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第六感昆島度假村

第六感昆島度假村

發布時間: 2021-02-06 21:39:06

『壹』 越南昆島第六感酒店多少錢一晚啊

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貳』 都說女人有第六感,第六感是什麼呢

人有第六感官,女人當然有這第六感官呢!

人的第六感有十種表現
1:曾經做過一些夢,夢境果然真得發生了。
2:曾經到過一個新地方,發現那裡的景物都是熟悉的,但以前從未涉足過此地。
3:在別人正要開口說話之前,常知道他要說什麼。
4:常會有很正常的預感。
5:有時身體會有奇異的感覺,例如皮膚或體內器官的刺痛或螞蟻爬的感覺。
6:在電話鈴響之前,能預知它就要響。
7:曾經想到一個很久未見的人,果然在兩天內就與他相遇了。
8:曾經想到一些生理反應,如窒息感,全身乏力等,不久就發生了災禍。
9:曾經做過一些色彩繽紛的夢。
10:曾經聽見一些無法解釋的聲音。

人的第六感
國外把人的意念力或精神感應稱為人的第六感覺,又稱超感覺力(英文簡寫成ESP)。我們來看一下以下的事例。 美國新澤西州一個廣告公司職員基爾·依古魯斯,讓別人用皮革眼罩把他眼睛蒙上,他全憑精神感應,騎著自行車在交通擁擠的大街上行走了15公里,沒有碰到任何障礙物。 事後,依古魯斯說,他完成這一測驗的秘密,是他接收了後面跟著的3個人發出的「決念波」。 在美國斯坦福研究所受測驗的ESP人斯萬(當時43歲), 據說他能透視世界各地,准確度為90%,他用透視力畫出美國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上的秘密基地,竟比偵察衛星拍攝的照片還准確。他還正確無誤地判斷出了美國國內奈基導彈基地的位置,使軍方目瞪口呆。
雙胞胎的第六感應該很強。第六感不是你故意去感覺的,而是不經意間覺察到的.

一般認為,「第六感」這個詞與「直覺(intuition)」大致吻合。但描述直覺不只是「第六感(thesixthsense)」這個詞,其他還有:預感(hunch)、靈感(inspiration)、洞察力(insight)、內在的聲音(innervoice)或預兆(foreboding)。我個人認為,使用「直覺」和「第六感」更能代表現代心理學對這個問題的解釋。直覺是指沒有使用五官反射作用的感覺,而「第六感」和「潛意識」這個詞在定義方法上是相同的,它們是一個集合的排除法的界定。
西方心理學家認為,意識是通過五種感官:聽覺、視覺、味覺、嗅覺和觸覺來接收外在的刺激,然後整理分析,最後確實認識。而潛意識會接受到更多由意識層面所遺漏的東西,它們不是透過語言或邏輯推理而得。這些訊息經年累月的儲存在腦里,是我們不曾察覺的。當它們浮現到意識層面、成為一種可辨認的感覺時,就是我們所說的「直覺」、「第六感」。
也就是說,第六感是潛意識的漂浮物,並且是可以能過意識辨認的漂浮物。
前五感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

