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2013中国旅游业数据分析

2013中国旅游业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 2020-12-31 23:19:04

『壹』 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旅游会更加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多样化的发展方向既包括旅游方式的多样化,也包括旅游目的地的多样化。特别是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载人航天技术的更加成熟,未来太空旅游已经不是梦想,到月球转一圈或者星际旅游都不再是梦想。天空旅游,深海旅游都成为可能。

二、旅游的个性化定制与大数据结合
旅游更具有目的性。旅游公司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向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方案日益简单,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智慧旅游的双向性更加成熟。一方面是旅游公司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智慧化发展方向,向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方面游客自助选择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项目也更加精准,更加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订和实施。

三、自由行更加开放和个性化
交通的便利和互联网技术的更加普及和升级,使更高级的自由行更加便利化,旅游目的地的禁区会越来越少,各种旅游方式、交通工具日益便利化,空中、陆地、水下都成为平常人家可以游玩的地方。

『贰』 旅游预测报告该怎么写啊谁能教我一下谢谢

前瞻产业研究院旗下的前瞻网中好像有2013-2017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你自己去找下,可以作为参考,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叁』 旅游业为什么能够促进就业,数据分析

旅游业的就业容量大、关联带动性强、工作方式灵活多样,使得发展旅游业成为了政府促进就业的最好的选择。

1、旅游业的就业容量大,可挖掘潜力大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特征产业在全国就业总数中的比例,超过了制造业等传统密集型产业,也超过了房地产、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旅游业的市场非常巨大,2007年中国旅游业经济创收超过33600亿元,占我国GDP的12.2%,这么大的市场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是毫无疑问的;旅游业的就业人员增长迅猛,据统计,在上个世纪最后10年我国第三产业新增就业的7740万人中,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占到38%,增速居于前列;此外,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定下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大约新增70万个旅游就业岗位的目标,可见旅游业不仅就业容量巨大,就业潜力也很大。目前全国旅游业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6000万。

2、旅游业关联带动性极强

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行业每直接收入一元钱,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能增加5~7个间接就业岗位。旅游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不仅涵盖吃、住、行;也包含游、购、娱。国家旅游局计财司司长吴文学曾表示,旅游业直接、间接关联的部门可以多达100多个。据统计,成都市2007年1~9月旅游新增就业人数达1.4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达7万人(不完全统计),很好地说明了旅游业的关联性和解决就业的潜力。

3、就业方式灵活、包容性强

旅游产业涉及到的领域广泛,人才的需求也多样化,根据行业门类和岗位层次的不同,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合适岗位。这个产业既需要一些高学历、高知识的管理、规划等人才,也需要提供简单技能的普通劳动力。而且,简单劳动力需求量往往比较大,这样还可以照顾到再就业人员、农村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就业。说旅游业门槛低主要针对这部分需要简单技能的岗位。另外,由于一些景区运营的季节性很强,相关岗位会有一些阶段性和流动性,使得一些岗位的弹性很大,能够以更灵活的就业形式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肆』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资料

【报告名称】2006年中国旅游市场研究报告
【报告页码】565页
【报告字数】51.2
【图表数量】120个
【交付方式】快递
【报告价格】纸介版:5500RMB;pdf:电子版65000RMB;
合 价: 6800RMB
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2029.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2%。其中:外
国人2025.51万人次,增长19.62%;香港同胞7019.38万人次,增长5.49%;澳门同
胞2573.41万人次,增长17.61%;台湾同胞410.92万人次,增长11.50%。
2005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4680.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9%。其中:外
国人1641.91万人次,增长20.20%;香港同胞2259.43万人次,增长5.94%;澳门同
胞421.37万人次,增长18.28%;台湾同胞358.19万人次,增长11.50%。
2005年,各洲入境旅游外国人数与上年相比都实现两位数增长。16个主要客源
国中,除日本增幅为1.67%、印尼增幅为7.94%外,其余各国的增幅均达到两位数,
其中有8个国家的增幅超过两成;韩国超过日本成为本年度我国第一大客源国。具
体情况是:法国增长32.33%,澳大利亚增长28.34%,泰国增长26.30%,韩国增长2
4.62%,德国增长24.51%,俄罗斯增长24.09%,加拿大增长23.48%,马来西亚增长
21.26%,英国增长19.49%,菲律宾增长19.04%,美国增长18.86%,新加坡增长18.
70%,蒙古增长15.93%,印度增长15.21%,印尼增长7.94%,日本增长1.67%。
2005年,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累计测算数为292.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82%。
其中:过夜旅游者在华花费为265.82亿美元,占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90.74%;一日
游游客在华花费为27.14亿美元,占9.26%。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资委、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
究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社会经济调查
研究中心、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国家旅游局等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旅游业
的需求状况、竞争格局、细分市场、旅游资源、旅游业运营状况、发展趋势及发展
战略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是计划

