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景點導游介紹大全

景點導游介紹大全

發布時間: 2021-01-19 17:37:18

❶ 用導游詞介紹一個景點,300字

導游詞介紹一個景點如下:

1、大家好!我是一位小小導游。今天,我就給出大家介紹一下著名的世界遺產——長城。毛主席曾經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你們要登長城做好漢了!祝賀你們!你們知道嗎?長城被列入「世界」遺產的時間是1987年12月。長城是中國的像征,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又怎麼能不驕傲呢?

2、長城總長約6700千米,最有名的八達嶺長城隨山勢起伏,南北兩邊都有高峰聳立著。大家請跟我來。看,長城主要由關隘、城牆和烽火台三部分組成的。城牆是長城的主要工程,特別堅固,是用巨磚、石條等材料砌成的。關隘就是長城沿線的重要駐兵據點。

3、遊客們,我先介紹到這里了,請大家漫步欣賞。大家注意了,在游覽時,不要亂丟垃圾,亂塗亂畫,愛護長城這一人們用血汗換來的世界遺產。

❷ 導游介紹景點大概怎樣說

按結構說。
以故宮為例:

先說這是古代干什麼用的地方,有什麼歷史價值。甩個頭銜出來。評了什麼什麼獎啊,世界文化遺產啊。——給遊客這個要進去的地方一個基本概念

接著說結構,有多大,東西南北或者按前後分成什麼。都是做什麼的地方。可以有些具體數字,但別太枯燥。把大小面積打個比方,譬如說有10個足球場那麼大。形象一點。中間穿插一些歷史,比如說什麼時候早的,多久完工。為什麼造。或者造的時候的趣聞

帶遊客走的時候,經過每個區,建築都會具體說。如果記不住建築特色就說關於他們的故事。名人發生過什麼事,或者什麼怪異的事情都行

穿插著說歷史意義。如果是自然景點的話說對這個城市或者國家的價值。也可以根據新聞上的評論,結合時事說。

❸ 介紹一處景點的導游詞(150字就行了)

杜甫在成都寓居交遊,賦詩題畫,精彩之作層出不窮。「兩個黃鸝鳴翠版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權。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首《絕句四首(其三)》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詩人在草堂所見的勃一家子春色。765年,嚴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忍痛告別成都。

今日的杜甫草堂是經多次修復而成,面積240餘畝,是成都遊客最集中有觀光勝地之一。草堂內楠木參天,梅竹成林,溪水婉蜒,橋亭相間,花徑柴門,曲徑通幽,園林格局典雅而幽美。建築從正門始,依次遞進是大廟、詩史堂、柴門、工部祠。其中大廟、柴門是杜詩中提到的草堂原有建築,詩史堂正中是杜甫立像,堂內陳列有歷代名人題寫的楹聯、匾額。工部祠內供奉有杜甫畫像,並有杜詩傳人陸游、黃庭堅陪祀。

❹ 有沒有介紹景點的導游詞

黃鶴樓導游詞
各位嘉賓,大家好,今天我們瀏覽武漢市最著名的名勝,千內古名樓--黃鶴樓容,黃鶴樓坐落在武漢市武昌的黃鵠山上,它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騰王閣一道並稱為中國江南三大名樓,且以其歷史之悠久,樓姿之雄偉而居三樓之首,享有天下絕景的美譽,
黃鶴樓導游詞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間屢毀屢建,不絕於世。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黃鶴樓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名勝建築,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興衰。自從清同治十年黃鶴樓被毀後,人們一直盼望黃鶴樓重建江城,但一直未能如願,直到改革開放後,黃鶴樓才又重現江城,這反映了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今天我們參觀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於1981年動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距離最後一座黃鶴樓被毀時間整整一百年。

我們知道,大自然中的鶴有很多種類,有灰鶴、白鶴、丹頂鶴、黑頸鶴,但沒有黃鶴,那麼武漢的老百姓為什麼要給自己家鄉的標志性建築取名為黃鶴樓呢?這個美麗的名稱來自於一個「賣酒遇仙」的神話傳說。

❺ 著名景點導游詞2分鍾

http://www.etxly.com/lyzxzx/dyc/

你就隨便進去這網站看看就會是受益匪淺的了............呵呵

洛陽龍門石窟導游詞

各位朋友:

大家好,孔夫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正是懷著這種心情來接待各位朋友的到來的。

洛陽,是中外聞名的歷史名城。她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為使各位來賓在洛陽期間能對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古跡有進一步的了解,在乘車去景點參觀的途中,我將洛陽的歷史及龍門石窟的大致情況,向大家做簡單的介紹。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游的南岸。因地處洛河北岸而得名,意為洛水之陽。

洛陽在歷史上曾是眾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稱「九朝古都」。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洛陽曾長時間地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今天,我們去參觀的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便是眾多的文物古跡之一。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龍門,在春秋戰國時期稱「伊闕」,香山(東山)與龍門山(西山)東西對峙,伊水從中流過,形成一座壯麗的門闕。後因處於隋唐帝國之南,又稱龍門。

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貯藏食物和東西。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繪動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現象出現並作為佛教信徒、僧侶禮佛和修行的場所,卻是在古印度興起佛教後出現的。

由於山林的幽靜、神秘、石窟的冬暖夏涼,依山雕鑿石窟比用磚石築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現了集建築、繪畫、雕鑿藝術之大成的石窟寺。這種石窟寺藝術,隨著僧侶的傳教活動傳入我國的邊疆和內地,同我國民族特點和傳統的各種藝術技法風格融合交匯,成為我國的一種特有的雕刻、彩繪工藝。我們今天要看的龍門石窟就是我國眾多寺群中的瑰寶之一。

