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的发展带动酒店业
Ⅰ 酒店管理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中国酒店业未来的发展情况
l、供给相对过剩,竞争激烈。
1996年到2000年旅游酒店业共增加35.4万间客房,平均年增长率为12.39%,而同期的客源增长率为4.0%。由于供大于求,导致酒店企业之间过度竞争。从1996年到1998年全国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和利润率逐年下降,1998年开始出现全行业亏损。1998、1999、2000年三年亏损额分别为45.56亿、53.64亿和26.43亿元。这种态势。遏制了新的投资,迫使酒店产业的规模扩张速度降低,同时提出控制酒店总量、提高酒店质量等战略性问题。
2、酒店业新的发展投资点将逐步西移并优化地域结构。
由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国家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开发中西部的措施,一部分酒店投资将有可能从东部、南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随着中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中西部的酒店业将会进一步发展, 成为中国酒店业新的、最有希望的增长区域。从总体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各个城市旅游酒店的总量和档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部地区发展迅速,有望在近3年内就可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瓶颈主要是西部地区。
3、档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将继续与国际接轨,努力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新的趋势。
就竞争领域来看,在高档酒店领域,外资酒店将继续保持优势,内资酒店大多集中在中低档领域。而在中低档领域,外资酒店还未采取行动。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未来竞争和建设的重点。经济型酒店是外国酒店集团的关注点。据旅游局作的中国旅游业发展预测,到2020年,入境过夜旅游者为9500—1390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5.7%—7.75%。国际旅游组织进行前景预测,认为到2020年,全球将有16亿国际游客,中国将有1.3亿游客入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国。就这个趋势,外国酒店集团看准了中国的经济性酒店是个有潜力的增长点。随着有薪假期的实施、交通条件的改善、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迅速发展,国内客人已经成为酒店不可忽视的客源。未来需求趋势是装修朴素、干净卫生、设施便利、价位适中的经济型酒店将成为国内游客所看重的酒店业类型。在质量、服务上,高档酒店基本满足需求,而中低档酒店数量虽然很多,但和国际标准相差很远。这种态势,和国际、国内的经济性客源的增长趋势不相吻合。中国拥有24万多个大中小酒店、宾馆、招待所等住宿设施,其中1万左右是星级酒店,占4%。有23万多家、96%以上的住宿设施未进入星级评定范围。这里,多数是中、小酒店。所以,改造现存的中、小酒店,使其符合国际标准,这是将来酒店行业建设上的重点。关于旅游业:
改革开放,中国旅游业迎来了美好的春天。80年代初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并明确指出旅游业是创业是创汇产业,为旅游业的发展打开了思想解放之门。1985年旅游业被正式列入国民经济计划,成为经济产业,1985年旅游业被正式列入国民经济计划,成为经济产业,彻底从事业接待型转变为经济产业型,20多年来旅游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最近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连续三年将旅游业列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20年发展旅游业的主要经验是。
可以说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Ⅱ 酒店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饭店是旅游者食宿等基本生活的物质承担者。旅游者外出旅游,其基本生活条件——食宿等通常都由饭店提供,饭店是旅游者游览观光或商务活动的生活基地,是旅游者旅游活动能够持续进行的物质保证,因此饭店在旅游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具有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被喻之为“无烟产业”、“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抓好旅游饭店的管理和建设,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享受的是吃、住、行、游、购、娱 “六大要素”的综合配套服务,而旅游饭店就占了吃、住、购、娱“四大要素”,这恰恰说明饭店业在旅游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它不仅为旅游者提供了实现旅游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扮演着旅游行业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Ⅲ 摘 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酒店业的快速增长,经济型酒店在业内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本文通过对服务理
Summa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drove a rapid growth in hospitality.Budget hotels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 in this in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ervice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ianyungang HomeInns, and put forward the economy hotel servic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Ⅳ 青海地区酒店行业的发展对旅游经济有什么促进作用
互相促进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酒店行业。酒店行业的发展是旅游业的一种保证。
Ⅳ 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对旅游业有什么影响
一、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大力推动了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产生的条件中,经济能力的范畴扩大到包括工人,学生等中低收入人群,这些人群在我国的人口中占据大部分人口,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使潜在旅游者人数增加,使大众旅游进一步发展。
二、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促进和拉动了旅游长线路的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关键在于经济,那么旅游者不再担忧长线旅游线路中,住宿所花费的大量金钱,旅途更加实惠,对于国家的旅游业的繁荣而言,长线路比短线路更加具有开发价值,它的产品生命周期更长久,对于旅行社而言,赢利更多。
