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随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

随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

发布时间: 2020-12-21 04:24:05

❶ 用英语介绍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的导游词

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长江三峡驰名世界。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人誉“第一山”的道教名山武当山为道教圣地。武汉黄鹤楼公园、宜昌三峡大坝旅游区 、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十堰武当山风景区、恩施巴东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是湖北省的五个国家5A级风景名胜旅游景点。 黄石矿冶文化历史悠久,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我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拥有“亚洲第一天坑”。

黄鹤归来铜像 一览亭 仙枣亭 受降纪念碑 松月轩
落虹桥 日晷台遗址 迎辉亭 棋盘山 鸽子坪
大门楼 映霞亭 双龙桥 胜利广场 武汉受降堂
中山公园茹冰园 四顾轩 武汉剧院 武汉月湖 武汉民族村
武汉科教大厦 武汉抗洪纪念碑 湖北剧场 武汉广播电视塔 武汉佛教协会
顺风洋行旧址 彭刘杨三烈士塑像 石门峰名人公园 施洋烈士纪念碑 施洋烈士纪念馆
辛亥革命炮台旧址 孙中山铜像 孙中山纪念碑 诗碑廊 落梅轩
古铜顶 蛇山鹅池 金猴岭原始森林 神龙燕子洞 吕仙洞
毛泽东词亭 奇章亭 石照亭 首义枪声纪念雕塑 武汉大学樱花大道
武汉铁门关 汉口道胜银行旧址 郢州城垣遗址 月湖知音桥 中山公园张公亭
中山舰纪念馆 白沙洲长江大桥 三皇殿 长江二桥 藏经阁
东湖寓言园 二七纪念碑 印心石屋 双面观音塑像 武汉大学法学院旧址
武汉大学体育馆旧址 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旧址 汉江口 马沧湖 抱冰堂旧址
抱膝亭 警钟楼 同治黄鹤楼 胜像宝塔 奥略楼
蛇山桥 三国诗碑 俄租界工部局旧址 俄国领事馆旧址 法界宫
落雁风景区 长江大桥桥头堡 中华基督教信义大楼旧址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遗址 汉口路伽碑路高级住宅区旧址
汉口美国领事馆旧址 汉口英国汇丰银行旧址 武汉英国领事馆旧址 武汉宋庆龄旧居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
武汉大学科技会堂 武汉动物园水族苑 岳飞亭 一揽亭 黄鹤楼景区搁笔亭
高峡平湖 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 高山平原 古犀牛洞 燕子垭
张飞擂鼓 长阳人遗址 白羊寨 白马洞 石门洞
麦城 兴文塔 金狮洞 古龙溪漂流风景区 宜昌南津关
下牢溪 灯影峡 大水井建筑群 晴川阁三楚胜境 晴川阁禹碑亭
蛇山乖崖亭 蛇山‘洞天别境' 晴川阁景区朝宗亭 黄鹤楼景区归鹤浮雕 昭化寺
磨山景区庄王出征雕塑 黎元洪墓 江汉路步行街雕塑 崔颢题诗图 青岛路景明大厦
汇丰银行旧址 花旗银行旧址 国立武汉大学学生宿舍旧址 国立武汉大学学生俱乐部旧址 国立武汉大学图书馆旧址
龟山向警予烈士墓 龟山三国城三国鼎立大鼎 龟山三国城群英道 龟山三国城鲁肃墓 龟山三国城赤壁大战全景画馆
