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卦山聖母廟景點介紹

卦山聖母廟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1-01-30 01:52:00

Ⅰ 卦山的建築時間

天寧寺創建於唐貞觀元年(627年),是卦山諸多寺廟中創建最早、規模最專大的佛教寺院屬。相傳中國佛教華嚴宗初祖法順(亦稱杜順)(557-640年)曾在此山講經說法而建寺,又因為有太原節度使李說夫婦的捐助擴建而成為唐代華嚴宗巨剎。明清時代,又增建了聖母廟、卦山書院、朱公祠等,殿堂樓閣,鱗次櫛比,成為規模宏偉的古建築群。卦山山峰聳峙,層巒迭嶂,古柏蒼翠,千姿百態,襯托出古寧寺幽雅風姿。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創建,後經歷代擴建與重修。現存建築多為明清遺構。山門內兩廊有古唐碑、明鐵碑、歷代重修碑,書法或蒼勁挺拔,或飽滿穩健,功力頗深。卦山天寧寺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西省德育基地。每年大年三十,交城附近的老百姓便會尋蹤而至,去聆聽寺內零點的鍾聲響起。當宏亮的鍾聲伴隨著風過松林的濤聲,在山間此起彼伏地傳遞時,早早趕來的人們便會紛紛燒上新年的第一炷香,在送走既往的一年的同時,祈禱新的一年裡全家幸福平安。大年初一這一天,天寧寺全天開放,迎接從四面八方涌來的善男信女與觀光者,跑步上山參拜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山上山下熱鬧非凡。

Ⅱ 交城卦山 景點怎麼樣 好玩嘛 有沒有具體的線路和門票聯系方式

說的太好 估計你會失望 不過也值得一游 進山的路上可以看到華陵 有出租可以上去 10塊 ,門內票40 ,你可以跟他搞,如容果你是早上8點以前的話不用花錢的 ,上山鍛煉的人很多 。至於線路嘛,看你是哪裡,建議你穿一雙舒適的鞋。

Ⅲ 山西卦山介紹

卦山
山位於交城縣城北3公里處距太原67公里。

卦山因山的形狀酷似八卦而得名。這里八峰聳峙專,層巒疊屬嶂,古柏參天。古柏為卦山的一 大奇觀,其樹形怪異,趣味橫生,別有風韻。 卦山,是融自然風光和千年古剎為一體的三晉著名旅遊景點。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參天、寺宇巍峨、華嚴道場而早在唐代就聞名遐邇。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將它躋身於三山五嶽的行列,稱譽為「第一山」。

清代,曾有人將「黃山之松、卦山之柏、雲棲之竹」列為華夏樹木奇觀。卦山古柏紮根於懸崖絕壁,鑽岩抱石,姿態各異,著名的有龍抓柏、牛頭柏、連理柏、文武柏等,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古往今來流傳有許多神秘美妙的神話傳說。

天寧寺創建於唐貞觀元年(627年),是卦山諸多寺廟中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相傳中國佛教華嚴宗初祖法順(亦稱杜順)(557-640)曾在此山講經說法而建寺,又因為有太原節度使李說夫婦的捐助擴建而成為唐代華嚴宗巨剎。明清時代,又增建了聖母廟、卦山書院、朱公祠等,殿堂樓閣,鱗次櫛比,成為規模宏偉的古建築群。卦山天寧寺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西省德育基地。八卦 米芾 佛教

