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国际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

国际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 2021-01-01 15:59:37

❶ 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

广府风、客家情、潮汕韵、南海潮、百越神——“活力广东”风情万种,魅力四射。
2005年11月25日晚,一场被誉为广东改革开放27年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岭南风情旅游文化盛宴,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在为期两周的节庆活动期间,10万名演员将为数十万海内外来宾及上亿的观众上演一场“活力广东”精彩大戏。
中外旅游文化“大碰撞”
200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是一次高规格展示岭南文化风情的盛会,是中外旅游文化的一次“大碰撞”、大交流。
据组委会透露,整个旅游文化节的活动项目除已公布的60余个项目之外,还有一系列的配套项目。主会场、分会场和各市的主要活动、配套节目、活动地点达100多个。这些活动有旅游文化项目,有经济商贸项目;有国内互动项目,有国际合作项目;有“大珠三角”经济推介,有“泛珠三角”旅游促销;有民间风俗表演,有大型国际红酒会等,可谓好戏连台、高潮迭起。
旅游文化节叫响文化广东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多年来,广东旅游文化部门共同研究相继推出了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拳头产品。如连南的三排瑶寨、河源的苏家围客家乡村等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广州的中山纪念堂、东莞的虎门炮台等历史文化景区;广东的四大名寺(广州光孝寺、曲江南华寺、肇庆庆云寺、潮州开元寺)、陆丰玄武山、德庆龙母庙等宗教文化景区;广东音乐、潮州锣鼓乐、客家山歌、壮族山歌、粤剧、潮剧等艺术音乐节目都已成为旅游精品。旅游文化节的举办,对推动广东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广东旅游文化的地位和品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❷ 按国际旅游产品出现的时间、发展阶段,旅游产品可分为那几类

旅游产品的分类 1观光旅游产品又称观景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以观赏和游览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一般可分为自然风光,城市景观、名胜古迹、国家公园、主体公园、野生动物园、森林公园等旅游产品。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许多观光旅游产品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观光旅游,而是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休闲度假内容,使观光旅游产品的内容更加爱丰富多彩和富有吸引力,虽然以观赏风景古迹、游山玩水为主的观光旅游在未来不一定为霸主地位,但任然是重要主体,因为它可以满足公众追求文化阅历、成就地位、享乐行为的心理驱动。 2度假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利用公休假期、奖励假期、带薪假期而进行修养和消遣所购买的旅游产品。一般游海滨旅游,度假村旅游、度假中心旅游、度假区旅游等。度假旅游产品通常要求杜佳迪要具备自然景色优美,良好的气候并可形成全季候旅游接待、拥有令人满意的住宿设施,完善的文体娱乐设施、便捷的交通和通讯等条件。其特点是强调休闲和消遣。目前,度假爱旅游在我国初见端倪,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公休假日的增加及奖励旅游的发展,带薪假期制度的普及和完善,分时度假产品的成熟运作,度假将不再是文学作品中的浪漫故事,而必然成为ily的一个亮点。 观光旅游产品与度假旅游产品的一个不同指出就是在于旅游活动的重复性。观光旅游产品是旅游触及阶段的产品,游客多停留在“到此一游”的心态上,重游率极地;度假旅游产品则属于乘数旅游产品,游客关注的是放松身心,体验旅游带来的快乐,重游率极高。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急行军式的观光旅游产品只会让人疲惫,而度假旅游产品则是让人们从疲劳中解脱出来。 3文化旅游产品是指包括学习、眼球和了解旅游木地文化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主要游修学旅游、名校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不仅蕴含着较为深刻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具有客源市场的广泛性、旅游内容的知识性、旅游活动的参与性等突出特点。

❸ 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的简介

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的举办目的是:通过旅游文化的桥梁作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历史变化和改革开放走向新世纪的精神风貌;展现具有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风采;反映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优势地位;扩大北京与世界的交往,促进北京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推动首都经济的发展。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作为世界各民族文化展示交流的平台,每届都具有不同的主题。节庆内容不仅包括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同时注重活动的可参与性、民俗性和欢乐性,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韵味。