龟山黄兴铜像 龟山红色战士公墓 龟山高山仰止牌坊 古琴台景区知音浮雕 古琴台知音亭
东湖景区鲁迅广场 东湖濒湖画廊 德国领事馆旧址 陈潭秋纪念馆 长春观太清殿
巴公房子旧址 白鲫豚馆 磨山朱碑 翠帷蕴谊 常春花苑
磨山杜鹃园 磨山樱花园 磨山景区雕塑 东湖楚风一条街 沙市中山公园
荆州市荆州碑苑 荆州春秋阁 荆州樊妃冢 荆州盆景园 十堰市人民公园
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段) 刁汊湖 昭仁寺 洪山寺 剑口景区
洪山仙人洞 洪山坪落湖村 大洪山 麋鹿岛 陆水湖
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旅游区 白雉山风景区 东汉一条街 偃月湖广场 武圣广场
关公文化园 二七烈士纪念碑施洋烈士墓 孟浩然纪念馆 路易·艾黎旧居修复暨纪念馆 曹禺纪念馆
董必武纪念馆 楚文化馆 龙王庙文化墙 兴山明妃村 马铃岩风景区
三峡人家风景区 万里长江第一阁 李时珍墓 鄂州梁子岛生态旅游度假区 鄂州市博物馆
天堂湖景区 甘泉洞风景区 空山洞丽人湖 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 曾侯乙墓景区
黑龙潭景区 元明塔 大冶雷山风景区 中华山景区 大洪山风景区
能仁寺 白潭湖风景区 莲花山旅游区 古金山寺 照面井
读书洞 秭归屈原故里 中原突围的策源地 锦绣园高新农业观光园 青龙山熊河风景区
楚皇城城址 襄阳城 太乙洞风景区 鄂南龙潭 虎伏天门
铜鼓绝顶 闯王陵墓 九宫山森林公园 炎帝神农烈山风景名胜区 浠水三角山风景区
黄冈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 坛子岭景区 昭君台 玉泉风景区 汤池旅游风景区
车溪民俗风景区 宜城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湖北谷城县薤山旅游度假区 渔梁洲 李曾伯纪功铭摩崖
咸宁潜山国家森林公园 奥陶纪地质公园 双峰山风景区 米芾纪念馆 保康野花谷自然风景区
老塔山 战国长城遗迹 襄樊襄王府绿影壁 湖北保康县汤池峡温泉度假区 湖北保康县五道峡自然风景区
多宝佛塔话珍奇 澄水洞旅游区 仙人石 罗汉肚 长春谷
钵盂揽胜 筲箕兜 珍珠湖 珍珠泉 三眼桥
九峰律寺 山下游览区 北海近代建筑 湖泗瓷窑址群 武汉九峰国家森林公园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蛇山风景区 赤壁遗址 龙泉山楚王陵王妃墓 中山舰
木兰湖风景区 大智门火车站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首义园 鹦鹉洲
九峰山摩崖 沔城风景名胜区 湖北武汉华泰汤逊湖旅游度假区 江汉关大楼 明楚王墓
施洋墓 汉正街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 荆州关公馆 荆州石首糜鹿自然保护区
洈水湖 梨园 拜将台 “一·三”惨案遗址 房县神农峡景区
赛武当自然风景保护区 红坪峡自然保护区 神农顶风景区 大九湖景区 张居正故居
荆州长江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观鱼台 “六·一”惨案遗址 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 伏龙山自然风景区
温泉寺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 桃花岛 滨湖公园
大岳太和宫 华阳崖 凌虚崖与诵经台 南岩宫 文昌祠
唐崖土司城遗址 连珠塔 龙麟宫水利风景区 土王城遗址 太平塘摩崖
八宝山 黄金洞 仙佛寺石窟 石柱观 满山红烈士陵园