《尋找人類第六感》
眾所周知,生理學上將人類的感官分成五種: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從分子水平上看,這種劃分甚無道理。我們對外界刺激的感覺,是通過被稱為受體的蛋白質進行的。視覺比較獨特,通過光受體感覺光線刺激,但聽覺和觸覺實際上是同一類,都是通過機械性受體感覺機械刺激。嗅覺和味覺也是同一類,它們具有化學受體,感受化學分子,只不過,嗅覺感受的是氣體分子,而味覺感受的是液體分子。所以這五種感官,實際上是三種。除此之外,我們身體還有其他的感覺,例如傷痛性受體感受疼痛,溫度受體感受冷熱,滲透壓受體感受滲透壓,等等。這些感覺沒有形成專門化的感覺器官,沒有被算在內。
在動物界還普遍存在著第六種感官:對外激素的感覺。外激素是由動物分泌的化學物質,用於影響同種動物(通常只針對一個性別)的行為。從單細胞的原生生物、昆蟲,到哺乳動物都用外激素相互聯系。蛾用外激素尋找配偶,螞蟻用外激素調節社會行為、標記食物線索,哺乳動物用外激素標記領地、發出警告以及尋找配偶。在哺乳動物中,外激素與尿液、汗液、性分泌液一起排出,並很快地蒸發、擴散開去。感覺外激素的器官叫做犁鼻器,這是一個位於鼻中隔底部的軟骨結構。雖然其感受器位於鼻腔內,但是外激素感覺和嗅覺並不相同。嗅覺感受器位於鼻粘膜,有大約一千種化學受體與嗅神經元相連。它感受的是氣體化學分子,產生的神經信號被傳導到鼻腔上方的嗅球,再通過嗅神經傳導到大腦皮層的嗅覺區域進行處理,引起復雜的生理、心理反應,幾乎總是有意識地感覺到的,並且經常喚起回憶。外激素的化學受體是一類特殊的細胞表面受體,種類要比嗅覺的化學受體少得多。外激素的神經元也不像嗅覺神經元那樣有鞭毛,它不能感受氣體化學分子,而只感受液體分子。哺乳動物的外激素許多是蛋白質大分子,難以揮發,即使是通過空氣傳播的,也是以液體的形態,還有的外激素是通過嘴巴(比如互相舔舐)而抵達犁鼻器的。外激素與受體的作用,類似於體內激素和受體的作用,它產生的神經信號的傳導路線也與嗅覺不同,先被傳導到「副嗅球」,然後抵達下丘腦、垂體這些控制激素(特別是性激素)分泌的區域。對外激素的感覺,完全是下意識的。它沒有味道,不會喚起回憶,其產生的反應與以前的經歷無關。它導致的,乃是一種進化而來的本能反應。
我們對哺乳動物外激素作用的了解,主要是通過對鼠類做的實驗。在一個實驗中,讓一個籠子里的老鼠持續幾天生活在緊張的環境中,然後把它們取出轉移到另一個房間。原來的籠子不做清理(這樣可保留殘余的外激素),放入原先在安靜的環境中悠哉游哉的老鼠,半個小時後,這些老鼠也和前面的那些老鼠一樣變得神經兮兮,焦躁不安,抽血檢查,發現血液中有大量的為對付緊張環境而分泌的激素。顯然這些激素是在舊房客留下的外激素的刺激下分泌的。
外激素不僅能用於進行感情交流,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影響生殖活動。雌鼠在正常情況下,大約每五、六天會發情一次,也就是排卵並允許雄鼠交配。如果一個籠子里養的雌鼠數量過多,雌鼠的發情(排卵)將會被抑制。但是,如果將其中某隻雌鼠的犁鼻器摘除,她就會有正常的發情周期,說明對發情的抑制是由於其他雌鼠分泌的外激素引起的。對那些發情受抑制的雌鼠,如果聞雄鼠排泄的尿液,抑制就會被解除。那些發情期正常的雌鼠,在聞了雄鼠的尿,甚至是從尿中提取出來的蛋白質,則會提前發情,那些從未發情過的「處女鼠」也會因此提前首次發情。但是如果把雌鼠的犁鼻器摘除,雄鼠的尿就不再能發揮作用,說明這種作用也是由外激素導致的。同樣,雌鼠的外激素也會對雄鼠產生影響,會刺激雄鼠雄性激素的分泌,導致一系列的生殖行為。如果把雄鼠的犁鼻器摘除,他們就不再對雌鼠感興趣,不願意交配。
