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導游介紹陝西景點
『壹』 求陝西八大景點導游詞【十分鍾左右長度】
http://www.51youci.com/plus/search.php?kwtype=0&keyword=%C9%C2%CE%F7
這個網頁裡面有所有陝西著名景點的導游詞,您可以作為參考,自己再整內理下。希望對你有用容。
『貳』 陝西著名旅遊景點導游詞(少點的)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牆,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後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禦設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築城牆。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牆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陝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築城牆的序幕。歷時8年修築完的城牆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牆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乾燥之後,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城牆最外圍是護城河,也叫「城壕」,是城牆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繞西安城牆的護城河寬20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鍾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啟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生戰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為堅固封閉的戰斗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爭時,又是攻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禦設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突破是採用了券拱式城門,以防止敵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厘米的木板製成,一扇城門用木材2.8立方米,門扇上下橫匝著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就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
為了提高城門防禦的保險系數,城門實際上由三重組成,即:閘樓、箭樓和主樓。閘樓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橋。兼用來打更。敵人攻入閘樓城門,好似進入瓮內,會受到來自四面居高臨下的攻擊,因此樓下這一空間也叫「瓮城」。箭樓在正中,正面和兩側都有窗戶,供射箭用。箭樓與箭樓之間用圍牆連接起來的也叫「瓮城」,可屯兵。正樓在最里,正樓上面的城樓是城門的主體建築,是主將鎮守指揮所在。城牆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個突出於城牆主體之外的敵台,俗稱「馬面」。整個城牆上共有「馬面」98座,「馬面」上面的建築叫敵樓,兩個敵台之間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為60米,為「一箭之遙」。這樣的布局便於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因此,古人有評論說:「有城無台,亦如無城,是城所以衛人,台又所以衛城也。」。城牆上外側有矮雉,又稱「垛牆」,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內側的矮牆稱為「女兒牆」,是為了防止士兵行走時墜入牆下。在西安城牆四角各有一座城樓叫「角樓」。在箭樓與正樓形成的瓮城中,有通向城頭的馬道,便於戰馬上下。戰爭期間,這里是調兵遣將的咽喉要道,必須保證暢通無阻。因此守衛異常嚴格。
隨著歲月的變遷,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西安城牆的長樂門、安定門、朱雀門、含光門、玉祥門等等,這些名稱的來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興。明西安城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好了,西安城牆就參觀到這里,我們將繼續帶大家去參觀鍾鼓樓。
