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瀑布景點介紹
① 國內都有哪些瀑布景點
對於旅遊這種事情,在眾多類型的旅遊景點中,小編對瀑布算是情有獨鍾了,每次看到瀑布美景都忍不住的看好多次,然後趕緊和大家分享。不過這次小編分享的瀑布有點不太一樣,這個瀑布並不是在山野中,而是在一棟大樓上懸掛著的瀑布,這樣的景象不僅壯觀,並且也打破了世界紀錄。
不過說到這里,有一些網友就有些疑惑了,既然窗戶外都有了瀑布了,那麼住宿還能開窗戶透氣嗎?還有一個問題,既然都已經安裝了,為什麼不全天開放,或者是一天中一個固定的時間開放,這樣一直不開放豈不是白修建?對於這件事情你怎麼看呢?
② 黃果樹瀑布有那些景色 要簡要介紹
主要景點
1、水簾洞
位於大瀑布四十米至四十七米的高度,是黃果樹主瀑布後面的岩壁上有一個溶洞,洞深20多米,長134米,有六個洞窗、五個洞廳、三股洞泉和六個通道,橫貫瀑布兩側,洞口常年被瀑布所遮掩。從洞中的開口處可以近距離觀察瀑布;在晴天里,從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均能觀察到犀牛潭上空的彩虹。
2、犀牛潭
犀牛潭為黃果樹瀑布注入的水潭,其下游依次為三道灘、馬蹄潭、冒水潭等。犀牛潭因其形狀像犀牛而得名。也有說相傳唐代曾有犀牛在該潭洗澡,故得名犀牛潭。
3、銀鏈墜潭瀑布
銀鏈墜潭瀑布,位於黃果樹瀑布景區水上石林左上方。該瀑布高十餘米,上部呈漏斗形,底部為槽狀溶潭。遊客可於瀑布旁的石路上近距離觀賞,並可聽到瀑布極震撼的轟鳴聲。另外,該瀑布還出現在了2001年7月22日發行的《黃果樹瀑布群》特種郵票中。
簡介
黃果樹瀑布,即黃果樹大瀑布。古稱白水河瀑布,亦名「黃葛墅」瀑布或「黃桷樹」瀑布,因本地廣泛分布著「黃葛榕」而得名。
位於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屬珠江水系西江幹流南盤江支流北盤江支流打幫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為黃果樹瀑布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級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以水勢浩大著稱。瀑布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其中主瀑頂寬83.3米。黃果樹瀑布屬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蝕裂典型瀑布。
黃果樹瀑布出名始於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經過歷代名人的游歷、傳播,成為知名景點。
(2)小瀑布景點介紹擴展閱讀:
一、形成原因
黃果樹瀑布地處喀斯特地貌區,形成初期,上遊河水沿泝源侵蝕裂點下滲,形成了眾多地下河及溶洞。隨著侵蝕的加劇,注入地下河及溶洞的水量不斷增大,逐漸形成了喀斯特地區特有的地下裂點。
這種狀況繼續發展,導致地表河谷乾涸,水流幾乎全部進入地下,侵蝕作用使地下洞腔越來越大,地表隨之發育出一些豎井及天窗。這些構造的不斷擴大和塌陷,使河谷裂點不斷向上游推移,最終形成了黃果樹瀑布。
黃果樹瀑布是典型的喀斯特侵蝕裂點型瀑布。而塌陷部分低於原來的地面,也就成為了現在瀑布注入的「犀牛潭」。
由於水流的沖刷作用,黃果樹瀑布在形成之後逐漸向後退。除了犀牛潭這個現存的沖蝕坑外,在下游還存在著三道灘、馬蹄灘、漁魚井三個沖蝕坑遺址。由於瀑布是在同期洞穴塌陷後造成河谷縱向裂點而形成的,因此以同期洞穴堆積物的絕對年代判斷下限,以河谷發育期判定上限,黃果樹瀑布的形成年代約為10-50萬年。
二、自然條件
黃果樹瀑布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該地區常年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和太平洋東南季風影響,氣候濕潤,溫和多雨。瀑布地區平均溫度為15.6℃。7月氣溫最高,平均溫度23.2℃;1月平均溫度為5.9℃。氣溫年較差17.3℃。歷史上的極端最高氣溫35.3℃,極端最低氣溫為-8.5℃。
該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307毫米,其中4至10月的降水量就佔全年總降水量的89.9%,平均達1175毫米。瀑布所在地區日照較少,多年日照百分率30%,加之地處貴州西部低窪地帶,降水較多,全年相對濕度達80%左右。全年平均霜日7.3天,無霜期290天。
