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文创旅游产品的成长趋势

文创旅游产品的成长趋势

发布时间: 2020-12-29 14:32:54

Ⅰ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旅游行业将向着智能化,定制化,跨界结合的方向发展
1,人工智能向旅游服务广泛渗透
人工智能在2018年赚足了眼球,旅游行业也开始研究在营销与服务中应用AI技术再造流程、优化体验。在目的地营销、智慧化管理、客户画像、在线销售、线下迎宾、游客互动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都有广泛应用的空间。同程旅游已经率先开启智能机器人在旅游行业的运用,可以实现迎宾接待、微信购票、游客互动等多项功能;技术大牛的去哪儿网的火车票搜索页面,只需简单一句话,10秒钟即可出现车次;携程还宣布有3个与签证相关的技术与服务创新,已获得国家专利发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旅游服务的更多环节都将迎来AI的渗透。
2,定制旅游向细分市场深耕
细分市场是定制旅游市场逐渐成熟的必然要求,改变目前定制旅游概念混乱、良莠不齐的状况。但这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种细分市场都需要整合不同的资源,培养相应的定制师等人力资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进入实操层面,并完成对中小学的渗透式市场启蒙,2018年研学旅行必将迎来井喷。表征之一就是北京从2018年起将初中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成绩计入中考成绩,预计更多城市将出台类似政策,研学旅行爆发势头不可阻挡。细分市场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甚高,只想蹭热点炒概念的做法怕是行不通了。
3,跨界融合加剧
在大的格局上,旅游与生态建设、美丽乡村、基础设施提升、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有完美的结合点,特别地方政府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小的方面,旅游与个体的消费升级息息相关,从简单的满足观光需求,到休闲放松、亲子娱乐、家庭度假、蜜月婚纱、接受教育、培养兴趣、满足爱好、陶冶情操等,旅游的功能得到极大扩展,在提升生活品质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目前,各种“旅游+”还仅在初级阶段,不管是大的格局,还是小的方面,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跨界融合的趋势还将长期持续。
大市场催生出新的人才需求,抓住旅游行业新趋势的企业对于人才需求非常强烈,纷纷给出高薪抢人,比如,在线旅游巨头同程,大多数产品运营和技术类岗位给出的年薪都在30万左右~

Ⅱ 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一)市场细分化趋势
随着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也随着旅游者出国旅游次数的增加,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城市观光游览这种传统的旅游方式,而趋于追求能够满足其特殊需求且富于刺激性的旅游方式。现代旅游市场出现了市场细分化趋势。每一种细分市场都具有其独特之点,能够满足某一类型旅游者的特殊需求。旅游组织者将注重从更深层次来开发人们的旅游需求,根据人们的年龄、职业、爱好等不同情况组织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来面向不同的细分市场。特殊旅游、专题旅游也越加盛行。除过传统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商务旅游外,目前比较盛行的旅游方式有:宗教旅游,探险旅游,考古旅游,修学旅游,蜜月旅游,购物旅游,奖励旅游,民族风俗旅游等等。每一种旅游方式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中国国家旅游局于1991年5月向国际旅游市场推出了首批14项国家级专项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旅游的产品类型。随着国际游客对特殊旅游需求的增加,人们期待着更多、更为丰富多采的专题旅游路线的不断推出。
(二)从观光型旅游为主向度假型旅游为主转变
根据对日本出国游客的调查,近年来日本每年出国游客中有2/3是重复出国。而美、英、德、法等国重复出国游客所占的比例更高。由于每年出国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定式,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足于在各个旅游点之间长途跋涉、疲于奔命的旅游方式。旅游目的也从传统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向通过旅游使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陶冶生活情趣等转变。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观光型旅游并不会完全失去市场,但在传统的旅游客源国家中度假旅游将更为盛行,将会逐步取代观光旅游成为国际旅游的主体。世界上旅游度假胜地如地中海地区、加勒比海地区仍将是国际旅游者集中的地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夏威夷及具有丰富海滩资源的泰国、印尼将会是旅游者热衷于选择的目标。而主要吸引商务和购物客人的城市型旅游地如香港、新加坡、台湾、南朝鲜将会在度假旅游浪潮中失去一部分市场。到本世纪末,泰国、夏威夷将会取代香港、新加坡成为东亚、太平洋地区第一和第二位的旅游接待地。中国的国际旅游客源以观光型为主,但中国具有丰富的山水风光和海滩资源,为了适应未来世界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就必须改变中国旅游产品的单一结构,开发度假旅游资源,以吸引国际客源的主流。

