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1000字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12-30 15:03:47

㈠ 横县概况不少1000字 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工业、农业、城市、人口、交通、旅游

横县概况不少1000字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工业农业城市人口这都是人文地理和环境的结合需要对人生的社会经验来进行吃瘪和实践

㈡ 分析最近几年旅游业饭店的发展现状(1000字左右)

2010年以来,在旅游产业持续高速增长与房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旅游地产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快速发展,并且旅游地产开发不仅是在卖房,而是与城市运营、产业结构调整等紧密结合,产业创新、服务提升、产品创新成为主流。
5月24日,专业研究机构克而瑞发布《2014-2015中国旅游地产发展报告》显示,近几年旅游地产开发持续升温,截至2014年底,全国旅游地产 项目已多达7965个,同比新增2666个。市场供应规模已十分庞大,旅游地产难以是房地产竞争“蓝海领域”,而是步入了“兵戎相见”的“红海竞争”阶段。
“2010年以来,在旅游产业持续高速增长与房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旅游地产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快速发展,并且旅游地产开发不仅是在卖房, 而是与城市运营、产业结构调整等紧密结合,产业创新、服务提升、产品创新成为主流。这一时期旅游地产规模迅速扩张,并呈现出多中心的发展格局。华侨城、万 达、万科、世茂等实力房地产企业成为旅游地产开发的主力军。”克而瑞旅游地产部总经理胡晓莺表示。
报告指出,我国旅游地产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十分明显,海南、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的旅游地产项目数量最多,分别占全国旅游地产总数量的15%、 22%和17%。两广、西南和闽东南地区的旅游地产发展十分迅速,这三大区域的旅游地产项目数量也占到全国旅游地产总数的23%。
从旅游地产项目的分布变化来看,海南、西南、长三角、环渤海、两广、闽东南六大传统旅游地产发展区域的项目数量占比有所下降,旅游地产发展的区域集中性特征开始淡化。未来旅游地产项目的竞争市场将比现在的更复杂。
和旅游地产项目数量迅速增长相对应的是旅游地产开发企业规模的迅速增长。
“2012年我们统计到的旅游地产开发企业仅为1629家,2014年已多达5324家,增长3倍多。从2013年和2014年两年的数据对比来看, 我们发现占地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内的极小型旅游地产项目占比略有下降,而占比在5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旅游地产项目占比则略有上升。”胡晓莺告诉《第一财 经日报》记者,旅游地产的空间规模并不单纯反应建筑体量,更多的是反应产品层次的丰富度,就目前旅游地产的发展现状而言,占地面积正在逐渐扩大。一方面, 政府对旅游地产项目的诸多配套要求,这使得开发商必须有更多的土地来平衡收益;另一方面,在累积了多年开发经验的情况下,很多开发商都有着较强的开发自 信,在不断扩大其开发项目体量的前提下,在产品组合方面,不断创新的产品形态。
报告进一步指出,2014年,购买旅游地产的潜在市场规模大增,根据克而瑞去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随机抽样的受访者中近期就有购买旅游地产的人员占8%,两年内有购买旅游地产打算的人员占到17%,相较前一年,分别上升了2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
此外,无论在哪里餐饮都是最被消费者关注的元素,旅游地产也不例外,调查显示,49%的意向旅游地产置业者最为关注的是餐饮配套。此外,购物、医疗和运动配套的关注度也比较高,分别为35%、27%和27%。
同时,随着旅游度假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特色化、个性化的新型配套服务的关注度急速上升。从物业类型偏好角度来看,度假体验感较好的别墅物业最受意向旅 游地产置业者的欢迎,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购买别墅物业。同时,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产权式公寓等投资属性较强的物业类型的市场偏好度有所回落。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价值的回落,中国个人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掀起了一轮海外置业热潮。伴随着中国高 净值人群的海外置业热潮,中国开发商也开始频繁出海。比如,中坤在美国收购了幸运之星牧场,阳光100塞班岛落子旅游地产。

㈢ 国家对待文化产业有哪些优惠政策

1、降低准入门槛

对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有了一些明确的政策规定。鼓励民营资本、外资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特别是要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最终目的是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2、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也非常明确

现在中央财政和部分地区的地方财政都已经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中央财政要明显增加专项资金的规模,主要工作是以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这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细化。

