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鱘園研究所景點介紹
Ⅰ 宜昌市旅遊年卡包含哪些景區
宜昌市旅遊年卡包含景區:
無源洞
神農溪纖夫文化旅遊區(主景區)
神農溪纖夫文化走廊
鏈子溪
巴人河
步步升布鞋文化村
天龍灣旅遊度假區
三峽濕地•楊守敬書院
三峽猴溪風景區
世外桃源風景區
三游洞風景區
三峽竹海生態風景區
鳴翠谷風景區
鏈子崖風景區
快樂谷風景區(龍泉洞)
九畹溪漂流景區
九畹溪峽谷觀光
古潮音洞度假山寨
車溪民俗旅遊區
奧陶紀石林
中武當•天柱山
昭君村古漢文化旅遊區
金獅洞風景區
情人泉風景區
三峽大瀑布風景區
柴埠溪大峽谷風景區
嫘祖紀念館
屈原故里
三峽人家風景區
清江畫廊風景區
百里荒高山草原旅遊區
(1)中華鱘園研究所景點介紹擴展閱讀
旅遊年卡的充值說明:市民卡開通旅遊年卡功能所需費用100元,一年內享受不限次免年卡景區第一門票待遇,開通後無法關閉,遺失不補。
現僅對宜昌公交集團IC卡管理中心開通此項業務,後續可對各代辦網點陸續開通。現役軍人、享受優待的兒童和老人自願充值開通。
Ⅱ 中華鱘園的中華鱘
中華鱘由於它們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徵,表現出它們既是介於軟骨魚類(鯊魚等)與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群,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群,在魚類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更由於它們的個體較大,肉、卵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本草綱目》記載:「其肝主治瘡疥,其肉補虛益氣,浴血淋,其鼻肉作脯補虛下氣,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殺腹內小蟲。」鱘魚和骨髓有抗癌因子,素有「鯊魚翅,鱘魚骨,食之延年益壽,滋陰壯陽」之說。
中華鱘在國內外水產品中商品價值也極高,又具有很大的經濟意義。皮可製革;鰾稱為「鰉魚肚」,含有豐富的膠質,可配製上等漆料,並可入葯;肉味道鮮美;脊椎骨、鼻骨等均為上等佳餚,素有「鯊魚翅,鱘魚骨,食之延年益壽,滋陰壯陽」之說;體表由硬磷形成的骨板是製作工藝品的材料;尤以魚卵最為名貴,用鱘魚卵製成的「魚子醬」,含脂量極高,被視為世界三大珍味之一。另據報導,中華鱘所含的抗癌因子是主葯源鯊魚的15至20倍。可以說中華鱘渾身是寶,確屬難得的特有經濟魚類,在分布區其自古就為最要的漁業對象。因此,積極研究開發中華鱘的增養殖,並在大量增養殖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將大有作為。
正是由於中華鱘具有這些優點,才造成了它們被大肆捕撈破壞,從而導致中華鱘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為保護和拯救中華鱘,國家不得不採取了嚴厲的保護措施,尤其是禁止捕殺上市流通。但正是這樣,才造成了關於中華鱘保護和利用之間的矛盾。
Ⅲ 中華鱘簡介
中華鱘是我國特產魚類,體紡錘形,體表披五行硬鱗,尾長,口腹位,歪尾。這是一種海棲性的洄遊魚類,每年9—11 月間,由海口溯長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帶進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長一段時間後,再回到長江口育肥。每年秋季,當中華鱘溯江生殖洄遊時,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較大數量的中華鱘,故有「長江魚王」之稱。成體的中華鱘體大而重,雄體一般重68—106公斤,雌的130—250公斤,據稱,最高的記錄竟達 500公斤。中華鱘產卵量也很大,一條母鱘一次可產百萬粒魚籽,只是成活率不高,最後成魚的仍為少數。因為長江水流較急,在動盪的水浪中進行受精,自然受精不完全,這就淘汰了一批魚卵。受精卵在孵化過程中,或遇上食肉魚類和其它敵害,或「驚濤拍岸」,又要損失一大批。即便孵成了小魚,「大魚吃小魚」,還會有一定的損失。如此「三下五去二」,下的魚籽雖多,能「長大成魚」而傳宗接代的卻不多。實際上,這是動物在進化過程中生殖適應的結果。凡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幼子損失大的種類,下子則多;反之,則少。這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那些下子少、損失又大的種類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淘汰了。 中華鱘雖然個體龐大,但卻攝食「斯文」,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為主食,偶而吞食小魚、小蝦。據統計,長江上游每年可產中華鱘2、3萬公斤。但近年來捕撈過多,加之此魚 中華鱘
繁殖率低、成熟期長(10年左右),其種群數量已日趨減少。為使這種我國特產的「活化石」免遭滅頂之災,有關部門已把中華鱘列為保護對象。但有些具體問題仍有待解決。譬如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建成後,切斷了中華鱘由海口上溯金沙江生殖洄遊的通道,以致那些大腹便便的母鱘,被阻於壩下而喪身。如何解決壩區的魚道問題,已迫在眉睫。可喜的是,據悉,有關中華鱘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試驗成功。如若通過具體實踐,使中華鱘能在淡水中定居並繁衍後代,那就更有現實意義了。 我國曾在遼寧北票晚侏羅世(距今1億4千萬年前)地層中發現過鱘類化石,名北票鱘。這種鱘只在兩體側有一行側線鱗,其它體表裸露,與中華鱘體披五行鱗者不同。 中華鱘,又稱鰉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軟骨硬鱗魚類,身體長梭形,尾部犁狀,基部寬厚,尾端尖,略向上翹。