該地區喀斯特地貌顯著。地帶性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但在長期人為因素影響下,原生林已基本不存在,目前該地區植被主要是次生林。
三、測量
2005年7月,貴州省第一測繪院工程技術人員採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紅外測距三角高程等測繪技術手段對黃果樹瀑布的相關數據進行了測量,測量結果為:
1、瀑布位於東經105度40分,北緯25度59.5分;
2、瀑布實際高度為77.8米,主瀑高67米,寬101米,其中主瀑頂部寬83.3米;
3、瀑布底部海拔高度為903.9米。
③ 黃果樹瀑布的簡介
黃果樹瀑布位於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屬珠江水系西江幹流內南盤江支流北盤容江支流打幫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黃果樹瀑布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最大的一級瀑布,又叫黃果樹大瀑布,因該區域生長著很多「黃果樹」得名。瀑布周圍峰巒疊嶂,植被茂密,峽谷、溶洞、石林石柱比比皆是,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3)小瀑布景點介紹擴展閱讀:
黃果樹瀑布旅遊小知識
1、黃果樹瀑布的最佳游覽時間夏季6-10月份水量變大,7、8月份最好時。冬季枯水季瀑布要靠水庫放水,不是欣賞瀑布的好時間。所以最好選在6-10月份的非節假日。
2、過水簾洞實在不想「濕身」的遊客可以穿雨衣,用完的雨衣不要隨處亂扔,保護環境。
3、夏季蚊子多,一定要塗驅蚊劑。
④ 黃果樹瀑布的介紹
黃果樹瀑布位於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級瀑布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級瀑布。瀑布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其中主瀑頂寬83.3米。
黃果樹瀑布群包含著雄、奇、險、秀風格各異的大小18個,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記錄。
其中黃果樹大瀑布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最為壯觀的瀑布。於2007年5月,經中國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審查驗收,黃果樹瀑布景區成為首批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之一。
(4)小瀑布景點介紹擴展閱讀
名稱由來:
黃果樹瀑布在典籍中可查的首次出現是在明代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的著作《徐霞客游記》中。
據書中一文,1638年四月廿三徐霞客詢問當地人大瀑布之上游的河流名稱,得到「白水河」的答案,但徐霞客在文中並未提及瀑布的名稱。
之後,明代和清代的大量詩文中,提及該瀑布時,也均以「白水河」指代,河瀑不分。
直至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刻印的山陽李宗邡《黔記》中,收錄了江西山陽李騰華的《白水河小憩並序》,其中寫道:「白水河,其地多黃果樹,故以樹名名村市。」,並記兩句詩序中還引用了兩句詩:「飛雪濺衣黃果樹,亂紅撩眼刺梨花。」
事實上該地並無「黃果樹」,該序作者寫成「黃果樹」,原因為當地有一種常見的落葉喬木「黃桷樹」,即榕樹。當地過往的商客由於讀音相近,誤記「黃桷樹」為「黃果樹」,因此有此記載。而在《鎮寧縣志》、《永寧州志》等記載中,還出現了「黃葛樹」、黃閣墅」等對該地區的稱謂。
清末民國初貴陽詩人王敬彝的《黃果樹瀑布》詩,是可靠記載中首次直接提出「黃果樹瀑布」這個名稱的文獻。加之當地人對《黔記》這部古籍的信任,「黃果樹瀑布」逐漸替代了「白水河瀑布」,成為對該瀑布最普遍的稱謂。
氣候:
黃果樹大瀑布地處貴州西部低窪地帶,海拔較低,終年無霜,年平均氣溫為14℃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避寒避暑勝地。1月最冷,平均氣溫在4.3℃,但最低氣溫很少會跌至零下;7月最熱,平均氣溫在22℃,基本不會有高溫天。
⑤ 黃河壺口瀑布介紹的內容是什麼
黃河壺口瀑布位於山西省吉縣和陝西省宜川縣之間,景區面積約100公里2,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88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黃河壺口瀑布以排山倒海的壯觀氣勢著稱於世。滔滔黃河到此被兩岸蒼山挾持,束縛在狹窄的石谷中,300米余寬的洪流驟然收束為50米余,這時河水奔騰怒嘯,山鳴谷應,形如巨壺沸騰,最後從20米余高的斷層石崖飛瀉直下,跌入30米余寬的石槽之中,聽之如萬馬奔騰,視之如巨龍鼓浪,形成壺口大瀑布中的「雷首雨穴」、「萬丈龍槽」、「彩橋通天」等種種奇觀。
名勝區內還有孟門夜月、壺口冰橋等著名景點。在壺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有一塊巨大的奇石,人們稱它為「孟門山」,河水至此就分成兩路,從巨石兩側飛瀉而過,然後又合流為一。這里又是人們觀賞「孟門夜月」的地方。每當農歷月半,夜臨孟門,可見河底明月高懸。站北南觀,水中明月分為兩排飛舞而下;立南北望,水裡明月合二而一迎面而來。每到冬季,黃河上游的水夾雜著大大小小的冰塊涌至壺口,疊摞堆積起來,和石岸相平,形成了連接陝西、山西兩省的天然通道。「壺口冰橋」亦為一景。
景區內還有明代碼頭、同治長城、四銘碑亭、龍門飛渡等人文景觀,有唐太宗李世民帶兵征戰的掛甲山,宋元年間的坤柔聖母殿等。
自然景觀黃河壺口瀑布是世界唯一黃色大瀑布,譽為母親河心臟。特色鮮明,奇絕壯觀。四季變幻,詭譎迷離。八大奇觀,悸魂攝魄。
黃河壺口瀑布景區是由黃土高原秦晉狹谷,黃河、瀑布等點、線、面組成的蒼茫、厚重、粗獷、雄渾為特色的立體空間景觀;而壺口瀑布因不同季節,不同時間,不同水流變幻。在壺口這一獨特地形地貌面前就形成了這種其它任何瀑布都無可比擬的動態奇觀。
八大奇觀水底冒煙:瀑布水霧,騰雲接天。
山飛海立:仰觀飛瀑,其勢如千山飛崩,四海倒傾,遊人無不嘆喟「壯哉」。
晴空灑雨:烈日當空,雨霧沾襟,晴晝晦冥,風雨迷離。旱地行船河船文化遺跡,再現當年黃河航運盛況。霓虹戲水似長龍吸水,彩橋簇錦,千姿百態,變幻莫測。
旱天驚雷:旋流激盪,吼聲似雷,如萬鼓齊鳴,晴空驚雷。
冰峰倒掛:隆冬冰封,溢瀑成柱,如冰峰倒掛懸崖,彩虹浮映其間。
十里龍槽:水切石穿,瀑布後移,谷中之谷,夾岸崇深,如黃龍蜿蜒奔騰,實乃地質奇觀。
其它景點睡女峰一座酷似躺卧的女人的山峰,傳說是大禹的妻子幻化而成。石窩寶鏡:壺口岸邊石床上,洪水旋流沖刷石卵從中盤旋琢磨而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石窩,坑壁光滑,圓如規制,內有清泉,清澈如鏡,因一個美麗的傳說人稱「石窩寶鏡」。實為難得的地質景觀。
孟門山:壺口瀑布1500年間後移的遺跡,形成了雨塊巨石組成的河心島,史料記載頗多,「孟門夜」堪稱佳景,千百年來,題詠不絕。實為罕見的地質奇觀。
上山熊:睡女峰山坡上一塊巨石,猶如一隻爬山巨熊,傳說為大禹所化。
人文景觀史藉關於壺口的記載很多,最早見於春秋時代成書的《尚書禹頁》:「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意思是說大禹是從壺口開始了他的治水大業,其它還有《呂氏春秋》、《山海經》、《史記》、《水經流》、《漢地理志》、《元和郡縣志》、明《一統志》等,均有記載,關於壺口的民間傳說就更多,不勝枚舉。歷代文人墨客的詩詞題詠。
明清時代是黃河航運的鼎盛時期,因受壺口瀑布天險所阻,而使「往來舟楫一時窮」。因此在壺口上游的龍王辿和下游的圪針灘形成了繁華的古碼頭、渡口和集鎮,這里成了「東西要道,南北通衢」。最多時每天停泊船隻千餘條,這里也出現了罕見的數里路之遙的「旱地行船」人文景觀。
龍王辿、圪針灘遺址是壺口河船文化的歷史見證。東龍王辿的十幾通石碑,西岸的「民國石刻」,孟門山的「卧鎮狂流」摩崖石刻,圪針灘的「官司碑」,壺口西岸的「二趾獸」化石群等文物都說明了壺口有著濃厚的文化內涵。
奇特的自然景觀溶以深厚的化內涵,加之最能體現黃河精神的深刻象徵意義,就形成了壺口獨具特色的個性風格和品位極高的景觀價值。
地質公園:
壺口瀑布其特有的侵蝕性,潛伏式黃色瀑布屬世界罕見園,區內地質遺跡類型齊全遺跡清晰,規模大,具有很強的典型性,科學性,稀有性和欣賞性,及國際對比意義。同時在地質學和生態性方面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資源利用價值。