龍門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說的有利條件外,還有個不可忽視的自然條件。伊水兩岸的山崖都屬於古生代寒武紀和奧陶紀的石灰岩層。其石質堅硬、結構緊密,不宜風化和大面積脫裂,很適合於藝術造像,與其他砂岩石相比,有著宜於保存的有利條件。

洛陽龍門石窟的開鑿是繼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雲崗石窟之後由皇室開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於北魏太和年間,先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後400多年。其中大規模、有效率的營建約計150年左右,分別出現在北魏(佔40餘年)和隋唐(約佔110年左右)時期。龍門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龕、石像沿伊水兩岸星羅棋布的在龍門東西兩山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

各位朋友,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約用1.5—2小時的時間,在此,我們每分鍾可以看到1000餘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據1962年龍門文物保管所統計,兩山現存窟龕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余尊,佛塔40餘座,造像題記碑文約2870多塊。造像以北魏(東魏、北齊)、隋、唐為主。北魏約佔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佔百分之六十左右。龍門石窟最大造像為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龍門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有7個大型洞窟。因龍門東山的岩層比西山的薄,不便雕鑿大型造像。在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是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隋代作品的代表是賓陽南洞。唐代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潛溪寺、賓陽北洞、萬佛洞、奉先寺等。

龍門石窟造像,既是歷代勞動人民和藝術家無窮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又是外來文化和我國文化結合而成的一朵奇葩。這些雕刻匠師,承擔著為神佛和帝王造像的使命,卻又大膽地突破了宗教和禮教的「儀軌」束縛。在雕刻過程中融進了大量的現實生活,活生生表現了各種人物造像的動人情景。如喜悅、慈祥、威嚴、矜持、苦痛,以至作為至高無量主宰的佛之庄嚴肅穆,脅侍人和供養人的虔誠寧靜,無一不是藝術家們對現實的「人」的深刻觀察,運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加以高度概括集中的結果。真可謂是在雕刻藝術上將佛祖和人表現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構思布局的完整,氣勢的貫注,整體的堅實有力,性格變化的多樣,面部表情的生動逼真,衣紋線條的流暢優美等等,更是在千百年藝術實踐傳統的基礎上,大量借鑒外來文化,在技法、風格上精心創造、大量創新、突破傳統、刻意經營的結果。富有才華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設計藝術家,面對光禿的懸崖峭壁,運用著簡單的錘鑿,雕出如此巍峨壯觀又精工細致的群體佛像,這在當時生產力和生產工具十分落後的條件下,確實令人嘆為鬼斧神工。

龍門石窟象一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大博物館,為我國的歷史、宗教、文化、藝術、醫葯等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已來到了龍門石窟,現在請大家下車,跟我走,去參觀石窟。在參觀石窟的過程中,我給各位朋友重點講解一下龍門石窟種的幾個主要洞窟。

❻ 一篇家鄉景點導游詞

其次代表***旅行社的全體員工對各位的光臨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我也非常高興能有機會陪同各位游覽廊坊,下面請允許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旅行社的一名導游,全名***朋友們就叫我小趙就可以了,旁邊這位司機師傅姓孫,孫師傅已有多年的駕駛經驗,坐他的車您大可放心,本次活動由我和孫師傅一起為大家服務,旅途中大家遇到什麼困難或者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麼意見,請盡管提出來,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大家解決困難同時虛心接受您的意見。由於這次行程主要參觀游覽開發區、市區的一些代表性建築,而且這些景點之間又彼此較近,所以就要辛苦咱們這雙腳了要靠步行,關於景點的游覽時間,我會根據大家的意願而定,當然這其中如果我有什麼照顧不周或者講解不到的地方請大家諒解,我也會盡自己所學所知及以往的帶團經驗盡最大努力讓各位聽好、看好、玩好,也希望廊坊濃厚的現代氣息、清新的自然美感、優雅的園林式風光能夠給您帶來輕松與快樂。

大家既然來到了廊坊就請聽聽小趙講講自己的家鄉——這座年輕的旅遊城市——廊坊,廊坊市位於河北省中部,轄兩區(廣陽區、安次區)兩市(三河市、霸州市)六縣(大廠、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幅員6429平方公里,人口385萬,廊坊毗鄰北京、天津兩直轄市,既得近海開放之利,更占京津輻射之先,具有得天獨厚得區位優勢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素有京津走廊明珠的美譽,在我們旅遊行業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贊揚廊坊的佳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除了京津,就是廊坊」,關於廊坊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小故事:廊坊本是安次縣是一個小村,始建於明朝初期,在現在的保龍倉附近有個香火及其旺盛的小寺廟,被稱為「琅琺寺」,後來有一批來自山西大槐樹村的村民遷到了這里,隨著移民的不斷增多,就漸漸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人們就根據小寺廟的名稱,取名為「琅琺寺」,這里的人們從此過著雖然貧苦但還悠閑的生活,俗話說得好「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寺院里的小和尚不知什麼原因犯了法,於是官府就下來捉人,但小和尚卻聞風而逃了,官府抓不到人於是就焚寺解氣,當然最受牽連的就是當地的百姓,被逼無奈,只好往北遷,遷到了現在的服裝街附近,人們覺得村名不吉利,於是取他的諧音改名為「郎房村」,到了1898年修建了京奉鐵路在廊坊設立的站牌,有識字的人覺得那兩個字寫錯了,於是請教當地名醫侯懷玉老先生,當時老先生說了這樣一句話「改成廊坊好,成了有走廊的街坊」,於是廊坊這兩個字就一直沿用到了現在。

