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水景點介紹
Ⅰ 聖泉寺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聖泉寺,位於安徽省蕭縣龍城鎮西北1.5公里的鳳山森林公園陡山口北坡,蕭城八景之一。始建於北宋年間,鄉賢竇師道在此隱居,並修築拱翠堂,明清時期亦有修擴,歷來是遊人雅士流連之地 。至2015年,已有千餘年歷史。有房舍30餘間,寺依山勢,殿庭門廊,頗為壯觀。因寺旁有一泉曰「聖泉」而得名。
聖泉寺佔地約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主要以寺廟為核心,多種景點環繞。山陰之左有桃花洞,傳為桃花仙子修行的地方,寺北有石洞,深丈余,名賢洞書聲。寺東聖泉,雖僅一小池,但四季不涸,泉水甘洌,來此取水游樂者絡繹不絕。
古寺
古寺始建於北宋時期,住宅是典型的中原傳統漢族建築。聖泉寺景區中現有的建築,大多是清隆慶二年(1568)滿聰和尚所修。截至2014年6月,有房舍30餘間,面積5460平方米。2014年7月20日,蕭縣聖泉寺景區新建大雄寶殿。
賢洞書聲
賢洞書聲又名「二子書聲洞」,位於寺西南數十步,深丈余,傳說古時行人夜過洞下,常聞洞中讀書聲,細聽是二人一問一答,故名。舊志稱「賢洞書聲」,列為蕭城八景(仙台棋勢、賢洞書聲、汴流曉渡、眢井春耕、龍潭皎月、鳳嶺卿雲、天棗奇芳、神鍾怪跡)之一。
泉水
聖泉水位於蕭縣城區西北三里的泉山北坡,有江南第一泉的美稱,泉旁的岩石上原刻有碗大的「菩薩泉」三字。明時更泉名為聖泉,泉上有一亭子,為清雍正十年(1732年)知縣溫長發所建,聖泉雖僅一小池,但四季不涸,水清甘甜。盛夏,周圍村民來山汲泉水消暑。有「聖泉寺的水——喝一梆子」的歇後語,並戲稱「喝死不傷人」。建國前此泉水特別豐盈,從未見底,溢出的泉水,經地下引水渠,流向寺廟大門東面的一個水龍頭,其外形是龍形,泉水由其口中流向,最終留下三仙台。單近幾年由於天氣乾旱,水量不及以前,除非雨季一般均在泉水底部保持約一碗水的水量。
桃花洞
桃花洞位於聖泉山西側半山腰間,在聖泉寺西南3里許。洞前有草坪,洞後懸崖峭壁,左右怪石嶙峋。進入古洞須從巨石縫中側身而過。洞內可溶百人,潮濕無光,寒氣逼人,洞內南北另有四個小洞。
三仙台
聖泉寺的泉水就滋潤了聖泉寺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落:三仙台。
三仙台在今三仙台村和盛村之間,與故蕭城隔水相望,山高不過百米,因為靠近蕭城,明代這里曾是遊人雅士匯集的流連之所,山上樹木繁茂,登臨之下又可遍覽蕭縣故城風貌,明代中期因此入選蕭城八景之一。
防空洞
蕭縣防空洞是上世紀為了未來戰爭需要修建的防禦工程,在半山腰上,全長500多米,洞里沒有任何照明裝置,冬暖夏涼。是去聖泉寺遊玩,具有挑戰性的一個項目。在防空洞口可觀覽到蕭縣城區全貌。
Ⅱ 請問山東萊蕪市十山八景說的是哪些景點
萊蕪八景
汶水西流
悠悠汶河,發源於源山,由東、北兩大支流匯集而成。 她滔滔東來,滾滾西去,縱貫萊蕪,流向泰安,再與東平湖、微山湖合為一股, 蜿蜒數百里,最後入黃。
正是這條歷史上有名的汶河, 孕育了兩岸迷人的景緻醇厚的風情和燦爛的文化,她是一部讀不完的史詩,一幛閱不盡的畫廊。
汶河美景,隨著四季的變化而各呈其姿。春天,河內清流涓涓,兩岸草木崢嶸,宛若輕紗飄動;夏天,雨多水漲,波濤洶涌, 恰似野馬馳騁;秋天,兩岸細沙軟軟,中流微波瀲灧,她象薄絹弄影; 冬天,堤外麥苗碧綠,河內水面冰封,彷彿銀練鋪陳。她有春的溫柔, 夏的奔放,秋的豐腴,冬的穩重,色彩絢麗,嬌艷可愛。
自古「黃河西來」,「在江東去」,九州江河均東流入海。 然而汶河卻以其大無畏的開拓精神和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個性, 獨辟蹊徑,滔滔西去堪稱一大奇觀。
宮山西照
宮山,原名新甫山,盤踞於新泰、萊蕪這間, 因其主峰犁鏵尖為諸峰環抱,狀似盛開的蓮花,故又名蓮花山。因漢武帝曾來此求仙,在山上修建行宮,故名「宮山」。又因略低於東岳, 又稱「小泰山」。巍巍宮山,氣勢磅大。若佇立峰巔,極目遠眺,只見群山起伏, 層巒迭翠。山下是毯杖壑,西面是水寨溪與五雲洞, 北面是深不可測的千人洞,美景奇觀,盡收眼底。群峰峻嶺之中, 有一古剎「騰雲寺」,這里有石獅、石碑、石塔,廟堂殿閣,錯落有致, 加之松柏蔥翠古木參天,山巒互抱,雲水相接,好不壯觀。夏秋時節, 每逢雨過天晴,萬物新洗。夕陽西下,彩溢霞飛。此時遊人在山頂漫步東行,可偶見奇景:曠野中,出現一五顏六色的光環,徑達五六米, 環內重巒疊嶂,樓台亭閣,歷歷在目,遊人影像,同映其中。 此景宛若海市蜃樓,轉瞬即逝。使有幸觀賞者如醉如痴,似神若仙,贊嘆不已。 遙想漢武當年,若有眼福領略此景,即使未有採到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葯, 也不致於掃興而歸吧?
