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導游平遙景點介紹

導游平遙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1-03-08 03:30:03

A.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一定要快。

諸位遊客,大家好。
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聳的磚牆就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雲南省麗江古城、山西省平遙古城和江蘇省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現在大家可以觀賞一下古城的遠景和比較完整的外觀。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為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並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這可以說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現在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歷史了。
現在這座平遙城始建於何時,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大約在北魏太武帝拓跋陶時,為避名諱,將原來的平陶縣改為平遙縣.並把縣治從別處遷到這里。建城時間應該是這以後的事。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這里曾有過她的繁華,也曾多次遭受戰火的破壞。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城牆,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來的土城牆加高加厚加磚擴建而成的,明清以來雖曾數次維修,但風格未變。
平遙城內古建築保存很多,像文廟大成殿、清虛觀、市樓、城隆廟、武廟戲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時代風貌。漫步街頭,還會看到各種古色古香的院門、院埔、精雕細刻的古建築裝飾,甚至還能看到門前的接馬石樁、下馬石等,一派古城風貌。
平遙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名人輩出。是敢於不顧「滿門抄斬」的恐嚇、秉筆直書的若名晉代史學家孫盛、以「映雪讀書」流傳千古的孫康等古代名人,當代已故中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侯外廬、已故語言研究所副所長侯秸一、已歇中國文學研究會會長王瑤、著名畫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郭蘭英等都出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適古城不愧為歷史文化名城。
(過惠濟橋)
我們現在正行駛在惠濟橋上,惠濟橋是一座九拱石橋,修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同治年間重建。清代名宿傅山先生曾親筆為它寫道碑記。這座橋規模不等大.歷史也不算很長,但造型優美.橋面平坦,沒有像一般石橋那樣高高隆起,便於車馬行走。而且更有一個奇處,就是這座橋下還有一座橋。下面的橋不見文字記載,人們原來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場暴雨造成特大洪災,滾滾洪水帶走了不少淤積多年的河沙。水退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惠濟橋疊架在舊橋的橋面上,形成橋上橋的奇觀。利用舊橋做新橋的牢固基礎,既節省財力、人力,又省時間,多聰明的構思叼!這在造橋史上也是一個奇跡。
平遙古城到了.請大家隨我上城牆參觀。
(帶遊客進「下東門」)
這里就是乎遙古城的「下東門」。大家看這高達12米的城牆多雄偉、多壯觀。在城外,本來還有護城河.城門處架有吊橋.在古代戰亂的日子裡.這的確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我們進來後這個地方是下東門瓮城,它是為保衛城門而設立的。城門是城牆上的薄弱環節,有了瓮城.就大大增強了城池的防衛手段。這里地方根小,四周為高牆圍護,即便敵人攻入瓮城也只能進來少數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圍之中,成為瓮中之鱉。有的瓮城門並不是開在城門對面,而是拐個彎開在旁邊.更可防止沖入的敵兵一較作氣沖到城門下.通過拐彎來消解敵兵銳氣。這些設計思想都是古人在長期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來的。
大家看.瓮城裡還有一個建造講究而小巧的院落.這是干什麼的呢?原來這是一座小關帝廟。關帝是武聖人.把關廟修進瓮城裡,卻是平遙人的獨特創造。請大家隨我進城,上城牆參觀。
現在我們已經在城上了,這里本來還有城樓.在戰爭中毀掉了。這座建在城牆上的台,傳說就是尹吉甫的點將台。尹吉甫是周宣王的大將,在歷史上游藩有名,《律經沖的《較高》、《冠R2等幾首詩就是他作的、前面提到的那有名的對北方游牧民族0l猶的北伐,就是由他指揮的。為了鞏固北伐的成果,他還在這里修建了京陵城。尹吉甫遺跡這里還有多處。在京陵村附近還有一處村茁叫尹村,傳說是尹吉甫當年駐兵酌地方。在上東門外有尹吉甫募,募前一通明代石碑上大書「周卿士ZJ吉甫神道」八字。上東門里還有一座紀念尹吉甫的小廟。
請大家隨我觀賞一下古城的建構。
(帶遊客向南浸步.邊走邊說,約走2—3個墩台即可停下)
我們看城牆上兩邊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兒牆,為什麼叫女兒牆呢?宋代官府編寫的《營造法式》上有個書面解釋:「言其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與丈夫也。」意思是說城牆高大厚實,保偉丈夫;女牆單薄短小,像弱女子。民間有的地方卻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早先城上並沒有女兒牆,有一次一個老人被拉來做工,和他相依為命的小孫女也天天隨他來到城上.坐在旁邊觀看。一天,一位累極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競走到城牆邊上,小女孩伯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過大,民工雖得救了,小女孩卻摔死了。為了紀念她,工匠們在城上修起了矮牆,並把它叫做女兒牆。這實在是個感人的故事,但確實說明了女兒牆的保護性功能。我們看:兩邊的女兒場並不一樣,向外的女兒牆上還修築了垛口,垛口還留著供臆望和射擊使用的小孔.這當然是為了實戰的需要。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牆每閑一段,就有一個向外突出的部分,這叫做墩台.墩台是干什麼的呢7它是保衛城牆的。我們知道.古代攻守城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彎機,上面既可射下去,下面也可射上來,因此守城的士兵輕易不敢探出身去。這樣,城牆腳下反麗成丁防禦的死角。有了墩台.就可以彌補這個不足、從三面組成一個強大的立體射擊網,城防力量大大加強。在每個塌台上,還修有一座敵樓,上面有孔,也是為觀察和射擊用的。
干遙古城除了具備這些共性持點外,還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城牆本是戰爭的產物,平逗人卻偏偏喜歡給抹上一層濃濃的文化色彩.把象徵文化星官的魁星樓修在丁城牆東南角上(指形狀獨特的魁星樓)。據統計,古城上共有3000個垛口、72廢敵樓,那是象徵著文聖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
乎遙俯視似龜形,歷來有龜城之稱.據說是取神龜壽水長存之意。全城六座城門,南門似頭,城門和瓮城外門都向南.任龜首自由伸縮,北門似尾,瓮城外門拆而東向,好儡龜尾東甩:東西各二門似龜腳.三座瓮城外門拐向南開,好像神龜正續緩伸腿屈肢向前爬行,只有咱們剛才進來的下東門瓮城外門不向南拐而向東開,傳說是伯神龜爬向別處,所以用一根無形的繩索把左後腳牢車地拴在城東Lo公里的麓台塔上,把這條腿都拉宜了。在南門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們說那就是神龜的一對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龜心的位置,還修有一座市樓,就是我們看到的那座高踞眾屋之上的樓,在市樓樓頂兩坡上,還用黃、藍兩色琉璃瓦拼出雙喜字相壽字,它充分體現了古城獨特的文化氛圍,表達了乎迢人民良好的願望,這可以說是龜城城建構思的畫龍點暗之作了。
乎遙城內文物眾多,西南方向那一片覆蓋琉璃的建築,就是城隍廟、財神廟建築群,近處觀看,可以見到它館角高挑、群昂飛動、油漆彩繪的壯麗景色。在它附近很顯眼的那座現代大樓是平適中學教學樓。文廟大成殿就在校園內,從這里看不清蔑。為保護原來的風貌,古城中一般是不準建樓的,干迢人卻為學校破例修了一座教學樓,足見對教育的重視。平迢中學也不負眾望,一直以優異的成績保持著這所省級重點中學在省內的領先地位

