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
1. 青岛要建一座大型综合性交通枢纽,规模10台20线,何时建成呢
我国高铁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建设速度很快,我国目前已进入高铁时代,但是并不是每个区县都通高铁了,因此我国各大城市对于高铁的建设都很重视,因为高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成为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之一。高铁速度快,准点率高,乘车环境舒服,可以大大地节约人们出行的时间,人们出行选择坐高铁越来越多,对于高铁的需求量就变大了。
红岛站将是青岛第一大站,山东第二大站,将进一步完善青岛的高速铁路网,优化交通布局,促进青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所以大家是不是很期待红岛站的建成呢?
2. 青岛有几个区哪几个区繁华请详细说明
所以同样距离很近,但是黄岛的地位不能和李沧划等号。黄岛面积很大,也有很多发展空间,但是黄岛周边除了市南区就没有其他的区的人往这边走了。
反观,李沧上面还有城阳,还有即墨,这些区域都会对李沧的发展形成较大的优势。李沧是交通枢纽,相对于李沧,黄岛所能连接的资源就比较有限了。黄岛定位和城阳不分伯仲。
说道城阳,也是有很大的面积,但是城阳的问题就是距离市南区较远了。城阳是一座新区,道路建设得非常宽阔。完全是现代化的规划。个人觉得相比黄岛来说,城阳还好那么一丢丢。但是距离远是硬伤。好在城阳这边有机场。北边还有个小土豪即墨。
即墨区原本是即墨市。后来撤市划区,成为了青岛的一个区,即墨自身经济还是不错的。随着并入青岛后,即墨的发展前景就更大了。即墨的发展对城阳来说也是一种支撑。
3. 青岛旅游规划建筑设计院怎么样城市规划设计方向,设计工作量和待遇谢谢。
在对旅游地资源、区位等前提条件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旅游市场和行业发展需求进行充分研究,制定出一种具有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和营销价值的产业策略、产品定位和实施方案,对旅游游憩方式、项目商业运作模式、营销推广方式、盈利模式、活动方案进行全方位把握。旅游策划方案侧重市场分析、主题定位、产品策划、招商运作模式设计,强调项目的可操作性。
摘自: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4. 简要介绍青岛市的“八大旅游产品体系”
为了更贴近国际化标准,我市将在未来的五年内,实现旅游产品发展新突破,建立完善度假旅游、海上旅游、邮轮旅游、文化旅游等八大旅游产品体系。
加快发展度假旅游产品。 “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加快石老人、凤凰岛、琅琊台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力争2015年前,建成港中旅海泉湾、今典红树林等5~10个度假旅游单元,规划建成阳光博澳艾美、银座凯悦酒店等15~20个度假酒店,发展2~3处游艇俱乐部,形成我市东、西两大度假集群。
加快发展海上旅游产品。我市将进一步开发海上旅游航线,重点发展高档游船,加快培育海上看青岛、海上演艺、海上餐饮、海上婚庆等旅游产品;发展游艇、帆船俱乐部,培育高端海上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水上摩托、水上自行车、拖弋伞等游乐项目,形成参与性强的海上游乐产品;完善灵山岛、田横岛等海岛旅游设施,实现海岛旅游突破。
加快发展邮轮旅游产品。我市将积极推动大港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邮轮母港;推动奥帆中心建立流动的邮轮通关设施,建成国际邮轮停靠港。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品。我市将加大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大力挖掘旅游文化内涵,重点开发崂山道教文化资源;推进建设灵珠山佛教文化公园、法海寺综合项目等宗教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力争完成港中旅海泉湾演艺项目;继续完善城投“蔚蓝青岛”演出内容,形成文化精品。深入挖掘和打造古迹文化游、名人故居文化游、欧陆风情建筑文化游、工业文化游、军事文化游等品牌;办好糖球会、萝卜会、胶州秧歌节等民俗节会活动。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品。我市将培育乡村饭庄、田园采摘、渔家风情、温泉养生等八大乡村旅游产品,力争到2015年全市乡村旅游特色村达到100个以上,乡村旅游特色点达到300个以上,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
加快发展购物和餐饮旅游产品。今年起,我市将加快规划建设一批旅游纪念品(商品)超市、特色街和专卖店,举办特色旅游纪念品(商品)设计大赛,开发一批具有青岛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商品;挖掘、整理青岛特色餐饮文化,组织推介青岛十大特色菜和十大特色小吃,建设石老人海鲜街、青岛鲤鱼门海鲜城等特色餐饮项目,打造“青岛菜”品牌。
加快发展节庆会展旅游产品。我市将以国际啤酒节、国际海洋节、国际帆船周等大型节会活动,以及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依托,着力打造高端节会旅游品牌。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高端会议中心,积极承接国际大型会议,鼓励和扶持在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期间举办大型会展活动。
加快发展体育健身旅游产品。我市将积极引进和承办国际高水平海上运动赛事,发展海上帆船、帆板等海洋体育活动;积极发展温泉、保健、潜水、疗养、登山、高尔夫、健步行等特色健身旅游项目。
5. 青岛将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塑造品质之城吗
据报道,青岛是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8年青岛将按照规划将自己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塑造品质之城。
