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旅游文化
Ⅰ 国内有哪些适合体验特色民族风情的旅游景点
国内适合体验特色民族风情的旅游景点有云南昆明。提起云南,有人一定会想到风景优美,民族众多。全国56个民族,云南就有52个,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共25个。昆明的滇池湖畔,有个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村占地面积为1264.96亩,其中水域面积463.96亩,是反映和展示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集云南主要的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藏族、景颇族、哈尼族、德昂族、壮族、苗族、水族、怒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僳僳族、普米族、满族、回族、瑶族、阿昌族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
昆明故城由18幢造型各异、装饰古典、色彩和谐、自成一体的商业楼组成,不仅有玲珑风景塔,巍峨民族坊的点缀,还有大型“滇王金印铭”的雕塑,原貌展现了老昆明特色建筑。琳琅满目的古旧风格特产小店遍布整个街道,漂亮的服饰、精致的茶包、现磨的银器、精美的手鼓,让前来民族村游览的游客驻足把玩,不少游客在这购买围巾和挎包。
现在的昆明故城取代了之前原民族村正门“独树成林”及“白象迎宾”的景观,成为云南民族村汉民族风情的精致展示区。巨型马蹄铁造型“茶马古道记”的马邦文化映衬,让古老的街区传承这千年历史名城的风韵。如果说云南民族村是云南原汁原味的缩影,那昆明故城就是云南精美画卷的点缀,切不可错过。
Ⅱ 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的旅游景点
1、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1000余户,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
肇兴侗寨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
肇兴寨面积0.32平方公里,辖三个行政村,即肇兴村、肇兴中寨村、肇兴上寨村,22个村民小组,全寨有867户,3640人,均为侗族。
参考资料:网络-肇兴侗寨网络-花溪镇山村网络-石头寨景区网络-侗族古村寨网络-黎平肇兴侗寨
Ⅲ 去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需要多注意什么
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注意的要点:
导语:到回族地区或进清真饭店时,忌谈猪肉。忌说肥字,一般是用壮代替肥。不要进入产妇和病人的房间。不能在屋子里吹口哨、戴草帽。参加藏民的喜庆活动必须首先献上哈达。
二十、白族女主人向你敬三道茶时,必须站起来双手去接。
二十一、往火塘里加柴,柴根应往里,不准柴尖往里。
二十二、清早不能谈梦见的事,傍晚不扫地。
二十三、不得一进家门就抱婴儿。
Ⅳ 民族文化旅游的资源有哪些
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思考
〔摘 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以至造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降低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在开发的基础上强化保护,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和谐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ourism, the minority culture is facing the impact of foreign culture. This impact will devalue the culture resources of minorities and lead to a series of negative influence. Therefore, China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minority culture, to develop the culture reasonably at the foundation of protection and to protect the culture at the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 ,thus, to push the minority culture tourism into the development with harmony and continuance.
Key words: minority culture;tour resources;the tour resources of the minority culture; development;protection
【全文见引用地址】
Ⅳ 保护及推广少数民族的文化最好的方法是否商业化(发展旅游业)
如果目的只是保护民族文化自然不是最好的,商业化只是搞旅游开发而已,最多拿民族文化来噱头,能起什么作用,更别提当下各民族地区的旅游景点对民族文化都是一通乱搞,导游说的那些风俗,可能当地民族从来没听过,游客穿拍照的那些服饰,当地人可能从没穿过,这就是现在旅游景区的现状。至于有什么方法,学北美建立保留地,当然他的副作用也很大。
Ⅵ 怎样发展新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
新疆是具有一定异域色彩的地方,这也是它的主要特色,充满神秘色彩内,但是新疆要发展好旅容游应该考虑的基础是可进入度,景区客容纳度,新疆的自然环境不比江南水乡清醒雅致,所以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重要。在者,我觉得新疆发展旅游应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相互合作,做长线旅游。
Ⅶ 什么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民族性、教育性和娱乐性
中国现在旅游的现状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国人并没有形成对于旅游产品的理性需求。但是毋庸置疑,随着文化产业的地位提升,和后现代思想时期的到来,国人一定会产生对于文化和传统的强烈怀念和需求。
旅游不仅是看山水,看热闹,更多的是了解文化的内涵,作为主体文化的文化补充,且呈现多元个性的民族文化,必定是符合大众心理需求的文化类型,同时亚文化形态的民族文化需要以旅游为平台传承和发展,以弥补国家体制教育的内容的缺陷,旅游一定不是历史和文化课,娱乐性和广泛的参与性,包容度那是存在毋庸质疑的条件。
Ⅷ 怎样开发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在旅游抄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袭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代旅游经济价值,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综合潜力,建立民俗旅游点,设计民俗旅游线,规划民俗旅游区,不仅仅是旅游学界和应用民俗学界的共同心声,也是时代变化的特殊需要和我国旅游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Ⅸ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会破坏其文化吗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探索培育期、初步发展期、规模扩张期和质量提升期,历经了发展层次由"双高速度"提升为"支柱产业",发展机制由"开发为主"转变为"管理为主",发展模式由"政府包办"演变为"服务导向"等转变趋势,并得到了其今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根、动力之源、当务之急"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