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洞景區景點介紹
1. 新疆旅遊景點詳細介紹
以天山為界,新疆分為南、北兩疆。雖然各景點間相隔很遠,但好在南北疆的城鎮多圍在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邊緣,星星點點的綠洲,恰似被公路串起來的兩串綠色珍珠。您只要沿公路轉一圈,各枚「珍珠」就可盡攬眼中。
新疆北部較發達,綠色更多。因北部常有西伯利亞吹來的含水汽的風,所以雨量較南疆多,開發也較早。而南疆周圍環山,水汽不易進入,其中全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氣候十分乾燥。但日照充足,氣溫高,特別適合棉花及各種特色瓜果生長,景色更具荒古的原生態風貌。
首站之後:去吐魯番尋「熱」上天池找「王母」
進入新疆,第一站自然是烏魯木齊。「烏魯木齊」並非維吾爾語,而是蒙古語,意為「美麗的牧場」。其實烏魯木齊周圍並無草原,要想看草原、看牧場,倒也不遠,50公里外的南山有菊花台、水西溝;100公里外的天池更是號稱「瑤池」,王母娘娘的仙宮,李商隱詩雲:「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雪山冰峰倒映在幽藍的深湖中,為烏魯木齊第一美景,非去不可。
近年測得亞洲地理中心就在烏魯木齊附近,您有沒有興趣去世界最廣闊的大陸中心,全球離海洋最遠的那一點轉一圈?
在烏魯木齊市內,第一要去的景點便是「二道橋」,那裡有世界最大的「國際大巴扎」,也是西域風情、民族飲食最集中之處,熙熙攘攘,萬頭攢動,各色民族工藝品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不過要想看更集中、更濃郁的民族風情,那就非得去離烏魯木齊100多公里外的吐魯番不可。市區里有掩映在葡萄架綠陰之下的步行街、展示千年西域水文化的坎兒井展覽館、全國獨一無二的無柱無檐、黃磚砌花的蘇公塔;郊外更有《西遊記》中的「八百里火焰山」,赤岩熱浪,構成永久的流火;建於公元前的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夯土建築城市。當然,第一要去的當是「葡萄溝」,十里葡萄長廊充滿無窮神秘和香甜,古代葡萄酒是怎樣釀造的?葡萄乾晾房是何模樣?還有,西部歌王王洛賓紀念館也在長廊中。
去吐魯番的最佳時節,或者在盛夏7月前後,可體驗全國「熱都」威力,順便用熱沙埋體的「沙療」治治您的關節炎。或者在8月底到9月底之間的「葡萄節」期間,這時才真正算是「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您可以大快朵頤,品嘗那「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也不吐葡萄核」的「無核白」。
北疆之行:人間仙境喀納斯、高山湖泊賽里木、「空中草原」那拉提
新疆最北端的喀納斯湖是近年崛起的新疆最漂亮的風景區,是唯一具有歐洲生態系統的區域,雪峰冰川、藍天白雲、綠水青草、白樺樹林,頗似瑞士日內瓦湖風光。隨團隊游喀納斯,導游總是要大家爬山,其實真正懂藝術的遊客,往往流連於湖邊林間,山水相依之處,那些美艷絕倫的喀納斯風光傳世之作,多取景於此。
喀納斯氣候較冷,即使盛夏,早晚也很涼,要帶足衣物。
從喀納斯回烏魯木齊的路上,不妨去克拉瑪依附近的魔鬼城一游,大自然的風沙以鬼斧神工將砂岩雕琢得千奇百怪,或齜牙咧嘴,狀如怪獸;或危台高聳,形似古堡,氣流穿梭於其間,如鬼哭狼嚎。此情此景,內地絕不可見。
不過,新疆水草最為豐美之處當屬伊犁,去伊犁來回可分別走兩條路線,不走回頭路。比如去時走北線,路經賽里木湖的「湖光」和果子溝的「山色」,邱處機曾賦詩:「銀山鐵壁千馬重,爭頭競角誇清雄。日出下觀滄海近,月明上與天河通。」林則徐曾語:「古徑幽折,泉溜清冷。」「如入萬花谷中」,果子溝的險奇和秀美,可見一斑。
賽里木湖古稱「西方凈海」,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冷水湖,它像一顆璀璨的「藍寶石」高懸於西天山之間的斷陷盆地中,水尤清冽,湖底卵石歷歷可數,令人忘情慾入,然湖水過冷不可游泳。
在世界四大高山河穀草原之一的新疆那拉提草原,有一處哈薩克族牧民生活的夏牧場,因海拔較高、地勢險峻,被人稱為「空中草原」。如今,這片充滿塞外風情的高山草原正在被開發成新的旅遊景點。沿著盤山道登上「空中草原」,一望無垠的平坦草原好似一個偌大的機場停機坪。
「空中草原」被天山懷抱,這里雪山、白雲相接。仲夏時節,根據天山頂端積雪多少和草場顏色不同,即可區分冬、秋、夏、春四季,景色層次分明,極為壯觀。這個aaaa級景區,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觀光。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伊寧市及附近景點甚多,比如伊犁將軍府、惠遠古城、庫魯斯草原石人、阿克亞孜岩畫等,都是著名的歷史文物。
伊犁地近中亞及俄羅斯,俄羅斯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等較集中,故該地民族風情與新疆其他地區都不同,略帶歐洲風味,當地人喜歡拉手風琴、跳踢踏舞,喝伏特加。
從伊犁返回時可走南線,到喬爾瑪後沿獨庫公路向南,便是西天山懷抱中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它是我國第二大草原,它的美不僅在於廣袤如茵的綠草,更在於它有蜿蜒曲折的天鵝湖,清泉密布、河網交錯、氣候涼爽、環境幽靜,上萬只天鵝游弋其間,成為我國最大的天鵝棲息地。
北疆景點還有很多,如:位於柴窩堡的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站,位於吉木薩爾的如同現代派繪畫般絢麗的五彩灣,位於奇台的亞洲最大的硅化木群,位於呼圖壁的石門子生殖崇拜岩畫等等。
南疆之旅:感悟異域民族風情體味塞外厚重歷史
從巴音布魯克草原返回喬爾瑪,便可直達南疆第一站,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古稱西海、敦薨浦,沿湖景點很多,和碩金沙灘號稱「東方夏威夷」,金色細沙綿軟柔膩,百里湖面煙波浩渺,如同置身黃金海岸,是游泳和日光浴的最佳去處。博斯騰湖大塊烤魚肉厚味濃,堪稱一絕,萬不可錯過。
下面來到庫車,克孜爾千佛洞是我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石窟群,在它的啟迪下方產生了著名的敦煌佛窟。
天山神秘大峽谷是近年開發的旅遊新線路,峽谷長五千米,高差二百米,最窄處僅容一人側身通過,谷內蜿蜒曲折,峰迴路轉;步步有景,舉目成趣;泉水丁冬、鳥叫蟬鳴、寒暑不浸、遊人稱絕。它集雄、險、幽、靜、神為一身,集火焰山紅岩、魔鬼城岩雕、千佛洞窟為一體,其中有一組叫做「布達拉宮」的紅色風化岩雕簡直惟妙惟肖,渾然天成。