Ⅳ 卦山的特詳細資料,謝謝~

卦山
與石壁山一樣,交城縣的另外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卦山,雖然都和通衢大道近在咫尺,但如果不是熟悉之人,即便你從它近旁走過,也斷然不會知曉身邊不遠能有如此一個好去處。世言「真人不露相」,卻不知還有「真山不露相」者同樣存在。
卦山很奇,也很怪--奇就奇在它的山形排列、群峰錯落竟然能與古老的陰陽八卦圖形相巧合,怪則怪在古人何以能夠發現這種自然與文化巧合的奇異現象存在。明末清初時大哲人顧炎武先生的學生潘耒,此人與他的老師一樣通今博古,學問宏闊,且更好交遊。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師生同游卦山,游後潘耒有《卦山》五言長詩一首傳世,詩中就有「森如六爻列,錯若萬卦排」這樣一些對卦山特有景緻的逼真描寫。潘耒其人曾參與《明史》的纂修編撰工作,詩文典型,故清人沈德潛編輯的《清詩別載集》即將潘耒的《卦山》一詩收錄其中。而事實上早在唐以前,卦山應該已經名播天下,時人或又將卦山稱為「萬卦山」。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時,在接近卦山頂巔的地方已創建了至今仍然保存完整的石佛堂;唐德宗李適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唐高祖李淵堂弟李神通的後人李說,又在卦山懷抱中開始增建普光明殿等。這些都說明至少是在唐代時,世人已經認識了卦山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而且是一塊山形自然酷似八卦卦爻形獎的難得的風水寶地。然而,讓人感到十分奇慘和萬般不解的卻是,既然卦山的山體形態與八卦卦爻形天然巧合,而且早有了一個「卦山」名號,那麼,為什麼唐初時的人們不在這里建一座道觀,而偏偏要建一座佛寺呢?須知,道教從東漢初創時就已經將八卦圖案其佈道活動中最具本質牲的基本符號,何況唐初從李淵開始,更公開宣稱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後代,而且在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下詔欽定三教次序,使天下崇教者從此有了尊卑等級。即道教為國之首教,儒教次之,佛教則更排在儒教之後。從唐武德八年到唐貞觀元年,僅僅兩年之隔,究竟是人們有意冒犯李唐皇帝的尊嚴呢,還是他們根本就無視這座「萬卦山」本身的存在呢?顯然,這里多少有一點蹊蹺。
卦山很美,一直很美--美在三方面:山美,人稱「卦岳爻峰」,錯落有致,主峰太極峰與「三十三天」坐北向南,充滿了神靈之氣;水美,卦山山外西有瓦窯河,東有磁窯河,錦繞玉帶,且山中又懷抱著靈泉、龍泉、漿水泉、遍布著清爽之氣;樹美,古人曾將卦山之柏與黃山之松相比,卦山柏中名柏尤多,如七星柏、龍爪柏、虎頭柏、二仙柏和綉球柏等等,一株株蒼古遒勁,神靈活現,蔥郁中又展現出一種原始的生動情氣。清初,江南才子朱彝尊登卦山,曾在天寧寺以《卦山題名》文題壁。