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南京雨花台景點介紹

南京雨花台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1-03-01 08:06:15

❶ 雨花台有哪些著名風景區

雨花台風景名勝區位於南京中華門外1公里處,面積為153.7公頃,綠地覆蓋率達90%以上。雨花台是一座以自然山林為依託,以紅色旅遊為主體,融和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全國獨具特色的紀念性風景名勝區。
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由名勝古跡區、烈士陵園區、雨花石文化區、雨花茶文化區、游樂活動區和生態密林區六大功能區組成。
雨花台是一座松柏環抱的秀麗山崗,高約100 米、長約3.5公里,頂部呈平台狀,由3個山崗組成。東崗又稱梅崗,中崗也稱鳳台崗,西崗延伸至安德門外,無別名。

❷ 南京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


雨花台烈士陵園
雨花台烈士陵園位於南京市雨花台區雨花台丘陵中崗,是新中國規模最大的紀念性陵園,國家首批4A級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面積1.13平方千米。
陵園包括雨花台主峰等5個山崗,以主峰為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軸線,自南向北有南大門、廣場、紀念館、紀念橋、革命烈士紀念碑、北殉難處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門以及西殉難處烈士墓群、東殉難處烈士,紀念亭等。
江南第二泉
江南第二泉,原名雨花泉,泉有二孔,水出地面1米。南宋著名愛國主義詩人陸游到四川任職時途經建康,登雨花台游覽,用泉水沏茶,備加贊賞,品為二泉。雨花泉位列金陵名泉之首。明代趙謙為二泉題匾,江南二字為後人所加、鐫刻在大理石上的江南第二泉是當代著名書法家蕭嫻題寫。2001年,雨花台風景區對二泉茶社實施整體翻修。
怡苑
怡苑建於80年代初期,佔地2公頃,由東南大學潘谷西教授設計。怡苑是具有江南古典園林風格的園中園,苑內圈養了藍、白孔雀及八哥、虎皮鸚鵡等。
南門休閑廣場
景區南大門佔地面積約2970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由二個亭式建築、二個耳房組成,成條狀對稱布局。建築軸線達80米長,房屋建築面積為14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澆灌框架結構,外坪為干掛金山石板和綠色玻璃幕牆。高度為3.1米至3.7米。門式建築軸線中間部分設置了小型噴泉水池,長12米,寬4.5米,形成樹冰狀、鼓泡狀及彩虹狀等形態各異的水體造型。距小水池4米距離處又設置了一座塑假石水池,長25米,寬8米,居中以園林造石手法塑造了一塊長17米,寬2.5米,高近3米的模擬雨花石,形象逼真,石紋清晰,石面上鑲嵌雨花台三個金色大字,由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書就,每個字高寬各約1.2米,是風景區入口處的標志性題名石。
木樨苑
木樨苑綠化以桂花為主,配以野生杜鵑(映山紅)。桂花,古稱木樨。1999年在此建木樨苑,由桂花專類園、假山瀑布、流杯亭、木樨榭、曲橋、小徑等部分組成,佔地12畝。桂花專類園栽植了26個品種的千株桂花,湖堤上壘起了高達8米的假山群,瀑布從假山頂向南噴射。
梅崗與梅廊
東晉梅崗,又稱梅嶺崗,東晉初期,胡人壓境,都城南遷,豫章太守梅賾帶兵抵抗,屯營於此。為了紀念梅賾將軍的高風亮節,後人在崗上建梅將軍廟,廣植梅花,遂稱為梅崗。到明清時,這里已形成梅海,與鍾山腳下的梅林成為南京東郊、南郊兩大賞梅勝地。1999年,雨花台風景區在此復建梅崗,由訪梅亭、問梅閣、寒香軒、曲廊四部分組成。雨花台風景區成為南京市的重要賞梅之地,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的重要分會場。
雨花台東崗周圍除了江南第二泉外,還有楊邦義剖心處、方孝孺墓、辛亥革命陣亡將士人馬合冢等幾處遺跡。