一個我們山西導游非常熟悉的平遙人,來過山西的遊客你一定見過這位老先生,滄桑的外表下是一顆火熱而至誠的心,樂觀的性格也一定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把他也請到這里,尊稱他為「平遙旅遊形象大使」如果您來過這座北方魅力小城,希望老先生可以勾起你的回憶,如果您還沒有來,那就別猶豫了,背起您的行囊,平遙古城歡迎您!

B. 平遙古城的資料(傳說,景色,導游詞)

  • 古城歷史

平遙古城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它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公元1368~1911年)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堪稱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平遙地處汾河東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與另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祁縣相毗鄰。同蒲鐵路、大運高速公路縱貫縣境。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產糧食、棉花,特產牛肉、推光漆器等。其中牛肉名聲頗大,有「平遙牛肉太谷餅」的民歌歌詞。

平遙曾是清代晚期中國的金融中心,並有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格局。

春秋時屬晉國,戰國屬趙國。秦置平陶縣,漢置中都縣,為宗親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為平遙縣。清代晚期,總部設在平遙的票號就有二十多家,佔全國的一半以上,更被稱「古代中國華爾街」。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創建於清道光年間、以「匯通天下」而聞名於世的中國第一座票號「日升昌」。

平遙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時期的縣城原型,有「龜城」之稱。街道格局為「土」字形,建築布局則遵從八卦的方位,體現了明清時的城市規劃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築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鋪都體現歷史原貌,被稱作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

平遙城牆建於明洪武三年,現存有6座城門瓮城、4座角樓和72座敵樓。其中南門城牆段於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餘大部分都至今完好,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歷史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古城牆之一,亦是世界遺產平遙古城的核心組成部分。此外,還有鎮國寺、雙林寺和平遙文廟等也都被納入世界遺產的保護范圍。

平遙古城198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目前全縣境內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0處。其文物古跡之多,價值之高,內容之豐富,為全國縣級城市中所罕見。在這座古城的珍貴文物中,有建於北漢天會七年(963年)的鎮國寺萬佛殿;有始建於北齊武平二年(571年)的雙林寺;有始建於唐顯慶二年(657年)的清虛觀;有建於北漢天會七年(963年)的文廟大成殿;也有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年)的惠濟橋。

  • 日升昌票號

    清時期,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晉商一些大商號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設總號,在外地設分號,跨地區經營的商業系統。在此種情形下,大宗的批發、運銷帶來巨額現銀的解運業務,於是一種新的解款方式--票號匯兌便應運而生。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就在平遙西大街,西裕成顏料鋪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專營匯兌兼營存放銀業務的「日升昌」票號三年之後,在山東、河南、遼寧、江蘇等省先後設立分支機構19世紀40年代,它的業務更進一步擴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當時,在「日升昌」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的票號業發展迅猛,鼎盛時期這里的票號竟多達二十二家,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可見,在中國近代金融史上,平遙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 古城牆

    人稱平遙有三寶,古城牆便是其一。平遙縣城牆。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周長6.4公里,是山西現存歷史較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城城牆。明、清兩代都有補修,但基本上還是明初的形制和構造。城為方形,牆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磚砌,牆上築的垛口,牆外有護城河,深廣各4米。城周辟門六道,東西各二,南北各一。東西詐外又築以瓮城,以利防守。有3000個垛口、72座敵樓,據說象徵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聖人。城牆歷經了600餘年的風雨滄桑,至今仍雄風猶存。

    一寶古城牆即平遙縣城牆。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周長6.4公里,是山西現存歷史較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城牆。明、清兩代都有補修,但基本上還是明初的形制和構造。城為方形,牆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磚砌,牆上築的垛口,牆外有護城河,深廣各4米。城周辟門六道,東西各二,南北各一。東西詐外又築以瓮城,以利防守。有3000個垛口、72座敵樓,據說象徵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聖人。城牆歷經了600餘年的風雨滄桑,至今仍雄風猶存。平遙古城內的街道、商店和民居都保持著傳統的布局與風貌。街道呈十字形,商店鋪面沿街而建。鋪面結實高大,檐下繪有彩畫,房樑上刻有彩雕,古色古香。鋪面後的居民宅全是青磚灰瓦的四合院,軸線明確,左右對稱。整座古城呈現出一派古樸的風貌。

    鎮國寺山門

    出古城北門有鎮國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寶。該寺的萬佛殿建於五代(公元10世紀)時期,目前是中國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結構建築,距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殿內的五代時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藝術珍品。

    三寶雙林寺古城的第三寶是位於城西南的雙林寺。該寺修建於北齊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寺內10餘座大殿內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紀)的彩塑造像2000餘尊,被人們譽為「彩塑藝術的寶庫」。