凌虚岩 龙麟宫 水镜湖风景区 雕龙遗址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玉泉寺景区 玉泉铁塔 巴东垭 古德寺 洪山公园
“八七”会议会址 咸宁温泉 卓刀泉 天津桥 琼台三观
古梭罗树 神农架自然博物馆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 紫宵殿 古隆中
夔门 马渡河小小三峡 西陵峡 瞿塘峡 大宁河小三峡
中华鲟鱼馆 报恩寺 仙人桥-仙女像 三楚名山--玉泉山 大峡谷
白云剑迹 睿功圣德碑楼 高吊脚群楼成楚市 楚祖祝融遥观星 荆州古城朝宗楼
“惟楚有材”楚才园 石宝寨 “长阳人”遗址景区 巴山峡至伴峡景区 百岛湖景区
隔河岩景区 丹水景区 九湾景区 龙舟坪景区 天柱山景区
武落钟离山景区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五峰山 兴文塔 界头
关门峡 七娘山 独岭佛光 河心石 姊妹杉
象鼻山 后河原始森林 白溢寨 长生洞 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
沧海泛舟 白云晓月 回龙晨钟 农家社火 万兽朝圣
古寨烽烟 青龙洞 环城公园 九龙渊公园 凤凰广场
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亭 文星楼 张居正墓 樊姬墓 大禹息壤
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 张飞一担土 春秋阁 关庙 得胜街与洗马池
卸甲山与掷甲山 关公刮骨疗毒地 马跑泉与落帽冢 点将台与拍马山 公安门
洈水水库 颜将军洞 洪湖 乌林古战场 生态旅游在洪湖
狮子山 杨林山 华容古道 庞公渡 救曹田
放曹坡 葫芦口 子龙岗 仓库垸 汉寿祠
报国寺 三闾寺 濯缨台 荆台 章华台
三江口 内荆河 东荆河 洪湖风光 护国仙山真武祖师庙
南廓古梅 泮宫翠柏 离湖读骚 鹤泽观渔 璇台涌月
锦水晴岚 狮子山 章台晓霁 糜鹿自然保护区 黑狗渊
万里长江第一兽 江陵抗战纪念园 走马岭遗址 刘郎浦 照影桥
绣林山公园 望夫台 南岳山森林公园 烈士纪念碑 三千年古银杏
仙人洞 红军树烈士陵园 傅家竹园 鹿角峰 鸡头脑
哑口水库 龙泉寺 三菱湖风光 桃花山风景区 天鹅洲生态风景区
胡家花园 石家河遗址 温峡漂流 太平寨 尚书墓
忘归岛 花山夜明珠 龙门吐珠 大坝齐天 温峡水库
莫愁乡 磨棋观 三泉湖 间歇泉 鸳鸯柳
通天洞 绿林古寨 天河度假村 屈家岭文化遗址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
虎爪山森林公园 掇刀开发区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娘娘寨 白云楼
龙泉公园 温泉山庄 荆门市博物馆 空山洞风景区 姑嫂桥
十里水画廊 吞天门 美人潭 骆驼峰 鸳鸯溪
象山风景区 漳河水库 文峰塔 元佑宫 文峰塔
大口国家森林公园 莫愁湖 黄仙洞 新、旧红门 内外明塘
九曲御河 碑亭 琉璃影壁 龙鳞神道 内、外罗城
一陵两冢 玄妙观 封江生态旅游区 古乐编钟 中华山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炎帝神农故里--随州厉山 黑龙潭风景区 徐家河旅游度假区 三潭风景区
李汉俊陈列室 曹禺著作陈列馆 南门河游园 章华台 汉江民俗风景区
田关河旅游风景区 借粮湖 潜江市森林公园 返湾湖风景区 汤池
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 陶家湖古城遗址 战国墓群 三冢 门板湾遗址
周恩来总理纪念馆 应城人民公园 蒲骚故城遗址 孔庙 应城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文峰塔 霍城 南河溶洞 观音泉 仙女山 仙女庙