鍾樓和鼓樓是古代中國城市的特有建築。鍾與鼓本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最初作為禮器和樂器。大約自春秋時期,開始用於軍事指揮。古代中國城市兼有軍事城堡性質,除城市四周構築城牆,挖掘城壕,設置吊橋外,與之配套的還有在城市中心修築鍾鼓樓作為指揮中樞。平時以晨鍾暮鼓報告時辰,定時啟閉吊橋,緊急狀態時用以報警戒嚴,指揮城防。這種嚴密的城市防禦系統在明代發展到頂峰。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鍾樓和鼓樓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冠。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建築就是鍾樓,位於西安市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它建於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於西大街的迎祥觀,隨著城市中心的東移,到了明神宗萬曆10年,將鍾樓來了個整體拆遷,遷至今址。
鍾樓呈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樓高36米,重檐斗拱,華麗庄嚴。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磚砌成。樓身為正方形木質結構,外面以迴廊環繞,裡面為二層樓,樓內有木梯盤旋而上。樓內上下兩層正方形大廳里,陳列著明代以來各種名貴瓷器及紅楠木傢具,四面門上布滿浮雕畫,風格厚朴生動。樓頂為四角攢尖結構,上面覆蓋著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大圓頂高5米,金光閃閃,輝煌燦爛。
鍾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鍾,重5噸,鍾邊鑄有八卦圖案。它比鍾樓早先懸掛的銅鍾小得多。鍾樓原先懸掛的巨鍾是唐代景雲年間鑄造的「景雲鍾」。現在這口鍾收藏於西安碑林。據說,鍾樓從迎祥觀遷到今址後,雖然樓的式樣大小並沒有改變,但景雲鍾卻怎也敲不響了。沒有辦法,只有另換。為了將景雲鍾移到新建的鍾樓上,當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橋,利用橋面斜坡把景雲鍾運到了鍾樓上。據說「橋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鍾樓內西牆上嵌刻有《鍾樓歌》和《鍾樓記》碑刻。《鍾樓歌》是當年修建鍾樓的陝西巡撫龔懋賢在解職赴京時登樓所賦。詩中對鍾樓做了熱情的贊頌。《鍾樓記》是督修過鍾樓的巡撫張楷所作,詳細記述了鍾樓的身世。在鍾樓的門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畫共64幅,其中有木蘭從軍、嫦娥奔月、柳毅傳書、八仙過海等等。建國後,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對鍾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修葺,使這座古建築又煥發了昔日的風采。
與鍾樓遙遙相對的是鼓樓,樓底門洞為南北向,北通北院門,南達西大街。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與鍾樓是姊妹樓。在鼓樓的第一層北面有一面巨鼓,與鍾樓上的晨鍾形成暮鼓,所以稱為鼓樓。樓體呈長方形,基座的門洞高與寬均為6米,洞深38米。鼓樓建築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頂,重檐三滴水。樓分上、下兩層。南北檐下各有一塊匾,南為清乾隆皇帝御筆刻書:「文武盛地」,北為咸寧縣書生李允寬書寫「聲聞於天」。在鼓樓的外檐都飾有斗拱,四面有迴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繪雲形圖案,古色古香,十分美麗。鍾鼓樓交相輝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麗壯觀。
好了,鍾鼓樓的參觀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叄』 求一個陝西旅遊導游詞
陝西簡介嗎? 這是關於陝西的導游詞
大家好:歡迎您來到我的家鄉,現在我將把陝西的概況介紹給大家.....
陝西省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位於黃河中游, 南部跨漢水上游, 北部跨黃土高原, 中部為關中平原。南北資源兼備, 多種景觀俱全。公元前28世紀左右,黃帝、炎帝就曾在陝西活動過。自周開始又有秦、西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陝西建都,時間長達1180年。此外,還有劉玄、赤眉、黃巢、李自成4個農民起義在此建立政權計11年,赫連夏在定邊、長安建都24年。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的省份。
因古為秦地,故簡稱「秦」。秦亡後,項羽三分秦地,所以又稱「三秦」。
悠久的歷史,給陝西地上地下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全省擁有各類文物景點3.5萬余處, 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37處,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西省會西安市,是七大古都之一, 在1000多年間, 先後有13個王朝建都。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司馬遷墓、勉縣諸葛亮墓、明代西安城牆、佛教凈土宗的祖庭香積寺、大慈恩寺、西安市化覺巷清真寺、法門寺以及出土文物、大雁塔、小雁塔、扶風法門寺塔、高陵三陽寺塔、涇陽的崇文寺塔、彬縣大佛寺石窟、耀縣葯王山摩崖造像、子長縣鍾山石窟以及藍田縣水陸庵雕塑、西安碑林、耀縣碑林、略陽碑林、摩岩題刻的代表陝南的石門棧道題刻、著名石刻昭陵六駿、漢茂陵石刻、唐乾陵石刻和唐橋陵石刻、以及眾多的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唐代藝術館、咸陽博物館、漢中市博物館、碑林博物館、半坡遺址博物館、乾陵博物館、臨潼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耀州窯遺十博物館、司馬遷紀念館以及延安革命紀念館、西安事變紀念館等。
