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景點介紹
『壹』 歐洲西部各國的著名的旅遊景點
歐洲著名游覽勝地英文名
Europe
歐洲
Mosque
of
St,
Sophia
in
Istanbul
(Constantinople),
Turkey
土耳其聖索非亞教堂
Notre
Dame
de
Paris,
France
法國巴黎聖母院
Effiel
Tower,
France
法國艾菲爾鐵塔
Arch
of
Triumph,
France
法國凱旋門
Elysee
Palace,
France
法國愛麗舍宮
Louvre,
France
法國盧浮宮
Kolner
Dom,
Koln,
Germany
德國科隆大教堂
Leaning
Tower
of
Pisa,
Italy
義大利比薩斜塔
Colosseum
in
Rome,
Italy
義大利古羅馬圓形劇場
Parthenon,
Greece
希臘巴台農神廟
Red
Square
in
Moscow,
Russia
俄羅斯莫斯科紅場
Big
Ben
in
London,
England
英國倫敦大本鍾
Buckingham
Palace,
England
英國白金漢宮
Hyde
Park,
England
英國海德公園
London
Tower
Bridge,
England
英國倫敦塔橋
Westminster
Abbey,
England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The
Mediterranean
地中海
『貳』 歐洲有哪些著名景點呢
歐洲著名的景點有法國的巴黎鐵塔,英國的泰晤士河等等。
⋅
因為埃菲爾鐵塔的獨特造型,使得眾多的遊客到了法國巴黎,必須來到埃菲爾鐵塔下感受它的雄偉壯麗。
英國的泰晤士河,位於英格蘭西南部河流,是英國的第二大河流,泰晤士河流經過之處,匯集了眾多英國文化精華,倫敦主要的建築物大多數都分布在泰晤士河的兩旁,像是帶有文藝復興風格的聖保羅大教堂,又或是見證英國歷史黑暗時期的倫敦塔。
除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建築,泰晤士河沿岸還有許多名勝之地,像是牛津、溫莎等。因此,到了英國,想要一覽英國的獨特風情,在泰晤士河沿岸,定能有所收獲。
『叄』 歐洲著名景點的簡介~
巴黎鐵塔
世界馳名的鋼鐵建築,法國巴黎的最高建築物和游覽中心。矗立在市中心塞納河右岸的戰神廣場上,為1889年慶祝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在巴黎舉行國際博覽會而建,1887年動工, 1889年舉行竣工儀式。以設計人著名法國建築工程師斯塔夫·艾菲爾的名字命名。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座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門洞上方是所謂的「國王廊」,上有分別代表以色列和猶太國歷代國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將其誤認作他們痛恨的法國國王的形象而將它們搗毀。但是後來,雕像又重新被復原並放回原位。「長廊」上面為中央部分,兩側為兩個巨大的石質中欞窗子,中間一個玫瑰花形的大圓窗,其直徑約10米,建於1220—1225年。中央供奉著聖母聖嬰,兩邊立著天使的塑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和夏娃的塑像。 教堂內部極為樸素,幾乎沒有什麼裝飾。大廳可容納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講台上。廳內的大管風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渾厚響亮,特別適合奏聖歌和悲壯的樂曲。曾經有許多重大的典禮在這里舉行,例如宣讀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贊美詩,又如1970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的葬禮等。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石頭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被譽為一級由巨大的石頭組成的交響樂。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威尼斯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期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350座橋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肆』 歐洲景點的詳細介紹