此外,庫車巴扎、龜茲古城、蘇巴什佛寺遺址、克孜爾尕哈烽燧等都是有趣的旅遊景點。
離開庫車前往喀什的途中經過阿克蘇,位於溫宿的天山神木園不可不去,寸草不生的千山萬壑中忽然神秘地出現一山鬱郁蔥蔥的參天古樹,有仙風道骨之奇,原來這里有一眼「聖水泉」。傳說11世紀一夥傳教士避難於此,飲泉而生,植木成林,至今已千年。神木園古樹千奇百怪,樹樹相連,遮天蔽日,有「五嶽歸來不看山,神木園歸來不看樹」之美譽。
南疆重鎮喀什為新疆民俗風情之最,俗話說:「沒到過喀什,等於沒到過新疆」。
喀什城內第一去處自然是喀什大巴扎,熱鬧非凡,有「香港巴扎」之稱,意謂「沒有買不到的貨,沒有吃不到的新疆小吃」,旁邊就是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的艾提尕爾大寺,只是要注意,女士參觀一定要衣裝完整,不可袒腹露肩。
喀什舊城為具有數百年歷史的土黃色的高台民居建築,高低錯落,巷陌交織,幾成立體迷宮,走到這里好像進入了巴格達神話中,有無數畫家鍾情於此,以各種不同視角、光線、色彩、結構描摹它的古典美。
喀什城邊便是著名的香妃墓,香妃與乾隆皇帝的愛情故事想必您已有耳聞,這座墓是最典型的伊斯蘭古墓建築。
帕米爾高原是喜馬拉雅山、卡喇昆侖山、昆侖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五大山系的匯聚點,號稱「世界屋脊」,從喀什向帕米爾之巔的塔什庫爾干駛去,途經海拔七千米以上的公格爾峰和和號稱」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巍巍雪峰沐浴在金色霞光中,襯以藍得明凈的天空,是攝影家們神往的夢。
塔什庫爾干為塔吉克族自治縣,塔吉克人是我國唯一土生土長的西方人種,藍眼高鼻,其民風亦極具特色。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就是在此處拍的。
南京號稱「石頭城」,喀什的塔什庫爾干也有一座名副其實的石頭城古代遺址,坐落在山頂的城垣全由片石砌成,城與山渾然一體,極具帕米爾特色,各地來疆畫家無不前往。
喀什地區該去的地方太多,莫爾佛塔、三仙洞、棋盤千佛洞、唐王城、艾斯克薩古城、公主堡、班超城,不一而足,著名的英吉沙小刀、伽師甜瓜也都在喀什境內。
最後一站應該是和田了,和田比喀什保留了更多的維吾爾文化的原生態風貌,有博大深厚的昆侖文化。最具西域特色的「老三寶」和田玉、和田地毯、艾得萊斯綢全產自這里,近年和田又開發出「新三寶」:大芸、維吾爾葯、阿膠。
茫茫瀚海中的精絕故址、疏勒故址、民豐東漢古墓以及熱瓦克佛塔、桑株岩畫就如同一幅幅歷史畫卷,喚起人們追憶絲路南道的繁榮、佛國於闐的昌盛。而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中所記「傳絲公主」的故事,更盪起中原絲綢傳入西域的歷史漣漪。
從和田回烏魯木齊,建議您最好坐汽車沿沙漠公路北上,親身體驗世界第二大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金黃色的胡楊林、新疆母親河「塔里木河」的風采。
2. 景點介紹
旅遊景點供你參考
煙台旅遊資源豐富。這里依山傍海,自然資源獨特,有多處國家級森林公園及國家級候鳥自然保護區等。這里歷史悠久,人文歷史資源豐富,新石器時代的白石村遺址,有近代開埠最早的煙台山領事館基地遺址、人間仙境——蓬萊閣、海上仙山長島、萊州雲峰山魏碑刻石等名勝古跡。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1998年煙台成為首批54座"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
牟氏庄園
始建於清代雍正年間,是中國北方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典型特徵的封建地主庄園。主要景觀有東忠來、西忠來、南忠來、日新堂、牟墨林故居、酒房、庫房、葯鋪、茶館等。共分三組,括六院,佔地20000平方米,廳堂樓廂480多間,各獨力院分別由大門、客廳、群房、樓房等構成多進院落,吸收了中國北方民俗建築的優秀成果,是最典型的民俗旅遊點。
煙台山公園
位於市區北端,三面環海,亦名為」海洋島」,岡巒兀立,林木蔥蘢,清秀幽雅。最高海拔43米,總面積11.6公頃。明洪武(三十一年,1938年),為防倭寇侵擾,在此修建狼煙墩台,又稱烽火台。煙台由此而得名。1862年煙台開埠後,英、法、日、美等16個國家曾相繼在此建造領事館、教堂和郵局。清末在墩台築航海燈塔,沿用至今,解放後山上又增建革命烈士紀念塔.山陰半腰有巨石橫卧,其型如船,下有石頭墊擱,俗稱」石船」.上有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王積熙七言律詩題刻,石船背面刻」造化奇觀」楷書大字.主要景點有狼煙墩台、燈塔、燕台石、石船、惹浪亭、觀海樓和原各國領事館舊址。
毓璜頂公園
又名小蓬萊,坐落在芝罘區中心南部的毓璜頂上,是保留較完整的元代古建築群。因為山頂有坐玉皇廟,又稱玉皇頂.最高海拔72米,總面積8、9公頃。主要建築有小蓬萊坊、玉皇廟和玉皇閣三部分,松柏掩映,殿閣儼然,清秀淡雅,風姿絕俗,可俯瞰市區,可眺望大海,置身其間猶如入蓬萊仙境。
西炮台公園
位於市區西北部的通伸崗上,最高海拔106米,總面積10.7公頃,因山上建有與東炮台相對峙的海防炮台,故稱西炮台。西炮台由圍牆、大小炮台、演兵場、地下指揮所、彈葯庫等組成。
塔山游樂園
坐落於市區東南的塔山懷抱之中,林木蔥蘢,景色宜人。主要景觀有競技館、國防教育館、太平庵、太平晨鍾、龍王殿、觀音峰、三和塔、熱帶雨林館、鱷魚館、園林景觀等。
第一海水浴場
坐落於市中心東海岸,全長1070米,沙灘面積6公頃沙細灘平,設有沖水設施,可容納30000人同時活動,陸地有海濱廣場,海上有芝罘島、崆峒島作屏障,為天然優良海水浴場。
煙台市博物館
原為福建會館,又稱天後行宮,由福建船商捐資1884年始建,1906年竣工。會館結構典雅,雕飾精美,具有閩南建築的獨特風格。由山門、大殿、後殿、戲樓和東西廊廡五部分組成有。棟枋樑柱之間的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歷史人物為題材的木石雕刻巧奪天工,匠心獨具,具有極高的藝術性。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裕酒文化博物館
張裕葡萄釀酒公司是由南洋富商張弼士先生於1892年在煙台投資創辦,清朝重臣李鴻章簽發執照。1912年孫中山先生為張裕公司親筆題贈"品重醴泉"。1915年張裕公司的白蘭地、紅葡萄、雷司令、瓊瑤漿榮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和最優等獎狀。1987年國際葡萄、葡萄酒局命名為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百年地下大酒窖和酒文化展廳,展示了中國民族釀酒工業的百年輝煌歷史。
