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文化旅游节
㈠ 桂林山水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活动标识有何独特创意
活动标识以流畅飘逸的书法笔法有机地将汉字草书“山、水”与桂林秀丽的山水风光融为一体,生动地描绘出桂林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凸显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旅游文化内涵。水墨淋漓的书法笔法与汉字草书“山、水”有机交融、相辅相成,体现了桂林山水旅游文化独特的魅力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内涵,同时不乏浓郁的人文亲和力和温馨的美感。 图案线条恰似舞动的彩带,结合玉带一般的漓江,寓意桂林山水文化旅游节恰似友谊和交流的纽带,把桂林和世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烘托出隆重、热烈、欢乐、喜庆的节会氛围。蓝、绿结合的标准色搭配鲜艳醒目、和谐靓丽,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厚重的山水文化底蕴。
㈡ 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意义
桂林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门户城市,是世界旅游组织向全球首推的旅游目的地,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言而喻,旅游对桂林经济的推动、桂林旅游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众所周知,但提升桂林旅游的品质,提高桂林旅游的效益,强化桂林旅游的地位,树立桂林旅游的新形象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为之不懈努力。举办2013·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就是一个实际性的步骤和举措,借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桂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通过节庆这种形式,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商贸与旅游的结合,逐步实现从以资源为支撑的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的复合型旅游的转变,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桂林旅游的品质和效益,产生“黄金周”一样的效应。
举办2013·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是桂林市打造品牌活动、标志性活动的进一步尝试,是落实“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丰富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节庆活动达到营造全民共建旅游名城的氛围、让游客向往桂林、让市民热爱家乡的目的。
㈢ 大别山属于什么地貌
大别山山地被断层分割成许多菱形断块,东南侧黄梅到桐城一带,山麓线挺直,山坡陡到50°以上,是明显的断层崖。山地南北侧修建了许多水库,有梅山、佛子岭、白莲崖水库等。现存森林以马尾松、杉、栎为主。大别山区是中国茶叶和板栗及甜柿的主产区,其中六安瓜片、小吊酒、霍山黄芽、豫南信阳毛尖、信阳红茶、鄂东北的汉绿、岳西翠兰都是有名的品种,英山县茶叶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三,罗田板栗其年产量为全国第一。另外油桐、油茶、丰店乌桕、漆树等经济林木在低山丘陵区广布。主要相关旅游文化节日有中国(黄冈麻)大别山旅游节、中国(六安)大别山山水文化旅游节、罗田九资河镇圣人堂村红叶节等。
大别山山地地质构造基础是古生代华力西中期的秦岭大别山褶皱带。主要由前震旦纪地层和侵入岩构成,以花岗岩、片麻岩等为主。麻城以东部分受燕山运动影响更为显著。山地经褶皱後,曾一度准平原化。现今山地轮廓为此後的断层运动所形成。断层运动仍在进行,1923年霍山大地震即为明显一例。
大别山中山面积约占全部山区15%,其余多为低山丘陵。山间谷地宽广开阔,并有河漫滩和阶地平原,是主要农耕地区。山地多深谷陡坡,地形复杂,坡向多变,坡度多在25°~50°。大别山地势较高,南北两侧水系较为发育,分别注入长江和淮河。注入长江的主要河流有巴河、蕲河、浠水、举水、广水河,大悟河、滠水等;流入淮河的主要河流有竹竿河、潢河、灌河、史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