    雙林寺

    平遙城牆,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為夯土城垣。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築,由原「九里十八步」擴為「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變夯土城垣為磚石城牆。按照相傳的「山水朝陽,龜前戲水,城之攸建,依此為勝」說法,取神龜「吉祥長壽」之意,築為「龜城」。明清兩代先後有25次維修,城牆平面呈方形,周長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頂寬3—5米,牆身素土夯實,外包青磚,內牆磚砌排水槽77個。牆頂外築2米高的垛口牆(又稱擋馬牆)取孔子弟子、賢人之數,設垛口3000個,敵樓72座,內砌女兒牆。四隅角樓四座,東城牆上有點將台,東南角城頂上築奎星樓和文昌閣。出於軍事防禦需要平遙城牆建有重門瓮城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南曰迎熏,北曰拱極,上東門太和,下東門親翰,上西門永定,下西門鳳儀,每座瓮城都建有重檐歇山頂城樓,六座重門瓮城外原設有吊橋。城牆外四周有護城河寬3米。城南有麓台山和柳根河,「山水朝陽,龜前戲水」。迄今為止,古城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原來的形式和格局大體未動,它們同屬平遙古城現存歷史文物的有機組成部分。

    瓮城

    建在城門外小城,又叫月城,用以增強城池的防禦能力。《武經總要前集·守城》記載:「其城外瓮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平遙古城的瓮城城門與大城門的朝向多數呈90°夾角(南門和下東門除外),即便敵軍攻破了瓮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由於翁城內地方狹窄不易於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瓮中捉鱉。

    城樓修築於城池的城門頂,古代有時稱「譙樓」。平遙城牆的城樓共有六座,創修於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補修重築,城樓高16.14米,寬五間13.72米,進深四間10.04米。造型古樸、典雅,結構端莊穩健。城樓是城牆頂精緻美觀的高層建築,平常登高瞭望,戰時主將坐鎮指揮,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禦設施。

    角樓建於城牆四角上的樓櫓,主要用以彌補守城死角即城牆拐角處的防禦薄弱環節,從而增強整座城牆的防禦能力。角樓分別指西北角的「霞疊」樓,東北角的「棲月樓」。西南角的「瑞靄樓」,東南角的「凝秀樓」。

    點將台位於上東門和下東門之間城牆頂上,現為磚砌高台。相傳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後,派大將尹吉甫率兵北伐獫狁,連戰連捷,後奉命屯兵今之平遙,增築城牆,並在此訓練士卒,點將練武。明代中葉,人們為紀念尹吉甫功績,在尹曾點將閱兵的地方修築了高真廟。明清維修城牆時一並將「高真廟」連成一體,是城頂寬闊的高台,登高遠眺,心曠神怡,詩曰:「層台百尺縣城連,吉甫勛名雉堞前。塞草久消征戰壘,龍旗怯意出車年」。

    護城河即圍繞在城下的濠溝。遠古人類為了防禦外敵侵擾,在聚落四周掘塹挖濠,隨之形成的帶狀高地,使人們受到修築牆垣的啟示。城濠的產生則可視為最初夯築城垣時,就地取土的結果。濠內積水而成池,成河,成了難以逾越的一道防線,「惟城圍民,惟池圍城」,「池」是「城」的屏障,故常以「護城河」稱。吊橋是橫跨在護城濠上的木板橋,橋面向外的一端結有繩索,通過滑輪、絞盤可隨時將橋面吊起,以斷來路。

    角台與角樓角台是突出於城牆四角、與牆身聯為一體的墩台。每個角台上建樓櫓一座,名角樓。角樓之朝向與大牆呈135°角,樓的高度、體量介於城樓與敵樓之間。戰時,角樓內的守御者居高臨下,視野廣闊,可監控和痛擊來自多種角度的進犯之敵。角台與角樓以其非同尋常的戰略位置,在平遙城牆的歷代維修工程中,每被列為重要項目。清道光、咸豐間持續六年之久的大修中,索性把殘破的「四隅敵樓」(即角樓)拆倒,重新修起了更高大的磚木結構二層樓閣。樓的平面呈方形,佔地27平方米,正立面辟拱券門,內有磚階可通往二層,二層四面開圓形瞭望窗,樓身為磚砌,置木樓板,樓頂歇山式,五脊六獸。傳統的建築藝術融進了軍事堡壘之中。

    馬面與敵樓「馬面」是城牆中向外突出的附著墩台,因為它形體修長,如同馬的臉面,故稱。「馬面」之設,既增強了牆體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衛戰中得以消除戰場的死角:一旦敵人兵臨城下,相鄰的馬面上的守夫可組織成交叉射擊網,讓來犯者左右受敵而一敗塗地。平遙城牆每隔60米-100米即有馬面一個,馬面上築有瞭望敵情的樓櫓,稱「敵樓」。據舊志稱,明代初年重修平遙城牆時,僅建「敵台窩鋪四十座,隆慶三年(1569)增至94座,萬曆三年(1575),在全城以磚石包城的同時,重修成磚木結構的敵樓72座,後經歷代修葺,遺存至今。」敵樓平面呈方形,佔地10.24平方米,雙層,四壁磚砌,硬山頂,筒板瓦覆蓋(太和門瓮城左右的兩敵樓頂有脊飾),底層面向城內的一面辟拱券門,樓內設木樓梯,上層置樓板,樓上四面各開拱券窗兩孔。仰望那一座座敵樓,如同林立的崗哨,莫不令人敬畏。樓上的窗孔酷似巨人的耳目,有多數的敵樓,尚且正對著城內的某條街巷,從中進行監控。可見不論在平時和戰時,敵樓又具有治安防範的功能。