❹ 文化旅游产业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

1、产业化观念不足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比较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而忽视文化的经济功能,导致一些相关管理部门只有文化事业的概念,没有文化产业的观念,缺乏对市场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时期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文化资源的深刻认识。对现代文化旅游业的产业功能、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缺少正确认识,对文化旅游业的性质、地位、特点、规律等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对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思路不清晰、对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规划不重视、对文化旅游业的开发存在许多误区。在文化事业、市场经济和旅游产业三者之间长期徘徊,缺少新时期文化经济理念上的创新,更缺少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和措施。造成了“文物资源多,但开发利用不够;历史文化深厚,而挖掘整理不足”现象的产生
2、发展规划不到位
作为一个着力培育、快速发展的新兴重要产业,还缺乏必要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较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点)规划。各景区景点已有的规划,多数仅只限于满足于审批项目、争取资金和近期开发建设,在详细程度、操作实施、合理利用资源等等方面,均不足以指导景区开发建设和发展提高。更没有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旅游消费者出游动机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没有予以充分调研和高度的重视。规划和开发的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多有雷同,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刺激性的旅游性项目少,新、特、大项目则更少。
3、体制机制滞后
文化资源隶属关系复杂,涉及到文化、文物、旅游、林业、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多个政府部门,作为一个社会化大产业,涉及到多个行业。隶属关系的不同,造成行业规划不统一,利益不平衡,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特别是在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经营中,存在着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反映了文化旅游资源产权不清、行政管理与产品开发体制混淆的现状,影响了文化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发挥。
开发主体的事业体制与市场化经营的矛盾十分突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相对缓慢。许多景区和景点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计划条件下形成的模式。在这种经营机制下,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资金除靠政府和社会投资外,几乎没有能力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服务功能完善。自身创新的主动性不够,危机感不强。旅游的经营还主要是门票收入。
4、品牌竞争力不强
一是文化内涵的挖掘不足。文化资源内涵在表现形式上,通常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的文化内涵很容易利用起来,但隐性的文化内涵只有认真研究,下功夫挖掘,才能被有效发现和充分利用。由于对隐性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使我市缺乏对高端旅游市场有吸引力的品牌。二是旅游者参与性项目不丰富。文化旅游要使旅游者真正参与其中,通过娱乐性的节目,真正领会文化的内涵,才能实现游客和景区双赢。三是文化旅游的表现形式单一。我市文化旅游的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文化资源的静态展示,缺少大型的、专业化的与文化旅游相关的文艺表演活动;节庆活动内容单调,组织不力,几个大型的文化节有下滑的趋势。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各级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入有时又急功近利,致使许多地方资源开发粗糙、格调和层次都比较低,缺乏文化内涵,影响我市文化旅游整体形象。
5、促销、包装缺乏创意
我市的文化旅游业在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上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在产品变为商品上尚未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在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和其他文化产品联动上还没有摸索出可行的机制,在宣传、包装和促销上还没有适应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过硬手段和措施,在听觉上吸引力不强,在视觉上冲击力不够。
6、景区建设差、规模小
景区周边环境差,是我市文化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不仅仅表现在景区周边环境卫生、治安管理、绿化美化等方面,还包括了景区周边建筑风格、旅游商品、饮食摊点等方面。与我市旅游深厚的资源内涵相比,我市现有的旅游景点开发的规模偏小、景区内容偏少。特别是能被旅游者接受的产品来说,与全国、周边省市的文物景区相比,我市景区不论是规模、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不小的差距。而且景区内容中项目同质化的东西多,吸引人、留住人的地方少。
7、旅游商品特色不明显
与深厚的人文资源形成反差的是我市旅游商品开发不尽如人意,旅游纪念品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没有特色且外地品种多于本地品种,致使来运旅游的绝对人数增长较快,但旅游综合消费却相对较低,2007年全省游客人均消费625元,而运城只有593元。运城市旅游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还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方需求,也就带不来较高的旅游综合效益。,
8、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我市旅游从业人员中,高中级管理人才还很缺乏。景区景点的旅游服务人员也缺少正规培训和专业培训,导游讲解人员对全市根祖文化的内涵理解也亟需强化提高。整体看,目前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仍停留在一般的接待阶段,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要求相比还不适应。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重视和措施上落实。

❺ 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历届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回顾

