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浅析焦作旅游发展中对环境的影响

浅析焦作旅游发展中对环境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0-12-20 07:28:50

㈠ 焦作30年来的变化

“‘焦作现象’不仅是旅游现象,更主要的是借旅游促进城市职能、产业转型的综合现象,是多种转型成功实施的结果。”接受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一再强调。

方创琳认为,焦作的城市转型主要通过了“四条路径”:一是资源开发由地下转为地上,走综合开发之路;二是经济结构由“黑”变“绿”,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三是旅游发展由温冷变为火暴,走旅游旺市之路;四是废物利用由废变宝,走循环经济之路。通过“四条路径”的转型,焦作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焦作的城市地位从单纯的煤炭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转变,城市经济基础从以煤炭为单一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向以多元主导的综合性现代工业城市转变,城市人口主体从以工矿职工为主体向以现代城市居民为主体转变,城市性质由原来的煤矿工业城市向综合性工业城市、山水旅游城市等综合发展转变。

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界最值得关注的事件之一就是“焦作现象”。在中文搜索引擎“网络”上搜索“焦作现象”,可以找到大约18万篇相关报道,在量级上几乎可以与我国最知名的旅游景点相比,其被关注程度可见一斑。“焦作现象”就是以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将要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焦作现象”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对于焦作旅游今后的发展,方创琳建议,一是坚持不懈地做强、做精、做好;二是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搞综合开发,发掘文化底蕴,提升焦作旅游的文化品位;三是在旅游开发中注重生态保护,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四是加强中心城区服务设施的改善,为游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着力打造配套旅游产品

——访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旅游室主任王诚庆

“‘焦作现象’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话题,是与时俱进、谋求科学发展的范例,是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的硕果。”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旅游室主任王诚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解读“焦作现象”。

王诚庆说,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使国民得以跳过无弹性的生存门槛,开始追求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支付能力增强,发展旅游业具备了初步的需求条件。“焦作现象”出现的根本保证,就在于焦作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高层战略决策精神和本地实际以及当地各部门的集体智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地区全面发展的系统性指导思想和操作办法,使焦作旅游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王诚庆说,“焦作现象”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对外地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既借鉴又创新,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的游客至上的观念、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焦作的旅游营销工作做得非常精彩,对传统营销手段不断进行再研究、再比较、再评价,进而充分发挥想象力,形成了新的营销手段。旅游行为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有钱、有闲、有情,只有打动了旅游者的“情”,才能激发旅游者将“钱”和“闲”投向旅游目的地。焦作市的许多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正是瞄准并牢牢抓住了旅游者的“情”这个关键因素。

对焦作旅游业的下一步发展,王诚庆说,国内旅游市场的空间还很大,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挖掘。焦作应该在稳定和巩固国内市场上下功夫,同时对国际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焦作目前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焦作山水为主题的观光游,而这种观光游发展虽然迅速,但市场终究会趋于饱和,应着力打造休闲娱乐游、体育健身游、工业参观游、历史文化游、黄河湿地游等多种配套旅游产品,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细节上丰富旅游内涵

——访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夏林根

“焦作旅游业,正在从争取大客流量向争取高端游客群体发展,从简单粗放型向高质优质型转变,从政府主导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型转变。”这是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夏林根教授对“焦作现象”的最新认识。

作为“焦作现象”课题研究组组长,夏林根在当初焦作旅游异军突起、很多学者怀疑“焦作现象”到底能否持续时,就撰文提出了“焦作现象”是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夏林根说,在2004年“焦作现象”国际研讨会上,“焦作现象”的基本内涵是速度。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焦作现象”也在发展中嬗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具体来说,其本质意义在于为经济转型、发展旅游业建立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现实标本,一些有益、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促进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仿效、应用的经验。

夏林根说,注重细节,把焦作打造成游客心目中的旅游目的地,是焦作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焦作山水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知名旅游品牌,但还应不断深化主题,不断开拓市场,增强焦作山水的竞争力。同时,焦作旅游要取得持续发展,应在自然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文化休闲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并把旅游市场放在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占领最有消费潜力的游客市场。

夏林根说,旅游是游、购、娱、吃、住、行六大要素的综合性体验。为此,应有专门的机构、人员来编制完整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打造旅游产品的特色,拉长旅游产品的链条,并对游客的不同层次、客流来源、消费水平等结构进行细化分析,指导旅游产品开发、宾馆基础建设等,以保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做到既“卖”山水又“卖”健康 ——访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王衍用

“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而且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树立了焦作新的对外形象。业内外人士把这种变化称之为‘焦作现象’。在我看来,‘焦作现象’其实是一种精神体现,即敢为人先、真抓实干、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精神。”这是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王衍用对焦作旅游业快速发展最直接的感受。

王衍用说,焦作地理位置优越,北依太行,南邻黄河,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浓厚的文化资源。通过两天的了解和考察发现,焦作旅游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确实不简单,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城市建筑没有特色,没有自己的个性,个别地方比较脏、比较乱;其次是通往景区的道路绿化还不够,路两侧建筑比较乱;第三是景区内设施规划也不太合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焦作要想建成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还必须努力,进一步加以改进。