芝罘島
橫亘於市區北部海面上,又稱芝罘山,主峰高298米總面積10平方公里。三面環海,南面連陸,是我國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陸連島。主要旅遊資源有天然形成的月牙灣、婆婆石、石門春波;有經海風、海浪多年侵襲形成的海蝕礁、海蝕洞;有陽主廟、射魚台。島北崖壁陡峭,怪石嶙峋,島南山坡平緩,林木蔥蘢。傳說秦始皇東巡三次登臨芝罘島,留下千古遺跡。
養馬島
又稱象島,位於牟平區寧海鎮以北海面上,總面積14.2平方公里。四面環海,丘陵起伏,山海秀麗,氣候宜人,相傳秦始皇東巡曾在此養馬,因而得名。養馬島旅遊資源豐富,海灘、岸礁、山林獨具特色,島上建有賽馬場、西遊記宮、海底洞天、錦綉城、海水浴場和旅遊休閑度假服務設施。
蓬萊閣
坐落於蓬萊城北瀕海的丹崖山巔,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樓。與彌陀寺、龍王殿、子孫殿、天後宮、三清殿、呂祖殿等構成古建築群。丹崖拔海而起,通體赭紅,蓬萊閣與浩茫的碧海相映,時有雲霧繚繞,傳說八仙過海的故事就出自於此。主要景觀有"仙閣凌空"、"海市蜃樓"、"獅洞煙雲"、"漁梁歌釣"、"日出扶桑"、"晚潮新月"、"萬里澄波"、"萬斛珠璣"、"銅井金波"、"漏天滴潤"等十大勝景。
蓬萊水城
位於蓬萊市區西北丹崖山東側。宋朝在此建刀魚寨,明朝在刀魚寨的基礎上修築水城,總面積27萬平方米,南寬北窄,呈不規則長方形,負山控海,形勢險峻,設有水門、防浪堤、平浪台、碼頭、燈塔、城牆、敵台、炮台、護城河等海港建築和防禦性建築,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水軍基地。民族英雄戚繼光曾在此訓練水軍,抗擊倭寇,蓬萊水城由此而揚名海內外。
登州古市
水城舊為登州古港,歷代商賈雲集,市場繁盛。小海東岸的小街南端立古牌坊,坊額書"登州古市"。坊柱楹聯為"供饗十洲三島客,歡迎五湖四海人",東側18504平方米仿古建築辟為旅遊購物一條街,分別設有旅遊餐館、購物商店、水城魚行等。
屺坶島
位於龍口市西北海面上,南西北三面環海,東面連陸,島形縱短橫闊,北高南低。島上景觀有徐福廣場、胡大海廣場、將軍石、黃魚台、青魚台等。另有沙灘浴場、水上游樂園。
招遠溫泉
招遠溫泉位於招遠市區東部,滾泉山下。溫泉地表有明顯地熱,出口水溫最高可達95℃,為省內罕見。溫泉蓄量豐富,十餘口井同時噴涌。天然礦泉水含有大量的葯用化學成份,除鉀、鈉、鎂、硫等離子外,還含有具有重要價值的微量元素,是健身的好去處。
蓬萊極地海洋世界
蓬萊海洋極地世界,是亞洲最大的海洋世界,總投資4.6億元,展示面積5.28萬平方米,這里匯集了北極熊、白鯨、海豚、海獅、海豹等世界各地近千種海洋生物,擁有世界最大的圓柱缸、亞洲最大的熱帶雨林、國內最大的海龜館、鯊魚館,以及極地動物館、海底世界、水下劇場、海豹館、科普館、海豚海獅表演館等多個場館。
八仙渡海口
八仙渡海口位於海水浴場東側海中,西與蓬萊遙遙相望,是根據八仙過海神話傳說填海造地新建的景區,造地面積3.3萬平方米,空中俯視形似丫腰葫蘆。南部外牆設計為游龍起伏脊,龍首位於正門兩側,牆體內側嵌有甲子神、日游神、夜遊神及生肖圖案等漢白玉浮雕70餘方。
3. 石門洞森林公園與石門洞景區有什麼區別
石門洞森林公園就是石門洞景區。
門票是50元。優惠:
1、1.2米以下兒童、軍官憑軍官證專、30歲以上教齡屬教師憑證件免大門票,須另購買渡船費和車輛交通費 。
2、1.2—1.5米之間兒童、60歲以上老人憑相關證件購景區優惠票 。
現在去還是可以的。
4. 石門洞森林公園的旅遊路線
從青田縣城出發,乘車約半個多小時便抵達石門洞景區。隔岸望去,兩岸山峰聳立,中間只內留一峽容谷,遠看似洞,故取名石門洞。從洞內往外看,此兩山形似旗和鼓,故名旗鼓山。岩壁陡峭而險峻,壁山有題刻多處。穿過洞口豁然開朗,猶如置身世外桃源。
5. 浙江石門洞景區有哪些別致的景觀
話說東晉年間有這么一個富家公子哥,生性好玩。好遊山玩水,好舞文弄墨。玩多了游多了弄多了,就開始寫詩了。他是看見啥寫啥,管他啥啥啥,文風和同期的其他文人大為不同。
這些石刻立於瀑布之下,大都字跡蒼勁有力,手法不一,內容是對飛瀑的贊美,時間跨越明代和清代,是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麗水有太多冷門的旅行地不為人所知了,就比如這石門洞,進到景區沒有路,必須坐船越過一條河,方可入內。不知年少時在這里石門書院學習的劉伯溫,是否也是走的這條路呢?
6. 新疆旅遊景點介紹!
新疆旅遊景點介紹:
1、巴音布魯克草原又名天鵝湖景區,位於天山山脈中部的山間盆地中,四周為雪山環抱,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這里的草原水草豐茂,遍布著河流和湖泊,而草原周圍則由山巒環抱,連綿的丘陵和遼闊的草甸相間,景色十分漂亮。
巴音布魯克草原內有著名的天鵝湖和九曲十八彎等景觀,景色絕美,也是攝影家們鍾愛的攝影勝地,拍攝最佳地點是巴西里克觀景台。
遊玩巴音布魯克草原的最佳時間為每年的6-9月,其他時間則比較寒冷,景色的精彩程度也會打折扣。遊玩景區內時購物的地方很少,而且價格很貴,建議前來之前備好零食和飲用水,防蚊液也是必備之物。
5、老城核心區的民居群體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生土建築群之一,生土建築本身極具有歷史意義與價值,融合了漢唐、古羅馬遺風和維吾爾民族現代生活的特點。
喀什老城內街巷縱橫交錯,布局靈活多變,曲徑通幽,民居大多為土木、磚木結構,不少傳統民居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中國唯一的以伊斯蘭文化為特色的迷宮式城市街區。如今,老城的居民們仍然恪守著世代而居的土屋和上千年的傳統習俗。
不過目前當地政府正在進行著老城改造工程,許多古民居都被拆除。著名電影《追風箏的人》部分鏡頭就在這里取景。
7. 青田石門洞導游介紹詞
青田石門洞石門洞位於青田縣城西北35公里的甌灑右岸,依山傍水,景色瑰麗,素來與雁盪、天台、仙都齊名為「括蒼四勝」,是浙江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橫過石門渡,那龍、虎兩峰愉似兩道石屏。「石門洞」由此而得名。相傳明朝開國元勛劉伯溫幼年在石門洞內刻苦讀書,感動了白猿仙姑,從這巨石的櫃內拿出18冊兵書贈給劉伯溫。從此,劉伯溫佐朱元璋奪得天下。人們為紀念他,建有「劉文成公祠」。 青田石門洞 黃茅尖 仙都 飛石嶺 龍泉大峽谷 畲族風情展示區 景寧 麗水 百山祖 松陽石倉 箬寮原始林區 麗水縉雲山坑休閑垂釣農家樂 溫溪古榕群 甌江源 鳳陽山湯顯祖紀念館 南尖岩 畲族山寨 粟裕墓 甌江漂流樂園 仙都方岩景區
石門飛瀑:
石門飛瀑是石門洞景區內的一處懸瀑,面朝東北,由五級瀑布組成。石門瀑布群源頭為洞背村,溪流兩岸峽谷上寬約300米,下寬約50米,坡度約60度,呈「V」字形,其水勢、水量為華東三瀑(大龍湫、石樑、石門飛瀑)之首,由於源頭是森林,涵養水源能力強,即使在冬季,水量也是較大,堪稱「華東一絕」。從一級瀑布至五級瀑布潭底溪流流經長度約800米,總落差約180米,匯水面積達5平方公里。一級瀑布落差20米,寬2米,潭水面積約150平方米,潭水最深處約5米。一級瀑布前有一條長約80米的鐵索橋架通東西兩側岩壁,使天塹變通途。二級瀑布落差約22米,寬約2.5米,潭水面積約120平方米,最深處約2米。三級瀑布落差約7.5米,寬約1.5米,潭水面積約50平方米,深度約1米。四級瀑面落差約10米,潭水面積約20平方米,最深處約2米,五級瀑布在石門洞盡端,瀑布從寬約5米,高達112.5米的懸岩峭壁上直泄而下,如蒼龍白蛇飛舞。瀑下水潭又稱積銀潭,面積約1500平方米,最深處約10米,魚游潭中,清澈見底。為保持瀑布水流量,於2002年在一級瀑上游洞背村修建了蓄水量達16萬立方米的水庫,瀑布隨季節變化不大,但雨季為最佳觀瀑期。
石門飛瀑為青灰色石灰岩岩性,石質堅硬。瀑布的形成、發育與地質斷裂有關,山體受張斷裂帶控制,相互排斥斷裂而發生斷層,並在流水的下徹侵蝕下久而舊之,水流沿斷層面傾瀉而導致瀑布的形成下,並不斷沖擊瀑下地表,地表經流匯聚在懸崖和地形落差大的峽谷地區傾瀉而下而形成眾多壯觀的瀑布。 道士冠:
道士冠是一塊象形山石。山石長約80米,寬約40米,圍徑約250米,面積約為3200平方米,相對高為約50米。呈南北走向,南北兩端較寬,中間較窄,四周下部成峭壁,上部向外略凸,與垂線成165度,似道士冠的帽沿,山石頂部較為平坦,略成弓形,似道士冠之帽頂,山石四周為岩石,頂部長有零星小雜木,植被良好,遠觀如道士冠。道士冠東側山頂滴珠飛天而下,看之蔚為壯觀,聽之似音樂合奏,旋律優美,道士冠東側以北為聖水洞,洞口朝南,呈喇叭狀,洞底有一聖水潭,約15平方米,深約2米,為岩縫滴水,被稱為聖水,道士冠東面為天水寺和道士觀。
道士冠為流紋岩山石,該山石於中生代地殼抬升露地表後浸流水侵蝕及風化作用而成此狀。
道士冠四周群山環抱,蜿蜒連綿,東面為神秘大佛、雙筍石,南面有太子頂、太子頂,西面有牛鼻洞、雙筍石,北面有透天洞、鎮妖洞。
太子勝景:
太子勝景屬位於省級風景名勝區--石門洞景區內,是石門洞第二景區,屬低山,平均海拔高為700米,岩性為流紋質火山凝灰岩。東至里山圩,南至洞背村後山,西至石門洞至師姑湖公路,北至際後村,面積約1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可游區縱深為2000米,主峰道士冠海拔高為809.2米,溝谷切割深度約為500米,山體坡度在50-90度之間。主要景觀有太子頂、道士冠,透天洞等26處。道士冠,位於太子頂南側,山峰之巔,巨岩高聳,海拔800多米,遠觀如道士冠。太子頂,位於道士冠北側,一山之巔,頂上面積2000平方米,且平如刀削,四周峭壁,遠看似熊。相傳明代國師劉基曾隱居於此,朱家皇太子來山上尋訪老師劉基,後人便稱此山為太子山,山巔為太子頂。山中有一透天洞,坐落在道士冠頂東側的懸崖峭壁之上,該洞屬岩層縱裂和斷層落陷而形成,主洞20餘米,上寬下窄,青田石門洞 為3-47米,下為0.3-1.5米之間,洞之奇就奇在橫、豎三洞連成一串,洞中有洞,洞外有洞,洞套洞,洞洞通達,洞洞透天(每洞皆可隱見一線青天),故稱為「透天」,為景區六絕之一。里山圩瀑布,位於里山圩林區附近,瀑寬約10米,落差約30米,旁有農舍及古樹,具有村野氣息。聖水洞,位於道士冠北側山腳,懸崖經長期水蝕作用塌垮而形成,洞內有一潭,約4平方米,聖水洞內壁及洞頂的涓滴清露,匯入潭中,被稱聖水,常年不竭,南海二童子位於太子頂北側,雙峰拔地,高約100米,直徑約3米,雲霧升騰時,絕似觀音的兩個童子手牽手,騰雲駕霧回南海。太子勝景群山起伏,蜿蜒連綿,林木茂盛,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平均海拔較高,空氣清新,陽光充足,水源多為岩壁、縫滴水,清凈甘甜,生態絕佳,是登山健身、探勝獵奇的好去處,尤其觀賞山中霧景,是一處難得的「仙」景。
太子勝景東面偏北為石門洞第一景區――石門飛瀑,西偏南為第三景區――師菇湖草海。
石門洞摩崖:
石門洞摩崖碑刻是一座歷史文物寶庫,是浙江省內年代跨度時間最長(公元423—1964年),刻勒密度最高的摩崖碑刻群。從公元423年至1964年,時間跨度長達1500多年,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從公元423年南北朝謝靈運的詩刻《石門新營》及《石門最高頂》開始,至時間最遲的是現代傑出詩人郭沫若1964年游石門洞時題:「橫過石門渡,劉基尚有祠,垂天飛瀑布,涼意喜催詩」,形象描寫了石門飛瀑雄偉壯觀的氣勢和意境。摩崖碑刻匯集歷代文人墨客之佳作,共有摩崖碑刻105處,其中摩崖題刻共有80處,碑刻共有25通。摩崖題刻主要分布在石門洞旗鼓兩山有16處;瀑布龍潭左邊的「月洞」64處,碑刻25方。摩崖碑刻形式有題名、詩題、題記,以正、隸、魏、行、草、篆各種書體兼備,摩崖碑刻內容主要以贊美石門飛瀑的壯觀與石門洞天的幽奇。尤其是112.5米垂天飛瀑著稱於世,「高可眺、清可濯、邃可隱、幽可適、芳可采、奇可詠」是石門風光的絕妙寫照。
8. 介紹幾個旅遊景點
一、雲南旅遊
雲南簡稱「滇」,戰國時期,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雲南,意即「彩雲之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古語雲「一日長一丈,雲南在天上」,她確實離天很近。雲南省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雲南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相鄰,北部與四川省相連,西北隅緊倚西藏自治區,西部同緬甸接壤,南部與寮國、越南毗連。
二、昆明旅遊
昆明,雲南省省會,具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時也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遊城市。 昆明作為一座中國西南地區的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也為昆明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昆明必游景點有: 滇池 、 石林 、 翠湖公園 、 雲南民族村 、 金殿公園 、 西山森林公園 、 九鄉風景區 、 圓通山 、 大觀樓 、 筇竹寺 、世界園藝博覽園 等。炮台、海口崖州古城、海口人民公園、海口兒童公園、萬綠園、假日海灘、寰島游樂城共十一個景點,還有金牛嶺烈士陵園、濱海公園 、海口體育館等景點。
三、大理旅遊
大理市
