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村旅游发展与保护
㈠ 民俗文化村与传统旅游景区区别对待
中国民俗文化村,位于深圳市锦绣中华的西侧,占地 20 多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内含 22 个民族的 25 个村寨,均按 1: 1 的比例建成。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让游客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灵魂和魅力,是全国56个民族有代表性的民族风情博物馆。
传统旅游景区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旅游业发展初期的旅游景区,另一方面也指人们心目中最具纯粹视觉观赏价值的旅游景区。这些景区往往有着较大的名气,很多都是国家乃至世界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也往往是传统的国内外旅游者最向往的旅游胜地。目前,国内大多数传统旅游景区发展势头看上去都挺不错。那么,有何必要指出它们的问题?
首先,传统旅游景区是国内首当其冲的涉外景区,景区内的软硬件设施代表了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外国游客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这些传统旅游景点,他们除了欣赏中国的名胜古迹外,还会在不自觉中感受到中国的旅游基础建设水平的高低。因此,传统旅游景区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中国整个的旅游行业的形象。其次,随着人造景区以及主题公园等新兴景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景区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现在一些传统旅游景区的很多软硬件设施都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现代的游客不同于过去的游客,过去的游客是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一般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现在是体验经济时代,这一时代的旅游者追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会只在乎传统的名气,他们在乎景区是否真正给了自己需要的体验,同时也越来越在乎一些细节给自己的旅行带来的影响。很多游客会在慕名而来了一次后,会因为一些令人不满意的细节而失去对该景区的兴趣,不仅自己不会选择去第二次,更重要的是,这些景区的缺点会通过游客回到家后对身边的人口口相传而夸大,从而减少吸引力,进而可能导致传统景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自己的位置。
在现今的旅游市场中,游客是站在主导地位的。我们在评价一个景区时应该时刻站在游客的角度出发。在体验经济时代,游客的终极目标来说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是由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三要素构成的。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新鲜感,即新奇与鲜活。亲切感是从接触中,特别是人与人接触中,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他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孤独,只有那些欢迎、关心与理解的接触才能够产生亲切感。自豪感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是一种对自己满足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值得尊重的人,值得自己也值得别人爱的人。一个成功的景区应该通过各种场景设施与服务来明确游客的这三种感受。下面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网师园为主要例证,分析国内传统旅游景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选择网师园,有以下原因。首先,网师园是国内传统旅游景区的典型代表;其次,网师园作为著名的涉外景区,其软硬件设施在国内景区中以处于前列,在网师园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必定是国内很多景区普遍存在的。如果选取一个3A或2A景区来研究,就算找出了很多不足,也并不具有代表性,因为那些缺点可能也正是它们无法达到国家4A标准的原因。作为已经达到了国家最高标准的景区,这其中的不足一定是必须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改进的。此外,由于一个景区并不能代表国内传统景区所存在的所有不足,本文会采用以网师园为主要例证,其他景区为辅的方式来阐述。
第一,景区内的指示牌问题。大多数游客都是第一次来景区游玩,在体验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主而不是跟团出行。没有了导游的带领,加上他们对景区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以及设施分布等很不熟悉,因此非常依赖指示牌。即使是团队出行,高标准的指示牌仍会给游客在特定的时候带来方便。但是国内的很多景区的指示牌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