能不能在分子水平上做類似的實驗,即不把整個犁鼻器摘除,而只把某個與外激素通訊有關的基因去掉呢?在犁鼻器中,有一種叫做TRP2的蛋白質,被認為與傳導外激素信號有關。最近,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將產生這個蛋白質的基因從雄鼠體內「敲除」,這樣的雄鼠不再製造TRP2蛋白,無法接收外激素的刺激,預計將會使雄鼠失去交配的興趣。但是,把這種「敲除」老鼠與發情雌鼠放在一起,卻能正常交配,這出乎研究人員的意料,使他們很感失望。他們進一步研究這些「敲除」雄鼠的行為是否有別的異常。把雄鼠放在一個籠子中養一段時間後,它就把這個籠子視為自己的領地,如果放進別的雄鼠,會遭到襲擊。這種好鬥行為也是因為外激素的刺激引起的。但是,把雄鼠放進「敲除」雄鼠的籠中,「敲除」雄鼠卻失去了攻擊性,而且奇怪的是,他竟然試圖與新來的雄鼠交配。如果把雌、雄鼠同時放入,「敲除」雄鼠將不做選擇地試圖與二者都交配。這些失去了TRP2基因的雄鼠,變成了溫順的、亢奮中的雙性戀老鼠:製造愛,而不製造戰爭。(發表於美國《科學》雜志2002.2.22.)
外激素的作用還和基因差異有關。這涉及到一大類被稱為組織相容性基因的基因。它之所以得了這個名字,是因為在做器官移植時人們發現,在有相同或相似的這類基因的兩個個體之間做器官移植,不容易發生免疫排斥。鼠類的組織相容性基因被稱做H-2基因,它有許多套。在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培育了一群老鼠,它們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只有H-2基因有兩種。在讓它們配對交配時,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沒有料到的奇怪現象,雄鼠傾向於與自己的H-2基因不同的雌鼠交配。用一個簡單的實驗可以證明這與外激素有關。在鼠窩的兩個房間中,分別灑上兩種雌鼠(一種H-2基因與雄鼠相同,一種不同)的尿,把雄鼠放進來,十次有八次它會跑進由不同的H-2基因的雌鼠灑下的尿的房間,而如果房間里灑的是兩種雄鼠的尿,則雄鼠選擇房間的概率相同。反過來,讓雌鼠選擇,她也傾向於選擇有不同的H-2基因的雄鼠。由於這些老鼠的其他基因完全相同,說明這種對配偶的偏愛,完全是由於H-2基因的不同引起的。組織相容性基因被視為個體的標志,動物傾向於與攜帶不同的組織相容性基因的異性交配,可以視為一種防止近親交配的本能行為。
人類也有組織相容性基因,稱為HLA基因。和老鼠一樣,HLA基因似乎也和人類的擇偶有關。在美國南達科他州一個閉塞的社區,研究人員對其成員的HLA基因分布做了調查。該社區的成員基本上都是早年移民的後代,內部通婚,很少有外來人口,因此HLA等位基因的種類相對較少。抽取血樣檢測HLA基因後發現,年輕人傾向於與那些與本人的HLA基因不同的人結婚,而避免HLA基因相同的。在1994年,幾名瑞士動物學家做了一個更直接的實驗。他們找來一批男子,叫他們在星期天晚上用無味肥皂洗澡,然後穿上一件襯衫,連續穿兩個晚上,星期二早上交上襯衫。研究者把襯衫放在紙箱中,蓋上開一個小洞,讓處於月經周期中點(此時嗅覺最靈敏)的女子來聞這些襯衫,並記下其感受。每個受試女子要聞七個樣品,一個是干凈的襯衫,三個是那些HLA基因與她相似的男子穿過的,另外三個是那些HLA基因與她差別較大的男子穿過的。結果表明,女性喜歡乃至於陶醉於那些HLA基因與她差別大的男子的體味,卻討厭那些HLA基因與她們相似的。有意思的是,對於那些服了避孕葯的女性(體內激素水平與孕婦相似),結果剛好倒了過來。而且,那些HLA基因差異大的男子體味,往往讓受試的女子想起現在或以前的配偶。在1997年,這個研究小組對男、女的情況同時做了實驗。他們讓121名男人和女人聞6件襯衫,其中2件是女人穿過,4件是男人穿過的。然後讓他們對襯衫的味道打分。這個實驗顯示受試者非常不喜歡有與他們相似的HLA基因的人的體味,而對與之HLA基因差異大的人的體味,只略不喜歡或無所謂喜不喜歡,而且後者往往讓他們想起自己的配偶或以前的配偶。有趣的是,這種喜歡程度只和HLA基因有關,而和性別無關:一個男人給一件被另一個男人穿過的襯衫味道打了本次實驗得到的最高分。