現所在地為下關,同原來的理古城遙遙相望,如果你白天登上大理市的制高點明珠廣場的高原明珠,大理市一覽無余,民族廣場,雲嶺大道盡收眼底,真是美不勝收!蒼山由南至北,帶著雄偉,帶著蒼翠向遠方綿綿而去;洱海綠波盪漾,浩如煙海,襯托出大理市的美麗和嫵媚。在明珠廣場順雲嶺大道由南至北依次矗立著以大理四絕——風、花、雪、月和五朵金花為題材的人格化漢白玉雕塑群,給人以文化的淘冶。
大理—風花雪月
風:下關風。相傳在蒼山斜陽峰上住著一隻白狐狸,她愛上了下關一位白族書生,於是化作人形和書生交往,他們相愛的事被洱海羅荃寺的法師羅荃發現了,他不容他們在一起,便施法將書生打入洱海。狐女為救書生,去南海求救於觀音,觀音給她六瓶風,讓她用瓶中的風將洱海水吹乾以救出書生。當狐女帶著六瓶風回到下關天生橋時,遭到了羅荃法師的暗算,跌倒在地,打碎了五瓶風,於是大風全聚集在天生橋上,故下關風特別大。按科學的解釋,是因為蒼山十九峰太高,擋住了東西兩面的空氣對流,而蒼山斜陽峰和哀勞山脈的者摩山之間的下關天生橋峽谷僅為下關空氣對流的出口,所以下關的風特別大,尤其是在冬春季節,行走在天生橋峽谷對著的街道上,大風吹的人站立不住。
花:上關花又稱木蓮花,上關位於大理蒼山雲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來形成的拱衛大理的要塞。在關外花樹村,有棵名「十里香」的花樹,傳說為仙人呂洞賓所種,花大如蓮,每年開12瓣,潤年開13瓣,花色黃白相間,美麗誘人。花後之果殼黑硬,可做朝珠,因而又叫朝珠花。
雪:蒼山雪。相傳在古代,有一批瘟神在大理壩子中橫行霸道,使人民「十人得病九人亡」。有白族兩兄妹為拯救受苦人民,在觀音的指引下學法歸來,將瘟神都攆到了蒼山頂上,讓大雪凍死。為了讓瘟神永不復生,妹妹還變作雪神,永遠鎮住蒼山上的瘟神,於是蒼山雪人峰就有了千年不化的白雪。
月:洱海月,每到農歷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邊的白族人家都要將木船劃到洱海中,欣賞相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雲彩、月亮和海水相應在一起,形成一幅優美的圖畫。傳說天宮中有一位公主羨慕人間的美滿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邊上的一個漁村,與一漁民成婚。公主為了幫漁民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寶鏡沉入海底,把魚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讓漁民們能打到更多的魚。從此,寶鏡就在海地變成了金月亮,放著光芒,照著世世代代的捕魚人,於是成了「洱海月」,供人觀賞。
大理古城
距大理市區13公里,背靠蒼山,而臨洱海,周長6公里,面積4平方公里。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現在的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據文獻記載,它「規模壯闊」,方圓12里,城牆高2丈5尺,厚2丈;東西南北各有一城門,上有城樓,分別稱做:通海、蒼山、承恩、安遠;城的四角還有角樓,也各有名稱:穎川、西平、孔明、長卿。城牆的外牆為磚,上列矩諜,下環城溝。城內市井儼然,布局呈棋盤狀,從南到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有8條巷。當然,這些建築今天多數已盪然元存,有的還依稀可見,現在,保存下來的還有南北城的部分城牆。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
城內主大街縱貫南北;街道兩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聯,一派古樸風貌。值得一提的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所謂「三房一照壁」,即每戶院內均有一正房。兩廂房;正房對面是一面牆壁,每當下午至傍晚陽光照耀在這一牆壁上再反光到院內,把整個院落都照得明亮。故稱「照壁」。這種情況,在風城下關更為明顯,為避偏西大風,那裡正房多坐西朝東。所謂「四合五天井」,即四面都是房子,四個角交接處分別有四個小大井,加上院中央的大天井,共五個天井。
裝飾是白族民居建築的又一特點,十分注重門樓,飛檐翹角,斗拱彩畫,頗具特色,門窗、照壁多用劍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繪和水墨畫裝飾,工藝精緻,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築中,堪稱一流。
大理居民都愛花。這里有「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之說。多數民居院內都有花壇,種植山茶花等多種花木。每年農歷二月十四日朝花節,家家戶戶把自己的盆栽花木擺在門口,搭成「花山」,招引四方來人欣賞。由於愛花,人們還以花來給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稱,大理也被譽為「金花的故鄉」。大理古城是古樸幽靜的。城內溪水流淌,使人倍感清新。隱沒在街巷深處的花園茶社是遊人休息的佳所,新辟的洋人街更成為外國遊客聚匯之處,具有白族特色的小吃,著名的「三道茶」都使人感到別具情趣。
西雲書院建於1873-1875年,原為雲南提督楊玉科私人府第,後來楊被人彈劾,其府第遂改為書院,這是白族民居式建築,共有房舍百餘間,規模宏大,氣派壯觀。院內保存的「西雲書院碑」,全文5千餘字,為楊玉科所撰,對研究杜文秀起義及清末大理歷史,頗有價值。
古城中的主要街道,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製品、白族扎染布藝、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洱海
素有高原明珠之稱,因形似人耳,故名。它是一個淡水湖泊,海拔1972米,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3-7公里,面積252平方公里,最深水位21米。
小普陀
原名觀音閣,金梭島往北約十公里的海面上,飄著一塊孤伶伶的礁石,其上有閣,這便是小普陀,這塊礁型如方印,相傳是觀音大士留下的鎮海之印。小普陀始建於明朝,為亭閣式建築,分為上下兩層,第一層塑如來像,第二層立觀音像。由於觀音是這里的主像,又因其位置頗似佛教名山普陀山,又似神話中觀音所居之地普陀,故改名為「小普陀」。游覽小普陀的最佳時侯是清晨。這時,海面上霧氣裊裊,小普陀時隱時現,宛如月宮,待登上小普陀,只見四周霧氣涌動,猶如潔白的輕紗。這就是洱海八景之一「嵐靄普陀」。交通:早上8:00,從洱海碼頭乘船.
