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空寺旅遊景點介紹
❶ 大同去恆山懸空寺一日游
你好,你的計來劃非常完美,是完全源可以實現的,到了大同之後。先在火車站待上2個小時,之後你坐去東關的公交,在那裡有去渾源縣的大巴,不用問你直接坐上就行,到要進縣城的時候,你告訴司機到恆山下車,他到時會提醒你的。你先上恆山,上山時帶點兒中午吃的東西,玩完後可坐覽車下山,下了山後你就向西看到懸空寺了,不大也就一個小時看完了,之後可坐回市區的大巴,來去大巴的時間也就是最早早上7點半,晚上回的車最晚不能超過6點。
❷ 山西大同有幾個著名旅遊景點
大同主要旅遊景點列表:
雲岡石窟 懸空寺 平城遺址 九龍壁 覺山寺專 山西永安寺 水神堂 大同鼓屬樓 趙武靈王墓 雲林寺 古城堡漢墓群 吳官屯石窟 魯班窯石窟 慈雲寺 大同清真大寺 觀音堂 善化寺 平型關戰役遺址 許家窯人遺址 上華嚴寺 下華嚴寺 大同煤礦展覽館 大同市博物館 永固陵 琅邪康王司馬金龍夫婦墓 三皇墓 祁皇後墓 清任勇烈墓 清栗毓美墓 麻庄漢墓群 清王萬邦墓 元淑墓誌 北嶽恆山 大同火山群 湯頭溫泉 文嬴湖 靈丘古道 采涼山 雲岡國家森林公園 青擅 龍山 甸子梁 靈丘桃花山,可以手機安裝騰訊地圖。導航--選擇起點您的位置到終點站--到的景點!!直接搜索就可以選擇路線就可以了,非常簡單的!
❸ 山西大同2012恆山懸空寺雲岡石窟木塔旅遊攻略
火車站到懸空寺的交通
可在大同火車站附近乘到渾源縣的小巴,車費22元。如果是一行4人不如花120元包一輛出租夏利,往返價錢一樣,但方便舒適得多,或乘恆山一日游旅遊車。
沒有公交可以直達的,乘坐8路(3元)公交可到恆山腳下,之後步行前往,步行較遠,不建議選擇這種交通方式。
懸空寺就屬於恆山了,可以選擇走,因為就算坐車,也不是很方便,需要租車或是包車前往的。
恆山腳下有8路公交可以回大同,建議主要好公交的首末班時間
大同到應縣木塔
景區距離大同約75多公里,可在大同新南汽車站乘坐去應縣的班車,然後坐小三輪可直達景區。還可以7:30在大同火車站乘坐一日游的小公共汽車直達景區。
大同到雲岡石窟
大同市內開有30餘條公交線路,市內公交車全程票價均為1元。郊區公交1元起價,依據路程而價格不同。
市內乘3-1路、3-2路和10路公交均可直達雲岡。
3-1路公交車起點站為新開里,終點站雲岡礦。
3-2路起點站為大同火車站,終點站為雲岡石窟。
10路車起點站為西門外,終點新榮區。
也可以在紅旗大飯店旁坐火車站D燕子山的中巴,中途下車,5元。
美食
莜麵 蕎麥圪坨 大同風味涼粉 羊雜粉湯
懸空寺游覽沒有時間限制 恆山還可以 但是兩個地方加起來遊玩 時間上會有點緊
大同其他景點
觀音堂 廣靈水神堂 靈丘
其實你的景點已經很經典了 是大同都非常有名的景點
❹ 山西大同旅遊懸空寺/雲岡石窟
建議你早晨就從大同出發去懸空寺.完了就去應縣.後在回大同.也就是用1白天的時間吧.
早晨.希望你早點7點的時候你就去大同長途站.從火車站出來.坐2路15路公交車.到5醫院下車.在往北走50米,右拐走50米左右就到大同長途站了.不知道你問問路人了.你從那裡去坐到渾源的車了.車票好象是18元.在渾源那個大轉盤下車.你可以打車去懸空寺了.你和計程車搞價格.因為距離也就是個3公里左右了.你最多最多給他10元.就去懸空寺了.如果你是國慶來.希望你早點去去懸空寺.因為上懸空寺都是限制人數的.國慶人多,還要排隊呢.從懸空寺出來.如果那有去渾源車你去坐了.如果沒有,你們就走到馬路上.等車了.車很多的.都是過路車.你們坐中巴車在去渾源城那個轉盤了.一個人有2塊錢就夠了.上車的時候可以問好的.
在那個轉盤.你們就等去應縣的中巴車了.車票多少我也不清楚.但是最多也不超過20元.到了應縣.你們就可以看木塔了.你們不一定非要進去看.其實站在大門外就看的很清楚了.
完了你們做車就回大同了.晚上在做火車回北京.或者第2天去雲崗了.
