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文化旅游部脱贫文化报

文化旅游部脱贫文化报

发布时间: 2021-01-02 16:51:42

1. 文化和旅游部将如何推进“非遗+扶贫”

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工艺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文化和旅游部日前连续出台文件,大力推进文化扶贫,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并选取确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10个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已具备良好的基础,研培计划对传统工艺传承人群的研修培训,为培养扶贫带头人提供了人才支持;已在全国支持设立了1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为帮助传统工艺项目提升品质、融入生活提供了有益经验;山东、湖南、贵州、甘肃等地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多典型经验;许多传统工艺企业、作坊、合作社主动招收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增收。来源:新华社

2. 文化旅游如何让张家界贫困乡焕发生机的

今年53岁的全喜平,几年前还是外地一家木材加工企业的老板,3年多前回到家乡石堰坪村开起了客栈,2016年,客栈营业额突破30万元,这让他看到了过去“穷乡僻壤”的家乡焕发的勃勃生机,“文化做起来了,旅游就起来了。人气有了,日子就活了。”

石堰坪村位于张家界永定区西南边陲的王家坪镇,这是永定区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地处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这里土家文化历史悠久,是历史上享誉湘北的“九都文化之乡”,土家哭嫁歌、打夯歌久久流传,高花灯、扬叉舞等独具风情。

记者采访了解到,土家文化是张家界永定区的民族艺术瑰宝,更是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2017年春节,区里策划了一场“直播苏木绰”的活动,苏木绰在土家语里是“祖源之地”。这场连续多日的民俗、年俗直播,让不少游客慕名来到了王家坪镇,住进了农家乐和农户家中。

“直播苏木绰”节目播出期间,楼木客栈一个月营业额达到20万元。仅2017年春节期间,全镇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00多万元。如今,更有不少向往着体验少数民族民俗和田园山水风光的背包客,在这儿一住就是许多天。

近年来,当地政府从文化旅游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也大力加强了对土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立了8个土家吊脚楼核心保护区,对2198栋土家吊脚楼登记造册、挂牌保护。

2016年,王家坪镇共接待游客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700万元;2017年上半年,乡村旅游共接待1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00万元。

另一方面,由于开展旅游扶贫,道路质量、水利设施建设等制约山区脱贫致富的“老大难”问题,也得到了改善提升。为了打造浓厚的土家文化旅游氛围,当地政府还利用危房改造项目,对吊脚楼进行了修缮加固保护,仅2016年就完成了300户农户的危房改造,其中贫困户占80%。

实践已经证明,旅游资源不仅是天然的山水,更是隽永厚重的文化和源远流长的民俗。只有把文化保护起来、发扬光大,才能让旅游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也让得天独厚的资源,成为贫困地区百姓们的依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振兴乡村,离不开对文化的保护与振兴,而文化能够给旅游注入活力与生机,给农村、尤其是让落后贫困地区的百姓吃上‘旅游饭’、走上‘旅游路’、挣上‘旅游钱’。这个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我们一定会坚持走下去。”张家界市永定区委书记祝云武说。

3. 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成立,看旅游+文化如何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但并非所有文化都可以拿来做旅游,也并非随随便便就可以转化为有文化影响力、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品牌。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文化做旅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首先,文化要有足够影响力。文化影响力有多大,市场吸引力就有多大,你可以在市民广场上搞,也可以搞文化园之类的东西,但那肯定是凝聚市民意志与精神用的,当然还有一个前提,这个人物是有正面导向作用的。
其次,文化要便于活化为产品。文化转化为产品有三种路径,文化需要从书本中走出来,从历史中走出来,从传说中走出来,这是一个文化物态化、活态化和业态化的过程。

4.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的文化带动乡村振兴战略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2018年。
对应的文件应该是《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8〕1号)。而这份文件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精神出台的对应性文件。
作为战略规划性文件,振兴战略不是由具体哪个部门提出,而是政府牵头,部门落实。
至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的文化带动乡村振兴战略可参见
《省文化厅2018-2022年主要工作思路》,其中第八条明确指出:
(八)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扶贫,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农村文化建设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将农村文化建设与文化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大力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动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落实《贵州文化厅文化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安排,推动文化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派出思想好、作风硬、业务强的干部驻村帮扶的同时,切实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及时总结推广文化扶贫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对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表扬。

5. 文化旅游如何让贫困乡焕发生机

实践已经证明,旅游资源不仅是天然的山水,更是隽永厚重的文化和源远流长的民俗。只有把文化保护起来、发扬光大,才能让旅游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也让得天独厚的资源,成为贫困地区百姓们的依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6. 文化旅游可以脱贫致富吗

今年53岁的全喜平,几年前还是外地一家木材加工企业的老板,3年多前回到家乡石堰坪村开起了客栈,2016年,客栈营业额突破30万元,这让他看到了过去“穷乡僻壤”的家乡焕发的勃勃生机,“文化做起来了,旅游就起来了。人气有了,日子就活了。”

“振兴乡村,离不开对文化的保护与振兴,而文化能够给旅游注入活力与生机,给农村、尤其是让落后贫困地区的百姓吃上‘旅游饭’、走上‘旅游路’、挣上‘旅游钱’。这个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我们一定会坚持走下去。”张家界市永定区委书记祝云武说。

7. 文化和旅游部采取什么方式振兴传统工艺

据报道,文化和旅游部连续出台文件,大力推进文化扶贫,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并选取确定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等为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已具备良好的基础,研培计划为培养扶贫带头人提供了人才支持,对传统工艺传承人群进行了研修培训;已在全国支持设立了1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为帮助传统工艺项目提升品质、融入生活提供了有益经验;山东、湖南、贵州、甘肃等地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多经验;许多传统工艺企业、作坊、合作社主动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增收,实现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来源:中国网

8. 文化扶贫的文化扶贫

文化扶来贫方式
(源1)“万村书库”工程
活动现在全国25000个村,各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并向每座图书室赠书100种。 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应用写作能力。
(2)“手拉手”工程
全国范围内开展有城乡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城市少年儿童向农村小朋友赠书1500多万册。
(3)电视扶贫工程
先后在太行山区、大别山区、青藏高原、云南山区、鄂西山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建起210座卫星地面电视接受传播站,有220多万农民看上了图像清晰、声音洪亮的电视节目。
(4)为农村儿童送戏工程
为农村儿童演戏2600多场,有260多万农村儿童看上了有教育意义的儿童剧。
(5)报刊下乡工程
一些新闻单位向贫困地区赠阅了报刊,丰富了农村群众的业余生活。
贫困地区的农民要摆脱贫困有两个障碍,一是交通不便,二是信息闭塞。文化落后,就缺少发展经济的能力。

9. 2018年旅游扶贫事业将如何进行

据报道,在2017年12月19日,同程旅游正式推出新文旅战略,吹响了进军文旅产业的版号角,同时联合各方发起成立了权“新文旅联盟”,通过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跨界合作和营销创新,为“旅游+文旅”模式打造文旅资源聚集生态平台。

希望2018年旅游可以帮助更多的地区实现脱贫!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