❸ 南京雨花台風景區的著名景點

雨花台烈士紀念碑1989年落成。為建此碑,1980年4月,在全國范圍內徵集設計方案,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後共徵得578個設計方案。現在的紀念碑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齊康設計。
紀念碑高聳在雨花台的主峰,由兩層平台托起,有100級台階,在設計師的設計思想中,沿著石階走向紀念碑,就是在走向崇高的精神境界。紀念碑高42.3米,隱喻南京在1949年4月23日解放。碑取中國傳統的豎式造型,有碑額、碑身、碑座,碑額是抽象了的屋頂,如紅旗、似火炬。碑身正面是鄧小平手書的「雨花台烈士紀念碑」八個鑲金大字,背面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寫的碑文,由武中奇書寫。碑座前佇立著一座以「堅貞不屈」為主題的青銅圓雕,再現了烈士寧死不屈的英雄象。 雨花台的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南朝時(距今1400多年),佛教開始盛行,雨花台到牛首山一帶又是南京佛教文化的中心,有一句話很好地形容了當時南郊的特色,就是 「出了南門盡是寺」,南門是指中華門,出了南門也就是雨花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描寫的南朝佛教盛行的景象,其實南朝鼎盛時期,南京寺廟甚至超過700座,主要集中於以雨花台為中心的南郊地帶。正是當年這里寺廟林立、梵音繚繞的佛教文化盛景,孕育產生了「落花如雨」的美麗傳說。雨花台作為古城金陵的佛教文化中心,除了雲光法師,中國佛教史上還有許多更為著名的高僧與雨花台有著很深的淵源。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雨花台山崗不大,卻得天獨厚,「別有天地非人間」,風光極為秀麗。自東晉以來,歷代喜歡置身於山水凈明之間的高僧大德就紛紛在此擇地建寺,寺以山美,山依寺顯,雨花台與佛教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古城金陵佛教文化的中心。
雨花閣是雨花台名勝古跡區,乃至南京南郊歷史文化風光帶的一座標志性建築,坐落於古雨花台遺址上。這里就是當年雲光法師講經說法的地方。 公交
地鐵 > 中華門南站出口 > 向東500米 >雨花台北門經雨花台北門的車次(雨花台站下即可)乘:寧井線 安銅線 游2路 游4路 26路 88路 105路 305路 137路 164路 814路 816路 821路
經雨花台南門的車次(雨花台南大門站下即可)乘:154路 雨谷線 游2路 游4路 33路 44路 雨石線 雨烏線 820路
雨橋線經安德門的車次(安德門站下即可)乘:地鐵1號線 清安線 雨石線 雨谷線 安銅線 安祿線 安丹線 安鳳線 雨橋線 26路 75路88路 94路 100路 111路 113路 127路 137路 148路 164路 171路 180路 820路 821路
南京火車站到雨花台:33路,44路,173路,地鐵1號線南京南站到雨花台:19路區間,地鐵1號線中山陵附近到雨花台:游2路,地鐵2號線轉1號線總統府到雨花台:44路,游2路,地鐵2號線轉1號線新街口到雨花台:33路,地鐵1號線 自駕
自駕游線路之滬寧高速線路:滬寧高速→中山門出口 →中山東路→ 龍蟠路 → 雨花東路 → 出口往右轉直行→雨花台景區北門
自駕游線路之二橋高速線路:二橋高速 → 寧鎮公路 →新莊立交→九華山隧道→ 龍蟠路 → 雨花東路→ 雨花台景區北門
自駕游線路之寧杭高速線路:寧杭高速 → 機場高速 → 花神廟立交 → 雨花廣場 → 雨花台景區南門