『伍』 求一个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图表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进程使得国内旅游行业景气度持续升温。“十五”期间国内旅游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1.4%,而同期GDP的年复合增长率则为9.2%。按照旅游行业发展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呈现观光(人均GDP1000美元)——休闲(人均GDP2000美元)——度假(人均GDP3000美元)渐次升级的模式。2006年我国人均GDP约为1970美元,正处于从观光游到休闲游的过渡阶段。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大多数旅游者仍然以观光消费为主。

从供给方面来说,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A级景区2342个,其中:1A级景区130个,2A级景区927个,3A级景区511个,4A级景区774个。2007年8月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景区分会又公布了66个5A级景区。相对于我国广袤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优质景区资源仍然显得非常稀少,平均每百万人仅拥有1.8个A级景区和0.6个4A级景区。此外我国还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395个,国家森林公园627个(我国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928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27处),国家地质公园138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00多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33个。而另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县级以上的自然、人文和人造景区约20000万家,星级饭店12024家、各类旅行社16891家、优秀旅游城市247个,旅游景区在旅游资源里占了一大半。

图表 2001年~2006年我国各级别景区数量统计
单位:个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01~06年数量总和

1A级
42
31
24
--
33
--
130

2A级
213
249
185
--
280
--
927

3A级
97
57

--
357
--
511

4A级
221
130
83
43
184
113
774

5A级
--
--
--
--
--
--
--

数据来源:行业分析师绘制

图表 2006年底自然保护区类型结构

类 型
数 量
面 积

总数量(个)
占总数(%)
总面积(万公顷)
占总面积(%)

自然生态系统类
1593
66.51
10366.5
68.41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1205
50.31
3362.37
22.19

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
45
1.88
319.35
2.11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
25
1.04
3966.78
26.18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250
10.44
2616.42
17.27

海洋生态系统类型
68
2.84
101.53
0.67

野生生物类
669
27.93
4609.08
30.42

野生动物类型
511
21.34
4318.46
28.5

野生植物类型
158
6.6
290.62
1.92

自然遗迹类
133
5.55
177.97
1.17

地质遗迹类型
101
4.22
125.55
0.83

古生物遗迹类型
32
1.34
52.43
0.35

合 计
2395
100
15153.5
100

数据来源:行业分析师绘制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是旅游消费活动的最终载体。旅游景区的数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或者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在国内国际上的竞争力。与酒店、旅行社和交通工具等旅游要素相比,景区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在观光游阶段,景区勿庸置疑是第一主角,也是最为受益的旅游子行业;在休闲度假游阶段,景区的角色分量虽然会有所弱化,但也是决定该休闲度假区域是否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关键条件。因此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要想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要在开发旅游景区资源上下足够的功夫,而那些先天就拥有优质自然景观的地区或者国家无疑是含到了“金汤匙”。