蒼峽雷鳴
蒼龍峽位於高庄鎮的塔子村西,峽岸怪石嶙峋,山石斷崖對峙。上有拱橋飛架,如長虹凌空;兩邊峭岩如劈,似高牆矗立。 峽東原有元代建的七級寶塔,西面有明代修的望峽樓閣。 明朝亓詩教曾在這里築亭台建園林,清朝張道一也在此修「樂飢齋」。 兩壁懸崖上有歷代達宮名人的摩岩石刻,如「醉石」待月」、雲窩「、」桃林「等。 有的氣韻濃洌,章法多變;有的剛柔相濟,變幻無窮; 還有的於端莊穩健之中透出飄逸清麗之氣,不失為萊蕪石刻中的珍品佳作。
每逢雨季,大雨傾盆,瀑流直瀉,似白龍驟下,直沖峽底。 瀑落之處潭深數米,水渦急旋,浪花飛濺。整個峽內煙波盪盪, 巨浪滔滔。那飛瀉的瀑布聲,若龍聲虎威,似驚雷遠震,可聞數里。 峽西岸有一天然石洞,可容數千人。峽內怪石嶙峋,如人似獸,千姿百態。 特別是東崖石縫中兀起的一大溶碉,形若蒼龍,每當天晴,斜陽東照,石龍倒映水中。待到波隨風起,影隨波興,但見鱗光耀眼, 宛如龍動。縱觀蒼峽,橋顯奇高,瀑有奇形,石呈奇狀,濤發奇聲, 這真是大自然的傑作,令人嘆為觀止。
仙人遺跡
出萊蕪發電廠南門,沿路南行二百米, 路西有條綠樹掩映流水潺潺的溪溪谷底青石如鋪,石面平闊。站在路上即可看見古樸遵勁、 超凡脫俗的」仙溪「兩個大字。自此再沿谷而上, 神奇的仙人足跡與仙女拖帶劃出的石上隙痕便次第入目。 這是便是為世人傳頌的」風嶷仙蹤「。
離此不的遠的鳳凰峰之陽有一石洞,名曰朝陽洞。 洞內幽暗崎崛,深奧莫測;洞外景色秀麗,花香鳥囀。 明進士閩人陳甘雨題寫的」東魯名洞「,歷歷在目。此處石碑記載:「安期生曾修煉於此:」。《嘉靖萊蕪縣志》也載有:「安期真人,秦人也。隱居是邑, 住鳳凰峰下修煉,遂以得仙」。
傳說,修煉於朝陽洞中的安期生,當時正值青春年少, 常遵師傅之命去山下溪谷汲水。有一天黃昏, 安期生忽見一年輕美貌女子坐於岩石之上,兩人不免言來語去,眉目傳情。自此, 安期生每次汲水總遇見那女子。久而久之,竟也做起塵世間男女桃色之事來了。 一次,師傅見他汲水 長時不歸,下山尋看,恰巧遇上,氣怒難遏, 猛跺一腳回山而去這一腳竟入石寸許,留下了千載難泯的「仙人一足」。那女子吃了一驚後,慌忙拖帶逃走, 一束柔絲腰帶竟也在堅硬的石面上劃出一道深深的印痕。
如今,仙人已去,遺跡尚存。 這個把現實與神話結合得天衣無縫的故事,將隨著時間的流逝,永遠在人們當中流傳。
棋山柯欄
棋山,座落在萊沂邊境。南望峰巒起伏,宛若卧牛, 山陰絕壁懸,如萬馬奔騰;西面,汶水倒流,似銀蛇折行。
棋山有兩峰,慣稱「南大頂」、「北大頂」。 「南大頂」上有「望海石」。立其上望旭日東升,可見元處銀光似波, 據說這是望到了東海。望海石西面的懸崖處有一石洞, 這就是民間傳說的「雪蓑洞」。據說明代游士雪蓑沲鑒棋山時曾居於此洞,故而得名。 棋山北大頂,是棋山的額頭, 現今山頂存有民國初年當地百姓為御防土匪而築的山寨遺跡。
兩峰之間為「棋子亞」。在棋子亞北面峰岩上, 有一塊橢賀型砂石,酷似棋子。更有的趣的是棋子石下有巨石一塊, 平展的石面上石縫縱橫成格,形成一幅偌朋的棋盤。 正是這天然棋盤引出「棋山柯爛」一段動人的故事來。據說在很早以前, 山腳下的棋山觀村有一人上山打柴,來到棋子亞,見有兩位老者下棋。出於好奇, 他便不聲不響地站在一老者背後觀看。因口渴,他隨手端起老者的一碗水喝了一口。誰知,喝後頓覺眼前忽明忽暗,似有白晝黑夜、 春夏秋冬來去匆匆之感。等兩位老者弈罷離去,他才想起砍柴之事,然而回頭一看, 斧柄已爛。回到村裡,竟無一人認得他,原來人間已過百年。 所以舊志詩雲:
流水行去世代殊,石棋山上有樵夫。
至今傳說樵柯爛,不識當年柯爛無。
礦山呈瑞
礦山,位於萊城西北二華里處,海拔近700米。山雖不高, 但其豐姿秀色獨特。山上松伯蒼翠,怪石嶙峋。山陰有伏龍洞, 深不可測。山頂有清代博學文人張道一的書館, 他曾培養出眾多金榜題名的弟子,真可謂「桃李滿園萬紫千紅景色好, 英才薈翠文韜武略棟梁多」。