神灵台 马城台 西畈麦秋 南岗梧雨 涢水晴波 凤山春晓
樱桃古渡 车盖名亭 谪仙桃岩 碧霞台 司马书室
凤凰台 紫金台 白兆山 太平寨 解放山水上游览区
李白纪念馆 钱冲古银杏群落 太白公园 槎山双泉寺 梁代古刹泗洲寺
高山铺战役遗址 仙人台风景区 云界寺 卧龙松 太阳神庙
舍身崖 龙头石雕 龟驮经书 龙门资教寺 横岗山风景区
达城庙 望夫石 碧仙洞 老龙仙洞 三角庙
石门 千年茶花 三角山风景区 雷劈石 观音泉
铁索桥 火焰洞 烈士墓 凉亭洞 双峰尖
财神洞 赛老寺庙 云丹山水库 太平水库 线粉槽瀑布
烂 泥 滩 云丹山日出 太平避暑山庄 太平森林公园 四祖正觉禅寺
雨湖 玄妙观 李时珍纪念馆 白莲河斗方山旅游风景区 闻一多纪念馆
浠水县博物馆 三角山旅游风景区 浠水洗马太平寨风景区 麻桥金桥月山生态公园 桃花胜景
天堂明珠 悬崖风雨 仙人壁立 麻姑仙踪 羊角嵯峨
岘山 鱼梁洲 大洪山名泉 南岳寺 杉树坪秦岭冷杉林原始群落
双峰山旅游度假区 鸳鸯溪 娘娘寨 显陵双茔城城墙 钟祥少司马坊
明显陵 南岩 三峡大坝 野人谷 柴埠溪
“洞天福地 ”太清洞 英国领事馆 鱼泉河漂流 保康九路寨 南岸咀
杨家溪漂流 情人泉 黄龙洞 天台山 白潭风景区
平湖天堂河 高岚风景区 桃花冲森林公园 保康温泉 高贵三潭/徐家河
抱璞岩 习家池 炎帝神农故里 九宫山 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旧址
仁济医院 汉口慈善会 唐生智公馆旧址 保安洋行(英)旧址 广东银行旧址
东方汇理银行(法)旧址 格非堂 文华大学学生宿舍 第一纱厂旧址 夏斗寅、徐源泉别墅
瞿雅各健身所旧址 文华大学文学院 三佛阁山门 中华循道公会弘道会 基督教救世堂
圣若瑟女子中学 宁波会馆 江苏会馆 民权路清真寺 汉口电灯公司旧址(英)
金城里 洞庭村 江汉村、六也村 同兴里 大陆坊
杨森花园 上海村 周苍柏公馆 中央信托局旧址 武汉卫戍司令部
平汉铁路南局 新泰大楼旧址 华商赛马公会 华商总会 信义公所
俄国巡捕房旧址 美国领事馆旧址 德国工部巡捕房 安利英洋行旧址 日信洋行旧址
聚兴诚银行 大孚银行旧址 浙江实业银行旧址 汉口横滨正金银行旧址 交通银行旧址
首善堂 湖北省图书馆 汉口水塔旧址 四明银行大楼旧址 怡合村
季凡诺夫公馆 咸安坊 日租界军官宿舍 江汉关监督公署 亚细亚火油公司(英)旧址
日清洋行旧址 中国实业银行 盐业银行旧址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旧址
金城银行旧址 大清银行 台湾银行(日) 旧址 汉口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 圣若瑟天主堂
上海街教堂 四祖寺塔 军民合作饭店 东山宝塔 升天塔
象山四泉 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司令部驻地旧址 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旧址 十里古墓群 马家垸遗址
纪山古墓群 荆家城遗址 黄歇冢 铁鞭古祠 舍利宝塔
普山遗址 寨山遗址 砚池山 陶谷墓 大成殿
斗方禅林 碧玉流石刻群 灵润桥 释迦多宝如来石塔 塞墩遗址
高塔寺塔 黄梅焦墩遗址 百二河景区 大余湾 百年钟楼
楚波亭 禹柏 江夏楚王陵寝群 珞珈山18栋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永利银行 博学中学钟楼 文华大学礼拜堂———罕见的希腊神庙式建筑 翟雅阁健身所 博学中学教堂
汉阳共勉街牌坊———弥足珍贵的明代建筑 李凡洛夫公馆———俄罗斯民居之经典 国货商场旧址 萧耀南公馆 珞珈碑路房子
涂堃山公馆 大冶鄂王城 楚天第一大夫第 美最时洋行(德) 三教街公寓
“百年洋店”——德明饭店 天主教鄂东代牧区主教公署 立兴洋行(法) 英文楚报馆 麦加利银行(英)旧址