❹ 雨花台風景區的風景名勝古跡

有雨花閣、甘露井、甘露井亭、二忠祠、乾隆御碑亭、李傑墓、明太監義會碑、楊邦乂剖心處、方孝孺墓、木末亭、辛亥革命人馬合冢、木樨苑、曦園、怡苑、梅崗、雨花石博物館、江蘇省國家安全教育展覽館等20餘處名勝古跡和樓台亭閣館。 雨花石文化區分為「神話傳說」、「科普展示」和「溪灘觀賞」三大部分,由天降雨花廣場、踏花尋石甬道、《雨花石的傳說》暨《登台問天》雕塑、雨花石博物館、雨花茶館、雨花溪灘、植物觀賞等景區(景點)組成。其中,雨花溪灘層積厚達三十公分的雨花石,為中外遊人盡情體驗「到雨花台撿雨花石」的樂趣,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場所。
天降雨花廣場入口處的照壁上「天降花雨」碑刻由南京著名的寺院——棲霞寺的住持隆相大師親筆題寫,具有世外高人的神韻。壁照前設置的雨花寶鼎1.8米,為圓形三足鼎,立耳,圓形腹。腹下微斂,三柱足中空。鼎腹前後飾蟠螭紋圖案,意為一方聖土,其間點綴梅花,意為天降花雨。鼎腹的四面分布「雨花寶鼎」四字。鼎腹蟠螭紋圖形為經典的古代飾紋圖案,銅鼎的紋飾格式均參照經典的古代銅鼎的模式設計,造型質朴、大方,並具有雨花寶鼎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內涵。雨花寶鼎的周圍栽植單瓣櫻花,利用早櫻凋謝時落英繽紛的景象,體現「天降雨花,墜地成石」的主題,營造出「遊人不知春將盡,來往亭前踏落花」的意境。雲光法師雖已一去不返,但那落花如雨的玄妙一刻卻被永遠地定格下來。 坐落在雨花台風景區內(雨花石文化區東側)的南京雨花石博物館創建於一九八九年十月,為中國首家賞石文化專業館。新館於二00七年九月建成並正式對社會開放,是弦揚雨花石文化,普及雨花石科普知識,豐富人們文化生活,開展雨花石文化藝術研究和交流,享受美的重要場所。展廳共八百平方米,重點介紹雨花石的來源與成因、歷史與文化、審美特徵與館藏珍品;集中展示了雨花石的收藏與研究成果。流動展線將引領您走近雨花石,感覺雨花石,感受雨花石的大美、寧靜、堅貞與無我。
該館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和翔實的標本,全面介紹了雨花石的定義、成因及研究價值,觀眾可在天然雨花石的藝術中欣賞到各種古今人物、田原風光、花鳥禽獸以及雨花石工藝品等。同時還展出歷代文人墨客、藏石大家的許多鮮為人知的專著和詩詞,以及許多精美的雨花石圖片,具有較高的觀賞性,人們在領略精美的雨花石中也能感受到雨花石博物館優美環境所帶給人們的愉悅。 清「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雨花閣,復建於1997年,坐落在古雨花台遺址上,位於雨花台風景區東崗(又稱梅崗)。
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尤其是城南雨花台地區寺廟林立。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就反映了當年的景象。相傳梁武帝時期,有位高僧雲光法師在高座寺後的山頂設壇講經說法,僧侶500餘人趺坐聆聽,講得精彩,聽得入神,數日而不散,感動佛祖,天降雨花,落地為石,遂稱雨花石,雨花台也由此得名。
北宋末年,古雨花台上始有建築物,至晚清,在遺址上又建雲光寺,後毀於兵燹。如今復建的雨花閣,閣疊三層,檐卷四重。內廳有巨幅雲光法師說法瓷磚畫,追尋雨花台歷史源頭。內存一尊講經石座,四周散綴99粒雨花石,營造出雲光法師講經講得天花亂墜的場景,講經石座後牆上,懸掛30米長《法顯和尚西天取經畫卷》,詳細的描述了比唐僧西天取經早300年的法顯和尚到西天(錫蘭)取經,在雨花台譯經的全過程。凸現了雨花台千年歷史的豐厚底蘊。外閣環以南郊名勝圖,陳列文物古玩仿古器物。由著名書法家陳大羽、尉天池領銜的22位書法家書寫的44條楹聯條幅裝點著樓台迴廊。 方孝孺(公元1357年—公元1402年),為明朝寧海人,字希直。建文時,為侍講學士。燕王朱棣舉兵南下,攻陷京師,惠帝倉皇出奔,棣乃自立為帝。召孝孺,令其起草詔書。孝孺哭號殿陛,並且把筆扔在地下說:「死即死而,詔不可草!」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坐誅者873人,學者稱這為正學先生。相傳門人拾其遺骸葬此。
