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篇旅遊景點
㈠ 一個旅遊景點介紹50字
斷橋殘雪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為西湖冬季的一處獨特景觀。斷橋位於浙江杭州西湖白堤東端由於斷橋背城面山,正處於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點上,視野開闊,是冬天觀賞西湖雪景最佳處所。每當瑞雪初晴,如站在寶石山上眺望,橋的陽面已冰消雪化,所以向陽面望去,「雪殘橋斷」,而橋的陰面卻還是白雪皚皚,故從陰面望去,「斷橋不斷」。
㈡ 求一篇介紹旅遊景點的說明文,650字左右.
到網上去找旅遊景點嘛,上面就有,而且很多的.
㈢ 怎麼寫旅遊景點介紹
北海是一個浪漫的城市,風光旖旎,氣候宜人。 北海地處亞熱帶,陽光充沛專,雨量充足,植被豐茂。屬全年花繁葉綠,四季瓜果飄香。自然環境得到很好的保護,大陸和海島沿岸有眾多天然優良海灘,海水溫凈碧透,浪軟如毯,自凈力強。水質為國家一級標准。北海空氣的清新可謂全國之最,在全國各城市中居優級領先地位。是中國可適宜居住城市的「三海一門」(即珠海、北海、威海、廈門)中的一海。
北海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空氣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500~5000個,比內陸城市高出50--100倍,可稱得上是免費的氧吧。以著名的銀灘為代表的海濱帶,風光旖旎,具有發展濱海旅遊業「海水、陽光、沙灘」的全部要素;主要有:濱海類、風光類、人文類、古跡類四大旅遊資源。
㈣ 求一篇2000字左右的,介紹一個地方的旅遊景點和人文風俗的文章。。。謝謝
洛陽爾雅風俗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從夏朝開始共有13個王朝在洛陽定都。它是河洛文化發源地,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千餘年的中國政治經濟中心,也是中國重工業城市。經過多年建設和發展,現在洛陽已經成為聞名中外的休閑城市。
千年帝都,華夏聖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絲路起點,運河中樞,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創世,魏晉風流,漢唐雄風,宋家文氣
洛陽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號稱國色天香的古都;洛陽,出河圖洛書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的地位不僅是地理上的,更是華夏先民對祖地心理上的認同;洛陽是中華文化的讀本和華夏文化從萌芽、成長走向繁榮、壯大的中心和象徵。洛陽有著深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那麼,他的民俗風情正如蘇東坡所說:「洛陽古多土,風俗猶爾雅
一、民間語言——洛陽方言
進到洛陽城內,不看其人,先聞其聲。降聲調的發音,似曾相識的詞語,都讓會讓你耳目一新。
在長達千餘年的時間里,洛陽一直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洛陽方言也被稱為「雅言」。南宋陸游說: 「中原惟洛陽得天地之中,語音最大。」現今,洛陽市區內老城區、洛龍區主要以洛陽方言為主。其中,老城區作為老洛陽的象徵和標志,洛陽方言更是地道。試想一下,漫步在老城區的東西大街,感受歷史街區的傳統風貌,體悟古城的歷史文化氣息的同時,聽著地道的古城方言,就好像穿越世紀,回到歷史。洛陽方言有著「洛陽味」。但是,隨著普通話的普及,洛陽方言中的土話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但它確在洛陽風俗習慣中留下濃重的一筆,是對洛陽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