廊坊市委、市政府堅持「環境建設也是生產力」的新概念明確提出「園林式、生態型、現代化」的城市發展定位,全力建設「科技教育之城、會展旅遊之城、生態環保之城」,大家現在看到的郎房的一草一木,都是在這次口號下的成果體現,相信廊坊在政府支持下,全市人民努力之下,一定會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廊坊名勝古跡和文化遺產達400多處,有三河孟各庄新石器遺址,戰國時期燕國南長城遺址,有被史學家稱之為「地下長城國之瑰寶」的宋遼時期的古棧道等等。

說了廊坊的名勝古跡,還要聽聽廊坊的新景,有氣勢恢宏的香河第一城、霸州茗湯、深邃博大的東方大學城、異軍突起的國際會展中心、中西合璧的新世紀步行街、整潔典雅的時代廣場、華北地區最大的高爾夫球場、充滿了大自然氣息的自然公園、建市以來最大的公共園林設施——文化藝術中心、底蘊厚重的文明中華城十大景觀。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廊坊市區的東北方向,距市區6公里,距北京市40公里,距天津市60公里,距首都機場70公里,距中國最大的集裝箱碼頭天津新港105公里,京津塘高速公路穿越開發區,並在開發區有一出口,為廊坊出口,憑借京津塘高速公路驅車可半小時進京下衛,1小時上天出海。

❼ 導游是如何介紹景點的

根據要參加景復點的實際情況做些制准備。在去景點的路上做些背景介紹,如年代、建築背景等知識。到景點後的介紹要按景點的特點,按參加順序介紹。從眼前能看到的東西說起,如外形、顏色、風格等,再引申到它的故事、傳說、名人來訪等,循序漸進。這樣可以吸引客人的注意力。還要根據客人的特點增減講解的重點,如文化水平較高的可以加些歷史背景等,一般遊客可以講些傳說等等,很難一概而論。

