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的景點介紹
① 西湖的雷峰塔簡介是什麼
雷峰塔(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於公元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弘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建。
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和尚騙許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後小青苦練法力,終於打敗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貞獲救。
舊雷峰塔已於1924年倒塌,後重建,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重要景區之一。
(1)雷峰塔的景點介紹擴展閱讀
雷峰塔歷朝發展:
1,雷峰塔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
2,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戰亂的嚴重損壞,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重修,建築和陳設重現金碧輝煌,特別是黃昏時與落日相映生輝的景緻,被命名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圖》),列入西湖十景。
3,明嘉靖年間(1522-1566),入侵東南沿海的倭寇圍困杭州城,縱火焚燒雷峰塔,災後古塔僅剩磚砌塔身,通體赤紅,一派蒼涼、凝重風貌。
4,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磚砌塔身呈現的殘缺美以及與《白蛇傳》神話傳說的密切關系,成為西湖十景中為人津津樂道的名勝,連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來游覽和品題,「雷峰夕照」名播遐邇。
② 杭州西湖 西湖十景簡介
1,蘇堤春曉
蘇堤春曉位於西湖的西部水域, 西距湖西岸約500米, 范圍約9.66公頃。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 ,著名文人蘇軾用疏浚西湖時挖出的湖泥堆築了一條南北走向的長堤。堤上建有六橋,自南向北依次命名為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
2,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位於西湖北岸的蘇堤北端西側22米處,范圍約0.06公頃,以夏日觀荷為主題,在視覺上呈現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特色。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於孤山東南角的濱湖地帶、白堤西端南側,是自湖北岸臨湖觀賞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點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當空之際觀賞湖光月色為主題。
4,斷橋殘雪
斷橋殘雪位於在西湖北部白堤東端的斷橋一帶, 范圍約2.61公頃。尤以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為勝。當西湖雪後初晴時,日出映照,斷橋向陽的半邊橋面上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彿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 呈「雪殘橋斷」之景。
5,花港觀魚
在蘇堤映波橋西北197米處,介於小南湖與西里湖間,范圍約0.25公頃。以賞花、觀魚為景觀主題,體驗自然的勃勃生機。春日裡,落英繽紛,呈現出「花著魚身魚嘬花」的勝景。
6,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所處的位置原為南宋時(12-13世紀)的御花園,「聚景園」,因園中多柳樹,風擺成浪、鶯啼婉轉,故得題名「柳浪聞鶯」。
7,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島及島南局部水域,范圍約7.67公頃,是杭州西湖最具標志性的景觀。該景觀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島為核心觀賞要素。
8,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兩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橋畔的觀景點構成,以觀賞西湖周邊群山雲霧繚繞的景觀為主題。
西湖南北高峰在唐宋時各有塔一座,在春、秋晴朗之日遠望兩峰,可見遙相對峙的雙塔巍然聳立,氣勢非凡。每當雲霧彌漫,塔尖於雲中時隱時顯,恍若雲天佛國。
9,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位於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帶,范圍約13.19公頃,以黃昏時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觀為觀賞特點。該景觀的最重要建築要素為雷峰塔,始建於吳越國時期(977年),民國(1924年)塔毀後以遺址形式保存,曾與保俶塔形成西湖南北兩岸的對景,佐證了佛教文化的興盛對西湖景觀的直接影響。
10,南屏晚鍾
位於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帶,范圍約3.91公頃,以南屏山麓凈慈寺鍾聲響徹湖上的審美意境為特點。
③ 杭州西湖景點介紹