我舉幾個例子大家樂一樂:雖然洛陽方言正在被逐漸同化,但來到洛陽城,與街邊的老人聊聊天,與沒有店牌的古老商鋪老闆對上幾句話, 你馬上就能聽出洛陽方言的意趣,很快就能從洛陽方言中體會到洛陽人積極、樂觀卻又淳樸安適的生活哲理。
二、飲食傳統——湯食和洛陽水席
聽著地道的洛陽方言,走在古樸的城區街道上,很多遊人都希望尋求到屬於洛陽的最真實的味道。那麼我們就從舌尖上的味道說起。了解洛陽,各種湯食則是在最佳選擇。
洛陽人美好的一天,是從早晨的一碗酸辣爽口的「不翻湯」開始的;而洛陽人舒適的一天的結束,也是以鮮美的湯食畫上句號。可湯食都包括哪些呢?「說起洛陽的湯呀,洛陽本地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牛肉湯、驢肉湯、羊肉湯、雞肉湯、丸子湯、豆腐湯、不翻湯、臭雜干湯„„呵呵呵呵,這么多湯呀?可不是嘛。」你隨便拉個洛陽的本土人一問,十個有九個一定是這樣回答的。洛陽湯食店有正宗的,也有不正宗的。正宗的已有百年歷史,不正宗的更是比比皆是。洛陽大約有千家湯店,有馬、高、李、任等各種正宗或不正宗的牛肉湯、羊肉湯、不翻湯、丸子湯、豆腐湯店每天在洛陽城內張羅著。想要區分正宗與否,只有現在的老洛陽人才能辨別,一口一個味,一句便道出地道否。但是,對於我們來說,一份七八塊的湯,配上洛陽燒餅,也就知足了。
來到洛陽,實惠又好吃的便是在老城興華街,洛陽正宗的不翻湯 「高記清香園」,這是所有遊客一定要去的店面。說起喝湯,老洛陽人喜歡端著湯悠閑地蹲著喝。如果你喝過洛陽的湯,一定發現,盛湯的碗是那種粗重的大碗。這樣的碗,配上老洛陽人獨有的喝湯習慣,更是別有一番風景和滋味。對於老洛陽人這樣的飲湯習慣,現在的洛陽人既有保留也有創新。來到「清香園」喝湯,你會發現,小小的店面只擺放了4、5張小桌子,面對較多的客流量這些桌子根本是杯水車薪,可那又怎麼樣呢?食客們一個個在門外大槐樹下放張高凳子,再坐在小板凳上,要麼自己吃自己的,要麼邊交談邊吃,絲毫不會因沒有桌子感到不適和苦惱。這好像成了不成文的規定,沒有人會去破壞它,就連那些遊客也是「入鄉隨俗」。我想,也只有這樣的吃法,配上正宗或不正宗的湯才能真切體會洛陽湯食的文化內涵。
洛陽湯食文化歷久彌新,即使民間風俗,也是中國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除了湯食,洛陽水席更是一絕。
有一首歌謠這樣唱道:「洛陽水席洛陽湯,不沾勿忘桂花糖,吃罷四寶不同躺,洛陽漿面有點燙。」首句就是洛陽水席。洛陽水席的特點:一是有葷有素,素菜葷做,選料廣泛,天上的飛禽、地下的走獸,海中的游魚,地里的菜蔬均可入席。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洛陽水席起源已久。「水席」是洛陽特有的地方風味菜餚,它風味獨特,選料十分講究,烹制認真精細,味道鮮美多樣,口感舒適爽利,和龍門石窟、洛陽牡丹並稱洛陽三絕,是中國迄今所保留下來的歷史最久遠的名筳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今日的洛陽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即八個冷盤、四個大件、四個壓桌菜。其上菜程序是:席面上先擺四葷四素八冷盤,接著上四個大菜,每上一
㈤ 介紹一處旅遊景點(作文)400字語文
長城