但是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也有负面的影响:
经济型酒店的产生,就是以价格来赢得市场,在价格决定价值的时代,消费者往往就是看中价格,这样的想法对于高档的酒店而言,就是致命的打击,对于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住, 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很可能引发一场价格竞争,恶性的价格竞争势必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O(∩_∩)O~ 上述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想法。。 希望对您有帮助
Ⅵ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旅馆、餐饮、交通、娱乐等行业的相应发展,为什么
旅游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员流动的增加。
这对交通的发展最直接,其次是餐饮、旅馆、娱乐等行业。人员的增加就促使消费的增加,必然对这些行业产生影响。
Ⅶ 旅游业的发展为宾馆酒店业带来了什么
从酒店今后发展的趋式来看,面临三个趋式。第一发展趋势是超级化发展趋势,一个代表就是集团做的越来越大,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是超级化发展的真实写照。第二个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也就是电子网络发展体现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共赢。市场竞争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共赢。第三个趋势是国际化发展趋势,跟国际接轨,做世界村的村民。所以酒店业要在众多同行业中取得不俗业绩,必须找好自己的定位。在确定自己定位的基础上努力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趋势。今后的酒店是世界的酒店而不是当地或哪个集团的酒店,所以定位和方向是最重要的。
关于酒店业的服务和基础设施,在同等标准里要想对各个酒店业进行对比,总的层次还是不好区分的,只有在思路上、决策上以求发展才能看出同标准酒店的差异。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旅游业是发展飞速的产业,各地区每年的税收和创利,旅游产业都在本地区经济中占很大的比例,这种情况不单单在中国,在美国在欧洲都是相同的。旅游业辐射的范围很广,但酒店业是最直接受其影响的行业。美国自9.11事件发生后,纽约市旅游业首先受到了最大的影响,直接导致纽约市酒店业经济普遍低迷。从入住酒店的人群来看,毕竟办事、旅游者居多,因为当地居民不会为了个人享受,支出很高的金钱去入住酒店。所以酒店业应当在留住老客户的同时努力发展新客户、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比如笔者入住的一家酒店,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努力拓展了旅游的行业。
酒店最主要的行业分类无非是以下几类:一:餐饮业;二:是住宿业;三:是娱乐业。其中从这三个主行业中又分类出许多单一并细化了的行业,比如餐饮业里又区分了酒吧、咖啡吧等,娱乐业里又可区分出洗浴业、表演业等。虽然在名称上有所不同,但其实都是这些行业的有机结合,可以说千篇一律。那么酒店业为什么不在其他方向上取得突破和进展呢。纵观现今的旅游行业,法律滞后,纠纷众多。一句话都是法律滞后惹的祸,但为什么旅游业还这么红火?因为随着我国这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进步,物质的提高随应而来的就是消费和享乐的出现。老百姓不会计较服务的好坏、不会计较个人的得失,但他们看重的是精神的享受。所以旅游业在畸形中发展的异常红火。那么酒店业为什么不在本身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呢。眼下的酒店旅游模式都是和旅行社合作,而自己单设部门的却凤毛麟角。合作虽然在初期成本上很小,但后期的影响和投入却是很大的。因为在交易上没有永远的平等,即使我们看到的平等也是表面的平等,其实质是在一方的优势和一方的劣势下的平等,因为市场要求的双赢互利是不可能在公平下实现的。所以旅行社在国家法律滞的背景下,在谋求高利下,总是站在侵犯消费者的角度发展的。一旦合作的旅行社有了不利于消费者的行为,它直接影响的是合作者酒店业。毕竟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网络的传播、媒体的传播、舆论的传播杀伤力是巨大的。所以酒店业如从长期发展考虑应当杜绝与旅行社合作。
就中国目前规划的三种集团化的发展模式,这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单体酒店连锁,相同档次、相同品牌、相同类似组成的管理公司,第二个阶段是饭店管理公司的并购,这是由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组成的饭店集团,里边有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酒店。第三个阶段就是饭店集团联盟,这是超级化的第三个阶段,比如民航系统,每个行业都有一个集团联盟,这种趋势再发展下来就来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策略联盟或者并购。所以预测今后酒店业必将有大的收购和兼并之举,这也是适者生存的市场规律。但酒店业兼并和收购投资很大,利润空间短时间内不可能尽快实现。而如果酒店业自身设立旅行社、兼并收购旅行社,初期投资毕竟很小,而回报却是很大。它直接带来的效益是隐性并长远的。所以笔者认为酒店业应用敏锐的眼光看到市场,进而发现并与其共同发展,这样酒店业也许在激烈的竞争中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Ⅷ 旅游业对酒店业的促进关系
简单的说的,某地的旅游业的发达程度高,会引来更多的旅游者,对于多天旅游的人来说,住酒店就成为了他们的选择之一。所以,旅游业的高度发达,从客观上促进的酒店业(应该和饭店,茶苑等,统称为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都会受到其旅游业的良性诱导,从而得到发展!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Ⅸ 酒店与旅游业的关系
酒店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提供大众食、衣、住、行、育、乐及其他附加价值的服务,结合了硬件与软件。一般认为,凡是属于旅游事业的相关行业均与酒店业有关。
旅游业本身也是一项服务性的设施,它的基本功能是在观光供求间扮演一个中间人的角色,除了代售票务外,旅游业可为遍布世界各地的酒店,成千上万的客房,安排出柤客房与住宿,甚至旅客的膳食,亦可与酒店协调,满足顾客的其他需求。
(9)旅游业的发展带动酒店业扩展阅读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
在保持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同时,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旅游市场将从以入境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发展到国内、入境、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共同发展。到2015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将达到1亿人次,国内旅游将达到28亿人次,人均出游2次,出境旅游将达到1亿人次,三大市场游客总量达30亿人次,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酒店业应顺应国家扩大内需的号召,各大酒店尤其是高档酒店,应调整客源结构,瞄准内需市场,以度过危机。应缩减开支、降低成本,练好内功。酒店消费需求有一定的刚性,总有一部分人得住酒店,所以应抓牢商务市场,开发散客旅游市场。从长远来看,酒店业的发展前景依然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