以网师园为例,首先,其对出口以及洗手间等关键地点的方向指示牌很缺乏。笔者第一次来网师园时就有几乎找不到洗手间的经历。经过一番寻找,终于在一块靠近洗手间的地方找到了指示牌,但从那里出发,就算没有看到指示牌,再多走几步也能走到洗手间了。那是两年多前的情况。然而,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网师园的管理部门却未对这一状况做一点改善。此外,笔者还曾经在网师园遇见过一位法国游客,她由于和团队在园内走散,预定的上车时间已到却找不到出口而号啕大哭。如果在园林里设有醒目的出口指示牌,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其次,其对于景区内各景区的简介需要改进。在园林里转一圈下来,没有一个地方的指示牌上说明了这个景区是始修于多少年的,这是很多游客很想知道的问题,他们却无法从园林的指示牌中知晓,也许他们可以回去后查阅资料得知,但这仍然给他们在网师园的游览留下了一个遗憾。
最后,对于外宾,中国景区的指示牌对他们来说,还存在一个语言上的理解问题。网师园因为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外国游客,因此其指示牌都有中英文对照,而且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不大,因此外宾对于网师园的语言服务还比较满意。但是笔者仍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在网师园中部花园的路标上,指向殿春簃的方向上写有殿春簃的中英日三种语言。其中英语是译为“Spring Palace Cottage”,但是当笔者移步进入殿春簃时,发现其内部放置的景区简介牌上对殿春簃的翻译是“Peony Study”。在英文中,这两个词语并不是一样的意思。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游客,这样前后不一致的指示牌会不会产生疑惑呢?因此笔者建议景区内指示牌上对景区的英文翻译应该统一,这样才不会给游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在中国的景区还会存在指示牌上的英语语法、拼写错误,更有错得离谱的英文会让来自英语国家的游客无法看懂!例如,在云南丽江的河边有一个指示牌,中文是“小心掉入池中”,但是英文却是:“Fall into the pond carefully”!在苏州拙政园内的园林博物馆上有这样的标语,中文是“请勿喧哗”,英文是“No louding”!但是, loud并不是动词。在苏州盘门入口的简介中,把“relics”拼写成“relies”。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外国游客在看到这样的标语后,不是一笑置之,而会用相机拍下来留作纪念。可能他们会回国后把这个当成饭后的笑料与朋友们分享中国人的英语水平。这除了会影响中国景区的形象外,还会对本来就不太了解中国的外国人造成在中国会有很大的语言交流的障碍的印象,从而影响他们来中国旅游的动机。
第二、景区的厕所问题。厕所在一个景区中可能是位于最不起眼的位置,但是却对是否对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国内景区,尤其是苏州的景区的厕所问题解决了不少。以前又脏又臭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在国内景区的厕所仍然存在着一个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问题。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对传统的蹲式厕所情有独钟,因为总感觉抽水马桶存在卫生问题;而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游客喜欢抽水马桶式的厕所,这也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在中国有很多景区采用前者,也有很多景区采用后者,然而,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会有人抱怨。使用前者,西方游客抱怨;使用后者,国内游客抱怨。所以景区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文化差异而做出一定的调整,例如在厕所中同时设置蹲式和座式,任游客选择。在细节上体现的关怀往往会让游客觉得特别温暖,同时也满足了本文在上述的游客需要的“亲切感”。
第三、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问题。因为国内传统旅游景区的体制的缺陷,景区的很多工作人员素质并让人满意。
以网师园为例,首先,工作人员的工作缺乏主动性。检票员很少主动在检票时向游客发放景区游览指南。很多游客是因为看到别的游客手上拿着才折回到入口处索要的。而很多游客因为不知情,就没有领取指南。游览指南的印刷介绍都很不错,是网师园做得很成功的地方。如果因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问题,使一些游客没有接触到它,是谁的过错呢?
此外,网师园号称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并且为此特设了一个导游服务台。但是经常去网师园看看的笔者很少在服务台后看见过导游的踪影,在园林内也几乎没有见过网师园的免费导游。
另外,网师园以及国内很多其他的景区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统一的工作服,他们走在景区内和游客没有分别,如果当游客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不能第一时间把工作人员从游客中找出来。最后,在园林中的清洁工存在与游客沟通的语言上的问题。大部分清洁工连普通话都听不懂,而他们往往经常散布在景区的各个角落,几乎是很多游客的第一求助对象,但是他们对游客在求助时无法给与帮助。景区是公共窗口,管理部门在安排工作人员时应该在这一细节上做出考虑。在语言沟通上有问题的工作人员可以调往其他不需要和游客语言沟通的岗位,同时选派一些能在游客需要帮助(例如指路、找洗手间)时能及时提供帮助的人员来担任这一职责。