相傳,這里由於地理條件的原因,春夏之際, 陽光經過不同密度的氣層,發生明顯折射,常把地面景物顯現空中,出現奇異幻景。 此景被認為是吉祥之兆。據說,每逢開科大比之年,山中便呈現此景,是年當地應考者輒多捷報,故曰「礦山呈瑞」。 這一傳說雖無處考證,但足見自古以來,萊蕪就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而聞名於世。
龍潭星現
位於萊城西北80華里處,有座照壁山。這里山巒起伏, 群峰聳立,峭壁如刀斧劈,直立百丈。山腰有龍王祠遺址, 祠下是「臨絕澗漳」。流水匯集龍潭,清沏如鏡。山光樹影搖曳水中,似九龍嬉水, 神奇幽興。龍潭邊,照壁下,樹散涼氣,草生冷風,石壁高聳, 光線幽暗,不見天日。坐崖下,仰望蒼穹,即使赤日行空,天氣晴和, 繁星亦清晰可見,故稱這一大奇觀。「龍潭星現:」即由此而得名。
二洞雲連
二洞,一為伏龍洞,又名狂狐洞, 位於城北兩華里處的礦山中,洞中朝北,直入南去,深不可測。一為朝陽洞, 因洞內常有白色蝙蝠朝南,洞內凸凹不平,蜿蜒崎嶇。洞前約有百米平台, 並護以短垣。站在此處,極目遠眺,四周重巒疊嶂,佳木蔥蘢令人心曠神怡。每逢陰雨之季,伏龍、朝陽二洞同時生雲,南雲飄飄北去,北雲悠悠南來。兩雲空中相接,陰陽相吸,合為一體, 即降甘霖,堪稱一大奇觀。
Ⅲ 湖北木魚鎮有哪些旅遊景點
木魚鎮地處華中第一峰——神農頂南部山麓,平均海拔1200米,作為省級旅遊度假區,鎮內有神農頂、神農壇、天生橋、香溪源等著名旅遊景點,是湖北「長江三峽、神農架、武當山」旅遊黃金線上的重要節點和遊客集散地,是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核心板塊,是神農架旅遊接待服務中心,林區對外開放的「窗口」。曾先後被授予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和首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等榮譽稱號,2013年獲得全國第一批國家衛生鎮榮譽稱號。
重要景點
神農壇、香溪源、老君山、神農頂、九沖河、小當陽
神農壇
神農架林區流傳著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的傳說。遠古之時,「民有疾病,未知葯石」,神農炎帝「乃味草木之滋,察寒溫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義。皆口嘗而身試之,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或雲,神農嘗百草之時,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應周天之數,後世輒傳為書,謂之《神農本草》」(《通志》)。相傳當時神農炎帝曾經率眾登此山采嘗百葯,救民疾病。因這里山巒高峻,崖壁陡峭,神農也得搭架而上,神農架因此得名。又據《史記補》載:「炎帝母曰女登,有媧氏之女,為少典妃,感神龍而生炎帝」,故清《興山縣志》稱此山為「神龍山」。這些美麗動人的傳說,使得神農架林區充滿神奇奧秘。
1997年10月,在這里興建了神農壇,以紀念這位中華民族的始祖。
神農壇分天、地二壇,依山而建。天壇正中聳立著炎帝神農巨型牛首人身雕像。天壇之下為地壇,辟有可容數千人之眾的廣場。廣場大圓圖案,代表天;圓心處設正方形,代表地,方形圖案中,五彩石分列表示木、火、土、金、水五行。
木魚鎮
地壇廣場的前端,有兩根高10米的如華表般的圖騰柱分立兩邊,柱上雕塑也是牛首。圖騰柱後是兩幅大型浮雕,展現了神農氏一生的豐功偉績。圖騰柱和浮雕之間設有祭壇。祭壇完全按古天子祭壇的規格設置,青銅鑄就的祭器九鼎八簋正中排放,香爐、香案、金鍾、法鼓壇前排列,庄嚴肅穆。
從地壇到天壇要經過243個台階,計分五級,自下而上,第一級為9步,稱「明九」;其餘四級依次為72、63、54、45步,皆是九的倍數,稱「暗九」。這種「九五至尊」的設計,暗含著神農的至尊地位。