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長城全長一萬二千多里,橫跨北京、遼寧、天津、河北、山西、寧夏、甘肅等省市。始建於秦始皇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經過歷代的增補修築,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長城幾乎都是明代所建。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跡。歲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當您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於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大智大勇。現存的長城為明朝所修築由渤海之山海關伸展到甘肅省之嘉峪關,長城平均高度為7.8米,平均底部闊6.5米,而頂部為5.8米。它每隔100米便設一座長方形石台作為瞭望之用。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發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長城的精華,這里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位於延慶縣境內, 距市中心70餘公里, 建於明代, 是明長城在北京地區的一個隘口,為明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瓮城有東西兩門,分別曰「居庸外鎮」和「北門鎖鑰」。因南通京城, 北達延慶,東去永寧、四海,西往宣化、大同,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這段長城由關隘、城牆、城台、烽燧四部分組成,沿山脊建築,隨山勢曲折起伏, 氣勢磅礴, 宛如一條巨龍奔騰飛舞於群山峻嶺之中。萬里長城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我國已在八達嶺建成中國長城博物館。
1988年,八達嶺萬里長城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1991年,在全國名勝四十佳評選中,八達嶺名列榜首。
㈥ 旅遊景點的故事介紹
斷橋殘雪
美麗的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白娘子與許仙的相會之橋,位於白堤始端。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古時橋上有門,門上有檐,下雪時中間一段的雪都在門檐上,橋上只有兩頭有雪,遠遠望去橋像斷了一樣,所以稱作斷橋。
橋堍有御碑亭等亭軒建築,面臨里西湖,與寶石山、保叔塔隔湖相對,山、塔、湖、亭、橋與湖邊桃、柳組成一幅如畫景色,十分迷人。斷橋是通往孤山的必經之路,每當雪後人們紛紛去斷橋欣賞西湖雪景,孤山與里西湖銀裝素裹,格外動人,因稱「斷橋殘雪」。
鹿回頭山頂公園:
鹿回頭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南部約6公里處,傳說在遙遠的年代,五指山上有一個勤勞勇敢的黎族青年,手拿弩弓,身備竹箭,正在搜山打獵。突然間,只見一隻梅花鹿從樹林中跑出.梅花鹿被黎族視為吉祥之物,誰能獵。、獲它誰就得到幸福.青年獵手窮追不舍,翻山越嶺一直追到這個最南端的海灣,正要搭箭拉弓,只見梅花鹿倏然回頭,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含情脈脈地迎上前來向他表示愛慕之心.後來,獵手和她結為恩愛夫妻,定居此地,把荒灘開拓成椰林,男耕女織,繁衍子孫,便成了一座村落。嶺是金鹿的化身,故此地以傳說命名...
神秘島傳說
浩瀚的海洋,有無數的精靈。五大善靈被黑暗之神派去守護連接海洋和陸地唯一出口――溫泉口。他們將神力附在溫泉中,暗中幫助疾苦的人類。人們漸漸到溫泉取水,並發現了溫泉水的神奇力量。為了方便遠方的人們,在溫泉附近修建了燈塔。塔格諾發現了善靈幫助人類,要懲罰善靈們;在懲罰前,允許他們提最後的願望。他們相視一笑,留下軀體,靈魂附在熊熊燈塔,給予人們光明和力量。