❽ 著名景點導游詞

大香林景區導游詞
大香林風景區位於紹興縣西南15公里處的湖塘街道,總規劃面積55平方公里。是以千年桂林和自然山水為特色,融宗教、民俗、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這里山青水秀,景色優美,冬暖夏涼,四季飄香。綿延數十里的千年桂花林,香披遠近,巍為壯觀;深藏寶林山的古剎群落,梵音裊裊。一代宗師密參大師曾在此住持並圓寂,留下200多顆舍利子,在佛教界聞名遐邇。歷史上許多名人雅士曾游此地,留下諸多詩篇,如南宋詩人陸游,明朝學者張岱,現代台灣佛學大師南懷瑾等。
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厚的人文景觀,構成了大香林景區較高的旅遊品位。景區於2005年在原香林花雨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改造。一、二期總投資5個億,一期景區投資2個億,於2006年10月對外開放,由空山梵音、香林花雨、花前月下、竹海天風、幽谷清韻等五大部分組成,以鄉村休閑度假為主調。二期景區由一閣(萬佛閣)、一館(問禪館)、一寺四院(寶林新寺、觀音院、普賢院、文殊院、地藏院)組成,以避暑養生和佛教文化為主調。整個景區秉承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的原則,基本保持了原生態的自然景觀,是一處田園式的新山莊,一個天然的大氧吧,也是國家級生態環境示範區。
景區以「香」為特色,有桂花飄香、煙火熏香、花果蘊香、民居古香,堪稱四絕:
一為「桂花飄香」。據《嘉泰會稽志》等史志記載,自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以來,村民據山川之利,在此廣植桂子,歷經千年而不間斷,如今萬株桂樹,廣袤數里,譽稱「江南桂花林」。 每年金秋時節,「金桂銀桂萬千桂,天香地香山水香」,金粟萬點,如雨飄灑,或落發際,或浮杯中,遊人可以真正融入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詩一樣的意境。
二為「煙火熏香」。香林寺、寶林寺始建於公元950年,千年古剎,聲名遠播。寂靜寺為一代高僧密參大師住持並圓寂之處,留下200多顆舍利子珍藏塔內,寺內建有台灣學者南懷瑾先生為之題字的「舍利塔塔園」。一代又一代僧人,繼承大師「心無旁騖,潛心事佛」的傳統,形成了獨特的佛教文化氛圍。在煙香繚繞中審讀人生,感悟世事,這是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世界。
三為「花果蘊香」。層巒疊嶂的寶林山,常年溪澗叮咚,四時花果不斷,空氣中彌漫著花的芬芳,果的甘甜。小溪蜿蜒,竹林如海,綠蔭似雲,如詩如畫。遊客到此可以賞玩舊時農家器具,領略四季田園風光;又可種豆植瓜,牧養六畜,體驗農作;至於摘茶掘筍,品嘗時鮮,自然益發情趣盎然。
四為「民居古香」。山居台門,明清建築,式樣古樸,設計精妙,雕梁畫柱,古色古香,極富觀賞與研究價值。還有附著眾多民間傳說的桂花產品和楊梅燒等特產,獨有風味,令人驚奇之餘,更增玄妙之想。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剛者劍膽,柔者琴心。因香而生的山村幽谷,寂靜而清新的山巒林地,大香林景區正象一部傳奇,等待您細細解讀神秘。
一、入口廣場
各位遊客,我們的車通過新建的香林大道,這條道路全長4.6公里,其中景區段全長約4.3公里,寬15米,投資7400萬元。朋友們,你是否感覺到這里的空氣特別清新。試看景區南西北三面環山,會稽山余脈在這里奇峰突起,山勢層巒疊嶂,大片林木供給新鮮氧氣。景區所在的香林村是紹興縣有名的長壽村,就是得益於此地的山水和空氣。西楚霸王項羽起事前一度居住在離這里不遠的山下,舊名項里村。傳說項羽手下三千子弟兵,都是型塘嶺下人。原來這一帶男性特別英武有力,敢拼敢搏,所以項羽招去作了親兵。
現在車子已到了入口廣場。入口廣場佔地50畝,廣場右前方是景區管理處辦公樓,後面是餐廳,左邊是遊客中心。另設兩個露天停車場及一個地下停車庫,共有車位280個。性急的遊客可能會問,前面似乎「山窮水盡疑無路」,大香林景區在哪兒呢?大家別著急,我們先一起坐上觀光車,穿過入口廣場與景點之間的隧道,去看看裡面的世界。這條隧道全長168米,寬6米。到了那裡,你會眼前一亮,果然「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二、空山梵音
這里是一期景區的第一個景點:空山梵音。空山梵音位於大香林景區的東南部,蟬鳴空山靜,金鍾掩梵音,故名空山梵音。這個景區由香林寺、漱石流、潛龍井、飛雲潭及忘情坡等五處景點組成。「水流曲曲樹重重,樹里春山一兩峰」,正是景區的最好寫照。
〈潛龍井〉
潛龍井位於景區的東北角,是一口古井。為什麼叫潛龍井呢?傳說在道林寺(即香林寺前身)山門外,本有一泓泉,隱蔽在崖壁下,不易發現,且終年不竭。有一年山外大旱,小和尚來汲泉水,舀水時碰到一樣硬物,似乎水底長出竹筍,他想試試能不能折斷。不想那東西一動,竟是活的。小和尚吃驚不小,忙跑去告訴當家的老和尚。老和尚提起燈籠,來到泉邊,往下一照,頓時大驚失色,這原是龍的角呀!道是「神龍藏於淵」,這下可不得了啦!果然沒多久,山洪暴發,山下人畜受害無數,香林寺卻安然無恙。後來和尚讓人鑿了一個井圈,護住泉眼,從此就有了這口潛龍井。年年歲歲,神龍一直保佑著香林寺的平安。
〈漱石流〉
各位遊客,請跟我往左邊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大家知道這是唐朝哪一位詩人的名句嗎?對,這是王維的詩句,皓月當空,萬籟俱寂,靜謐的山谷,山泉淙淙奔流,不絕於耳,所以我們把這個景點叫作漱石流。如此空山,真是世外桃源,人間仙境。「虛籟傳鍾過,清泉漱石流」。巍巍青山,涓涓流水,悠揚如詩,清新如曲。大家可以在這里盡情地放鬆自我,忘卻城市的繁華和嘈雜。如果哪位遊客想尋找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世界,這兒是最合適不過的了。腳踩鵝卵小道,耳聽梵音法雨,這是何等意境。大家看不遠處一片青翠之中,露出黃牆一角,這就是梵音繞耳的千年古剎——香林寺。
〈香林寺〉
據紹興最早的一部地方誌《嘉泰會稽志》記載,香林寺時稱香林院,後漢乾佑三年(公元950年)建成,到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改稱香林禪寺,至今已有一千餘年。現存建築為清代乾隆年間所修,前後兩進加兩側廂房。第一進山門,第二進大雄寶殿,山門是五開間,通面寬19.5公尺,二進三開間通面寬10.2公尺。香林寺內,至今保留有清乾隆年間的一鍾、一磬、一碑,十分珍貴。尤其是古碑,嵌立在第一進東次間後壁。通高2.83米。此碑兩面鐫文。向殿內這一面為正面,碑額是精湛的雙龍浮雕圖案,中間鐫刻「重建碑記」四個楷體大字。碑文及兩邊的篆草紋均還清晰。背面,即向廊下這一面,鐫有《永禁碑記》一篇。如此山嶺如此寺,香林寺前對竹海,後枕松濤;門前百餘顆金桂,掩映黃色院牆,空山梵音,相得益彰。此地最妙的是觀賞夜景。月出於東山之上,清輝泠泠,香風微微,桂影憧憧,鳳尾森森。「萬籟此俱寂,惟余鍾磬音。」人到此地,人世間種種煩惱拋之腦後,精神世界為之一新,這不也是大香林之游給予您的一大收獲嗎?
〈飛雲潭〉
「飛雲潭」景點位於空山梵音景區東南部。各位團友,大家看到,從上面下來,山泉在這里匯聚成一個小湖泊,它的名字叫飛雲潭。山中新雨後,澗水高低流,這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恩澤。宋代文豪歐陽修有名句說道:「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此地不是釀泉,但情與景,略相似,不同之處在於,我們把瀉出於兩峰之間的潺潺山水,採用機械迴流手法,暫當它們在這里循環往復。潭上有一道道飛簾,折成二疊,如銀練當空飛舞,陽光下虹霓添彩,形成一幅「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畫卷。
