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和旅游局
㈠ 和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
1、文化和旅游部 旅游行政许可办法 2、文化和旅游部 旅游安全管理办法 3、文化和版旅游部权 旅游法 4、文化和旅游部 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 5、文化和旅游部 导游管理办法 (1)台湾文化和旅游局扩展阅读: 以下是规范性文件,非法律法规,均来自于文化和旅游部: 1、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加强旅游诚信建设实施失信联合惩戒的通知 2、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境游市场监管的通知 3、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换发电子导游证相关事宜的补充通知 4、办公室关于加强出境旅游管理规范出境旅游经营的紧急通知 5、国家旅游局关于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的通知 6、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领队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
㈡ 台湾文化产业概况
台湾把文化产业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台湾有关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现实:经过亚洲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社会经济面临全面转型,为了适应电子制造业向大陆转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观点,期待以文化创意来提升整个台湾的制造业,推进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
在台湾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社区总体营造”计划非常值得关注。可以说,正是这个计划奠定了台湾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所谓“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即通过社区自主提案,实施文化设施基础调查,了解社区文化历史脉络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然后进行整体规划发展和设计,并由政府给予相应的资助和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获得了生长空间,形成了自下而上、民间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脉。与此相关的另一特点是,利用文化创意的理念,对传统的历史文化遗存项目进行保护和开发,使其成为文化消费和文化产品加工的基地,比如在考察中所见的彰化县董坐石砚艺术馆、台北县木雕工艺坊和台北市龙山华夏文化区,其基本模式都是利用本土化特色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虽然它们中的个别有官方补贴,但主导者一般都以民间为主。以台北市龙山华夏文化区为例,该区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这是一个利用历史古建,通过对台湾街区场景的再造而开发的集艺术、旅游、休闲和餐饮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消费场所,它以怀旧的主题,实现了产业化的升级改造。由此可见,无论是园区还是基地,其内容建设都离不开创新性的创意设计,否则就是空壳。另外,还需具有“复制的真实”,而非虚假的真实,要想取得这样的效果,更不能忽略细节的营造。这些,正是目前肇庆端砚文化产业需要关注和思考之处。
宽容尊重,展示多彩文化。台湾社会开放,为各种文化形态留存和生长提供了沃土,文化现象丰富多彩,经过整合包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台湾本土文化观光产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台湾当局对台湾少数民族划定相对独立的的居住区,鼓励保留并协助挖掘、发扬台湾少数民族特有的饮食、服饰、语言、耕作方式、建筑风格、歌舞形式,甚至开辟了台湾少数民族电视台。同时,给予相当优惠的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台湾少数民族居住区面向游客开放,形成了十多个异彩纷呈的台湾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既避免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中流失湮灭,也有效地解决了台湾少数民族的就业收入;二是近现代历史文化,台湾当局将荷兰殖民时期、清朝统治时期、日治时期、蒋氏治理时期等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历史遗迹、名人故居、领事场馆、陵园纪念堂稍加修复,原样保存,配以解说系统和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面向居民和社会开放,形成了点多量广的历史文化观光旅游点,让历史记录真实地保存与再现,也极大地增强了台湾人文景观的吸引力;三是宗教文化,台湾宗教信仰自由,尤其是佛教十分盛行。各财团法人、家族兴建和信徒捐建的寺庙遍布全岛,有“庙比人多”之称。这些寺庙建筑风格各异,造筑精美,投资巨大,且都有较好的地方人文景观和宗教文化支撑,免费向游客开放,使之成为台湾文化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为探视台湾本土文化艺术的重要窗口。
台湾的文化产业发展有不少成功之处,但缺陷也很明显,主要是有的文化部门过度的商业化色彩对文化本身有侵蚀;有的文化产业整体规划不到位;私人占有的文化遗址缺乏合理的社会机制推动发展等。
㈢ 近年来中国大陆与台湾在经济,政治,文化,旅游等方面有那些交往
目前我知道的,经济上有,允许大陆在台部分投资,如食品,建筑等。台湾农产品优惠回进入大答陆市场。在大陆,台资投资领域比较广。政治上,还主要是民间一些团体机构的交流,如海基会。领导层面的互访沟通很少。文化上比较自由,像一些影视合作,文艺交流很多。旅游方面,在实现三通后,大陆很多省份都已开通旅游签证,赴台旅游比较顺畅。
㈣ 结合当前形势谈谈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局势变化与发展(从三通 经济 文化 军事 旅游2-3个方面)600字以内
经历了2008年岛内的政党轮替,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一年多来,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各项交往交流发展迅速,且不断取得新突破。
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顾问、内定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杨瑞宗今天表示,驻北京办事处筹备已近尾声,基於尊严、对等原则,台旅会及海旅会同意互设办事处,明年农历春节前挂牌。
与海基会即将进行的第四次会谈主要内容有4方面,将就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农业检验检疫合作、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避免双重徵税以及税务方面合作进行商谈。这四项商谈涉及农渔民和千家万户工商业者切身利益,如果能顺利商签,对台湾渔业发展、农产品,特别是南部农产品对大陆贸易问题、广大工商业者获得更好投资环境、在税收方面得到优惠保证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两岸和平发展和经贸发展都非常有意义。
11月中旬在台北召开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讨论敏感的政治、军事、涉外事务等问题。这是两岸交往中第一次在台湾举行有大陆退役将领和退休大使等参加的公开研讨会,也是双方智库学者第一次在台北公开讨论敏感政治议题。
未来两岸关系将会如何发展?