口下位,成一橫列,口的前方長有短須。眼細小,眼後頭部兩側,各有一個新月形噴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鰭歪形,上葉特別發達。中華鱘魚,屬世界27種鱘魚之冠,它個體碩大,形態威武,長可達4米多,體重逾千斤。 中華鱘生理結構特殊,既有古老軟脊魚的特徵,又有現代諸多硬骨魚的特徵。形近鯊魚,鱗片呈大形骨板狀;魚頭為尖狀,口在頜下。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是長江中的瑰寶! 中華鱘是世界上現存27種鱘魚中的珍稀魚類,為全球分布最南的鱘種,還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距今已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有「活化石」之稱。 由於舉世聞名的長江葛洲壩工程的興建,攔斷了中華鱘產卵洄遊通道。為 中華鱘研究所
了不使人類的生產建設影響魚類的生存,1982年,黨中央、國務院採納魚類專家的建議,指定國家有關部門審批成立了救護中華鱘的專業機構--葛洲壩中華鱘研究所。研究所每年向長江投放中華鱘規格幼鱘30萬尾以上。自1984年第一次人工繁殖以來,已累計向長江投入各種規格的中華鱘幼鱘444萬尾,放流大規格的胭脂魚種6500尾。 葛洲壩中華鱘研究所在以保護中華鱘為首要宗旨的同時,在國家法律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開展多種經營,1993年正式建立並對外開放了中華鱘園。中華鱘園地處湖北省宜昌縣小溪塔集錦路河心島上,佔地面積189畝。鱘園地理位置優越,機場、火車站、港口等近在咫尺。
Ⅳ 中華鱘的百科知識
中華鱘(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遊性魚類,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遠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華鱘稱為王鮪魚。中華鱘屬硬骨魚類鱘形目。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世,一直延續至今,生活於我國長江流域,別處未見,真可謂「活化石」。
中文學名: 中華鱘
別稱: 鱘魚、鰉鱘、大癩子、黃鱘、著甲、臘子、覃龍、鰉魚、鱘鯊等
二名法: Acipenser sinensi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鱘形目 Acipenseriformes
科: 鱘科 Acipenseridae
亞科: 鱘亞科 Acipenserinae
屬: 鱘屬 Acipenser
種: 中華鱘 A. sinensis
分布區域: 長江流域
目錄
基本信息
簡介
形態特徵
生長繁殖
生態特徵
種屬及分布
保護現狀及其保護意義
中華鱘保護工作急需解決的幾個的問題
關於進一步做好中華鱘保護工作的建議
生存現狀
適宜中華鱘生存的環境(1)水溫
(2)含氧量
(3)pH
(4)鹽度
(5)光照強度
(6)底質
(7)透明度
(8)氨氮
(9)水流
(10)流速
基本信息
簡介
形態特徵
生長繁殖
生態特徵
種屬及分布
保護現狀及其保護意義
中華鱘保護工作急需解決的幾個的問題
關於進一步做好中華鱘保護工作的建議生存現狀適宜中華鱘生存的環境
(1)水溫 (2)含氧量 (3)pH (4)鹽度 (5)光照強度 (6)底質 (7)透明度 (8)氨氮 (9)水流 (10)流速展開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中華鱘
拉文種名:Acipenser sinensis 英文種名:Chinese sturgeon 法文種名:Sturgeon 產地:中國長江(所有的長江流過的地域都算)汶川縣漩口鎮發現一貌似中華鱘
編輯本段簡介
中華鱘是我國特產魚類,體紡錘形,體表披五行硬鱗,尾長,口腹位,歪尾。這是一種海棲性的洄遊魚類,每年9—11 月間,由海口溯長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帶進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長一段時間後,再回到長江口育肥。每年秋季,當中華鱘溯江生殖洄遊時,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較大數量的中華鱘,故有「長江魚王」之稱。成體的中華鱘體大而重,雄體一般重68—106公斤,雌的130—250公斤,據稱,最高的記錄竟達 500公斤。中華鱘產卵量也很大,一條母鱘一次可產百萬粒魚籽,只是成活率不高,最後成魚的仍為少數。因為長江水流較急,在動盪的水浪中進行受精,自然受精不完全,這就淘汰了一批魚卵。受精卵在孵化過程中,或遇上食肉魚類和其它敵害,或「驚濤拍岸」,又要損失一大批。即便孵成了小魚,「大魚吃小魚」,還會有一定的損失。如此「三下五去二」,下的魚籽雖多,能「長大成魚」而傳宗接代的卻不多。實際上,這是動物在進化過程中生殖適應的結果。凡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幼子損失大的種類,下子則多;反之,則少。這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那些下子少、損失又大的種類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淘汰了。 中華鱘雖然個體龐大,但卻攝食「斯文」,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為主食,偶而吞食小魚、小蝦。據統計,長江上游每年可產中華鱘2、3萬公斤。但近年來捕撈過多,加之此魚中華鱘