作为中国知名旅游规划专家,王衍用对焦作旅游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一是深化经济类型,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转化。每年来焦作旅游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在焦作当地吃、住、娱的人却非常少,要拉长产业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带动旅游业全方位、多角度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营销宣传,实现从资源营销到景观营销再到环境营销、文化营销。焦作山水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可以打出太行山水、太极文化的品牌, 形成从地下到地上、从大山到大河、从太行到太极、从山水到文化营销的模式。三是要既“卖”山水又“卖”健康。焦作山水在全国也不多见,焦作要将山水与太极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既“卖”山水又“卖”健康。此外,焦作发展旅游业不能停留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要深化“焦作现象”,让焦作人游焦作、河南人游焦作、外地人游焦作、外国人游焦作,这将有力地促使焦作的社会经济再创辉煌。

旅游特色的灵魂是文化 ——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

“山水也是一种文化,既包括古代名人雅士对山水的理解,又包括现代人对山水的认识。焦作在发展山水旅游的同时,要将对山水景观的科学解释、幽默解释、趣味解释融入山水文化中,因为旅游特色的灵魂是文化。”谈到焦作旅游未来的发展,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中肯地对记者说。

作为资深的旅游研究专家,李明德在讲到增强焦作旅游文化内涵时说:“目前,焦作已经充分认识到以名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对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但主要问题是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表现形式和展现手段。”

“文化资源不仅仅指的是历史文化资源。因为有些文化现象已经融入历史,还有相当多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现实存在,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生活情趣。这些新文化现象也应该作为新的资源来对待,尤其是在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时尚魅力的旅游业时。所以,焦作旅游的发展还应该瞄向近代、现代社会产生的大量新的文化资源。”谈到如何利用文化资源发展焦作旅游时李明德说。

当谈到焦作旅游的品牌时,李明德说:“焦作最为宝贵的是山水品牌和服务品牌。但是,品牌的意义不仅仅是每个旅游者的体验和感受,还更应该体现在市场意义的层面。所以,焦作品牌应该发展的方向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品牌。焦作应鼓励更多的企业创造自己的品牌,与山水品牌和服务品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是社会品牌。焦作要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品质,让外来旅游者和本地居住者都能感受到方便舒适。三是城市品牌。焦作应努力使城市的旅游功能更加完备、休闲氛围更加浓郁、区域地位更加突出、文化品位更加独特、自然环境更加生态,让城市真正成为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依托。”

㈡ 焦作旅游景点排名是怎样的

1、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云台山主要有小寨沟景区(包含泉瀑峡、潭瀑峡、猕猴谷)、红石峡、万善寺、叠彩洞、茱萸峰、峰林峡、青龙峡、子房湖等主要景点。其中红石峡、小寨沟和茱萸峰是游客最为常去的景区(点),而叠彩洞则是通往茱萸峰的必经之路,游客是在观光车上观赏这段风景。

这里有着完善的拍摄设施,很多剧组都在这里留下了拍摄的足迹,影视城内曾拍摄过新版《水浒传》、新版《三国演义》、《大秦帝国》、《秦始皇》,电影《战国》、《刺客》等影视作品。

㈢ 焦作旅游业情况

近年来,通过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而且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现了城市转型,树立了焦作崭新的对外形象。
1999年,我市做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决策;2000年,确立焦作山水旅游定位;2001年,完成焦作山水旅游新格局的构建;2002年,掀起全市创优高潮;2003年3月,“焦作山水”、“云台山”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3年底通过国家旅游局创优验收;2003年6月,正式申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2004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世界首批地质公园。五年来,我市旅游接待人数、门票收入、综合收入三项经济指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连续五个黄金周位居河南省第一,其中云台山园区连续六个黄金周位居河南省第一。
发展旅游业以来,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5%,国民生产总值年人均增长10.7%,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5%。在促进地方税收方面,以2002年为例,全市地方税收累计完成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5%,其中增长的大部分来自第三产业,全省地税系统为此专门在焦作召开现场会。在推动道路运输方面,以焦郑、焦晋高速公路为例,起初两高速公路的过路费每天加在一起只有几万元,而发展旅游业以后,随着大批游客的到来,两条高速公路的过路费每天达50万元。虽然说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旅游业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从每年3月下旬开始,我市大小宾馆家家爆满,不少到焦作旅游的游客不得不到郑州、新乡、济源、山西晋城等周边城市住宿。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山西晋城市一位旅游企业老总感慨地说:“如今我们这里的宾馆饭店住的客人都是到焦作旅游的游客,焦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繁荣了本地经济,还带动了周边城市。”二是表现在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到2003年底,我市第三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0%,全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10.2%,宾馆饭店的日平均入住率由1999年的不足50%跃居到2001年以来的95%。三是表现在对招商引资的拉动上。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焦作城市的活力,对外地企业吸引力显著增强,使蒙牛集团、上海骏利集团、加拿大爱德集团等相继来焦作投资建厂。