鼠類顯然是用外激素來傳遞組織相容性基因差異的信息,但是人類卻可能用的是普通的體味,外激素是否也在人類擇偶中發揮了作用,難以確認。事實上,生物學家一直否認人類人類有外激素。直到1971年,當時在哈佛大學(現在在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家瑪薩•麥克林托克(Martha McClintock)發表的研究,才首次使學術界開始認真對待人類可能也能不知不覺地用外激素傳遞信號。
民間向來有一種說法,住在一起的女性的月經周期會變得同步,但這種說法一直沒有得到證實。麥克林托克對此做了認真的研究。她對一座大學生宿舍的135名女大學生做了調查,發現生活在同一個宿舍的人(生理距離靠近)以及感情密切的好友(心理距離靠近),其月經周期都同步,以既是室友又是好友的人同步得最好。隨後其他研究人員重復了類似的調查,雖然發現例外(比如服避孕葯的女性,其月經周期由避孕葯中的雌性激素決定,不會與他人同步),但大多數都證實了麥克林托克的結果。月經周期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這些女大學生都處於類似的生活環境中,月經同步會不會是因此導致的呢?麥克林托克排除了這種可能性,因為那些在同一時間住在同一座宿舍,但是既不是室友也不是好友的女大學生,她們的月經並不同步。還有一種可能,這些室友或好友通過微妙的社會交流使得月經周期保持同步。室友或好友一般都相互知道月經情況,通過獲得這種信息有可能下意識地控制了月經。這種可能性難以排除。但是麥克林托克主張第三種可能性,即這些女大學生是通過外激素相互影響月經周期的。
為了證實這個設想,麥克林托克首先用鼠類做實驗。如果將雌鼠關在同一個籠子里,她們的發情周期也會同步。麥克林托克將兩組雌鼠分別關在兩個籠子中,中間用一條通風管道連起來,並讓風從一個籠子通過這條管道吹向另一個籠子。她發現,如果在上風口籠子中養的是發情前的雌鼠,那麼下風口籠子中雌鼠的發情周期就會延長;如果在上風口籠子中養的是發情後的雌鼠,那麼下風口籠子中雌鼠的發情周期則會縮短。麥克林托克因此認為,雌鼠的發情周期同步,是通過兩種作用相反的外激素進行協調的。在1998年,麥克林托克對人類進行了類似的實驗。她的實驗對象是29名年齡在20到35歲之間的年輕婦女。這些婦女不能服避孕葯,其中有9名每天用沒有味道的皂洗澡,洗完澡後將棉花墊放在腋下收集分泌物。麥克林托克推測人的腋下會分泌外激素,因為那些確知能用外激素通信的哺乳動物在腋下都有分泌外激素的腺體,而且女性到了青春期,腋下開始會分泌明顯的體味,表明這里發生了與生殖有關的化學變化。棉花墊在腋下放置8個小時後,被收集起來剪成小塊,讓剩下的20名婦女在早晨用它們塗擦鼻子下方,在6小時內不要洗被塗的地方。這個實驗做了兩個月,結果與在雌鼠實驗中發現的相同:從排卵前(相當於雌鼠的「發情前」)的婦女收集來的腋下物質會使所有接受者的排卵日期提前並使月經周期縮短,而從剛剛排了卵的婦女收集來的腋下物質會使排卵日期推遲並使月經周期延長。由於在收集之前剛剛洗過澡,這些腋下物質並沒有可覺察的味道,因此起作用的不太可能是普通的體味,而是某種無味的化學成分。其作用又與雌鼠的外激素相似,表明可能也是外激素。
在2000年,麥克林托克又宣布,外激素不僅能調節人的生理狀態,對心理狀態也會發生影響。她測試的是兩種人體分泌的類固醇:男性分泌的雄甾二烯酮(androstadienone)和女性分泌的雌甾四烯(estratetraene)。這兩種激素本身是無味的,但經常分別被加到女用香水和男用科隆水中,它們被認為分別能吸引男性和女性。麥克林托克研究組讓10名男人和10名女人在鼻子底下和脖子上的一個點塗上用丙二醇稀釋的這兩種類固醇。在做對照時,在同一地方塗上不加類固醇的丙二醇。然後研究者對試驗對象做了一系列心理測驗,比較這些化學物質對他們的思維和心理狀態產生的影響。