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旅遊景點泰語介紹
⑴ 清邁的泰語翻譯是什麼
清邁的泰語是
เชียงใหม่
清邁是泰國的一個城市,專泰國人叫稱清邁為「屬เชียงใหม่」
⑵ 泰國的主要旅遊景點
1. 曼谷泰國大王宮。曼谷泰國大王宮又稱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宮。位於首都曼谷市中心,依偎在湄南河畔,是曼谷市內最為壯觀的古建築群。
2. 普吉島。泰國最大的島嶼、安達曼海的「珍珠」普吉島是東南亞具有代表性的旅遊度假勝地。它的魅力首先在於它那美麗的大海,島嶼的西海岸正對安達曼海,那裡遍布原始幼白的沙灘,每個沙灘都有各自的優點和魅力,陽光普照之下,大大小小的海灘閃爍著安達曼海拍岸的浪花。
3. 芭堤雅。芭堤雅以陽光、沙灘、海鮮名揚天下,被譽為「東方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新興海濱旅遊度假勝地。
4. 玉佛寺。玉佛寺位於曼谷大王宮的東北角,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玉佛寺是泰國王族供奉玉佛像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因寺內供奉著玉佛而得名。
5. 皮皮島。皮皮島位於泰國普吉島東南約20公里處,是由兩個主要島嶼(北部的大皮皮島和南部的小皮皮島)組成的姐妹島。柔軟潔白的沙灘,寧靜碧藍的海水,鬼斧神工的天然洞穴,未受污染的自然風貌,使得她從普吉島周圍的30餘個離島中脫穎而出,一舉成為炙手可熱的度假勝地之一。
(2)清邁旅遊景點泰語介紹擴展閱讀:
泰國位於亞洲中南半島中部,是以泰族人為主,生活著華人、緬甸人、馬來人、印度人、寮國人等的多民族國家。
首都曼谷被譽為「天使之城」,是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既有高聳矗立的大型建築,強調著城市奇情與超越時空的景緻,又有古老的廟宇香火鼎盛,青煙繚繞,具有濃厚的東方色彩;既有家一樣的溫馨暖意,同時又充滿異域情調,神秘與探險俯拾即是。 與首都曼谷不同,作為蘭納王國的故都,清邁則無不散發著迷人的古典氣質。這里氣候涼爽,四季百花爭艷,被稱為「泰北玫瑰」。
最佳季節:11-2月。一般來說,泰國的季節可以分為:夏季、雨季和涼季
稀飯旅行小編給你介紹
⑶ 清邁一些景點的英語或是泰語怎麼說
清邁一些景點
Some of the attractions of Chiang Mai
清邁一些景點
Some of the attractions of Chiang Mai
⑷ 泰國清邁有哪些旅遊景點
所有的國家都各具特色、有所不同,而有些國家則尤其特異。泰國,在許多人眼裡堪稱是東南亞地區中最具異國風情的國度,就滿足於自己特別的氣質。在她七百年來的獨立歷史中,泰國舉國上下展示了一種令人驚異的堅毅傳統,這個傳統的基石,是人對國教"佛教屹立不搖的信仰,以及對君主制度的尊崇,盡管民主立胄已在公元一九三二年完成,王室尊嚴一如昔日國王尚是人民的救世之主時代般受到崇敬。
素可泰
素可泰意為"幸福的開端",是泰族人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真正獨立的王國。從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末,素可泰王朝曾盛極一時,是泰國文明史上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宗教藝術和建築被認為代表著最經典的泰國風格,其最大特色是蓮花座的裝飾和鍾形佛塔。
素可泰地區有兩座歷史公園:素可泰歷史公園和西薩差那萊歷史公園。
素可泰歷史公園:
素可泰古越是素可泰王朝都城遺址,距曼谷約420公里,在14世紀末被大城王朝吞並後成為一座棄城,逐漸淹沒於叢林之間。近些年來,經過大規模的修繕,這座佔地45平方公里的古城已被辟為歷史公園,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址。近100座歷史遺址和4個大型池塘散落於修剪整齊的綠茵之間。游覽素可泰古城的最佳時間是每年水燈節,即泰國陰歷12月的滿月之日(一般為西歷11月)。用芭蕉葉和鮮花作成的水燈漂浮在池塘中,水波中閃映著古剎、佛像的倒影,充滿了詩情畫意。
藍干亨國家博物館:
藍干亨大帝是素可泰王朝功績最顯赫的君主,他統一的國家,擴大了疆域,崇尚小乘佛教,創制了現代泰國文字。他還積極與中國發展關系,曾派人到中國訪問過兩次,學習陶器製作工藝。這家博物館將為你探索素可泰古城的秘密提供一些感性知識。館內收藏有素可泰王朝最優秀的佛像創作,其中那尊行走佛像,被認為是泰國佛像中的極品。館內展示的一塊藍干亨大帝碑文記載:"素可泰日益繁榮。水中有魚,田中有稻……自由買賣,無需納稅。"這塊碑文是泰國文字的最早紀錄,也是泰國古典文學中的著名片段。
瑪哈塔寺:
建於13世紀,是古城中規模最大的寺廟,四周圍有磚牆和護城河,是素可泰古城的精神和行政中心。院內有198座佛塔,在佛殿殘存的磚柱中間還坐著一些倖存下來的佛像。
灑溪寺:
坐落在一個大池塘中間的小島上,環境十分幽雅。佛殿建築為典型的素可泰時代風格,佛塔則是典型的錫蘭卡式鍾形佛塔。
西川寺:
位於瑪哈塔寺西北1.5公里。這里被緊緊圍在據說有3米厚的高牆內的坐佛今天依然受到泰國人的尊崇,因此絕對不要動爬到佛像身上留影的念頭。佛像高15米,寬11米。
西薩差那萊歷史公園
位於素可泰歷史公園以北約50公里的雍河旁,佔地45平方公里,是素可泰古城姐妹城市遺址,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址。這個歷史公園掩映在青山綠草之間,遊人不多,很適合騎自行車游覽,也可以騎大象在公園里繞一圈。
考盤家蓬寺:
這個寺本身沒有特別之處,但從落在一座小山上,是遠眺公園全景的上佳地點。
章隆寺:
意為"大象寺",是西薩差那萊古城的中心,由藍干亨大帝建於13世紀末期。鍾形的錫蘭式佛塔底座是39頭大象,當年曾經很宏偉的台階象徵著登上天堂之路。在這座寺廟前,你往往可以發現真的大象。
差達尤塔寺:
在章隆寺對面,意為"七排塔寺",因為這里的33座小佛塔排成七排。寺內所有的佛塔都有蓮花頂,是典型的素可泰風格。據傳,這里的佛塔下埋著素可泰王朝王室成員的骨灰。
南帕亞寺:
建於15世紀或16世紀,比古城內的所有其他寺廟都晚。主塔是典型的錫蘭式鍾形佛塔,底座也曾雕刻有大象。主殿外牆上刻有大城王朝早期的裝飾圖案。
普拉西拉塔那瑪哈塔寺:
位於古城以南3公里。據認為這座寺廟建成素可泰王朝以前,因此有比較濃重的古高棉風格。入口的門楣上雕有古高棉風格的佛頭,主殿里供奉著一座大型素可泰風格的坐佛,旁邊是一尊行走佛像,充分展示了素可泰佛像雕刻流暢圓潤的藝術風格。寺廟旁有一座木頭吊橋橫跨雍河,當地人騎著摩托車晃晃悠悠地過橋也可算作一景。
大城
大城意為"和平之城",位於曼谷以北86公里,從1350年至1767年是暹羅國的首都,大城王朝可謂泰國歷史上的全盛時代:統治范圍包括今天的寮國、柬埔寨和緬甸,歷經417年,33個國王,到17世紀大城的人口達到100萬,歐洲、中國和日本的商人不遠萬里來到這里經商。當時,所有到過此地的人都為它的繁華所折服。
雖然這座和平之城最終於1767年被入侵的緬甸軍隊燒毀並劫掠一空,但從數量眾多的宮殿廟宇遺跡中仍可以依稀看到大城王朝當年曾有過的輝煌。
到大城遊玩的是佳方式是從曼谷乘船溯湄南河北上,沿途欣賞兩崖的怡人風光,遙想當年鄭和下西洋率船隊前往大城時的壯觀場面。到邦巴茵王宮下船遊玩後,搭乘巴士前往大城歷史遺跡公園,租輛自行車徜徉於散落在萋萋芳草間的殘垣斷壁,感懷歷史的無常。傍晚時分搭巴士回曼谷。
菩拉司山碧寺:
在所有古跡中最有名的要數菩拉司山碧寺。這座建於14世紀的寺廟是當年大城規模最大的寺廟,也曾做過幾代國王宮殿和皇家寺廟。這里曾經供奉著一座16米高的大佛像,像身表面貼的金重達250公斤。緬甸軍隊佔領大城後為了熔解出金子,燒毀了整座寺廟和佛像。該寺的標志性建築是屹立在廢墟中的3座具有典型大城時代風格的大佛塔。
大城歷史遺跡公園:
