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乡村旅游未来发展

乡村旅游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 2020-12-31 07:00:44

① 有人说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将来农村谁种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选择进城打工,农村荒废土地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留在农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农村的农民不需要靠种地生活,那以后农村土地谁来种呢?

关于这个话题很多人都觉得聊起来很沉重,因为,很多农村的70后进城打工赚钱,普遍不愿意在农村种地,种地微薄的收入不能支持家庭庞大的开销,根本没有办法和在城市打工做比较;而农村的80后基本上都不会种地,有一部分80后的人在小时候还是跟父母在田地里面帮过忙的,可随着他们越长越大,更多的人都是上学或者外出务工,也慢慢的忘了该怎么种地了;再就是农村的90后,他们基本没有在田地劳作,对土地没有什么太深的感情。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那么将来农村的地应该是以下两种人来种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将越来越少,而农村种地也收入不高,所以大量农田荒废。而一些有资本,有技术,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会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从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

乡村旅游的起源,发展及未来的趋势是如何发展

前瞻产抄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 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表明近5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园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2009-2013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以年均43%的速度递增。仅2011年,乡村旅游行业就带来了860亿元的经营收入,带动近200万城乡人口就业,其中安排农民就业159万人,实现农民增收257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52亿元。乡村旅游前景看好!

③ 未来乡村旅游该如何发展

乡村休闲旅游既不同于传统景点景区式旅游,也不同于早期的农家乐,而是要走综合一回体化的现代乡答村休闲旅游模式,简单来说,要让游客来到乡村之后,有休闲享受的项目,有参与体验项目,有闲情逸致的项目,有度假生活的项目,也就是有能让人呆得住,呆着不想走,住了还想住的项目。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发展好乡村旅游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
2.突出强调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法国、日本等一些旅游发达国家,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时,非常重视在原有的一些遗址上进行复原和整修,尽可能保持其传统的、旧式的、古董的、原貌的民俗景点或博物馆,使之成为乡土式的综合博物馆。
3.乡村旅游应朝选择的多样化和方式的自助化方向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普及化,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④ 未来乡村旅游应朝哪个方向发展

乡村旅游的优势我就不说了,因为大家都懂。下面我就来说说乡村旅游在未来发展的对策吧!


1.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以英国为例,为解决日渐凸显的农村社区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农业和农民收入下降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农村环境等问题,英国在2001年大选后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MAFF)改为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并增加了“环境”与“农村事务”采取了更具竞争性、灵活性,对环境更加负责的政策。政府每年投入约5亿英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了继续提高对农村事务的支持水平,2007年拨付16亿英镑来支持英国农村发展计划。英国环保人士巴彻勒说:旅游业是英国最大的产业,截至目前,到英国乡村休闲农作和生态旅游的人数已经超过10亿。

2.突出强调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法国、日本等一些旅游发达国家,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时,非常重视在原有的一些遗址上进行复原和整修,尽可能保持其传统的、旧式的、古董的、原貌的民俗景点或博物馆,使之成为乡土式的综合博物馆。乡村旅游与其是在乡村空间里旅行,还不如说是在乡村概念中旅行。乡村魅力对于都市人群来说,或许并不是换一种“地方”,而是换一种体认“价值”。在芬兰,农场旅游广受欢迎。人们在农场可以欣赏原生态的乡村景色,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农场主用自己饲养的家禽、种植的农作物等生态食品款待客人。在芬兰,类似的乡村旅游场所有几百处,均强调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3.乡村旅游应朝选择的多样化和方式的自助化方向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普及化,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一些成熟的乡村旅游点和较固定的旅游项目,自主开辟新的旅游点,提出新的旅游要求。

乡村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内容有不断泛化的趋势。与乡村旅游选择多样性相仿,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愿意选择更加自助的方式开展乡村旅游。

⑤ 你对生态旅游的未来持怎样一个看法

生态旅游最大的好处就是生态、绿色、心静,也可以稍稍体验一下心静的转换。很多城郊乡村开始在这样模式的运作,比较担忧的是没有注重上面的理念,一味攀比建设像城市的宾馆酒店,走了样丢了“土”味,包括吃住看的“土”味道,是最吸引人的。尤其是大城市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城里人可以为乡村带来比较可观的收入,同时更重要的带来的信息、观念和人脉,这应该是农村增加收入的第一步;