方孝孺墓位於北緯3215′,東經1198′,在雨花台江南第二泉後山,雨花台烈士陵園北山坡上。
方孝孺墓從明萬曆年間湯顯祖為其修墓建祠開始,歷代均有修葺,現存明代方正學(孝孺)墓碑,是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八月,兩江總督李鴻章所立。其旁的碑誌為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重修。抗戰期間也被砸毀,倒卧在地。後又被修復。
1999年,雨花台風景區重修方孝孺墓。現墓區由牌坊、神道、方孝孺銅胸像、24塊碑刻組成。方孝孺銅像由我國著名雕塑家劉煥章教授所塑,碑刻均由當代知名書畫家所書。墓前平台、墓碑、墓丘及墓後照壁組成軸線對稱式布局,依山就勢,保持原有的環境風貌。
石牌坊高5.05米,神道連接牌坊和墓碑,墓碑高4.2米,著名書法家尉天池手書「明方正學先生之墓」鐫刻鎦金。墓丘建在原土冢上,下部為直徑4.6米的圓柱體,上部為2.1米的半球體,總高達4.5米。墓區全部由青石築就。環境幽靜,樹高林密,古柏參天,自成一景。現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從景區北面大門步入雨花台,首先映入您眼簾的是一組高大威武的烈士群雕,這是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的標志。這里就是雨花台的北殉難處。群雕建於1979年,高10.03米、寬14.2米,由179塊花崗岩拼裝而成,總重量約1300噸,是目前我國同類題材花崗岩雕塑之最。它主題突出,層次分明,上實下虛。那九位戴著鐐銬、蔑視敵人的工人,橫眉冷對的知識分子,怒目圓睜的農民,臨危不懼的女幹部,咬緊牙、抿著嘴的小報童,身陷囹圄、充滿勝利希望的女學生,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先烈在就義前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光輝形象。群雕是我國著名雕塑藝術家劉開渠大師設計,由廣州、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地的雕塑家集體創作完成的。 烈士紀念碑建於雨花台海拔60米的制高點上,建成於1989年,位於佔地面積5010平方米的雨花台主峰廣場上,廣場由紀念碑、碑廊、地下大廳三部分組成。
紀念碑高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寬7米、厚5米,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額似紅旗如火炬。碑身正面「雨花台烈士紀念碑」為鄧小平題寫。碑身背面刻有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南京市人民政府所撰、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書寫的碑文。
碑前立有一尊5米多高以「寧死不屈」為主題的革命志士青銅塑像。 雨花台的特色-景區雨花石博物館常年展覽的雨花石可稱為中華一絕。雨花台原是二三百萬年前古代長江和支流秦淮河的泥沙經過不斷沉積而形成的山丘,山丘上的石英岩石和瑪瑙石,色彩艷麗,晶瑩剔透,猶如石中生花一般,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雨花石。明《一統·南京》稱:「雨花台石,聚寶山出」。雨花石是瑪瑙的別支。它講究質、色、形、紋,其色彩極為豐富,形狀紋路也是千變萬化。根據其天然色調及紋路形象,文人墨客常賦予許多詩情畫意的名字。
