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浙江乡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案例

浙江乡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案例

发布时间: 2020-12-28 20:30:49

Ⅰ 求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成功案例。

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案例,龙岩洋畲原乡生态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入口服务区
1、生态停车场
与项目周边环境相配合,形成具有达成与片区环境相融合的环境,形成为片区服务。
2、游客服务中心
关于游客服务中心的一点说明:本项目中的游客服务中心由一组建筑组成,这组建筑包含“农庄酒店”的大堂、酒店普通客房、并兼具服务中心的功能。因此,这是一组复合型、多功能的建筑群。
3、原乡商街
一方面满足整个区域游客的旅游商品购物需求,另一方面成为山庄休闲度假区的配套。主要提供具有洋畲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以及游客必须的生活用品的购买。
(二)农庄休闲度假区
1、五彩生态谷
2、院落式农庄酒店
3、山地农庄
4、农家大屋
5、乡野农庄
6、生态养生会所

Ⅱ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怎么做比较经典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会比较经典:
1、首先要明确乡村旅游可开发的景点的特别之处。
在规划案中要重点说明这一点,并确定好主题,规划一定要在这个大主题之下进行。
2、其次要集自然风光与度假旅游为一体。
乡村旅游就胜在风光独好,若再开发几个可游玩的项目就可大量吸引人气。
3、最后规划时,要考虑多方面,最好将吃、住、玩、赏、娱、购都结合起来,做成综合性的景区。
(1)吃特色农家美食。
(2)住五星级别墅。
(3)玩特色乐园。
(4)赏农家表演。
(5)娱乡村度假村原始部落等。
(6)购特色购物一条街。

Ⅲ 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现状分析

在旅游发达国家,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构成三大重要板块,呈三足鼎立之势。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方兴未艾。尝到甜头、得到实惠的乡村纷纷扩大旅游规模,有力的示范效应又使许多乡村效仿跟进。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各级政府非常关注“三农”问题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不仅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板块,而且是旅游业反哺农村的有效的途径之一。

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于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向着内容更丰富的休闲农业发展,即不仅提供农产品,而且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区,这种“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乡村旅游,又可达到提高农民收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

当前,我国的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都市圈地区,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早,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很有特色的观光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景区,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1998年,国家旅游局把“华夏城乡游”作为旅游主题,使“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做农家人、娱农家乐、购农家物”成为农村一景,使田园农家乐、花乡农家乐、果乡农家乐、竹乡农家乐、渔乡农家乐、湖乡农家乐等成为城市新宠;2004年我国的旅游宣传主题被确定为“中国百姓生活游”;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进一步把我国的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推向高潮。

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走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既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结构效益,又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还建立了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了农业龙头企业,提高了农业规模效益;同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农业精品名牌战略,实现了结构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农民调富的目标。2005年,尚田全镇农业总收入约1.6亿元,而“彩色农业”就占到了1亿元,户均约7000 元,“彩色农业”总收入比上年净增逾1000万元。

出游便利,次数多,方式灵活,可采取分时度假。城里人有闲,但闲不连续。从1995年开始,我国推出了“双休日”制度;2000年开始实现了“ 黄金周”制度。目前,我国全年的法定假日已达114天,约为全年的1/3。但这种休假是不连续的。随着“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和“工作是为了更好的休闲 ”的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随着假期的增多和延长,随着带薪休假、奖励旅游的兴起,方便灵活、可分时度假的旅游形式下定会越来越受到欢迎。而“农家乐”因多处城乡结合部,恰恰能弥补这一需要。

以自住房进行经营,可根据营业需要进行改建或整修。我国的“农家乐”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大型的公司化经营的模式,大多还是以一家一户为主,营业面积和内容等比较方便灵活。如添加人造景观与娱乐设施等。

季节性较强。由于季节和农时的变化,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如花卉观赏、瓜果采摘等。

至少具有三个实际价值:

1、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家乐”的兴起,开拓了农村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一是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农家乐”促使农民转而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色资源,就地发展第三产业,拓宽了劳动力转移渠道;二是农户收入增强,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三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农家乐”正是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和农业自然资源的新利用。

2、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农家乐”是城乡文化的一个交汇点。“农家乐”的消费主体是城市工薪阶层,他们是现代文化和城市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农家乐”必将加深城乡相互的理解与认同,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劳动就业。

3、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农家乐”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它丰富了旅游的内容,拥有其他旅游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活动,体验农家生活气息,享受农业成果,普及农业基本知识;它开拓了新的旅游空间和领域,使游客走进“农业”这一大世界,以减轻和缓解城市旅游地过分拥挤的现象,从而推动了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存在的问题

(一)跟风模仿、弃土从洋

由于缺乏规划,各地“农家乐”发展往往表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景象,从而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让游客觉得“农味淡了”的感觉。而实际上,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一定要注重“农家乐”的特色开发,突出“农味”,反映当地多彩的乡土文化、纯朴的民俗风情和恬淡的农家生活,避免恶性竞争。

(二)恶性竞争、无序发展

由于“农家乐”发展历史较短,业内统一规范尚未完全形成,多数从业人员“半路出家”,不少农家乐“土法上马”,热情过头,强行拉客,吃住安全无法保障,降价恶性竞争或抬价宰客现象时有发生。