三塔倒影公園
出大理古城西門後北行一公里,過桃溪橋後沿大路左西走百餘步,便是三塔倒影公園。三塔倒影之妙,更在於月光如水的夜晚。此時三塔倒影格外清晰,塔影四周水中繁星閃爍,玉兔輕移,人頓覺天上人間,只在一念中罷了。
崇聖寺為唐宋時期,南紹、大理國的王家佛寺。塔因寺名,後寺毀塔存,三塔互為鼎足,始建於唐南詔豐佑年間,歷時兩千多年。主塔名為千尋塔,高69.13米為十六級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南北小塔均為高為42.19米,為十級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主塔每級東西兩面,龕內供有佛像,塔頂四角各有一隻銅質金翅鳥。相傳這鳥可以鎮住洱海里的妖龍鬼怪。我細觀之未發現這金翅鳥,後來在展廳發現這鳥,已是銹跡斑斑,破損不堪,後人可能在維修當中取下而簡化成這種形式了。導游講,在中國的塔中所有的層數為奇數,但是崇聖寺的三塔卻是偶數。問其原因是大理是一個母系社會,所以與其它的社會就有別了。
點蒼山
蒼山又名點蒼山,因其山色蒼翠,山頂點白而得名。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古時稱為熊蒼山、玷蒼山、靈鷲山等,南詔時封為中嶽山。
蒼山共有十九峰,兩峰夾一溪,一共十八溪。景色以雪、雲、泉、石而著稱。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大理"風花雪月"四大名景之最。蒼山的雲更是大有來頭。雲聚雲散,有時淡如輕煙,有時濃如潑墨。在變幻多姿的雲景中,最神奇的是「望夫雲」、「玉帶雲」和「海蓋雲」。這是季風來臨後,一些碎積雲在先,接著有大片積雲出現的自然現象。有時積雲高度下降並展開,幾乎蓋住洱海,只有四周邊沿透出一線光亮,這是「海蓋雲」的出現,預示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蒼山的泉也有名。十九峰中海拔在38米以上的峰頂有不少高山冰蝕湖泊,這是第四紀冰川留下來的。還有那十八溪的溪水,飛瀑疊泉,四季奔泄,在清純甘甜泉水的滋養下,蒼山充滿生機。
蒼山蘊藏著豐富的大理石,用大理石製成的精美工藝品,暢銷國內外。」蒼山孕育了大理石,大理石就是蒼山的魂。這種瑰麗的奇石,世界許多地方都有,獨大理的最奇美,且開發得早,因此,全世界凡此奇石均稱為「大理石」,「大理」也因石而名揚天下。
蒼山頂有洗馬塘、黑龍潭等冰積湖,湖水清澈,環境清幽,好似人間的瑤池。沿山麓西有漾濞石門關,東有大理將軍洞、寶林寺、感通寺、觀音堂、清碧溪、七龍女池、中和寺、無為寺、聖源寺、蝴蝶泉、天龍洞、花甸壩等景點。
索道站設在蒼山腳下,三月街處,離大理古城1公里左右,索道上步站設在蒼山上的"中和寺"附近。一下索道便可參觀名勝古剎。然後沿著蜿蜒於蒼山山腰全長18公里的玉帶路,遊客就可到達桃溪、中溪、鳳眼洞,七龍女池、清碧溪等著名的風景名勝區。站在蒼山上遠眺洱海,那湖光山色,那藍天白雲更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四、麗江旅遊
麗江,納西語為「依古堆」,意為金沙江轉彎的地方,就是因長江第一灣在此而得名。麗江,曾是戰國秦漢時期南方陸上絲綢之路重要通道之一,又是茶馬古道的要沖,也是當時著名的駝峰航線上的重要中轉站……
麗江古城,1997年12月,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審評,正式批准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首批受全人類共同承擔保護責任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同時也成為國內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
大研古城是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圖庫——大研古城三個相對獨立的城建單元共同組成的統一體,主要部分是大研古城。大研古城坐落在麗江壩子中部,形狀如同一塊碧玉大硯,所以取名大研鎮(硯與研同音)。面積約3.8平方公里,海拔2416米,建於南宋末年,近千年來一直是滇西北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重鎮。
白沙古鎮建築群位於麗江古城以北8公里處,這里曾是宋元時期麗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築群分布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軸上,中心為一梯形廣場,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廣場,四條巷道從廣場通向四方,極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築群形成和發展為後來麗江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礎。
束河古鎮建築群位於麗江古城西北4公里處,是麗江古城周邊的一個小集市,建築群內民居房舍錯落有致,布局形制與麗江古城四方街相似。青龍河自建築群的中央穿過,建於明代的青龍橋橫跨其上,青龍橋是麗江境內最大的石拱橋。
麗江古城大研鎮坐落在玉龍雪山下麗江壩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面臨數十里的良田沃野。海拔2400米,是麗江行政公署和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所在地,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古城以江南水鄉般的美景,別具風貌的布局及建築風格特色,被譽為「東方威尼斯」,「高原姑蘇」等稱號。
當你漫步古城,眼前呈現出一幅古樸,典雅,幽靜的畫面。納西風格的民居鱗次梯比,清清的溪流穿城過巷,一座座小橋如彩虹橫跨小溪,排排垂柳在清風中搖弋。無數小巷彎彎曲曲,縱橫交錯,晃若迷宮。古城中店鋪林立,各式商品琳琅滿目,尤其是那晶亮閃光的各式銅器及花樣翻新,款式新穎的各色皮革時裝,吸引著眾多的遊客。擅長經營買賣的納西婦女們沉著地討價還價,一樁樁生意就在她們自信的笑容中作成了。在幽靜的深巷裡,不時看到身披七星披肩的納西老人,或三五成群,玩著一種古老的紙牌游戲,或神態悠閑地在古城中漫步,或獨坐在屋檐下,若有所思。在古城幽雅的環境里,人的心境頓時變得舒適而歡愉了。在敞開的院門中,你可以看到納西人家的庭院里那爭奇斗艷的各式花卉給你一種「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感受。
據傳,麗江世襲土司為木姓,木字若加上框,即成為「困」字,木府便因忌諱而不設城牆。
四方街街面寬廣,主街有四條,向四周輻射。每條街道又分出許多小街小巷,街巷相連,四通八達。每條巷道,均由五彩花石鋪就,雨季不泥濘,夏季無塵土,顯得光滑平整。四方街上,仍保留著古代利用河水清洗街道的裝置,可以定期清洗街道,保持古城潔凈,十分省力。?古城民居的特色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閣樓」。它們多以院子為中心,內向的庭院?組合,廈子(外廊)是納西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北京的四合院和當地土木結構特色於一體:正房堂屋,兩旁側室,走廊寬敞,天井宏亮,門窗多精雕細刻花鳥圖案,門樓修得富麗堂皇。納西人生在花的王國,又酷愛栽花種草,幾乎每家庭院都擺著盆景花卉,濃綠中亮出五顏六色的芬芳。
