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推动旅游项目发展

推动旅游项目发展

发布时间: 2020-12-19 14:54:41

A. 如何抓好旅游项目建设

由于反向旅游的存在,旅游小镇的发展有广阔的市场,旅游小镇要取得内成功,你就要给城市的游容客提供独特的体验。你要按照四化的标准来建设旅游小镇,分别是生态化、现代化、合理化和旅游化。
生态化是当今规划的大趋势,也是未来村镇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岭背村有其独特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其生态环境优势,协调保护与开发,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三村四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现代化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时代的需求,是村镇开发与建设的必由之路。现代化并不是指高楼大厦,而是指完备的基础设施,优美的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效的管理机制和高品味的文化氛围。
合理化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积极保护和节约耕地,根据山地城镇特殊的地形特点,集中紧凑的发展,控制用地规模。
旅游化。实际上村庄的自身旅游特色是一种特殊性的存在,是建设特色旅游农村的有利条件,深刻挖掘旅游产业的潜力,并加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对具体小镇的市场定位、形象塑造,就需要更加专业的团队为你提供帮助了。

B. 单个旅游项目如何带动整个片区的旅游业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怎么做?怎样做好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表示专,航天城是比属较有代表性的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项目,航天发射基地落户文昌将为当地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海南省整体旅游业格局也将面临重新洗牌,然而就目前文昌市的区域规划来说,“绿色椰乡”、“好客椰乡”等形象定位已远远不能展现文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新的旅游总体规划编制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建议文昌旅游总体规划要在进一步全面调查旅游资源、研究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结合“航天主题”,科学整合地域特色、科学划分功能分区、准确提出主题定位,市场定位,形象口号、重点创新旅游产品体系、设计游憩方式及旅游线路,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土地利用调研分析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提出合理的旅游运营模式与营销对策。

C. 关于利用地方特色发展旅游业的例子

黑龙江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阶段及问题

发展阶段

根据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过程
,
舒伯阳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
早期萌芽阶段
,
属自发式
,
旅游
主题不明确
,
仅作为休闲调剂
,
投资与经营主体是个人或小群体
,
市场供求关系模糊
,
以个人需求
为导向
;
初级经营阶段
,
仍属自发式
,
有一定的旅游主题和活动安排
,
中小旅行社也主动参与经营
,
市场以短期赢利为目的
,
并以产品为导向
;
成熟的经营阶段
,
属开发式
,
有明确的主题和系列活动
策划
,
投资与经营主体为大型
(
旅游
)
企业集团
,
市场以长期投资收益为目的
,
以项目投资为导向。
据此判断
,
目前我国旅游观光农业已发展到成熟的经营阶段。

黑龙江的旅游观光农业起步较晚。近几年
,
在哈尔滨等大中型中心城市郊区出现了“现代农
业示范基地”、“绿色农业实践基地”、“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形式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
,
此外
,
还有部分个人或集体参与投资经营的“风情园”、
“农家乐”等项目
,
但是从其投资与经营
主体、
开发规模、
功能等方面分析
,
并以舒伯阳的旅游观光农业三阶段论来判断
,
黑龙江的旅游观

光农业正处于从初级经营向成熟经营过渡的阶段。

目前
,
黑龙江很多地区投入运营、在建或者拟建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较多
,
按其内容不同
,

分为
5
种类型
:
综合农科知识类
:
如黑龙江北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
哈尔滨的
“绿山川”
生态园、
二龙山现代高效农业科技成果展览园等
;
瓜果品尝类
:
如密山市绿色观光农业走廊等
;
民俗生态类
:
如大庆胜利民族风情园等
;
花卉养植类
:
如鸡西润丰绿色园区等
;
种养殖产业类
:
如大庆国家级现
代化农业示范基地、
牡丹江大湾农业科技园区等。
其中
,60%
以上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都是属于综
合类型
,
即集农业、科普、观光、餐饮、经贸等于一体
,
进行农、
林、果、
牧、
渔等立体综合开发。

存在问题

从目前黑龙江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现状来看
,
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
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
初步的基础
,
但是并没有摆脱目前旅游观光农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品牌不突出、配套设施不齐
全、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
尤其以下列三大问题较为突出
:

规模较小
,
而且地域分布不平衡。
根据国外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
,
当旅游观光农业区半径
大于
29.5
公里的区域
(
面积
)

,
才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
,
而黑龙江的项目绝大多数小于这个数字
,
因此项目主要集中于经济较繁荣、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附近
,
尤其以哈尔滨和大庆一线较

,
而资源相对丰富的中部、
北部地区较少。
随着其它地区经济的崛起和山区脱贫
,
其发展潜力不
容忽视。

目前黑龙江的旅游观光农业景点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或非旅游企业投资兴建和管理。
政府缺
乏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
,
很多项目又缺少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
,
造成投
资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
,
使一些地方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主题开发重复、
雷同或近似
,
景区缺
少总体布局规划
,
往往同一景区中各个旅游景点不相协调。这给今后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埋下了隐

,
同时
,
造成后期农业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困难
,
更难以进行深度开发。

项目的市场定位、建设主题定位不够准确
,
缺少鲜明的北方农业特色和传统的文化基础。许
多项目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
评估审查
,
投资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单纯模仿别人的模式
,
并没有
将种、养品种的新、奇、特和传统文化底蕴做实、做强、做大
,
是造成市场范围狭小、客源不足
的直接原因。此外
,
有的地方没把旅游观光农业看作是建立在农业经营基础上的农业与旅游业的
有机结合
,
单纯依靠旅游或门票的收入来维持园区的发展
,
而客源的组织又以当地散客和学生为