再加上陝西的民俗文化藝術:安塞腰鼓、陝北的剪紙、各地的農民畫、以及民俗的布藝等,更進一步促進了陝西省旅遊業持續穩步的發展。
『肆』 古城西安的旅遊勝地導游詞!50字,急急~~~~~~~~~~~·
大雁塔始建於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層磚塔在武則天長安年代裡重修厥後又經過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朝就是聞名的遊逛景點,故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朝期間的落款碑就有二百餘通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布局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降,塔內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東南西北各有1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眺望全般建築派頭弘大,造型簡練穩重,比例協調程度適當,筆調庄嚴古樸,是保存比力無缺的樓閣式塔塔內裝有樓梯,供人登臨,可俯瞰西安古城是以,西安市徽中央所繪制的便是這座聞名古塔
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唐朝高僧玄奘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的地方玄奘法師從天竺取回釋典,曾在慈恩寺主持寺務,以「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並妥善安置經像舍利為由,擬於慈恩寺正門外造石塔一座,遂於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附圖表上奏唐高宗因為玄奘所規劃寶塔總高三十丈,以工程浩盪難以成就,又不肯法師辛勞為由,恩准朝廷輸將在寺西院建五層磚塔此塔名雁塔,因為厥後在長安薦福寺內建築了一座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傳播直到現在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磚面土心,不成攀緣,每層皆存舍利玄奘法師親自立持建塔,用時兩年建成因轉表層土心,風雨侵蝕,半百餘年後塔身逐漸塌損
『伍』 寫一篇簡短陝西某個旅遊景點導游詞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牆,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後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禦設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築城牆。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牆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陝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築城牆的序幕。歷時8年修築完的城牆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牆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乾燥之後,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城牆最外圍是護城河,也叫「城壕」,是城牆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繞西安城牆的護城河寬20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鍾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啟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生戰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為堅固封閉的戰斗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爭時,又是攻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禦設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突破是採用了券拱式城門,以防止敵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厘米的木板製成,一扇城門用木材2.8立方米,門扇上下橫匝著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就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
