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酒文化旅游基地
① 杏花村酿酒的起源发展历史
杏花村
,以抄
汾酒袭
闻名天下。早在1500多年前的
南北朝时代
,这里的杏花村都以酿酒、
酒文化
闻名。
唐宋时期
山西杏花
村名已约定俗成,与汾酒工艺有关。杏花村之所以“
万树
杏花”体现的是实用价值不是观赏价值。古汾酒工艺需要杏仁,因而杏花村地区广栽杏树。
江地先生在《汾酒历史初探》一文中指出,
竹叶青
酒在唐代已有,唐末宋初发展为羊羔酒。北宋张能臣《酒名记》则记载为
汾州
杏仁露
。
宋代《
北山酒经
》记载竹叶青和羊羔酒的配方,并多次提到杏仁在酿酒中的作用,“杏仁曲,每面一百斤使杏仁十二两,去皮尖,汤浸于砂盆内,研烂如乳酷相似。用冷熟水二斗四升浸杏仁为汁,分作五处拌面”。说明唐代酿酒很重视杏仁,书中特别提到南方用瓷盆,北方用砂盆,那么杏仁曲主要指北方了。在明代高廉的酿酒著作中就进一步明确:汾州羊羔酒的配方,“曲十四两,杏仁一斤”。这就意味着唐末宋初,汾州生产的几种著名药酒汾清酒、羊羔酒和杏仁露,离不开杏仁。酒坊附近自然会广载杏树,所以人们将酒坊村,渐渐呼为杏花村。杏花村一词在唐末宋初成为酒村的代名词可能就源于此。
② 汾酒文化商务中心对面准备建什么
创新云天地与来商务中心的区源别#商务中心,以提供办公室为主,基本配套服务为辅的商业一体化服务模式。 创新云天地的前身,为湖北区域数一数二之商务中心运营商---盛世龙鼎商务中心,在推出商务中心项目期间,已将商务中心的服务的内容及方式以多元素的体现,发挥至淋漓尽致,服务不断延伸,为客户提供更多配套服务。 创新云天地是盛世龙鼎与双桨共同推出的又一领先的商业办公模式,在商务中心原配套服务的标准上,更是成立了自己的商学院,为入住企业提供相关的企业管理、法务、税务、商业模式设计、全网营销培训等等诸多服务内容,为入住企业的成长保驾护航!
③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标志以杏花村驰名商标图案为基本元素,紧扣杏花茂盛、环境优美、酒坊古版朴、汾酒清香这权一意境展开设计,饱满充盈,生动传神。
杏花状外框由五个杏花瓣组成,象征着“汾酒”企业之魂——五种理念:“传承国宝,清香久远”的精神理念,“心心相印,点点渐进”的管理理念,“清香扬帆,同舟共济”的经营理念,“一心一意,专业得体”的服务理念和“逆流行舟,六力勇进”的发展理念。
以杏花迎春吐香怒放、酿酒环境清雅洁净为基本特征的图案造型,风格昂扬向上,富有动感,蕴含了汾酒“清香三品”(汾酒的清香品质、汾酒人的清香品格、汾酒集团的清香品位)的文化个性,寓示着汾酒事业的勃勃生机。
④ 汾酒的来历
来历:
汾酒产于复山西省制汾阳县杏花村,是我国名酒的鼻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负盛名的八大名酒,都和汾酒有着十分亲近的血缘。
汾酒的原料,用产于汾阳一带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甘露如醇的“古井佳泉水”,与传统的酿造工艺。
使汾酒清亮透明,气味芳香,入口绵绵,落口甘甜,回味生津的特色,一直被推崇为“甘泉佳酿”和“液体宝石”。
汾酒酿造有一套独特的工艺,“人必得其精,粮必得其实,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明,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形成了独特的品质风味。
虽为60度高度酒,却无强烈刺激的感觉,有色、香、味“三绝”的美称,为我国清香型酒的典范。
(4)杏花村酒文化旅游基地扩展阅读:
汾酒的制作:
酿造汾酒是选用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梁”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成的“青 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独特酿造工艺。
所酿成的酒,酒液莹澈透明,肖香馥郁,入口香绵、甜润、醇厚、爽洌。
饮后回味悠长,酒力强轻而无刺激性,使人心悦神怡。汾酒纯净、雅郁的清香是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
汾酒在全国评酒会上多次获名酒称号、得金奖,低度(38°)汾酒——汾特佳酒1987年在全国低度白酒品评会上荣获金樽奖。
⑤ 杏花村酒文化多少年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谁人不知杏花村,谁人不晓汾酒香。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省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以生产经营汾酒、竹叶青酒为主的大型企业,是全国大型的名酒生产基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汾酒人坚持高质量立厂、严管理治厂、科技进步兴厂、艰苦奋斗建厂,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从传统名牌向市场名牌的跨越,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勾兑”出品牌国际化、机制市场化、组织高效化、管理现代化,甜美而清纯的琼浆玉液。
历史名牌篇
酒不醉人人自醉 留得清香数千年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酒都——山西汾阳杏花村,月晴月缺、花开花落,经历了风雨沧桑。几千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碾碎了多少红尘岁月。然而山西杏花村美酒,却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留得清香在人间。