〈忘情坡〉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兩相許。」大香林景區的忘情坡則是專為遊客留著的自由空間。在這兒,你可以去燒烤,去露營,去充分體驗山居休閑生活;還可以飽覽群山疊翠的天然丹青。在這如詩如畫的天地中,讓我們拋卻愛怨情愁,共同祝福天下有情人,永遠幸福安康。
三、香林花雨
香林花雨景區是大香林的第二個景點,位於空山梵音的西北部,因桂成景,由桂而得大名,是大香林景區的核心。自宋治平三年(1066年)以來,金鮑兩姓村民廣植桂子,此後歷代栽種,迄今多達一萬四千餘棵,成片面積四百餘畝,被譽為「江南桂花林」。現存桂樹多數已有數百年樹齡,其中一株樹齡為九百多年,為國內罕見,堪稱「江南桂花王」。這個景區分為:天樂苑、含月池和五個桂花園。每個桂花園中都有一棵代表性的桂花樹:東桂王、西桂王、北桂王、天桂王、地桂王。
〈五個桂花園〉
各位團友,我們現在已經置身於大香林景區的精髓和靈魂部分:香林花雨。每年桂花盛開,香飄雲外,清風過處,花落似雨,故有「香林花雨」之名。有遊客會問:香林花雨的獨特之處,不衰魅力,究竟在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尋找答案吧。
我們現在所處的山稱寶林山,屬於會稽山脈分支的西干山脈,主峰海拔339米。山下的村莊叫西路村(現已改名香林村)。村中居民以金、鮑、柯、方四姓居多。這片桂花林過去是屬於西路村的,總面積達400餘畝。那麼西路村什麼時候開始種桂花的呢?據說,始自北宋治平三年,本村金、鮑兩家開始種植桂樹。你可知道,桂花林能興盛至今,誰的功勞最大?這要數如魁公。如魁公姓金,清乾隆年間西路村人,至今後代已逾8代。如魁公少時家貧,砍柴度日。後做賣柴生意。在這以前,因為天災人禍,桂樹只有減少,沒有增加,碰上兵荒馬亂,只能當柴賣,如魁公正趕上康乾盛世,國泰民安,他創造了壓枝繁殖的方法,開始在自家的雜地上種植桂樹。此後,他的子孫們又陸續增添,桂樹數量越來越多。就這樣,西路桂花在歷經幾番盛衰之後,再次繁衍興盛。
如此大規模的桂花林,這在江南堪稱一絕,譽為「江南桂花林」。我們得感謝先人,正是他們的勞作,才讓我們看到如此佳境。
各位團友,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著名的《江南憶》詞,有這樣的句子:「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今天,杭州滿覺隴桂花還是一道風景,大香林的桂花歷經滄桑,更勝滿隴,請各位循著木棧道,慢慢地尋,慢慢地游吧。
桂花屬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喬木,高可達10米。常見的品種有四: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這兒的桂花以金、銀桂為主。在這里你還會驚奇地發現桂花也稱王吶!
〈東桂王〉
這顆在景區東面的桂樹稱為東桂王。桂花不僅給我們帶來芬芳,還給我們帶來美味。秋桂盛開時節,這里家家山民忙著製作桂花糕、桂花糖、桂花餅,用桂花羹、桂花茶待客。最熱鬧的是9月中下旬開始的桂花節,村口搭起戲台,四鄉八村的人都趕來看戲,馥郁桂香氣息里,聽那江南絲竹清音纏綿,越劇軟韻宛轉雲天。這些風俗保留至今。
〈天樂苑〉
天樂苑中設置了一些70年代的游戲,這里將是大人與小孩共同玩樂的天地。城裡的孩子恐怕還不曾見到過這樣的土玩藝兒,一定會既驚且喜,樂不可支,大家游嬉完後,我將帶領大家去看園中的寶貝。
〈中國桂花王〉
各位遊客,我們眼前看到的這顆枝繁葉茂的桂樹,被譽為「江南桂花王」。這顆樹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高18米,樹冠直徑20.2米,根基徑圍4.3米,有三根主幹,覆蓋面積一畝有餘,達360多平方米。比湖北咸寧的「桂花王」還大,這在國內較為罕見,是整個景區的「鎮園之寶」。如果在桂花盛開的時節來,這里流金溢銀,幽香撲鼻,令人賞心悅目。您可在樹下小坐,品茗清賞,如果您運氣好,還可以遇到當地老人用長長的竹竿打落滿樹桂花。黃燦燦,像灑了一地的金珠子,如果你正從花下走過,花雨飄灑,落到你的發際鬢邊,或者落到你的茶杯里,那真令你心醉神迷了。
〈含月池〉
在這如詩如畫的天地中,我們會想起多少動人遐想的傳說。「寂寞嫦娥舒廣袖」,蟾宮里的嫦娥仙子,偷吃了神葯,雖則長生不老,可是那有多凄清呀,本來只有玉兔和桂樹陪伴在她身邊,後來又來了一個犯錯的人,叫吳剛,他被罰到月亮上面去砍桂樹枝。天上的桂枝怎麼說砍就讓砍了呢?所以那桂花樹隨砍隨合,總也砍不下來。要知道這位神見神愛的嫦娥仙子也不忍心呀。虧得浪漫詩人毛澤東寫了《蝶戀花》詞,說:「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詩人說吳剛就地取材,在月亮上面生產桂花酒了,真是聰明絕頂。正是這個美麗的傳說催生了桂花林中的含月池,給予我們每一位團友藝術的審美愉悅。
不用說,含月池畔最美的風景當在圓月之夜,天上明月,佳人如玉,傳情寄意,撩人心扉,哪裡還有比這里更好的去處?為了給予白天的遊客以某種補償,景區有一些別出心裁的設施,供到此一游的團友,發揮你豐富的想像力。你可以在這里眺望遠山,俯視波光,看芳草如茵,雜花滿地,看山間的清風帶著宜人的芳香從樹間林梢掠過,無論坐著,躺著,都是如此的宜人。這兒自然也是情侶們談情說愛的好地方,因為在這里扯一把綠葉就可以表達愛意;掬一捧溪水就可以洗滌心靈,剪一縷清風就是一篇風花雪月;……那邊還有北桂王、地桂王和西桂王,我給大家半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您可以在此拍照,留住青山綠水。
朋友們,陣陣沁人心脾的花香,是否讓您渾身舒暢,神清氣爽,平生出許多情思?香,有益於身心健康;香,最能動人遐想,香是人類感情生活最不可缺少的東西。金風送爽時節,這樣浪漫的賞桂勝地,豈能錯過? 您說是嗎?
四、花前月下
各位團友,走過花,穿過月,我們來到了花前月下景區。也即第三個景點。景區分為花神廟、月老祠和百花苑三個部分。花真是美的極致,給予人的聯想都像花那樣的美麗無比。如若不信,請大家跟我一起通過這片桂花林,看看裡面的景點究竟有怎樣的魅力?
〈百花苑〉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兒種的各色花卉,品種豐富,顏色各異。您在任何季節,任何時候來香林景區,都能欣賞到繁花似錦的景色。梅花是冬花的盟主,冰清玉潔,冷中帶熱,果敢堅毅,一身傲骨尤為世人鍾愛。二月杏花初放,朵朵美若天仙,柔若無骨。桃花三月盛開,明媚動人,猶如仙姝,所以古人都把美人臉比作桃花。牡丹開於農歷四月,世人稱其國色天香。它曾經因為驕傲,被武則天貶到洛陽,而今遍布國中,說明它到處都受歡迎。五月石榴,艷紅似火,火一般的熾烈,正是愛情的濃烈。六月荷花,清香遠溢,人道「出淤泥而不染」,猶如愛情專一,難能可貴。花朵大而嬌媚的七月秋葵,象徵愛情的樸素和純潔。桂花是八月花盟主,沁人心脾,經久不衰,故而為了取悅佳人,鍾情男子多會不辭勞苦,遠遠地去採得數枝以示殷勤。九月菊花端雅大方,多姿多采,百花苑裡,數它品種最多,惹人憐愛。十月木芙蓉,又名木蓮,另一種花色朝白暮紅的叫醉芙蓉,深秋時節唯有它不甘寥落,大張艷幟。山茶花開放在農歷十一月,花朵五彩繽紛,有大紅,粉紅,紫白,純白等,寒風細雨中,以它對於愛情的堅定贏得芳名。十二月水仙花別名金盞銀台,花如其名,亭亭玉立於清波之上,宛若水中仙子,超塵脫俗。置身百花苑,一種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是一個春意盎然的地方,一個詩情畫意的地方,一個令人心醉的地方。