文中記下了他游卦山時所見到的壯麗一幕。語稱:「日將暮,風雨驟作,乃留宿僧舍。曉起登峰以望,白雲蓬蓬,彌漲柏谷。下視城郭,出沒霧中,若方艦之浮於海。」無論是八卦或六十四卦,其表現出的本質都應該是氣之變化。三百餘年前朱彝尊的這一段精彩描述,不僅僅只是在此記載了他的一瞬主觀感受,而更珍貴的則是他在不意之間已經忠實客觀地記錄下了當年卦山的一般生態氣象。熟悉卦山地形的人們都把卦山形象地比喻為一隻大盆子。使多少遊人感到詫異的是,若在這只「大盆子」裡面舉目眺望,「盆」內皆為蔥郁茁壯的古柏,而再看「盆」外進,卻在四周近鄰山上再也找不到樹林,找柏樹則更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今人解光啟先生曾將當地流傳許鐓的一個叫作「聚寶盆」的民間傳說故事完整記述了下來。故事中講古時卦山天寧寺中曾養著一頭小毛驢,監寺和尚派小和尚每天割青草來喂驢,並規定割草得每天換一個地方,以免壞了山中風景。可是時間長了,監寺和尚發現小和尚偏偏只在一個地方割草,而且這地方的草割過還像沒割似的。監事和尚很奇怪,趁天黑在這個地方挖地三尺看有什麼寶貝。後來挖出一個破瓦盆,看看沒什麼用,就用它喂狗。誰知用這瓦盆喂狗竟發現這瓦盆中的狗食竟越吃越多。到此,監寺和尚才知道瓦盆是個寶。於是他把瓦盆收起來放元寶,瓦盆中的元寶也由一變十,越變越多。此事很快傳到山外,有人就想盜走瓦盆。情急中監寺和尚只好夜裡把破瓦盆悄悄埋藏在一棵扭扭柏的樹根下。等到第二天天亮時,監寺和尚想再找回那瓦盆,可他未曾想到,此時的卦山竟到處都長滿了扭扭柏,而破瓦盆卻再也找不回來了。顯而易見,這個「聚寶盆」的傳說故事並未真正解開大家的疑問。看來,如果說前面提出的「卦山為什麼不建道觀建佛寺」的問題是一個歷史文化之謎的話,那麼,後面這個「為什麼卦山柏林茂盛而卦山四周近鄰之山卻連樹都不長」的問題,則應該是一個自然生態之謎了。
「交城山、交城水、交城山水實在美。」這是一首自明清以來就傳唱不衰的交城民歌中最著名的唱句,卦山即屬整個交城山東麓靠晉中平原處的小小一隅。卦山面積雖不大,但巍峨雄壯,主峰海拔達1142米以上;且文化淵源古老,人文開發的歷史可以追溯至約1400餘年前。經過千百年來的造景活動,山中歷史人文景觀已是鱗次櫛比,殿閣輝煌。到目閃為止,作為一處馳名三晉大地的風景名勝,景區內仍保存了一大批珍貴的古建築。如天寧寺中的千佛閣、大佛殿、昆盧閣、地藏殿,還有石佛堂、朱公祠、聖母廟、卦山書院文昌宮、華嚴塔、環翠亭等等,僅現存建築面積就達4000平方米以上。其中不乏文物精品,如石佛堂中的唐代石雕佛像與天寧寺中各殿堂樓閣,即已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序列。近年來,交城縣人民政府對卦山的保護建設更為重視。在他們的計劃中,正要逐步地恢復或新建一批景觀,如清初顧炎武、閻爾梅、傅山、潘耒等人曾經登臨過的四望樓、望海亭、喬沖杓墓、柏交亭和卦山碑林等。
卦山的自然環境與人文遺產格外別致而豐富,內中不乏許多我們至今仍然感到奇異和好奇的待解之謎。寫至此,不禁感慨,欣然口佔一首。

