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博物館必去嘛
發布時間: 2021-01-17 02:21:29
⑴ 吳哥窟的相關文化
1966年5月,柬埔寨暹粒省省長贈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牛皮畫《吳哥寺》縱34.7厘米,橫68.8厘米。
吳哥寺是柬埔寨的印度教毗濕奴神廟,又稱吳哥窟,建於12世紀初。後為高棉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的陵墓。15世紀上半葉,隨吳哥都城廢棄而荒蕪,19世紀中葉重新修整,成為世界著名古跡。該寺全部用砂岩重疊砌成,佔地約2平方公里,四周有城壕環繞。神廟圍有依次增高的3層迴廊,各迴廊的四角配有高塔,以中心塔(高出地面65米)為頂點,形成高度依層次遞減的高塔群,呈現出均衡美。吳哥寺的裝飾浮雕豐富多彩。浮雕刻於迴廊的內壁及廊柱、石牆、基石、窗楣、欄桿之上,題材取自印度教神話和高棉王朝的歷史。 2014年1月初,朝鮮在世界性的旅遊勝地柬埔寨吳哥窟投資了1500萬美元(約135億朝鮮圓)建造的文化歷史博物館即將開業。
2014年1月6日英國《獨立報》引用柬埔寨《金邊郵報》的報道,說朝鮮在吳哥窟遺址群所在的柬埔寨旅遊城市遏粒建造了「偉大全景博物館」。朝鮮以將「偉大全景博物館」捐贈給柬埔寨為條件,獲得了10年的運營權,將賺取入場費。
由朝鮮萬壽台創造社主導建設的該博物館在朝鮮海外事業中屬於最大規模。博物館里有寬120米、高13米的大型壁畫,壁畫描寫的是在8—15世紀迎來鼎盛時期的高棉帝國時代的日常生活、文化和歷史。博物館也展示了白頭山風景和朝鮮已逝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出生的房屋繪畫作品。另外,該博物館還配備了3D電影館和「VIP室」。
英媒認為,經濟困難的朝鮮在吳哥窟直接建立博物館有兩個目的:賺取外匯的同時擴大對柬埔寨的外交影響力。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