第四、景区的修缮带来的问题。这也是中国传统景区的普遍问题。很多传统景区都是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他们需要在一些方面做些修缮。在这过程中,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同时也带来游客的不满。以网师园为例,游客对网师园最近进行的修缮活动由三个不满意的地方。
首先,游客希望能够在入口处有醒目提示,告诉游客网师园正在进行修缮,如“园内修缮,不影响正常参观”,给游客一个心理准备。大多数游客不会因为这个指示牌而影响参观计划。但是当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网师园,发现正在进行施工,在情绪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其次,游客希望施工队伍在使用施工工具时能选择与景区背景相符合的工具,如楼梯,木杆之类的工具。游客不反对修缮,这是必要的。但是他们在拍照时,希望背景中尽量不要出现修缮时使用的工具,至少,希望出现颜色与整个园林色调比较贴近的装修工具。最后一点,也是笔者在园林中发现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园林的翻修过程中,对于园林建筑的重新上漆的技术以及材质低劣,还远不如几百年前古人的手艺。油漆在凝固后附在门窗家具上显得极其凹凸不平。看着一些已经被重新上漆的门窗,许多游客都发出“可惜可惜”的感慨。笔者也会猜到一些原因。在现代工艺如此发达的今天,找一支工艺精湛的装修队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可能也是由于传统景区的体制原因造成的吧。这种装修对世界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他们不仅没有做到“修旧如旧”,还大大地破坏了原有的面貌。待网师园被全部翻修过后,可能那是的网师园不再是今天的网师园了。那种破坏对网师园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不仅是一个景区的损失,同时也是全人类文化遗产的损失!这个问题决不是网师园所独有的。在国内很多景区的重修中,都存在着技术不过关的问题。长此以往,这些景区的名声会遭到质疑,失去游客的信任,失去人民的信任,同时它们也会最终失去它们在旅游市场中的地位。
以上是网师园存在的四大问题,同时也代表着国内传统旅游景区存在的普遍问题。旅游景区要生存、要保持良好的形象、要发展,还是要从游客感受的角度着眼,忽视游客体验是旅游景区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景区为什么不能吸引游客,关键是景区的产品不能够让游客产生“舒畅”的旅游体验。没有游客,景区就失去了生存条件。即使是世界文化遗产级的景区也是如此。因此,有关部门要对这些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
㈡ 大家对广东肇庆市的端砚文化村呢求一针见血!
3年打造四大基地 做大做强端砚产业 开辟端砚旅游线路
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在其1300多年开采历史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名城肇庆众多享誉海内外的文化遗存中,端砚仍然是最亮丽的一张文化名片。为打好这张名片,贯彻落实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推进该市的文化名市建设,肇庆市委、市政府将在3年内打造端砚的四大基地,做大做强端砚产业,开辟端砚旅游线路,并继续申报广东省“省石”和“端砚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力促肇庆成为中国砚研究、艺术创作、展销、交流的中心,从而在全国乃至世界奠定“中国砚都”的地位。
四大基地勾勒端砚业未来
根据肇庆市端砚发展的规划,到2006年,基本建成与端砚产业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工艺美术人才,创作和生产一大批端砚文化精品,形成繁荣有序的端砚文化市场,形成独具特色的端砚文化,形成四大基地:
——端砚文化的传播基地。大力弘扬不畏艰险、精益求精的端砚人精神;大力推进雕刻、书法、绘画、诗词的融合,进一步提高端砚的文化品位。
——端砚产品生产销售基地。整合全市端砚厂家的生产资源,尽可能形成规模效应。延伸端砚产品的产业链,最终形成文房四宝等系列的产业簇群。
——工艺美术人才荟萃基地。以全市众多的端砚厂家为技术平台,造就一大批专业人才;创造条件,聘请国内外的工艺美术大师到肇庆切磋技艺、交流信息,使肇庆逐步成为海内外工艺制作者向往的艺术圣地。
——端砚科普教育、旅游基地。加快端砚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形成以端砚为主题的,集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科普教育、旅游基地。
五大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端砚产业
为做大做强端砚产业,肇庆市还将实施五大端砚发展战略:
——体制创新战略。加强端砚业的管理,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端砚业管理制度,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市场调节有序、行业自律规范的管理体系;鼓励、扶持端砚生产企业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模式,做大做强端砚产业。
——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订并组织实施《肇庆市端砚石资源管理办法》,加强对端砚石资源勘查、开采的管理,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砚石资源,实现端砚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战略。进一步改进、提高制砚工艺水平,多出精品、多出品牌;面向市场,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充分利用砚石的资源,开发独特的工艺品、纪念品。