㈣ 地质公园建设助推焦作地方经济发展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2004年2月13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的一声宣布,云台山地质公园以中国第三名的身份成为全球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焦作云台山通过“地质公园”这个平台,由河南走向了全国,从全国走向了世界,已经成为不仅在国内具有很高知名度、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的公园。自2001年初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启动到2004年初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成功,她仅用3年时间便走完了一般景区10余年走过的道路,出现了被旅游界褒称的“焦作现象”,在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遗迹保护中起到了极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地质公园建设助推经济发展

建设云台山国家与世界地质公园大大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是实现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子。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公园的开发力度,使公园的科学品位、旅游档次快速提升,客源市场从原来的华北地区拓展到全国范围,也开始得到国外游客的青睐。2000年,云台山公园接待游客20万人,旅游门票收入300万元。到2004年,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仅云台山园区就接待游客125万人次、门票收入9000万元;五大园区共接待游客414.32万人次、门票收入16442.34万元,旅游综合收入40.32亿元,同比增长9%,拉动地方GDP增长4.3%。2010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958.99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6.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147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11.8%。

二、地质公园建设助推城市转型

公园所在地——焦作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矿一市”、“一市一业”模式建立起来的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规模化开采已超过百年,累计开采原煤3亿吨,上缴国家利税50亿元,资源型产业所占比例一度超过90%。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失衡、社会负担加重、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等问题集中暴露,“九五”期间全市经济年均增速只有3.5%,焦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地质公园建设拉动了旅游经济,促使焦作市确立“旅游立市”的战略,使焦作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变,旅游业已成为支撑焦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组建了云台山旅游集团公司,投资近5亿元用于旅游景区精品建设,建成了连接云台山、青龙峡、峰林峡的青云大道,初步形成“大云台山”的旅游格局;举办了三届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第五届“中国·焦作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升格为由国家体育总局、河南省政府主办。启动了太极文化名城建设、打造“太极圣地”品牌,投资2000余万元加大以陈家沟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开发力度,启动了投资11亿元的焦作市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建设。“云台山”和“焦作旅游”成为国内知名品牌,旅游业成为焦作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旅游业的发展,给焦作带来的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客流和信息流的剧增对焦作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带动了其他领域的转型工作。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云台山悬泉飞瀑、青龙峡深谷幽涧、峰林峡峰丛林立、青天河碧水连天、神农山龙脊长城,共同构成一幅山清水秀、北国江南的锦绣画卷;她已经成为河南省的一张名片,建设好、发展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重要贡献。

㈤ 焦作市的基本情况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历史上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煤城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倚太行与山西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现辖11个县(市)区,总面积407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焦作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这里有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坛等国家、省级风景名胜区。焦作山水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嵋之秀、青城之幽。这里是享誉世界的陈氏太极拳的发祥地,也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许衡、朱载堉等历史名人的故里。 焦作市是一座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轻纺和食品业为主,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两个国家大型工程均经过焦作。这里是全国著名的粮食高产区,享誉海外的“四大怀药”即产于此。出口产品主要有粮油、食品、服装、化工、瓷器、机械等200多个品种,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焦作市作为全国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铝工业基地、农副产品创汇基地,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十五”期间,焦作将突出结构调整这条主线,调优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调大第三产业,打造焦作山水旅游品牌,建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㈥ 焦作云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河南省注册资本:10,800万元法定代表:孟小军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登记状态:存续登记机关:修武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地址:修武县云台山庄
法定代表人:马春明
成立时间:2003-06-18
注册资本:108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1082100000466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公司地址:修武县特色商业区青龙大道和丰收路交叉口西南角

㈦ 焦作有什么旅游景点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当地的旅游景点有云台山景区、青天河景区、焦作影视城、红石峡、神农山风景区、龙源湖、雕塑公园、陈家沟、泉瀑峡等。

㈧ 求焦作旅游景点大全排名,哪些比较值得去

焦作旅游景点值得去的地方有云台山、峰林峡、焦作神农山。

一、云台山

位于焦作市修武县北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内地形复杂,气候随山势变化各异、泉源丰富、植被茂盛,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五百多种。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西北23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面积102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

㈨ 焦作市的旅游资源及开发和利用

焦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造就了这里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现已开发建成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区,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省级风景区和峰林峡、青龙峡、月山寺市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中央电视台焦作影视城、龙源湖乐园等现代休闲娱乐场所。由云台山、青龙峡、峰林峡、神农山、青天河五大园区组成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首批28个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历史积蕴丰厚,拥有府城遗址、嘉应观等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焦作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焦作山水品牌开始在全国叫响,目前已成为一个全国新兴的旅游热点城市,云台山景区已连续六个黄金周占据全省景区游客人数、门票收入双第一的龙头地位,2004年“五一”黄金周,云台山景区在国家监测的99个重点景区中,又取得了游客人数第8、门票收入第5的良好佳绩。2006年全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50.35万人,比上年增长18.0%,其中,接待国际游客9.00万人,增长30.9%;接待国内游客941.35万人,增长17.9%。旅游总收入73.97亿元,增长54.9%。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6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处。拥有星级酒店19家,旅行社92家。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