杭州西湖的景點主要包括:斷橋、雷峰塔、蘇堤等。
1、斷橋
西湖斷橋位於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一端跨著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經建成,宋代稱保佑橋,元代稱段家橋。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其名由來,一說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一說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橋的東北有碑亭,內立「斷橋殘雪」碑。
2、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於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弘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建。因塔成之時恰逢北宋追謚錢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孫氏為「皇妃」,所以命名為「皇妃塔」。
3、蘇堤
蘇堤位於西湖西側,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3千米,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命名為蘇堤,沿堤建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6座單孔石拱橋。
4、南屏晚鍾
位於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帶,范圍約3.91公頃,以南屏山麓凈慈寺鍾聲響徹湖上的審美意境為特點。
該景觀屬佛教文化古跡,以聽覺欣賞為特徵。南屏山麓自五代(10世紀)以來就有「東南佛國」的佛教勝地。始建於公元954年的凈慈寺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西湖南北的兩大佛教道場之一。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的岩石、洞穴,隨之形成悠揚共振齊鳴的鍾聲。
5、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島及島南局部水域,范圍約7.67公頃,是杭州西湖最具標志性的景觀。小瀛洲島在明萬曆間(16世紀)浚湖堆土而成,呈「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田」字形格局,是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
6、雙峰插雲
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兩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橋畔的觀景點構成,以觀賞西湖周邊群山雲霧繚繞的景觀為主題。
西湖南北高峰在唐宋時各有塔一座,在春、秋晴朗之日遠望兩峰,可見遙相對峙的雙塔巍然聳立,氣勢非凡。每當雲霧彌漫,塔尖於雲中時隱時顯,恍若雲天佛國。
④ 杭州景點介紹
1、杭州西湖:都說上游天堂下有蘇杭,要去杭州遊玩的朋友都得去杭州西湖玩玩,看過白蛇傳的朋友都知道,許仙和白娘子的千年愛情神話故事。所以約著自己的老婆或者女朋友去遊玩一下西湖,看看雷峰塔是一件非常浪漫幸福的事情。
2、靈隱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路法雲弄1號,又名雲林寺,建於東晉咸和元年。面朝飛來峰,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靈隱寺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寶殿、葯師殿、法堂、華嚴殿為中軸線,兩邊附以五百羅漢堂、濟公殿、華嚴閣、大悲樓、方丈樓等建築構成。
3、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區西部,這里是一個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這里環境非常的舒適溫馨,非常的適合大家帶著親朋好友去這里度假和休閑,去感受大自然的空氣,放鬆心情。
4、六和塔: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之江路16號,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磚木結構古塔之一。該塔建於北宋開寶三年,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塔高近60米,外看13層, 塔內只有7層。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塔內由螺旋階梯相連。
5、杭州宋城: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之江路148號,是杭州市仿古建築主題公園。這里建設的非常有古代的特色,該園子與1996年開園,曾獲得「浙江十佳美景樂園」,這里主要景點有《宋城千古情》等二十大演藝秀、歡樂城堡、怪街和鬼屋,非常適合大家周末和節假日約親朋好友遊玩。
⑤ 雷峰塔在什麼地方啊它有什麼景點啊
雷峰塔在杭州,杭州的景點有西湖、雷峰塔、靈隱寺、千島湖、城隍閣等。
1、西湖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國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西湖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
