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津古镇文化旅游区
㈠ 谁知道十堰上津古镇好玩不
上津古城是湖来北省内保存最完自好的县级古城, 是十堰乃至湖北省最具特色的历史城镇之一,到十堰客运站坐长途到郧西县内在转车.你想一天就回来的话早上早点走.天黑可以赶回来.那边的住宿也不贵的.没有专线车可以坐黑的
㈡ 上津古城的景点介绍
上津是郧西乃至十堰地区最具特色的历史城镇之一,作为秦楚相接地区典型城镇的代表,其传统建筑特色在整体体现鄂西北地区传统建筑的朴素、简约、典雅的同时,还独具陕西建筑的大气、壮观、富丽之感。
此次规划编制主要是为保护上津镇的历史文化遗产、城镇特色、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指导上津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建设事业协调发展,提供名镇保护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技术规定和规划管理依据,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历史文化保护方针,在全面保护上津古城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环境的前提下,发挥上津古城的潜在优势,突出上津古城的历史人文特色和自然景观特色,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适度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展示及大力发展郧西地区“三面环秦,一面接楚”的特色地理文化底蕴。把上津古城规划定位为以生活居住和文化性商业为主要职能,以传统商业服务和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注入地区特色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功能,体现古县城的沿革与变迁、驿道的会馆文化、独特的山水文化,及融入秦腔楚韵民俗文化的上津古城。充分体现上津古城的县制文化、会馆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四大文化特色;强调上津古城是“秦楚地区古县城的代表”、鄂西北古城防御体系的典范”、“郧西民俗文化的活化展示馆”。将上津古城打造成为“出秦入楚的休闲古驿站”,以及具有历史底蕴的中国“小长安”。
规划编制方案将上津古镇建设成为“一轴”、“两带”、“七片区”,即以338省道为城镇发展轴,沿线分布着新镇区、老镇区,以及旧县故城遗址片区,山体生态观光带、水体景观休闲带,历史文化展示功能区、旅游服务综合区、生态观光休闲区、行政办公综合区、镇南居住功能区、镇中居住功能区、镇北居住功能区。以天河生态文化旅游圈为轴心,把上津建设成为西安-武当山-武汉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驿站,发展成为十堰市、西安市等周边地区的生态休闲度假区、奇山秀水探险区、历史文化体验区。在三至五年内将天蓬山大峡谷打造为国家AAAA景区,把上津古镇打造成为国家AAAAA景区。 以古城入口牌楼、停车场、古城标志物雕塑广场以及其他旅游接待设施等组成的景区入口接待服务区;以古城、老街、官衙、会馆和故县残垣等组成的古城文化保护区;以长堤柳浪瀛洲卧荷、天子渡口、沙滩运动、水上泛舟、游客休憩点、中心广场等组成的金钱河休闲游乐区,以别墅区和高档会所组成的沿山休闲度假区,和以古戏楼、民俗博物馆组成的秦楚文化体验区。天蓬山大峡谷景区分为四大片区-景区入口接待服务区、温泉康体度假区、峡谷休闲探险区、军事活动体验区。
㈢ 上津古镇写一篇作文100字
五一放假,我与家人一起来到郧西,去上津参观古城。本以为上津是一座古老的小镇。可刚进上津,看见的却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城。那里的人悠闲自得,无拘无束。孩子们在大街上自由的玩耍,有的滑旱冰,有的滑滑板,有的滑滑板车。大人们三五成群的,下棋,聊天,说说笑笑的。我们穿过新区来到古城外,城墙的四周有一条宽约二米、高约一米的沟道。爸爸给我说:“这是护城河,可惜啊,水干了。”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进入过古城大门。抬头仰望这个大门,发现它至少有四五米高。我想:这么高,喊一声应该有回音。我试着喊了一声,果然产生了回音。城门洞的两壁上有青苔,让我感觉到这个古城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爷爷指着墙壁上的一个洞:“这是什么呀?”我看着洞,漫不经心的说:“不就一个洞么,有什么稀奇的!”爷爷说:“这是插门栓的洞,当城门关上后,把巨大的门拴插到里面,城门就打不开了!”我顿时对这个洞刮目相看。
穿过城门,我们又登上了城墙。城墙跟长城差不多。地上铺着灰黑色的砖,上面结着青苔,一不留神就会摔倒。一部分城墙已修复完善,还有一部分依旧杂草重生。希望下次再来时,可以看到古城原有的风貌。
城墙里面,就是古老的上津了,她有9条街,纵横交错。一些古老建筑依旧保存完好。最令人惊叹的是:这里还有一所教堂和一所高中——郧西二中。这里的人住着古老的房子,梁柱上和木门上,已被虫咬了不知多少口了。有些木板也已经掉渣了,有些梁用木板支撑着。这里的人,虽然在古镇中,但家用电器样样不缺。里的人不像城里人整天看电视,而是把椅子搬到门前说说话话,看着天真的孩子们玩做迷藏。他们是无比的快乐,我是无比的羡慕。
回来时,我被一张纸条吸引了,连忙叫来爸爸,我们进去一看。哇!屋顶有个四四方方的大洞。爸爸也叫道:“这可是天井啊,看看这房子,地上是青苔砖,四周的窗户是薄薄的一张纸。这里还有个阁楼。”爸爸还说,这应该是明、清留下来的老房子。否则,怎么会有青苔呢!