    牆體與關城平遙城牆的平面布局呈方形,坐北向南,偏東15°。城之所以追求「方正」,如果不是在解釋古人「天圓地方,道在中央」之說,便是出自科學的建築構思:除了圓形之外,最短的周邊能圍合成最大面積的只有方形。城之朝向,固然面南為尊,但縣城不比皇城,故因地制宜取朝東15°偏向,正好順應著常年的主導風向,每日沐浴著充裕的陽光。城池前有中都河水,遠方是麓台山和超山,迎山接水,生機盎然。平遙城牆周長6162.68米(與明初「周圍十二里八分四厘」吻合),其中東牆1478.48米,南牆1713.80米(東西兩牆南端的直線間距也不過1500米),西牆1494.35米,北牆1476.05米,東、西、北三面俱直,唯南牆隨中都河蜿蜒而頓縮逶移如龜狀。中國古代禮制規定:天子的城方九里,公爵的城方七里,侯爵和伯爵的城方五里,子爵的城方三里。平遙城三華里見方,顯然是古代最低一級(即縣城)中最大的城了。史傳明洪武三年之前的平遙舊城為九里十八步。從城內一戶冀姓市民的先祖遺言中得知,元朝至正九年(1349)時,今城內沙巷街以西尚屬城外,那裡「桑園成林,百鳥爭鳴」。明洪武二年(1369),大水成災,沖垮西城牆,留滯了紅色泥砂,次年擴建城池時,城牆西遷,遂有今日沙巷街。再者,今城內窯場街的街名來自明洪武年間燒造城磚的窯場,既是窯場,理當位居舊城之外,那麼當年的北城牆必不遠於窯場街一帶。照此判斷,舊城的周長與「九里十八步」的說法是十分相符的。明洪武三年的擴建重築,奠定了現存城牆的基本形制,牆高「三丈二尺」,底寬8米-12米,頂寬3米-6米。早期的牆體用素土夯築,夯土牆基用自然土夯填。明代遺留的夯土層中有直徑6厘米-7厘米的木栓,由地面以上起,每二米為一層,木栓平面分布的間距為2米-3米。夯土內的夯窩直徑為15厘米,深2厘米-3厘米,夯層12厘米-15厘米。牆體收分15%-20%。夯土牆外側有條石作基,以特製的青磚(34厘米*17厘米*7.7厘米)包砌擋土牆。擋土牆內側每隔5米-6米築有58厘米*80厘米的磚砌內垛,與夯土牆聯接。擋土牆厚度由底至頂分別為87厘米、70厘米、53厘米,各層高度約占牆體總高度的三分之一,牆體收分為9%。牆身的斷面形成一個梯形。外檐牆根,順大牆走向築散水台階,俗稱小城牆,台階高1米,寬3米-5米,檯面以半磚側鋪。外檐牆頭,磚砌垛口牆,高2米,厚53厘米,每垛長1.39米,上施檐磚3層,中有高25厘米、寬17.7厘米的瞭望孔。垛堞間留有垛口,寬53厘米,好供射擊。每段垛口牆下,辟一與垛口同樣大的矩形「銃眼」,用以容納炮身,跪姿發射。具有3000個垛口的垛口牆在平遙城頭虛實相間,從造型上消除了高牆厚垣的刻板,在易學上滿足了陰陽平衡的追求,戰時的守城兵馬則足以遮擋矢石,因而,垛口牆又稱擋馬牆。內檐牆頭,磚築護衛安全的矮牆。城牆頂以青磚海墁,散水於女兒牆下的水口,通過磚砌水槽,排往城馬道。

    城門與城牆平遙城有古城門六道,東西各二。鳥瞰平遙古城,形同一隻欲行未動的烏龜,「龜」頭南尾北,東西四門比擬為龜之四足,民間故有「龜城」之說。南門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過,從而引發了古代文人「龜前戲水,山水朝陽,城之攸建,以此為用」的感慨。烏龜是吉祥、長壽的象徵,「龜城」之說源於古人對「四靈」的崇拜,「龜城」寓意固著金湯,長治久安。

    平遙城南高北低,四方開門,民間以朝向和地勢相區別,將六道城門分別叫南門、北門、上東門、上西門、下東門、下西門。其實,原本各有其名。據明萬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o建置卷》載:「隆慶三年知縣岳維於六門外各修吊橋,各立磚門,皆立卧石,上刊二字,以壯偉觀。東門二:一曰械口,一曰口順,今存。西門二:一曰刺口,一曰威敵。隆慶六年知縣孟一脈城以磚,按察使梁明翰為之記。萬曆二十二年增築,瓮圈拆廢,南門曰焚口,北門曰洗戎。」至清代,城牆在道光三十年後的一次大修中,知縣劉敘將六門重新命名,並親收匾額,分別為:迎薰、拱極、太和、永定、親翰、鳳儀。城池既面南而偏東,南門迎納著東南方的和薰之風,是為「迎熏門」;古人以北極星作為北方的標志,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門稱「拱極門」,取四方歸向,眾人共尊之意;上東門地處朝氣方位,取生機盎然、保合太和之意,「太和門」;上西門命名「永定門」,期冀江山永固,國泰民安;下東門自古為本邑戰略要沖,門匾書「親翰」二字,意在告誡人們「戎事乘翰」,務以衛國保家為己任;下西門之取名「鳳儀門」,似乎受到早年關於西門外有鳳凰來朝的神話影響,「簫韶九成,鳳凰來儀」,鳳凰來而有容儀,是吉祥的瑞應,令人進而想到德政惠民,國運隆昌。

    城牆是戰爭中用於防守的牆垣,城門則是防線上的弱點,為了加強防衛,在隨牆而辟的城門之外,再築起一道重門,用以構成里門之外的又一道防線,里外門之間的圍合空間猶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小城」即謂之「瓮城」。戰時,瓮城為守城將士提供了同敵人迂迴的絕好條件,風水家則借瓮城以"避煞",而十分現實的是瓮城足以遮避來自郊外的風塵。中國翁城之制起於漢,本邑何時始有瓮城,查無考證,只知明正德四年(1509)修了下東門瓮城,嘉靖三十一年(1552)築北門瓮城,嘉靖四十一年(1562)更新了城樓,萬曆二十二年(1594),「修築東西瓮城者三,皆以磚石」,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補修南門瓮城,四十年(1701),補修上東門瓮城。康熙四十二年(1703),皇帝西巡路經平遙,於是六座城樓了為之修繕一新。四十四年(1705),又補修了上東門大門樓門洞。道光三十年(1850)至咸豐六年(1856),進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規模的城牆維修工程,曾「興工東西北五門,悉仍舊基補築,惟南門高加數尺」,造就了現存的規制。在六道古城門中,東西四道,兩兩相對,上東門、上西門、下西門的重門均向南而開,面對遠方的山河,使之「納氣」;下東門的重門中軸線則與里門中軸線平行,它朝向通往京都的官道,以示對朝廷的尊敬。南門的重門雖與里門相錯,但因勢利導,仍然面南。北門的重門與里門呈90°而向東開,沐浴著東方的曙光。