杏花村,中国白酒和中国酒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4000年风雨沧桑,杏花村酿出了琼浆玉液,也留下了无数的传说和故事——老道醉卧“醉仙居”,仙人点化“古井亭”,饮尽浪漫传说梦境;“鲁酒薄而邯郸围”,历史烟尘似在眼前;北齐武成帝推崇“汾清”;唐宋绝句牧童遥指酿成千古绝唱;元明歌诗汾洲贡酒,英法各国闻香相争;美国总统罗斯福酒会喜获佳酿赠亲人,毛泽东引汾酒招待苏共代表……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挥毫抒情。杏花村佳话不尽,历史文化荣耀满堂。“酒不醉人人自醉”。文化的浸泡,使杏花村汾酒味更醇、酒更香。
漫长的岁月,凝成了中华民族的风骨,也凝成了厚重的中国酒都文化。早在4000年前,位于汾河之岸、三晋之地的杏花村,就已散发出缕缕酒香。1500年前,杏花村“汾清”酒就已成为宫廷用酒。杏花村人对酒的酿造,代代相传下来一套传统做法和秘诀,而且酿酒的工艺和方法都在不断总结中不断进步。到了盛唐时期,汾酒采用熟料拌曲,乾和入瓮发酵方法,制出的酒清澈如水,味香醇浓,度数较高,成为中国酒史上首家蒸馏白酒,并由此传遍大江南北。时至明清,傅山先生改进竹叶青酒方,在以往用竹叶的基础上,加配木香、公丁香、砂仁等13种中药和冰糖调和,使酒有了多种功效。
杏花村汾酒从古代一路走来,进入了21世纪。制酒秘诀传到了杏花村新一代汾酒人手里,千年佳酒再次焕发出青春。目前杏花村汾酒、竹叶青酒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4大类、200余个品种的庞大家族。作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以其透明无色、清雅协调、绵甜爽净的风格,显示出“色如冰清,香如幽兰”的绝品特色。
品质特色篇
好山好水出好酒 得天独厚领风骚
人们都知道杏花村出好酒,然而,为什么只有杏花村能酿出好酒,却是一个长久未能解开的谜。
尽管古代有酒仙点化“神井”而得佳酿之说,可神话传说的虚幻浪漫却不足以说服众人。其实汾酒的酿制和发展,乃是中华民族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酿酒技术多为传统秘诀不外传,故杏花村汾酒有“七大秘诀”和“十大秘诀”之说。如果要抽象地解释杏花村酒香的秘密,可用“天、地、禾”三个字来概括。天,即区域性的地理气候;地,即杏花村独特的水质;禾,即制造汾酒所用的粮食用料。20世纪60年代,著名微生物学家秦含章等曾对汾酒进行过上千次实验。在上万个数据里发现,构成汾酒独特风格的关键因素,是因为在杏花村地区的空气和土壤中含有多种有利于酿酒的微生物。原来,杏花村一带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其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地层中锶、碘、锌、钙、钼、镁、铁等元素含量较高,不仅有利于酿酒,而且也是优质的天然矿泉水。杏花村酿酒用的高粱、大麦、豌豆等,在晋中地区资源丰富、量大质优,为汾酒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杏花村汾酒钟灵毓秀、神奇诱人。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具有悠久历史的杏花村汾酒散发出更加诱人的芳香。在古人酿酒秘诀的基础上,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神入化地运用高科技,大力地弘扬了传统工艺,并增加了“料必得其准,工必得其细,管必得其严”的管理经验。在“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继承精华、自成一体”的思想指导下,杏花村汾酒系列品质超群、品种多样、更具特色,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改革创新篇
管理创新求高效 质量把关酿佳品
今天的山西杏花村已经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1949年6月成立之初,杏花村酒厂只有36名职工,8300元固定资产。50多年以后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大型的名白酒生产基地,拥有年产5万吨名优酒的生产能力,职工总数达7000余人,年销售收入12亿元。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个传统的酿酒企业,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名牌优势,然而,汾酒集团公司并没有躺在前人的荣誉上睡觉,而是奋起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投入激情燃烧的时代,不断打造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朝着一流的酿酒工艺、技术装备和科技队伍的目标努力。尤其是在企业管理方面,集团公司领导人以超前的意识和眼光,以胜人一筹的经营战略,采取了新的管理举措,使整个集团公司管理水平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首先,集团公司领导一班人注重规范决策管理。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下,一切决策和部署都以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四大体系运行的要求,实施新的规章制度,促进集团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管理。