200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11月25日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隆重举行,旅游文化节于12月11日圆满落幕。六十多项精彩旅游活动在全省铺开,除了作为主会场的广州举行的25项旅游活动外,作为分会场的深圳、江门、汕头和湛江也将举行众多的旅游盛事。深圳有世界模特大赛总决赛、深圳旅游组歌大赛、购物美食节、社区文化节、酒吧文化节等;汕头有潮汕美食节,潮汕特色文艺表演、潮剧精品展演等;江门有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系列活动;湛江有国际舞狮邀请赛、湛江红橙旅游文化节等;珠海有音乐派对、珠海首届海洋文化节;韶关有首届红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首届韶关国际茶禅旅游文化节;清远有清远盘王节;阳江有阳江风筝节等等。200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由国家旅游局、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以“活力广东、欢乐祥和”为主题,全面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广东首次举办规模盛大的国际旅游文化节。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是当今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和旅游大省,并日益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地和海内外游客选择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广东首次举办规模盛大的国际旅游文化节,意义重大、影响广泛。旅游文化节是一次旅游的盛会,文化的盛典,更是全面展示南粤风采、广东特色的盛典。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推动“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中外旅游文化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2006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11月24日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开幕,由国家旅游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广东省旅游局、文化厅、侨办、外办和广州、深圳、江门、湛江、肇庆等市人民政府承办。主会场设在广州和深圳,分会场设在肇庆、湛江和江门。于11月30日闭幕,闭幕式在深圳世界之窗举行。在为时一周的文化节期间,全省将举办德国巴伐利亚国际啤酒节、岭南民间艺术汇演、花船大巡游、泛珠旅游大促销暨国际旅游展览会、广东群众戏剧曲艺花会、“寻找广东最美乡村”评选等活动。同时,在全省各地的主会场及分会场将同期举办各种特色活动,包括广州国际美食节、珠江灯会暨焰火晚会、湛江旅游海鲜美食节、珠海2006珠海“爱与分享”沙滩音乐派对、汕头第十二届潮汕美食节、汕头第八届国际美食博览会和潮剧潮乐优秀剧(节)目展演、清远英德国际英石文化旅游节、2006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第八届中国南岭瑶族盘王节、湛江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湛江市工业博览会、廉江红橙旅游文化节、茂名中国第一滩少数民族沙滩风情节、茂名山地风筝节、茂名冼太夫人文化节、韶关旅游美食节等等80项大型活动。国际巨星成龙担当广东旅游形象大使。旅游文化节覆盖了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等全省大部分地区,再次将岭南文化展示在国际舞台上。此次文化节期间,20个大型旅游项目现场签约,涉及资金4.6亿美元。泛珠地区九省(区)旅游局负责人还联合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备忘录”,以加快推进该地区旅游合作。本届旅游文化节由“2006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更名为“2006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泛珠旅游合作。
2007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由国家旅游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开幕式于11月23日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隆重举行。随后举办了旅游招商会、旅游大促销暨国际旅游展览会、泛珠三角旅游花车大巡游、岭南民间艺术展演、“友城之夜”、海外杰出华人广东行等系列活动,全省各地分会场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节庆活动。
2008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于11月28日开幕。历时7天,120多项活动中,除了保留开幕式、旅游招商会、旅游大促销暨国际旅游展览会、旅游花车大巡游、海外杰出华人广东行系列活动、友城之夜活动、岭南民间艺术汇演等传统精品项目外,还新增了“成龙和他的朋友们”广州爱心演唱会、广东开放论坛、天合联盟航空产品推介会、网上旅游文化节、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深圳大奖赛、韶关禅宗文化旅游节等。旅游文化节期间,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1000名境外嘉宾莅粤观摩开幕式;旅游招商会吸引超过1000名境内外客商与代表参会,共签订投资项目112宗,吸收外资金额22.49亿美元;分布在全省14个主分会场的140个独具风情的活动项目向海内外嘉宾展示了“活力广东”的无穷魅力,展示了广东人民良好的精神面貌,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热烈、和谐的节庆氛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2009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将于11月13日至19日举行,会期为期一周,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开展170余项文化旅游活动,全方位展示南粤风采。