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清源山景點介紹

清源山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1-01-14 02:17:17

Ⅰ 泉州哪些旅遊景點大全

現在還有一系列新景點可以玩吶~市區除了清源山、西街、開元寺等景點以外,還多了很多新景點:

1、領show天地

領秀天地,福建首個3A級文創景區,薈萃人文咖啡館、主題酒吧、多國料理、藝術畫廊、文化廣場等業態,成為廣受驢友喜愛的「最佳輕旅行目的地」。

2、泉州美食城
30000㎡美食全感體驗綜合文旅商業園區。從歷史迭代、人文風貌、地域特色、民間風味、鄉土民情出發,建構「市井十洲人」的生活場域,規劃建設「一村一坊一埕一會」的文旅體驗組團。其中包括室內大型造景主題觀光文化村「刺桐時代村」、推廣與傳習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非遺傳藝工坊」、濃縮閩南鄉間夜市文化的「大厝埕」、薈萃大泉州各地色香味俱全的伴手禮珍藏館「村味會」等特色景點。為泉州旅遊版圖,補充味蕾板塊。

3、刺桐時代村

刺桐時代村作為泉州美食城主力核心店,還原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集中展示富有閩南地域特色的生活場景、民俗風味與鄉土風情。集結近百種泉州老字型大小名小吃,數十位非遺技藝大師入駐。景區內還有南音南戲、各種沉浸式表演可供遊客參觀。

Ⅱ 泉州清源山買門票是不是可以看裡面的所有景點

游全山門票:50元

有一些小風景處門票是10元

爬老君岩門票20,沒什麼看頭,版就看一尊權雕像,山低,沒啥好玩的!

爬前山門票30元,比較有爬頭,到山頂後,還可以到天湖吃美味的燒烤,那裡的東西是貴了點,但是確實美味。若是清晨,樓主爬的時候,順便帶幾包上好的茶上去(山上有水賣),可以到天湖品茶,環境優美,茶香宜人,簡直就是天上人間。

至於清源山免費的票嘛:
1、爬後山,不用買票可以直通山頂,就是路比較陡,比前山難走點,平時爬的人還算蠻多。

2、晚上6點後 -- 凌晨5點半,這段時間上山是清源山那些員工下班的時間,不用買票可以直接上,如果不是節假日,不介意樓主晚上去爬,畢竟安全第一!而過年過節,晚上爬的人也多,就無礙。
早上,他們正常上班時間是6點,之所以讓摟主5點半上山,是為了防止樓主到檢票點處,他們已經在開始檢票了,所以提前半小時比較保險!

Ⅲ 福建景區有哪些景點推薦

8、三坊七巷:位於福州中心城區(老城區)的三坊七巷擁有38公頃的完整保護范圍。三坊七巷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Ⅳ 清源山的風景名勝區有哪些

清源山位於福建省泉州北郊,是閩中戴雲山余脈,峰巒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多處勝景天成,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清源洞是清源山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之一。清源洞位於清源山頂峰,系清源山三十六岩洞之首,時人稱之為「第一洞天」。清源洞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有觀空樓、佛祖殿、裴仙祠等建築。

相傳南宋紹興年間,有裴道人因追趕一條傷害生靈的巨蟒到此,見巨蟒遁入洞中,遂覆以石,坐化於洞口,使巨蟒不能復出為禍,故此洞又名「裴仙洞」。洞頂岩石上山藤攀掛,古色蒼然。

清源洞下方不遠處,有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題刻。清源洞的左峰,也稱東岩。其旁是遵岩,因唐代僧人可遵居此故名。可遵建有三塔,遺址尚存。

清源山屬花崗岩地貌的山地丘陵,地勢起伏、岩石突兀。地質結構是通過多次構造運動和岩體侵入所形成的,岩體外部呈黑褐色,岩層節理不發達,成土因質以坡積物居多,土壤為溫潤型;冬暖夏涼,氣候溫暖濕潤。