——文化经济战略。运用市场机制,有效地调节端砚产品的开发、营销、管理;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借助现代网络、通信手段和技术,改造传统的流通渠道和营销体系;以端砚为载体发展、挖掘肇庆文化,将肇庆文化融入端砚之中,以端砚宣传、提升肇庆文化;大力促进端砚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以端砚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以端砚业推进旅游业,以旅游业带旺端砚业。
——品牌保护战略。与《WTO原产地规划协议》接轨,争取国家早日批准端砚为原产地域产品,提高端砚原产地域产品的知名度、质量信誉和无形资产价值;加强对端砚这一地方特色产品品牌的保护,通过申请注册商标,打击国内、国际市场上仿冒、伪冒端砚品牌产品行为,维护端砚的高品质形象。
砚石资源实行有计划适度限量开采
端砚石资源属国家所有,是肇庆独有的珍稀矿种,肇庆将砚石的开发纳入保护性开发范畴,要求从事砚石资源勘查、开采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备国家和省规定的资质条件。勘查、开采砚石资源实行许可证制度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对砚石资源实行有计划的适度限量开采,对老坑、坑仔岩、麻子坑三大名坑要由政府控制开发。严禁采用掠夺式爆破方法开采,不断提高砚坯质量和砚石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轻探矿、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加强砚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不得对老坑等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地质遗迹和重要观赏性地质地貌景观造成破坏。
开辟端砚旅游线路
打造端砚业的四大基地,必须要有与端砚业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体现端砚文化和旅游功能的相互融合。
据介绍,肇庆将规划建设端砚千年开采和地质科普文化旅游基地。结合羚羊峡景点开发,在西江羚羊峡斧柯山一带规划建设以介绍砚石形成、开采以及相关的人文传说为内容的端砚开采历史博物馆,运用高科技手段展示砚石的形成、开采、端砚的制造全过程;恢复太监庙,立张之洞塑像和“张之洞为开采砚石以备贡品事按”碑、名人赞端砚摩崖石刻;在老坑、麻子坑、坑仔岩三大名坑洞口,按照唐、宋、明等朝代建筑风格建设监采砚石班房;开辟砚坑探秘旅游等。
建设中端砚文化村,第一期工程力争于本月底竣工,初步形成仿宋的端砚文化主体公园、文房四宝商业街、端砚展览馆、端砚故事雕塑、端砚文化广场主体等,最终将建成集旅游、购物、观光、探究端砚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点。
端砚名列中国名砚之首
端砚名列中国名砚之首,这是历史所赋予又为现实所认可的。
生产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端砚是肇庆一张亮丽的“名片”,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瑰宝,以其“叩之不响、磨之无声、刚而不脆、柔而不滑、贮水不耗、发墨利笔”的特性,灿烂多姿的石品花纹,鬼斧神刀、巧夺天工的精雕细琢而闻名于世。
端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端砚自唐代被列为贡品以来,前后有60多位皇帝与之结缘,历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和劳动人民的使用、咏叹、歌颂,又赋予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了端砚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我国历代知识分子赋予了端砚丰富的文化内涵,端砚与历史名人结下不解之缘,历代文人雅士都把端砚视为珍宝。柳公权、李贺、褚遂良、狄仁杰、刘禹锡,李白、杜甫、米芾、欧阳修、苏轼、岳飞、文天祥、赵孟 、唐寅、祝允明、纪晓岚、吴兰修、张之洞等历史名人都写下了不朽的著作和赞美端砚的诗词歌赋、砚铭与题跋。
具使用、收藏、艺术、文化、经济等多种功能和价值。端砚在传播中国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中功不可灭,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占据重要地位。
端砚能工巧匠辈出,“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在端砚业发展史中,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出现了不少端砚名家,现代有黎铿等一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有一批脱颖而出的后起之秀,端砚发展后继有人,端砚生产前景广阔。
端砚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化程度高。肇庆现有66个端砚厂家、一万多人从业人员,端砚生产正逐步走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
“中国砚都”, 肇庆当之无愧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专家评端砚
郭海棠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申报“中国砚都”专家考评组组长