次日,燈塔的底部浮現出五個不同面孔,口中流出五股溫暖甘甜的溫泉水。人們為了感激善靈,在島嶼的四周恭敬地安放好善靈的石像,並在附近修建了一個大型的度假城。
今天,善靈們氣息和身影依然在這里飄盪。他們在度假城的不同地點關愛地注視著每一個人。
娘娘橋傳說
娘娘橋又名天後橋,建於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為木結構,橋上建有涼亭,內供天後娘娘像。何為「天後」?,古時候有兩說,一說天後是唐代女皇武則天做皇後時的稱號。《新唐書後妃傳上》載:「高宗則天順聖皇後武氏……上元開年進號天後。」二說天後為海神名。民間傳說宋代福建莆田大戶林家第六女,一次出海遊玩時遇風暴船沉,不幸溺死,林女死後,後屢顯靈於海上,救助漁民脫難,百姓感恩,多在海邊燒香膜拜。至元代朝延賜天妃稱號,清康熙時又加封為天後。舊時通海之地多立廟禱祀之,有天後廟、天後宮、天妃宮等。靈渠上所建的娘娘橋,應該取意為後一種。靈渠雖不近海卻通海,想當年靈渠上商船南通珠江,入南海;北達長江,入東海,內地船民們受沿海船民影響,也希望天後娘娘給以保護,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天後娘娘的法力並非無邊,只能救苦救難於海上,對於遠離大海的靈渠,看來是無暇顧及了。1923年,一民間戲班在橋亭上演戲,百姓競相擁擠觀看,致使木橋翻倒,壓死百姓30人。天後娘娘不能保一方平安,於是也就受到當地文人的責難,橋重建後,有人便提議將橋名改為「滄浪橋」,取《詩經》「滄浪之水可以濯吾緡」之意。不過,民間還是習慣把該橋叫做娘娘橋。 不管是叫滄浪橋,不是叫娘娘橋,總是代表著百姓的一種美好的 傳說古代在靈渠中有一條人性化了的紅鯉魚,紅鯉魚化成了一個美麗的姑娘,愛上一個在娘娘橋上唱戲的小夥子。兩人愛情正要結出果實,卻不想遭到了一條鍺婆龍的嫉妒。鍺婆龍想占紅鯉魚為妻,但紅鯉魚堅持自己的愛情,於是,橫蠻的鍺婆龍就把紅鯉魚困在娘娘橋上。鯉魚離開了水,自然難以活下去,善良的小夥子抱著紅鯉魚,用自己的唾沫來不救助愛人,終於,純潔的愛情感動了上天,上天派來神仙,趕走了鍺婆龍,讓紅鯉魚和心上人永遠在一起,從此,娘娘橋更成了愛情的象徵。有了這樣一個美好的傳說,娘娘橋更顯得美麗,盡管橋上沒有了娘娘的牌位,但是我想,還是有許多年輕人願把自己的心願悄悄地與化成神的紅鯉魚訴說的。
到了現代,古橋的作用和意義有了改變,橋不但可以讓百姓通行,還成了休閑的地方,更成為歷史文化的象徵。如今,娘娘橋邊古樹遮日,綠陰蓋地,奇石疊壘,人在橋上,上仰斗拱飛檐,下俯滄浪流水,思昔日娘娘,望今日盛世,心曠神怡也。
㈦ 介紹旅遊景點作文二百五十字
雲岡石窟(570字)
我和爸媽又去了山西省太原市的雲岡石窟,一路上導游對我們說:「我國有三大石窟,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還有我們要去的雲岡石窟,雲岡石窟它被評為世界遺產之一。」我們都很好奇,好希望快點看到。
下車以後我就看見了山邊有很多窯洞,導游說:「這個不是窯洞,而是雲岡石窟,」導游帶著我們去了第5座石窟,她邊走邊說:「這些石窟是依山開鑿的,坐北朝南,從東到西一共開鑿了45個洞窟,附屬的有207個小石窟,佛像一共有510000多個,佛像最高的有17米,最小的有2厘米,這些石窟是北魏時期建的,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啦!」
第5座石窟佛像就是最高的17米的,聽說是釋迦牟尼佛(其實我也不懂),是佛教的創始人,我抬起頭來,一看驚呆了,好大好高呀,只有抬頭才能看到,他是盤坐著,很慈祥,笑容好好看,他的左右手下面還立著兩個佛,專門托著他的手,身上衣服的顏色1千年來還是很鮮艷,真是狀觀!導游說:「他的鼻子長2米,」我心裡想:「哇,好誇張呀!」
我們又來到第6個石窟,裡面密密麻麻雕刻著是釋迦牟尼佛傳奇的一生,從出生到長大-離家-成道-成佛的過程,每一幅圖畫很象真的一樣,我心裡想以前的人真是歷害!
