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周口旅游文化发展

周口旅游文化发展

发布时间: 2020-12-24 17:12:04

1. 周口市川汇区的文化旅游

中国御笔坊毛笔博物馆,于2010年11月26日在周口隆重举行开馆仪式,向社会全面开放。仪式由周口市副市长李绍彬主持,由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民庆与周口市政协主席穆仁先为博物馆揭牌。中共周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梅宝菊致辞。河南省御笔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法人、河南汝阳刘笔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御笔坊毛笔博物馆馆长刘建飞介绍了博物馆基本情况。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强省工作领导小组、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北京书画艺术研究院、四川内江市对台办、四川遂宁市美术家协会、四川南充报社等单位向博物馆开馆发来贺电贺信。
中国御笔坊毛笔源于东汉皇宫刘氏,至今有两千年的发展历史,为使御笔坊毛笔独特制笔技艺传承不衰,让世人更深入的了解毛笔文化与书画艺术同步的历史渊源,由河南汝阳刘笔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国御笔坊毛笔博物馆是中共周口市委、市政府实施文化民生工程、加快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于2010年6月开始投资建设,馆名由中国书协理事丁谦先生题写,展馆内分为三个展区:一是展示中国毛笔的起源历史,二是御笔坊毛笔历史渊源和文化名人,三是御笔坊毛笔的制作工艺。博物馆共收集分类藏品6300件,其中有古遗址8处,古图片13件,制笔工具360件,古今名人字画3200幅,古今毛笔2300件,它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御笔坊毛笔文化的厚重历史,也展现了我市加快文化资源强市建设的丰硕成果。
梅宝菊在致辞时代表周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御笔坊毛笔博物馆的开馆表示热烈的祝贺。她说,御笔坊毛笔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始于秦汉,兴于现代,在两千年的制笔历史中,独树一帜,长盛不衰,为中原文化和华夏文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改革开放以来,御笔坊毛笔的传人们,在继承传统制笔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从一个乡村作坊走出来,融入到市场经济中来成为一个新兴的现代化企业,并获得“中华老字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名牌”等荣誉称号,为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振兴毛笔产业,周口文化强市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御笔坊毛笔博物馆的建设是周口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文化强市的丰硕成果。希望周口御笔坊毛笔博物馆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毛笔文化保护研发中心、周口青少年书画教育基地、书画家创作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文明展示窗口和书画艺术交流平台,在周口文化强市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民庆,周口市政协主席穆仁先,中共周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梅宝菊,市人大副主任王建庄,副市长李绍彬,政协副主席李海龙,周口军分区司令员张德斌,书画报总编辑兰干武,湖北省书协秘书长葛昌永,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启凯,市政府副秘书长冯干敏,市文化局局长王少青,汝阳刘笔业公司董事长刘好友等领导出席了开馆仪式。

2. 周口袁世凯故居是属于红色旅游还是文化旅游呢

都属于吧,反正袁世凯也是红色斗争的对象嘛,文化好像也可以沾边。

3. 广东一共有几处世界文化遗产

在广东,世界文化遗产只有一处,即开平碉楼与村落。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1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4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一、简介

  1. 开平碉楼是一种融会了中西建筑风格以及中国乡土自然景观的独特建筑群落,其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大量华侨回乡置业,开平碉楼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碉楼最多的时候有三千多座,至今仍完好保存了一千八百三十三座,散落在三千多个村落中。

  2. 开平碉楼与村落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东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国华侨文化、移民文化的重要丰碑,是19世纪末大量海外华桥衣锦还乡,为改善家人居住条件、防御土匪而修建的特殊建筑,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不但传承了中式建筑的古老智慧,更是因海外华侨的回归而带回了世界各地的建筑艺术,包括古罗马风格的券拱、古希腊艺术的柱廊、巴洛克风格的山花、伊斯兰流派的穹顶……其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星罗棋布的分布在开平市的各个乡村。

  3. 在开平众多的开平雕楼群中,自力村碉楼群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由安和里(俗称犁头咀)、合安里(俗称新村)和永安里(俗称黄泥岭)组成,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开村,因地形像犁头而得名;这里现在有15座保存较为完整的碉楼,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佼佼者。

二、价值

(一) 开平碉楼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多得的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开平碉楼大规模兴建的年代,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方式各不相同。国内一些沿海沿江大城市的西式建筑,主要是被动接受的舶来品,而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则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注在碉楼上。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建筑,本就属于艺术的范畴,侨乡人民在建造这数千座碉楼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便创造出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因而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开平碉楼是外国建筑艺术大规模移植中国乡村的集中展示和杰出代表 在开平碉楼建筑中,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劵拱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劵拱,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 17 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在开平随处可见。

这些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宗教的建筑元素在开平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汇聚一地和谐共处,形成了一种新的综合性很强的建筑类型,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像这样多种风格多种类型的外国建筑艺术植根在中国乡村并完好地保存下来,开平碉楼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载体,十分珍贵,它成为了中国乡土建筑中一道独特的景观,是一个首创。

(三)开平碉楼最典型的代表了中国华侨文化的特质华侨是文化的传播者,中外多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是其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势必广泛触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阶层,这也是世界移民文化的共同规律。

这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在开平表现得极为外在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乡土建筑在乡村很少,主要在县镇有所表现,但开平举目皆是,随便走到一座碉楼和民居都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迹。因此,完全可以说,开平碉楼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华侨文化的深刻性和普遍性。

(四) 开平碉楼是世界先进建筑技术广泛引入中国乡村民间建筑的先锋 近代中国城镇建筑已经大量采用了国外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开平碉楼作为一种乡土建筑也大量使用了进口水泥、木材、钢筋、玻璃等材料,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改变了以秦砖汉瓦为主的传统建筑技法,这为更好地发挥它的使用功能,同时又注意形式的变化和美感创造了条件。

开平既是华侨之乡又是建筑之乡,在 20 世纪早期就有大批人在境内外从事建筑业,已拥有 50 余家建筑公司 8 万多建筑从业者。开平的华侨和工匠较早地掌握了西方的建筑构件和建筑艺术,他们是西方先进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引进者。正因为有了他们,才使开平碉楼为丰富中国乡土建筑的内涵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五)开平碉楼寄寓了侨乡人民的传统环境意识和风水观念,是规划、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理念的优美结合 碉楼这种单体建筑,主要分布在村后,与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水塘、村口的榕树,形成了根深叶茂、平安聚财、文化昌盛的和谐环境。点式的碉楼与成片的民居相结合,在平原地区宛如全村的靠山,满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护的心理。从民居到碉楼由低到高的过渡,表达了村民“步步高升”的愿望。开平碉楼是侨乡民众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