端砚生产已经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与民族特色,端砚作为全国砚种之首,即古代四大名砚,也是当今十大名砚之首,通过这次考察,现在可以坚定不移地说,端砚是第一的。
端砚产值、产量、销售、出口都占据全国同行业第一位的。在中国文房四宝行业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肇庆市政府确保端砚业的持续发展,在端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资源保护等方面,在全国砚行业中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希望肇庆市在得到“中国砚都”荣誉称号之后,再接再厉,进一步对端砚的发展继续给予更高更大的重视,支持与保护,进一步弘扬端砚文化,为中国端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姜书朴
山东鲁砚制砚大师、山东临沂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肇庆市被授予“中国砚都”是当之无愧的。端砚的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争取有新的突破,对全国影响大些。
丁伟鸣
上海制砚大师
端砚是中国砚文化的代表。端砚将成为砚文化代名词。端砚产于唐,没有中断,目前,国内还没有象肇庆的规模。授予“中国砚都”是当之无愧的,不可竞争的。
杨文忠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高级顾问、北京市政协委员、著名赏石家
端砚“历史悠久,石质上乘。产量颇丰,特色浓郁。规模生产,品种繁多。人才济济,技艺精湛。与时俱进,前景可观。”
历代名人咏端砚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唐·李贺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 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乾腻薄重立脚匀,数寸秋光无日昏。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宋·王安石
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绿石镌。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佳篇。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还与古人袍色似,论心于此亦同坚。
端石砚铭 宋·苏轼
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一嘘而泫,岁久愈新。谁其似之,我怀斯人。
端砚铭 宋·陆游
瘴雨蛮烟,紫云摩天。金声玉质,胎孕灵渊。石眼阅人,盲夫莫识。我贵知希,珍我此石。
题岳飞端砚铭 宋·文天祥
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不失道自全。
绿玉砚铭 明·文征明
端溪之英石之精,寿斯文房宝坚贞。
答邹清士赠砚 清·屈大均
一片分蕉叶,真岩此不多。亲从东洞割,自取细沙磨。玉气云常湿,花痕蜡未过。持归与娇女,小字写曹娥。
端溪有眼砚铭 清·纪昀
金水两星,恒附日行。天既成象,地亦成形。一融一结,妙合而凝。此石殆偶,聚其精英。
题赠梁启超端砚 清·黄遵宪
杀汝亡璧,沉此片石。 石补天,后死之责。还君明珠,为汝泪滴。石到磨穿,花终得实。
题肇庆端溪砚 现代·赵朴初
端砚能专百代名,今朝益信石工神,不虚万里风轮转,来赏青花看紫云。
端○砚○名○坑
端砚开采于唐初,至今已1300多年。历史上共开采过70多个砚坑,又以开采于斧柯山端溪水一带的砚石最佳,目前仍在开采的有10多个。
老坑(水岩)
老坑砚石产区位于肇庆市西江羚羊峡南岸斧柯山端溪水东边,是端砚中石质最好,影响最大,价值最高的砚坑。开采于唐代,被誉为皇坑,今仅存大西洞与水归洞两个采石工作面。
老坑砚石外观青灰色,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老坑砚石击之发出木声,主要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火捺、天青、蕉叶白、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以及名贵的石眼。
坑仔岩
坑仔岩又名康子岩,亦称岩仔坑。宋代以来历代均有开采。坑仔岩在停采近百年后,1978年底重新开坑采石,多年来已采出一批批优质的坑仔岩砚石。
坑仔岩石质优良,幼嫩、纹理细腻、坚实且滋润石品花纹中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火捺以及各种石眼,尤以石眼多而著称。其石眼色翠绿(间有黄色)圆正,有的作七、八重晕,黑睛活现,形似鸟兽之眼。为端砚石中的高级砚材。
麻子坑
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优质的麻子坑石可与老坑石媲美。一般来说它仅次于老坑,而与坑仔岩同级,如遇佳石则又胜于坑仔岩。砚石中同样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天青、天青冻以及石眼等石品花纹。石眼尤佳,多碧绿,有瞳子,间有鸲鹆眼、鹦哥眼等,眼中有晕,且作数层,可制成高档砚。
宋坑
宋坑在宋代被发现并开坑采石,故名。但宋坑非指某一采石坑洞,而是拥有好几处岩洞。如盘古坑、陈坑、伍坑、蕉园坑等,均位于肇庆市北郊七星岩后面的北岭山一带,西起三榕峡,东到鼎湖山。又因七星岩以北将军岭下有将军坑,产砚石,前人也有称宋坑为将军坑。比较集中开采,砚石产量较大的是伍坑,其次是陈坑和蕉园坑(蕉园坑砚石紫色偏青黄,色泽不够油润,但多石眼,人们干脆称它为有眼宋坑);蕉园坑因在鼎湖风景区内,开采受到严格限制。
㈢ 良渚文化村的整体规划
