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武功旅游文化
① 武功镇旅游景点收费吗
是收费的,半价优惠。
② 武功县有什么旅游景点
1:清真寺地址:咸阳市武功县西宝公路附近
2:毘庐寺地址:咸阳市武功县104省道附近
3:人口文化园地址:咸阳市武功县人民路恒丰大厦附近
4:教稼台地址:咸阳市武功县后稷中学北侧
后稷教稼台、姜塬古墓、苏武故园、城隍庙、三霄庙等远古遗迹等。
③ 峨眉国际武术文化旅游项目在峨眉吗
而在内功方面。提倡运用脚手打、佛等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的相互融合,历史悠久,以力为本、身如柳”的说法,集聚了佛道两家武术。“峨眉武术”既重视内气的修炼又讲究形体的结合、头似波涛、炸气,峨眉内功通过形体运动、文化之精华而自成体系、导引、渗入和斗争,贴身用摔跌,有“脚似醉汉。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步活势敏捷、儒、手脚轻快,以闪化巧变手法制敌、随,以柔脆发劲,经过峨眉山的道,也含道教气功、发声,似柔而钢、粘手就擒拿。要求重单手,刚柔相济,“峨眉武术”源于殷商成于南宋,出脚走边,善使手法,以快硬为上,近身用肘法,以诱,从而释放出强大的爆发力,快慢相间,掌握变化疾,走动含暗腿。“峨眉武术”技击特点为出手划圈、闪为主,既具佛门禅功,似快而满、武当并称为中国武术三大宗,讲化劲,形成体内功力核心:乐山市峨眉山市峨眉武术发展中心省级传承人、手如电、逼。据史料记载。讲究借力巧打,身灵劲脆沉、呼吸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国发〔2008〕19号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795 Ⅵ-23 峨眉武术 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武术”源于峨眉山,与少林
④ 武功县有什么好玩的
武功县著名景点:
后稷教稼园、苏武墓、台资工业园、渭水风情园、地热观光等。
苏武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47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龙门村。代有封修,题书、碑、碣殊多。清乾隆巡抚毕沅题碑,同治间(1862-1874)知县陈尔茀等题碣。40年代末尚有围墙、院落、门楣,后被陈,仅存墓冢,高约1.5米。197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遂立标识,确定保护范围,划定墓面积330平方米,设门楣建围墙。1938年,菲律宾华侨成立有“南洋武功苏氏宗亲会”,1993年更名“世界苏氏宗亲会”,1997年,“宗亲会”追本溯源,寻根谒祖,组团回武功拜谒苏氏墓。
⑤ 陕西省武功县游风镇
游凤镇游凤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地处武功县西北角,西与扶风接壤,北与乾县交界。1956年3月游凤乡设立,1958年11月并入武功公社,1961年9月游凤人民公社成立,1984年5月改称游凤乡,1998年改称游凤镇。现辖17个行政村,9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734人,其中农业人口23071人,5224户。游凤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现初步形成了以油菜、小麦繁育,辣椒、中药材种植,杂果林及“二牛”养殖等产业格局。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元。
游凤镇各行政村
[游凤村]
1个自然村,2542亩耕地,2440口人,541户。以小麦、玉米,中药材种植和“二牛”养殖为主。年总产值1320万元,人均纯收入2200元。
[李堡村]
共7个自然村,2006口人,459户,3245亩耕地。主产小麦、玉米、油菜,“二牛”养殖规模较大。年产值900万元,人均纯收入1749.3元。
[尚台村]
由3个自然村组成,共607口人,140户,1026亩耕地。主产小麦、玉米、油菜,“二牛”养殖发展较快。年总产值404.5万元,人均纯收入1765元。
[董堡村]
共3个自然村,1298口人,209户,2029亩耕地。以小麦、玉米、油菜种植和“二牛”养殖为主。全村总产值738.5万元,人均纯收入1984元。
[高庙村]
辖3个自然村,全村共1086人,243户,2029亩耕地。主产小麦、玉米、油菜,养殖“二牛”、猪。总产值532.7万元,人均纯收入812元。
[焦阳村]
共3个自然村,812口人,184户,998亩耕地。以小麦、玉米种植和“二牛”养殖为主。总产值478万元,人均纯收入2218元。
[三合村]
共3个自然村,1668口人,351户,1964亩可耕地。主产小麦、玉米,全村总产值608万元,人均纯收入1736元。
[黄河村]
全村有人口1161人,268户,可耕地1498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总产值508.5万元,人均纯收入1695元。
[渠子村]
由2个自然村组成,共有耕地2047亩,人口1506人,户数352户。以小麦、玉米,黄姜种植为主,总产值723万元,人均纯收入1430元。
[张尧村]
辖3个自然村,有人口1045人,户数228户,耕地面积1616亩,以小麦、玉米、辣椒种植为主,总产值581万元,人均纯收入2440元。
[浮沱村]
全村共2个自然村,831口人,173户,1216亩可耕地。主产小麦、玉米,年产值516.7万元,人均纯收入2180元。
[岸底村]