繁殖率低、成熟期長(10年左右),其種群數量已日趨減少。為使這種我國特產的「活化石」免遭滅頂之災,有關部門已把中華鱘列為保護對象。但有些具體問題仍有待解決。譬如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建成後,切斷了中華鱘由海口上溯金沙江生殖洄遊的通道,以致那些大腹便便的母鱘,被阻於壩下而喪身。如何解決壩區的魚道問題,已迫在眉睫。可喜的是,據悉,有關中華鱘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試驗成功。如若通過具體實踐,使中華鱘能在淡水中定居並繁衍後代,那就更有現實意義了。 我國曾在遼寧北票晚侏羅世(距今1億4千萬年前)地層中發現過鱘類化石,名北票鱘。這種鱘只在兩體側有一行側線鱗,其它體表裸露,與中華鱘體披五行鱗者不同。 中華鱘,又稱鰉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軟骨硬鱗魚類,身體長梭形,尾部犁狀,基部寬厚,尾端尖,略向上翹。口下位,成一橫列,口的前方長有短須。眼細小,眼後頭部兩側,各有一個新月形噴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鰭歪形,上葉特別發達。中華鱘魚,屬世界27種鱘魚之冠,它個體碩大,形態威武,長可達4米多,體重逾千斤。 中華鱘生理結構特殊,既有古老軟脊魚的特徵,又有現代諸多硬骨魚的特徵。形近鯊魚,鱗片呈大形骨板狀;魚頭為尖狀,口在頜下。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是長江中的瑰寶! 中華鱘是世界上現存27種鱘魚中的珍稀魚類,為全球分布最南的鱘種,還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距今已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有「活化石」之稱。 由於舉世聞名的長江葛洲壩工程的興建,攔斷了中華鱘產卵洄遊通道。為中華鱘研究所
了不使人類的生產建設影響魚類的生存,1982年,黨中央、國務院採納魚類專家的建議,指定國家有關部門審批成立了救護中華鱘的專業機構--葛洲壩中華鱘研究所。研究所每年向長江投放中華鱘規格幼鱘30萬尾以上。自1984年第一次人工繁殖以來,已累計向長江投入各種規格的中華鱘幼鱘444萬尾,放流大規格的胭脂魚種6500尾。 葛洲壩中華鱘研究所在以保護中華鱘為首要宗旨的同時,在國家法律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開展多種經營,1993年正式建立並對外開放了中華鱘園。中華鱘園地處湖北省宜昌縣小溪塔集錦路河心島上,佔地面積189畝。鱘園地理位置優越,機場、火車站、港口等近在咫尺。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 Gray)隸屬於硬骨魚綱,輻鰭亞綱,軟骨硬鱗總目,鱘形目,鱘科,鱘屬。 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有伸縮性,並能伸成筒狀,體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鱗,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鱘是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魚類,它介於軟骨與硬骨之間,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減退,中軸為未骨化的彈性脊索,無椎體,隨顱的軟骨殼大部分不骨化。尾鰭為歪尾型,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與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腸內具螺旋瓣,肛門和泄殖孔位於腹鰭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 中華鱘個體較大,壽命較長,最長命者可達40齡。但其性成熟較晚。 據研究,在產卵群體中,雄魚年齡一般為9至22齡,體重40至125公斤;雌魚為16至29齡,體重172至300公斤。據文獻記載最大體重達560公斤,是魚類的龐然大物。因為它們是長江中最大的魚,故又有「長江魚王」之稱。據觀察,中華鱘年平均增長速度,雄魚5至8公斤,雌魚為8至13公斤。但從幼魚長到大型成魚需8至14年。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
一般認為中華鱘是淡水魚類,它們是典型的溯河洄遊性魚類。中華鱘 溯河洄遊性魚類
它們平時棲息在海中覓食成長,開始成熟的個體於7—8月間由海進入江河,在淡水棲息一年性腺逐漸發育,至翌年秋季,繁殖群體聚集於產卵場繁殖,產卵以後,雌性親魚很快即開始降河。產出的卵粘附於江底岩石或礫石上面,在水溫17—18℃的條件下,受精卵約經5—6晝夜孵化。剛出膜的仔魚帶有巨大的卵黃囊,形似蝌蚪,順水漂流,約12—14天以後開始攝食。再年春季,幼鱘漸次降河,5—8月份出現在長江口崇明島一帶,9月以後,體長已達30cm的幼鱘陸續離開長江口淺水灘塗,入海培育生長。
編輯本段生態特徵
中華鱘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在江中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河口區的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據研究記述,因中華鱘特別名貴,外國人也希望將它移居自己的江河內繁衍後代,但中華鱘總是戀著自己的故鄉,即使有些被移居海外,也要千里尋根,洄遊到故鄉的江河裡生兒育女。在洄遊途中,它們表現了驚人的耐飢、耐勞、識途和辨別方向的能力,所以人們給它冠以閃光的「中華」二字。
編輯本段種屬及分布
世界鱘科魚類計4屬24種,其中:鰉屬2種,鱘屬17種,鏟鱘屬2種,擬鏟鱘屬3種。我國有鱘科魚類計3屬8種其中:鰉屬1種,鱘屬6種,擬鏟鱘屬1種。中華鱘