我們又去參觀了第7、8、9、10等十幾石窟,覺得以前的工匠真是藝術高手,能雕出這么精細的佛像,真是歷害呀!最後我依依不捨的走了,我想等我長大以後我還會再來看看的。
㈧ 寫一篇景點日記
描寫旅遊景點的作文一:黃山風光(431字)
人們都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們站在山峰上,來觀賞黃山那美麗的風光。
我看見過公園里千奇百怪的假山石,也游賞過九華山上險峻的石頭,卻從沒看見過黃山這一帶的石頭。黃山的石真怪啊,一個個奇形怪狀,姿態萬千,像仙人,像金雞,像仙桃,被大自然雕刻得栩栩如生;黃山的石真險啊,怪石嶙峋,十分光滑,好像你一爬上去就會一個倒栽蔥摔下來;黃山的石真繁啊,像滿天的星星,數不勝數。
我觀賞過人為栽種的松樹,也看見過田野里挺拔的松樹,卻從沒看見過黃山上的松樹。黃山的松真挺啊,一棵棵蒼翠欲滴,生機勃勃,好像把它們那頑強的生命力展示經我們看;黃山的松真多啊,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黃山松筆直地挺立在你的眼前,好像這里就是黃山松的天堂;黃山的松真奇啊,它們竟然能夠從窄小的縫隙中鑽出來,而且,還泛著翠綠的顏色,讓人見了,無不稱贊。
這樣的石長出這樣的松,這樣的松點綴著這樣的石,再加上空中雲海猶如一團一團的雲霧,讓人情不自禁地感嘆道:「黃山真是大自然的一項偉大的傑作啊!」
描寫旅遊景點的作文二:暑假游長白山(511字)
暑假,我參加了爸爸單位組織的旅遊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登上了長白山,看到了人們常談的「人間仙境」
那天清晨,我們來到了長白山的小天池。小天池的風景真美,湖水平如明鏡,微風輕佛,把叛變的花草樹木和岩石都倒映在碧波漣漪的小天池裡。碧綠的湖水和倒映中的林海峭壁融為一體,更為小天池的景緻添色不少。
八點左右,我們乘車去長白山頂,看長白山的天池。車沿著盤山道盤旅行駛,我坐在撤離,手裡拿著《長白山瀏覽圖》,真想插上翅膀快點兒飛到那兒,看看這舉世聞名的長白山天地。窗外,一座座大山在眼前掠過,一片片松林在眼前出現。汽車很快地到了長白山天池的旁邊。天池周圍屹立著十六座雄偉的峰戀,像一尊尊勇士。這十六座巨峰,有的像直插青天的寶塔;有的似瞪著眼睛的雷翁……
接著,我們離開了天池,坐車到長白山下看瀑布。瞧那飛流的瀑布,似一條銀白色的帶子從巍巍山峰上傾瀉下來。它轟鳴著,喧嚷著,響聲震耳欲聾,千絲萬縷的水絲匯成澎湃的瀑布,激流並進出千滴萬粒的水珠,在陽光照射下閃著銀光。耳畔不由想起唐代大詩人禮拜的千古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我站在長白山天池旁,被這人間仙境深深迷住了,我真想大聲呼喊:「我愛這人間仙境,我愛祖國的打好河山!」
描寫旅遊景點的作文三:游周庄(595字)
今天,我們早早的就起了床,還好,天氣非常涼爽,是個外出的好天氣,我們坐車到了烏鎮的景點東柵。順著青石鋪成的路前行,道路兩旁是翠綠蔥郁的竹林,翠嫩的竹筍露出尖尖的額頭,小草帶著露珠在陽光下伸著懶腰,近處的桃花開出美麗的花朵。鳥兒在竹林間跳躍顯的異常活潑。
我這才發現,這里的房子都是白牆灰瓦,可以用六個字代替:小河、流水、人家。我還發現這里的房子唯一不同的特點就是都挨著小河,另外房頂上還有一些像動物的東西,我問老師是什麼,老師說是防火牆。我們在這些房子前畫了一幅畫,覺得自己畫的不錯。老師又讓我們去看雜技,道具是把八根竹子綁在一起,再把它固定到一條船上,一個男子必須在竹子的頂端表演各種雜技,還不能掉到小河裡,雜技開始了,我們看到這名男子技術實在是太高超了,竟然能腳勾著竹子,手不扶的表演,真厲害!到了中午飯的時間了,我們吃完飯,又迫不及待的去參觀了,我們又去了茅盾故居,看見了他的原名,叫沈德鴻,還看見了他的120個筆名和他親手種下的兩棵樹,分別是南天竹和棕櫚,往前走,看見了藍布坊,錢幣館,木雕館等等,藍布坊里有許多藍印花布從高高的橫架上垂下,彷彿時光定格在微風吹動的瞬間。錢幣館里有各種各樣的錢幣,錢幣都很舊,說明已經擺放在這里好長時間了。從錢幣館出來就到了木雕館,裡面的作品都很漂亮。忽然,下起了小雨,我們只好回到了賓館。