2、雷峰塔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為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因黃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於雷峰,後人改稱"雷峰塔"。
3、靈隱寺
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鏐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並賜名靈隱新寺。
4、千島湖
千島湖(新安江水庫),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境內,小部分連接建德市西北,是為建新安江水電站攔蓄新安江下游而成的人工湖,1955年始建,1960年建成。
5、城隍閣
城隍閣位於吳山天風景區,連地下共七層的仿古樓閣式建築,高41.6米,炫煌富麗,融合元、明殿宇建築風格,大處著眼,細處勾勒,兼攬杭州江、山、湖、城之勝。
⑥ 雷峰塔好玩么
好玩。因為白娘子的故事來到雷峰塔,果然不虛此行。
塔身4層,4層上面可以一覽無余專整個西湖屬美景,3層下來看三潭格外壯觀,2層沉澱著白娘子的感人的愛情故事,可歌可泣。1層的古塔籠罩些歲月的痕跡,每一層都是獨到的風景,沒一層都給予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門票並不貴,加上是學生票一張只要20元,雖然天氣很熱,但是感覺還是很值,塔內的的古塔遺址,很有歷史氣息,丙烯壁畫,超級有帶入感,真的領略了白娘子的故事,雷峰塔上俯瞰西湖,一層比一層美,中午在景點胖吃了德克士,快餐都不是很貴,可以考慮,旁邊離蘇堤也很近,到了碼頭,可以去三潭印月,都很方便。
⑦ 雷峰塔的內部景點介紹
雷峰新塔建在遺址之上,保留了舊塔被燒毀之前的樓閣式結構,完全採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時的風格、設計和大小建造。這座塔兼具遺址文物保護罩的功能,新塔通高71.679米,由台基(起到保護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剎高18.25米[1],地平線以下的台基為9.8米。由上至下分別為:塔剎、天宮、五層、四層、三層、二層、暗層、底層、台基二層、台基底層。
塔身的設計沿襲了雷峰塔被燒毀前的平面八角形樓閣式制型,外觀是一座八面、五層樓閣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慣有風格。各層蓋銅瓦,轉角處設銅斗拱,飛檐翹角下掛銅風鈴,風姿優美,古色古韻。同時二至五層還有外挑平座可供觀景。用於裝飾的塔剎高16.1米,塔頂採用貼金工藝。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時期江南古建築的典型風格,遠處望去,金碧輝煌。專門為保護遺址而建的保護罩呈八角形,建築面積3133平方米,外飾漢白玉欄桿。保護罩分上下兩層,將雷峰塔遺址完整地保護起來。
雷峰新塔建成後,已經消失了七十餘年的雷峰夕照又將重現。全塔上、下、內、外裝飾富麗典雅,陳設精美獨到,功能完善齊備,以嶄新的風貌和豐厚的內涵在西湖名勝古跡中大放異彩。遊人登上雷峰新塔,站在五層的外觀平座上,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華盡在遊人的遠望近看之中。作為西湖南線的制高點,極目四眺,碧波盪漾的西湖、秀美端莊的汪庄、初見輪廓的南線新景點、綠意蔥籠的湖心三島一覽無余。而站在西湖東岸的湖濱路遠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纖細俊俏,兩座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諧與美麗。
打開一道沉沉的古式門,可以走進新塔底層,這里,就是古塔遺址。而在台基二層,可以看到遺址的模樣。整個遺址區被玻璃包圍著,遊人可以在外觀看,以防氧化和人為破壞。而今天,遺址那一塊塊的塔磚,還被仔細地包裹著。
新塔暗層全無門窗,神話傳說《白蛇傳》將被分成六大塊立體場景展陳其中,此外還設有「捐贈建塔紀念牆」。新塔二、三、四層將分別展示銅版線刻壁畫「吳越造塔圖」、雷峰塔歷代詩文佳作、彩繪壁畫當今「西湖十景」。新塔穹頂內壁辟有2002個塔龕,每個龕內安放著一個小金塗塔,穹頂和樑上均為銅質金或貼金。穹頂設有天宮,藏雷峰塔重修記、新塔模型等,以求傳諸後世。
雷峰新塔是一座體現很強現代工藝的塔。塔中心的部位,是兩座透明的電梯,周圍是不銹鋼扶梯。雷峰新塔也是古今中外採用銅件最多、銅飾面積最大的銅塔,僅這一項花費就需2000萬元,欄桿、裝飾瓦、脊、柱等都採用銅制。值得一提是銅瓦,雖為銅制,卻呈青銅色,與陶瓦非常相像。而且,這些銅瓦,還通過螺絲相互吃緊,不會像陶瓦或琉璃瓦那樣易脫落。
⑧ 雷鋒塔景點
不知道你要了解雷峰塔的什麼,在杭州生活了幾年,都說一下,有時間來實地看下吧。
名稱由來
雷峰塔之名,是因為塔建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民間以地名指稱,都。 叫開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黃妃塔的。雷峰是夕照山的中峰,北宋詩人林和靖有《中峰詩》雲:「中峰一徑分,盤折上幽雲,夕照前村見,秋濤隔嶺聞」,可見當時已是悠遊賞景的好去處。至於雷峰之名的由來,據《淳祐臨安志》所載,是因舊有郡人雷就築庵所居,故名。也有人考證,中峰又稱回峰,回峰之回字舊作雷,後人以形致誤,錯作雷峰。毛希齡《西河詩話》說:「南屏山前回峰,以山勢回抱得名。……宋有道士徐立之築室塔旁,世稱回峰先生。此明可驗者。」後人將雷峰塔景緻稱「雷峰夕照」,列為西湖十景之一,實是語在雙關,韻味無窮。
白蛇傳與雷峰塔