鱘形目魚類(Acipenseriformes)在分類學上屬硬骨魚(Actinopterygii),又因其內骨骼多為軟骨,體表多被覆著硬鱗亦將其列為軟骨硬鱗類(Chondroslei)。鱘形目魚是現在地球上生活著的魚類中最原始的類群。它們的化石最早發現於中生代三疊紀(大約兩億年前)的地層,很多種類在地球的演變的長河中滅絕了,只有極少數殘存至今,而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目前全世界已為人們認識的共有25種,其中我國分布的有8個種。在我國的遼寧和河北也曾於晚侏羅紀到白堊紀地層中發現過它們的化石。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生態環境豐富多彩,鱘形目魚類的種類和數量都比較豐富,分布范圍廣泛,北自黑龍江、額爾齊斯河,南到珠江,以及我國沿海大部分近岸海區都曾有過它們的分布記錄,只是隨著緯度的降低,其種類和數量都略有減少。 據1834年的有關文獻記裁,中華鱘的模式產地是中國。盡管它不是中國特產,但卻由於模式產地在中國而出名。後來有人根據當時的中國歷史和後人的工作推測是廣州。它的分布較廣,在我國的渤海的大連沿岸、旅順、遼東灣、遼河;黃河北部遼寧省海洋島及中朝界河鴨綠江;山東石島、黃河、長江、錢塘江、寧波、甌江、閩江、台灣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長江可達金沙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開,北江達乳源,甚至達廣西潯江、鬱江、柳江;在海南省沿岸亦產。國外見於朝鮮漢江口及麗江和日本九州西側。 現在中華鱘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幹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
編輯本段保護現狀及其保護意義
中華鱘
最大個體重達550公斤,幼年生活在我國東部沿海,性成熟後洄遊入江河繁殖,產卵場主要分布在長江,另在珠江也發現有少數中華鱘產卵。在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修建前,中華鱘的產卵場位於長江上游幹流和金沙江的下段,由於葛洲壩樞紐的阻隔,不能溯游到上游產卵場的中華鱘,在緊接葛洲壩下的宜昌長航船廠至萬壽橋附近約7公里江段上,形成了新的產卵場,面積大約330公頃。為了補償葛洲壩工程對中華鱘的不利影響,成立了宜昌中華鱘研究所,從1983年起每年向長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鱘,但由於培育技術和養殖規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長度為8~10厘米、重3~5克的達到設計規格的幼鱘1萬尾左右。因此,中華鱘種群的補充,主要依靠在宜昌產卵場自然繁殖的幼鱘。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的共同祖先—古棘魚的後裔,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中華鱘在分類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魚類演化的重要參照物,在研究生物進化、地質、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變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難以估量的生態、社會、經濟價值。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珍稀動物已瀕於滅絕。保護和拯救這一珍稀瀕危的「活化石」對發展和合理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都有深遠意義。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它們生在江河裡,長在海洋中,在那裡成長、發育,成熟期約需9-12年。完全成熟後,再遷移到我國淺海地區進入河口,在那裡肥育、棲息。秋季,順長江逆流而上,直至長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幼魚孵出後,便跟隨著親魚遠征,向河口、海洋游去。中華鱘魚的壽命很長,可活一二百年。魚體可長達2米以上,雌魚體重約二三百千克。中華鱘魚肉質肥美,卵可制魚子醬,是珍貴食品;鰾和脊索可制魚膠,所以過去一直遭到過度捕撈。許多水利工程由於忽視生態平衡,也使這種魚類自然資源遭受嚴重影響。現在,中華鱘魚有瀕於滅絕的危險,因此要求嚴加保護。 中華鱘是溯河洄遊性魚類,一生主要生活在海洋中,產卵洄遊時進入長江,上溯數千公里抵達長江上游進行產卵繁殖,其生物學特性決定了中華鱘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將不易恢復。由於水土流失、工業廢水、生活廢水、農葯殘留物等造成的水污染;航運業對其的威脅和漁業捕撈的嚴重過度;尤其是葛洲壩截流阻斷了洄遊路線,三峽工程位於葛洲壩上游,不再存在阻隔中華鱘洄遊路線問題。 但三峽工程在每年10月份開始蓄水,將使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減少,這就有可能幹擾中華鱘在葛洲壩工程下游的棲息和產卵活動。造成長江中中華鱘的數量急劇下降,導致中華鱘已成為瀕危物種。中華鱘有一億多年的悠久歷史,如此古老魚類已經不多。如不採取堅決果斷的保護措施。不出50年,中華鱘將有可能滅絕。 中華鱘的險惡生存處境引起了中國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長江的中華鱘已被列入國家級保護動物,在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被列為I級保護動物;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中被列為易危種。為了保護中華鱘資源,國家有關部門在湖北省荊州和宜昌先後成立了長江水產研究所及葛洲壩集團中華鱘研究所,並進行了一系列艱苦的工作。目前人工投精繁殖幼鱘取得成功,增殖放流成效顯著。為保護這一珍貴動物,採取多項同步措施的工作正在進行中。