百丈坪也稱遵岩、星台岩。位於清源洞東南。明嘉靖初,少年王慎中曾在此讀書,後登進士,為「嘉靖八才子」之首。明萬曆間,泉州太守姜志禮書「百丈坪」3個大字,十分壯觀。

百丈坪坦平寬廣,臨風遠眺,近山遠水,無限空闊。晉水、洛江匯注東海,如雙龍入海,氣勢非凡,每每紅日東升,霞光萬丈,氣象萬千,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

老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我國道教石刻中獨一無二的藝術瑰寶。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觀圍護,規模宏偉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築頗為壯觀,後來道觀被焚毀,老君岩便露天屹立,與大自然混為一體。

老君造像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最令人喜愛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滿臉笑容,豁達大度,平易近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的神仙架勢。那襟懷坦盪,笑口常開的神情,讓人感到可親可近。

千手岩又名觀音寺,它是因為供奉觀音像而得名。千手岩處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紅牆素瓦,顯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後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坐像,石像工藝精湛,惟妙惟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藝術佳作之一。

石像前的千手觀音塑像慈眉善目,神態極佳。兩旁壁上的十八羅漢畫像,神態各異,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岩寺中常年暮鼓晨鍾,香火不絕,寺前蒼松翠柏,峰石嶙峋,別有一番情趣。

彌陀岩是清源山的精華之一,這里有流泉飛瀑、古樹名木和廟宇石刻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清澈的泉水從50米高的陡壁上瀉落,在青石上飛珠濺玉,充滿了詩情畫意,把人間的凡塵俗念盪滌殆盡。

在瀑布旁的這一棵由古榕和重陽木合抱成一體,造型奇特的附生樹,如情深意篤的「天侶」,故美其名曰:「天侶呈瑞」。看著它們如此親密無間,如膠似漆,令人既驚嘆又不由得浮想聯翩,不少的文人墨客說它是陳三五娘留在故鄉土地上的化身。

進入山門,只見飛瀑如練,從峭壁上凌空而下,捲起千堆雪,濺落萬斛珠。彌陀岩的仿木石構石室,建於元順帝年間。室內元代石雕阿彌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琢而成,頭結螺髻,足踏蓮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造型端莊大方,慈祥和善。

石室的上方,沿尋佛經拾級而上,在陡峭的石壁下,有清乾隆年間福建陸路提督馬負書手書的「佛」字石刻,被譽之為閩海第一佛;著名書畫家黃胄所書的「拜觀」兩字摩崖石刻,更是熠熠生輝,蔚為壯觀。

石室前左側的崖壁旁,有一巨石聳立,榕樹攀升,古人鐫有一嘯台、雲谷等石刻,人立其上,大有飄然欲仙之感。極目遠眺,晉水逶邐,雙塔凌空,古城新姿,盡收眼底。

石室的右下方大平台,是重建後的彌陀岩寺,寺中有大殿五觀堂等,大殿為單檐歇山式建築。殿內供奉阿彌陀佛、觀音和大勢至菩薩,為脫胎飾金佛像。

三世佛並排結跏趺坐於仰覆蓮花座上,主像高些,左右兩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為吐蕃式樣:佛發螺鬢,上置寶嚴。

面相上寬下窄,雙耳垂肩,肩寬腰細,均著袒右肩袈,並以袈裟一角搭於左肩上。衣紋用凸雕線條表示,雖歷經滄桑而線條依然明顯。石像均有圓形頭光及身光。

中尊為釋迦像,又稱現在佛,主司現在的世界,其造像作觸地印之魔相,一手向下撫地,一手向上。

左尊稱為葯師佛,即過去佛,主管過去的世界。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只是左掌托缽。

右尊叫彌陀佛,是未來佛,做施定印之禪定相,即雙手交疊置於腹部。險要的地勢,精湛的技術和迥異的形狀,無不讓每一個參觀者嘖嘖稱奇。

南台岩則如「空中樓閣」,巨石高聳,視野曠遠,左挹大海,右帶金溪,晉水橫波,古城在抱,紫帽凌霄峙其前,東西兩塔拜其下,是「山海大觀」意境區中一處妙奪天工的奇景。

1952年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彌陀岩西側興建「弘一大師之塔」,塔內安放著大師的舍利子。石塔建築材料取材於馳名的泉州白花崗岩,經過精雕細作,使整座石塔具有閩南地方仿木石構的建築特色,塔內頂部為蜘蛛結網的藻井仿木斗拱結構,層層疊起,以增大塔內的空間效果。

