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我国旅游业十一逆差
1. 什么叫旅游贸易逆差
“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是指我国内地或大陆的出入境旅游收支状况。从2009年起,我国内地或大陆旅游外汇收支由长期的顺差开始转为逆差,说明入境旅游的总收入低于出境旅游的总支出。由于我国出入境旅游分为外国市场与港澳台市场两大部分,把港澳台也纳入出入境旅游收支统计,因而得出了“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结论。
2. 韩旅游收支逆差高是什么情况
2017年以来,赴韩外国游客人数不断减少,但出境旅游的韩国人则同比大增,韩国旅游收支逆差创历史新高。韩媒体10月8日分析称,赴韩中国游客锐减可能是主要原因。
韩国旅游行业指出,受外国游客急剧减少影响,韩国旅游业或将陷入“L”型衰退。韩国观光公社预测,若韩国旅游的利空因素持续发酵,预计2017年全年赴韩外国人将同比减少27.2%。
中国就有大好河山,没必要去韩国送钱。
3. 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有多大
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没有那么大
尽管常见很多学术研究和旅游报告在涉及我国出境旅游消费数据时,多会冠以“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简称UNWTO)统计”之名,但实际上,这些数据都是国家旅游局(简称CNTA)上报给UNWTO的,而CNTA的数据又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简称SAFE),SAFE对旅游服务贸易(BOP)的测算则针对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外国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包括因公、因私)提供货物和服务获得的收入,以及我国居民出国旅行(因公、因私)的支出,其中,旅游收入来自国家旅游局的抽样调查数据,旅游支出则根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BEEA)以及我国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相关数据测算得出。
从近3年的数据看,根据CNTA2012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数据计算,2012年入境旅游收入应该为614.35亿美元,而不是公报中显示的500.28亿美元,两者相差了115亿美元;2011年公报显示的外汇收入为484.64亿美元,而同样计算所得数应为597.79亿美元,相差113亿多美元;2010年公报显示的外汇收入为458.14亿美元,而同样计算所得数应为569.02亿美元,相差111亿美元。2013年公报显示的外汇收入为516.64亿美元,而同样计算所得数应为627.59亿美元,相差111亿美元。
4. 韩国旅游收支逆差为什么再创新高
11月20日消息,韩国政府执意部署“萨德”后,中韩关系持续遇冷,中国游客赴韩热情锐减。韩国旅游发展局最新数据显示,受“萨德”风波影响中国游客锐减,以及韩国人出境游热情高涨影响,今年1-8月韩国旅游收支逆差创历年同期新高。
“萨德”风波让韩国各行各业损失惨重。10月31日,当中韩两国同时公布双边关系沟通结果后,韩国各大媒体对此纷纷报道,引发韩国社会高度关注。
韩联社称,两国“走出‘萨德’阴霾迎来曙光。”从韩国决定部署“萨德”至今,两国关系经历了一番坎坷与曲折。现在,两国长达1年3个月之久的“萨德”矛盾终于找到突破口。韩国表示,经历了最糟糕的“萨德”矛盾后,中韩两国关系进入“解冻期”。韩国纽西斯通讯社则援引青瓦台高官消息称,“中韩关系即将迎来令人期待的面貌。”
近日,随着中韩关系改善信号的不断出现,韩国业界对重启中韩交流的期盼日益高涨,众多商家摩拳擦掌迎接中国游客重返。韩联社称,韩国免税店销售收入70%以上依赖中国游客,在“萨德”风波中首当其冲,损失之惨重,可以用“陷入生存危机”来形容。一位大型免税店的负责人称,得知中韩关系回暖的消息后,正在制定开展大规模促销活动的相关计划,并着手提前筹备韩国化妆品等中国游客喜爱的商品。除了遭受直接打击的免税店业,“萨德”影响波及的其他行业,如百货店、大型超市以及化妆品、食品行业等,也对中韩关系回暖充满期待。许多从业人员都表示,“期待中国游客早日归来。”
不过,也有流通业人士指出,要想中国游客恢复至“萨德”部署之前的数量还很困难,需要较长时间,但情况会逐渐好转的。
5. 简析旅游逆差不断扩大的原因
(一)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决定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难以为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基础保障。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一旦国内服务供给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必然由国外服务来填补空缺,进而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这也是自1995年以来中国持续处于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所在。此外,我国货物贸易金额虽然庞大且连年处于贸易顺差的状况,未能起到促进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作用,导致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两张皮”,既阻碍了二者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又背离了当代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二者融合发展的世界潮流。
(二)对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
从国际范围看,旅游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各国普遍推出刺激入境旅游发展的旅游战略与政策。比如美国2012年推出的《国家旅游和旅行战略》、欧盟的《新欧盟旅游政策框架》、日本的《新成长战略——重建“活力日本”方案》、澳大利亚的《国家长期旅游业战略》、韩国的《观光产业先进化战略》等。相关战略与政策的密集出台,表现了发达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和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心。我国目前缺乏国家层面的入境旅游发展战略,也没有具有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的国家旅游形象体系,这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三)服务业体制机制很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服务领域仍然保持过多的市场准入限制,服务业管理体制过于僵化,国有经济垄断经营严重,发展很不充分。以运输业为例,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多头管理。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沿袭下, 使得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运输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成若干个部门。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相互衔接的高效率运输体系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二是对内开放不足。少数大型国有运输企业处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导致竞争很不充分。我国的国际海运业务主要集中在中远、中海、中外运等国有企业手中,国际空运业务则集中在国航、东航、南航等国有企业手中。在缺乏充分竞争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提供的服务往往质次价高,效率低下。三是市场信用缺失,带来高昂的市场交易成本。据反映,许多国内的货代企业缺乏透明的收费标准,一开始承诺低价合作,但在合作中却在其他项目上收取高额费用。不仅扰乱了同行业的竞争,也损害了货代企业在货主心目中的信誉。四是国内运输企业的发展大多局限于运输领域,缺乏纵向一体化的整合,没有与产业链关系企业形成合力,产业升级整合力度还远远不够,很难与外贸出口企业形成有效互动和建立长期协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