雨花石在地質上稱作礫石。一般提到雨花石人們通常會聯想到南京雨花台,都以為雨花石仍是產自雨花台一帶,實際上這只是人們的誤解,現代雨花石並不產於雨花台,而主要產自南京市郊及長江沿岸的六合、儀征(真州)、江寧、江浦等地。
雨花石產於南京雨花台礫石層(註:並不在雨花台內)。雨花台礫石層為古長江及其支流秦淮河、滁河的沉積物。形成距今約1200萬——300萬年的地質時代,即中新世、上新世,乃至第四季早期。雨花台礫石層是南京附近的重要地層,在1924年世界地質大會上,由地質學家劉季辰、趙汝鈞創名。雨花台礫石層中的礫石來源與長江及支流有關。
關於雨花台礫石層的礫石來源有兩種假說:
一是遠源,即來自長江中游一帶;二是近源,即來自南京附近。李立文教授經過對幕府山、鐵心橋和秦淮新河畔的原生瑪瑙標本及湖北松茲、四川宜賓的瑪瑙質礫石標本的研究後認為:雨花台礫石層的來源較為復雜,它既有遠源,也有近源,並以近源為主。
問及雨花石的來歷,往往會聽到這樣的故事:南朝梁武帝時,有個叫雲光的高僧在石子崗(今雨花台)設壇講經說法,感動上蒼,為之雨花,落地後便幻成了五彩繽紛的雨花石,後人將講經處便稱之為雨花台。還有不少散見於史料中的詩文稱:雨花石為女媧補天的遺石。如「珍重養清泉,有時天可補」。(孔尚任詠《六合石子》) 「天也物也,物有不足,故昔女媧氏煉五色之石,以補其闕」。(戰國《列子》)雨花石也五色之石也,是否就是補天的遺石呢?其實,這都是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想像,不足為據。很顯然,雨花石的成因是科學的,雨花石的歷史比雲光說法更加久遠。雲光說法與雨花石的結合源自所處年代佛教盛行的社會背景。如今時過境遷,當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的情景早已被歷史的煙雲所湮滅,而雲光說法這一神話傳說伴隨雨花石賞玩活動的延續,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雨花茶,是雨花台50年代引種創制的茶中珍品,色澤翠嫩,滋味香淳,曾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獎,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茶園位於陵園景區西南部,佔地4.5公頃。
雨花茶,茶葉外形圓綠,如松針,帶白毫,緊直。沖泡後茶色碧綠、清澈,香氣清幽,品飲一杯,沁人肺腑,齒頰留芳 ,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南京雨花茶是綠茶炒青中的珍品,也是中國三針之一,是優質細嫩針狀春茶,產於南京中山陵、雨花台風景區,當茶芽萌生至一芽三葉時,於清明前約十天開采直至清明,只選一芽一葉芽葉,採下長度為2--3厘來的茶芽,殺青,揉捻,整形乾燥,塗烏柏油手炒,每鍋只可炒250克茶。
雨花茶,以緊,直,綠,勻為其特色,其形似松針,條索緊直、渾圓,兩端略尖,鋒苗挺秀,茸毫隱露,色呈墨綠,綠透銀光,香氣濃郁高雅,滋味鮮醇,湯色綠而清澈,葉底嫩勻明亮。沸水沖泡,芽芽直立,上下沉浮,猶如翡翠,清香四溢。頗受全國人民的垂青。雨花茶是南京特產,也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它外形圓綠,條索緊直,鋒苗挺秀,帶有白毫,猶如松針,象徵著革命先烈堅貞不屈,萬古長青的英雄形象,故定名為雨花茶。
雨花茶色、香、味、形俱佳,沖泡後,茶色碧綠而清澈,香氣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有止渴、清神、消食、治喘、除煩去膩等功效。 雨花台的綠地覆蓋率達90%以上,隨處可見鬱郁蔥蔥的樹木和色彩繽紛的花朵,杜鵑花作為景區特色觀賞植物,每年都定期舉辦盛大的杜鵑花展。