党委按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做到厂务公开;有关集团公司的重大问题,在充分发扬民主和调查研究基础上,交董事会、党政联席会、职代会集体研究审定。2002年3月,集团公司提出了“111343”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做优、做强、做大为目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次,在管理的每个环节,实施了“优化内部运作管理”。采供中心在体系整合的基础上开展流程再造,引深比质比价招标,节约原辅材料成本开支。成立了降低玻璃瓶损耗QC实物实验室,降低损耗5%;改进了配制酒材料倒算领用办法,实行出库准确计量、凭领料单发放的措施,封堵管理漏洞;强化资金管理,优化增量,盘清存量。积极推进预算决算管理,改进财务制度。出台了《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等规定,对各单位的成本、定额、资金都实行宏观调控和优化管理;构建审计程序,组织力量对北京东奇、太原办事处、晋泉涌、大曲、义泉涌、白玉酒厂等子公司领导的离任审计,同时狠抓工程审计、专项审计、清算审计等工作。创新干部和人事管理制度。酒都宾馆、竹叶青宾馆等单位,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制度。通过调整,实现新老干部的交替,使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有了显著变化。
第三,狠抓质量管理。汾酒集团现已通过ISO9001
⑥ 汾酒的历史和文化。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抄的典型,是由几千年的传统工艺深化而成的好酒。它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说明这一点。
汾酒酿造,历来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当地优良古井水和地下水为酿造用水。以大麦、豌豆为制曲原料,接种天然微生物群落,制成青茬曲,中温曲,红心曲,分别制曲,混合使用。成品曲有典型的清香和曲香。
汾酒主要的是杏花村汾酒,杏花村汾酒也称"老白汾酒",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故得名。在酒水网也有关汾酒的相关介绍,如果要更加了解汾酒的文化, 1 2 3 9 7 4 12 3 Q群查询。
⑦ 求、山西的汾酒文化、山西的汾酒历史、山西的汾酒现状
汾酒历史: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当然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一九七五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蜚声于世
汾酒文化
企业文化
纵观中外所有成功企业的发展史,凡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成长力的企业,无一不是在文化方面遥遥领先的。美国戴尔公司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曾经说:“当我们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时,怎样来维持继续挑战的精神?目前来看,在管理上遇到的神秘层面并不是机制运作,而是文化。”在中华5000年悠久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有这么一种文化,她融于华夏文明,而又能兼容并包,汇集了各个时期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她贯穿于一种文化的始终,影响并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与历程;她通达古今,在物质与精神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可以熠熠生辉,并不断发展创新,在传播先进的民族文化、推广与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方面筚路蓝缕、殚精竭虑。这就是汾酒的文化。
汇集酒文化
在汇集国内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在逐渐考虑如何去汇集世界各地的酒文化。在企业“111343”中长期发展战略中提出建设的三大基地(名白酒基地、保健酒基地、酒文化旅游基地)之一的酒文化旅游基地,正在朝着世界级酒文化基地的方向而努力,内容将更加丰富,视野将更加广阔,目前已经开始着手筹划相关事宜,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汾酒集团将再次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汇溪流成江海,垒块石而至高峰。这是汾酒文化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传统体现。
⑧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杏花村清花瓷汾酒的广告语”水禾清华,厚德载物”
首先:
你的广告语是错的,应该为“水禾精华,厚德载物,清香至尊”,这是汾酒的文化、品质诉求点。
品牌开发,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
当然,实施品牌战略并不是组建几个中心,换个名字那么简单,必须赋予老产品新概念,老品牌新形象。