弘一大師舍利塔左側摩崖上有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朴初「千古江山留勝跡,一林風月伴高僧」的石刻。右側為曾任新加坡佛教總會主席廣洽、廣凈法師舍利塔。

由於弘一大師在美術、金石、書法、音樂、佛學等方面的高深造詣,因此與太虛、印光並稱為近代三大高僧。他流傳在泉州的墨寶甚多,舍利塔前的「悲欣交集」系其生前最後遺墨。

清源天湖既是蓄水工程,更是景觀工程。大壩雄偉壯觀,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藍天白雲,湖光山色,交相輝映。

瑞像岩是清源山風景名勝區「幽谷梵音」意境區內的主要景點之一。矗立在天柱峰上的瑞像岩石室,創建於宋元祜二年也就是1088年,初為木構,1483年間改為仿木石構建築。

石室內的宋代石雕釋迦瑞像,以天然崖璧雕琢而成,做立狀。佛像庄嚴大方,端莊慈祥,雕工精湛,是我國古代建築和佛教石雕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

與天柱對峙的羅漢峰,怪石嶙峋,千姿百態,猶如一尊尊威武的羅漢,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構成「五百羅漢」朝釋迦的神奇景觀。

穿過石室左側的崖洞,豁然開闊,只見3塊巨石恰似3條大蟒蛇,伸頭出洞,故謂「三蟒出洞」。古時在山崖的平台處,建有「望州亭」,可俯瞰古城勝景。崖璧上顯眼的「忘歸」石刻二字,道出了如此美妙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使人流連忘返。

靈山聖墓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遺跡,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靈山景區內。

據明代何喬遠《閩書》記載,唐武德年間,穆罕默德遣四賢徒來華,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沙仕謁,四賢傳教泉州,卒葬靈山。

墓上刻伊斯蘭教常用的「雲月」圖案或《古蘭經》片段。墓前放有一天然巨石,風吹欲動,手推能晃,故稱「風動石」,明代泉州知府周道光題刻「碧玉毬」3個大字。

碧霄岩分為上、下碧霄。從入口處仰視,碧空如線,又稱「小有天」,洞旁的岩壁上刻有「透碧霄」3字。由洞口順梯而下,便進入下碧霄。

這里有元代藏傳佛教「三世佛、碧霄岩」石雕造像,南側有「廣欽老和尚塔院」,塔內安放著老和尚的舍利子。在塔院上方的摩崖上,雕刻有「廣欽老和尚坐禪伏虎」浮雕,更具神奇的色彩。

Ⅳ 泉州清源山的主要景點

唐武德年復間,穆罕默德門制徒三賢、四賢來泉州傳教,歿葬於靈山,稱伊斯蘭聖墓。
瑞像岩,位於碧霄岩東側,北宋元右二年(1086年)依天柱峰山石雕刻「釋迦瑞像」立姿,高4.4米。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建仿木構石室。該岩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岩外奇石扦天,千姿百態。峭壁間有「忘歸」、「北門勝概」崖刻。岩室對面為羅漢峰,斷岩側立,形如羅漢,構成十八羅漢朝瑞像奇觀。
此外,千手岩的釋迦牟尼造像,賜恩岩的白衣觀音造像,均雕於北宋元右年間,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清源山的泉有一百多眼。著名的叫「孔泉」,也稱「虎浮泉」,泉從一斜卧大山石孔隙中迸出,細流清清,常流不絕。清源、泉山因此得名。彌陀岩側的「泉窟觀瀑」。在雨季有「虹雨千層吹不斷,琉璃萬斛涌還多」的景象;而在旱季,則凝脂潛滴,須待上方水庫放閘,人工造瀑。