編輯本段中華鱘保護工作急需解決的幾個的問題
第一,葛洲壩截流後出生和放流的中華鱘洄遊產卵繁殖的數量極少。 第二,目前中華鱘放流的規模和規格過小,中華鱘增殖放流實際效果不明顯。 第三,一旦三峽大壩截流,葛洲壩下的產卵場水位將降低,可能給中華鱘造成致命的威脅。 自1981年長江葛洲壩截流以後,農業部採取了果斷措施 (1) 實行全江禁捕和限制科研用魚,將中華鱘的管理納入法制軌道。國家先後投資支持湖北省、四川省在長江沿岸建立漁政站,並幫助漁民轉產轉業;1983年全面禁止對中華鱘的捕撈,並嚴格限制科研用魚;1988年《野生動物保護法》出台,中華鱘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名錄。嚴格執行了全江禁捕,從而保護了親鱘和幼鱘洄遊,最大限度的保存了產卵種群。 (2) 開展中華鱘科研,進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動。1983年,長江水產研究所、湖北省水產局、宜昌市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中華鱘人工繁殖協作組取得了葛洲壩下中華鱘人工孵化的成功,此後不久便開始向長江增殖放流中華鱘苗和幼苗。據統計,1983-1998年,共增殖放流各種規格中華鱘苗近600萬尾。1999年12月投放10萬尾10CM以上大規格中華鱘苗,超過15年來同種規格鱘苗的總量。 (3) 開展了廣泛的宣傳和教育活動,集中全社會力量來保護中華鱘。在沿江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全社會保護中華鱘的意識日益提高,沿江漁民誤捕中華鱘後均能自覺放生,發現不法分子偷捕能舉報,市場上經營利用中華鱘的行為已絕跡。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由於對中華鱘採取了全面保護的對策,從而延緩了中華鱘資源衰退的進程,基本保全了溯河產卵親體,為中華鱘自然繁殖、研究和增殖放流打下了基礎,中華鱘物種數量已開始回升。
編輯本段關於進一步做好中華鱘保護工作的建議
第一,建立國家級中華鱘保護區,並強化管理。 第二, 大放流規模並提高放流規格。 第三, 大科研力度,力爭實現全人工繁殖。 中華鱘的商業經濟價值及合理利用 中華鱘由於它們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徵,表現出它們既是介於軟骨魚類(鯊魚等)與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群,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群,在魚類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更由於它們的個體較大,肉、卵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本草綱目》記載:「其肝主治瘡疥,其肉補虛益氣,浴血淋,其鼻肉作脯補虛下氣,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殺腹內小蟲。」鱘魚和骨髓有抗癌因子,素有「鯊魚翅,鱘魚骨,食之延年益壽,滋陰壯陽」之說。 中華鱘在國內外水產品中商品價值也極高,又具有很大的經濟意義。皮可製革;鰾稱為「鰉魚肚」,含有豐富的膠質,可配製上等漆料,並可入葯;肉味道鮮美;脊椎骨、鼻骨等均為上等佳餚,素有「鯊魚翅,鱘魚骨,食之延年益壽,滋陰壯陽」之說;體表由硬磷形成的骨板是製作工藝品的材料;尤以魚卵最為名貴,用鱘魚卵製成的「魚子醬」,含脂量極高,被視為世界三大珍味之一。另據報導,中華鱘所含的抗癌因子是目前的主葯源鯊魚的15至20倍。可以說中華鱘渾身是寶,確屬難得的特有經濟魚類,在分布區其自古就為最要的漁業對象。因此,積極研究開發中華鱘的增養殖,並在大量增養殖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將大有作為。 正是由於中華鱘具有這些優點,才造成了它們被大肆捕撈破壞,從而導致中華鱘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為保護和拯救中華鱘,國家不得不採取了嚴厲的保護措施,尤其是禁止捕殺上市流通。但正是這樣,才造成了關於中華鱘保護和利用之間的矛盾。 近年來,為拯救廣東省瀕危珍稀野生動物,經有關部門批准,順德、南海、三水、東莞等地先後辦起了一批中華鱘飼養場,如農業部批准成立的中華鱘南方養殖基地。中華鱘也在人們的精心繁殖飼養下已具有了數以百萬之眾。應該說它已擺脫了瀕危絕種的境地而進入了魚丁興旺的時代,其繁殖量已達25萬多尾,迅速扭轉了前幾年中華鱘瀕臨滅絕的局面。 據《羊城晚報》2002年3月3日報道,中華鱘已在廣東形成人工種群,目前5公斤以上幼魚存有量達20萬尾以上。如果這時仍硬要貼著"一級保護"標簽而讓人們品味望梅止渴,這不合乎情理。因此,關於中華鱘應允許上市銷售的呼聲也不絕於耳。然而中華鱘因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一直被禁止捕殺上市流通。即使作為人工繁殖類群上市也必須依照有關法規。依照《野生動物保護法》有關規定,人工養殖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必須繁殖到子二代以上才能被市場利用,而中華鱘從魚苗到子二代約需30多年時間,若依照法律,其經濟價值需等到30多年後才能體現。長年賣不掉的中華鱘讓養殖戶備感資金壓力。中華鱘養殖業因科技進步而興起,又因法律滯後而遇阻。這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其實,國際上已有不少物種從「絕境」中走出來後就為人類造福了。