,
与旅游组织联系不紧密
,
许多参观学习都是免费接待
,
因此
,
很多的旅游项目入不敷出、
举步维
艰。

黑龙江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

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发展的基本思路

黑龙江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
,
应以超前的眼光
,
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来进行整体规
划和宏观调控
;
应从发展大旅游的角度来实现黑龙江特色鲜明、
种类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整合
,
实现
旅游观光农业产业链的拉伸
;
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
坚持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
顾的原则
,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提高综合效益
;
应以农业为核心
,
以生产为本
,
走特色品牌、
精品项
目之路
;
应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
以人力资源建设为保障
,
稳健地发展黑龙江的旅游观光农业
,
既为
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黑龙江的支柱产业做出贡献
,
也为黑龙江省的农业现代化起到长足的推进、示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2280119" });

范作用。

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项目模式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结构的特点和区域优势资源
,
并借鉴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
,
其旅游
观光农业项目的发展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

农业主题公园

农业主题公园是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
,
以大农业或农业的某一领域为题材
,

农业生产场所、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
,
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建
设项目。
在功能上
,
可建立粮油、
果品、
花卉等专业性农业公园
;
在利用方式上
,
可将作物的观赏、
采摘、制品及其有关的文艺活动、节庆活动等融为一体
,
提高其经营效益
,
丰富游览乐趣。

农业生产基地

有先进生产水平的、
有较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
,
本身隐含着较高的观
光游览价值
,
广阔的田野、
大群的牲畜、
食品的生产流程等
,
都是看点。
例如密山的绿色观光农业
走廊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50
万亩的“走廊”上
,
建有白瓜生产基地、西红柿示范区、绿色水稻示
范区、
果园示范区等。
这种项目的旅游服从于生产、
服务于生活
,
利用现有的生产项目开展旅游
,
并利用旅游客流对企业的形象、产品、理念等进行宣传推广
,
相得益彰。

农业科技示范区

农业科技示范区是一个集科研、开发、创新、示范四个方面主体功能于一
体的农业综合大学科。
在示范区自身的科研、
生产设施的基础上
,
开发旅游观光农业项目
,
并把农
业科技普及工作溶汇到游览中去
,
是现阶段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主要模式之一。例如哈尔滨农业
高新技术园区
,
不仅担负着
“设施绿色蔬菜生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等科研任务
,
还被哈尔滨市
委宣传部和市教委联合确定为“哈尔滨市青少年绿色农业实践基地”。

D. 文化旅游项目该如何发展

仲量联行与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结合城市旅游指标数据及宏观旅游经济数据,从文旅开发程度和文化生活需求两大维度,研判不同能级城市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的实施路径,从而审视中国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的城市格局。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搜一下仲量联行的《新文旅时代:消费升级与去地产化趋势下的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看看

E. 举例说明“旅游+”的哪些项目,促进了经济发展

旅游有很多项目促进了经济发展例如旅游业的。各地的产品特色及各种小吃。

F. 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报告要素(旅游项目) 1,项目的必要性,背景 2,项目选址,占地面积3,资金来源及投资商背景介绍 4,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项目各功能区名称及占地面积,有关的旅游设施等.5,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即土建部分,装修,设备,绿化,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等各占用的资金额. 6,建设工期,包括项目拟投资分期,各期建设内容及投资额,建设所需时间等.7,主要游乐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由哪些设施组成,设施的来源. 8,环境影响分析,包括拟建项目污水,垃圾的数量,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治理方案和回收利用等.9,所需公用设施(包括水,电,通讯等)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 10,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的评价,其中各期的经济效益分析应包括预计的游客量,门票价格,营业收入,投资回收期等.11,结论.从技术,经济,财务各方面论述拟建项目的可行性.

G. 如何对景区的相关旅游项目进行提升

据报道,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在旅游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专指导意见属》,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安排部署,更好地鼓励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改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

同时持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着力发挥旅游业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动旅游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旅游投资有效性和公共资源使用效益,建设一批旅游PPP示范项目作出全面部署。

将重点支持旅游景区、全域旅游、乡村旅游、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旅游厕所、旅游城镇、交通旅游、智慧旅游和健康旅游等新业态领域的项目发展,将优先支持符合要求的全国优选旅游项目、旅游扶贫贷款项目等存量项目转化为旅游PPP项目。

文章来源:央广网

H. 中国旅游文化项目的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的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全国各地文化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湖北省大力整合省内旅游资源,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并出台了“2009-2020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四川在地震后为复苏旅游业,把文化旅游作为其发展方向;而在安徽,2009年以来文化旅游项目广泛受到投资者青睐;2010年、2011年湖南省和云南省相继设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现阶段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是一项充满憧憬、创意的文化活动,必须以观念创新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要按照全面创新的战略要求,用新的思维认识、开发和管理文化旅游产品。

21世纪中国旅游的方向直指向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品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相当的发展规模和精深的人文底蕴独占鳌头,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I. 旅游景区发展,可以有哪些项目开发

针对当地旅游资源选择合适的旅游项目开发,切不可盲目开发,比如乡村可以干展乡村一日游,很受城市人欢迎,关键是要把自己乡村搞成有特色的景区。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