第二部,城里人去农村越多,就越会发现农村的发展商机,会主动投资到乡村,也会雇佣乡村农民在它企业做工,农民把土地出租给城里人创办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这样农民可以收入两部分:一是土地租金;二是打工的工资。最重要的农民没有什么风险,承担风险是头脑聪明的城里人,当然城里人也会挣大钱的。

第三部,若干年后,乡村里的聪明人有了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积累,开始敢于自己创业,从兴办小企业到做大做强。

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农民增收...等等就是这样发展进步的。

这一切都缘起于农村的生态旅游......
这就是我的看法哦!

⑥ 新时期,替代传统乡村旅游产品的新形态和新模式主要有哪些

(1)主题农园与农庄发展模式。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2)传承地方性遗产之乡村主题博物馆发展模式。承载传统产品与传统工艺、传统生活与生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和文化景观重现功能。

(3)乡村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落发展模式。承载古村落、新文化村落、新经济村落等不同阶段乡村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物化与意化统一的认知和体验功能。

(4)乡村旅游基地化之乡村俱乐部。不仅是乡村旅游的高级会所和信息中心,而且是乡村旅游的中介机构;不仅向乡村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乡村旅游服务,而且提供一种乡村旅游全过程的服务,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5)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模式。承载企业董事会议、商务谈判、员工奖励度假和旅游景观房产等功能。

(6)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发展模式。集生产、研发、销售、交流、教育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庄,比较成熟的有葡萄酒庄园、香料庄园、草莓庄园和西瓜庄园等。产业庄园既要体现产业化生产特点,又要满足服务性企业的需要。

(7)区域景观整体与乡村意境梦幻体验。这是区域尺度下通道式动态旅游类型。乡村景观意境可划分为地方文化代表型——乡村文化意境,水体景观主导型——水乡意境,山野乡村主导型——自然意境,林间乡村代表型——林海意境,平原农耕代表型——农田耕作意境,牧区乡村代表型——自在天堂意境,民族村型——异域人文意境,城乡过渡代表型——都市乡村意境8大类型。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中国诗画文化的灵魂等多种意境追寻,乡村景观意境的感知和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⑦ 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继续与生态相结合,表现出绿色发展态势
乡村旅游是生态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内旅游方式,体现了游容客对原生态自然的向往,乡村的生态化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丰富文化内涵,使得乡村旅游具有“灵魂”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日益丰富化,单一的观光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式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保持本色,原汁原味
乡村的城市化一方面导致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也使乡村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乡村不再是原始的乡村,一味的拆建让乡村面貌面目全非。
第四,融合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不仅仅是纯粹的对农业资源的开发,融合发展是中国乡村旅游的一大趋势。

⑧ 中国农村自建房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怎样

现在的农村与以前的大不一样的,以前很多人会说到农村会成为空村,这状况是事实。那是因为以前住的房子交通不便。
现在的农村不会消失,只会越来越繁华,在农村建好房后,自已买一辆车,想去哪就去哪!
交 通:早已实现村村通,还有更多村庄基本能达到家家通。 有线电视:也早已实现户户通。
自来水问题:自已打井,然后在自家楼顶上建一个水塔。也有安装好自来水管道,吃的水比城里更卫生。 厕所问题:现在都是在建房时,已做好了三格化粪池。农村同样可以用比城里更干净的厕所。水还不要钱,想怎么冲就怎么冲。 电话问题:现在任何村落都布有电话线路,还可以申请安装ADSL上网,走哪哪都有WIFI覆盖。
所以农村建房居住,必是将来的发展方向,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来农村建房。
乡村
旅游
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和富民工程。蒙阴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历史遗存厚重,民俗风情浓郁,田园风光优美,构建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促进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而言,就是“牢牢把握四个特性,切实做到四个结合,努力实现四个提升”。
第一,牢牢把握四个特性
一是把握乡土性。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乡土文化艺术、乡村民居建筑、乡村传统劳作、农用劳动器具、农事节庆活动等,既是乡村旅游乡土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卖点。发展乡村旅游要通过营造传统的、原貌的乡村场景和氛围,保持乡村乡土风貌,凸显乡村原真特色,防止农村城市化。二是把握体验性。 乡村旅游过程要能给游客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游客既能观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能满足参与的欲望,既能购得自己劳动的成果,也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美食,既能得到身心的放松,也能获得心灵的享受。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设计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融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使游客能够获得丰富的体验。 三是把握群众性。发展乡村旅游不能离开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与“三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四是把握差异性。
乡村旅游植根于深厚农耕文化和地域文化之中,悠久的农业历史、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孕育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和地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要因地制宜,突出差异特质,切忌仿效跟风、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二,切实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建设新农村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二是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乡村旅游要充分整合农村各种资源,将农业生产的过程和成果转化成旅游吸引物,把传统的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机结合。三是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小城镇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发展乡村旅游的需要,突出旅游服务功能,完善旅游配套,使小城镇成为乡村旅游的游客集散中心、配套服务中心,形成一批旅游特色小城镇。四是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第三,努力实现四个提升
一是实现景区建设水平的提升。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提高服务层次。二是实现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三是实现宣传营销水平的提升。四是实现组织协调水平的提升。发展乡村旅游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要加强联动互动、协调协作,努力提高组织协调水平,形成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