〈月老祠〉

月老祠中布置著一些具有紹興地方特色的婚俗習俗,並且設置了一些具有遊客參與性的活動。我們將邀請畫家以項羽與虞姬、梁山伯與祝英台、陸游與唐婉、祁彪佳與商景蘭、大禹與女嬌、梁鴻與孟光等六個經典愛情故事作為內容創作大型壁畫。
花前月下從來都是談情說愛的代名詞,不過你或許不知道,在古老的中國,歷來有一種說法,婚姻是由婚姻之神主宰著的,他說了算。他是誰呢?他就是月下老人,俗稱「月老」,過去喜日人家用大紅紙寫四個字貼在壁上或床上,哪四個字?「天作之合」,意思說是上天讓他們配為夫妻,月老就是代表天意的。
你們看,大門外這一副楹聯分明寫著:「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世註定事莫錯過姻緣。」月老說,婚姻都是前生註定的,對錯與否我們暫且不管,但他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一句話,討得普天下鍾情男女喜歡。唐代詩人盧照鄰說:「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說得最明白不過了。不是么,七仙女、六仙女還下凡來配夫妻哩!
各位團友,請你跨進門檻,你們看,上面這一位白眉毛的長者,他就是月下老人,看他多麼慈祥、多麼和藹。過去說:「千里姻緣一線牽」,他手中那根紅線就是為人世間牽姻緣的。中國過去的婚禮,新郎新娘交拜之後,用一條大紅綢,讓新郎牽著新娘步入洞房。這條大紅綢,就是月老手中幾百十倍地放大了的「紅線」。有的團友說,婚姻是愛情的結晶,這話也不錯,說到愛情,莫說青年男女,即便兒孫滿堂的長者,也會湧起感慨。有各種各樣的婚姻,也有各種各樣的愛情,許多事我們說不明白。如果月老祠引出你的不盡回憶,那麼這也應該是月老祠本身的不盡之意。戀愛中的姑娘小伙,如果你正憧憬著未來,企盼著愛情,那麼你就趁此良機,默默地求告他老人家吧。
〈花神廟〉
各位團友,大家現在看到的是花神廟,花神廟與舊的寺廟形式不同,採用了新穎別致的現代建築理念,選擇了十二位女性分別代表十二位花神。請大家看門外廊廡中間的一副楹聯:「莫謂山中閑草木,從來管領屬花神」,說明它是管理山中花花草草的領導機構。中國是一個多神的國家,神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內涵十分廣泛,關系十分復雜,說到花神,源於中華先民的自然崇拜,是不能簡單以「迷信」二字否定它的。
請大家隨我進去參觀。一片神奇的世界展現在我們面前,耳邊水聲潺潺,鳥鳴啁啾,眼前百花爭妍,斗奇出俏,花團錦簇,令人目不暇接。
現在我請大家特別注意,中心位置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十三位豐姿綽約的女子,居中一位是總管百花的百花仙子,她天生麗質,飄逸動人。中國有許多關於花神的傳說,但她為女性的形象卻歷來是一致認可的。明代以後的花神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她手持中國的花魁芍葯、牡丹,或手提盛有這兩種花的花籃,安詳地守候著善良人們心中美好的夙願。民間認為農歷二月十五為她的生日,所以中國許多地方都以這一天為「花朝節」,其他十二位仙子,分別為十二月花卉之神。全國各地流傳的十二月令花並不完全一致,因地區而異。主要是因為南北氣候、溫度濕潤程度差異較大,一些花卉不為南北共有,所以十二月令花神因地域原因存在些許差異。這里的花神選用以下十二種花: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秋葵,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山茶花,十二月水仙花。
關於花神的神話傳說,始於唐、宋兩代。民間傳說,為花掛紅的習俗起源於初唐的武則天。武則天當了皇帝以後,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看見宮庭中的臘梅盛開,突然花興大發,寫了一首催花詩:「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命令百花次日一齊開放。次日,果然各種花果都承旨遵命。武則天到御花園賞花時,氣候似乎變得特別暖和,池中冰塊都已融化,陡然變成初春光景。武則天見林苑青翠,花開滿園,萬紫千紅,十分高興,立即命令宮人給這些花木掛以紅綢並懸以金牌表示獎勵。在百花叢中,唯有牡丹花遲遲未曾開放。武後震怒,命宮人燃炭火燒炙枝梗,牡丹方才怒開。然武則天氣憤不息,下令將御花園中幾千株牡丹逐出長安,移植東都洛陽,以示懲罰。洛陽因此成為牡丹之鄉。百花生日,春花盛開,群芳爭艷,南方許多地方常於此間舉辦花節、花市,供人觀賞。繁花似錦的成都「蓉城」,每年二月十五日開始舉行花會,屆時將奇花異卉置於會場展覽交流,是典型的花朝節的遺風。有的地區在花朝節尚有母親用五綵線給女兒穿耳孔的習俗,盼女兒長大成人如花枝招展。也有一些地方於此日成群結隊去郊外春遊娛樂,欣賞大自然的美好時光。浙江省湖州一帶,人們在花朝節這天,在花盆中插三角小彩旗,以祝賀花的生日。當地人認為此日種花、嫁接,最容易成活。二月二日過花朝節的地方,男女青年有在此日吃露天飯的習俗。