我沖了個澡,舒舒服服的把自己扔在了床上,因為明天就要到同里了。
描寫旅遊景點的作文四:游東方明珠(491字)
上海東方明珠是上海的標志性建築。它塔高468米,是亞洲第一高,世界第三高,它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黃浦江畔。星期天,爸爸媽媽帶我一起游覽東方明珠電視塔。
一到外灘,我就看到美麗的東方明珠塔,它像一根擎天柱一樣屹立在黃浦江岸,塔身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耀眼。坐上輪渡,我們來到東方明珠腳下,站在塔下的草坪邊仰望,東方明珠更像一個頭頂藍天,腳踩大地的巨人,憑借著468米的「身高」傲視大地萬物。它的底部有四根高大的立柱,叫塔座,往上是一個最大的圓球,叫下球體。再往上是一個小一點的圓球,叫上球體,最小的便是塔頂上的太空艙了。藍天白雲之下,東方明珠的各個球體呈現出炫目耀眼的粉紅色,真像披著婚紗的新娘。
我們迫不及待地登上了263米的觀光層,站在東方明珠觀光大廳,我感覺自己像一個巨人,所有的東西都變小了:汽車彷彿是一個個小玩具,彎曲的馬路像一條條絲帶,清澈的黃浦江彷彿一顆翡翠,人呢,就好像一粒粒滾動的玻璃球……。到了夜晚,電視塔上閃爍著美麗的彩燈,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
我喜歡東方明珠電視塔,它是我們國家的驕傲,是工人叔叔勤勞、智慧的結晶,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去建設更加美麗的藍天。
描寫旅遊景點的作文五:張家界美景(624字)
我常聽去過張家界的人說:「張家界是個人間仙境,那裡的石林,一看就讓人感到毛骨悚然。」這次有機會來到神秘的張家界,領略那裡的自然風光。我看見過盛氣凌人的雲橫秦嶺,攀登過到處絕壁斷崖的華山,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奇峰突兀得張家界。張家界得嶺被溪水纏繞,偶爾傳來嬌滴滴的鳥叫,讓人覺得彷彿在一幅山水畫中細細游賞。魚兒在溪中漫遊,鳥兒在霧中翱翔……一切都那麼富有森林的色彩與情調,另人神往。碧綠的溪面,躺在群嶺的懷抱中,為蒼翠的群嶺點綴了不少幽靜色調。凡是來過張家界的人,都會被它的三大特點所震懾。張家界的嶺真奇呀,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像滿臉慈祥的采葯老人、像兩根尖尖的竹筍……每一處都是那麼具有特色,形態萬千張家界真高呀,每一座嶺都聳入雲霄,爬上山頂,雲在腳下漂浮,人好像向仙人那樣能騰雲駕霧,在雲中漫步張家界的嶺真險呀,到處是絕壁斷崖,怪石嶙峋,站在邊上,給人一種恐懼感,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似的。張家界不僅山好,霧也好。張家界的霧真白呀,眼前總是白茫茫的一片,像頑皮的小孩,擋住了我們的視線張家界的霧真神秘呀,美景在眼前若隱若現,一切都顯得渺茫,為群嶺增添神秘色彩張家界的霧真妙呀,妙就妙在它的飄渺恍惚,給人以充分想像的餘地,引起美感。一登上山頂,環顧四周,四周是浩瀚的霧海,遠處連綿的小山,似乎都沉到霧海之中,只有那高聳的山嶺,像霧中的島嶼,矗立在茫茫「海」上。我想著,這些彷彿都是一場夢,一個如珍珠般閃閃發光的夢,把我的思緒都留在了張家界的美景之中。
描寫旅遊景點的作文六:頤和園之旅(448字)