3、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使其作为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对重点领域的文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推动文化企业并购重组,推动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现在这个基金管理公司已经成立,主要是由财政部采取注资的方式,吸收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的资金,采取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

4、鼓励上市融资

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进行上市融资,同时明确要求现在已经上市的文化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作为战略投资者推动文化企业的并购重组。

5、明确提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随着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文化产业的影响面越来越大,但是现在发展文化产业当中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人才的极其匮乏,特别是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极少。

下一步要通过引进、培训甚至在高等院校设立专门的学院来加快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也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在国外吸引一些专门人才投身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6,明确提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问题

文化产业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内容生产,内容生产必然会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现有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快立法的步伐。

7、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从“三个一批”来理解——做优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文化资源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

㈣ 1000字的文章关于旅游业态的

旅游业的兴起使旅游文化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且日显重要.旅游与文化的相互交织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要求.旅游文化具有移动传播性、时代性、民族性、阶层性等特点.旅游文化在人文教化与审美、经济方面及文化交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休闲、旅游、交流,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当代文化的显著特征.我们在研究旅游的同时,决不可忽视其文化功能.诚然,旅游者经常徜徉于山水林田之间,饱览自然之美,获得的是旅游者在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再美的景色也无动于衷.”旅游是人摆脱了生存压力后的一种非功利性的自由活动,综合游戏、学习、审美于一身.山水林田本身是自然,但欣赏它们的活动却是文化.禅宗有云,初参禅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到深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作为一个旅游者,仅仅知道旅游,只是一个看客;不仅知道旅游,而且知道文化,才是一个真正的旅游者,才称得上一个旅行家.同样,仅仅研究旅游,可以成为一个旅游业的指导者或一个有知识的商人;只有不仅研究旅游,而且研究旅游文化,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专家.而现在,奇特的自然风光和不同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人们奔走于全球各地,旅游的跨文化交流功能日益明显和重要.亨廷顿曾预言2l世纪是“文明的冲突”的世纪.这更使我们意识到加强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旅游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兼具劳作与休闲双重性质的人类非迁居性旅行活动.偏重于劳作性质的旅游为价值创造性旅游,侧重于休闲性质的旅游为价值欣赏性旅游.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劳作性旅游逐渐转向休闲性旅游,这实际上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变的重要进步.在此过程中,参与旅游活动的社会阶层必然日益扩大.旅游的结果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日渐广阔地契合与共进,以及文化空间的不断跨越与联结.不同文化圈的不断沟通与交融,从而导致旅游个体审美能力的提高及整个人类社会多样性的统旅游文化的本质取决于人的本质属性.人类超越自然、追求自由和完善的本质属性,使人类天生具有“出走”的动机和“超越”的愿望,从而导致了旅游活动的产生.规章制度下快节奏地生活,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苦闷、焦虑和紧张的情绪,这就需要暂时地回归自然,以使人性重新获得舒张和调适,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自由和完善.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不同的地理位置,就会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文化.不同的文化通过不同的途径交流,就会产生对原有文化环境的出走和超越、对异质文化的体验和比较.旅游的实质就是对这种文化差别的寻求和不同文化的交流.旅游是暂时离开原居住地的一种活动,对于旅游主体而言就是对原有文化环境的出走和超越,也就是寻求新的文化内容.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旅游是文化空间上的跨越.人的本质属性是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性完善,文化是人类在追求自由和完善过程中创造的成果,而旅游就是旅游主体为完善其人格和人性而进行的横向吸取和交流,结果是使不同文化空间相互联系和交融.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主体的本质完善为主线的综合性的文化样式,是旅游主体为追求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塑造完善的文化人格及民族性格,实现的对自然的超越与回归.旅游客体除了自然界外,还包括留有文化印记的人文景观.旅游客体在旅游主体追求自由和完善的过程中,促进了旅游主体审美的发生,并参与主体文化人格的塑造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民族文化、历史遗产、传统习俗和精美艺术,这些要进行旅游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㈤ 贵州省旅游发展的论文2000千字

贵州省本身就是旅游大省,因地理环境决定了贵州以山、水、石、林为主线的旅游环境,而红军长征更是为贵州旅游增添了不少旅游圣地。
古镇、红色旅游、自然融洞、瀑布景观、民族文化等组成了贵州旅游的特色,贵州旅游发展这个做论文,这个课题就太广了,建议会贵州的某一个旅游点上去以小见大吧,多在网上查查资料!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