登高243級台階,便來到了天壇神農雕像前的瞻仰台。仰望神農塑像,牛首人身,雙目微閉,威武古樸,似在靜靜地思索宇宙。塑像不設底座,身軀拔地而起,頭頂藍天,身披彩雲。神農雕像高21米,寬35米,相加為56米,象徵中華56個民族欣欣向榮,子孫繁衍興旺之意。
立於蒼翠群山之間的神農祭壇,如今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瞻仰祭祖的聖地。
香溪源
長江支流香溪河發源於神農架境內,有東源龍口河、長坊河;西源木魚河、當陽河、九沖河。此處香溪源指的是西源。一些暗河泉流聚集為一清亮碧綠的深潭,潭水然後穿林越谷瀉入木魚河,流長68.5公里,匯入興山縣西河後注入香溪。這碧綠深潭便為著名的香溪河源頭。傳說深潭是炎帝神農采葯後的洗葯池,池水盡得神農百葯之精華,受天地日月之靈氣,水質純凈,飲用甘甜。香溪源頭周圍,奇峰競秀,霧繞雲游,泉流清澈,瀑布壯觀,古木參天,山花爛漫,溝谷中並有古代冰川的遺跡,是林壑幽美鍾靈毓秀之地,唐朝茶聖陸羽稱香溪源為「天下第十四泉」。當代著名詩人徐遲深為其景所感動,奮筆揮毫寫下「香溪源」三個大字。
香溪源位於木魚鎮域內,香溪源旅遊區總面積約498.29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香溪源、神農壇、老君山、天生橋、魔天嶺、石人穿縫等等。
老君山
太上老君,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歷史上實有老子其人,為春秋末年的思想家。後來隨著道教的發展,北魏時,始出現太上老君的稱呼(見《魏書٠釋老志》),以後太上老君便成為道教對老子的正式尊稱。
傳說太上老君曾在神農架為玉帝冶煉仙丹,為神農炎帝打制農具,故稱此地為老君山。老君山山勢雄偉,層巒疊嶂,從木魚鎮乘汽車或步行可以達到。它東起青石溝,南抵馬家山,北至大紅岩,西達烏龜峽,面積達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963米。這里山泉廣布,是九沖河的源頭;氣候寒涼,8月降霜,10月飛雪,清人有詩贊曰:「九沖河盡老君山,翠壑凌嶒幾疊灣,絕頂冰霜少人跡,至今彷彿說函關」。主峰以南有一峰名「老君寨」,海拔2893.7米,原來建有老君觀,相傳是太上老君休息的地方,現此觀已毀,僅存殘垣斷壁。
老君山生物資源豐富,稀有樹木、珍稀葯材山間隨處可見。奇異動物也不少,如金絲猴、獼猴、金錢豹、野豬、黑熊、白熊、白獐、白蛇等,還有發現「野人」足跡的記載
神農架木魚鎮
,如清《興山縣志》記載:「山上有老君觀,觀旁有大人足跡,長一尺,廣六寸。」
老君山下,海拔1800米有天生橋。一座貌似龍頭的石山下,一洞洞穿,高17米,深10米,洞上方寬4米,下方寬5米,黃岩河河水穿洞流過,石山似一橋跨越黃岩河東西兩岸,氣勢雄偉壯觀,因非人工開鑿,故名「天生橋」。天生橋周圍,群山環抱,樹木蔥蘢,飛瀑自峭壁傾盆而下,玉珠飛濺,潭水清澈見底,潭中奇石千姿百態。
橋東北伊家坡山,山腰海拔約1500米處也有一洞。冬天,洞中暖氣融融,夏天,則寒氣襲人,並有冰凍奇觀。洞壁結冰形成各種晶瑩圖案,美不勝收。由於洞內外氣溫完全相反,故名「冷熱洞」。
神農頂
神農架林區,一般地勢在海拔千米以上,超過三千米的高峰達六座。主峰神農頂3105.5米,
神農頂
不愧「華中第一峰」的稱號。這里全年降霜半年下雪,高山風光,引人入勝。與神農頂遙遙相對的大神農架山峰,海拔3053米,奇峰怪石,裸露林立,蜿蜒匍伏的香柏插石橫縫。神農頂與大神農架,兩峰相峙,氣勢磅礴,周圍雲翻霧卷,群山逶迤,綠浪激天,碧波萬傾,十分壯觀。