去雲崗只有車3-2公交車好了.其他車不建議你坐的.
如果你很富裕.你可以從市區打車去懸空寺了,估計有150就 差不多了.如果加上去應縣.有250-300就夠了.
希望你旅途快樂.如果迷路了.你可以找電話打110了.又免費.還能讓警察叔叔幫你們了.
❺ 大同有幾個著名旅遊景點
雲岡來石窟,恆山,善化寺,懸空寺自,上華嚴寺等著名景點。
❻ 雲岡石窟、懸空寺自助游路線
大同市不大,住在大同公園附近的新唐宏飯店(火車站附近亂)打的7元。3號早晨在公園東門乘26路公交終點站新開里下,轉乘3路公交終點雲岡石窟下。雲岡石窟旅遊一上午,中午回飯店吃大同(晉北)農家飯(早、中、晚都有)價格便宜。下午大同市內游覽九龍壁、華嚴寺、城牆、步行街等。晚上住的飯店附近有新野粗糧館,座土炕,吃地道農家飯。4號早上退房,步行到五醫院的長途汽車北站有去渾源的客車到渾源城,城內有去懸空寺的旅遊車,小心被宰,渾源人不地道。懸空寺很小半個點就旅遊完。冬天的懸空寺沒有意思,路遠,恆山也來不及爬,建議不要去。車票都是明碼標價,就是渾源城裡的旅遊車不明,多打聽。
❼ 山西旅遊景點有哪些
1、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台縣東北隅,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為國內外洲人所嚮往。五台山座落於「華北屋脊」上,最高海拔達3058米。這里,峰巒連綿,山嶽交錯,形如虎踞,勢如龍蟠,總面積為2837平方公里。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聳峙,高出雲表,頂無林木,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台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台頂,即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綉峰、山巒層疊、溝壑縱橫、谷河漫流、林木聳翠,盆地與山巒交錯,形成一處色彩鮮明、氣候涼爽、適宜人們瀏覽和避暑的風光寶地.
2、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計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51000餘尊,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齊鑿的。北魏經歷了「太武滅佛」、「文成復法」。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雲岡石窟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現第16至20窟就是「曇曜五窟」。
3、平遙古城
山西平遙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
4、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國家AAAA景區),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其建築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築群。「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畫」、更是一座具有強烈人文精神的東方古城堡。皇城相府是國家AAAA-景區,皇城相府自2007年起開始創建國家5A景區,歷經3年,投資2.8億元,從旅遊交通游覽、旅遊安全、衛生、郵電服務、旅遊購物、綜合管理、資源與環境保護等8個方面進行全面建設和升級,順利通過國家級評審驗收,繼雲岡石窟、五台山之後,成為我省第3家AAAA-景區。
5、懸空寺
懸空寺(第二批國保)時代:明地址:渾源縣城南5公里北嶽恆山下金龍口西崖峭壁據《恆山志》記載,懸空寺始建於北魏晚期(約公元六世紀),後經歷代重修,現存建築皆明清遺構。全寺建築懸掛在恆山之麓的峭壁上,崖壁呈90度垂直,崖頂呈倒懸之勢。寺坐西朝東,寺門南向,全寺建築自山崖的南面向北一字排開,漸次增高。寺院呈長方形,長數十米,寬約5米,有大小殿閣四十餘間。共分三組。第一組建築以三官殿為主體,是奉祀道教之所,幾座殿內供奉道教塑像。中間一組建築是以三聖殿為主體,殿內供奉佛教造像。最後一組建築是以三教殿為主,奉儒、釋、道三教之祖。三教殿為全寺最高的建築,為三層檐歇山頂,內奉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像。懸空寺的建築構思精巧,結構奇特壯觀。
更多
❽ 如果你從懸空寺旅遊回來,你打算怎樣向同學們介紹她呢(50字)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專空寺,半天高,三屬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建成於1400年前北魏後期,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懸空寺原來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傳統宗教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來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之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曾入選《時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穩定建築。
懸空寺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
❾ 懸空寺及恆山的最佳瀏覽路線(一日游)
恆山十八景,首推懸空寺。一般只去懸空寺即可。北嶽以森嚴峻極著稱,看點:北嶽廟是山上最宏偉的一座廟觀,它建於明代,背倚恆山主峰天峰嶺。廟宇進深五間,廊前是一座恆山真跡圖,上刻恆山全景,是一座頗具價值的文物。
大殿內供著一尊北嶽真君塑像,刻工精細,栩栩如生。大殿前廊內,有數十座石碑,碑文記載了歷代祭山的情況,是研究恆山歷史的寶貴資料。
主要景點:恆山自然景觀很美,陡峭的北坡遍布莽莽蒼蒼的松樹林,林中飛瀑流泉,鳥囀鶯啼,美景奇觀隨處可見,實為一處體味自然的佳地。主要景點有果老嶺、飛石窟、大字灣、虎風口等。