因此,我們大可不必擔心要背上什麼包袱而窒息了我們的思想,使中華鱘的保護和養殖陷入兩難的困境。作為管理部門應該尊重事實,體恤民情,實行有管制地開發,於公於私都大有裨益。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觀點是不符合形式發展的要求。因此,有關部門可根據現狀適時修改有關規定,有限度地放寬對中華鱘等野生動物的保護限制,允許少量中華鱘上市流通,以期合理利用中華鱘資源,充分實現中華鱘的價值。 中華鱘完全成熟後,再遷移到我國淺海地區進入河口,在那裡肥育、棲息。秋季,順長江逆流而上,直至長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幼魚孵出後,便跟隨著親魚遠征,向河口、海洋游去。中華鱘魚的壽命很長,可活一二百年。魚體可長達2米以上,雌魚體重約二三百千克。中華鱘魚肉質肥美,卵可制魚子醬,是珍貴食品;鰾和脊索可制魚膠,所以過去一直遭到過度捕撈。許多水利工程由於忽視生態平衡,也使這種魚類自然資源遭受嚴重影響。現在,中華鱘魚有瀕於滅絕的危險,因此要求嚴加保護。
編輯本段生存現狀
中華鱘的產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當長江三峽工程建成運行後,10月份水庫將大量蓄水,將水庫水位從145米提高到175米,使下泄流量顯著減少,10月平均流量從建壩前的18980米、3/秒減少到11090米、3/秒,減少了41%,這將使本來就不大的中華鱘宜昌產卵場的面積進一步縮小,使中華鱘的自然繁殖受到更為不利的影響。今後應加強對中華鱘的保護工作,對用於人工繁殖和科學試驗親鱘的捕撈數量和捕撈地點、時間,應嚴格限制,切實保護沿江和河口區的幼鱘,擴大中華鱘人工繁殖放流的規模,讓中華鱘這一珍稀物種得以長期生存繁衍下去。
編輯本段適宜中華鱘生存的環境
(1)水溫
中華鱘是一種適應於水溫范圍相當廣的溫水性魚類,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中華鱘的生存水溫為0—37℃,生長適宜水溫為13—25℃,最佳生長水溫為20~22℃。親鱘適宜催產水溫為17~24.5℃。魚卵最佳孵化水溫為17—21℃。入冬之後,當水溫下降至9~6℃時,中華鱘攝食量很少,生長停滯,甚至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立春前後,水溫逐漸回升至10~13℃,開始少量攝食,生長緩慢。清明之後,水溫回升至15℃以上,攝食開始活躍,生長加快。當水溫達到33~38℃時,中華鱘反而不能正常活動。
(2)含氧量
水中國寶—中華鱘
中華鱘對溶氧量要求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如果當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升時,中華鱘的食慾就下降;當溶氧量繼續降至3毫克/升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時,中華鱘攝食量迅速減少,甚至停止攝食,嚴重者發生活動遲緩、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變幅大的肥水,不應作為培育中華鱘仔、幼魚的水源。
(3)pH
中華鱘適宜於在pH為7.0~8.0的弱鹼性水中生活。當pH下降時,就意味著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這對於要求較高溶氧量的中華鱘不利;當pH過高時,會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對於養殖中華鱘也不利。
(4)鹽度
中華鱘為廣鹽性魚類,耐鹽度范圍較廣,在自然條件下,往來於鹹水與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裡生長。
(5)光照強度
在垂直游泳階段,魚苗有極強的趨光性。轉為底棲後,趨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強度對仔、幼鱘的培育沒有明顯影響,但要盡量避免夏天強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溫的急劇上升,養殖水池上方要設置遮陽設施。
(6)底質
仔、幼鱘對底質的要求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無污染;成鱘對底質的要求不很嚴格,泥沙底質即可。 中華鱘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懸浮物質的數量。在仔、幼鱘培育階段,透明度應控制在40~60厘米為好,要及時清除排泄物和加強日常管理;在成鱘飼養階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滿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養殖池中的有機物質分解而來。中華鱘長期生活在氨氮較高的水中,會出現活力減退、生長不良、引起爛鰓等病症,甚至導致大批死亡。對於仔、幼鱘,氨氮最好不超過0.2毫克/L。
(9)水流
中華鱘仔、幼魚,沒有明顯的溯水上游的習性,較喜歡集中在流水口。面積為3~10㎡的養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為宜。
(10)流速
中華鱘產卵時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圍內,且流態都十分的復雜,一般都是在河道轉彎處且有深潭的地方進行產卵,流場都有漩渦,且有著較大的卵石塊。
Ⅳ 推薦幾個宜昌不要錢的景點,別說些什麼公園,墨跡山什麼的
宜昌免費旅遊景點
三峽大壩旅遊區
三峽大壩位於宜昌市上游不遠處的三斗坪,並和下游的葛洲壩水電站構成梯級電站。大壩全長約2308m,壩高185m,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
乘車路線:三峽遊客中心(萬達對面宜昌港汽車客運站內,每天早上8:00發班)