神農頂周圍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使它保存著完美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這兒有蔥郁秀麗的森林世界,有多種多樣的動物昆蟲,這兒看得到從第三紀就已基本形成的植被類型和大批比較古老的種屬,看得到隨海拔的增高,喬木層、草本層、灌木層垂直分布的帶譜。如在紅花營,漫山遍野蔥綠的草甸上,叢叢碧綠的箭竹林中,棵棵冷杉聳天傲立,虯枝婆娑,墨綠蒼翠,冷杉身旁,簇簇木本杜鵑盛開,紅、黃、白、紫,五彩繽紛,艷麗奪目;紅花營以下,那是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混交的林帶, 萬頃碧波之間,有萬紫千紅裝點,嫵媚嬌艷,美不勝收;而紅花營以上海拔超過3000米,則只見裸露的岩石不見林木,連昆蟲也極少光顧了,完好地保存著洪荒時代的景象。這兒的一切造就了它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區,被有關專家稱之為「不可替代的世界級壟斷性旅遊資源」,素有「綠色寶庫」、「植物基因庫」、「天然動物園」、「百草葯園」、「頻危動植物避難所」的美譽。
神農頂周圍還有許多因地質奇貌形成的著名旅遊景點。如神農頂西側的風景埡,又名巴東埡,海拔2700餘米。峰奇谷秀,飛蒼聳翠。南坡下有深達千米的峽谷,經過干萬年的風刀霜劍,從埡底至埡頂,怪石林立,如柱如筍,樹木蔥蘢,蘊秀含幽,霧氣雲瀑,變幻莫測,被譽為「石林雲雨」景觀。其餘還有野人經常出沒的板壁岩、金絲猴主要活動的金猴嶺、巍峨雄壯風景優美的南天門,等等。
九沖河
九沖河,發源於神農架老君山,下游經興山縣境注入香溪。它全部流長雖只有20多公里,但因海拔高差懸殊,大小瀑布多達數十處。九沖河畔風光秀麗,兼有歷史文化遺存,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是神農架重要的旅遊景區。據傳,當年綠林好漢駐守九沖河畔一寨堡內,官兵發起9次沖鋒才將寨堡攻破,九沖河於是得名。明末,闖王李自成之侄李來亨曾率部至九沖河一帶憑險據守,與清軍進行了血戰,後被迫撤進神農架深山與敵周旋,現「渡飢溝」、「青天袍」均是紀念李來亨留下的地名。
九沖河東岸有五指山,如巨掌撐天,直插雲霄,氣勢十分壯觀。大拇指上,古木參天,古藤纏繞。過了「虎口埡」石鑿小徑,險峰絕壁上奇松怪怕,如龍似虯。食指和中指間有一天橋,橋下萬丈深淵,橋上50米便是中指尖,明朝時這最高峰巔上有一廟,名曰「凌雲寺」。站在中指尖上,無名指、小指近在咫尺,腳下雲煙繚繞,山深澗碧,使人心曠神怡。清代詩人高廷榜曾有詩贊曰:「五峰突兀翠相連,巨手撐開界大千。每向掌中飛日月,卻從腕底走雲煙。仙人凌漢常聯袂,玉女拈花笑拍肩。野鶴欲招招不得,崚嶒空有碧摩天。」
九沖河西岸,與五指山遙遙相對,有一陡峭的山嶺,形似刀刃,懸崖之上,古時建有天觀廟,故此山稱為廟嶺。山崖凹處,至今仍保存著一大二小3幅摩崖石刻佛像,身著帶袖天衣,袒胸露腹,端坐於蓮花寶座,是神農架發現的唯一的一處摩崖石佛。
小當陽
小當陽北距木魚鎮6公里,此處四周群山環抱,樹木蔥蘢,奇峰異嶺,聳蒼滴翠,木魚河、黃岩河在這里匯合成當陽河悠然南去。小當陽處除了建有神農祭壇外,還建有古老植物園。園內保存著很多古老的孓遺植物活株,如珙桐、銀杏、香果、鵝掌楸,以及100餘種珍稀中草葯,如頭頂一顆珠、江邊一碗水、文王一支筆、七葉一支花等等。園內還存活著許多千年古樹,有的枝丫縱橫,有的老態龍鍾,有的糾結盤錯,有的遒健昂舉,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屹立於後山坡的千年鐵堅杉。古杉高46米,胸圍7.5米,樹身遍綴苔痕,堅似青銅,叩之錚錚作響,枝繁葉茂,遮天蔽日,宛若一綠色巨塔。鐵堅杉遍歷宋、元、明、清,凝聚了千載風霜。古杉舊有奇聞趣錄,說古人為求福免災,曾在其基部樹穴中供奉炎帝神農像,後因古杉生長旺盛,樹穴合縫,金像被裹在樹干中了,很是神奇。
天生橋