❺ 南京雨花台風景區的人文景觀

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由名勝古跡區、烈士陵園區、雨花石文化版區、雨花茶文化區、游樂活動權區和生態密林區六大功能區組成。近年來,新、復建了雨花閣、二忠祠、木末亭、乾隆御碑亭、方孝孺墓、辛亥革命人馬冢、甘露井、曦園、怡苑、梅崗等20餘處名勝古跡和樓台亭閣館。如今,這里有氣勢雄偉全國規模最大的烈士紀念建築群,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跡,鬱郁蔥蔥的山林,四季應時的花草,以及馳名中外的雨花石和聞名遐邇的雨花茶等,已成為集教育、旅遊、休閑、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風景名勝區,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熱忱歡迎國內外賓客前來觀光游覽!

地址:中國南京市雨花台區雨花路215號(210012)

❻ 雨花台的介紹是什麼

雨花台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紀念聖地,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和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是一個集教育、旅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江蘇省級紀念性風景名勝區。
雨花台是一座以自然山林為依託,以紅色旅遊為主體,融和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全國獨具特色的紀念性風景名勝區。雨花石是這里的特色,但並不產於這里。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
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韻,一部青史鑄千秋聖台。 雨花台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紀念聖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和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是一個集教育、旅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江蘇省級紀念性風景名勝區。 雨花台位於南京市中華門城堡南,它是一座松柏環抱的秀麗山崗,高約100 米、長約3.5公里,頂部呈平台狀,由3個山崗組成。東崗又稱梅崗,中崗也稱鳳台崗,西崗延伸至安德門外,無別名。雨花台是革命烈士殉難處,在這里遇難的共產黨人和革命 雨花台
群眾達10萬之多。 從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這一帶傳禮授農算起,雨花台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築「越城」起,雨花台一帶就成為江南登高攬勝之佳地。三國時,因崗上遍布五彩斑斕的石子,又稱石子崗、瑪瑙崗、聚寶山。南朝梁武帝時期,佛教盛行,雨花台風光(1)(20張)有位高僧雲光法師在此設壇講經,感動上蒼,落花如雨,雨花台由此得名。明、清兩代,景區內的「雨花說法」和「木末風高」分別被列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雨花台還是歷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將相吟詠之地,從李白、王安石、陸游、朱元璋、康熙、乾隆到魯迅、田漢、郭沫若、劉海粟,都留下了吟詠雨花台的優美詩篇。由於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一處制高點,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東晉豫章太守梅頤曾在此抵抗外族入侵,南宋金兵入侵,抗金名將岳飛在此痛擊金兵;此後的太平天國天京保衛戰,辛亥革命討伐清兵,抗日戰爭「首都保衛戰」,都曾在此掀起連天烽火,雨花台也因此逐漸荒蕪。 1927年以後,雨花台淪為國民黨統治者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決定在此興建烈士陵園。 如今的雨花台,已是一座以自然山林為依託,以紅色旅遊為主體,融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全國獨具特色的紀念性風景名勝區。

❼ 雨花台風景名勝區有哪些好玩的

大家印象
一座以自抄然山林為依託,以紅色旅遊為主體,融和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全國獨具特色的紀念性風景名勝區。

走進雨花台
雨花台,三國東吳時稱石子崗、瑪瑙崗、聚寶山;南朝時,佛教盛行,傳說高僧雲光法師在此設壇講經,因說法虔誠所至,感動上蒼,落花如雨,始得名。雨花台風景名勝區位於南京中華門外1公里處,是一座以自然山林為依託,以紅色旅遊為主體,融和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全國獨具特色的紀念性風景名勝區。由名勝古跡區、烈士陵園區、雨花石文化區、雨花茶文化區、游樂活動區和生態密林區六大功能區組成。

❽ 雨花台風景區的景區簡介

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集體、全國保護旅遊消費者權益示範單位,並通過ISO9001/14001認證。年遊客量達200萬人次以上。
雨花台是一座松柏環抱的秀麗山崗,高約100 米、長約3.5公里,頂部呈平台狀,由2個緊緊相依的山崗組成:東崗名為梅崗,中崗也稱鳳台崗。歷史上曾將延伸至安德門外的西崗,與前兩個山崗合稱聚寶山,明朝的南京南門──聚寶門(今中華門),即由此山而得名(西崗即為石子崗)。雨花台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烈士殉難處,在這里遇難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達10萬之多。
雨花石是這里的特色,但現在,它並不產於這里。
雨花台烈士陵園是雨花台風景區的主要功能區,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韻,一部青史鑄千秋聖台。