是位於交城縣城北3公里處的卦山。卦山屬呂梁山一支脈,此地八峰聳峙,因其山的形狀酷似「八卦」而得名。這里峰巒疊峰,古柏參天,天寧寺等眾多的古建築與卦山古相交相輝映,每年都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遊客。
卦山古柏千姿百態,細心的團友可能已觀察到,古柏的扭曲全都是指向同一方向的。這些古柏被譽為「卦山一絕」,現在我為大家略作介紹,請大家在稍後的游覽中細細品味。
七星柏:主桿分5枝,好似舉手迎客,因主幹上有7個孔洞,所以稱「七星柏」。
虎頭柏:樹幹上有一個瘤球,形似虎頭俯嫩來往遊客,故名。
牛頭柏:根部樹圍1.07米,該樹西南裸露著樹根,形似牛頭,雙角彎曲有致,門面廣闊扁平,朗目微睜,其頭圓乎乎、胖墩墩、毛茸茸,悠然處得憨態可掬。
綉球柏:樹主幹7米處分3枝呈傘狀直上,主幹距地面2.1米處生綉球花似菌球,樹冠下有綉球怒放,綉球上有傘形樹冠,人稱「綉球柏」。
龍爪柏:因裸露根而得名,主幹距地面2米處,裸露著五條主根如巨龍之爪,牢牢地攀扶在地上。
鋼鞭柏:形似無皮槁木而未枯,頂端有枝尺余,茂葉猶生。主幹禿兀,出地面即水平逆時針旋轉扭紋赫然,一扭到頂,形似鋼鞭,昂然挺立。
在沿山路上山途中,有一小亭,造型精巧,別致,色彩古樸典雅,名曰:「半道亭」。為遊客小憩之所。
沿著進山的公路前行,可以看到卦山古剎天寧寺,天寧寺創建於唐貞觀元年(627年),最先開鑿石佛堂石佛,相傳有印度僧人「華嚴法師」在此講經說法。貞元二年(786年),河東節度使李說夫婦捐贈巨資擴建天寧寺,使其成為千年的華嚴宗名剎。
一入天寧寺山門,只見山門檐檁之下懸有宋代著名書法大家米芾手跡「第一山」橫匾,字跡蒼勁有力,有副楹聯上所書之「坎象至高,山位表陰陽之度;佛乘最妙,四話斷生滅之疑」是卦山名勝古跡的高度概括。在兩廊是古唐碑、明鐵碑、歷代重修碑等。其中的明代鐵碑,碑身碑座是一體的,這種碑身與碑座用鐵一起澆鑄而成的碑刻,在我國的碑記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其碑文或蒼勁挺拔,或飽滿穩健,功力頗深,是碑刻中的稀世珍品。
越過山門,正面便是千佛閣,高二層,閣內是元朝鑄造的三尊鐵佛,高6米,每尊佛像旁又有六尊鐵鑄和尚相傳,高約2米。在千佛閣四壁上可以看到有兩層木閣,原來在每閣中都有風格迥異、做工精巧的大小坐佛各一尊,大者如成人,小者不盈尺,可惜早已毀壞了。
穿過千佛閣下的「龍雲虎風」洞,便進入了中院,中院開朗寬闊,正北月台之上,有亭式琉璃薰爐一對,正中八封石周圍雕有暗八仙圖案,乃匠人想像豐富之傑作。正面即為大佛殿,在大佛殿正面的匾額上「佛教之宗」四個大字金光閃閃,筆力雄健,氣度雍容。殿前八角石檐柱是北方古建築粗獷雄偉風格的具體表現。柱下以青獅、白象,朝天吼為柱礎,雕刻精細,巧奪天工。
大殿旁這一建築,名曰「虛堂」,斗拱飛檐,五脊六獸,雄偉壯觀。虛堂的右邊有一座明代大鐵鍾,聲音可達幾十里外。
繞殿沿石磴而上,就可以達到重檐三層的毗盧閣,這是天寧寺的最高建築,重建於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重檐歇山頂,閣體明三暗二層,下面四面檐柱,中層四面圍欄,閣內上下層置木樓板,有木樓梯可登,閣頂絞龍吻高達2米。上通下達,亭閣玲瓏,迴廊曲折。
過毗盧閣,穿過柏樹林,沿400餘石階拾級而上,是卦山最早建築石佛堂,內外兩進院落,里院正殿為「寶燈王佛殿」,殿中有高達5米的唐代圓雕石佛,石佛雙目低垂,面含微笑,形態逼真,為我國唐代石雕精品。兩側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四大菩薩脅侍左右,儀態端莊。殿前古柏上雕有一座精細的殿宇式佛龕,別致雅靜,較為罕見。
在天寧寺前的卧龍崗上,有清代所建的「卦山書院」,為文人學士講學之所,在當時有很高的聲望。
天寧寺的左側為朱公詞,是為紀念山西布政使朱珪而建的。在清乾隆年間,因寺院的產權和資金問題,縣令庄繩祖與縣民發生了糾紛,時任山西布政使的朱硅派太原知府前往調查勘驗,使官司得以明斷。交城縣的百姓為紀念他的這一「功德」,專修了這座祠堂。
朱公祠的左隅為聖母廟,廟分前後兩進院,前有樂台,每年五月初五,這里都要舉行盛大的卦山廟會,樂台便是當地人自娛自樂的集會場所。
另外,在封山有一處較為獨特的廟宇「三教堂」,顧名思義佛、儒、道三種宗教共聚一廟,堂內供奉著釋迦牟尼、孔子、老子的塑像,反映了山西古老黃土文化博大寬廣的包容性,為他處所少見。
在天寧寺東的山線,有一處非常肅穆,幽靜之所,這里墓塔林立,是卦山歷代高僧圓寂之後的安息之所。在此遠眺,整個勢山全貌一覽無余,只見卦山漫山遍野的松柏,軀干扭曲,樹身南傾,萬株皆同,為什麼這里的松柏如此之多又如此神奇呢?這里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相傳,上天之神,把一聚寶盆賜與了一個終年辛勞的牧童,但是被貪婪的財主得知,千方百計地想據為已有,牧童怕聚寶盆落入財主之手,貽害百姓,便把它埋在了封山之中,並以扭曲的樹干為標志,但消息還是讓貪婪的財主知道了,財主決定第二天進山盜寶,可是,一夜之間,漫山的古柏軀干盡皆扭曲,樹葉同向南指,黑心財主難辨真偽,盜寶未成,只好悼悼而歸。從此,漫山遍野扭曲的松柏便成為「卦山一絕」。

