳国志》、《太平寰宇记》等古籍均有对岩棺的相应记述。《太平广记》、《华阳国志》载:“五溪蛮,父母死,尽产为棺,临江高山凿龛以葬之。山上悬索下柩,盖高者为立孝……”因石柱古属临江县地境,故文中统称石柱土家族为临江,由此可见,岩棺凿得越高,越表示对祖宗的孝道最好,一则以防后人掘墓,二则后世建筑时不会迁坟
一般在四川云南那边,来历多认为是汉代
Ⅵ 中国有多少人叫岩贵有
人人网上姓名为岩贵有 的用户共有12人,其中 女生0.00%,男生100.00%
姓名测算
三才 (吉):
其人专生性硬滞,往往属表现为阴郁,对人易亲热也易疏远,有离合无常的特点。此配置成功运佳,并得平安之境遇。女性有此数,不重视贞操观念。
基运 (吉):
性格稍有迟钝,稳重,易亲近也易离开,成功虽然较迟,但总体上是幸福的。
成功 (吉):
大体上能够平安顺利、幸福,若天格为5或6时、则性格不活泼、或者女性不重视贞操品德。
人际 (吉):
富侠义之气,行为好似英雄豪杰,行侠仗义,好施贫者,受人欢迎。恐有腹疾,宜多运动。
性格:
其表面温和,内心刚毅。外表厚重,能得相当的成功,享受家庭的幸福。富有义侠同情之心。无奈人生历程漂浮不定,身多病魔难而不能平静。一面可能有杰出之士,一面又可能有愚钝之辈。如果不配合他格慎重剖析,则很难判断准确。但此数理好色多情者居多。
Ⅶ 恩施红土岩溶洞为什么叫岩溶洞
是恩,红土岩有溶洞,叫做溶洞岩溶洞,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有可能是因为它的物质决定
Ⅷ 有岩质这个词吗比如花岗岩,页岩。这些叫岩质不同吗那地质上这叫什么
地质术语中在我影响力应该没有岩质一词。
在地质上应该叫岩性不同。
页岩和花岗岩他们不属于一大类岩石。一个属于火成岩,一个属于沉积岩。
仅供参考!
Ⅸ 名字叫岩好吗
挺好的吧,坚韧挺拔
Ⅹ 铅山古镇好玩吗,铅山古镇旅游攻略
石塘镇在明清之际也是一个纸张、茶叶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从武夷山进入上饶后,这里是最近的一个水运码头,铅山河在这一段叫做石塘河,所以武夷山的大量岩茶,在山西晋商万里茶路上通过古驿道由南而来,运抵石塘后,就可以在这里装船改旱路为水路运到河口,再装大船起运。在我们所熟悉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有一段这样的剧情,说的是乔志庸经过茶道到武夷山贩运茶叶,而我们现在到的石塘就是水运的必经之路。
石塘镇最著名的还是它发达的纸业。清人程鸿益的《铅山竹枝词》有一段说的就是石塘手工造纸的全过程。在铅山,石塘与陈坊、杨村两地曾经同为铅山的三大纸产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连四纸制作技艺就在此地。石塘地处武夷山北麓的外围,丘陵多,植被茂盛,而且青竹遍地,所以,造纸所用的原材料竹丝,取之不竭,还有山间各种作为纸药的毛冬瓜等植物,用之不尽。丰富的水资源更为制料抄纸提供了优质的水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个石塘纸业的王国。石塘出产的手工纸曾达到二十余个品种,如“上关”、“毛边”、毛六”、“毛八”等都享誉全国。其中的连四纸质地洁白如玉,细嫩坚韧,永不变色。素有“寿纸千年”的美誉。是写字作画、印刷古籍的上品。明崇祯年间出版的《十七史》名史扉页就是采用连四纸印刷的。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选用的也是连四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