主要地質遺跡有:壺口瀑布群、懸谷、沖蝕、凹槽、渦穴、侵蝕台地、問心島、側蝕洞穴、陡壁跌水、棋盤格式節理、鈄層理、沖刷面、壓溶構造及植物動物化石點等。
這些豐富多彩的遺跡特徵,保存完善,系統而完整地反映了黃河壺口瀑布生成、演化的完整過程。
⑥ 小七孔風景區的主要景點有哪些
小七孔風景區位於貴州省荔波縣城南部30餘公里的群峰之中,距大七孔景區5公里,景區全長7公里,面積約10平方公里,有上百個游覽景點。是集山、水、林、洞、湖、瀑為一體的原始奇景。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小七孔景區在響水河周圍,以瀑布、原始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觀讓人心醉神迷。1公里長的響水河,上下落差40多米,形成了70餘級的瀑布飛迭。沿河漫步,滿目飛泉,滿耳淙淙。再往前走,不知不覺中踱入龜背山原始森林。林中,各種樹木盤根錯節,百多種飛禽棲息其間,五顏六色的奇花異卉俯拾即是。穿越森林,絢麗多彩的一大片湖面呈現在遊人眼前。多彩的湖面是多彩的樹木反射形成的美景,瞬息多變,百看不厭。
以下列舉幾個比較著名的景點:
1、小七孔古橋
位於黔南的荔波漳江風景名勝區,景區以奇、幽、俊、秀、古、野、險、雄著稱,峰巒疊翠,溪流縱橫的山、水、石、林,原始古樸的民族風情及原始性強的喀斯特森林完善地結合在一起,充分顯示了大自然的奇跡,中餐後游小七孔景區,小七孔以東區的內小巧玲瓏的七孔橋而得名。68級響水瀑布、水上森林、龜背山、拉雅瀑布、鴛鴦湖構成了旖旎的喀斯特風光。
⑦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瀑布景點
尼亞加拉來瀑布是由三座位於北美洲自五大湖區尼亞加拉河上瀑布的總稱,與伊瓜蘇瀑布、維多利亞瀑布並稱為世界三大跨國瀑布。尼亞加拉瀑布以美麗的景色,巨大的水力發電能力和極具挑戰性的環境保護工程而聞名於世,是非常受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整個瀑布跨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美國的紐約州,構成南部的尼亞加拉峽谷。三座瀑布按規模從大到小分別為馬蹄瀑布,美國瀑布,布里達爾維爾瀑布。
⑧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瀑布景點
黃果樹瀑布是一個非常大的河流落差創造的,他是亞洲最大的瀑布。黃果樹瀑布高77.8米,寬101米。主瀑布高67米,寬83.3米。他是安順市的一個風景奇觀,如果你在貴州省,千萬不要錯過。
⑨ 荔波小七孔的景點有哪些
1,野豬林
野豬林是一片典型的喀斯特漏斗森林。從漏斗的底部到天邊的山沿,重重疊疊密布叢林。漏斗的下部,幾百畝翠竹雜生在樹叢中。整個漏斗象一個綠色的旋渦,飄旋在林海之上。
2,醉林
醉林是野豬林的一個重要景點,站在這里,遊客滿眼都是藤蘿枝蔓,分不清哪是樹,哪是藤,也不知是藤纏樹,還是樹纏藤,層層疊疊的樹枝從樹梢一直垂落到地下,一株株披藤掛蘿的樹木就像喝醉了酒的老漢一樣,歪歪斜斜,站立不穩。
3,水上森林
水上森林亦名瑤池。長約600米,分上下兩段。河谷里叢生著茂密的喬木和灌木,形成一道翡翠屏障。清澈的河水從河床的雜木林中穿涌而下。水上森林中,石上盤根錯節,枝間古藤纏繞。
4,天鍾洞
天鍾洞位於湯粑石林的半坡上,洞長二千公尺,洞廳高大,廓道迂迴。鈣化堆積物不算很發育,但形態逼真生動,且洞內道路平坦,可觀性強。洞內鍾乳石多酷肖動物,有鱷魚廳、金雞廳、百獸廳和犀牛廳等。
5,鴛鴦湖
鴛鴦湖這是由兩個大湖、四個小湖串聯組成的一個奇妙的水網,是一組高原喀斯特湖泊。湖泊最深處達38米,湖岸嶙峋、犬牙交錯,濃蔭圍匝。湖水如茵,深不可測,湖水四季恆溫。綠島之間,港汊交錯,水面迂迴交合,形成一座水上迷宮。
⑩ 重渡溝的景點介紹
重渡溝自然風景區位於洛陽市欒川縣潭頭鎮西南10公里的熊耳山,是國家版AAAA級旅遊景區,權區內竹茂林密,野生動植物繁多,800畝竹林密密層層,可與蜀南竹海相比美。
重渡溝位於洛陽市欒川縣境內,因東漢光武帝劉秀二渡伊水至此,擺脫王莽追殺並成就帝業而得御賜之名。神秘的歷史傳說加上重渡溝的景區三絕,使重渡溝由鮮為人知名不見經傳而一舉唱紅北國,聲震華夏,成為河南省目前最具活力的十大熱點景區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