参观了古城,真让我了解了不少知识,这真是一次快乐的体验。
㈣ 上津镇详细的历史。
上津地名,历史悠来久自,古为商国之地,春秋属晋,战国属秦,北朝西魏时建立上津县,比郧西建县早938年,历史上曾14次建县,6次设郡,2次设州,可见上津是秦楚咽喉,政治中心,军事要地。
可考历史记载为三国时(公元262年)魏在此地首建平阳县,距今已有1700余年。迄今为止,上津历经了县、郡、州的变革,曾14次建县,6次设郡,2次置州,2次建乡,1次建公社,1次建区,2次建镇。
上津古城保存完整,建于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周长1236.6米,高6.8米,设5门,面积8万平方米,城基厚度6.12米,是湖北省保留完好的古城 ,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是全县旅游景观之一。因城池依山滂水,四周植柳围城,故名“柳洲城”。城外的金钱河水,过去居民出城西门下坎10步就可见靠岸船只桅杆,水离墙脚15米,后受水患威胁,水位高于城壕。1964年洪水淹城高1.5米,柳树被毁,河床上长。当地政府修筑“红卫堤”,其长3000米,高4米,宽5米,成为公路堤,堤内造田400亩。
㈤ 周末想去郧西上津古镇,谁能告诉一下从十堰市区出发的路线呐 ~另外离荆紫关远么去的话方便么,随便也
十堰三堰汽车站有直达郧西上津的大巴,40还是45块钱,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㈥ 上津古城的古城简介
古城周长1236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墙高约7米,呈梯形,为青砖砌成。四方各有一个城门,分别叫做接秦、达楚、通汉、连郧,西南一角还有为方便百姓劳作而开的角门。城门的名称也直观地反映出了上津镇四通八达的重要地理位置。上津古城位于十堰、安康、商洛三市连成圆的中心,与陕西省山阳县漫川镇毗邻,福银高速路穿境而过,金钱河由北至南通达汉江,素有“秦楚咽喉、天子渡口”之称。上津古城是全国仅存的四座县级古城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古城。自三国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上津首设平阳县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先后14次建县,6次设郡,2次置州。饱经沧桑的上津古城、古风犹存的山陕会馆、飞檐斗拱的明清老街、典雅别致的天主教堂、玉皇滩边的天子渡口……无不印证着上津的古老与悠久。朝秦暮楚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上津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民族英雄岳飞、农民领袖李自成、“白莲教”义军首领王聪儿曾在此屯兵血战。民主革命时期,李先念、徐向前、贺龙、刘华清、程子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上津播下革命火种。1947年11月,在上津诞生了湖北第一个县级民主政权——上关县民主政府;1998年,上津被列为湖北省重点边贸口子镇;2007年5月,上津镇被国家建设部、文物总局授牌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入列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上津文化旅游区正式被列为国家4A级景区。
上津境内旅游资源独特,天蓬山大峡谷、玉皇滩黄龙湾、天桥古洞、长堤柳浪和湖北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古城等无不令人神往。同时上津还出产豆豉、核桃、桐油、杜仲等名优农特产品。为把上津镇建设成为湖北对接西安的形象窗口和武当山至古都长安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驿站,建议市政府将上津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一鄂陕边关旅游名镇建设规划之中,给予项目和资金扶持。
㈦ 古镇旅游规划
1500...古镇,还一个星期,一个新农村规划还要三万那,肯定没人愿意做呢,推荐去学校找两个学生来帮你做,就是时间上可能会长点。
㈧ 上津古镇在津城6组吗
上津古镇在京城六组吗可能是
㈨ 十堰上津古镇要门票吗 从十堰坐车路线呢
不要 ,随便看,从三堰汽车站乘汽车直达!欢迎去上津。
㈩ 上津古城的介绍
上津古城位于湖北省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的上津镇,为明代城址。地处版鄂西北边陲,与陕权西省漫川镇接壤,南临江汉流域,北枕秦岭山脉,古城坐落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下游东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