    城樓指城牆上的門樓,是「城」的標志,其雄偉壯麗的外觀顯示著城池的威嚴和民族的風采。平遙的城樓,明代已有之,清康熙年間重修。南、北二門的城樓為三重檐二層七檁歇山迴廊式,東西四門的城樓為重檐二層七檁歇山迴廊式。在古代或近代的戰爭中,磚木結構的城樓是瞭望所,是守城將領的指揮部,又是極其重要的射擊據點。到了現代的守衛戰中,其功能不足以為然了。

    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平遙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後,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有文獻及實物可以查證。平遙城內的重點民居,系建於公元1840~1911年之間。民居建築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輪廓起伏,外觀封閉,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磚雕和石雕配以濃重鄉土氣息的剪紙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發達的金融城市:平遙是中國古代商業中著名的「晉商」的發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在平遙誕生。三年之後,「日升昌」在中國很多省份先後設立分支機構。19世紀40年代,它的業務更進一步擴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當時,在「日升昌」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的票號業發展迅猛,鼎盛時期這里的票號竟多達22家,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操縱和控制了中國的近代金融業。

    歷史地位:平遙是中國古代商業中著名的「晉商」的發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在平遙誕生。三年之後,「日升昌」在中國很多省份先後設立分支機構。19世紀40年代,它的業務更進一步擴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當時,在「日升昌」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的票號業發展迅猛,鼎盛時期這里的票號竟多達22家,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

    文化價值:平遙古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782年),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自公元前221年中國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一直是作為「縣治」的所在地,延續至今。這是中國最基層的一級城市。現在保存的古城牆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時的原狀,城內現存六大寺廟建築群和縣衙署、市樓等歷代古建築均是原來的實物。城內有大小街巷100多條,還是原來的歷史形態,街道兩旁的商業店鋪基本上是17—19世紀的建築。城內有3797處傳統民居,其中400多處保存價值較高,地方風貌獨特。

    文化遺存:平遙古城自有築城活動以來,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保留的文化遺存數量多、密度高、跨度的時間長,是被譽為「中國古建築寶庫」的山西省范圍內的一個「文物大縣」。平遙古城眾多的文化遺存,不僅代表了中國古代城市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標准,也反映了中國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藝術進步和美學成就。文化遺存獨特而豐富。

    文化特色:平遙古城是按照漢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築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集中體現了公元14至19世紀前後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對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形態、經濟結構、軍事防禦、宗教信仰、傳統思想、倫理道德的人類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具有漢民族的傳統文化特色。

    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平遙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後,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有文獻及實物可以查證。平遙城內的重點民居,系建於公元1840~1911年之間。民居建築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輪廓起伏,外觀封閉,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磚雕和石雕配以濃重鄉土氣息的剪紙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發達的金融城市:平遙古城在19世紀的中後期,是金融業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一,是當代最有影響的票號總部所在地和金融業總部所在地和金融業總部機構最集中的地方。一度時期。曾經操縱和控制了中國的近代金融業。平遙古城在票號興盛的100多年時間中,對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產生過積極的影響。[10]

    編輯本段民俗風情民間社火旱船用竹條、木條、綵綢編紮成彩舫,四周用綢緞圍合,面用木條、綢緞搭篷。表演時以吹鼓樂伴奏,一人乘船扮演女子,用綵帶系船駕於肩上,假腳盤坐"船"中,似乘船狀而行走。另一人扮船夫,持槳在前劃引。內容多為古代戲劇中與船有關的故事、有《打漁殺家》《許仙游湖》、《秋江》等。

    推光漆器推光漆器是一種工藝性質的高級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澤而得名。山西著名工藝品平遙推光漆器外觀古樸雅緻、閃光發亮,繪飾金碧輝煌,手感細膩滑潤,耐熱防潮,經久耐用,誠為漆器中之精品。據記載,平遙製作推光漆器始於唐代開元年間,具有悠久的歷史。現有品種多為高檔屏風、掛屏等。底漆多以墨黑、霞紅、杏黃、綠紫為主,上面繪以具有民族風格的圖案,或描金彩繪,或刀刻雕墊,或堆鼓鑲嵌,線條流暢,色調和諧,富麗堂皇。平遙推光漆器的生產,分木胎、灰胎、漆工、畫工和鑲嵌等五道工序。現在,平遙推光漆器遠銷世界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平遙推光漆器,先後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杯獎和金杯獎。世界博覽會優質產品,遠銷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際市場的暢銷產品。

    平遙牛肉是平遙久負盛名的特產,歷史悠久,早在明代中期就開始四方馳名。它選用優質的小牛腿肉煮熟後腌制而成,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香酥可口。歷史上,平遙城加工五香醬牛肉的著名作坊有「隆勝旺」、「興勝雷」、「自立成」等老字型大小。

    平遙碗托是平遙由來以久的一種風味麵食小吃,最早是由清代廚師董宣發明,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具有面質筋道、滑爽可口的特點。

C. 平遙古城最好玩的景點是哪裡啊

平遙行有景點攻略。也確實平遙古城有很多雷同的景點,比如說錢庄、票號、鏢局就有好幾個博物館,所以說你還是有個導游給講解一下,多了解一下平遙的文化,要不你自己看就很難理解平遙的晉商文化。