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以来,交流日益频繁,成果丰硕。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未来一段时期内,两岸关系将从热络的大发展进入到一个相对摩擦多一些、雷区多一些的状态,这是向正常交往的自然过渡。这一历史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其发展必然是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
㈤ 台湾旅游局局长是谁
哈哈哈哈哈哈哈,自己上网找啊,笨蛋
㈥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要怎么办啊
1、申请人自行前往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大通证及个人旅游签证(建议出行前15个工作日开始办理;符合异地办理通行证条件者建议提前25个工作日办理)。
2、办理证件时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户口本原件,同时需要填写《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申请审批表》。
3、如申请人是《审批表》背面列数的工作单位职员,须出具单位意见,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4、表格右上角的照片请于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指定拍摄的照相馆拍照。
5、办理好通行证请于指定日期内交至为您办理入台证的旅行社,以便后续操作。
6、申请人携带复印件: 身份证复印件(正反2面清晰复印在一张A4纸上),户口本复印件一份(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
(6)台湾文化和旅游局扩展阅读:
2008年5月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当年7月4日,两岸同胞企盼已久的陆客团队游正式启动,2年后实现大陆所有省份居民开放赴台旅游。
2011年,经过海旅会、台旅会协商和赴台旅游工作的安排,国家旅游局经商国务院台办和公安部,决定于2011年6月28日正式实施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个人旅游。
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有利于促进台湾经济发展。
2019年7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关于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公告》。公告称,鉴于当前两岸关系,决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
㈦ 介绍台湾文化禁忌,旅游景点,本土文化介绍的好书有哪些
赴台湾旅游须知及注意事项:
一、注意礼仪、爱护环境,公共区域不要大声喧哗、随意吸烟、吐痰,要展示良好的国民素质。不可滞留不归。
二、台湾地理环境:四周沧海环绕,岛内山川秀丽,日照充足,高山、丘陵、盆地、平原、纵谷多样的地形。
三、四大风景区: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垦丁。可体验山、湖、谷、海的景致。
四、时差:无时差。电压:110伏,两孔。语言:普通话、闽南话。
五、电话:全球通可用,出发前开通漫游,拨打方法:002+国际代码+区号+电话号码,00286+手机号。或用IC卡,当地购买电话卡用证件。
六、交通:北京--台北直航3小时左右。岛内乘大巴环岛距离较远,景点之间拉车时间一般4--6小时。
七、换汇:人民币在台不流通,银行换汇1元约4.5台币,1美金约28台币。国际银行卡都可用 。八、两 地 海关:中国规定公民带出境5000美金或2万人民币,酒和利器必须托运,随身电器只要旧品、不超过5000都可放行。台湾不得入境水产品、动植物,责罚严厉、可带酒1公升、烟2条。出境乘机超过100毫克膏体液体必须托运、药物须有标签、婴儿食品须与婴儿同行
九、小费:按国际惯例需要付导游服务小费。
十、吃:团队餐可以品尝到台湾的独特风味,夜市里积中华料理几百年传承保留下来的各式各样的小吃,不可不嚐。台湾当地口味偏淡、甜,餐厅环境较好。请注意用餐时的礼仪礼貌。
十一、住:台湾没有酒店国际星级评定,所用酒店属观光局核准酒店。虽无星级标志但较注意人文关怀,酒店设施齐全、请自带泳衣、帽、注意卫生间防滑。
十二、行:从桃园机场乘高速--台北40分钟、台北--花莲6小时、花莲--台东6小时、台东--垦丁4小时、垦丁--高雄3小时、高雄--嘉义2小时、嘉义--日月潭2小时、日月潭--台北4小时。这是台湾旅游比较累的特点,拉车时间长,偶有晕车,在台游览区少垃圾桶,请注意不要乱丢,带回车上。
十三、游:由于地形地质的多样性,岛内自然景致美丽、植被丰富,又由于特殊的多样文化元素:原住民文化、荷兰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中华文化、客家文化等,都留下了遗迹。阿里山2216米、日月潭面积9千公顷,太鲁阁大峡谷9万公顷从海平面到3740米,是地壳变动、河川切割的产物,瀑布、水潭、大理石相互辉映。是地质地理考察最丰富、生动的现场、垦丁在最南端,因地壳变动有独特的群礁海岸景观,碧浪金沙。
十四、购:高山乌龙茶、凤梨酥、麻薯、猫眼玉、七彩石、钻石、珊瑚首饰(全世界80%深海红色珊瑚来自台湾)、都是可以带走的旅游纪念品。
㈧ 两岸文化传承(厦门和台湾)
在人民网7月14日电 香港《文汇报》今日发表署名曾文仲的评论文章说,要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充分意识两岸文化异性,寻找两岸文化的共同性。特别是在妈祖文化、关公文化、南音、戏剧、旅游诸方面加强合作,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在新的领域推动创新。海峡两岸本同根,血脉相连一家亲;一衣带水一线牵,两岸携手情更深。愿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在求同存异的氛围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文章说,台湾本省人大部分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厦门闽南金三角。可以说,台湾的文化和福建的闽南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联系,台湾讲的地方方言也是以闽南话和客家话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近代史中,在荷兰人统治下长达38年,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也有50年,台湾光复之后,国民党时期也有50多年,所以,多元文化在台湾和谐共存,从人们的思维、语言诸方面都有了台湾的特色,这一切都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的,这也是台湾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差异,这是事实,也是绝对不可否认的。
但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台湾大部分的人信仰佛教,特别是福建妈祖,中国历史上的关公在台湾信徒甚众,由于台湾的地理环境,信仰妈祖的是海洋文化的最大特征,妈祖作为沿海人民的保护神,在台湾大受崇拜,这也是海峡两岸文化的最大共同点,我们要充分寻找两岸人民大众都能接受的共同之处,和风细雨多做台湾人民的工作,特别是以文化作为切入点,润物细无声,让广大的台湾民众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光辉。