Ⅳ 作文《卦山美景》

卦山,位於交城縣城北3公里處。因山的形狀酷似八卦而得名,是融自然風光和千年古剎為一體的著名旅遊景點。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參天、寺宇巍峨、華嚴道場而早在唐代就聞名遐邇。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將它躋身於三山五嶽的行列,稱譽為「第一山」。
古柏為卦山的一大奇觀,其樹形怪異,趣味橫生,別有風韻。諸如龍爪柏、牛頭柏、孔雀柏、綉球柏、母子連根柏等,讓人嘆為觀止。清代,曾有人將「黃山之松、卦山之柏、雲棲之竹」列為華夏樹木奇觀。卦山古柏紮根於懸崖絕壁,鑽岩抱石,姿態各異,著名的有龍爪柏、牛頭柏、連理柏、文武柏等,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古往今來流傳有許多神秘美妙的神話傳說。
天寧寺創建於唐貞觀元年(627年),是卦山諸多寺廟中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相傳中國佛教華嚴宗初祖法順(亦稱杜順)(557-640)曾在此山講經說法而建寺,又因為有太原節度使李說夫婦的捐助擴建而成為唐代華嚴宗巨剎。明清時代,又增建了聖母廟、卦山書院、朱公祠等,殿堂樓閣,鱗次櫛比,成為規模宏偉的古建築群。卦山山峰聳峙,層巒迭嶂,古柏蒼翠,千姿百態,襯托出古寧寺幽雅風姿。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創建,後經歷代擴建與重修。現存建築多為明清遺構。山門內兩廊有古唐碑、明鐵碑、歷代重修碑,書法或蒼勁挺拔,或飽滿穩健,功力頗深。
千佛閣內有元代鑄佛像三尊,後被毀。閣內四壁置兩層木閣,每閣各有坐佛一尊。虛堂在千佛閣後,斗拱支檐,飛翼起翹,五脊六獸,雄偉壯觀。堂右有明鑄鐵鍾,可聲聞十里。大佛殿居寺院正面,殿內釋伽牟尼像高踞佛台上。往後登一百九十八級石階,可達重檐三層毗盧閣,在此俯視遠眺,地藏殿、藏經樓、卦山書院、朱公祠、奶奶廟等歷歷在目。布局層次分明,殿閣錯落有致。再上為石佛堂,建造精巧,別具匠心。附近關帝廟、三教堂、文星閣等建築,有宋代米芾和清初傅山書寫的匾額。寺外東向墓塔林立,莊重秀麗,另是一番情趣。