❷ 随州市市哪个地方的城市是炎帝神农的故里么好像有好多地方在争论啊

湖北省 随州市 已经成功举办世界华人寻根节 的确是炎帝神农故里。

以前叫随县,编钟--八大奇迹之一 的发掘地。

❸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的相关活动

1987年11月,美籍华来人周共·王德樵远渡重源洋,寻根问祖,将保存在美国华冈博物馆的始祖炎帝神农画像赠送给厉山镇人民政府。
随州市自1991年开始,连年举办炎帝神农生辰庆典活动和炎帝神农文化节、节根节,进一步确立了炎帝神农故里不可撼动的地位。
1993年由湖北省文化交流协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襄樊市人民政府、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在随州市隆重举行开幕式。
2009年5月20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旅游局和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悼和3000余名中外嘉宾云集随州。

❹ 炎帝故里的文化传承

如果说,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那么,所谓姜炎文化,简言之,就是上古时期,炎帝率领姜炎族在其原生地——随州厉山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经济方面而言,包括当时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畜牧驯养和经济制度等;在政治方面,包括部落官职的设置、军事的运作、祭祀的管理等;在文化方面既有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礼仪教育,又有天文历法、科学技术,还有诗歌绘画和音乐舞蹈等。姜炎文化与姬黄文化相融合,共同构成了姜姬(炎黄)文化,即“后姜炎文化”,成为华夏文化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因素的孕育、形成和发展中,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凝聚作用。
张岂之先生说:“炎帝时代的原始农耕是后来周秦文化产生的肥沃土壤。”也就是说,周秦两代的繁荣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得力于周人和秦人先后进入宝鸡渭水流域后,继承和弘扬了姜炎文化(亦包括后姜炎文化)。周人始祖“弃”继承母族姜炎族的农耕技术,被尧“举以为农师”,又被舜封于邰,“号曰后稷”。古公亶父率族人进入厉山后,以姜姓女子为妻,在加强姬姜政治、军事联盟的同时,又复修后稷、公刘之业,“贬戎狄之俗”,吸收先进的姜炎文化和商文化;“务耕种、行地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作五官有司”,建立国家机构。其以后的周公等人继承姜炎文化在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方面所具有的“和合”精神和勤劳友善、是非分明、以诚待人、公平无争、“无相害之心”等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吸收姜炎文化中的“腊祭”、“傩舞”及原始音乐舞蹈等因素,创立了“郁郁乎文哉”的周代礼乐文明,为中国文明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秦人原僻居“西垂”,为游牧部族,被“关东”诸国贱视为“西戎”。秦人进入宝鸡渭水流域后,收“周之余民”,学习周人先进的农业技术,大力发展农业,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国益强”,先霸西戎,后统一天下。这些历史事实表明,以炎帝为首的姜炎族创立的中国农业文明,为周秦王朝在关中西部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再联想到西周的甲骨文、金文和秦国石鼓文,可以说这与炎帝“耕而作陶”所发明的彩陶纹饰和刻划“符号”不无源承关系。
从以上简述可知,姜炎文化对周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为“周王朝的中坚力量”;周秦文化又是中国文化的原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根系”,那么,姜炎文化也就自然成了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 有专家考证,最迟在夏朝就有了祭祀炎帝神农的活动。据春秋《左传》记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刘昭在《后汉书·礼仪志》注中引《旧汉仪》云:“春始东耕于籍田,官祀先农,先农即炎帝神农也。”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祭祀先农活动,北京的先农坛就是明清时期朝廷祭祀神农的重要场所。每年仲春亥日,皇帝必亲临祭祀神农,行礼完毕,还要举行亲耕仪式,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礼仪制度。