D. 平遙古城旅遊攻略,或者景點的介紹,哪裡有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雲南麗江、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最佳旅遊時間: 氣候 這里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乾燥,冬夏溫差大,冬季風沙較大。年平均氣溫為10.2℃,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當地特色: 明清建築 平遙有「小北京」之稱,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而著稱。明清時期,這里的商家匯萃,人民生活頗為富庶,住宅建築也就頗為講究。走在臨街的店鋪前,看著過去的票號、錢庄,真有時光倒溯之感。平遙民居多為四合院式,大門前有寬寬的石階,富裕人家的門前還有一對威風凜凜的石獅子;門楣上除了厚實的匾額外,還有精美的石刻磚雕,體現了明清建築風格與山西民俗文化的協調統一。
推薦行程: 平遙二日游 第1天:平遙古城牆 - 日升昌票號 - 明清一條街 - 雙林寺
早晨從位於迎澤大街上的長途汽車站乘車可直達平遙(車費8元左右,行程約2小時),到平遙可依次參觀古城牆(15元)、日升昌票號(10元)、明清一條街等,中午在明清一條街上用餐。下午租車去7公里外的雙林寺(來回車費約15元),晚上在平遙古城內下榻。
第2天:王家大院 - 喬家大院
早上乘車到靈石王家大院,中午乘從靈石到太原方向的車,中途在祁縣下車,參觀《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拍攝地--喬家大院,這是個照相的好地方,照壁、垂花門、屏風都是很出彩的背景。晚上搭中巴車返回太原(車程約1小時)。
風景推薦平遙古城牆
位於平遙縣城中心位置,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明洪武年間擴建為磚石城牆,是山西現存歷史較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城牆。
城牆為方形,總長度為6157米,牆高10米左右。城牆內部由泥土夯實,外部全部磚砌,城牆上以磚石輔就,上面可以並行兩輛馬車。作為一個起防護作用的城牆,平遙城牆頂上還設有瞭望孔、射孔、垛口等御敵設施,有人說這垛口三千,敵樓七十二分別象徵孔子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人。城牆周圍原本還有護城河,在戰亂年間,這條護城河為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危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城牆東西有四座方形瓮城,兩兩相對。在東南城牆上還有一座奎星樓,八角形的小樓高24米,全部為琉璃瓦覆頂,精巧挺拔。
鎮國寺
位於平遙縣城北15公里郝洞村,始建於五代北漢時期,距同蒲鐵路洪善車站僅1公里。
寺院分為前後兩部分,從南到北依次有天王殿、萬佛殿、三佛樓等。萬佛殿是前院的主要建築,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該殿規模雖然不大,但造型雄偉,氣勢非凡。殿內共有彩塑14尊,殿內佛壇正中供有釋迦牟尼像,迦葉、阿難兩大弟子侍立左右,佛祖造型高大、面相端莊,具有濃厚的中唐風格。三佛樓是後院的主要建築,因殿內供奉法自佛、報自佛、應自佛三尊主佛而得名,此殿內最有名的就是周圍牆壁上的明代壁畫,以佛祖釋迦牟尼的一生為主要內容,構圖完整、流暢,是明代壁畫中的珍品。
文廟大成殿
文廟位於縣城東南雲路街北側,佔地8000平方米,廟內主要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其中大成殿是整個寺廟的主體建築,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大殿建於公元16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大成殿面闊進深都是五間,四周圍以石欄桿,屋頂兩端覆以綠色琉璃瓦,在陽光下奕奕生輝。
貼士交通:平遙古城距喬家大院約40公里,從喬家大院到平遙有專門拉客的小面,每輛車約50左右。
住宿:古城內住宿很方便,民居旅館很多。價格不一,但是旺季價格會非常高。網上著名的天元奎、雲錦成在明清街上。
門票:平遙古城從2002年9月15日起實行通票85元,兩個學生可合買一張,但沒有半票,兩日有效,景點不單賣門票。不買通票上不了城牆、日升昌、縣衙,其他一些私人博物館、鏢局等可以討價還價。建議買通票。
飲食:平遙縣的餐飲特色仍以麵食為主,和山西大多數地方一樣,一早一晚常以小米稀粥、饅頭、燒餅為主;中午則是各色麵食,如打鹵面、炸醬面、搓魚兒等,調面的菜碼齊全,味道適口。在明清一條街上可以品嘗到平遙的當地風味小吃。
特產:有平遙牛肉,以冠雲牌為最,可以華北第一鏢局旁購買,當然還可以到長生源買些黃酒。

E. 平遙古城旅遊攻略

平遙概況
如果說麗江是位純美的少女,那麼平遙就是位底蘊深厚的亂世佳人。
200年前,山西省曾是中國經濟的命脈之省。許多從這里走出去的人都成了富貴商賈,人們稱之為「晉商」。
平遙古城是我過現存的四座完好古城之一,平遙古城始建於西周,已有2700多年歷史。
建築按照封建傳統禮制「左祖右社」,又按照朱元璋「高築牆」的政策,以及金代建造的文廟大成殿等各大街
小巷組成一個龐大的八卦圖案。平遙還有中國最早的金融機構票號其中以日升昌為首的八大票號.
濃郁的晉商文化氣息,深宅灰牆、市樓落日。以平遙為中心的晉中民宅群落,又何止四家大院大紅燈籠高高
掛。另外還有雙林寺的彩塑、綿山......
平遙古城在山西太原以南90公里處, 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也是聯合國批準的界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交通介紹
平遙火車站在縣城的西北部,乘汽車往來大約只需2小時左右,交通方便,
平遙古城不大,步行即可, 從平遙火車站坐人力車5-10分鍾可到達古城,價格約2-3元。城內還特別有一種人力
黃包車,
公路:
太原火車站走300米即到太原長途汽車站。車地點為建設南路(火車站南對面),平遙與喬家大院之間都有班車
和私人計程車。建議乘班車。太原到平遙2小時,乘汽車往來大約只需2小時左右,交通方便。從早7∶30分發
車到下午5∶30分停止,停(發)車地點由平遙火車站每隔20分鍾發往太原方向一輛車,車票價格每人次10元,太原
停(發)車地點為建設南路(火車站南對面)。票價25元;平遙到喬家大院1.5小時,票價10元。
特別推薦
平遙牛肉:平遙牛肉是平遙久負盛名的特產。它選用優質的小牛腿肉煮熟後腌制而成,肉質鮮嫩、肥而不膩、
瘦而不柴、香酥可口。
平遙碗托:是平遙由來以久的一種風味麵食小吃,最早是由清代廚師董宣發明,具有面質筋道、滑爽可口的特
點。
餐飲介紹
在明清一條街上可以品嘗到平遙的當地風味小吃, 雲錦成:價格經濟,麵食品種全;長生源的黃酒點心歷史悠
久,風味獨特;昌興隆以接待過鞏利等明星而出名;天元奎飯庄是喝咖啡的好去處。
推薦住宿
天祿客棧 位於平遙古城繁華地帶的西大街有一家天祿客棧,是一家古色古香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住在這樣
的地方,才能更好地體味古城的神韻,價格便宜,可討價還價的家庭旅館,一般在60-100元不等;窯洞則貴
些。24小時熱水,獨立衛生間,還可以免費無線上網,客棧老闆姓劉,挺隨和的,並且還能幫助推薦價格便
宜的導游和旅遊車輛,如果有幸還可以讓她的女兒免費導游。