在良渚组团区域,天目山余脉和东笤溪、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沪杭、沪宁高速公路在区内设有入口,104国道和宣杭铁路过境,得天独厚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与便捷的水陆交通,使整个区域具备开发的优越条件,并成为杭州城市发展最具潜力增长的区域之一,经过切实的保护与开发,尤其是随着良渚文化村的开发,未来的良渚板块有望建成集文化、人居、旅游为主的三大产业资源优势为一体的,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田园卫星城镇,并成为大杭州城市格局中的焦点。在整个良渚组团建设中,良渚文化村项目是一颗最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遗址基本定位——打造中国著名多元化休闲旅游的文化城邦“良渚文化村”位于著名的良渚文化发源地良渚镇,距离杭州16公里。总规划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12000亩),预计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规划居住人口为2—3万。“良渚文化村”由南都房产集团独家巨额投资,以国内罕见的规划布局形成一个独特风光的国际性标准的文化旅游城镇。“良渚文化村”的旅游概念并非仅局限于一个主题公园或集中的旅游区,而是一个纯粹以生态、观景、人文名胜、休闲游乐与人居为定位的功能完整、形态丰富的泛旅游城镇。她建立在著名的文化遗址上,倚山面水,生态环境优越。城镇内集中了国际性的良渚文化博物馆、“良渚圣地”公园、良渚五星级度假村、“良渚不夜城”、“良渚风情街”、良渚生态森林公园、乡村高尔夫俱乐部、水上乐园等多元丰富的旅游休闲内容。“良渚文化村”以12000亩的大手笔,书写自然、人文、生活册卷。良渚文化村,总占地面积约为11000亩,其中房地产开发用地约6000亩,预计居住人口3万人。 如今累计销售额近10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额18亿元人民币,预计2007年销售额为7.5亿人民币。以“当代田园小镇”闻名于国内的良渚文化村是一个内容丰富、环境优美的城镇建设项目,她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小镇:多功能的融合、多样化的生活,充分的就业机会。它在规划中有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便捷的交通连接都市中心,有充分的商业活力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同时又保持了小镇所特有的宜人尺度和生活气息,而这一切都将在充分尊重环境的前提下得以实现。良渚文化村的核心构架是“二轴二心三区七片”,二轴是以文化村东西主干道和滨河道路串联主题村落,二心是东西分别设旅游中心区和公建中心区,三区是分别设立核心旅游区、小镇风情度假区和森林生态休闲区,七片是分布在山水之间的主题居住村落。良渚文化博物馆以及良渚圣地公园构成了良渚文化村的精神内核,良渚国际度假酒店、玉鸟流苏商业街区则充分展现了小镇商业、休闲和娱乐的多元和丰富。良渚国际度假酒店、良渚文化博物馆已完成建筑施工,正进行全面的装修施工,预计将在2007年内全面开放。玉鸟流苏文化休闲旅游商业街区将于2007年初正式动工。白鹭郡北800多套公寓已全面完成销售,并在2006年内交付。
㈣ 石板镇的旅游资源
石板镇山灵水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天河潭风景区、镇山民俗文化保护村、镇山生态博物馆、芦荻历史文化村、摆陇苗寨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天河潭风景区是集山、水、溶洞、瀑布群为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镇山民俗文化保护村是集布依民族风情、自然山水、石板特色建筑为一体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镇山布依生态博物馆,是经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院和挪威王国共同考察认定,在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以及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仍保存得比较完整,在世界上较难得的、活生生的民俗文化村。
芦荻文化村
芦荻历史文化村是明末清初着名诗人吴忠蕃曾辞官隐居地,位于天河潭风景区九道湾岸边,景色秀丽,历史文化浓郁,各类典型的石板民居呈阶梯状分布,极具民族特色。
摆陇苗寨
摆陇苗寨是贵阳市和花溪区新农村建设共建示范点,与天河潭风景区相连,生态优美、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建筑独特,是广大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石板镇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极其优越的条件。近年来,石板镇依托特有的灵山秀水、民族风情、历史人文、优美生态等旅游条件,大力实施旅游兴镇战略,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线。“花溪公园——花溪水库——镇山民俗文化村——天河潭风景区”已成为花溪西部“四点一线”旅游热线,以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农家乐等为特征的乡村特色旅游正在全镇各村积极拓展,“镇山布依特色风情游”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旅游品牌。
㈤ 高碑店民俗旅游文化村的景区亮点
参观高碑店古旧家具街一条街,感受中国文化;学做家常菜,动手包饺子、抻面;参观民间手工艺展示,观看并亲身参与高跷、秧歌、腰鼓、扇子舞等表演;享用传统早餐。
㈥ 太平河景区著名的人文旅游观光景点是何家寨土家族文化村对吗
江苏
.......常州地区景点.......