首先面临的是品牌定位问题。在浓香型白酒统领市场的情况下,汾酒是否也要像西凤酒一样“改嫁”香型?其次是品牌理念问题。只生产百姓喝得起的酒还是追求更多的市场关注点?经过集思广益,企业内部达成一致:清香型白酒有固定的消费群体,与国际白酒口味更为接近,是汾酒品牌国际化的潜在优势。因此,在品牌定位上,他们坚持清香型不动摇,并根据人们消费越来越注重营养、保健的趋势,确定了以杏花村系列低价位酒占领市场,老白汾系列中档酒提升品牌形象,青花瓷等高端酒传播品牌文化,创造利润的产品开发思路,同时开发营养保健的竹叶青、干红系列品牌。
市场对新产品的追求是永恒的,再好的品牌也必须不断提升。2003年底,考虑到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的现状,启动了国藏汾酒系列的开发工程。咨询了国内的白酒专家,基酒在青花瓷的基础上,勾调了50年陈酿,工艺上也有了很大改进,口感特绵、特甜、特香;外包装采用仿玛瑙瓶,就瓶形、防伪、理念、创意等因素进行市场调查,前后近一年才定型。2004年12月,国藏汾酒成为国家博物馆惟一收藏的白酒。应当说,国藏汾酒是他们在充分挖掘汾酒文化的基础上,全心打造的国字号品牌,其以“水禾精华,厚德载物,清香至尊”为文化、品质诉求点,与五粮液、茅台等顶级品牌一起跻身白酒第一方阵。目前,国藏汾酒在浙江、北京、河南等市场销售一路看好。
长期以来,竹叶青酒的品牌定位较好,但品牌价值较低。为此,他们开发了金象、国宝竹叶青,用低聚果糖替代绵白糖,工艺上进行了大胆改进,增加了浊度指标检查,解决了沉淀、褪色问题,提升了品牌质量,被卫生部认定为保健名酒。
在自主开发高端产品的同时,积极进行品牌低成本扩张,走企企合作之路。即选择经营不善,但具有生产、技术条件的企业,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汾酒集团派管理、技术、销售人员监控企业生产。企企合作迅速提升了杏花村低档产品的区域市场份额,还有利于中高档产品渗透区域市场。
汾酒集团官方网站
http://www.fenjiu.com.cn/
⑨ 兴花村白酒价格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杏花村”、“竹叶青”两个中国驰名商标,据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公布,“杏花村”品牌价值已达47.76亿元。公司主导产品有汾酒、竹叶青酒、玫瑰汾酒、白玉汾酒、以及葡萄酒、啤酒等六大系列。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主要品种有国藏汾酒、青花瓷汾酒、老白汾酒等。竹叶青酒是国家卫生部认定的唯一中国保健酒。 汾酒文化源远流长,是晋商文化的重要一支,与黄河文化一脉相承。汾酒历史上有过四次成名。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就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推崇而一举成名,并被载入廿四史;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使汾酒再度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成为酒品至尊;2007年,汾酒继续蝉联国家名酒,竹叶青酒成为中国名牌产品。
企业文化
标志以杏花村驰名商标图案为基本元素,紧扣杏花茂盛、环境优美、酒坊古朴、汾酒清香这一意境展开设计,饱满充盈,生动传神。杏花状外框由五个杏花瓣组成,象征着“汾酒”企业之魂——五种理念:“传承国宝,清香久远”的精神理念,“心心相映,点点渐进”的管理理念,“清香扬帆,同舟共济”的经营理念,“一心一意,专业得体”的服务理念和“逆流行舟,六力勇进”的发展理念。 以杏花迎春吐香怒放、酿酒环境清雅洁净为基本特征的图案造型,风格昂扬向上,富有动感,蕴含了汾酒“清香三品”(汾酒的清香品质、汾酒人的清香品格、汾酒集团的清香品位)的文化个性,寓示着汾酒事业的勃勃生机。
主要荣誉
汾酒文化源远流长,是晋商文化的重要一支,与黄河文化一脉相承。汾酒历史上有过四次成名。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就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推崇而一举成名,并被载入廿四史;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使汾酒再度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成为酒品至尊;2007年,汾酒继续蝉联国家名酒,竹叶青酒成为中国名牌产品。
近年来,公司倾力打造名白酒基地、保健酒基地和酒文化旅游基地,汾酒工业园林被授予“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杏花村汾酒酿造作坊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汾酒博物馆被评定为首家“国家级酒文化学术活动示范基地”,汾酒酿造工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团被授予“中国企业文化示范活动基地”。企业还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绿色环保先进企业,相继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全球百佳儒商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2008年全年完成销售收入33亿元,实现利税10.7亿元,实现利润3.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