天生橋景區位於老君山下,是一個集奇洞、奇橋、奇瀑為一體的休閑健身、探險攬勝的生態旅遊區。天生橋景區海拔1800米,總面積20平方公里。天生橋飛瀑自峭壁傾盆而下,似銀河瀉地,玉珠飛濺,展出萬種風情;天潭地潭,清澈見底,潭中奇石千姿百態,結伴成群的魚兒自由穿梭,令您心曠神怡。 天生橋山岩疊嶂,長滿野花綠樹,因遍生蘭草,幽香四溢,起名為蘭花山,蘭花為花中四君子之一,屬蘭科植物。據統計,神農架蘭科植物60多種,包含蘭草、金釵、天麻、獨蒜等。其蘭草按氣候類型分為:亞熱帶、濕熱帶和熱帶蘭草。由於神農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蘭草多以薈蘭、春蘭居多,花色淡雅,清香撲鼻,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有花香必有鳥語,不知大家注意沒有,在景區周圍的一些樹上,掛著一些竹筒,那裡便是為鳥類准備的食物。神農架是鳥類的王國,現存鳥類200多種,比較常見的有太陽鳥、杜鵑鳥、吉祥鳥(喜鵲)、相思鳥(我哥回)、愛情鳥(梁山泊、祝英台)、啄木鳥等。啄木鳥號稱「森林醫生」一隻啄木鳥每天可啄食害蟲百餘只,保護森林30多畝,神農架多年沒發生過森林病蟲害,啄木鳥是功不可沒的。從岩石上流下的飛瀑,急奔而下,如花飛濺,如鼓似筍,交融兩岸的鳥語聲,宛如一部峽谷奏鳴曲。
Ⅳ 屏山縣志說中都朱姓(高峰庄,幺磨坪,一碗水,岩背上,黃格壩,小夷都,園通寺)的都是朱元璋的後代,
中文名稱
屏山縣
外文名稱
Pingshan County
別 名
馬湖府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中國四川省
下轄地區
新市鎮、福延鎮、鴨池鄉等
政府駐地
屏山鎮
電話區號
0831(+86)
郵政區碼
645350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南緣
面 積
1504平方公里
人 口
戶籍人口309938人(2012年)
方 言
西南官話、四川方言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
著名景點
老君山風景區、龍華古鎮、向家壩庫區等
機 場
近宜賓機場
車牌代碼
川Q
行政代碼
511529
Ⅳ 描寫山水景色的成語
1、山清水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形容山水風景優美。也說山明水秀。
出 處:宋·黃庭堅《驀山溪·贈衡陽陳湘》
2、湖光山色 [ hú guāng shān sè ] 湖和山相映襯的秀麗景色。
出 處:宋·吳自牧《夢梁錄》。
3、青山綠水 [ qīng shān lǜ shuǐ ] 泛稱美好山河。
出 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
4、江山如畫 [ jiāng shān rú huà ] 山川、河流美如畫卷。形容自然風光美麗如圖畫。
出 處: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翻譯: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5、千岩競秀 [ qiān yán jìng xiù ] 岩:山崖;競:競賽。重山疊嶺的風景好像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麗。
出 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Ⅵ 重慶南山線路推薦(或者其他一日游推薦)
我建議去洋人街嗎
很多地方都有到那的車,交通方便
而且
那兒不光有很多好玩的
也有很多吃的哦
很有玩樂的哦
Ⅶ 白雲山的景點介紹
竹影泉香:清乾隆資州知州本著(滿族)在此築一土木結構四合院平房,作夏日避暑之地,山寨四周遍植楠竹,株株婷婷玉立,清風徐來,婀娜多姿.房後岩縫中有山泉湧出,清冽甘甜。寨四周築石圍牆,厚約兩米,離寨不遠有一奇特龍眼石,大如磐,上有兩眼,均為二尺見方,深約一尺的石凼,蓄滿清水,久不幹涸。
雲端觀海:位林區中心、白雲山制高點大山坪,坪上築有30多米高碉堡式瞭望台,登台眺望,108個蒼翠山巒連成一片遼闊浩盪的綠色海洋,白雲悠悠繞山轉,山在虛無飄渺中。