找了半天給你找了點相關的信息下來:
埃菲爾鐵塔分為三層,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分別在離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處建有平台。據說,該塔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250萬只鉚釘而相連起來。
『伍』 歐洲景點
去年的10月份和老公去奧地利旅遊度密月了,整天生活在繁鬧的人口密集城市裡,真的很嚮往清新的大自然風景。奧地利雖然以人文為名,但它的自然風景也是名不續傳,在哪裡玩了半個月,逛了很多景點,都不想回來了。給你詳細介紹幾個奧地利的旅遊景點吧。
城市公園
城市公園(stadtpark/city park)是老城區眾多古老建築的後花園,這里的繁花綠草在巍峨聳立的高塔尖頂包圍下顯得格外清新,遊玩累了,到這里休憩放鬆一下也是不錯的選擇。
格拉茨老城區雖然以古建築文明著稱,但這里的綠化也非常好,整個城區綠化面積達70%以上,城市公園更是城區綠化帶上最璀璨的一段。城市公園原本並不出 名,20世紀60-70年代,格拉茨的一批青年藝術家在此舉辦了一系列前衛藝術展出和研討會,城市公園也隨之聞名歐洲。公園內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維也 納世界博覽會上購買的噴泉及鋼結構的人權廣場,還有許多前衛甚至怪誕的藝術作品如「生銹的釘子」(rostigen nagel)等。
城堡山
從老城區拔地而起的城堡山/宮殿山(castle hill/schlossberg)及矗立其上的大鍾塔(clock tower)已經成了格拉茨的象徵,登城堡山眺望老城區風光是到格拉茨游覽的必須項目。
城堡山高437米,乘纜車或步行都可以上去。登山游覽主要有三種方式:想輕松一點可以選擇搭2分鍾直達山頂的索道電纜車 (schlossbergbahn);更快的是搭乘透明電梯,半分鍾直達山上;最後,還可以沿著山壁打造的石梯——克里斯小道 (kriegssterig),走完260階上山。建議搭索道或電梯上山,再走石階下來。下山同樣有三種選擇:乘電梯下山;從克里斯小道步行至山腰平台; 或者選擇一條浪漫幽靜的山間小路去往卡梅黎特廣場(karneliterplaz),然後向斯博特街(sporgasse)方向前進,直到海仁街 (herrengasse)出口。游覽線路推薦:城堡山巡禮城堡山主要景點有大鍾塔、碉堡遺址、城堡山博物館、卡森瑪特舞台、炮台、斯達巴斯特監獄 (stallbastei)等。
碉堡遺址:城堡山上的城堡遺跡是格拉茨最古老的建築,已有近千年歷史;格拉茨的德文原意就是「城堡」的意思。格拉茨最早就是以這里為中心,發展成一座封建 小城。在城堡的舊址上,擺放著四門火炮,居高臨下,威風無比。19世紀拿破崙時代法國侵略奧地利時,曾在此山上有過慘烈的堅守戰,雖然後來兵敗,但奧地利 人對這場戰斗刻骨銘心。此役之後,法國佔領奧地利長達8年,拿破崙對攻城法軍死傷無數始終難以釋懷,下令將城堡徹底搗毀,就只剩下殘留至今的斷壁殘垣。如 今,在這些殘垣斷壁的基礎上修建的鍾塔成為全城的象徵。沿著小山修築的曲折小徑也成了夏日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好去處。
瞭望台:除了看大時鍾,山頂上還設有瞭望台,可以俯瞰整個格拉茨全城的風貌,並有地圖可對照城區方位。山頂還有幾家景觀咖啡館,邊喝咖啡邊賞風景,愜意無比。
大鍾塔
矗立在城堡山上的大鍾塔(clock tower)是格拉茨的標志性建築,在城區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仰望到這座美麗的鍾樓和清楚看到時鍾標記的時間。數百年來,大鍾就像守護神一般,默默地見證和 銘記著格拉茨的興衰。大鍾每天敲響三次(7:00、12:00和19:00),每次都響101下,提醒著人們它是由101枚炮彈鑄造而成的。
時鍾塔最早建立於13世紀,其前身是一座守望塔,1588年經重建形成了現在的樣貌,當時它的任務是預警和報時,塔上掛著3個功用不同的大鍾,分別是報時鍾、火警鍾、死刑鍾。1712年時,報時鍾被又大又新的壁鍾取代,喪鍾不久也被取下,只剩火警鍾還掛在原處。