Ⅲ 现代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现代旅游产品归属于现代旅游业。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从全球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趋势来看,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和平环境也日益稳定,现代旅游业也相继得到了发展。随着现代旅游理念的转变,人们对之前的大众旅游进行了而深刻反思,倡导可持续旅游并且从“人类中心论”转变为“生态中心论”,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参与型专项旅游受到推崇,团队旅游向散客旅游转变,背包游和自驾车游兴起等等。这些理念与消费模式的转变给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
1、旅游多样化、大众化趋势
旅游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统治性地位的观光型旅游向多样化发展,如商务会展旅游、文化宗教旅游、专项旅游和新兴高端旅游。再者,旅游不再是高消费活动而是作为日常生活进入了千家万户。旅游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可能是远距离的长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广泛而庞大的人群交流和迁移,传统的地域观念、民族观念被进一步打破,旅游的淡旺季已不再明显。
2、文化性是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内在的。旅游企业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和销售文化的企业,旅游者进行旅游,本质上也是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在旅游开发、管理和经营的过程之中没有文化就没有竞争力。因此,旅游业发展首先要注重文化内涵。无论是文化性、生态性、探险性还是度假性的旅游项目,也无论是办旅行社,还是建饭店,都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可以说,对文化内涵的注重已经成为旅游业竞争的起点,起点高则发展余地大。
3、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
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但随着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山看水”,而更多地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体验生活。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层次发展势必迫使旅游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形式上讲,自助游等旅游形式将越来越普遍;从内容上讲,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会展旅游等将会成为新的热点。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各类会展等相继多元化。
4、旅游服务逐渐向人性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随着旅游业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标准化服务的实施使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由于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等特点,标准化服务的弊端逐渐显露。因此,未来旅游服务将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努力使所有的游客满意。一方面通过开展度假游等继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商务游、会展游扩大对企业、政府的服务。通过承揽其他各种专项旅游服务,真正实现旅游服务全面化、社会化。 5、旅游业科技化趋势日益突出
高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旅游资源开发的高科技化,海底游、南北极游、太空游等旅游方式已成为可能;旅游服务的高科技化,如: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计算机预订系统、饭店管理系统、开张与结算计划等信息网络技术能够极大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Ⅳ 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分析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境外游客陆续涌进,中国的旅游商品应运而生。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旅游业逐渐发展并兴旺起来,但作为旅游要素之一的旅游购物,却长期处于缓慢的自然发展状态。
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提出了发展旅游购物,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比重的要求。国家旅游局也连续7年举办了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国旅游商品论坛等活动,为旅游商品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从2009年至今,中国的旅游商品进入了政府引导的发展期。中国的旅游商品也逐渐从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的小圈子,逐步向旅游工业品等更广阔的旅游商品领域迈进。
2014年8月,国务院31号文件将扩大旅游购物消费,列为旅游业发展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的旅游商品终于走进了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旅游习惯和旅游观念的转变,中国的旅游商品发展呈现出六大主要趋势。
趋势一:向大旅游商品发展
中国的旅游商品在很长一段时期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旅游商品的狭隘理解。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误把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理解为全部旅游商品,而人们生活所需的生活类工业品没有被纳入到旅游商品中,以至于各地开设的旅游商品店主要是旅游纪念品店、工艺品店和农副产品店。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旅游纪念品在旅游商品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旅游工艺品在旅游商品中的比重也属于雷声大雨点小。在一些工业落后地区,旅游工艺品在旅游商品中的占比稍高一些;而在一些大城市和工业发达地区,旅游工艺品在旅游商品中的占比越来越低。游客对“华而不实”的工艺品的兴趣是逐渐降低的,其购买量也逐年下降。尤其在出境游比例扩大后,游客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购买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在旅游购物中占比微乎其微。这些出境游客主要购买的是生活类工业品,包括化妆品、服装、鞋、包、电子产品等。