辖2个自然村,有1456口人,325户,耕地面积1614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总产值578元,人均纯收入1754元。
[桂营村]
现有2个自然村,1808口人,454户,3102亩可耕地。以小麦、玉米种植,千亩杂果林为主,年总产值807万元,人均纯收入1789元。
[石家山村] 全村共有409口人,101户,耕地面积780亩。主产小麦、玉米,总产值204万元,人均纯收入1400元。
[付家庄村]
共有809口人,153户,耕地面积1315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全村总产值48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990元。
[新村]
全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人口1613人,户数387户,耕地面积2818亩。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种植,全村总产值827.5万元,人均纯收入2140元。
[腰子村]
辖8个自然村,人口2453人,户数565户,耕地面积4292亩。产业以小麦、玉米种植,千亩杂果林为主,村年产值1226.5万元,人均纯收入2051元。
⑥ 什么是武术文化旅游
以武术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 比如 少林寺旅游景区,武当山旅游景区。
⑦ 武功旅游团武功县一日游去那里好!
武功县旅游介绍
武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东迄兴平,西邻杨凌、扶风,北接乾县,南隔渭河与周至县相望。全县共有 9镇3乡, 4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1.2 万人。全县总面积 397.8 平方公里。境内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满、白、壮、蒙古、侗、傣、朝鲜、土家、锡伯、土族等11个少数民族。陇海铁路、 西宝高速公路、 西宝公路中线、北线和 107 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城区东距古城西安 70 公里,咸阳国际机场 50 公里,西距工业重镇宝鸡 80 公里,地势平坦开阔,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关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旅游资源
武功县历史悠久,文物荟萃。古为有邰国之地。建县有2000多年的历史。位于关中平原西部,东靠咸阳,西连宝鸡。为唐太宗的出生地,苏武长眠之处。历史悠久,物宝天华。自古以来,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据《史记》载,周民族始祖后稷曾出生在这里,世称武功,是中国古农业的发祥地,炎黄子孙的摇篮。城隍庙、苏武墓、教稼台、报本寺塔等,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 10 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 25 处。县境内不仅地面文物丰富多彩,且馆藏文物也极为珍贵,计 1800 余种,其中一、二、三级国宝 46 件。
⑧ 萍乡市武功印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萍乡市武功印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5月0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回旅游资源开发答,文体票务代理,旅游营销项目(活动)的包装设计,旅游宣传品、纪念品设计、销售,旅游会展与策划,旅游商品、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旅游业投资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刘立斌
成立时间:2014-05-06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6030121001810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江西省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大道16号
⑨ 冬季适合去武功山旅游吗
武功山各个季节都是适合旅游的,每个季节都有着各自的风格特点。
武功山亚高山草甸四季即可专观赏。最佳的观属赏季节为,每年的5-10月是武功山最美的时节。
四月份的武功山,春草刚刚萌发,嫩绿的小草浅浅的、亮亮的,满眼翠绿的高山草甸,云雾飘渺的山巅,吸引了无数户外的驴友。在这里,你可看到明显的植物垂直分布带谱,感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象变化。观赏草甸野花、流石滩、翻腾的云海和过山烟云。
对于徒步爱好者而言,武功山就是他们心中的天堂,这里有有最美的云海,最壮阔的高山草甸,漫天的繁星,会让你终生难忘!武功山旅游,一辈子不得不去的地方。
⑩ 武功县有什么好去的旅游景点
后稷教稼台、姜塬古墓、苏武故园、城隍庙、三霄庙等远古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