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頭關中民俗度假村
❶ 求推薦咸陽的美食和景點
咸陽因位於渭水之北、宗山之南而得名,居於陝西八百里秦川腹地,是出西安西行的第一站,也是古絲綢之路第一站。
咸陽歷史悠久,在中國歷史上具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這里是我國第一個封建國家秦王朝的國都及漢、唐等13個王朝的京畿之地;這里掩埋了9位漢皇和9位唐王;這里共有27座帝王陵墓和400餘座皇親國戚王公大臣的陪葬墓;更重要的是這里見證了中國的秦、漢、唐——那段最為大氣、最為輝煌的歷史。在咸陽,可以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秦風古韻。
咸陽旅遊景點:
一、乾陵
普集燒雞
節假日可以帶孩子去咸陽了解悠久歷史,體驗名俗,品嘗當地特色美食。
❷ 猜比分加時賽算不算
算的,加時賽的比分也是正常比分,進球依然有效,只有點球大戰的比分才不算。
❸ 關中民俗度假村 大石頭村店怎麼樣
現在以村為單位的農家樂是越來越多了,閒的時候到這裡體驗一下農村的生活還是很不錯的。
❹ 咸陽機場附近遊玩一日游
西安賽特奧萊機場店,迎賓大道北段1號,與天宮一路交匯處。
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324縣道大石頭村關中民俗度假村(農家樂)
❺ 咸陽正在打造的民俗村或者古鎮有哪些急急急,,,
咸陽有6個特色民俗村
乾陵黃土文化民俗村
乾陵黃土民俗村位於乾陵腳下的西蘭公路旁,為中韓合作興建,1997年對外開放,佔地近3萬平方米,是新開女的民俗旅遊景點。黃土民俗村所佔地據傳是唐代建造乾陵時能工巧匠的居住遺址,後經修茸,成為皇親國戚和達官貴人的休閑避暑之地。民俗村依地熱修建一級大型窯洞民居群,每處窯洞既是民居,又是不同內容的民俗陳列室。長達2000多米的黃土「龍洞」蜿蜒曲折,猶如地下長廊,間隔有序地陳列著關中地區炎黃子孫繁衍生息、婚喪嫁娶、壽誕慶典、傳統禮節、節令活動、文化娛樂、集市貿易、農耕狩獵和衣、食、住、行等民俗實物或塑像,並在「龍洞」長廊中設有地下餐廳,內容十分豐富,集中展示了黃河流域關中地區的民俗文化和黃土風情。
馬嵬驛歷史:
唐時馬嵬驛是西行的第一驛站,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重臣安祿山以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西)時,將士一致要求處死楊貴妃和楊國忠。唐玄宗不得以賜死楊妃。 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自縊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38歲,而楊國忠則死於亂兵刀刃之下。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王朝軍隊收復長安,玄宗回來,密令人將楊貴妃遷葬於此。
旬邑唐家民宅
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位於咸陽旬邑縣城東北七公里處的唐家村,距211國道2公里,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旬邑唐家民俗博物館的前身是唐家地主庄園,原為私人宅院,修建於明末清初,現存有兩進三院和其它兩院房子,一百五十餘間,園內還有三品鹽運使唐廷銓的陵墓和石牌坊,其建築融北方四合院和蘇杭園林藝術相結合,磚雕、木雕、石雕眾多,圖案精美、細膩。整個庭院屋頂脊卧獸飛,檐牙鳥啄,牆壁為水磨石磚,造型優美,門欄窗棱更是玲瓏剔透。
唐家莊園為清代唐家百萬富翁唐景忠的住宅,原有古建築房屋和亭台樓閣87院,2700餘間。後經戰亂及其子孫變賣,大部分建築被拆毀。現僅存下來的兩進相毗連三院和其它兩院及一座完整的墓葬共計150餘間,佔地面積4036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2631平方米。房屋建築,結構嚴謹,雕梁畫棟,頗具北方民間四合院的特色。這些房屋雖經三百多年的風雨剝蝕,至今堅固如初。這座民宅建築,對研究清代建築結構、雕藝術和風土民情,都有很高價值。