由国家旅游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省旅游局、文化厅、外经贸厅、侨办、外办、港澳办、台办、省贸促会,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主会场设在广州,从今年开始,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均设立了分会场,旅游文化节首次覆盖全省,其中梅州、汕尾、茂名、云浮、东莞、江门、阳江作为新的分会场首次加入本届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将从历年的天河体育中心转到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举行,闭幕式设在广州长隆欢乐世界。市场化运作也进一步深入,旅游文化节闭幕式也首次转为企业承办,闭幕式晚会将于11月19日晚8:00在广州长隆欢乐世界举行,该台晚会由广州长隆集团承办。在随后的一周里,旅游招商会、“唱响广东”2009旅游金曲精英大赛、“老照片·新广东”海外华人图说南粤系列活动、首届中国粤菜峰会、广东旅游推广大使评聘活动、2009广州金牌导游大赛等活动将在广州主会场轮番上演。同时,各分会场也将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多姿多彩、引人入胜的活动。届时将好戏连台,高潮迭起,令您应接不暇,尽享旅游文化盛宴。
此外,2009年的旅游文化节在保留传统经典项目如旅游招商会、花车花船大巡游、海外杰出华人广东行系列活动、友城之夜系列活动、岭南民间艺术汇演、广州(国际)美食节等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注重挖掘本地特色旅游文化资源,推广“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旅游品牌,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和品牌项目。如旨在打造广东“旅游歌曲名片”、体现唱游大结合的“唱响广东”2009旅游金曲精英大赛;以“乡土、乡音、乡情”为主题、打造广东华人华侨归乡旅游精品线路的“老照片·新广东”海外华人图说南粤系列活动;以广东与国际友好省州旅游合作与发展为主题的广东·友好省州旅游合作高峰论坛;推出“东盟”旅游主题展区、台湾主题展区、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展示区等多个主题展区的广东国际旅游展览会暨海峡两岸旅游投资交流会;以弘扬岭南饮食文化之精粹、传播广东美食天堂之美誉为主旨的首届中国粤菜峰会等。本届旅游文化节将邀请国外友好省、州、国际友城等政府官员、驻华使节、海内外主要旅游机构、旅行商社、新闻媒体记者、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文化艺术团体及中外客商前来参加活动,并将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推介,积极组织和招徕众多的海内外游客来粤旅游观光、投资考察。
2009年的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
据悉,2009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由国家旅游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省旅游局、文化厅、外经贸厅、侨办、外办、港澳办、台办、省贸促会,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主会场设在广州,21个地级以上市均设立了分会场,开幕式设在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闭幕式设在广州长隆欢乐世界。目前已基本确定的各类活动项目总计170余项,覆盖全省东西南北中,全面展现广东旅游文化资源。
广东十个值得一去的迷你岛
荷包岛 荷包岛 山海相接,空气弥漫草木清香
推荐理由
荷包岛位于珠海市西南端,岛上没有如鲫的游人,所以可说是一片难得的净土。岛上有大南湾、小南湾、大树湾、笼统湾等12个海湾和大片的原始森林,海滩沙质细腻,是个放飞心情的好地方。 东澳岛 水清沙幼,潜入海底探奇寻宝
推荐理由
东澳岛位于万山群岛中南部,岛上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82%。
岛上目前最吸引人的项目是海底潜水,由专业潜水教练带领游人海底寻宝,乐趣无穷。 外伶仃岛 石奇水美,伶仃洋上逐浪飞舟
推荐理由
外伶仃岛虽然比邻珠海,但不是著名的景点,少有外地游客前往,也因此没有过度开发,至今仍保持着最原始的自然风貌,非常适合一家大小静静享受海岛假期。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钓螃蟹,出海捕鱼渔家乐,外岛浮潜窥探五光十色海底世界的新奇刺激,对平日忙碌工作少有时间休息放松的都市人极具诱惑力。 南澳岛 碧海金沙,山林秀美历史丰厚
推荐理由
汕头的南澳岛是一个山海合一的岛屿,除了有美好的海滩之外,还有山,有风车群美景,有海滨古镇的风情,有古老的传说和古建筑。环绕着南澳岛的是无处不在的美景。 三门岛 天然原始,一滩彩石瑰丽多姿
推荐理由
三门岛是另一个能望见清澈海水的小岛。位于大海中央,也少了人类的污染,于是,多了几分纯净。在这座小岛上,虽然也没有叫得上名号的景观,但随处走走,大海的美景却总在眼前。 大甲岛 自然清新,戏水踏浪看珊瑚
推荐理由
大甲岛风光很优美,水清澈见底,众多无名的小海滩有着美好的景观,是纯景观取胜的海岛旅游之地。 上下川岛 风光旖旎,椰林海滩渔歌唱晚
推荐理由
上下川岛隶属于广东台山市,上川岛森林茂密、猕猴成群;下川岛千棵椰林、万顷碧波。这两个美丽的岛屿,以绮丽的海洋风情成为理想的海滨度假旅游胜地。 海陵岛 滩阔浪柔,抓鱼捉蟹童趣十足
推荐理由
海陵岛位于阳江市南部,有“南方北戴河”和“东方夏威夷”之美称。著名的闸坡旅游度假区就在这样一个土地平旷、绿畴千里、灵山秀水的小岛上。 放鸡岛 水静风轻,潜水网钓各得其乐
推荐理由
每年的5月到8月,是茂名放鸡岛的黄金岁月。在这段时间中,放鸡岛海水清澈见底,能见度最高,尤其是在浅水区,那里的鱼群和珊瑚更是清晰可见,让人很想潜入其中。 东海岛 滩长沙细,狂啖海鲜尽情尽兴
推荐理由
湛江东海岛是一个平坦而开阔的大海岛。东海岛的海滩长28公里,宽100- 300米,海湾呈新月形,仅次于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沙滩,因此,东海岛的海滩应该算是全球亚军,全中国第一长。

