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西藏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西藏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 2020-12-23 07:51:36

①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怎么样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点已发展成为全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接待人数接近全国旅游业接待人数的1/10。农村的产业结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田地里的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销售,绿色蔬菜、水果成为市场的宠儿。
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32.0%、26.2%。其中,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4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4.4%;营业总收入已达48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2.2%,可见,乡村旅游市场后劲十足。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正成为发生频次极高的旅游行为,特别是围绕城市周边开展的周边游、农家乐等形式正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

② 西藏林芝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西藏林芝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0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旅内游咨询服务等。
法定代表人:次容仁贡布
成立时间:2012-11-01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4260020000335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西藏林芝县八一镇滨河路邮政小区1栋3单元4-1井

③ 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继续与生态相结合,表现出绿色发展态势
乡村旅游是生态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内旅游方式,体现了游容客对原生态自然的向往,乡村的生态化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丰富文化内涵,使得乡村旅游具有“灵魂”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日益丰富化,单一的观光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式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保持本色,原汁原味
乡村的城市化一方面导致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也使乡村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乡村不再是原始的乡村,一味的拆建让乡村面貌面目全非。
第四,融合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不仅仅是纯粹的对农业资源的开发,融合发展是中国乡村旅游的一大趋势。

④ 西藏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西藏,一个对许多人都充满诱惑力的地方。壮美的雪域风光,危耸的皑皑雪峰,恢弘的自然造化,旷廖的高原牧场,迷人的名山明湖明水,众多的古刹古迹古风,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文化。面对这么多的旅游资源,我们应该将旅游业作为西藏发展的支柱产业,从而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开通运行,格尔木、昆仑山口、不冻泉、五道梁、沱沱河、唐古拉山口、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最后到达拉萨。北京、成都、上海和广州等城市都开通了至西藏的列车,入藏旅游的游客也急剧上升,并且发展出了6条著名的旅游路线。有以拉萨为主的南线,雅砻江-圣湖景区-加查-米林-林芝线的东南线,拉萨-日喀则-珠峰-樟木口岸的西南线,日喀则-拉孜-普兰-札达-狮泉河-日土的西线,那曲-尼玛-狮泉河的北线,达孜-墨竹工卡-工布江达-林芝-波密-邦达-昌都-芒康的东线,这6条路线已经成为来藏游客的主要旅游线路。这几条线路集河谷、森林、山地、雪峰冰川与高山草地于一身,名胜古迹众多,扩大了旅游者的活动范围。
目前,西藏业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拉萨、藏西、藏西南、藏南四个旅游区,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日喀则、山南相结合,辐射那曲、阿里、林芝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可供旅游者为观光游览的参观点已达60多余处。拉萨的大昭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和林芝地区巴松错湖共5个旅游区也已经被评委西藏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单位。
在自治区各级政府 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旅游组织的帮助下,西藏旅游部门立足当地实际,突出西藏旅游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不断开发新的旅游项目。除观光旅游、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生态旅游外,登山、滑雪、探险、汽车、自行车、徒步、骑马、划船、狩猎、钓鱼、热气球、日光浴、温泉浴等特种旅游项目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包括宗教、历史、考古、文化、艺术、医药、民族、藏学、气象、地质、水利、地理、贸易、建筑、高原疾病、高原生物等研究领域的可靠旅游业接连不断,商务旅游、度假旅游也已经出现良好势头。
但是,毕竟西藏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多数沿途路段食宿及给养不甚理想,住宿和饮食条件简陋,同时,个人的安全问题也不得得到良好的保障。因此,具有探索精神的旅游者不妨考虑自驾车方式前往西藏区旅游。
现在,西藏的旅游业呈现出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而他的发展的前景也会是一片光明。未来,我们还必须大力发展西藏的交通运输业,也别是发展公交系统和铁路运输系统;其次,提高安全卫生格局,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氛围。最后,医疗这方面也是及其重要的,毕竟西藏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气候与中国内陆其他地方差别比较大,缺氧情况也比较严重,因此,更加必须把好医疗卫生这一关,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可以前来观光游览。

⑤ 如何利用青藏铁路通车促进西藏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进藏游的热潮有增无减,面临这样的情况,西藏旅游局会怎样打造西藏的精品旅游,会有什么措施来缓解客流高峰呢?带着这一疑问,网络媒体西藏行的记者来到西藏旅游局了解情况。

青藏铁路通车 西藏更显旅游优势

青藏铁路的通车,不仅缓解了西藏的交通的瓶颈制约,而且青藏铁路本身也是一条旅游的“黄金线路”,青藏铁路从青海的格尔木进入西藏,沿途风光无限,青海湖、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羌塘大草原、纳木错、布达拉宫等9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地,2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地,以及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193处普通级旅游资源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使青藏铁路沿线成为一道跨越青藏高原的独特旅游风景线。

据悉,西藏将继续按照一个中心、七个区域、四条环线、两大旅游走廊对旅游产品进行布局和开发,形成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那曲、阿里、林芝地区的旅游开发的格局。还将重点打造世界精品旅游路线,重点打造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茶马古道等内地知名旅游品牌,将西藏旅游打造成世界旅游圣地之一。