大石頭村
渭城區周陵街道辦大石頭關中民俗度假村,距古都咸陽市區9公里,位於西安咸陽機場南2公里處,原208省道、4號公路機場南環路、灃涇達到環繞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是渭城區統籌城鄉發展、新農村重點建設村。
「玉米攪團口口香,漿水魚魚吃個夠,鍋盔菜饃管你飽,煎餅芥菜真個美」,這里不僅環境好,農家小吃更好。
走進大石頭村,一排排具有關中建築風格的民居映入眼簾,整潔大方,寬敞明亮,修葺整齊,來到這里彷彿讓人有回歸故里的親切感覺。
新居建築風格獨特,具有濃厚的民俗文化特色,田園鄉村,休閑度假,融吃、住、娛、購、游和農耕體驗,休閑採摘於一體。「農家樂」的格調,富有傳統特色的綠色飲食,景色優美的鄉村公園讓大石頭村成為一個消閑好去處。
禮泉袁家村
袁家村坐落在禮泉縣煙霞鎮北面的九嵕山下,處在西咸半小時經濟圈內,距西安一個小時車程,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國最受歡迎的鄉村旅遊勝地。
一片青磚灰瓦搭建的仿古老宅,石板鋪就的曲徑小道邊還有條橫貫東西的小渠,潺潺的清水從中緩慢流過。村口民俗、民風體驗一條街,以突出關中民間生活形態和傳統特色作坊為主流,重現了童濟公、五豐堂、永泰和、同順堂、五味齋、影藝堂、天一閣、盧記豆腐等有傳統特色的老店,突出民族生活文化,營造關中文化氛圍。
天下地窯第一村—咸陽柏社村
地處關中腹地的三原縣柏社村,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發展史,蘊含著古老地居文化基因。它擁有的二百多個保存完好的地坑式窯洞,展示出一種生土環境的分布狀態和獨樹一幟的關中窯洞文化,從而享有「天下地窯第一村」和「生土建築博物館」之美譽,並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古村落。
❻ 關中民俗風情文化有那幾方面
婚俗、語言、飲食等方面。
1、過去在關中,婚姻全賴父母之命,煤灼之言。"娃娃親"特別盛行。父母在娃娃長到十二三歲時,就托媒人給娃訂了婚(當地男娃叫"占媳婦"、女娃叫"尋主兒"),娃娃親-旦訂妥,雙方就不能隨便翻悔。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娃娃親愈來愈少。
娃娃長大後。自由 戀愛,只不過還要有個中間人"介紹"一下。定婚之後,雙方商定一個"吉日"准備結婚。男方修整布置新房,女方准備嫁妝。
現在結婚,儀式大大簡化。男方帶上紅包(內裝多少不等的錢),用車去接新娘子。經過一番熱鬧的媳鬧,新娘和女方客人來到男方家裡,然後舉行"文明婚禮":放鞭炮,證婚人宣讀結婚證書,向雙方父母,來賓鞠躬,雙方家長,來賓講話,新人介紹戀愛經過,送新人入洞房等。
2、關中方言,屬北方方言西北方言區。它和普通話比較,語法結構和大部分字音基本相同,腔調多有變異,發音較普通話咬字重、聲短促,調低沉。關中方言詞彙中保存不少古語,如吃飯為「咥」,差一點兒為「玄乎」,說話叫「言傳」,合適叫「諂」。
3、老碗會,陝西關中的一種飲食習尚的戲稱。老碗會是對陝西關中各縣農村群眾端著飯碗,聚在村中某個相對固定的場所,一邊吃飯,一邊諞閑傳(關中人把閑談叫「諞閑傳」』)這一飲食習尚的戲稱。
(6)大石頭關中民俗度假村擴展閱讀:
炎黃子孫的起源地區:
關中地區是中華民族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和神農炎帝的起源地。黃帝與炎帝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
經過史學家考證,姬水和姜水都位於今天的陝西省境內的關中地區一帶,姜水位於寶雞,姬水則是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兩河均是渭河的支流。
因此,不管怎樣,軒轅黃帝和神農炎帝都是起源於陝西省關中地區的兩個血緣關系相近的部落首領。後來,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