❻ 为什么国际旅游增进文化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跨国界的文化交流传播是二十一世纪文化发展的动力,尤其在中国入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日益与国际接轨和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文化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也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❼ 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意义

1、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2、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

3、旅游业的发展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7)国际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扩展阅读: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❽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意义

宣城与黄山、池州等地同属皖南地区,同受徽文化影响,自然人文景观一脉相承,符合打造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条件。示范区建成后,将可整合各市旅游资源、打造精品,包括加快实施“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强徽文化保护开发,开发遗产旅游、修学旅游、节庆旅游三大旅游品牌等。新的“旅游文化示范区”将加快建设以黄山、九华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胜地,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促进皖南大开放。示范区包括黄山、池州、安庆,宣城,芜湖、马鞍山、铜陵,辖34个县(市、区),总面积38220平方公里,总人口1069.6万。
【范围】7市入选示范区 面积共5.7万平方公里据了解,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范围包括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7市、47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7万平方公里,其中黄山市的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池州市的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以及宣城市的绩溪县、旌德县、泾县和安庆市的潜山、太湖、岳西县为核心区。规划期为2013年至2020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30年。
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介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区域。《纲要》提出将示范区打造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三大战略定位。
【布局】打造“一圈两带”文化旅游发展格局
《纲要》指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今后将着力打造“一圈两带”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一圈”是指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圈,充分展示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商文化、文房四宝、徽菜、徽茶等历史文化魅力,保持徽州文化的完整性,推动徽州文化与青山秀水、美好乡村联动,形成以黄山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山水文化旅游圈,不断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把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圈打造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典范。
两带是指:“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和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太平湖、升金湖、花亭湖为节点,将皖南高品质的山水风光连为一线,充分展示精、奇、清、秀的特色,联动开发观光、文化与度假组合型旅游产品,联手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打造一批重点旅游区,培育形成世界级黄金旅游带;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旅游通道作用,突出都市休闲、生态旅游、工业旅游、游轮观光、主题公园体验、健康运动养生等,串接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等皖江城市及重要景区,努力打造面向长三角、联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带。
【目标】202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7千亿,接待游客超46000万人次
围绕三大战略定位,《纲要》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保质量保持领先、文化旅游产业显著发展、文化旅游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五大目标。
到2020年,示范区的绿色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将基本形成。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将达90%,森林覆盖率达到51%,核心区的空气优良率将达80%。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70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超过46000万人次,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培育5—10个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示范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突破70000元和28000元。建成一批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平台,交通能力、能源保障能力、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
【政策】设立投资基金支持申报品牌赛事
建设示范区,必须有一批重大政策支持。《纲要》结合示范区建设需求,提出了一批需要国家支持的重大政策。
《纲要》鼓励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支持设立以文化、旅游、生态为主要内容的股权产权交易机构,设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有实力的央企在示范区围绕文化旅游、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设立大型产业基金,研究设立旅游文化特色分支机构,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在土地政策方面,《纲要》支持开展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流转试点,支持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项目采用约定用途、控制使用条件,并给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的方式取得土地。
此外,《纲要》允许示范区结合资源特色,规范建设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项目。支持示范区申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项目和体育品牌赛事。支持孔子学院设立徽文化课
程。支持申报举办中国(黄山)国际文化旅游高层论坛,打造示范区国际合作平台。
【交通】打造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新建多个机场
打造具有国际范的旅游新名片,交通是关键环节。《纲要》提出,要加快区域内城际铁路、普通铁路、省道、旅游干线、农村公路以及高速公路、交通枢纽和景区连接线建设。实现快速铁路联结所有省辖市,普通铁路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镇,所有县城通达高等级公路,重点旅游乡镇基本实现四级及以上公路连接。
《纲要》提出将新建芜湖(宣城)机场,研究迁建安庆机场,推进黄山机场改造,新建马鞍山、岳西、宁国、泾县、无为、芜湖县、九华山等通用机场。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