青岛将以康有为故居、老舍故居等为基点,市南区整合30余处名人故居,打造的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成为青岛旅游的新地标。以此为契机,发挥文保单位、优秀历史建筑及名人故居集聚优势,积极引进复合型文旅项目,引导新型业态发展,促进产业跨界整合,以新型业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探索复兴和发展一批青岛历史人文景观项目,采取公私合作的方式,带动大学路周边文化旅游业态聚集,吸引一批与建筑遗产相呼应的咖啡茶饮、文艺沙龙、特色书店等业态。不仅如此,与之相邻的黄县路、龙江路一带,咖啡馆、独立书店、美术馆等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个性小店也多了起来,形成独具文艺范的旅游休闲街区。
希望城市发展的同时文化项目可以得到保护!
6. 请问:青岛市政府2008年迎奥运旅游专项规划七大项目都有哪些
一、行动战略和目标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滨旅游城市,推动青岛旅游产业发展,并为成功举办奥运提供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根据《青岛奥运行动规划》,制定本专项行动规划。
以“相约奥运,扬帆青岛”为主题,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海洋特色,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努力塑造“奥运扬帆胜地,海滨旅游天堂”的城市形象,建设国际海滨度假城市、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逐步实现旅游业由观光型向度假型的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由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的转变,接待海内外游客、旅游总收入等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把青岛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舒适、设施配套完善、产品特色突出、产业结构合理、管理服务一流的世界著名滨海观光度假和海上运动休闲城市。
二、旅游促销与市场开发
(一)市场营销重点
着力塑造“奥运扬帆胜地,海滨旅游天堂”的城市形象,以奥运拉动旅游,以旅游为奥运添彩,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方针,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全面开拓旅游市场。
在国内开展“青岛奥运之旅”大型促销活动,在重点客源城市进行奥运概念和海上体育、旅游、度假、休闲主题旅游促销。
在韩国、日本、港澳台、东南亚及俄罗斯等周边客源市场开展一系列旅游宣传推介活动。
以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为重点,在北美、欧洲、澳洲等远程市场组织巡回宣传促销活动。借助奥运热身赛、邀请赛等活动,加大对外促销力度。
以奥运帆船比赛参赛国为重点,借参赛国帆船组织、运动员来青岛进行适应性训练或参加友谊赛的机会,开展系列旅游推介活动,举办一系列海上奥运旅游文化体育活动,扩大青岛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宣传促销措施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市场运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宣传促销网络和联动机制,扩大旅游宣传促销规模,提高综合效益。
1、加强与海外主要客源国旅游机构或旅游组织的合作,邀请主要客源国的旅游组织、旅行商和新闻媒体来青考察访问。
2、强化联合意识,打破地区界限,加强区域协作,通过与北京、西安等国内旅游热点城市联合开发、联合促销,谋求共同发展;与烟台、威海、泰安、曲阜等省内旅游热点城市合作,搭建区域合作平台,打造中国黄金海岸和历史文化名山名城旅游品牌。
3、依托驻外机构,加强与我国驻外使馆、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的联系,在青岛友好城市宣传青岛奥运旅游;增进与原奥运会筹办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4、将体育、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发挥文化、体育活动对城市形象宣传的轰动效应,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5、精心设计制作代表青岛旅游形象,展示青岛旅游特色,体现青岛奥运旅游主题,能够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需要的不同语种、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系列宣传品。
6、每年分批次邀请国内主要媒体记者和海外主要客源国的记者来青岛采访、考察;充分运用现代媒体传播手段,开展网络宣传、电视推介、广告促销,全方位展现青岛旅游风采,树立青岛奥运旅游新形象。
三、旅游产品开发和重点旅游项目
(一)旅游产品开发: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品为基础,发挥传统旅游产品和资源优势,围绕“山、海、城、文、商”五大特色,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改善旅游产品结构,延续历史文脉,体现自然、人文景观和城市特色,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和海滨旅游城市品质。
1、度假旅游: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加快发展各类度假旅游产品。重点建设石老人、薛家岛、温泉、田横岛、琅琊台旅游度假区,开发适应不同文化品位和消费层次的旅游度假产品,丰富度假活动内容。发展近郊家庭度假和经济型度假产品,引进分时旅游度假。
2、观光旅游:依托城市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利用口岸、区位和交通等优势,开发市区、近郊、周边和中远程旅游观光线路。在保持传统产品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都市观光旅游和特色建筑观光旅游。
3、体育赛事旅游:利用海上体育设施和比赛设施,大力开发可供游客参与的帆船、帆板、滑水、赛艇等项目,发展海上体育旅游。