為了提高城門防禦的保險系數,城門實際上由三重組成,即:閘樓、箭樓和主樓。閘樓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橋。兼用來打更。敵人攻入閘樓城門,好似進入瓮內,會受到來自四面居高臨下的攻擊,因此樓下這一空間也叫「瓮城」。箭樓在正中,正面和兩側都有窗戶,供射箭用。箭樓與箭樓之間用圍牆連接起來的也叫「瓮城」,可屯兵。正樓在最里,正樓上面的城樓是城門的主體建築,是主將鎮守指揮所在。城牆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個突出於城牆主體之外的敵台,俗稱「馬面」。整個城牆上共有「馬面」98座,「馬面」上面的建築叫敵樓,兩個敵台之間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為60米,為「一箭之遙」。這樣的布局便於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因此,古人有評論說:「有城無台,亦如無城,是城所以衛人,台又所以衛城也。」。城牆上外側有矮雉,又稱「垛牆」,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內側的矮牆稱為「女兒牆」,是為了防止士兵行走時墜入牆下。在西安城牆四角各有一座城樓叫「角樓」。在箭樓與正樓形成的瓮城中,有通向城頭的馬道,便於戰馬上下。戰爭期間,這里是調兵遣將的咽喉要道,必須保證暢通無阻。因此守衛異常嚴格。
隨著歲月的變遷,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西安城牆的長樂門、安定門、朱雀門、含光門、玉祥門等等,這些名稱的來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興。明西安城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好了,西安城牆就參觀到這里,我們將繼續帶大家去參觀鍾鼓樓。
鍾樓和鼓樓是古代中國城市的特有建築。鍾與鼓本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最初作為禮器和樂器。大約自春秋時期,開始用於軍事指揮。古代中國城市兼有軍事城堡性質,除城市四周構築城牆,挖掘城壕,設置吊橋外,與之配套的還有在城市中心修築鍾鼓樓作為指揮中樞。平時以晨鍾暮鼓報告時辰,定時啟閉吊橋,緊急狀態時用以報警戒嚴,指揮城防。這種嚴密的城市防禦系統在明代發展到頂峰。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鍾樓和鼓樓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冠。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建築就是鍾樓,位於西安市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它建於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於西大街的迎祥觀,隨著城市中心的東移,到了明神宗萬曆10年,將鍾樓來了個整體拆遷,遷至今址。
鍾樓呈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樓高36米,重檐斗拱,華麗庄嚴。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磚砌成。樓身為正方形木質結構,外面以迴廊環繞,裡面為二層樓,樓內有木梯盤旋而上。樓內上下兩層正方形大廳里,陳列著明代以來各種名貴瓷器及紅楠木傢具,四面門上布滿浮雕畫,風格厚朴生動。樓頂為四角攢尖結構,上面覆蓋著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大圓頂高5米,金光閃閃,輝煌燦爛。
鍾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鍾,重5噸,鍾邊鑄有八卦圖案。它比鍾樓早先懸掛的銅鍾小得多。鍾樓原先懸掛的巨鍾是唐代景雲年間鑄造的「景雲鍾」。現在這口鍾收藏於西安碑林。據說,鍾樓從迎祥觀遷到今址後,雖然樓的式樣大小並沒有改變,但景雲鍾卻怎也敲不響了。沒有辦法,只有另換。為了將景雲鍾移到新建的鍾樓上,當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橋,利用橋面斜坡把景雲鍾運到了鍾樓上。據說「橋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鍾樓內西牆上嵌刻有《鍾樓歌》和《鍾樓記》碑刻。《鍾樓歌》是當年修建鍾樓的陝西巡撫龔懋賢在解職赴京時登樓所賦。詩中對鍾樓做了熱情的贊頌。《鍾樓記》是督修過鍾樓的巡撫張楷所作,詳細記述了鍾樓的身世。在鍾樓的門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畫共64幅,其中有木蘭從軍、嫦娥奔月、柳毅傳書、八仙過海等等。建國後,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對鍾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修葺,使這座古建築又煥發了昔日的風采。