❾ 雨花台風景區的景區歷史

從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這一帶傳禮授農算起,雨花台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築「越城」起,雨花台一帶就成為江南登高攬勝之佳地。三國時,因崗上遍布五彩斑斕的石子,又稱石子崗、瑪瑙崗、聚寶山。南朝梁武帝時期,佛教盛行,有位高僧雲光法師常在此地高座寺後的山頂設壇講經,有僧侶五百餘人,趺坐聆聽,講得精彩,聽得入神,盛況空前。相傳此事感動了佛祖,遂落花如雨,化作遍地絢麗的石子,雨花台由此得名。明、清兩代,景區內的「雨花說法」和「木末風高」分別被列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在雨花台上下三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古聖先賢和仁人志士曾在此演繹了壯麗的人生,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歷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將相,從李白、王安石、陸游、朱元璋、康熙、乾隆到魯迅、田漢、郭沫若、劉海粟,都留下了吟詠雨花台的優美詩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雪映山眉紫,煙消樹頂圓」,這些美妙的詩句,正是歷史上雨花台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栩栩如生的寫照。
南朝時盛極的高座寺於洪武初年被廢,後建築也多毀於大火。景泰癸酉(1453年)年間,禮部尚書胡瀅前來進香,該寺的規模尚存,只是破敗不堪。成化年間,僧人照堂廣募錢財,想要加以修繕,到弘治戊申年(1488年)臘月正式動工恢復拓建,丙辰年十月(1496年)完工,先後恢復了葯師、凈業兩大殿以及東室、西堂、鍾鼓樓、廚房等建築,寺後即為古雨花台。
雨花台風景區中,歷史上有著名景點「江南第二泉」,原名雨花泉,古時亦稱永寧泉,泉有二孔,水出地面1米,纖湮縷浸,清洌甘美,色味俱絕,南宋著名愛國主義詩人陸游到四川任職時途經建康,登雨花台游覽,用泉水沏茶,備加贊賞,稱之為二泉,位列金陵名泉之首。明代趙謙為二泉題匾,「江南」二字、及之後的「第」字為後人所加,如今鐫刻在大理石上的「江南第二泉」是當代著名書法家蕭嫻題寫。 在江南第二泉上面,是百年老店「二泉茶社」。原茶社建築為木結構,經白蟻常年侵蝕,已成危房。隨著雨花台風景區旅遊資源的不斷開發利用,為拓展雨花茶的文化特色,2001年,雨花台風景區對二泉茶社實施整體翻修。
由於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一處制高點,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東晉豫章太守梅頤曾在此抵抗外族入侵,南宋金兵入侵,抗金名將岳飛在此痛擊金兵;此後的太平天國天京保衛戰,辛亥革命討伐清兵,抗日戰爭「首都保衛戰」,都曾在此掀起連天烽火,雨花台也因此逐漸荒蕪。
1927年以後,雨花台淪為國民黨統治者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決定在此興建烈士陵園。
風景區的建設可分為三個時期。從1949至1979年,根據「先綠化、後建設」的方針,主要進行大規模的綠化造林工作;自上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又陸續興建了大規模的紀念建築群,在全長1500米的中軸線上,由北向南,烈士就義群雕、烈士紀念碑、倒影池、紀念橋、紀念館、忠魂亭等依次展開。1999年在北京舉行的「國際建築師協會第20屆大會」上,這組巧奪天工的紀念建築群榮獲「藝術創作成就獎」。自9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景區景點建設,修復和新建了乾隆御碑、二忠祠、木末亭、木樨苑、怡苑等景點,新建了雨花石博物館和江蘇省國家安全教育展覽館,陸續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烈士紀念區、名勝古跡區、雨花石文化區、雨花茶文化區的建設,和游樂活動區、生態密林區的建設。
如今的雨花台,已是一座以自然山林為依託,以紅色旅遊為主體,融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全國獨具特色的紀念性風景名勝區。

❿ 雨花台有哪些景點

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由名勝古跡區、烈士陵園區、雨花石文化區、雨花茶文化區、游樂活動區和生態密林區六大功能區組成。

主要景點: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館)、烈士群雕、雨花閣、二忠祠、木末亭、乾隆御碑亭、方孝孺墓、辛亥革命人馬冢、甘露井、曦園、怡苑、梅崗、江南第二泉等。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