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催促他們趕快起,他們慢吞吞地起了床,說:「今天上午,我們去頤和園!」我高興極了,急忙走出賓館,上了巴士,等著我夢寐以求的地方――頤和園。
到了頤和園東宮們,我們下了巴士,向園里走去。進了門,第一眼就看見任壽殿,穿過任壽殿,就看見了水天空闊的昆明湖,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旖旎動人。向西北方遠眺,看見了矗立的三層寶塔,庄嚴、壯觀。
繞過幾座大殿,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長廊,紅桿綠柱,一眼望不到頭。每一間都刻畫著不同的畫,有人物、風景、花草等,沒有一幅是相同的。
十七孔橋如同一條彩虹橫卧湖面,橋西接南湖島,東連廊如亭,是園內最長的一座橋梁。
萬壽山不但高,而且陡。嚇得我毛骨悚然,但我還是爬上了山頂。啊!好美啊!在塔上,上面刻著「佛香閣」三個金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雄偉壯麗而又富麗堂皇。向東望去,可以隱隱約約地看見幾座古老的建築。
頤和園優美的景色,豐富的建築,精美的物品,傑出的藝術,充分體現了我國人民高度的智慧和無窮的創造力。
頤和園還有好多有趣的地方,希望大家細細地觀賞。
描寫旅遊景點的作文七:天壇(725字)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來了到了北京,放下行李,洗把臉,我們們就迫不急待地去游覽天壇公園。
我一直想知道天壇是什麼樣,是象天一樣大的壇子嗎?它的作用是什麼?一進公園大門,我就急忙跑去看簡介:天壇公園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場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以後歷經改造,擴建,至清乾年間(1736—1795)建成。
令我自豪的是,天壇公園是世界上現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築,即使皇帝不能親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禮。
我們經過一條長廊,慢慢走到祈年殿。哇!真大呀!原來祈年殿是祈谷壇的主體建築,它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最初稱為大祈殿,1544年明世宗獎大祈殿拆掉,改為大亨殿,1645年順治帝改大亨為祈谷壇,1753乾隆皇帝改為祈年殿。啊!真是讓人驚訝,為了一座祈年殿,重建了那麼多次,皇帝修建的這些大殿真壯觀呀!
在茂密的樹林里,我們發現了一棵姿態怪異的老柏樹。後來我才知道,它的確是一棵奇特的柏樹,叫九龍柏。九龍柏有500多歲了,樹干挺拔粗壯,形象奇特,象九條龍盤旋騰飛,這不得不讓我稱贊自然界的神奇所在,以前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這樣的奇花異木,今天,我也一飽眼福啦!
走過了不可思議的迴音壁,我們來到了天壇的又一大景點——天心石。「天心石」又稱「太極石」,據說那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專用位置,並且站在上面說話,站在天心石上面說話,聲音深厚有力,我不由得想去試一試。我走上圜丘,發現天心石周圍環砌著九塊石板,每增加一環就依次增加九塊石板,直至「九九」八十一塊,寓意「九重天」。我費了好大的勁才一隻腳踩到「天心石」上,遊人實在是太多了,別說聽聲音,連和媽媽對話都被嘈雜的人群淹沒了,讓我遺憾不已。
下次再到北京,我一定要去美麗的天壇公園圓我這個夢!