當地人將大鍾稱為「酈斯」(liesl),據說在1809年拿破崙攻陷此城時,全城居民拿出所有積蓄,央求法軍炮火能夠放過這座鍾塔。今天的遊人在眺望大 鍾時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份屬於格拉茨人的鍾愛與自豪。只是偶爾會被時鍾的指針所迷惑:仔細看,大鍾的指針是與眾不同的,為了讓遠處的人們能清楚的看到時間, 大鍾是用長針代表時針、短針表示分針的。
鍾塔內有城堡山博物館,在此可以看到200年前城堡山的防禦模型及當時的監獄,因其外形獨特,又被稱為「低音提琴」(bassgeige).鍾塔旁邊有一 個階梯,通往荷博斯泰恩花園(herberstein-garden),這里自1930年起就繁育了各種地中海植物,如無花果樹、檸檬樹、銀杏樹、紫藤 等。
鍾塔旁的一條小道上,有一隻守護鍾塔的石犬雕刻。據說1481年的時候,匈牙利國王向奧地利的公主求婚被拒絕後,竟誘拐了公主逃走。經過此地時幸被一隻靈犬解救,公主為紀念此犬就修築了這個雕像。
維也納森林
奧地利著名森林,因施特勞斯譜寫《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樂曲而揚名世界。位於首都維也納西郊。整個林區綿延40公里,覆蓋著大片山嶺。森林裡有許多 耐寒的柏樹,還有雲杉和漂亮的藍杉。山毛樣挺拔秀麗,蒼翠欲滴,旁倚美倫娜河谷,水青林等,給這座古城增添了無比的嫵媚色調。東南部是一片2000多公頃 的窪地森林,珍禽異獸混雜其間。
森林中有許多美麗而幽靜的小村,幾個世紀以來,許多音樂家、詩人、畫家在此度過漫長時光,產生不少揚名之作。被譽為「華爾茲之王」的約翰•施特 勞斯的名曲《藍色的多端河》和《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就在這多端河畔重樓疊翠的幽境中觸景而生。貝多芬於1802年毛月移居到這里的海里根斯泰特的小村子 里。森林中欣特布呂爾小村有舒伯特的故居,路旁有一所破舊的磨坊,村口一株菩提樹下有一口水井。據說,當時,磨坊的主人有一名叫露西的女兒,長得非常俊 俏,每天清晨提著水桶到井邊打水。舒伯特在住房裡時常看到這番情景,後來成為他譜寫《美麗的磨坊姑娘》這首名曲的構思原形。現在,林區不少村子仍保持當年 原狀。村邊的磨坊、水井、雕花和彩繪的木頭房子,小酒館門前掛著小燈,這一切會使人聯想到那詩般的田園畫境。維也納森林屆阿爾卑斯山的前沿高地。沿密林小 徑攀登高坡,眼前只見一片綠色海洋,在微風吹拂下松濤起伏,如名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樣:鳥兒啼唱,流泉淙淙,微風低吟,空氣芬芳,令人神 往。
卡爾.馬克思大院景點介紹•kaermakesidayuan
維也納市政府積極為市民創福利,努力縮小貧富差別,把維也納建成一個社會福利化的都市, 這在全歐洲是有口皆碑的。維也納市的這種努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就體現出來了。從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三四年社會民主黨執政期間,為了改善維也納中下階層人民 的居住條件,在維也納市建造了六萬套住房。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卡爾.馬克思大院。這座大院長達一公里,共有一千四百套住房。這座紅黃相間的建築物是維也納 人向貧困挑戰的宣言。一九三四年,這里成了紅色工人團體反抗日益猖獗的奧地利法西斯份子的陣營。如今,市政府對這座建築進行了徹底的改造,使居住在大院里 的居民的居住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卡爾.馬克思大院如今是文物保護的對象。
『陸』 歐洲有哪些國家和風景名勝
英國: 巨石陣群抄 大本鍾 白金漢宮 哈德良長城 格林尼治天文台
法國:普羅旺斯(那裡有世界上最大的薰衣草田喲!那裡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呢!) 凡爾賽宮 羅浮宮 凱旋門 榮軍院 巴黎聖母院 埃菲爾鐵塔 亞眠大教堂 盧瓦爾古堡群
西班牙: 太陽海岸 神聖家族教堂 西班牙廣場 馬德里王宮
比利時:原子球塔 撒尿的小男孩雕像
德國:勃蘭登堡門 科隆大教堂 柏林牆遺址 國王湖
丹麥:美人魚雕像 安徒生故鄉 海盜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