Ⅵ 泉州清源山早上幾點前去,不用門票

泉州清源山早上抄7點前去,不用門票。景區票價:55元;開放時間:5:30至19:00(夏季);導游服務時間:7:00至17:00。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泉州市首個榮獲5A級風景區稱號,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聖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有四十平方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路
線路一:朝拜太上老君 攀登智慧天階
主要景點:玄門、西出函谷關、孔子問禮老子、道德經石刻群、老君岩、智慧天階(涵宮、元元洞、見龍台、仙人床、道教摩崖、無塵台、弘一法師塑像、舍利塔)等。
線路二:漫步清幽小道 探尋多元文化
主要景點:勢至岩、千手岩、弘一大師舍利塔、彌陀岩、碧霄岩、瑞像岩等。
線路三:輕車盤山行 采風清源山
主要景點:賜恩岩、清源洞、百丈坪、青牛石、天湖、虎乳泉、南台岩。

Ⅶ 泉州的景點有哪些值得去

泉州的旅遊景點還是非常多的。
所以每年也都吸引了很多的遊客。

Ⅷ 泉州的旅遊景點有什麼

泉州十八景分布
1.清源山 2.開元寺 3.惠安崇武古城 4.府文廟 5.西湖公園 6.晉江的深滬灣 7.牛姆林 8.安溪縣的清水岩 9.天後宮 10.五里橋 11.東湖公園 12.洛陽橋 13.黃金海岸 14.仙公山 15.南安官橋漳里村的蔡氏古民居 16.德化縣水口鎮的岱仙瀑布 17.鄭成功史跡 18.塗門街

清源山比較著名的是一個老君岩,崇武古城中重點是一些石雕,還有一個海灘。西湖公園有一個湖,,裡面有幾個人一起騎的自行車,可以租一輛來游覽。牛姆林有閩南的西雙版納之稱。東湖公園相比起西湖公園就差一些了,只是普通的公園,裡面有一些游樂設施。黃金海岸就是一個沙灘。仙公山上有寺廟,可以乘坐纜車。

Ⅸ 清源山有什麼風景名勝

老君岩
老君岩又稱羽仙岩,位於清源山右峰羅山與武山下,以岩刻巨型老君造像而得名。老君名李耳,字老聃,是道教始祖,被尊稱為「老子」。

據史書記載,老君岩早在西晉時期就有道教寺觀出現,到北宋年間,在羅山腳下建造了北斗殿,武山腳下建造了真君殿,兩山之間有元元洞,建築規模都較恢宏,老君雕像也完成於此時。以後隨著年代的推移,寺觀因年久失修而坍圮,今已無存,而老君造像仍保留完好,成為我國古代古雕藝術中的瑰寶。 羅山、武山雖海拔不高,但林木蔥翠,風景宜人,加上巨型的老君造像,人們以一睹為快,當地民諺有「摸到老君鼻,壽高一百二」,故游清源山者無不到此一游。
南台岩
從彌陀岩循「尋佛徑」古道可直上山頂南台岩,這是清源山右峰的最高處,因其位於中峰之南,故名。山坡上遍植杜鵑,每逢春夏之交,山花爛漫,滿山幽香。南台岩系一巨岩,巍然聳立,前是懸崖,後是峭壁,岩台上建有寺廟,如臨空中。峭壁上刻有「空中樓閣」四個大家。終年雲霧繚繞,仰望峰頂高出雲端,悄如仙境。據史載,南台岩自唐代以來就逐漸成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勝地,當時岩台頂上建有儒教的魁星閣、佛教的大雄寶殿和道教的三清宮,每年三教信徒來此攀高朝拜者甚眾。至宋後逐漸衰落,寺廟亦因年久失修而遭坍廢。現有佛寺一座,比較簡朴,建於明代。但山勢雄峻,氣象萬千。登高遠望,天高雲低,河山壯麗,視野開闊,俯視泉城內外,屋宇連片,新樓疊起,阡陌縱橫,綠裝蓋地,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當晴空萬里,晚霞滿天,紅透山河,風光更加綺麗,「南台夕照」是清源山的一大勝景。