近年来,在国内的旅游商品销售中,生活类工业品在高速增加,在旅游购物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旅游时,游客购买的生活类工业品在旅游购物中的比重已高达80%。
为了和过去以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为主的传统旅游商品相区别,我们把包含了生活类工业品等的旅游商品称为大旅游商品。
事实上,在大旅游商品做得好的地区,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和旅游购物绝对值都是巨大的。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向全品类的大旅游商品发展成为旅游商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趋势二:向生活化方向发展
很长一段时间,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上主要强调文化、科技特征。经营者多从文化、科技角度去设计、研发、销售旅游商品,形成了旅游商品市场上貌似新产品很多,但游客购买量却不大的“叫好不叫座”的现象。片面强调文化,结果造成印有景区图案、标志或者著名景观造型的商品比比皆是,而商品的功能反而被忽视。
反观国外的旅游商品,普遍没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无论在电子产品上还是在服装、鞋、帽、箱包等上面,很少看到文化符号、景区的名字、图案等。没有文化特征为什么游客喜欢?有人说是因为国外的商品有品牌。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国外没有品牌的、能提高生活品质的商品也被游客大量购买。
为提高生活品质而开发旅游商品,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中国旅游商品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甚至是中国原创商品能够走出去的必然趋势。
趋势三:各类旅游商品同步发展并相互促进
无论是传统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还是新型的生活类工业品,它们既有各自的发展方向,又在互相促进,不断创新。目前,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在向实用化、生活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那些冷冰冰的工业品也借鉴了很多传统工艺品的图案、纹饰、造型等,使工业品在保留实用性的同时,更有艺术性、观赏性,也易于受到游客的喜爱。
不同类别的产品,包括农副产品,它们的包装也有很大变化,已不再是简单的传统纸盒、粗布布袋、印有花纹的传统纹饰的包装材料,而是一种新型的包装材料,既简洁又生动,又有实用性,还具有安全性。
趋势四:旅游商品销售与“游”深度结合
长期以来,旅游商品销售主要是在专门的旅游购物店或普通商店的自然销售。大多数商店与旅游关联不大,更没有主动与旅游相结合。现在很多商店已经开始与旅游结合来销售旅游商品,包括商店位置的选择,建设特色商业街、特色购物街,针对游客宣传促销等。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旅游商品的销售,使人们在旅游的时候得到方便轻松的购物享受。尤其是商业街和商店内外旅游吸引物的出现,使旅游购物店、旅游商业街、旅游购物街呈现景点化趋势。
趋势五:旅游商品与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同步发展
人们一讲到旅游商品销售的地点就谈到景区。其实旅游商品的主要购物地点不是在景区,景区只是旅游目的地中的一部分。旅游商品销售主要在特色商业街、特色购物街和商场、商店,包括工厂店、免税店、保税店等。
很长一段时间,旅游目的地建设很少被提及,人们主要重视旅游酒店和旅游景区的建设,甚至把景区当成了旅游目的地。景区的主要作用是供游客游览。人们在景区里面主要目的是“游”。
旅游目的地的主要作用则包括了旅游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服务。旅游目的地是包括旅游景区的一个完整的旅游服务系统,让游客不光是游,还要留下来,在这里住,在这里吃,在这里玩,在这里娱乐,在这里购物,而旅游购物所买到的商品就是旅游商品。所以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好坏与旅游购物密切相关。
像香港、新加坡等地都是比较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它们将旅游中的各要素融合在一起,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又享受了购物的乐趣。现在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逐渐被人们重视,突出旅游目的地特色的旅游商品也大量出现。旅游目的地也越来越重视旅游商品的销售,旅游商品与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同步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趋势六:旅游购物店与互联网融合
传统的旅游购物店都是一些实体店。互联网出现之后,实体店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做一些宣传,更深的融合比较少。而利用互联网电商开店,直接就能把货物卖给所有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不是在旅游中购买商品,因此也很难把电商的销售计算为旅游购物或旅游商品销售。
现在出现的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模式,也就是O2O模式,人们在线上浏览选择商品,并在旅游中寻着途径到线下的实体店里确认选择,并在线上付费。这种新的模式对旅游商品的销售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微店等,也在尝试进行旅游商品的销售。但是,无论哪种利用互联网的旅游商品销售模式,都要考虑到旅游的特点,游客的需求。
有人提出未来互联网将取代实体店,旅游购物将不存在,这是非常荒唐的。游客在旅游中逛实体店本身就有游的感觉,是一种享受。旅游购物店与互联网不会互相取代,而是融合发展,并成为一种趋势。
旅游商品产业是旅游业中涉及面最广的一个产业,也是旅游业中潜力最大的一个产业,更是一个关乎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扩大内需、扩大消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顺应旅游商品的发展趋势,认真地、勇敢地、实事求是地面对,中国的旅游购物在旅游总收入中的占比才能赶上旅游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的旅游业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Ⅳ 文创产业发展前景趋势包括哪些