4、海上旅游: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海上旅游。鼓励发展大中型游船,重点培育团岛湾、青岛湾至浮山湾和麦岛的海上观光航线,开通至灵山岛、竹岔岛、斋堂岛和大小管岛的海岛旅游航线,大力发展海上看青岛和参与性强的海上游乐活动;发展帆船、游艇、游钓度假俱乐部,开展回归自然的海上度假休闲活动。
5、会展旅游:发挥会展活动对旅游的拉动作用。依托会议展览中心、文化博览中心、各专业博物馆和各种会展设施,利用国内外大型会议展览、文化经济博览和专业博览活动,调节旅游市场需求,增加客源。
6、节庆旅游:突出体育主题、海洋主题和地方文化特色,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在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海洋节等节庆活动中,大力开发适应不同层次游客消费需求的,参与性、趣味性强的主题板块活动。
7、文化、科普教育旅游:改造和新建影剧院等文化设施,在保持和挖掘传统文化旅游项目基础上,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旅游项目,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把旅游与科研和教育紧密结合,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试验基地对游客和市民开放,在各专业博物馆增加科普和游客参与性内容,发挥旅游的科普和教育功能。
8、生态旅游:以“保护生态、亲和自然、回归自然”为主题,依托城郊山林、海岛、自然保护区和农林果园,规划开发崂山、大泽山、大珠山、小珠山、灵山岛、竹岔岛等生态旅游产品;建设兼具生产和旅游功能的农林渔业观光园区,推出一批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产品。
9、工业旅游:发挥企业和产品的品牌优势,大力推进工业旅游。丰富完善海尔、青啤、青岛港、可口可乐公司、华东葡萄酒庄园等旅游产品的内涵,开发前湾港、颐中汽车城、海信、澳柯玛等工业旅游产品。
10、购物旅游:适应市场需求,鼓励引导旅游特色纪念品的深度开发,推动旅游特色纪念品向系列化、个性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促进旅游购物消费。
(二)重点旅游项目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加大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建设一批具有较强产业拉动和辐射作用、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大项目。
1、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在浮山湾建设由奥林匹克运动场馆及比赛设施、奥林匹克广场、游客中心、海上体育运动设施组成的休闲和水上运动中心,使之成为代表城市形象、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标志性旅游精品。
2、滨海步行道及沿线景观:建设西起团岛,途经沿海岸线向东延伸至石老人,连接老市区、新市区、石老人度假区的海滨景观步行道;沿线建设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石老人旅游度假区等六大景观区,使其成为融自然景观、人文精神、设施条件和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观光线。
3、极地海洋世界:建设由极地海洋动物观赏表演、海洋科普、海洋休闲娱乐、渔人码头、游艇俱乐部等组成的大型综合性极地海洋主题旅游项目。
4、欧陆建筑风情文化商贸旅游区:以中山路和教堂广场为中心,结合城市风貌保护和旧城改造,建设以欧洲风情文化市场、咖啡馆、快餐馆、酒吧、艺术品画廊、土特产品为主要特色的步行街、商业区、停车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形成以欧陆建筑风情文化为特色的商贸旅游区。
5、中国海军博物馆:新建海军广场、大型综合性展馆和海军英模雕像群,开发参与性、趣味性、仿真性旅游项目,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科普、军史战史研究和展示、海洋国土观教育、对外军事交流和旅游观光等功能。
6、国际豪华邮船中心:在北海船厂旧址建设国际豪华邮船码头、国际邮船服务中心和大型停车场。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期间用作比赛船艇丈量区,比赛结束后,恢复该区的国际豪华邮船接待功能,使我市成为环西太平洋国际邮船旅游航线的主要停泊地和目的地。
7、海滨及温泉旅游度假设施:建设和完善石老人、薛家岛、琅琊台、仰口、田横岛、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满足不同度假者需求的海滨、温泉及城市海滨山林度假项目,宣传“奥运在中国,度假在青岛”,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旅游度假项目。
8、崂山风景名胜区深度开发:坚持生态型、高品位、出精品,全面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从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上提升崂山旅游的档次。在崂山大河东规划建设综合旅游服务基地,全面提升崂山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
9、游艇帆船俱乐部:在奥运赛场、海滨度假区、城市海滨、港湾规划建设一批会员制和游客及大众参与的游艇帆船俱乐部,发展海上体育旅游和休闲娱乐活动。
四、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
(一)旅游引导标识:
设置中英文对照的道路交通标识、旅游区(点)引导标识、著名建筑、历史名人故居说明牌、标志牌;在主要道路和旅游区点设置国际公用信息图形符号、中英日韩文字的旅游导游图、导游牌;在星级酒店和旅游接待服务场所推广使用中英日韩文字的服务标识、宣传材料和电视触摸屏。
(二)咨询服务系统:
在游客主要集散地、商业区、风景区,建设多功能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站,形成具有城市形象宣传、信息咨询、自助查询、紧急求援、旅游投诉、旅游代理预订、旅游纪念品展销等服务功能的旅游散客咨询服务网络,方便散客自助旅游。
(三)旅游交通设施