缓解旺季客流高峰西藏着力打造冬季游

冬游西藏别有一番风味,据西藏旅游局王副局长介绍,西藏旅游局将整合交通、食宿、景区等要素,自今年11月1日起推出冬季促销特价行动。

冬季,在西藏可以去林芝饱览世界第一雅鲁藏布大峡谷与南迦巴瓦峰的绝美英姿;可以在布达拉宫广场前逸享冬日暖阳;可以乘冬列,感受藏北高原草甸的金灿……

对于广大游客来说,最实惠的还是冬游西藏的价格,因为在冬季,国航与西藏骨干旅行社联合相关食宿、景区单位首次出台的特惠西藏冬季游包价团将为旅藏游人奉献“冬游西藏”的超值享受体验……届时,冬游西藏的团组和独立客也将分享到今冬明春特有的优惠票、经济房。

据悉,冬季游是从11月1日到来年的4月30日。

青藏铁路通车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青藏铁路开通后,西藏的农牧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到旅游开发的服务中来,在极大地推动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据了解,2006年,西藏全区各地参与旅游经营服务的农户达到6959户,人均年收入5408元,同比增长153%,使农牧民得到实惠,增加了现金收入,大大激发了农牧民参与旅游经营服务的积极性。

我们相信,通过政府补贴、小额信贷、贷款贴息等措施,扶持农牧民群众开发具有当地特点的旅游项目,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农牧民发展致富、就业受益的有效途经。

⑥ 60年西藏农牧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西藏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次仁平措介绍,到2008年,西藏粮食和油菜总产量分别比1959年增长了4.2倍和21.8倍;全自治区肉、奶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3.86倍和2.1倍;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有效缓解了群众吃菜难的问题。

作为西藏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农牧业特色产业在西藏“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先发展”思路引导下,初步形成了藏西北牦牛和绒山羊产业带、以“一江两河”中部流域为主的禽蛋奶菜产业带和以藏东为主的林下资源产业带,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态势开始呈现。

次仁平措说:“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农牧业依靠科技从原始状态向现代生产经营方式不断迈进,科技综合增产增收效益得到较好发挥。”数据显示,到2008年,西藏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36%,推广主导品种面积达135万亩,良种覆盖率达82%,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7个。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西藏农业经济依托乡镇企业、多种经营等方式,以民族手工业、乡村旅游业、个体运输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有效增加农牧民群众的收入。资料显示,到2008年,西藏乡镇企业总数达970家,共扶持和培育了13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50余家地市级龙头企业;组建了290余家各类专业合作组织。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次仁平措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藏在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实行“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2005年又确立了“草场共有、承包到户、自主经营、长期不变”政策,促进了西藏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⑦ 目前国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如何

随着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的增多和升级,以及城乡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休闲旅游经济呈现巨大的市场潜力,出现以农民为主体,社会资本热情参与的局面,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各地积极探索与农民互惠共赢的产业发展和利益分享机制,农民不仅仅是流转土地或做打工仔,有的已通过土地、庭院、设施等资产入股的形式,以股东身份从产业发展中分享收益。不少地方还催生了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协会、专业合作社、休闲农业联盟等新型经营主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

许多地方结合当地的特色,不断创新发展方式,探索形成了高淳国际慢城、陕西袁家村、北京农业嘉年华、陕西泾渭茯茶特色小镇等形式多样、特色各异的新类型,开辟了产业发展的新途径。让市民享受青山绿水带来的视觉愉悦,感受田园和农耕生活,充分享受返璞归真的喜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唯美乡村&返乡互助平台上,各地的实践证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一些地方农区变成了景区、田园变成了公园、民房变成了客房、劳动变成了运动、产品变成了商品,农村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了,农民闲暇的时间充实起来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也活跃起来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富裕农民、提升农业、美化农村的朝阳产业。

返乡的青年、中年、企业家,乡村欢迎你们回村,父母亲等待你们回家,“返乡互助”助你一臂之力。你们回家了,乡村才有希望!返乡创业看起来美做起来难。怎么办? 关注"返乡互助“微信公众平台!

⑧ 发展乡村旅游几点思考

西藏农村旅游资源丰硕,但如何展开农村旅游呢?

笔者拙见,应留神以下几点:

要建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推动农村旅游过程中,要立足全域旅游,坚固建立生态旅游意识,保持在爱护中展开,在展开中爱护。盘绕农村特征资源和产业展开,扎实推动旅游开发。同时深化认识到开发的既是农村又是景区,尽管是村,然而它位于重点生态旅游区,其生态环境是农村和景区得以长足展开的根本所在。要经过树立生态良好、环境柔美、产业发达的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农村推动农村旅游迈向一个新的台阶,经过加强对旅游的开发管理把俏丽村庄树立推向更深刻。

要深入农村特征文明旅游,依托农村深沉的文明底蕴和丰硕的民俗文明资源,将文明和旅游相融合,丰硕农村旅游内涵。经过举行旅游文明节及日常民间民俗流动,重点宣传展示农村民俗文明和特征资源;经过兴办家庭旅游、精品民宿、藏家乐等,从从业人员统一着民族服装,到住宿、饮食文明等,充分展示民族特征之美,深入游客文明体验。

要保持旅游展开共建共享,把旅游惠民富民作为农村展开的动身点和落脚点,借助当前旅游展开的良好情势,将农村旅游展开与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联结起来,与文化村镇创建流动联结起来,疏导当地农牧民独特参加俏丽农村树立。并积极拓宽思绪,拓展参加旅游平台,以家庭旅游运营与效劳作为主要抓手,疏导群众自力更生,经过参加旅游增收致富,共促旅游展开。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