一道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情与缘,更阻挡不了两岸人民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愿望。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以来,福建省凭藉闽台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大批台湾同胞到福建寻根问祖、旅游观光、兴办实业,推动了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往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这一祥和的氛围对于同根同族的两岸骨肉同胞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当你走在台北街头,看看快乐的人群从身边经过,听着从霓虹灯下飘来的少男少女们的轻声细语,还有酒店服务员的亲切与殷勤,你也许会发现,其实,台湾每一个人都在做着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因此,你的内心就会充满了欣喜,因为,这才是台湾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所以,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台湾,用心去品味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台湾的兄弟姐妹,多找共同点,或许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台湾,一个令人难忘又神往的台湾,这对于我们多做台湾人民的工作是很有裨益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文化不能说都一模一样,现实是肯定存在着差异,我们要找到差异,更要寻找共同的地方。而我们共同的价值就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不论是祖国大陆或者是在宝岛台湾,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都比较认同,也有深刻的认识。我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更深深体会到这些共同价值观对文化的创新,企业的发展,两岸的交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台湾云门芭蕾舞就是以传说中的故事,结合西洋的芭蕾舞惟妙惟肖演绎得令人神往,而我们福建惠安女的舞蹈也是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惠安女的服饰,风俗习惯,劳动场景再现了惠安妇女独特的精神风貌。这两者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说明海峡两岸的文化既有各自的特色也有许多共同的支点。
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台湾业务范围想近的机构是什么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和台湾业务范围想进的机构是什么?可以搜索就知
㈩ 文广新局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简称文广新局。属于国家机关,主管文化艺术、广播影视等。
职能介绍:
(一)拟订全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版权、文化遗产的政策、措施,并监督实施。
(二)指导、组织全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版权、文化遗产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版权、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管理全市文化艺术事业,指导文化艺术创作与研究工作,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管理图书馆、文化馆事业;参与规划全市文化设施建设,负责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各类社会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
(四)负责全市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挖掘和传承工作,管理博物馆事业。
(五)监督管理全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版权和文物市场,负责办理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版权和文物等相关行政许可,指导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对从事演艺活动的民办机构进行监管。
(六)监督管理全市新闻出版、印刷、发行行业,负责对印刷业和出版物内容、出版活动的监管,负责著作权管理工作,对从事出版活动的民办机构进行监管。
(七)监督管理全市广播影视事业,组织协调全市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覆盖;负责对全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及播出情况的监管;对从事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民办机构进行监管。
(10)台湾文化和旅游局扩展阅读: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文化事业、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拟订各项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组织并监督实施;把握舆论导向。
(二)管理文化艺术事业、指导文化体制改革,协调、指导艺术创作和生产,扶持代表性、示范性、实验性文化艺术品种,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归口管理全市重大文化活动。
(三)拟订文化产业规划,指导、协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市级公共文化设施。
(四)管理文化市场,指导文化市场执法检查和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管理对外文化工作和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的文化交流工作。
(五)、指导艺术教育工作,统筹规划文化艺术、文物博物、图书资料和艺术教育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六)监督管理地方广播电视节目、卫星电视节目收录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视听节目;负责安装和使用卫星广播电视地面设施许可证的发放、有线广播电视站、有线广播电视采用加解扰技术、电视台开办视频点播业务、广播电视台(站)年检审核工作。
(七)按照国家和省的法律法规,对地方广播电视专用网进行具体规划和管理,规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技术标准,指导搞好广播电视覆盖网的建设、维护工作,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