加快旅游码头和海上运动基地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改善景区道路,在主要旅游景区、商业区和游客集散地建设适宜大型旅游团队车辆停放的停车场;在新建旅游景区(点)建设与接待规模相适应的生态停车场。
(四)旅游公厕
在主要旅游区、商业区和游客集散地,每年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旅游公厕和城市公厕;对商业和公共设施的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将公厕建设纳入城区和景区管理的考核指标,旅游区(点)的旅游厕所达到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标准。
(五)旅游服务
1、旅行社: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与指导,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通过招商引资、重组、改制、嫁接等途径,推动旅行社规模化、集团化和网络化建设,培育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旅游企业,增强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
2、旅游住宿:按照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建设和改造一批高中档旅游饭店,积极发展经济型旅游饭店,提高整体接待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引进世界青年旅馆组织标准和销售服务网络,建设和改造经济适用型青年旅馆和季节性家庭旅馆;适当发展旅游度假宿营地和汽车旅馆。
3、旅游餐饮:在继承和弘扬齐鲁饮食文化的同时,积极发展青岛特色菜系,引进和推广满足不同游客口味的各类菜系;鼓励发展地方风味小吃,发展特色旅游美食街和特色美食品牌连锁经营,形成地方旅游餐馆特色,丰富旅游餐饮品种,提高餐饮服务质量。
4、旅游车船:按照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要求,整合社会资源,发展观光巴士和旅游车辆。增加旅游景区景点专线车、城市观光巴士,在主要风景旅游区和游览线路逐步推广使用环保型游览车。配备具有海上观光、餐饮、娱乐等功能齐全的游船,建设海上旅游设施,满足海上旅游的需要。
5、旅游购物:改善购物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游客权益,方便游客购物消费。加大旅游商品市场培育力度,在主要景区景点设立旅游纪念品专柜,在市区和主要旅游区设立旅游商品特色街和特色商店,推动旅游商品销售。鼓励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景点特色的旅游商品。
6、旅游文化娱乐活动
在市区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适应的文化广场、文化超市、音乐厅、歌舞剧院等;整合城市文化资源,开辟各种特色的专题博物馆、纪念馆;改造和新建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积极发展适合市民和游客参与的特色、高尚的旅游娱乐活动;开发游客喜闻乐见的夜间游览项目,建立完善游客夜间服务网络,丰富游客的夜间文化娱乐生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旅游行业管理。通过完善旅游法规体系,开展联合执法,依法加强对旅行社、导游员、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车辆的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打击“黑车”、“黑导”,提高星级酒店的旅游服务质量,倡导诚信经营服务,创建优秀旅游品牌;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积极推行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全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加强旅游规划和项目管理。建立完整的旅游规划体系和旅游大项目引导协调机制。依据青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奥运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控制性规划;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旅游项目,整合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高旅游档次;加强对旅游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策划和建设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多渠道增加旅游投入。完善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加强城市整体旅游营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协调、引导和服务工作,在城市总体规划、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和区域控制性规划的指导下,积极鼓励、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投资经营性旅游设施和项目,进一步发展多元化的旅游投资格局。
(四)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和培训,在旅游从业人员中推行“外语达标”、“持证上岗”和“技术等级评定”等制度;努力建设一支以高级管理策划人才、职业经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旅游行业骨干队伍,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五)健全旅游监督网络。建立健全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监督网络,健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有机结合的监督机制,确保旅游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