游覽線路:大字灣→虎風口→捨身崖→飛石窟→北嶽廟→天峰嶺
交通:從大同乘汽車到渾源
門票:進山門票35元
進山時間:夏季:早上6:30—19:00; 冬季:早上8:00—18:00
只有北嶽廟至天峰嶺有纜車,如果全程游覽時間不夠,建議慎重。
❿ 山西大同有幾個著名旅遊景點
1、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是我國第一批5A級旅遊景區。 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的石雕,巨石橫亘,石雕滿目,蔚為大觀。他們的形態,神彩動人。
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鍾,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遊人。這些佛像,飛天,供養人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 石窟始建於北魏時代,是當初為了供奉佛教創建的,最早的是曇曜五窟,現在可以開放的只有45個,重點參觀的是前20個。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2、懸空寺
懸空寺又名玄空寺,懸掛在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間,是國內僅存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 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8米,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米。 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奇——遠望懸空寺,像浮雕嵌在峭壁間,近看,大有凌空欲飛之勢。 懸——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
巧——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布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 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
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是中國古代建築精華的體現。 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懸空寺不僅外貌驚險,奇特、壯觀,建築構造也頗具特色,形式豐富多彩,屋檐有單檐、重檐、三層檐,結桅構有抬梁結構、平頂結構、斗拱結構,屋頂有正脊、垂脊、戧脊、貧脊。
總體外觀,巧構宏制,重重疊疊,造成一種窟中有樓,樓中有穴,半壁樓殿半壁窟,窟連殿,殿連樓的獨特風格,它既融合了我國園林建築藝術,又不失我國傳統建築的格局。
懸空寺內現存的各種銅鑄、鐵鑄、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風格,體例具有早時期的特點,是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珍品。 2010年12月,在《時代》周刊公布的全球十大最奇險建築中,懸空寺與「全球傾斜度最大的人工建築」 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市的「首都之門」、希臘米特奧拉修道院、義大利比薩斜塔等國際知名建築同列榜中,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3、恆山
恆山,人稱「北嶽」,位於山西大同市渾源縣城南,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 恆山作為道教活動場所由來已久。
相傳我國神話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恆山隱居潛修的,在恆山留下了大量的仙蹤遺跡和神話傳說。
景區以雙峰並峙的天峰嶺和翠屏峰為中心,包括天峰嶺景區、翠屏峰景區、千佛嶺景區、溫泉景區和渾源城景點群,其中最受遊人歡迎的有恆山腳下的懸空寺和天峰嶺南坡半山腰上的北嶽廟。 懸空寺位於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
懸空寺的六座主殿閣之間都用木製樓梯相連,由於懸空寺整體建築物是由非常高超的木匠技巧完成的,如發生地震,卯榫雖會劇烈移動但是會保證整體建築物的完整性,其建築強度是非常高的。
4、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是中國著名第四紀火山群。
已知有30餘座,主要分布於大同盆地東部,可以劃分為東、西、南、北4個區。東區在許堡、神泉寺一帶。 西區指爪園與西坪北地區。南區是桑乾河以南。
北區系大同市以北的山。根據火山外部形態特徵,可分為4類:
一是穹窿狀的,由玄武岩組成,沒有火山口,如孤山和峨毛疙瘩等。
二是殼狀的,由玄武岩組成,如肖家窯頭火山和大辛庄火山等。
三是半圓形的,系火山噴發物沿山前裂隙噴出,依山坡流動而成。
四是馬蹄狀的,由玄武岩流、火山碎屑互層組成,火山形成後,流水切穿火山口,形如馬蹄狀,如東坪山,金山等。
上述除馬蹄形火山已被沖溝切穿外,其餘的僅在錐體四周有窄淺的溝俗,說明火山地貌還處於侵蝕初期。由火山噴發物與上覆下伏地層接觸關系判斷,大同火山群是在上新世末、晚更新世馬蘭黃土堆積之初多次活動的產物,最早活動的是北區、東區,南區次之,西區最新。
5、大同鼓樓
聳立於大同市區內大南街南段十字口中心。它不僅裝點了大同市的容顏,而且烘托出了這座歷史名城的古老風貌。
鼓樓創建於明代,清代順治、乾隆年間兩次修整。外觀呈方形,面闊、共三層且均為進深三間,底層磚石砌成,中為十字穿心門洞,行人可縱橫通行。
這座三檐樓閣的下兩層是木結構建築,上層置大鼓面,舊時晨鍾暮鼓聲震古城及近郊四鄉。時間始建於明代,清代曾多次修繕,是明消樓閣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大同鼓樓始建於明,清代重修。1978年全面加固修繕,並彩繪一新。1966年4月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