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养生发展现状
⑴ 国内养生行业发展现状
养生保健服务业已成为新兴的一个朝阳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态势据初步统版计目前全国保健企业至少权在10万家以上,吸纳的就业人员1000多万,而且市场规模扩大的空间依然很大。各地养生保健业的发展对繁荣地方经济、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和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养生保健行业在2002年到2006年发展十分迅猛,每年新增企业数十分可观。从经营情况看,根据国家相关机构对102家养生保健行业和调查结果显示,从2003年到2006年养生保健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良好,在营业额、利润和纳税上都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调查企业中前30名养生保健企业在行业中的作用突出,约占调查企业中营业额、利润额的绝大部分和纳税额的一半,带动行业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
在美国2002年的健康产业收益已达到2千亿元,相当于汽车行业的50%,而到2010年将增长到1万亿美元,几年时间增幅将达到500%。2002年中加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了1000亿元人民币,经济专家预测,到了2010年将增长到2000-3000亿人民币,8年间将会有2-3倍以上的增长。
想查看更多养生行业的发展分析参考一下,参考资料吧
⑵ 养生旅游的养生旅游现状
据《2014-2018年中国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与区域投资机会分析报告》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居民,尤其是“都市白领”,超过半数处在亚健康状态,而且人数还在呈现上升趋势。而与此同时,过去的十年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逐年上升,老龄化率到2011年达到9.1%,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在物质生活已经提升到较高水平之后,必须更多地考虑生活的质量和身心的健康。在这种形势下,养生休闲将成为热点和潮流。养生旅游,也算是对身心的休假式治疗。
一般来说,人们消费养生休闲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大诉求——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身体医疗、修复保健、生活体验或养生文化体验,目前国内养生旅游产业包括温泉养生旅游、森林养生旅游和滨海养生旅游等项目。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6.41亿人次,同比增长25.58%,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当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为19305.40亿元,同比增长53.46%;国际旅游收入为484.60亿美元,同比增长5.78%。
养生旅游作为高端旅游的一部分,其发展的基础是滨海、温泉等自然资源,但养生旅游的生活设施及服务、完善的养生体系同样不可或缺,这些设施与服务能使游客达到调理身心和恢复健康的目的,因此,加强养生旅游的配套建设也将成为我国养生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十二五”期间,我国养生旅游业将有望迎来投资、建设及发展高潮,而随着养生旅游业的发展,养生旅游将从小众旅游项目向大众旅游方向发展,旅游项目也将日益多元化,并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养生首先在于环境。城市的废气、污染,是人类生命的大敌,城市居民需要常常到森林中洗肺,到绿色中洗眼,到潮润中洗肤。
⑶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所谓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当今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我国的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但是相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速度的要求。
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和享受型极少;国内旅游热门地区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知名度高、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4A级以上景区。自助旅游增多,团队出游减少;度假村的区域『生特征已经比较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部、东北等区域的度假村经营都各显特色。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重庆等经济发达地区度假村数量明显比其他地区高很多。这说明我国旅游房地产度假村细分市场的区域格
⑷ 养生文化旅游如何发展
我国当前的养生旅游大多沿用了古时养生旅游的方式,融入了现代人的基本养生诉求。目前较流行的养生旅游项目包括森林浴、雾浴、日光浴、温泉浴、食疗、民俗养生等。但总体而言,我国现代养生旅游与国外相对成熟的养生旅游市场仍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问题。
养生旅游目的地主要依赖当地自然资源,产品比较单一。此外,具有本地特色和有影响力的养生旅游产品还未形成规模。尽管我国养生旅游目的地数量日益增多,但是养生元素在各目的地的渗透仍比较浅层,各类养生活动仍然以依赖自然资源为主,无法深入挖掘消费者的养生诉求。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显示,中国消费者是全世界最重视养生消费的群体,预计到2020年我国养生旅游消费的总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养生旅游发展急需规划。养生旅游是一个比中医药旅游更大、更综合、更国际化的旅游业态。经国务院同意,“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
⑸ 中国养生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养生跟营养接近的,大家都互相利用对方的理论宣传。
实际养生产业也是营养产业。那就提供摘要:中国营养产业的兴起历史较短,具有技术落后、理念落后、营销模糊等先天不足。随着外企的进入,跨国企业的销售模式渗透,中国营养产业发展出现了不同水平的竞争格局。一方面,以模仿为第一特点的产业出现,称为C型企业;另一方面以研发和借鉴先进技术,结合国情探索出符合实际的前沿企业出现,形成不平衡的格局,称N型企业。第三种属于无力进行研发,也难以规模化模仿发展的企业,由于技术、资金、理念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采取了相当复杂的模式来发展,挫折和风险高,成为了夹缝生存的类型,称为J型企业。C型、N型、J型企业构建了中国当代营养产业的格局和状态。根据目前的分析,C型企业发展最快,N型发展最慢,J型发展模式风险最大。构成了混合模拟指数分散的局面,其离散指数高,具有效率模式偏离的发展特点。
参考资料:[论文]中国营养产业发展报告http://www.syyy36.com/show.asp?id=3903
⑹ 旅游业现状如何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2004年我国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并有突破性发展,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振兴,旅游总收入达到6840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5.01%,2004年我国出境旅游增势强劲,公民出境旅游超过2800万人。2004年全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0903.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6%,比2002年增长11.37%。 2005年1—10月份,入境旅游人数10018.0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57%。2004年中国内地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1.02亿人次,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711亿元。2004年底全国共有15339家旅行社,新增加1978家,其中,国际社增加108家,国内社增加1870家;旅行社总资产424.38亿元,同比增长9.42%;直接从业人员为24.62万人。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西部地区依靠其天然的自然资源获得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国内外投资者开始关注西部旅游业。但是,由于西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发展西部旅游业相对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区而言难度要大得多。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西部旅游业迎来新的机遇,也给了垂涎西部旅游业的投资者们出手的良机。 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2010 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您若想对旅游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旅游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共有十八章,首先介绍了旅游业的定义与投资特性,接着对相关行业、国际旅游业的现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的入境旅游、生态旅游、黄金周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旅游小城镇、主题公园、其他等进行了细致透析。随后对旅游业市场细分与消费者、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业的竞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旅游业上市公司、我国的重点旅游资源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旅游业的前景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