清源洞
清源洞位於清源山中峰的頂端,又名純陽洞,因地處清源絕頂,傲視諸峰,歷來成為愛好登高覽勝的旅遊者攀登之地。上清源洞古代有兩條道路,一條從正山門經千手岩、彌陀岩循「尋佛徑」至南台岩,再沿著山路直上中峰;另一條從左峰山腰碧霄岩沿「清源古道」攀登。現在已築有盤山公路(名齊雲山路)可從泉州市區坐汽車直達山頂。但大多數年輕體健者仍願循登山古道一步步攀登,雖然道路艱險,可游山賞景情趣無窮。 從碧霄岩上沿途有「小憩亭」、「五雲深處」、「小雲關」、「紫澤宮遺址」、「練膽石」、「虎乳泉」、「白龍井」等許多名勝古跡。 虎乳泉千手岩 彌陀岩 瑞像岩碧霄岩 南少林寺。

Ⅹ 泉州名勝古跡的介紹(少於50字)

清源山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積62平方公里,主景區距市區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靈以泉。元人贊譽「閩海蓬萊第一山」。「清源鼎峙」為舊泉州十景之一,歷來為遊客登臨覽勝。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於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佔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並蓄的文化名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岩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600多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岩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於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彌陀岩、碧霄岩、瑞像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賜恩岩等為勝。其中以老君岩為代表的6處宋元時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推薦用名有「清源鼎峙」、「清源觀海」、「清源疊翠」。
開元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4 A級旅遊景點。地處市區西街,始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原名「蓮花寺」,唐開元26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國各州建一座開元寺,遂改為現名。全寺佔地面積7.8萬平方米。它規模宏大,構築壯觀,景色優美,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主要有大雄寶殿、甘露戒壇,東西塔等建築。大雄寶殿是中軸線的主建築,始建於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現存建築物是明代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遺物。大殿通高20米,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壯觀的建築風格。甘露戒壇始建於宋,現壇系明初重建,為全國三大戒壇之一。聳立在拜庭兩側廣場中,相距約200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石塔就是泉州東西塔,為全國四大名塔之一。東塔名「鎮國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壽塔」,通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兩塔為我國古代石構建築的瑰寶,系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標志。推薦用名有「雙塔凌空」、「開元雙塔」、「紫雲雙塔」。
西湖公園

位於市區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滯洪排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區處於一片低窪的平原地帶,以往發生較大洪水時,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滯洪,俗稱「西北洋」。由於洪澇災害嚴重,引起市委、市====的高度重視,建設西北洋滯洪排澇工程被列為市人大十二屆五次會議一號議案。從1996年6月起,投資1.7億元,歷時兩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橋、三片水域和四座島組成的西湖公園。西湖公園面積達100公頃,其中水域面積82.28公頃,廣場道路面積1.72公頃,綠化面積16公頃,種植樹種達200多種。西湖繁花錦簇,波光瀲灧,與清源山自然接壤,清源山秀麗翠綠的山色與西湖浮光盪漾的美景相得益彰,湖光山色渾然一體,極具園林之美,是市區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湖上園林。2001年12月獲得建設部「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榮譽稱號。推薦用名有「西湖留碧」、「西湖煙雨」、「西湖嵐光」。
崇武古城

位於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台灣海峽,系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所建。隆慶元年(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視師崇武,北城門橫眉石刻「威鎮海邦」傳為戚所書。清順治八年(1651年)鄭成功駐此抗清,傳有「馬蹄石」遺留。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內外,有20多處分別始建於宋、明、清,後經修葺延續至今的宮庵廟堂等古建築遺存,與古城構成了可供參觀稽古的古跡群。尤其城外3公里處的大山乍山龍喉岩,既有新石器時期遺址,又有記及古城史事的文人詩家摩崖石刻。城外半月海灣,著名畫家洪世清創作的大地岩雕———「魚龍窟」,以及著名書藝大師朱屺瞻、錢君陶、劉海粟等人的篆刻書法精品鐫刻在奇石怪礁上。古城下還建有現代石雕博覽園,及省級海邊森林公園。登臨古城,足可探古覽勝。推薦用名有「古城觀潮」、「崇武觀海」、「古堞海門」。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