發源於城北的玉泉河南流至城頭雙石橋下,分為西河,中河,東河三條岔河穿城而過。每條小河又分成若干支流,穿街繞巷,入院過牆,流遍全城。條條街道見流水,戶戶門前有清溪。清澈的溪流為居民用水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也增加了空氣的濕度,調節了古城的氣候,還有利於防止古城的火災。建於明清時代的300多座大小石拱橋,石板橋跨於清溪之上,顯得古樸而恬靜。
泉水流遍全城千家萬戶,形成居民洗菜用水最遠不過50米的便利條件。當你徜徉街頭,隨時都有水的陪伴,或在旁淙淙歡唱,或在下潛游路中,令人心馳神往。水是人類生活須臾不可或缺的資源,有水才有生命,才有生活,才有蓬勃向上百花紛繁的希望。水,不僅使大研古鎮不斷注入新生的朝氣,也成為大研的佳妙美景。泉水環繞連接每家門庭,開門即河,迎面即柳,形成高原水鄉「戶戶泉水,家家垂柳」的特有風采。他們用水十分講究,名為三眼井,即泉水噴涌的第一眼井供飲用;下流第二眼井為洗菜;再下流第三眼井方可用以洗衣服,嚴格分開,不準亂用。一石跨渠,即成一家,水繞民家,自然處處以橋通路。大研保存了許多座明清的石拱橋,雖經幾百年的風雨剝蝕、兵火焚毀,乃至多次大地震的破壞,石橋如故,至今依然雄跨主河,為這個「中國的威尼斯」、「高原姑蘇」贏得一份古樸的壯麗。
每年的5-10月為雨季(時逢旅遊旺季),這段時間通常很少能見到雪山,而在11月到4月的旱季,則大部分時間都可以看到聳立在藍天下的雪山,如果見不到雪山(門票82元/人),雪山之行實際沒有多大的意義;雪山有三條纜車,一條是冰川公園纜車,俗稱大索道(160元/人),上到海拔5406米處的冰川公園,自冬天到次年的5月左右,可直接到雪地玩雪,6月後雪漸漸消融,只能見到冰川和裸露的大岩石,使觀景遜色不少;第二條是雲杉坪纜車,俗稱小索道(42元/人),上到海拔3000米處的雲杉坪,這是雲杉林中的一個面積約1平方公里左右的草坪,背景是玉龍雪山終年積雪的主峰扇子陡,天晴時景色很美,天陰則只能見到草地和森林(在旅遊旺季中大部分是這種情況);第三條是氂牛坪纜車,俗稱中索道(62元/人),上到海拔3100米的氂牛坪高原牧場,這里冬天下雪後的雪景很美,背景是藍天下聳立的雪峰,如果雪化後的陰天,見到的更多是氂牛糞。
五、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是典型的高原景色:藍天、白雲、雪山、草地(牧場)以及遍地的野花,還有氂牛和群羊。但是它的季節反差很大,在5—10月的旅遊旺季間恰逢雨季,一在陰雨天,藍天、白雲和雪山都見不到,草地(牧場)就是一個爛泥塘(恕我直言);冬天裡白茫茫一片,北風呼嘯,溫度常低至零下15度,這時絕對不是旅遊的時機。歷盡千辛來到香格里拉後,如果是陰雨天,遊玩的效果可想而知;另外,去香格里拉游覽的景點有三個:碧塔海(或屬都湖)、松贊林寺和納帕海草原,最主要的景點碧塔海(距香格里拉30公里)目前正在修旅遊專用道,不能通行。
獨克宗古城
古城是中國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而且是茶馬古道的樞紐。中甸即建塘,相傳與四川的理塘、巴塘一起,同為藏王三個兒子的封地。歷史上,中甸一直是雲南藏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重地。千百年來,這里既有過兵戎相爭的硝煙,又有過「茶馬互市」的喧嘩。這里是雪域藏鄉和滇域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漢藏友誼的橋梁,滇藏川「大三角」的紐帶。
唐代,滇西北(包括迪慶地區)為吐蕃王朝所屬之地。唐676——679年,吐蕃在維西其宗設神川都督府,在今大龜山建立官寨,壘石為城,城名「獨克宗」,即歷史上著名的「鐵橋東城」。傳說當時的建城理念是緣於有活佛在古城對面山頭遙望古城,發現大龜山猶如蓮花生大師坐在蓮花上一般,故古城建設布局形似八瓣蓮花,形成因自然變化的空間。在古城的興建中,建築材料大都就地取材。工匠們發現當地出產的一種白色粘土可用作房屋外牆的塗料,於是古城民居外牆皆塗成白色,這種風格一直沿用至今。月夜,銀色的月光把白色的古城打扮得分外妖嬈,於是,當地人就把古城稱做「獨克宗」。「獨克宗」藏語意為白色石頭城,寓意月光城。
明代,中甸兩次被麗江木氏土司佔領,木氏土司在大龜山建「香各瓦」寨,藏語石山寨,其地即是原來的大龜山「獨克宗」。後又在奶子河畔建「大年玉瓦」寨,藏語名為「尼旺宗」,意即日光城。兩寨遙相呼應,構成中甸歷史上著名的「香各尼窪」,即藏區有名的「日月城」。
獨克宗古城歷來為滇、川、藏茶馬互市之通衢,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達賴喇嘛請求互市於金沙江,清廷允准在中甸立市,獨克宗成為滇藏貿易的重要集市。雍正、乾隆之時,境內礦業興旺,四方商賈雲集。抗日戰爭時期,日寇佔領緬甸,切斷滇緬交通,大批援華物資只能越過喜馬拉雅山從拉薩經滇西北運抵昆明,縣城又成為滇、藏、印貿易的中轉站。俄國人顧彼得先生在他那著名的著作《被遺忘的王國》中這樣敘述到:據估計,戰爭期間所有進入中國的路線被阻時,這場「馬幫運輸」曾使用了八千匹騾子和兩萬頭氂牛。另外,1936年,賀龍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長征經過中甸,在獨克宗古城藏經堂兩廂房設指揮部,在此召開了重要會議。
納帕海
位於香格里拉縣城西北部。這里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珍稀飛禽黑頸鶴的理想棲息地。秋冬,黑頸鶴、黃鴨、斑頭雁雲集於此。由於藏族人民熱愛飛禽、從不傷害它們,所以那裡的大型鳥類常在村舍旁、帳篷邊落腳過夜,與人畜共處。現在由於遊客多起來,這種情形已經少見了。
碧塔海
位於香格里拉縣東25公里處。碧塔海是個長約訟里,寬約1公里的湖,四周圍繞的小山上成片的杉樹層層疊疊。 「碧塔』藏語的意思就是櫟樹成毯的地方,碧塔海被黛色的群山環抱,猶如一顆鑲在群山中的綠寶石。碧塔海由四周山上流下的小溪匯成,水清如鏡。春夏之季,湖邊杜鵑花競相開放,當杜鵑花謝附入湖中,湖中的游魚食後醉昏,翻著白肚皮漂浮在水面,這就是有名的「杜鵑醉魚』奇景。
屬都湖
屬都湖是一個充滿了詩意的地方。湖中盛產「屬都裂腹魚」,魚身金黃,腹部有一條裂紋,其肉細嫩鮮美。湖內還棲息著野鴨、黃鴨等大量野禽。湖畔是迪慶有名的牧場;草場四周青山入雲,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有許多粗大的杉木,空氣清新,環境恬靜幽雅;林中棲息著麝、熊、雲豹、金貓、猞猁、毛冠鹿、藏馬雞等許多珍禽異獸。
松贊林寺
松贊林寺又稱歸化寺,距中甸縣城5公里。噶丹松贊林寺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康區有名的大寺院之一。
松贊林寺於藏國第十一繞迥陰土羊年(公元1679年)興建,於陰鐵雞年(公元1681年)竣工。五世達賴喇嘛親賜名「噶丹松贊林」。 為該寺選址時,達剌喇嘛占卜得神示:「林木深幽現清泉,天降金鶩戲其間」。現在的松贊林寺內有清泉淙淙,春夏不溢,秋冬不涸,並能常見一對金鶩出入。扎倉、吉康兩大主寺建於最高點,居全寺中央。大寺座北向南,為五層藏式雕樓建築。主殿上層鍍金銅瓦,殿宇屋角獸吻飛檐,又具漢式寺廟建築風格,下層大殿有108根柱楹,代表佛家吉祥數。大殿可容1600人趺座念經。左右牆壁為藏經「萬卷櫥」,正殿前座供奉有五世達賴銅像,其後排列著著名高僧的遺體靈塔。後殿供有宗喀巴、彌勒佛、七世達賴銅像,高三丈有餘,直通上層。中層有拉康八間,分別為諸神殿、護法殿、堪布室、靜室、膳室等。頂層正樓特設精舍佛堂,供奉五世達賴、七世達賴佛像,以及貝葉經卷、唐卡、傳世法器等。松贊林寺內歷代珍品眾多,有五世達賴和七世達賴時期的八尊包金釋迦佛像、貝葉經、五彩金汁精繪唐卡、黃金燈。全寺收藏有《丹珠爾》十部,其中兩部為金汁手書,以及各種精美鎏金或銀質香爐、萬年燈等。寺中僧侶分為活佛和扎巴兩類,除活佛外的僧侶按學歷及資歷分為格西、格弄、班卓等,按所承提職責分則有喀姆、老僧、香追、第巴、英則、格乾等十數種職務。