重要景點:
平遙古城牆、綿山、日升昌票號、喬家大院
古市樓、明清一條街、雙林寺、渠家大院、綿山、古縣衙、文廟大成殿
清虛觀、鎮國寺、曹家大院、何家大院、華北第一鏢、中國鏢局
平遙古城門票:
套票120元可以參觀19個景點。每去一個點打一個孔。若當天看不完,可去蓋章後第二天繼續使用,
限用兩天。(包括古城牆、日升昌、縣衙、清虛觀、城隍廟財神廟、明清古街、百川通、協同慶、天吉祥、
雷履泰故居、中國商會館、同興公鏢局、古民居博覽苑、華北第一鏢局、中國鏢局、蔚盛長、匯武林、文廟、
苗世民藏報博物館、蔚泰厚20個景點)
平遙古城牆:
門票:15元,沒有學生票。城牆全長6.4km,築有馬面,重門瓮城6座,跺口三千,敵樓七十二,隱喻
著孔子三千弟子賢人七十二的典故,大多數敵樓內都有孫子兵法的記載或七十二閑人的塑像及生平,需要特別注
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城門都可上下,上城前需要打聽好那個門可下,否則錯過了城門,就只好繞城一周,
鎮國寺 : 門票:20元
位於平遙縣城北15公里郝洞村,始建於五代北漢時期,寺院分為前後兩部分,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
之一,該殿規模雖然不大,但造型雄偉,氣勢非凡,殿內共有彩塑14尊,殿內佛壇正中供有釋迦牟尼像,迦葉,阿難兩
大弟子侍立左右 ,具有濃厚的中唐風格,三佛樓是後院的主要建築,因殿內供奉法自佛,報自佛,應自佛三尊主佛
而得名,此殿內最有名的就是周圍牆壁上的明代壁畫,以佛祖釋迦牟尼的一生為主要內容,構圖完整,流暢,是明代
壁畫中的珍品,
文廟大成殿
文廟位於縣城東南雲路街北側,佔地8000平方米 ,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顧名思義是跟文化有關。裡面有
大成殿(學業有成之意,小孩願意的話可以叫他去拜拜)、龍門(要雙腳並攏跳過去,千萬不能絆著)、提名
金榜、尊經閣(內藏全國唯一的一張狀元試卷)、狀元試卷(讀不懂,但那蠅頭小楷著實漂亮)、獨占鰲頭
(若拍照,千萬要站在鰲的頭上,否則拍了也白拍)。
雙林寺:
25元/人,古城西6公里
中國票號博物館(日升昌):
建議請導游20元,
平遙古縣衙:
佔地2.6萬平方米,縣衙里機構龐大、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像極一個微縮的國務院及其各部委
古市樓:
5元/人,可俯瞰街景,(以上三處均物有所值,不可不看)
介休王家大院:
成人票66元,學生減半,去介休的交通不太方便,最好在古城北門外的 公路路口攔截太原至介休的中巴,到終點
介休火車站,(也可在平遙火車站坐車,但一般要等人齊了才開車,比較浪費時間),到介休站後,過馬路到十字
路口東南側的供貿賓館前等待11路公交車,它沒有站牌,可以向當地人打聽,(小巴3元/人,直接到王家大院,一
般30分鍾一趟,沿途可見黃土高坡的梯田和傳統的山西窯洞),介休也有計程車去王家,但單程就要25元,注意
盡量在六點之前返回,否則可能錯過11路末班車,王家大院有華夏民居第一宅之稱,它精緻的石雕和木雕足以讓
現代建築汗顏,另外,王家大院外的靜升文廟(10元/人,學生半價)和
王家祠堂:
(5元/人,學生半價)也可以看看,在院內有一處可用餐的茶社,有王氏起家飯等小吃,價錢還能接受,
喬家大院:
位於祈縣喬家堡,門票40元/人,停車價格:10元
旅行大巴10元/人,一般小巴5元左右)喬家大院門票40元/人,沒有學生票, 在火車站乘太原至祁縣的長途
車,售票窗口右側有小件寄存1元/件,比較方便),院里套院,6個大院里分布著20個小院,共313間平房,
好像迷宮。西南角的眺閣是全院的最高點,站在這里統覽全院落,會發現整個大院的布局呈雙「喜」字圖
案。再仔細看,斗拱、飛檐形態各具,就連屋頂上的138個煙囪也無一雷同。走進院落,磚雕、石雕和木雕
賞心悅目。又因其為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外景地,所有名聲在外,但無論從規模或是建築的藝術成就,都不及王
家,喬家花園與喬家大院分置大路兩側,現已改為周易宮,裡面有關於八卦和農歷節氣的知識,反正不要門票,看
看無妨,參觀之後,可以在大路邊攔截去太原的中巴,車很多,到太原建南長途汽車站5元/人,出汽車站後,可坐
11路或811路到太原站 ,要准備好1元零錢,因為大多是無人售票。
總體印象:
山西民風淳樸,治安較好,只是長途站比較亂,亂拉客現象嚴重,
以平遙為中轉站比較明智,因為住在平遙古城的民俗客棧安全,舒適,方便,
購物選擇:
平遙推光漆器去永隆號,
牛肉可以在去鎮國寺返回的途中去冠雲牛肉廠門口的經銷處購買,在古城裡,只能購買袋裝的,據說散裝都是假
的,還有,太谷餅也值得一買,
其它:
平遙—太原:走108國道或大運高速,全程110公里。
平遙—西安:平遙-大運高速-運城-運風高速-風陵渡-西潼高速-西安,運風高速設有加油站,路費
180,行程550公里。
公交車:
價格:上車一元
人力三輪車:
起價為每人次2至5元,起價基本里程為兩公里,行駛超兩公里租價面議。
聯票配套城區全程服務