與鍾樓遙遙相對的是鼓樓,樓底門洞為南北向,北通北院門,南達西大街。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與鍾樓是姊妹樓。在鼓樓的第一層北面有一面巨鼓,與鍾樓上的晨鍾形成暮鼓,所以稱為鼓樓。樓體呈長方形,基座的門洞高與寬均為6米,洞深38米。鼓樓建築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頂,重檐三滴水。樓分上、下兩層。南北檐下各有一塊匾,南為清乾隆皇帝御筆刻書:「文武盛地」,北為咸寧縣書生李允寬書寫「聲聞於天」。在鼓樓的外檐都飾有斗拱,四面有迴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繪雲形圖案,古色古香,十分美麗。鍾鼓樓交相輝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麗壯觀。
好了,鍾鼓樓的參觀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想聊的加我Q啊,朋友朋友((*^__^*) 嘻嘻……):1351339145
『陸』 作為小導游來介紹陝西名勝古跡的作文100字
游中華鱘基地
星期三上午,老師帶我們來到中華鱘研究基地參觀。
我們一下車,就來到了繁殖大廳。在大廳里,我們看見了和蝌蚪一樣大小、
顏色相同的小中華鱘。這些中華鱘才孵出十天。
然後我們來到博物館的樓上,在那裡我們觀看了一個關於中華鱘的錄像片。
從這個錄像片里我知道了中華鱘在一億四千多年前就有了,可以說是水中的熊
貓了。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洄遊魚類。在沙漠中駱駝最能吃苦,在水裡中華鱘最
能挨餓,它可以一年多不吃東西。中華鱘肉食鮮美,魚籽可以做魚籽醬,用來
補養身子。
過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標本館。在標本館里,我們看見了一個中華鱘的
標本,它足有
3
、
4
米長。中華鱘最早在中國發現的,所以命名為中華鱘。在中
華鱘的右邊有一條白鱘的標本。白鱘其實和中華鱘沒什麼區別,只是皮膚是白
色的,個頭比中華鱘小一些。往前走,我們看見一個很大很大的水池,池子里
有兩條
4
、
5
米長的中華鱘,池子中心還有四條小中華鱘。這個池子除了中華鱘
以外,還有幾條姿態不一,形態各異的小魚,這些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好像
在水中跳舞。這個水池旁邊還有十幾個小水池,裡面有白鱘和俄羅斯鱘等。
走出標本館,我們來到水簇長廊。在那裡,我看到了各種各樣,大小不一
的亞熱帶魚和一些海水魚。走出長廊,我們還看見一個魚池,裡面有三隻揚子
鱷,揚子鱷像石頭一樣,動也不動。小魚從它身邊游過也沒有一點動靜。它似
乎在冬眠。
這次參觀真高興,因為我又知道了一些知識。
『柒』 寫一篇游介紹陝西的風景名勝,人文景觀
西安人很喜歡叫這座城市為「古都」,抑或直接呼其古名——長安。更有甚者要求國家更改城市名稱,叫「長安」或「西京」。我想,這就是西安特有的文化內涵,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沉澱。盡管有高樓大廈、有高速公路、有商業中心,但西安保留著全國最完整的古城牆,為了保護地下文物,他們甚至放棄建設地鐵。這種對文化傳承的堅持在過於重視經濟建設的今天尤為寶貴。
西安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古老,繼而,我發現了她的堅持。
第一站是西嶽華山,初中時就讀過「山河表裡潼關路」的詩句,華山之險,歷來稱頌。在周圍黃土高原的大背景下,華山的岩石變得十分突出。黃土的中心竟是一座石壘的高山,怎能不令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憑借索道,我們輕而易舉地征服了北峰。但相比於其餘的東、南、西、中四峰,北峰不過是半山腰上的一個平台。也許是古人知道華山難爬,所以稱此為北峰,聊感安慰而已。抬頭望去,海拔2187米的南峰高高在上,剛剛還埋怨這來回110元的索道費太貴,現在才發覺值得,否則爬死也到不了山頂。
沒有爬到頂端,我便打起了退堂鼓。第一站就遇到了本次旅遊的第一大遺憾——沒有徵服華山,寫景作文《描寫陝西景物的作文》。但是,看過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險峻,相信不虛此行。
如果要評一個「最名不符實獎」,我想西安將有兩樣東西入眩一是羊肉泡饃。來西安前總認為它是陝西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象徵,一見之後,不過是將羊肉湯澆在碎面餅之上,遂大失所望。另一個便是鍾樓。初到西安,問當地人何處最好玩時,十有八-九都推薦了鍾樓、鼓樓。它的地位就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世界之於上海。記得當時有人到上海來玩,總會被問「大世界去白相過嗎?」去過,那很好。沒去過,哎呀,你怎麼大世界也不去?可惜埃於是,我對鍾樓、鼓樓也充滿期待。
鍾樓位於西安市的正中心,周圍車水馬龍,因此鍾樓就好象車流中的一座孤島,需要由地道才能抵達。沿著地道走了一大圈,方找到鍾樓的入口。拾級而上,才發現那不過是一個二十多米高的平台。所謂「一覽」西安市區根本不可能,更不用說「鳥瞰」了。匆匆游覽一圈便走了下來,心中還暗自慶幸——還好沒有買鍾樓、鼓樓的套票。第二天,從買套票的團友之抱怨聲中,我更覺慶幸,似乎還有些幸災樂禍了。
『捌』 陝西旅遊名勝古跡,寫一篇幽默,風趣,又吸引人的簡短導游詞
遊客朋友們,大家抄好!歡迎來到中襲華文明發源地之一的陝西。您想見識歷史上大秦帝國橫掃六國的浩盪雄兵嗎?請跟我去咸陽看一看秦始皇陵兵馬俑;您想感受一下千古帝都的雄奇壯闊嗎?請您隨我去西安逛一逛故宮;您想和千古美人楊貴妃一樣泡溫泉嗎?請讓我帶大家去華清池享受一下,做一回「楊貴妃」。
『玖』 陝西某個旅遊景點簡短的導游詞!
學習學習學習學習學習學習學習學習
『拾』 寫一份西安三個景點的導游詞!