200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这种发展势头继续为国内的消费升级提供强劲动力。2006年旅游行业总收入为8881亿元,同比增长16.3%。而同期GDP的增长率为10.7%,其中旅游景区景点营业收入超过800亿元,从业人数超过1000万人,旅游景区与旅行社、旅游饭店共同构成旅游产业生产要素的三大支柱。旅游行业有加速发展之势。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十一五”规划与树立科学发展观等重大利好因素刺激下,我们认为,中国旅游业正大步迈向黄金发展期。预计“十一五”期间,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6.0%以上。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本报告详尽描述了中国景区景点旅游行业运行的环境,重点研究并预测了其下游行业发展以及对景区景点需求变化的长期和短期趋势。针对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了我们对景区景点旅游行业发展的投资及战略建议。本报告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帮助景区景点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我们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中国旅游行业协会、中国旅游协会等业内权威专业研究机构以及我中心的实地调研。本报告整合了多家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源和专家资源,从众多数据中提炼出了精当、真正有价值的情报,并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宏观与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其结论和观点力求达到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统一。这是我中心经过市场调查和数据采集后,由专家小组历时一年时间精心制作而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陆』 旅游行业就广西市场来说前景怎样

国内游市场是全国旅游市场的主力军,无论从人数还是贡献的旅游收入来看,都是旅游业主要的增长点。“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其中入境过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6.4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3.2%。201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约30.0亿人次,同比增长13.6%。2013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约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超过34亿人次。

『柒』 2020年旅游行业预测

2019年旅游总收入初步估计7万亿元,2020年有望再攀高峰

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8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8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5.97万亿元。截止2020年1月2日,2019年全年旅游收入情况暂未公布,但结合2019年前三季度旅游人数增长情况及2010-2018年旅游收入18.17%的复合增长率,通过模型初步估计,2019年旅游收入有望达7万亿元;2020年旅游收入预计将达到7.84万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捌』 如何利用大数据促进旅游业发展

旅游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大势所趋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强带动作用。

旅游行业也不例外。旅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为文化和旅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空间。旅游因互联网的灌溉,而更加生动、精彩;互联网因旅游的洗礼,而更加丰富、绚丽。

上半年中国旅游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统计数据线,2018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城镇居民19.97亿人次,增长13.7%;农村居民8.29亿人次,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城镇居民花费1.95万亿元,增长13.7%;农村居民花费0.50万亿元,增长8.3%。

大数据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改变营销策略,通过大数据得出的用户画像,能够掌握游客行为和旅行偏好,真正在营销中实现“投其所好”,实现推广资源效率的最大化。

2、通过产业运营状况分析对产业实施有效的管理,推动旅游产业建设,帮助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景区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3、依托行业数据库建立纵向横向分析模型,通过数据分析与推演,有效协助旅游行政部门和景区提升服务体系建设。

大数据与一线的景区管理之间的距离也并不远。借助大数据的力量,能够完成个性化的精准定位,并在项目评估和可行性分析方面发挥作用,帮助旅游景区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同时,数据分析成果则能够为景区进行精准的市场自我定位提供可行性依据,并成为指导其市场营销与收益管理的利器,为景区需求开发提供新的思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收益能力。

大数据展望——未来风口

在冒总看来,“从数据资源体系、行业规模、产值等方面看,大数据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新的风口。”

大数据的发展有数据自营、数据租赁、数据平台、数据仓库、数据众包和数据外包等多种模式。能与旅游行业结合的方面也一定会是方方面面的。而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未来,“大数据+AI”所发挥的巨大能量不容小觑。一是管理层面,现在正在出现的智能酒店,就是酒店行业以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为基础,进行酒店管理升级的探索的典型案例。第二是服务的提升,比如国家在做的厕所革命,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在景区厕所选址、设置密度等方面有参考依据,而人工智能技术则能实现对公厕的智慧化管理。第三是消费层面,随着旅游消费升级,目的地都希望游客能多花钱,那用户的钱花在哪方面?怎么花?这些都能在对已有用户消费和行为数据的分析后得到答案。根据这些游客消费特征,去科学设置和规划消费区。

还是服务与消费层面,都将接受一轮全新的体验升级。

随着时代的转型,旅游行业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顺势而为完成转型,才能更好地完成旅游自愿的开发与供应链的优化,最终,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者。大数据,正在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行业,以及旅游人所从事的这份事业。

『玖』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国内的旅游业变态的很多的,我觉得不妨从商业化这方面入手,旅社安排的商业色彩太浓,导致旅游变态了。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