白娘子是西湖所接納的一具可愛的生命。雖然只是傳說,卻婦孺皆知,知名度遠 遠超過許多真人。《白蛇傳》的傳說,由來已久,明代已有人將其編成戲曲,搬上舞台。馮夢龍《警世通言》,又將其記錄整理,題為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至此,故事基本完整,並與杭州西湖、鎮江金山寺等地名緊密相連,而不再變更。清代,戲曲、曲藝的作者根據當時流傳的民間傳說,進一步豐富《白娘子傳》的情節。歷代慷慨地把西湖、斷橋、雷峰塔奉獻給他,使西湖景觀上有了她的印跡,而西湖毫 無虧損,反而因此平添了特別明麗的色彩。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燦爛,只願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過著人世間的平凡生活。正因為她這一特殊的想法,使她成了傳說中最具親和力的人物。雷峰塔。在某種意義上,它名播萬里正是因為壓著白娘子。當《白蛇傳》中出現了雷峰塔後,一個悲愴的結局無可挽回地出現了。學者余秋雨說:雷峰塔只是一個歸結性的造型,成為一個民族精神的愴然象徵。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南山路15號
可以乘坐到達的公交路線有:K4路,K808路,Y1路,Y3路,J5路,822/K822路,K504路,Y6路,Y9路,Y7路,514(區間)路,凈寺站下車。
旅遊指南
景區分類:人文景觀
開放時間: 全天
地 址: 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凈慈寺前。
最佳時間: 四季皆宜
交通指南: 火車到杭州城站火車站,然後坐公交車前往。
雷峰塔遊玩須知
①開放時間:雷峰塔:8:00—20:30 (3月中旬—11月中旬);8:00—17:30 (11月中旬—3月中旬)
②取票地點:杭州市南山路15號雷峰塔景區入口處廣場右側雷峰塔旅行社
③入園憑證:預訂成功確認訂單簡訊
④優惠政策:A.免費政策: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費;殘疾人、殘疾軍人憑有效證件免票
B:優惠政策:兒童身高1.2-1.5米之間購兒童票半價優惠;70周歲以上老人、離退休幹部、現役軍人、
三十年教齡教師憑相關有效證件半價優惠。以上優惠請在景區直接購買。
⑨ 西湖的雷峰塔簡介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文獻及民間亦名黃妃塔、王妃塔、黃皮塔,原為五代吳越王錢俶所建供養舍利的佛塔(功德塔),位於今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湖南岸凈慈寺前雷峰之上,與北岸寶石山上的保俶塔南北對峙、遙相呼應。原塔於1924年坍塌,僅存遺址,2002年在原址重建新塔。
夕陽西下時余暉映照雷峰塔形成著名的雷峰夕照景觀,為西湖十景之一。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和尚騙許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後小青苦練法力,終於打敗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貞獲救。
舊雷峰塔已於1924年倒塌,後重建,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重要景區之一。
(9)雷峰塔的景點介紹擴展閱讀:
2000年至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雷峰塔遺址進行了清理發掘。已探明的遺址主要有塔基、地宮、殘存的塔身及部分外圍建築(僧房、道路等)。塔基與塔身均為等邊八角形,塔基為外緣包磚砌石的生土台基,利用自然山崗平整改造而成,以最外側計算每邊長17米,對徑41米,高出地面1.2-2.5米。
塔身基座為石砌須彌座,因地勢西高東低,故東側採用雙層須彌座,西側採用單層須彌座,東側須彌座上雕刻有象徵佛教「九山八海」的須彌山、海濤,西側須彌座上雕刻有仰覆蓮。塔基外緣與塔身基座之間為副階,從塔基外緣出土的24塊石灰岩方形柱頂石判斷,原副階每面均為四柱三開間,明間與次間面闊均約5米,進深約5.8米。
塔身僅存最底層,殘高平均3-5米,為套筒式迴廊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外套筒、迴廊、內套筒和塔心室,與蘇州雲岩寺塔、杭州六和塔相仿,為吳越國後期典型的佛塔形制,其外套筒外壁邊長10米,對徑25米,為現存五代佛塔中體量最大的一座。
⑩ 杭州西湖景點簡介
杭州西湖比有代表性的景點有雷峰塔、斷橋殘雪、三潭印月、白堤、靈隱寺等,還有就是西湖十景以及新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有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鍾、曲苑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兩峰插雲,之後新西湖十景評選出來的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新西湖十景的范圍要比之前西湖十景的范圍大,大多數在西湖周邊的群山之中,最初的西湖十景源於南宋的山水畫,在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吳自牧《夢粱錄》都有實際的記載。
其中雷鋒塔是西湖的標志性景點,雷鋒塔是吳越國王錢弘俶因為王妃生子而建,現在更是因為《白蛇傳》而得名,雷峰塔和保俶塔隔湖相對,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說法。
斷橋殘雪是《新白娘子傳奇》中許仙和白娘子相會的地方,每年冬雪初下,橋面陽面冰雪消融,但是陰面仍然被殘雪覆蓋,從高處向下看似斷非斷,形成著名的「斷橋殘雪」景觀。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遊景點西湖上的十處特色風景。
歷史上,杭州曾多次開展西湖十景評選活動,每次評選都極大地提高了西湖和杭州的知名度、美譽度。比如,南宋時評選產生的「西湖十景」,至今已流傳了千年。
最常見的說法是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在南宋之後,又分別有元代錢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1985新西湖十景,2007第九屆中國杭州西湖博覽會西湖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