三峽人家風景區
三峽人家風景區位於長江三峽中最為奇幻壯麗的西陵峽境內,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景區內浣紗捶布的清純少女隨處可見,兩岸青山中不時傳來幾聲猿啼,處處風景如畫、宛如世外桃源
乘車路線:宜昌市10-1路公交車,或三峽遊客中心(萬達對面宜昌港汽車客運站內)每天早上8:00發班,至胡金灘碼頭
屈原故里文化旅遊區
屈原故里景區位於秭歸縣新縣城,毗鄰三峽大壩,高峽平湖美景盡收眼底。其保護區主要內容包括以屈原祠為主的屈原紀念景區,以新灘古民居、峽江石刻、峽江古橋等為重點的三峽古民居區,以及屈原文化藝術中心、濱水景觀帶等景點
乘車路線:三峽遊客中心(萬達對面宜昌港汽車客運站內,每天早上8:00發班)
自駕路線:自駕車在宜昌長江公路大橋朝宜都/五峰方向右轉入匝道進入翻壩高速公路—鞦韆坪隧道—秭歸/茅坪/S334出口—二聖路—建東大道—橘頌路—平湖二路—平湖南路
車溪民俗旅遊區
景區位於宜昌市江南點軍區土城鄉車溪土家族自治村內,距宜昌城區18公里。風景區由十大景區組成:石仙谷、巴楚故土園、三峽民俗村、農家博物館、水車博物館、人民公社舊址館、天龍雲窟、奇石館、風洞、忘憂谷。景區山靈水秀,具有世外桃園般幽靜之美
乘車路線:景區位於宜昌市點軍區土城鄉,8:00三峽遊客中心(萬達對面)發班
三游洞風景區
三游洞位於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洞奇景異,山水秀麗,是湖北省著名名勝古跡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乘車路線:城區可在夷陵廣場(均瑤廣場對面)乘坐10路、10-1路公交旅遊專線車抵達
自駕路線:自駕從夷陵廣場出發從移動通信廣場-長江醫院-市二十二中-工程局-望洲崗-黃河路口-夜明珠-後坪村-三峽茶城-二十二公司-嫘祖廟-康福山莊-南津關-世外桃源-西陵峽快樂谷-三游洞即可
世外桃源風景區
景區佔地200餘畝,有白馬洞、桃源部落、桃花村三大景點構成,獨特的風景,優美的風光,神秘的風情讓其成為西陵峽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乘車路線:城區可在夷陵廣場(均瑤廣場對面)乘坐10路、10-1路公交旅遊專線車抵達
自駕路線:自駕從夷陵廣場出發從移動通信廣場-長江醫院-市二十二中-工程局-望洲崗-黃河路口-夜明珠-後坪村-三峽茶城-二十二公司-嫘祖廟-康福山莊-南津關-世外桃源
快樂谷風景區
西陵峽快樂谷位於湖北宜昌市峽口風景區內,距宜昌市約八公里,據三峽大壩約三十公里,緊靠風景秀麗的下牢溪,與三游洞僅一橋之隔。 景區分為游覽觀光區、運動區、別墅住宿區、游輪部組成
乘車路線:城區可在夷陵廣場(均瑤廣場對面)乘坐10路、10-1路公交旅遊專線車抵達
自駕路線:自駕從夷陵廣場出發從移動通信廣場-長江醫院-市二十二中-工程局-望洲崗-黃河路口-夜明珠-後坪村-三峽茶城-二十二公司-嫘祖廟-康福山莊-南津關-世外桃源-快樂谷風景區
宜昌免費旅遊景點推薦
柴埠溪大峽谷風景區
柴埠溪大峽谷風景區總面積60平方公里,是一條帶狀的大峽谷,同張家界共屬武陵山脈,系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典型的峽谷峰林景觀。「南有張家界,北有柴埠溪」是世人對它的真實寫照
乘車路線:1、宜昌長途客運站上車至五峰長樂坪鎮大松樹柴埠溪旅遊接待中心。2、三峽遊客中心(萬達對面宜昌港汽車客運站內,每天早上8:00發班)
自駕路線:在宜昌過宜昌長江大橋,經過紅花套、宜都、清江二橋前行800m右轉直行,至柴埠溪峽谷風景區
三峽大瀑布旅遊區
素有「長江三峽最美原生態峽谷」美譽的三峽大瀑布旅遊區是國家4A級旅遊區,是神農架探秘的必經之地,距離宜昌市區僅29.5公里,主要由三峽大瀑布、金獅洞和情人泉等景點組成
乘車路線:乘B100路到小溪塔終點站,換乘曉峰景區方向公交車,到三峽大瀑布景區下車即到
自駕路線:自駕車沿漢宜高速—東山開發區出口左轉至發展大道—小溪塔轉盤處右轉到宜興公路—黃花鎮三岔路口轉(途徑金獅洞、情人泉景區)—前行8公里即到三峽大瀑布
三峽竹海生態風景區
三峽竹海生態旅遊區位於秭歸縣茅坪鎮境內,地處長江南岸,距長江三峽大壩壩址和秭歸縣城12公里,景區生態環境優美,自然風景獨特
地址:秭歸縣茅坪鎮
仙人溪風景區
仙人溪生態旅遊區(又名三峽猴溪)位於宜昌市西陵峽口風景區內,距宜昌市中心10公里,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4A級旅遊風景區。旅遊區由仙女索道、仙鶴洞和仙人溪三部分組成
乘車路線:城區可在夷陵廣場(均瑤廣場對面)乘坐10路、10-1路公交旅遊專線車抵達
九畹溪觀光景區
九畹溪漂流景區山峻水清,民風淳樸,集探險、休閑、觀光為一體,以奇山、秀水、絕壁、怪石、名花而聞名
九畹溪觀光景區峽谷全長7公里,自然風光原始獨特,巴楚文化底蘊深厚。該景區由「楊林堂鼓」、「親水龍舟競渡」、「千年懸棺」、「地質奇觀——問天地縫」、「水上舞台劇《禮魂》」等景點組成
地址:秭歸新縣城向西50公里處的九畹溪鎮(原秭歸縣周坪鄉)
中華鱘園研究所
中華鱘園位於宜昌市夷陵區黃柏河江心島,以展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而得名。在該園,遊客可欣賞到享有「水中大熊貓」美譽的各種規格中華鱘,以及多達上十個品種的世界各國鱘魚,而且還可以看到揚子鱷、灣鱷、胭脂魚和種類繁多的熱帶魚及長江名特魚類
乘車路線:1、在宜昌市夷陵廣場乘100路、101路公交車到中華鱘研究所下車,過橋即到中華鱘園。2、宜昌市區乘4路公共汽車到宜昌市夷陵區小溪塔集錦路7號鱘魚研究所下
情人泉風景區
情人泉是集洞、泉、瀑為一體的原始地下河景區,險奇幽深的金色溶洞堪稱地質奇觀,還有湖北唯一的地下飛瀑和罕見的白雲岩溶洞奇觀
自駕線路:宜昌方向出發:東山發展大,宜興公路213省道,黃花鄉曉峰旅遊區,金獅洞(貴苑山莊左轉),情人泉景區
公交線路:宜昌城區方向出發:乘坐4、100、101、103路到夷陵區客運站下車,轉乘至渡河方向的巴士,直接到時景區門口下車
Ⅵ 誰知道中華鱘的資料請告訴我,謝謝