描寫旅遊景點的作文八:九華山苦游記(889字)
九華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國家5A級旅景點,按理說去九華山旅遊應該是非常快樂的事更何況我們去九華山的時候正是財神爺的生日,應該更快樂才是呢,但是為什麼我會說是苦游呢。如果想知道請聽我一一道來。
正月初5是財神爺我們初4從家出發我們去的是6個人其中4個是大人2個是小孩,途中到銅陵玩了一會就直奔九華山了。初4下午到了九華山的山腳下。找了一家賓館把行囊先放下打算再出去看看玩玩准備一下明天爬山的東西,找了買票和坐車的地方。一出賓館的大門就看到了幾座山連在一起從橫看是山,豎觀為佛。不要一會就找到了買票和坐車的地方,然後去買些爬九華山用得到的東西就回賓館吃了晚飯准備睡覺,但是晚飯後我們去的6個人當中的4個大人就打起了撲克牌,還好我們開了兩間房我們兩個小孩只好到令一間房看會電視過了一會我是實在忍不住了所以只好冒著吸二手煙的危險去那間房睡覺了,到早上5點多聽到外面有小孩在那大叫快起床,開車去買票,上山嘍!我們才起床去買票上山。到賣票才發現去買票的人是人山人海,有把賣票廳掀翻之勢,擠了好久我們才買到門票和車票上山去了。
上山旅遊第一站百歲宮。導游圖上有一段話就是介紹百歲宮的寫的是百歲宮集奇美絕倫的自然風光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於一身。九華山有句俗語「不到百歲宮,等於一場空;到了百歲宮,萬事好成功。」最後一站天台,天台又稱天台正頂,海拔1325米,在九華山的九十九峰之中僅低於十王峰、七賢峰。天台還有一句俗語是「不上天台,等於沒來」。親身去了這兩個地方才知道九華山真是名副其實佛教聖地。所以我們不顧雪和雨的阻撓爬上了天台。如果光爬到天台還不算什麼,但是我們又從九華街走這下了99個彎,你肯定會問我們為什麼要走著下來而不坐車呢?不是我們不願意坐車而是沒法坐車。山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山下的車上不來,山上的車也下不去。山上僅有的幾輛車都擠滿了人沒有辦法在上人了。所以我們只好走著下山了。下山的路有的說是30里路有的說是18里路反正沒有一個相同的。
好不容易到了山下我們一起去的6個人到開始抱怨,都說如果不是走這下山這些路還會去合肥玩一天,可是太累了沒法去了啊。
這次九華山之旅真是又苦又累呀!
㈨ 任意介紹一個旅遊景點,200字左右 要中國的
旅遊景點簡介:
1、西雙版納: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為雲南省下轄自治州,位於雲南省南端。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為「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里以美麗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鑲嵌在祖國南疆的一顆璀璨明珠。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有佔全國1/4的動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
2、黃果樹大瀑布:黃果樹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省西南距省會貴陽市128公里,距旅遊中心安順市45公里,景區內以黃果樹大瀑布(高77.8米,寬101.0米)為核心,分布著雄、奇、險、秀風格各異的大小18個瀑布,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瀑布「群」。黃果樹風景區被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
3、小七孔:小七孔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樟江風景名勝區的四大風景片區之一,於2007年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地,中國最美麗的地方之一。該景區在寬僅1公里、長12公里的狹長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種景觀於一體,玲瓏秀麗,令遊客耳目常新,有"超級盆景"的美譽。現已經向遊客開放的景點有銅鼓橋、小七孔古橋、涵碧潭、拉雅瀑布、68級跌水瀑布、野鴨池、龜背山、一龍戲九珠、飛雲洞、野豬林、水上森林、天鍾洞、鴛鴦湖、卧龍潭、卧龍河生態長廊漂游等。
4、西江千戶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節、吃新節、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等均名揚四海,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台。西江有遠近聞名的銀匠村,苗族銀飾全為手工製作,其工藝具有極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