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1. 旅游业现状如何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2004年我国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并有突破性发展,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振兴,旅游总收入达到6840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5.01%,2004年我国出境旅游增势强劲,公民出境旅游超过2800万人。2004年全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0903.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6%,比2002年增长11.37%。 2005年1—10月份,入境旅游人数10018.0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57%。2004年中国内地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1.02亿人次,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711亿元。2004年底全国共有15339家旅行社,新增加1978家,其中,国际社增加108家,国内社增加1870家;旅行社总资产424.38亿元,同比增长9.42%;直接从业人员为24.62万人。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西部地区依靠其天然的自然资源获得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国内外投资者开始关注西部旅游业。但是,由于西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发展西部旅游业相对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区而言难度要大得多。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西部旅游业迎来新的机遇,也给了垂涎西部旅游业的投资者们出手的良机。 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2010 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您若想对旅游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旅游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共有十八章,首先介绍了旅游业的定义与投资特性,接着对相关行业、国际旅游业的现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的入境旅游、生态旅游、黄金周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旅游小城镇、主题公园、其他等进行了细致透析。随后对旅游业市场细分与消费者、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业的竞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旅游业上市公司、我国的重点旅游资源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旅游业的前景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2. 宁夏中卫主要经济来源靠什么枸杞还是旅游还是什么
枸杞是中宁的,中卫主要靠养殖羊,还有有名的硒砂瓜,来取得经济效益的,旅游业只是其次而已
3.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所谓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当今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发展碧仔项目,我国的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但是相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胡烂。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速度的要求。
旅游人次数稳步增裤慧漏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和享受型极少;国内旅游热门地区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知名度高、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4A级以上景区。自助旅游增多,团队出游减少;度假村的区域『生特征已经比较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部、东北等区域的度假村经营都各显特色。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重庆等经济发达地区度假村数量明显比其他地区高很多。这说明我国旅游房地产度假村细分市场的区域格
4.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所谓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当今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我国的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但是相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速度的要求。
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和享受型极少;国内旅游热门地区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知名度高、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4A级以上景区。自助旅游增多,团队出游减少;度假村的区域『生特征已经比较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部、东北等区域的度假村经营都各显特色。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重庆等经济发达地区度假村数量明显比其他地区高很多。这说明我国旅游房地产度假村细分市场的区域格
5. 宁夏旅游业现况怎么样
一、发展现状
我区旅游业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具有独特旅游资源的宁夏还鲜为人知。1993年沙湖旅游区和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相继开业运营后,我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起了国人对宁夏旅游的热衷,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由此拉开了我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帷幕。这之后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大漠黄河、西夏文化、回族风情等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建设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来抓。特别是“十五”期间,随着发展旅游业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区旅游业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快车道。全社会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识不断增强,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产业形象渐趋鲜明,旅游业收入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
----旅游业全面发展。在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旅游住宿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并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据调查,2006年末,全区旅游企业达到250多个,其中旅行社由47家发展到95家,星级饭店由27家增加到48家,住宿床位数由4万多张增加到8万多张。具备接待条件的景区(点)由32个发展到90多个,其中国家A级系列景区19个,导游员由200名增加到近2000名。
----旅游业已成为我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资料显示:“十五”期间我区累计接待旅客1766.3万人次,比“九五”时期增长84.2%。实现旅游总收入66.26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5倍,2006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25.7亿元,比上年增长44.7%,相当于全区GDP的 3.6%。目前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5万多人,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约17.5万人,直接和间接从业人数20多万人,占全区就业人数的6.4%,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20.85%。可见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我区旅游业发展密不可分,旅游业已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旅游景区建设成绩显著。近年来,自治区政府逐年加大对旅游景区建设投资力度,截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独成一体兼具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六大旅游区,即沙湖旅游区、西夏陵旅游区、金水旅游区、青铜峡旅游区、沙坡头旅游区和六盘山旅游区。六大旅游区优势互补,各显风采,以其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神秘的西夏文化、古老的黄河文明、美丽的塞上江南等资源景观成为西北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目前西部影视城、西夏王陵被国家评定为4A级风景旅游区;沙湖和沙坡头旅游景区不仅跨入全国35个王牌景点和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的行列, 2007年还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发布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商务旅游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与普通的观光、休闲旅游相比,商务旅游因其消费水平的高端性,因而对城市经济的贡献更为巨大。随着我区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银川国际汽车摩托车旅游节、沙湖国际沙雕大赛等节庆在我区的成功举办,我区的商务旅游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调查显示:2006年来宁夏的国内游客中以休闲观光游览度假为出游目的的占全部国内游客的65.28%;探亲访友的占6.58%;商务活动的占12.34 %;参加会议的占5.32%;宗教朝觐的占1.65%,商务、会议两者所占比例达到17.66%,这说明,我区的商务旅游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6. 沙坡头景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有哪些