天宁寺 中华恐龙园
.......连云港地区景点.......
花果山风景区 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 连云港市景点分布图
.......南京地区景点.......
白马石刻公园 长江大桥及长江游览线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航空烈士公墓 红楼艺文苑 孔雀自然博物馆
灵谷桂园 梅花山 明孝陵
南京夫子庙 南京中山植物园 南京总统府
栖霞山 汤山风景区 头陀岭
玄武湖公园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 阅江楼
瞻园 珍珠泉旅游度假区 中山陵
钟山 紫霞湖公园
.......南通地区景点.......
江海风情园 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
.......苏州地区景点.......
东山 枫桥 虎丘
锦溪 静思园 昆山
留园 木渎 盘门景区
沙家滨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十全街
石公山 苏州乐园 苏州狮子林
苏州拙政园 太湖三山岛 太湖西山
太湖游览区 同里古镇 网师园
玄妙观 周庄
.......无锡地区景点.......
蠡湖 蠡湖公园 灵谷洞
灵山胜境 善卷风景区 太湖鼋头渚
无锡锡惠公园 薛家花园 宜兴竹海
张公洞 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
.......徐州地区景点.......
淮海战役纪念塔 徐州市区导游图 云龙山
.......扬州地区景点.......
大明寺 个园 瘦西湖
扬州何园
.......镇江地区景点.......
宝华山 焦山 金山公园
茅山 磨盘山
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双龙、仙都等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列中国首位。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35个,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湘湖、温州瓯江、绍兴会稽山等省级旅游度假区11个。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秀丽迷人的西湖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完善,浙江已逐步建立了一个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的旅游网络,形成了东、西、南、北4条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即浙东水乡佛国游、浙西名山名水游、浙南奇山秀水游和浙北丝绸古镇游。
——浙东水乡佛国游。从杭州向东而行,途经古城绍兴、港口城市宁波、海岛城市舟山。沿途有中国最典型的江南水乡地貌,景色优美,民风民俗独具特色。可以观赏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国书法圣地兰亭、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等历史文化古迹,奉化溪口雪窦山风景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嵊泗列岛风景区的海滨浴场,是夏日游人理想的休闲度假场所。
——浙西名山名水游。从杭州向西而行,沿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岛湖。这条旅游线与黄山国家风景名胜区连接,是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游客既能观赏到“三江”两岸奇秀的山川、千岛湖千姿百态的景色,又能领略瑶琳仙境、灵山幻境等神奇的洞景,还有新开发的富阳古法造纸、桐庐红灯笼乡村家园、天目溪漂流、兰溪诸葛八卦村、建德九姓渔民婚礼、大慈岩及千岛湖梅峰观岛等景点和旅游项目。
——浙南奇山秀水游。从杭州向南而行,直至温州。沿途可观赏位于温州乐清市境内、以奇石叠嶂和飞瀑流泉闻名于世雁荡山,两岸峰峦叠秀、清流见底的楠溪江,以及海内外知名的佛教圣地天台山。金华至温州铁路全线开通后极大地改善了浙南旅游的交通条件。沿线可观赏的胜景主要有金华双龙洞、缙云仙都山、东阳横店影视城、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永康方岩等。
——浙北丝绸古镇游。从杭州乘车至嘉兴,再转乘游船沿古运河直达中国另一个名城苏州;也可从杭州出发经湖州,乘船观赏太湖风光,直达风景旅游城市无锡。杭嘉湖平原水网交织,阡陌纵横,京杭大运河贯穿其间,是中国著名的蚕丝之乡。南浔古镇、西塘水乡、织里蚕村、南湖风光都是知名的旅游胜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江涌潮,更是北半球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海内外旅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