综合政策、市场需求、投资盈利率等因素,文创产品的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专文化产业是属创新和科技含量较高的门类之一,这些也将成为文创产品未来发展的趋势。
除此之外,文创衍生品、非遗产品等都要提高设计水平,同时加强外观性、便利性、实用性、舒适感等,提升产品价值;另一方面,将会用更好的方式营销,结合互联网和大品牌做“文化电商”,同时注重产品营销,如在影视剧中植入文创产品或是与网红结合推出等。
当然,除了结合新技术、新媒体、注重营销方式外,未来还需丰富文化体验形式和文化业态,提升文化资源利用层次,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Ⅵ 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未来发展有哪些趋势

1.文化创意,成为文化旅游的重点发展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被称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产值达220亿美元,并以5%的年增长速度递增。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在旅游领域的拓展和延伸,成为旅游发展的新引擎,反过来,旅游的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创造了新机遇、新动力。

2.文化“深度游”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专业规划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中国旅游已经从传统"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向以文化为主题导向的“文化深度游”、“文化休闲游”转变,并出现了以世界遗产为核心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

文化深度游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遗产旅游热的兴起和发展。“遗产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最热门的项目之一。英国遗产旅游业发展迅猛,年收入高达260亿英镑,几乎成为该国旅游业的支柱。

3.康体保健游已经成为文化体验旅游的重要内容

文化性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特质之一,体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方面。

随着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出游能力渐趋增强,文化体验游成为游客热衷选择的旅游产品类型,其中康体保健游因为能够迎合现代人越来越强的医疗保健意识和康体养生需求,成为广泛关注和备受推崇的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类型。

Ⅶ 旅游业发展趋势有哪些

经过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旅游产业的支柱作用更为明显。综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结合博为国际咨询集团多年的项目情况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地位将不断提升
第二,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
第三,从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
第四,将逐步从观光型旅游转向复合型旅游
第五,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第六,旅游信息化含量越来越高

Ⅷ 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专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属 前瞻》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行行程的网民规模达到1.81亿人,年增长6910万人,增幅61.9%,使用率提升至29.3%。
近年来,资本市场对于在线旅游企业的投资热情高涨,足以反映出在线旅游作为服务类电商在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
从投资方向来看,近年投资的重点集中在两个:一个是针对休闲度假等产品,另一个是旅游信息媒体类网站。前者体现出继机票、酒店等产品之后,度假产品将成为在线旅游下一个支柱型产品;后一类公司“轻”(信息媒体类网站仅做相关的信息聚合和流量转移工作,发挥媒体价值,并不直接持有库存和销售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资本推动下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时效性更强,而信息媒体的快速发展也预示着是在线旅游行业必将持续景气。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