翠湖泛舟:翠湖即白雲湖,原名大河溝水庫。湖兩岸重崖迭嶂,松柏森森,一潭深不可側,綠可染指的湖水靜靜躺在幽谷中。泛舟其上,如臨仙景。沿湖有10個景點,其中千步雲梯是古道,由1023塊石板鋪成,蜿蜒曲折,直上山頂。手爬岩似刀削斧鑿,高約300米,陡直向上,要上山必須手足並用。飛仙洞在峽壁腰間,寬敞深邃,可容500餘人。
潭邊照影:白雲湖石岩上有一巨石,狀如人頭,口鼻俱備,形似大佛,又似垂釣老人,其下湖水澄如明鏡,天然石佛倒映水中,清晰可辨。遊人至此,常顧影留連。
深谷聞鶯:位白雲山深谷碗廠溝。此處林木蔥蘢,野草豐茂,羊腸小道蜿蜒其間,時隱時現。道旁小溪、淙淙流淌,谷中麻雀、畫眉、山鵲、八哥、布穀、貓頭鷹、翠鳥等鳴聲清越,給寂靜的山林平添生氣。道旁有崖,崖上一臼(俗稱一碗水),臼有清泉,長年不涸,飲之甘冽。
一路松風:從碗廠溝繼續前行,一路蒼松密布,陰翳蔽日,山風吹來,松濤陣陣。景區內有一岩石,懸突山崖,酷似老鷹,鷹的嘴、鼻、眼俱備,石趣天成,故名老鷹嘴。林海浮鯨:位九倒拐。從山腳至山頂斗折蛇行,共九大拐彎,山頂巨岩狀如鯨魚,四周森林莽莽蒼蒼,巨鯨昂首,浮於綠海之上。石徑摩天:離林海浮鯨不遠處,兩座山峰如裂對峙,形成絕壁,中有小徑通過,從下向上看,只餘一線青天。
Ⅷ 重慶渝北區有什麼好耍的地方(景點)
城區就有個碧津公園,喜歡釣魚的話可以從綠夢廣場下去到那個長河度假村。
你說的溫泉在統景,在一碗水坐608,609,610等到空港廣場(雙鳳橋)下車,轉到統景的直達車。這些車都是從紅旗河溝發過來的。
Ⅸ 山東萊蕪的著名景點及信息
萊蕪八景
1.龍潭星現
位於萊城西北80華里處,有座照壁山。這里山巒起伏, 群峰聳立,峭壁如刀斧劈,直立百丈。山腰有龍王祠遺址, 祠下是「臨絕澗漳」。流水匯集龍潭,清沏如鏡。山光樹影搖曳水中,似九龍嬉水, 神奇幽興。龍潭邊,照壁下,樹散涼氣,草生冷風,石壁高聳, 光線幽暗,不見天日。坐崖下,仰望蒼穹,即使赤日行空,天氣晴和, 繁星亦清晰可見,故稱這一大奇觀。「龍潭星現」即由此而得名。
2.汶水西流
悠悠汶河,發源於源山,由東、北兩大支流匯集而成。 她滔滔東來,滾滾西去,縱貫萊蕪,流向泰安,再與東平湖、微山湖合為一股, 蜿蜒數百里,最後入黃。
正是這條歷史上有名的汶河, 孕育了兩岸迷人的景緻醇厚的風情和燦爛的文化,她是一部讀不完的史詩,一幛閱不盡的畫廊。
汶河美景,隨著四季的變化而各呈其姿。春天,河內清流涓涓,兩岸草木崢嶸,宛若輕紗飄動;夏天,雨多水漲,波濤洶涌, 恰似野馬馳騁;秋天,兩岸細沙軟軟,中流微波瀲灧,她象薄絹弄影; 冬天,堤外麥苗碧綠,河內水面冰封,彷彿銀練鋪陳。她有春的溫柔, 夏的奔放,秋的豐腴,冬的穩重,色彩絢麗,嬌艷可愛。
自古「黃河西來」,「在江東去」,九州江河均東流入海。 然而汶河卻以其大無畏的開拓精神和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個性, 獨辟蹊徑,滔滔西去堪稱一大奇觀。
3.宮山夕照
宮山,原名新甫山,盤踞於新泰、萊蕪之間, 因其主峰犁鏵尖為諸峰環抱,狀似盛開的蓮花,故又名蓮花山。因漢武帝曾來此求仙,在山上修建行宮,故名「宮山」。又因略低於東岳, 又稱「小泰山」。巍巍宮山,氣勢磅大。若佇立峰巔,極目遠眺,只見群山起伏, 層巒迭翠。山下是毯杖壑,西面是水寨溪與五雲洞, 北面是深不可測的千人洞,美景奇觀,盡收眼底。群峰峻嶺之中, 有一古剎「騰雲寺」,這里有石獅、石碑、石塔,廟堂殿閣,錯落有致, 加之松柏蔥翠古木參天,山巒互抱,雲水相接,好不壯觀。夏秋時節, 每逢雨過天晴,萬物新洗。夕陽西下,彩溢霞飛。此時遊人在山頂漫步東行,可偶見奇景:曠野中,出現一五顏六色的光環,徑達五六米, 環內重巒疊嶂,樓台亭閣,歷歷在目,遊人影像,同映其中。 此景宛若海市蜃樓,轉瞬即逝。使有幸觀賞者如醉如痴,似神若仙,贊嘆不已。 遙想漢武當年,若有眼福領略此景,即使未有採到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葯, 也不致於掃興而歸吧?