兵馬俑 一號坑為東西向的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四周各有五個門道。坑東西兩端有長廊,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中間為九條東西向過洞,過洞之間以夯土牆間隔。這個坑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軍陣主體面向東,在南、北、西邊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擔任護翼和後衛;東面三排武士為先鋒。九個過洞內排列著戰車與步兵的龐大主體軍陣,每個過洞內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戰袍,有的著鎧甲,中間配有戰車,每輛戰車後有 御手一名,車士兩名。 二號兵馬俑坑於1994年3月1日開始正式發掘。全坑劃分20X20米的24個探方。每個探方又以十字隔梁分成4個大小相等的小方。二號俑坑上部覆蓋的表土已被清除,棚木遺跡已揭示出來。圖中所示是二號俑坑發掘現場的局部情況。 三號坑面積520平方米,呈「凹」字形狀。出土戰車一乘,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內陶俑以夾道式排列,它是秦軍陣的指揮中心。 陵銅車馬出土於秦始皇陵西側20M處,1980年局部試掘銅車馬坑時,在一木槨內出土一前一後縱置的兩輛大型銅車馬,出土時已殘破,經修復後恢復原狀。 秦始皇帝陵位於西安市臨憧區東的驪山北麓。通過考古勘探,在陵園內外已發現各種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員的墓葬500餘座。陪葬坑中比較重要的有:兵馬俑坑、銅車馬坑、馬廄坑、珍禽異獸坑、石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吏俑坑、青銅水禽坑,以及各種附葬坑等。另外,在陵園內外還發現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大量的宮殿建築遺址。整個陵園猶如一座豐富的地下文物寶庫。它是中國歷代帝王陵中規模最大、埋藏物最多的一座陵園。大雁塔看到這座唐代建築,你們一定會又感嘆又好奇吧?首先一個問題就是此塔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按照印度佛教傳說,當初佛教有大乘與小乘兩派,小乘佛教不忌葷腥。有一天,正是菩薩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卻買不到肉下飯。這時天空中一群大雁飛過,一個和尚望著雁群自言自語:「今日增房無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薩一定不會忘記這是什麼日子。」話音未落,領頭的大雁便折翅墜地。於是全寺和尚大驚失色,認為這定是菩薩顯靈。他們就在大雁墜地處建造石塔,並戒絕葷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稱大雁塔。 大雁塔在建時高60米,5層,磚表土心,光碟梯。後塔心磚縫草木叢生,漸趨頹廢。經武則天長安年間、唐玄宗天寶年間、後唐長興年間幾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長高了4.5米,還加了兩層。底層每邊長25米,基座為方形,邊長45米至48米,每層四面均有券門,塔內裝有樓梯。塔底層門楣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尤其是西門楣的釋迦牟尼佛說法圖,上刻當時廢殿建築的寫真圖,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是研究後代佛教文化和建築藝術的珍貴資料。塔南門東西兩側的磚龕內鑲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兩碑都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國家保護的珍貴書法原刻,是研究古代書法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完全可以這樣說,這座仿木結構的樓閣式方形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是我國佛教建築中的傑作。 西安城牆、鍾樓和鼓樓今天我們將去參觀西安城牆、鍾樓和鼓樓。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牆,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後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禦設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築城牆。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牆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陝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築城牆的序幕。歷時8年修築完的城牆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牆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乾燥之後,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城牆最外圍是護城河,也叫「城壕」,是城牆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繞西安城牆的護城河寬20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鍾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啟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生戰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為堅固封閉的戰斗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爭時,又是攻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禦設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突破是採用了券拱式城門,以防止敵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厘米的木板製成,一扇城門用木材2.8立方米,門扇上下橫匝著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就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為了提高城門防禦的保險系數,城門實際上由三重組成,即:閘樓、箭樓和主樓。