Ⅵ 卦山的基本介紹

卦山位於交城縣城北3公里處距太原67公里。

大運、青銀高速公路在此交匯專,交通方便。卦山因山的形屬狀酷似八卦而得名。這里八峰聳峙,層巒疊嶂,古柏參天。古柏為卦山的一大奇觀,其樹形怪異,趣味橫生,別有風韻。卦山是融自然風光和千年古剎為一體的三晉旅遊景點。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參天、寺宇巍峨、華嚴道場而早在唐代就聞名遐邇。宋代書畫家米芾將它躋身於三山五嶽的行列,稱譽為「第一山」。 清代,曾有人將「黃山之松、卦山之柏、雲棲之竹」列為華夏樹木奇觀。卦山古柏紮根於懸崖絕壁,鑽岩抱石,姿態各異,有龍抓柏、牛頭柏、連理柏、文武柏等,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古往今來流傳有許多神秘美妙的神話傳說。有北方罕見的龍堂寺天然溶洞怪石嶙嶙,形態萬千,元代古建築永福寺古香古色,耐人尋味。

Ⅶ 卦山風景的作文100子

卦山,位於交城縣城北3公里處.因山的形狀酷似八卦而得名,是融自然風光和千年古剎為一體的著名旅遊景點.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參天、寺宇巍峨、華嚴道場而早在唐代就聞名遐邇.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將它躋身於三山五嶽的行列,稱譽為「第一山」.
古柏為卦山的一大奇觀,其樹形怪異,趣味橫生,別有風韻.諸如龍爪柏、牛頭柏、孔雀柏、綉球柏、母子連根柏等,讓人嘆為觀止.清代,曾有人將「黃山之松、卦山之柏、雲棲之竹」列為華夏樹木奇觀.卦山古柏紮根於懸崖絕壁,鑽岩抱石,姿態各異,著名的有龍爪柏、牛頭柏、連理柏、文武柏等,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古往今來流傳有許多神秘美妙的神話傳說.
天寧寺創建於唐貞觀元年(627年),是卦山諸多寺廟中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相傳中國佛教華嚴宗初祖法順(亦稱杜順)(557-640)曾在此山講經說法而建寺,又因為有太原節度使李說夫婦的捐助擴建而成為唐代華嚴宗巨剎.明清時代,又增建了聖母廟、卦山書院、朱公祠等,殿堂樓閣,鱗次櫛比,成為規模宏偉的古建築群.卦山山峰聳峙,層巒迭嶂,古柏蒼翠,千姿百態,襯托出古寧寺幽雅風姿.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創建,後經歷代擴建與重修.現存建築多為明清遺構.山門內兩廊有古唐碑、明鐵碑、歷代重修碑,書法或蒼勁挺拔,或飽滿穩健,功力頗深.
千佛閣內有元代鑄佛像三尊,後被毀.閣內四壁置兩層木閣,每閣各有坐佛一尊.虛堂在千佛閣後,斗拱支檐,飛翼起翹,五脊六獸,雄偉壯觀.堂右有明鑄鐵鍾,可聲聞十里.大佛殿居寺院正面,殿內釋伽牟尼像高踞佛台上.往後登一百九十八級石階,可達重檐三層毗盧閣,在此俯視遠眺,地藏殿、藏經樓、卦山書院、朱公祠、奶奶廟等歷歷在目.布局層次分明,殿閣錯落有致.再上為石佛堂,建造精巧,別具匠心.附近關帝廟、三教堂、文星閣等建築,有宋代米芾和清初傅山書寫的匾額.寺外東向墓塔林立,莊重秀麗,另是一番情趣.

Ⅷ 卦山具體位置在哪呀具體有什麼旅遊景點

卦山風景區:
卦山位於交城縣城北3公里處,因山的形狀酷似八卦而得名。是融自然風光和千年古剎為一體的三晉著名旅遊景點。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參天、寺宇巍峨、華嚴道場

Ⅸ 卦山的介紹

卦山因群峰環來列形同卦象而得名源,位於呂梁山東麓,屬於交城縣。距太原約67公里,滿山的松柏樹千姿百態,終年常青,有許多神秘的民間傳說,被道家視為天然道場,文化積蘊深厚。有創建於唐貞觀元年(627年)的天寧寺、鑄鐵碑、昆盧閣、唐槐等景點。是融自然風光和千年古剎為一體的三晉旅遊景點。宋代書畫家米芾將它躋身於三山五嶽的行列,稱譽為「第一山」。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