測試對象進入實驗室回答問卷,經過一段時間,參與實驗的興奮心情過了之後,情緒就會低落,甚至會生氣。但是對那些塗了類固醇的女性,不管塗的是雄甾二烯酮還是雌甾四烯,自始至終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而類固醇對男性的作用恰好相反,塗了以後心情反而變得更壞。測試對象在接觸類固醇之後6分鍾,心理狀態就能發生改變。2001年,麥克林托克實驗室提供了類固醇影響人腦功能的直接證據。他們發現,在吸入雄甾二烯酮後,大腦的下皮質和新皮質區域的血糖利用率發生了廣泛的變化。這些區域並非專門用於嗅覺,其變化模式與那些能影響心理狀態的化學物質相似。這就表明了化學物質即使未被有意識地察覺到,也能改變大腦的新陳代謝和功能。
在麥克林托克最近宣布這一系列發現之前,就有多人宣布發現、提取出了人類性外激素,並且將提取物、合成物投入市場銷售。但是由於這些研究帶著強烈的商業動機,其可靠性向來受到懷疑。麥克林托克實驗室提供了更為直接、可靠的證據,但是爭議並未因此平息。雄甾二烯酮和雌甾四烯能在人的血液中檢測到,但是我們不知道它們是否被散發到體外,更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它們是否真的在發揮作用。即使人體在散發外激素,我們也未能確認它們能通過什麼途徑被他人接收。跟其他哺乳動物不同,人類的犁鼻器是高度退化的。在胎兒和新生兒中,很明顯有犁鼻器結構。新生兒似乎也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後代一樣,能通過母親乳頭散發的外激素尋找乳房。但是隨著嬰兒的成長,犁鼻器逐漸退化。對564名成年人所做的解剖表明,70%的人不具有犁鼻器結構,剩下的30%的犁鼻器也是高度退化的。在成年人犁鼻器中未能找到神經元,也沒能發現有犁鼻神經傳遞信號。因此,成年人的犁鼻器不太可能具有功能。那麼,如果外激素能影響成年人的行為的話,又是如何進入體內、傳遞神經信號的呢?對兔子和豬的研究表明,外激素也能通過嗅覺組織傳遞信號。2000年8月洛克菲勒大學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根據這項研究,檢測人類外激素的受體似乎存在於嗅覺細胞中。已知鼠類存在著多達一百多種外激素受體基因,根據這些基因的序列,研究人員在人類基因組序列中進行搜索,看是否存在與外激素受體相似的基因序列。他們找到了8個類似的人類基因序列,但是有7個是不具有功能的「假基因」,只有1個是真基因。這個被稱為V1RL1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主要存在於人的鼻粘膜中。對11名來自不同族群的人的基因進行了檢測,發現有兩種V1RL1基因,結構略有差異。也許人類還有其他類似外激素受體的基因,不過不太可能有很多。這種受體是否在人類中真正發揮了檢測外激素的作用,也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人類的行為當然不會受任何單一因素的決定。人的擇偶、求偶、性行為和繁殖行為受到無數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的影響。即使僅僅考慮生理因素,也同時涉及了幾乎所有的感官。人類無以倫比的大腦皮層使我們能夠同時處理和綜合來自各種感官的信息,而不會只受某種感官的操縱。因此可以肯定,外激素即使能夠影響到人的行為,也決不會像在其他哺乳動物中那樣起決定性的作用。尋找人類第六感的過程,恰恰使我們進一步了解到人類行為的復雜性,而影響它的因素,有的就像外激素那樣難以捉摸。
參考資料:原載於《科學畫報》2002年第5期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