随州市厉山镇作为炎帝神农故里,祭祀炎帝神农活动由来已久,至迟可上溯至南北朝时期。《水经注》中记载:在厉山设有“神农社”,有社就必定有社祭。南朝宋《荆州记》记载:“汲一井则众井水动,即以此为神农社,年常祠之。”由此可知,到这一时期,祭祀活动已经是常态存在了。
随州市厉山镇对炎帝神农的祭祀活动,最初多由民间自发兴起。清同治《随州志》记载:“民于此立社,号神农社,年常祀之。则其由来久矣。”清朝诗人储嘉珩《厉山》诗:“有功则祀之,祭法天所许,至今神农庙,年年赛村鼓。”描述的就是长期以来民众在神农庙祭祀炎帝神农时的盛况。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随州籍商人胡兴普开始主持民间祭祀活动,归纳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祭祀仪程。并通过非家族性的师徒口授传袭,绵延至今。其第九代传人甘清勇,现居住随州市厉山镇,自1991年以来,一直参与官方祭典活动并多次担任主祭。
受民间定期举行祭祀活动的影响,官方的祭祀活动也逐渐兴盛起来,而随州地区历届主政官员对神农洞、神农庙等祭祀场所均多有修缮。据《随州志》记载:“弘治四年,知州杨宪易以冕服。嘉靖十年,知州范钦率民修殿宇。万历末,知州王纳言重修”。后因战火频仍,官方祭祀活动时有中断,但民间祭祀一直沿袭下来。
1949年以后,官方的祭祀活动再度中断,仅民间有少量的祭祀活动。
1987年11月,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远渡重洋,将保存在美国华冈博物馆的始祖炎帝神农画像赠送给厉山镇政府,表达了海外华夏子孙寻根谒祖的热切期盼。1988年,原随州市委、市政府在厉山九龙山修复建成了神农牌坊、神农桥、烈山牌楼、碑苑和功德殿等20多处纪念性建筑,并于1991年开始,在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恢复了谒祖祭典活动,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了“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节名。此后,每年的炎帝神农诞生日(农历四月二十六),随州市人民政府和风景区都要举办规模大小不一的谒祖祭典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9届。除政府组织的祭典活动外,平常和大年三十也有很多民众在神农洞前烧香许愿,进行民间传统的祭祀活动。
2009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举办的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盛况空前,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烈山宗亲会,每年都组团到随州谒拜祭祀先祖,并提议将世界烈山宗亲总会设在随州 春秋《国语 鲁语上》 左丘明著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三国韦昭注: 烈山氏,炎帝之号也。
西晋《帝王世纪》
皇甫谧撰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
北魏《水经注》 郦道元著
卷三十二:漻水
漻水北出大义山南至厉乡西,赐水入焉。水源东出大紫山分为二水,一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水北有九井,子书所谓神农既诞,九井自穿,谓斯水也。又言汲一井则众水动。井今堙塞,遗迹存焉。亦云赖乡,故赖国也,有神农社。
南朝〔宋〕《荆州记》
随郡北界有厉乡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神农所生。村西有两重堑,内有周围一顷二十亩地,中有九井,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又汲一井则众井水动,即以此为神农社,常年祠之。
唐《括地志》 唐魏王李泰著
卷七:随州
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曰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
宋《路史 . 卷二十四》 罗泌著
厉,帝之潜邦,一曰列,是曰列山,亦曰丽山,即厉山。今随县之北厉乡,即赖乡也。有厉山,在随县北百里,神农氏生。春秋之厉国,通为赖,然厉、赖异。
清《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著
卷七十七湖广
随州,厉山在州北四十里,相传神农起于此。神农号厉山氏,故以名山,山下有厉乡,即春秋时厉国也。《荆州记》:山有二(一)穴神农所生,谓之神农洞。《寰宇记》:厉乡西有堑两重,堑中有神农宅,宅中有九井。
民国《湖北通志》
卷三十 建置六 坛庙 . 随州
炎帝庙,在厉山,厉山炎帝生处。庙故有帝像,人身牛首,明弘治四年(1491年),知州杨宪易以冕服。嘉靖间知州范钦、万历间知州王纳言重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出版)