沙坡头旅游区位于宁夏中卫市城西16公里处,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是宁、蒙、甘三省(内区)的交接点,黄河容第一入川口,是欧亚大通道,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南靠山峦叠嶂、巍峨雄奇的祁连山余脉香山,北连沙峰林立
7. 在将来20年了,宁夏中卫的发展会是怎样主要发展经济是什么
(一)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用5年到8年时间打造中卫工业区、中宁工业区、中卫能源化工基地三个千亿元工业园区,不断提高中小工业园区发展质量。着力培育新材料、精细化工与煤化工、天然气化工、陶瓷工业、黑色和有色金属深加工、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造纸八大工业基地。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电力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二)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加强生态移民工作、进一步加快扶贫开发步伐,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最具特色美城市,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加快中宁县城和海原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打造旅游品牌;加快发展商贸流通和新型服务业。 (五)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设重点生态工程和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切实加强节能降耗。 (六)强力构筑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加强铁路、公路、民航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西部交通枢纽城市。 (七)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八)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努力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防灾减灾,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管理,打牢社会进步基础,保持中卫和谐稳定。 (九)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民生保障体制改革,协调推进城乡综合改革,稳妥推进社会服务改革,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十二五”发展目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1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000元,年均增长14.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8亿元,年均增长1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5年累计达到1774亿元,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亿元,年均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3:51.4:34.3。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调整为40:35:25。城镇集聚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化率提高到50%。优势特色农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00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年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下降,城乡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实现应保尽保,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8%。以内,人口总量控制在125万人以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5%,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取得新进展。、2010-2020年远景目标 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基本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2020年,实现如下目标: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0亿元,10年平均增长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400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0%;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8亿元,年均增长1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2.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年均增长6.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年均增长7.2%; ———人口总量控制在125万人之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之内。 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目标,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培育壮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和优势企业群体,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到2010年,培育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00家,过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50家,过亿元的工业企业20家,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5家,过50亿元的工业企业1家,全市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170亿元,年均增长25%,工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2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4.6%。 一、造纸及纸制品加工业 主要布局在美利造纸工业园区北区,重点抓好美利纸业林纸一体化项目,尽快完成30万吨涂布白卡纸、10万吨杨木化机浆和配套2×50MW热电站等林纸一体化一期工程项目,启动实施二期工程项目,研发生产高档新闻、装饰用纸;抓好造纸废水废渣的综合利用,实现造纸工业用水良性循环,发展循环经济。到2010年,形成100万亩速生林、100万吨造纸和60万吨纸浆生产能力,现价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跨入我国造纸十强行列。同时,带动纸制品深加工和高档印刷包装等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产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冶金化工业 主要布局在美利造纸工业园区南区、中宁石空工业园区和宁新工业园区,依托秦毅集团、明巨化工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电解铝及铝型材加工,金属镁及镁合金、硅铁合金、硅锰合金等新型材料,电石、聚氯乙烯及深加工产品,烧碱及其深加工产品,大力发展冶金化工业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冶金化工业整体水平。到2010年,形成100万吨电石、100万吨生铁及铸造加工产品、20万吨电解铝、100万吨其它冶金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现价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三、酿酒、饮料制造及农副产品加工业 主要布局在城区和中宁县城市工业功能区内,依托“宁夏红”集团公司,香山中宁枸杞制品公司、赢嘉公司、恒兴果汁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重点发展枸杞酒、枸杞饮料、枸杞口服液等枸杞深加工产品,发展玉米淀粉、清真牛羊肉、乳制品系列、浓缩果汁、红枣保健品系列、脱水蔬菜等深加工产品,抓好产品绿色环保认证,标准化管理,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到2010年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价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四、建筑建材业 主要分布在中宁宁新工业园区和中卫城区的镇罗、常乐、迎水镇,依托赛马水泥集团中宁分公司,中宁瀛海集团公司,城区华泰鑫水泥集团公司、科豪陶瓷有限公司、新亚陶瓷有限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高标号专用水泥及水泥制品,高等级石膏系列产品,高抗压轻型墙体材料,内外墙地砖,集中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到2010年,形成1亿平方米陶瓷制品,400万吨水泥,1000万平方米石膏板及系列制品,现价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五、机械制造和其他制造业 主要分布在城区工业功能区,依托大河机床有限公司,实施数控珩磨机床国产化项目,重点发展珩磨机床系列、加工中心系列、柱立式钻床系列、专用组合机床等高科技产品。发展农机具、旅游产品、地毯加工等投资少,见效快,环境污染少,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到2010年,制造业现价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六、能源电力工业 主要布局在城区沙坡头和中宁石空镇,依托沙坡头水利发电公司和宁夏发电集团中宁分公司,加快建设美利纸业、秦毅集团等企业自备电厂,充分利用本地区的风能和日照时间长的优势,积极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到2010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KW,年发电量达到60亿度,现价产值达到15亿元。加强电网建设,加大城市电网的配套和改造力度,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提高供电质量,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