F. 平遙古城導游講解詞

諸位遊客,大家好。
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聳的磚牆就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雲南省麗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蘇省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現在大家可以觀賞一下古城的遠景和比較完整的外觀。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為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並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這可以說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現在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歷史了。
現在這座平送城始建於何時,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大約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時,為避名諱,將原來的平陶縣改為乎迢縣.並把縣治從別處遷到這里。建城時間應該是這以後的事。在濕長的歷史歲月中.這里曾有過她的繁華,也曾多次道受戰火的破壞。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城牆,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來的土城牆加高加厚加磚擴建而成的,明清以來雖曾數次維修,但風格未變。
。F遙城內古建築保存很多,像文廟大成殿、清虛觀、市樓、城隆廟、武廟戲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時代風貌。漫步街頭,還會看到各種古色古香的院門、院埔、秸雕細刻的古建築裝飾,甚至還能看到門前的接馬石樁、下馬石等,一派古城風貌。
平遏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名人輩出。是敢於不顧「滿門抄斬」的恐嚇、秉筆直書的若名晉代史學家孫盛、以「映雪讀書」流傳千古的孫康等古代名人,當代已故中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侯外廬、已故語言研究所副所長侯秸一、已歇中國文學研究會會長王瑤、著名畫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蘭英等都出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適古城不愧為歷史文化名城。

G. 平遙古城旅遊攻略有什麼推薦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是中國的級旅遊景區。而平遙縣,被稱之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接下來詳細介紹一下平遙古城。對了,平遙古城官方在7月15日發布了通知:7月15日至12月31日,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全國遊客可以免費旅遊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不算哦!去之前一定要預約,未經預約不得入內!(詳細信息可以看平遙古城景區的官方微博)

H. 介紹平遙古城的導游詞,注意:有事先提醒.比如:請不要亂扔垃圾

各位遊客,大家好!
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就要到了,在參觀名城之前,有一些注意事項和大家說一下,[進入景點以後告訴遊客講解的時間,自由活動的時間,告訴遊客洗手間的位置,告之回程路線,大家盡量不要離開團隊,隨時清點人數。走環型路時,更要告訴遊客(如果您累了,煩了,我可以給您指路;還要注意的就是衛生問題,請大家保不要亂扔垃圾,等等)]
正式講解詞
右前方那高聳的磚牆就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 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雲南省麗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蘇省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現在大家可以觀賞一下古城的遠景和比較完整的外觀。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為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並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這可以說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現在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歷史了。
現在這座平送城始建於何時,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大約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時,為避名諱,將原來的平陶縣改為乎迢縣.並把縣治從別處遷到這里。建城時間應該是這以後的事。在濕長的歷史歲月中.這里曾有過她的繁華,也曾多次道受戰火的破壞。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城牆,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來的土城牆加高加厚加磚擴建而成的,明清以來雖曾數次維修,但風格未變。
。F遙城內古建築保存很多,像文廟大成殿、清虛觀、市樓、城隆廟、武廟戲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時代風貌。漫步街頭,還會看到各種古色古香的院門、院埔、秸雕細刻的古建築裝飾,甚至還能看到門前的接馬石樁、下馬石等,一派古城風貌。
平遏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名人輩出。是敢於不顧「滿門抄斬」的恐嚇、秉筆直書的若名晉代史學家孫盛、以「映雪讀書」流傳千古的孫康等古代名人,當代已故中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侯外廬、已故語言研究所副所長侯秸一、已歇中國文學研究會會長王瑤、著名畫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蘭英等都出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適古城不愧為歷史文化名城。
(過急濟橋)
我們現在正行駛在惠濟橋上,惠濟橋是一座九拱石橋,修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同治年間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親筆為它寫道碑記。這座橋規模不等大.歷史也不算很長,但造型優美.橋面平坦,沒有像一般石橋那樣高高隆起,便於車馬行走。而且更有一個奇處,就是這座橋下還有一座橋。下面的橋不見文字記載,人們原來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場暴雨造成特大洪災,滾滾洪水帶走了不少淤積多年的河沙。水退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惠濟橋疊架在舊橋的橋面上,形成橋上橋的奇觀。利用舊橋做新橋的牢固基礎,既節省財力、人力,又省時間,多聰明的構思叼!這在造橋史上也是一個奇跡。
平迢古城到了.請大家隨我上城牆參觀。
(過急濟橋)
我們現在正行駛在惠濟橋上,惠濟橋是一座九拱石橋,修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同治年間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親筆為它寫道碑記。這座橋規模不等大.歷史也不算很長,但造型優美.橋面平坦,沒有像一般石橋那樣高高隆起,便於車馬行走。而且更有一個奇處,就是這座橋下還有一座橋。下面的橋不見文字記載,人們原來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場暴雨造成特大洪災,滾滾洪水帶走了不少淤積多年的河沙。水退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惠濟橋疊架在舊橋的橋面上,形成橋上橋的奇觀。利用舊橋做新橋的牢固基礎,既節省財力、人力,又省時間,多聰明的構思叼!這在造橋史上也是一個奇跡。
平迢古城到了.請大家隨我上城牆參觀。
(帶遊客進「下東門」)
這里就是乎迢方城的「下東門」。大家看這高達12米的城牆多雄偉、多壯觀。在城外,本來還有護城河.城門處架有吊橋.在古代戰亂的日子裡.這的確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