4.仙人遺跡
出萊蕪發電廠南門,沿路南行二百米, 路西有條綠樹掩映流水潺潺的溪溪谷底青石如鋪,石面平闊。站在路上即可看見古樸遵勁、 超凡脫俗的「仙溪」兩個大字。自此再沿谷而上, 神奇的仙人足跡與仙女拖帶劃出的石上隙痕便次第入目。 這是便是為世人傳頌的「風嶷仙蹤」。
離此不的遠的鳳凰峰之陽有一石洞,名曰朝陽洞。 洞內幽暗崎崛,深奧莫測;洞外景色秀麗,花香鳥囀。 明進士閩人陳甘雨題寫的「東魯名洞」,歷歷在目。此處石碑記載:「安期生曾修煉於此」。《嘉靖萊蕪縣志》也載有:「安期真人,秦人也。隱居是邑, 住鳳凰峰下修煉,遂以得仙」。
傳說,修煉於朝陽洞中的安期生,當時正值青春年少, 常遵師傅之命去山下溪谷汲水。有一天黃昏, 安期生忽見一年輕美貌女子坐於岩石之上,兩人不免言來語去,眉目傳情。自此, 安期生每次汲水總遇見那女子。久而久之,竟也做起塵世間男女桃色之事來了。 一次,師傅見他汲水 長時不歸,下山尋看,恰巧遇上,氣怒難遏, 猛跺一腳回山而去這一腳竟入石寸許,留下了千載難泯的「仙人一足」。那女子吃了一驚後,慌忙拖帶逃走, 一束柔絲腰帶竟也在堅硬的石面上劃出一道深深的印痕。
如今,仙人已去,遺跡尚存。 這個把現實與神話結合得天衣無縫的故事,將隨著時間的流逝,永遠在人們當中流傳。
5.二洞雲連
二洞,一為伏龍洞,又名狂狐洞, 位於城北兩華里處的礦山中,洞中朝北,直入南去,深不可測。一為朝陽洞, 因洞內常有白色蝙蝠朝南,洞內凸凹不平,蜿蜒崎嶇。洞前約有百米平台, 並護以短垣。
站在此處,極目遠眺,四周重巒疊嶂,佳木蔥蘢令人心曠神怡。每逢陰雨之季,伏龍、朝陽二洞同時生雲,南雲飄飄北去,北雲悠悠南來。兩雲空中相接,陰陽相吸,合為一體, 即降甘霖,堪稱一大奇觀。
6.蒼峽雷鳴
蒼龍峽位於高庄鎮的塔子村西,峽岸怪石嶙峋,山石斷崖對峙。上有拱橋飛架,如長虹凌空;兩邊峭岩如劈,似高牆矗立。 峽東原有元代建的七級寶塔,西面有明代修的望峽樓閣。 明朝亓詩教曾在這里築亭台建園林,清朝張道一也在此修「樂飢齋」。 兩壁懸崖上有歷代達宮名人的摩岩石刻,如「醉石」「待月」、「雲窩」、「桃林」等。 有的氣韻濃洌,章法多變;有的剛柔相濟,變幻無窮; 還有的於端莊穩健之中透出飄逸清麗之氣,不失為萊蕪石刻中的珍品佳作。
每逢雨季,大雨傾盆,瀑流直瀉,似白龍驟下,直沖峽底。 瀑落之處潭深數米,水渦急旋,浪花飛濺。整個峽內煙波盪盪, 巨浪滔滔。那飛瀉的瀑布聲,若龍聲虎威,似驚雷遠震,可聞數里。 峽西岸有一天然石洞,可容數千人。峽內怪石嶙峋,如人似獸,千姿百態。 特別是東崖石縫中兀起的一大溶碉,形若蒼龍,每當天晴,斜陽東照,石龍倒映水中。待到波隨風起,影隨波興,但見鱗光耀眼, 宛如龍動。縱觀蒼峽,橋顯奇高,瀑有奇形,石呈奇狀,濤發奇聲, 這真是大自然的傑作,令人嘆為觀止。
7.礦山呈瑞
礦山,位於萊城西北二華里處,海拔近700米。山雖不高, 但其豐姿秀色獨特。山上松伯蒼翠,怪石嶙峋。山陰有伏龍洞, 深不可測。山頂有清代博學文人張道一的書館, 他曾培養出眾多金榜題名的弟子,真可謂「桃李滿園萬紫千紅景色好, 英才薈翠文韜武略棟梁多」。
相傳,這里由於地理條件的原因,春夏之際, 陽光經過不同密度的氣層,發生明顯折射,常把地面景物顯現空中,出現奇異幻景。 此景被認為是吉祥之兆。據說,每逢開科大比之年,山中便呈現此景,是年當地應考者輒多捷報,故曰「礦山呈瑞」。 這一傳說雖無處考證,但足見自古以來,萊蕪就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而聞名於世。
8.棋山柯爛
棋山,座落在萊沂邊境。南望峰巒起伏,宛若卧牛, 山陰絕壁懸,如萬馬奔騰;西面,汶水倒流,似銀蛇折行。
棋山有兩峰,慣稱「南大頂」、「北大頂」。 「南大頂」上有「望海石」。立其上望旭日東升,可見遠處銀光似波, 據說這是望到了東海。望海石西面的懸崖處有一石洞, 這就是民間傳說的「雪蓑洞」。據說明代游士雪蓑沲鑒棋山時曾居於此洞,故而得名。 棋山北大頂,是棋山的額頭, 現今山頂存有民國初年當地百姓為御防土匪而築的山寨遺跡。
兩峰之間為「棋子亞」。在棋子亞北面峰岩上, 有一塊橢賀型砂石,酷似棋子。更有的趣的是棋子石下有巨石一塊, 平展的石面上石縫縱橫成格,形成一幅偌朋的棋盤。 正是這天然棋盤引出「棋山柯爛」一段動人的故事來。據說在很早以前, 山腳下的棋山觀村有一人上山打柴,來到棋子亞,見有兩位老者下棋。出於好奇, 他便不聲不響地站在一老者背後觀看。因口渴,他隨手端起老者的一碗水喝了一口。誰知,喝後頓覺眼前忽明忽暗,似有白晝黑夜、 春夏秋冬來去匆匆之感。等兩位老者弈罷離去,他才想起砍柴之事,然而回頭一看, 斧柄已爛。回到村裡,竟無一人認得他,原來人間已過百年。 所以舊志詩雲:
流水行去世代殊,石棋山上有樵夫。
至今傳說樵柯爛,不識當年柯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