❺ 随州为楚 楚为荆蛮之地 西周没有封建,东周归附华夏,怎么会是炎帝故里

唐代萧德言所编《括地志》记载:“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回神农生于厉乡,所答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唐代后期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志》记载:“随县,本汉旧县,属南阳郡。即随国城也,历代不改。……厉山,亦名烈山,在县北一百里。《礼记》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故曰厉山氏。”
北宋王存等主编的《元丰九域志》记载:“随州:神农庙,在厉乡村。”
南宋罗泌《路史》记载:“神农井在赖山(即厉山),旧说汲一井则八井皆动,人不敢触。今惟一穴,大木旁荫,即其处立社。”
清代章学诚主持编纂的《湖北通志·舆地志》记载:“厉乡,在州北,今名厉山店。……亦云赖乡,故赖国也。有神农社。”
上述记载无一例外地表明,神农生于厉山,厉山位于今随州北。神农生于随州厉山一说代代相因,众口一词,足证不谬。

❻ 炎帝故里作文

今天,阳光灿烂,我们一起去了炎帝神农故里游玩。它位于湖北省厉回山镇,炎帝姓姜,神农答氏,名叫石年,出生于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出生地在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
车刚刚到风景区外,我远远就看见一座高大而雄伟大的雕像,这一定是我们的始祖—炎帝。进门口刻着“始祖佑平安,祈福到烈山”。我们首先来到神农庙,庙里有许多功德碑,导游说“要站在右边,右脚跨过去。”神农庙旁边有一个神农洞,传说是炎帝神农曾经住过的地方,洞口上面用甲骨文该着神农洞几个字。接着来到了百草园,又有一个神农雕像,刻着尝百草,是说炎帝吃了一种毒草,后来就觉得肚子巨痛无比,好像肠子一节一个节断掉了,人们就把这种毒草叫做断肠草。然后又来到天门,里面有一个池子,有两条金光闪闪的大鱼,旁边有四个小动物,分别是羊、马、乌龟和小鹿,只要把硬币投进鱼的嘴巴里,旁边每个小动物都会喷出神仙水来。最后我们来到祭拜始祖炎帝的地方,每人手里拿着一根香,恭恭敬敬地鞠躬作揖。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炎帝神农故里。我了解到炎帝如何培五谷、尝百草、化万民等等事迹。能有这样的祖先,我心里无比的骄傲。

❼ 随州炎帝故里风景名胜区与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是一个地方吗

宝鸡是炎帝的原生地,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距今约5000年前,宝鸡渭水流域的姜水,生息着一个古老的氏族部落——姜炎族,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今天,我们要加强姜炎文化研究,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白虎通义·号》说,神农氏能够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创作了来招等农具,教民耕作,使人民获得很大的好处,故号神农。《世本·帝系篇》则首把炎帝和神农氏扯在一起称“炎帝神农氏”,谓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汉高诱注《淮南子·时则训》,提到赤帝时又把赤帝与神农氏合起来,说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左传》、《国语》和《礼记》曾提到烈山氏能够播植百谷百蔬。东汉郑玄注《礼记》和三国韦昭注《国语》,都说烈山氏为炎帝。《水经注》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农氏相并,说谬水西南经过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个洞穴,相传是神农氏的诞生处,所以《礼记》称神农氏为烈山氏。而有关烈(厉、列)山氏称号的缘起,又有二说。《路史》认为,烈山原字当作列山或厉山,因神农氏“肇迹”于列山,故以列山、厉山为氏。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则认为炎帝为人神,放火烧山很猛烈,故为烈山氏。

❽ 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搭建了世界华人的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随州城市名片,对外

搭配不对。搭建圣地,搭建精神家园,搭建名片,这些不能这么搭配

❾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的文学作品

七律抄 随州炎帝故里有感
徐华宁
厉山姜水莫须争①,百草五弦②堪正名。
生处井穿③成圣地,教时洞启④化愚氓。
余音鞺鞳编钟⑤忆,遗产丰隆碑记⑥旌。
汉东国美餐霞隐⑦,未老神农犹劝耕⑧。
【解释】
①炎帝生地有厉山与姜水二说,故云。
②炎帝曾尝百草,定五弦。
③指神农泉,位于炎帝神农大殿西南侧。传说炎帝神农诞生时,天崩地裂,九井自穿,九山相连(即汲一井水,八井皆动,一山抛鞭九山应),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④指神农洞,相传炎帝神农诞生之地。
⑤指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时代曾侯乙编钟。鞺鞳,钟鼓声。
⑥指神农碑,明代万历丁丑年立。碑高2米,宽1米,重数吨,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⑦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赞美随州,并有《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今随州拟重建餐霞楼。
⑧劝耕,犹劝农,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尸子》卷下:“神农并耕而王,所以劝耕也。”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