五、幽谷清韻
踏著歷史的腳步,走一段長長的山路,彷彿是年代久遠的古道。在溪水的流淌聲中,我們彷彿還能聽到清脆的馬蹄,聽到李白的吟詠,陸游的唱和。這里山更深,壑更幽,水更清澈,耳聞丁丁冬冬泉,眼觀高高下下樹,這就是幽谷的神韻。也是今天我們所到的第四個景點。
〈吟芳圃〉
各位團友,有道是山高林密,清風蕭散,幽情更多,大家正好藉此以待片刻,緩一緩神,慢慢地領略山林野趣,幽谷清韻,對於從小生長在城市裡的人來說,這里無疑是給了你一個回歸自然的機會,絕對浪漫,絕對OK。
吟芳圃里有一些從古至今歌吟桂花的詩詞。歷朝歷代多少詩人騷客,為桂花傾心折服,他們徜徉花間,淺吟低唱,從而創造了桂花文化的璀璨篇章。刻在這些石碑上的僅僅是一小部分,請各位隨意瀏覽,吟詠。讀詩的好處在於愉悅身心,加深修養,你不認為這也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嗎?
〈萬桂園〉
各位團友,桂花是我國傳統的名貴花木,常見的品種有金桂、銀桂和四季桂等。桂花不同於大多數花卉的一點,在於它的花不是長在枝葉的頂端,它生在葉底部,有羞於見人的意思,而或許正因為這樣,它的香氣遠而愈溢,因此有「九里香」之稱,其它的花則無法與之媲美。據西路村民說,每年秋天到來時候,還沒有看到桂花開放,早上打開窗戶,就有香氣撲鼻而來,人們會說,不知哪裡已經有一枝開花了。
因為久經人工栽培,桂花變種很多。比如紹興本地,有庭園里的「庭桂」,有山岩間的「岩桂」,西路桂花自然屬於「岩桂」的一類。大家現在看到萬桂園里的桂花,是從全國各地採集來的,共68個品種,現在每棵樹上都有吊牌,寫著它們不同的名稱,其中分為五大區塊,木樨珍園區有11個品種,金桂園區有8個品種,四季桂園區有17個品種。五大區塊已栽樹692棵,小苗12298棵。由於栽種不久,現在還看不到林相,但三五年之後,小苗長成大樹,萬桂園自然將是另一番面貌。大香林風景區的規劃,是要將萬桂園建成桂花大觀園,南方北方形形色色朝朝晚晚的桂花共聚一園,全國獨此一家,屆時必令每一位游者大跌眼鏡。
〈鑒湖第一源〉
「鑒湖第一源」位於萬桂園的北面。各位團友,眼前深藏山野的一池聖水,就是「鑒湖第一源」。紹興鑒湖,聞名全國,尤其文人,一下筆必稱「稽山鑒水」。 這「稽山鑒水」已經成了紹興的代名詞。大家知道,所謂「稽山」即會稽山,所謂「鑒水」即鑒湖。鑒湖是東漢永和五年(即公元140年)時,會稽太守馬臻發動民眾建造的,所謂攔堤築湖,主體工程也就是東面從上虞蒿壩起,西面至紹興錢清,那一條橫亘東西的大堤。堤全長127里,湖周長358里,納會稽、山陰36源之水。有了鑒湖,紹興才得為魚米之鄉,所以鑒湖實在是紹興的母親湖。
那麼,這里何以稱「鑒湖第一源」呢?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的名句「少小離家老大回」,幾乎老少皆知。他告老還鄉時,請求皇上賞賜「鏡湖一曲」。原來他早已嚮往稽山鑒水的無限美景,「還鄉」住到鑒湖邊上來了。他所住地方,人稱「道士庄」。賀知章好老莊之學,不是真做了道士,是做了閑人,可以很隨意了。因為賀知章,後人才稱那一帶為「鑒湖第一曲」。寶林山水下入型塘江,與湖塘相距最近,確是鑒湖主要的水源,因此寶林山成為鑒湖第一源頭。湖邊舊有「七尺廟」,本是祀為大禹所殺的防風氏的,然又稱「鑒湖第一社」,奉賀知章的長子壽聖為社主,並祀賀知章父子二人。大家由香林大道進來的途中,一處地方過去稱「壽勝埠頭」,原來賀知章的長子住在那裡,現在大約屬於友誼村的范圍。有興趣的團友,不妨安排時間到那裡去作一番考察。
喜歡喝黃酒的朋友,不知您是否知道,這兒是鑒湖的源頭,也是紹興酒的源頭。據說,這里是誕生第一滴紹興酒的地方。清代學者梁章鉅是一位嗜愛紹興酒的名士,他認為,紹興酒之所以能通行海內獨領風騷,原因在於「蓋山陰、會稽之間,水最宜酒,易地則不能為良,故他府皆有紹興人如法制釀,而水既不同,味即遠遜」。優質的鑒湖水造就了紹興酒的獨特品質,更造就了紹興人柔中寓剛自強不息性格。
〈釣魚台〉
各位團友,從「鑒湖第一源」再往北走就是釣魚台了。大家一路爬山,感覺略為疲勞,到了這里,正好稍事休息。這是一個聚天地靈氣,納山水精華的高山湖泊,當地人因此稱之為「天池」。現在這兒已開辟為「釣魚台」。天光雲影,徘徊水中,碧波清漣,賞心悅目。這里的山水,保持著原汁原味的原始生態。捧一捧聖水,你能感到它的聖潔;抓一把清風,你能感到它的典雅。每逢月夜,一輪明月倒映水中,富有別樣的詩情畫意。
看著這個 「釣魚台」,不由讓我們想起兩句宋詩:「閑上山來看野水,忽於水底見青山」,非有特別之人,才能見特別之景,今天大家真是三生有幸。您如果還想一試垂釣之樂,不妨下去,不曾帶來釣竿也無妨,早已在那裡的朋友會幫助你的。
六、竹海天風
各位團友,這里是一期工程的第五個景點:竹海天風。
景區內除了桂,最多的就是竹了。這里竹子品種豐富,漫山遍野的嫩綠翠竹掩映著陽光,山風乍起,竹影婆娑。這個景點由修篁澗、貢茶嶺和遊仙村等三個部分組成。竹海曲徑,自然風光與田園情調相得益彰。
〈修篁澗〉
各位團友,綠竹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物種,大多遍布於長江流域和華南各地,種類多達250餘種,如毛竹、剛竹、箬竹、淡竹等主要品種,大香林景區無不盡有,其中尤以山坡地的毛竹為最。綠竹,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同時也有極強的觀賞功能。清代著名詩人鄭板橋的《竹石》詩說:「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就是謳歌竹的堅強品格的,他還有一首詩說:「四時花草最無窮,時到芬芳過便空。唯有山中蘭與竹,經春歷夏又秋冬。」鄭板橋愛蘭愛竹,畫蘭畫竹,對於竹的高貴品格表示了深深的贊嘆。