中華鱘,又稱鰉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軟骨硬鱗魚類,身體長梭形,吻部犁狀,基部寬厚,吻端尖,略向上翹。口下位,成一橫列,口的前方長有短須。眼細小,眼後頭部兩側,各有一個新月形噴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鰭歪形,上葉特別發達。中華鱘魚,屬世界27種鱘魚之冠,它個體碩大,形態威武,長可達4米多,體重逾千斤。
那位說味道鮮美的哥們兒,中華鱘估計你是吃不上了,沒事烤只大熊貓吧。
不過根據菜譜介紹,鱘魚的上齶脆骨等可食,魚籽也是珍貴的食材。鱘魚除肉之外可以產出魚信,魚唇,魚籽等食材。
Ⅶ 中華鱘園的中華鱘園的保護
在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修建前,中華鱘的產卵場位於長江上游幹流和金沙江的下段,由於葛洲壩樞紐的阻隔,不能溯游到上游產卵場的中華鱘,在緊接葛洲壩下的宜昌長航船廠至萬壽橋附近約7公里江段上,形成了新的產卵場,面積大約330公頃。為了補償葛洲壩工程對中華鱘的不利影響,成立了宜昌中華鱘研究所,從1983年起每年向長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鱘,但由於培育技術和養殖規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長度為8~10厘米、重3~5克的達到設計規格的幼鱘1萬尾左右。因此,中華鱘種群的補充,主要依靠在宜昌產卵場自然繁殖的幼鱘。
中華鱘是溯河洄遊性魚類,一生主要生活在海洋中,產卵洄遊時進入長江,上溯數千公里抵達長江上游進行產卵繁殖,其生物學特性決定了中華鱘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將不易恢復。由於水土流失、工業廢水、生活廢水、農葯殘留物等造成的水污染;航運業對其的威脅和漁業捕撈的嚴重過度;尤其是葛洲壩截流阻斷了洄遊路線,三峽工程位於葛洲壩上游,不再存在阻隔中華鱘洄遊路線問題。
但三峽工程在每年10月份開始蓄水,將使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減少,這就有可能幹擾中華鱘在葛洲壩工程下游的棲息和產卵活動。造成長江中中華鱘的數量急劇下降,導致中華鱘已成為瀕危物種。中華鱘有一億多年的悠久歷史,如此古老魚類已經不多。如不採取堅決果斷的保護措施。不出50年,中華鱘將有可能滅絕。 數量少
葛洲壩截流後出生和放流的中華鱘洄遊產卵繁殖的數量極少。
效果不明顯
中華鱘放流的規模和規格過小,中華鱘增殖放流實際效果不明顯。
水位低
一旦三峽大壩截流,葛洲壩下的產卵場水位將降低,可能給中華鱘造成致命的威脅。 自1981年長江葛洲壩截流以後,農業部採取了果斷措施
(1)實行全江禁捕和限制科研用魚
將中華鱘的管理納入法制軌道。國家先後投資支持湖北省、四川省在長江沿岸建立漁政站,並幫助漁民轉產轉業;1983年全面禁止對中華鱘的捕撈,並嚴格限制科研用魚;1988年《野生動物保護法》出台,中華鱘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名錄。嚴格執行了全江禁捕,從而保護了親鱘和幼鱘洄遊,最大限度的保存了產卵種群。
(2)開展中華鱘科研
進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動。1983年,長江水產研究所、湖北省水產局、宜昌市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中華鱘人工繁殖協作組取得了葛洲壩下中華鱘人工孵化的成功,此後不久便開始向長江增殖放流中華鱘苗和幼苗。據統計,1983-1998年,共增殖放流各種規格中華鱘苗近600萬尾。1999年12月投放10萬尾10CM以上大規格中華鱘苗,超過15年來同種規格鱘苗的總量。
(3)開展廣泛的宣傳和教育活動
集中全社會力量來保護中華鱘。在沿江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全社會保護中華鱘的意識日益提高,沿江漁民誤捕中華鱘後均能自覺放生,發現不法分子偷捕能舉報,市場上經營利用中華鱘的行為已絕跡。
研究表明,由於對中華鱘採取了全面保護的對策,從而延緩了中華鱘資源衰退的進程,基本保全了溯河產卵親體,為中華鱘自然繁殖、研究和增殖放流打下了基礎,中華鱘物種數量已開始回升。
Ⅷ 宜昌旅遊景點的特色
宜昌,正在崛起的旅遊之都
宜昌的旅遊資源的最大特點是門類齊全,山、水、洞、林、草、花、石,既有古遺址、古文化,又有現代文明、當代文化。形成了多條「精品線」,「特色線」。
為讓遊人選擇旅遊景點和線路,全面了解宜昌旅遊現狀,筆者對已經開發或正在開發的旅遊產品進行簡略介紹,以共遊人選擇:
在宜昌,最有賣點的是旅遊產品,要數「長江三峽、三峽工程和屈原故里」三大世界級品牌。長江三峽,是上蒼賜給人類的自然奇觀,是宜昌自然風光中的極品,高山雄奇,長江洶涌,山水絕配,相得益彰。三峽工程蓄水後,高峽出平湖,新老三峽風光並存,使三峽風光更具魅力。除此之外,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與世界最大的電站三峽大壩之間的「百里畫廊」,構成了世界獨有的「兩壩一峽」景觀,是三峽蓄水後仍保持著原有風貌的三峽地段。「兩壩一峽」之間的「百里畫廊」,原汁原味,已成為長江三峽的「絕版」,必將成為世界旅遊關注的熱點地區。
三峽工程,是世界上的人文奇跡。它的建成,除發電、防洪、航運外,其自身更是一個稱雄天下的旅遊景點。屈原,是世界古代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是中國古代歷史造就的文化奇才。屈原故里的文化遺存,是世界遊人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長江三峽的自然風光、三峽工程的人文景觀、屈原故里的文化巨匠,為宜昌旅遊成為「中國頂極、世界精品」的創造了先決條件,也是宜昌旅遊走向世界的最大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