⑨ 未来农场,乡村旅游怎么样

1乡村价值的解读与重塑
旅游导向下的乡村规划,以发现和重塑乡村价值为根本出发点,在全面解读乡村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产业价值、美学价值的基础上,寻找和探索乡村复兴的核心战略与独特路径。
文化价值:乡村中保存的老宅大院与历史遗址,乡村中流传的美丽传说、乡村中独特的手工技艺和传承手艺的老艺人、乡村中丰富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和民俗活动,都是体现乡村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
生态价值:乡村的生态价值在于原生的乡土自然,由村落中及村落周边的古树池塘、水系湿地、田园山林等共同构筑的乡土生态系统。
产业价值:乡村中出产的有机绿色农产品、林果、茶,制作精美的竹编、草编工艺品等手工艺品,是乡村产业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乡村旅游业发展重要依托资源。
美学价值:和谐有序的乡土肌理、依法自然的民居格局、与山水和谐的乡村色彩、精美讲究的民居建造工艺,是蕴含着中国传统生活艺术的乡村美学空间。

2微创式的乡村空间整理改造
旅游导向下的乡村规划,一般不采取“大拆大建”乡村建设模式,而是倡导通过“微创式”的乡村空间整理与改造,在保留传统格局与肌理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民居院落空间、文化景观空间、公共服务空间、休闲游憩空间等多元化的乡村空间体系,实现居游共享的乡村格局再造。
民居院落空间:注重对典型传统民居的整体保护,同时新民居建设延续传统民居风格,色彩、建材的选择与整体村落协调一致;强调闲置民居院落的旅游化、度假化利用。
文化景观空间:注重对村落内的宗祠、古井、戏台等传统文化空间的修复整理,并重新赋予文化景观与文化活动功能。
公共服务空间:嵌入乡村肌理之中,服务于旅游发展的小型公共服务空间,包括停车场、休闲商业区、游客集散区等。
休闲游憩空间:依托田园、山地、林场、湿地、河流等自然空间,打造的休闲农场、自然学堂、乡村营地等具有休闲体验功能的新型空间。

3尊重传统,又独具设计感的产品与体验转化
旅游导向下的乡村规划,强调对传统本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同时,也注重通过设计、导入,实现乡村传统资源的创意转化,衍生乡村民宿、乡村度假酒店、乡村艺术沙龙、休闲农场、乡村营地等多种业态,将传统村落空间变成一个有趣而时尚的创意聚落。

4旅游业为核心的乡村产业全面升级
旅游导向下的乡村规划,注重通过乡村旅游发展,联动传统农业、渔业、林果业、特色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乡村多种产业,一方面,衍生和孵化新型产业业态,促进乡村产业整体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包装设计,开发高端创意农产品,提升传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乡村产业效益。

5围绕旅游服务业的精准扶贫方式构建
旅游导向下的乡村旅游规划,注重以旅游开发为切入点,创新扶贫方式,并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村民群体进行细致研究,制定精准旅游扶贫策略,发挥乡村旅游富民惠民功能。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