❾ 導游應該怎樣介紹景點呀

在剛做導游的時候要死啃導游詞,慢慢的再培養自己的講解風格,在接待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多看書看報,掌握新聞動向.把自己的語言運用到導游詞中去,這樣可以讓生硬,死板的導游詞變的生動和有吸引力.讓遊客感覺你不是在死背書.個人條件不一樣,多挖掘自己的閃光之處,不要害羞,臉皮厚點.我剛見到藍咖啡的時候就認為他以後一定會是個好導游,因為他擅長表現自己,要培養自己的表現慾望,因為帶團的過程中,你是核心人物.好的導游員改行做主持人都會很稱職. 導游員不但要對自己有信心,還要對自己的講解的國家,城市和景點有信心,想像一下,一個自己都不喜歡的地方,你怎麼能介紹的讓遊客喜歡呢?不管你是不是當地人,除了景點你還要熟悉當地的一切文化,單位,學校,市場,醫院等等.因為在游覽之餘你還要為他們提供額外的咨詢活動.遊客需要的不只是一個會介紹景點的導游員,他們需要的更是一個熟悉當地的,他們可信賴的朋友. 合理的安排旅遊路線和時間,一天什麼時間會走到哪裡,大概會遇見什麼問題,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和時間安排,時間提前了怎麼安排,推後了怎樣補救,要做到心中有數. 要時刻保持遊客的興奮狀態,只有興奮的遊客才能滿足你的其他慾望,想像一群靡靡登登的人還會有興趣和你去哪?可能最後店也不進,景也不加,損失慘重. 做事情要考慮在先,車輛,卧鋪,餐飲,房間的安排等等,尤其是旺季,這些可能都不能盡人意,但應該盡量把問題考慮在前,解決在沒發生的時候.地陪和全陪要盡量配合工作,有任何矛盾都應該以不影響工作為前提,畢竟錢是小事,團是大事. 盡量滿足每位遊客的需要,每個旅遊者出門旅遊的目的都不一樣,有的是想獵奇,有的是家有不快事出門散心,有的是想.....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獵奇者感到不虛此行,購物者滿載而歸,新婚者喜上加喜,悲傷者一掃悲雲,尋根者大有收益......

❿ 小學生介紹旅遊景點的導游詞

小學生介紹旅遊景點的導出詞不是很多嗎?比如說歡迎光臨我們景區,歡迎來到我們美麗的什麼什麼東西。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