(三)竭泽而渔、不顾后果

“农家乐”是富民产业,由于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少业主或政府部门只把眼睛盯在收入或税收上,不但不注意“蓄水养鱼”,而往往不顾后果,竭泽而渔,有使“农家乐”旅游被扼杀在摇篮的危险。

Ⅳ 有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案例吗

现代农业,最赚钱的是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让城里人来观光、休闲、采摘,来购买你内的产品,容来吃,来住,来体验!要让他们来,美丽乡村很重要,环境很重要,创意很重要!这方面建议你去网上搜*索一些关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文章看看(推荐你网上搜*索“北京草莓采着吃”、“桃醉城乡”等等,不错的创意案例,相信会让你耳目一新),也可以购买这方面的书。
强烈建议你登录全国休 闲农 业信 *息 服 务平台”魅力城乡”(就不输入网址了,网址一般审核不过关!你在网络里输入365960,第一个就是,也可输入“魅力城乡”,第二个就是。365960的意思是365天,960万平方公里。),该平台是农业部下属的休闲农业门户网站,上面不但有国家对休闲农业的政*策,还有众多休闲农业成功案例,也可以查询各区域休闲农业的经营点。如果你对休闲农业有兴趣,这上面几乎可以找到你所要的大部分内容。
另外,魄力城乡还有安卓、苹果客户端下载可以方便你查询休闲农业经营的地方。
希望对你有帮助,祝愉快!

Ⅳ 有没有乡村旅游规划的经典案例可以参考

北京建国慧景旅游规划设计院在乡村旅游规划领域有很多创新经典的案例,“建国慧景” 成立于2005年底,国家乙级旅游规划资质(正在申报甲级),是“慧景智业”的母公司,拥有职业规划师、设计师、培训师和客服人员50多人,吸引了来自中央美院、清华大学、中国美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著名院校的优秀青年设计人才,部分旅游咨询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和海外留学背景,专业结构纵横贯通、完整齐全。
“建国慧景”擅长于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利用、战略定位、项目策划、景观建筑创意设计、旅游综合体策划设计、大型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规划设计、宗教文化旅游规划设计和红色旅游规划设计,具有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全程规划设计能力。五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精品规划成就著名旅游品牌”的“品牌双赢”理念,以技术领先、责任为重、求真务实的企业口碑,保持着客户满意率、评审通过率、项目回款率的“三个百分百”的纪录,是行业中以策划和设计见长、值得客户信赖的实力品牌。

Ⅵ 求乡村旅游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好发展的案例。

乡村旅游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好发展的案例,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云南开远红土寨旅游新农村方案设计,云南开远红土寨位于开远小坝心及凤凰谷项目区域内,是一个依托新农村改造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旅游新村改造项目。开远市小坝心及凤凰谷片区是以“旅游为总抓手”,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前提下发展乡村旅游。
红土寨乡村改造设计方式,是在充分分析开远资源特色、文化底蕴、农业现状的同时,结合和考虑片区所处的周边环境,在村落的分布上和农民的住房问题上,不一味的追求“拆村并点”的统一和集中,也不会为了保留而保留,而是根据项目的需要,找到一种“性价比”最优的解决方式。采用“一个片区,多种模式”的多样化改造方式,通过对建筑立面、房屋院落、村落街道、中心广场等区域的改造,真正的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开远小坝心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开远的乡村旅游和城乡统筹建设打造一张名片。

Ⅶ 浙江乡村旅游取得了哪些成功

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按照国家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部署,围绕建设浙江全域大景区和打造“诗画浙江”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总体目标,把乡村旅游作为浙江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增长极”,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和发展载体,全力提升乡村旅游产业规模与发展品质,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全省全年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2亿人次,实现旅游经营总收入300.7亿元,同比增长17.9%;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1个,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122个,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4个,省级精品民宿122个(其中白金宿6个,金宿17个,银宿99个);积极拓展农业多重功能,累计创建24个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3个省级示范县,2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9个中国美丽田园,休闲观光农业总产值达290多亿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出官方的数据是:自2003年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起,截至2017年底,累计有2.7万个建制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占全省建制村总数的97%。2017年,浙江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611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6元,同比增长9.1%,是全国13432元的1.86倍,连续3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Ⅷ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谁能提供一个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还是非常多的,据我所知贵州余庆白泥坝现代农业旅游规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余庆地处黔北南陲,系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四地州(市)的结合部。北与湄潭,东与石阡、凤冈,南与黄平、施秉西与瓮安接壤。北部、中部为乌江河谷阶地,县城所在的白泥盆地,是贵州省著名的万亩大坝之一。规划区紧靠余庆县县城,白泥万亩大坝是贵州省19个万亩大坝和全国100个万亩大坝之一,是余庆县粮食生产的主要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发展优势。

水资源是开展乡村旅游不或缺的资源之一,流动的水能有效地带活乡村旅游,让乡村充满活力;亲水性的旅游项目,更容易让游客体验最为原始的乡村生活场景。远景设计研究院充分依托余庆县自身的山、水景观特色,充分挖掘和提炼地段中的自然环境要素,通过有机的设计使人在规划区中充分感受到山、水,突出山、城、水、绿交融的生态格局,从而形成深刻的旅游印象。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