白水台
白水台是納西族的發祥地,按照傳說,這支富於藝術天賦的民族就是來源於此。整理納西古樂的時候,麗江的資料已經在十年浩劫中毀失殆盡,只好從白水台將年逾古稀的老藝人悉數請去,所以我們在大研古鎮聽到的那些奇異而悠遠的音樂,看到的那些鶴發童顏的老人,實在是根在這里的。
整個白水台其實是半面山坡或者峭壁,不是很大,上下不用騎馬。為了保護水源的清潔,來迴路線都已經用木橋和木徑鋪好。站在平坦的台頂,看如梯田一般的淺淺水潭,晶瑩剔透,如一汪汪藍寶石,非常心曠神怡。水質很好,一塵不染,說來也怪,在山澗中徜徉的無色的溪水,在淺紅色的台上竟然呈現奇異的寶石藍,平滑如鏡。
虎跳峽
金沙江從「長江第一灣」突然急轉北流約40公里後,闖進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間,穿山削岩,劈出了一個世界上最深、最窄、最險的大峽谷——虎跳峽。兩岸雪峰高出江面3000多米,其勢驚險奇絕,在上虎跳的金沙江入口處,有一塊巨石橫卧江心,激流從僅有30米寬的巨石兩側穿流而過,濤聲震天,白浪翻滾,傳說猛虎常靠江心巨石躍上對岸,所以叫虎跳峽。江水在約30公里長的峽谷中,竟跌落了200多米,江面最窄僅30米,金沙江在這里展示了一種不可阻擋的英雄氣概。
虎跳峽全峽分為上虎跳 、中虎跳 、下虎跳三段,最壯觀的景色在上虎跳,它最重要的景觀是「峽口」和「虎跳石」。游虎跳峽有兩種選擇:一種可藉助汽車游看重點,省力快捷;另一種則是徒步穿越,可徒步走哈巴雪山小路,也可徒步走碎石公路,身體力行的品味虎跳峽之美。
9. 井岡山有哪些主要景點
井岡山主要景點介紹:
黃洋界 黃洋界在茨坪西北17千米處,海拔1343米,巍峨峻拔,形勢險要,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里,毛主席是著名的《西江月》一詞就是為這次偉大光輝戰斗勝利而的。遊人身臨其境,依稀聽到當年隆隆炮聲。 黃洋界:位距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景區。黃洋界山頂海拔1343米,這里峰巒疊嶂,地勢險峻,氣象萬千,時常彌漫著茫茫的雲霧,好像汪洋大海一望無際,故又名:汪洋界。 一九二八年八月三十日,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里,至今保留著當年的哨口工事、紅軍營房以及毛澤東、朱德和紅軍戰士從寧岡挑糧走過的小路及路邊的荷樹。黃洋界,十里橫排,高山迭影,雄偉險峻,一望無際,一九六五年五月,毛澤東在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道:「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在這里還可以觀看到:日出、峰巒、雲海、杜鵑等自然景觀。
毛澤東舊居 毛澤東舊居 原是一棟農民住房。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澤東同志常住在這棟民房的中廳和右後間。當時紅軍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毛澤東和紅軍戰士一樣,穿單衣,睡稻草,晚上點一根燈芯的油燈,寫下了《井岡山的斗爭》這篇光輝著作。十里杜鵑天然長廊 提到井岡山就不能不說杜鵑花,井岡山有著著名的「十里杜鵑天然長廊」,每到春天,在陡峭的山脊上,盛開的杜鵑花密密匝匝地伸向藍天,映紅了五百里井岡山。 別處的杜鵑是灌木,而井岡山的杜鵑卻是喬木型的,它們每棵都高達十五米以上,干圍一米左右,開出的花朵呈五角形,大的如碗口,小的像紐扣,有的一棵樹上竟開著幾種顏色的花。主峰 主峰景區包括:五指峰、水口、雙馬石和荊竹山。
五指峰,又名井岡山主峰,山峰並列如五指,因而得名。五指峰位距茨坪西南六公里,海拔1586米,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景區內山巒疊峰,溝壑縱橫,飛瀑展鏈,動植物物種特別豐富,是一個有山、有水、有林、有洞、有鳥獸的原始深秀的旅遊景區。 水口在五指峰左側,距茨坪九公里。這里風光極美,尤以曲溪幽谷、碧潭峰巒和杜鵑林為勝。主要景點有水口河谷、金牛戲水、百疊泉、彩虹瀑(飛龍瀑)、鎖龍潭、藏星岩、龍門等。當今,《人民文學》副主編崔道怡,1968年夏遊覽水口景區後,寫詩《井岡風光》贊美水口:水口別開一片情,劍谷琴溪伴我行。 深山含笑迎遠客,石門壁立鎖飛龍。 藏星崖下接火種,將軍頂上沐雄風。 幽到心頭人慾醉,不忘昔日喊殺聲。筆架山 筆架山景區包括:筆架山、硃砂沖、黃坳三個組成部分。
筆架山位距茨坪西南面三十五公里,海拔1357米。筆架山主要由中峰 (揚眉峰)、西峰(望指峰)、東峰(觀島峰)三大峰組成,一個「山」字形。遠望猶如古代的筆架,故名筆架山。整個筆架山景區也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但筆架山是自然最觀。筆架山雄偉壯麗,蔥蘢峻拔,逶迤奇險,風光秀麗。著名的景點景觀有七大山峰、五大奇觀,還有大小松島等十餘處景點。
硃砂沖哨口位於茨坪南面,海拔635米。是井岡山軍事根據地的五大哨口之一。哨口旁有一洞穴,常有硃砂水溢出。硃砂沖由此而得名。
黃坳,素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南大門而著稱。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朱德及紅軍常在這里開展革命活動。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坐落在當年井岡山軍事根據地中心的茨坪。磚瓦結構、飛檐挑角,整個建築既有秀麗典雅的南方特色,又具古香古色的民族風格。它建成於1959年,是我國第一個地方性革命博物館,1962年朱德同志題寫館名。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是一個全面陳列和宣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斗爭歷史的綜合館。館內基本陳列共有七個展室,分為序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恢復、堅持井岡山的斗爭和弘揚井岡山精神等部分。在這里,您可以通過大量的歷史文物和翔實的歷史資料了解到那段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歷史: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在中國革命重心從城市轉向農村的道路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隨後朱德、陳毅和彭德懷等人先後率領隊伍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的部隊勝利會師。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對井岡山根據地的軍事「會剿」和經濟封鎖,取得了井岡山斗爭的勝利。 在井岡山,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開辟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式的革命道路。井岡山的斗爭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基礎,它不朽的功績也永遠彪炳於中國革命的史冊。如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已成為人們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