閘樓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橋。兼用來打更。敵人攻入閘樓城門,好似進入瓮內,會受到來自四面居高臨下的攻擊,因此樓下這一空間也叫「瓮城」。箭樓在正中,正面和兩側都有窗戶,供射箭用。箭樓與箭樓之間用圍牆連接起來的也叫「瓮城」,可屯兵。正樓在最里,正樓上面的城樓是城門的主體建築,是主將鎮守指揮所在。城牆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個突出於城牆主體之外的敵台,俗稱「馬面」。整個城牆上共有「馬面」98座,「馬面」上面的建築叫敵樓,兩個敵台之間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為60米,為「一箭之遙」。這樣的布局便於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因此,古人有評論說:「有城無台,亦如無城,是城所以衛人,台又所以衛城也。」。城牆上外側有矮雉,又稱「垛牆」,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內側的矮牆稱為「女兒牆」,是為了防止士兵行走時墜入牆下。在西安城牆四角各有一座城樓叫「角樓」。在箭樓與正樓形成的瓮城中,有通向城頭的馬道,便於戰馬上下。戰爭期間,這里是調兵遣將的咽喉要道,必須保證暢通無阻。因此守衛異常嚴格。 隨著歲月的變遷,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西安城牆的長樂門、安定門、朱雀門、含光門、玉祥門等等,這些名稱的來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興。明西安城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好了,西安城牆就參觀到這里,我們將繼續帶大家去參觀鍾鼓樓。 鍾樓和鼓樓是古代中國城市的特有建築。鍾與鼓本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最初作為禮器和樂器。大約自春秋時期,開始用於軍事指揮。古代中國城市兼有軍事城堡性質,除城市四周構築城牆,挖掘城壕,設置吊橋外,與之配套的還有在城市中心修築鍾鼓樓作為指揮中樞。平時以晨鍾暮鼓報告時辰,定時啟閉吊橋,緊急狀態時用以報警戒嚴,指揮城防。這種嚴密的城市防禦系統在明代發展到頂峰。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鍾樓和鼓樓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冠。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建築就是鍾樓,位於西安市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它建於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於西大街的迎祥觀,隨著城市中心的東移,到了明神宗萬曆10年,將鍾樓來了個整體拆遷,遷至今址。 鍾樓呈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樓高36米,重檐斗拱,華麗庄嚴。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磚砌成。樓身為正方形木質結構,外面以迴廊環繞,裡面為二層樓,樓內有木梯盤旋而上。樓內上下兩層正方形大廳里,陳列著明代以來各種名貴瓷器及紅楠木傢具,四面門上布滿浮雕畫,風格厚朴生動。樓頂為四角攢尖結構,上面覆蓋著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大圓頂高5米,金光閃閃,輝煌燦爛。 鍾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鍾,重5噸,鍾邊鑄有八卦圖案。它比鍾樓早先懸掛的銅鍾小得多。鍾樓原先懸掛的巨鍾是唐代景雲年間鑄造的「景雲鍾」。現在這口鍾收藏於西安碑林。據說,鍾樓從迎祥觀遷到今址後,雖然樓的式樣大小並沒有改變,但景雲鍾卻怎也敲不響了。沒有辦法,只有另換。為了將景雲鍾移到新建的鍾樓上,當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橋,利用橋面斜坡把景雲鍾運到了鍾樓上。據說「橋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鍾樓內西牆上嵌刻有《鍾樓歌》和《鍾樓記》碑刻。《鍾樓歌》是當年修建鍾樓的陝西巡撫龔懋賢在解職赴京時登樓所賦。詩中對鍾樓做了熱情的贊頌。《鍾樓記》是督修過鍾樓的巡撫張楷所作,詳細記述了鍾樓的身世。在鍾樓的門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畫共64幅,其中有木蘭從軍、嫦娥奔月、柳毅傳書、八仙過海等等。建國後,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對鍾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修葺,使這座古建築又煥發了昔日的風采。 與鍾樓遙遙相對的是鼓樓,樓底門洞為南北向,北通北院門,南達西大街。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與鍾樓是姊妹樓。在鼓樓的第一層北面有一面巨鼓,與鍾樓上的晨鍾形成暮鼓,所以稱為鼓樓。樓體呈長方形,基座的門洞高與寬均為6米,洞深38米。鼓樓建築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頂,重檐三滴水。樓分上、下兩層。南北檐下各有一塊匾,南為清乾隆皇帝御筆刻書:「文武盛地」,北為咸寧縣書生李允寬書寫「聲聞於天」。在鼓樓的外檐都飾有斗拱,四面有迴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繪雲形圖案,古色古香,十分美麗。鍾鼓樓交相輝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麗壯觀。 好了,鍾鼓樓的參觀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