大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址。這座用護城河圍起來的古城內外共有375座寺廟。
菩拉瑪哈塔寺:
這座寺廟也建於14世紀。盡管經過緬甸軍隊的大肆燒掠該寺的原貌早已盪然無存,但那座高棉風格的佛塔依稀保存著幾分風韻。據傳,這是大城年代最久遠的佛塔之一。寺廟里那尊裹在樹根里的佛像頭也是一外奇特的景觀。
幫巴茵王宮:
位於大城以南約20公里,在大城王朝時代曾是國王的夏宮。重建於19世紀末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大帝時代。這里集合了東西方多種風格的建築,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建於湖中央的埃薩旺帖帕耶阿殿(Aisawan Thiphaat Hall)。這是一座木結構的尖頂宮殿,仿造曼谷大王宮內的一座宮殿建成。據說當年朱拉隆功大帝經常於日落時分在此吟詩。
王宮內唯一開放的宮殿威哈甲隆殿(Wehat Chamrun Hall)是一座純中國式建築,中文名叫"天明殿"。該殿是由一批華人出資修建獻給朱拉隆功大帝的。這座木結構宮殿的造型類似廣東潮汕一帶的殿堂建築,屋內外裝飾品及傢具大多來自中國,格局布置也是完全中國式的。
遊人還可以登上天明殿旁邊的斜塔,一覽這座掩映在綠茵與波光中的宮殿建築群。
北碧府
北碧府是泰國第三大府,位於曼谷以西約130公里,西臨緬甸,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修築的桂河橋而聞名於世。 北碧城內:
桂河橋:
桂河橋是一座鐵路橋,是連接泰國和緬甸的一條長約415公里的鐵路和一部分。當時,日軍為征服緬甸和緬甸以西的亞洲國家,急需一條給養供應線,便於1942年9月16日起,先後役使6.1萬名盟軍戰孚和20萬名亞洲勞工,用16個月便修完了原計劃需要6年時間才能完工的鐵路。
由於當時鐵路沿線氣候和生活條件惡劣,加之日軍的殘酷役使,先後有1.6萬名戰俘和近10萬名勞工死於勞累、疾病和營養不良。因此這條鐵路也被稱為"死亡鐵路"。
戰爭接近尾聲時,大橋被盟軍炸毀。戰後,泰國政府重新修建。現在的桂河大橋共有11節鋼梁,全長300米,並仍在使用之中。
遊客可以在大橋上行走,領略桂河的秀美。也可在北碧府境內的任何一個火車站搭乘開往桂河橋方向的列車。沿途山清水秀,泰國中部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並有機會接觸到普通泰國人,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戰俘宮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建在一座寺廟旁,緊臨北碧府的另一條主要河流麥公河。整個建築仿造當年盟軍戰俘居住的竹屋頂的長條窩棚。館內展示的照片顯示,戰俘們瘦骨嶙峋,渾身上下只有胯間一塊粗布遮體。館內還陳設有二戰期間的地圖、武器、和其他戰爭紀念品,並收集了大量有關桂河橋和死亡鐵路的新聞報道。 這座博物館的名字JEAATH是用當年與桂河橋有關聯的六個國家英文名字的縮寫組成的。這六個國家是: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美國,泰國和荷蘭。
北碧府盟軍公墓:
這座公墓在火車站對面,共有6982個來自英國、荷蘭、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度、紐西蘭、加拿大和緬甸等盟軍戰俘的墓碑,他們多在修建"死亡鐵路"時去世。公墓內綠草萋萋,鮮花盛開,幾千個16K紙大小的大理石墓碑整齊排列。算算戰俘們去世時的年紀,很多都年輕的令人心碎。
公墓環境優美恬適,間或看到泰國年輕人在次溫習功課或會友。
北碧城外:
很多遊客到北碧府只為看桂河橋,實際上北碧府外有茂密的從林,秀麗的河流,品種繁多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和飛珠瀉玉的大瀑布。很有羅曼蒂克思想的商人在深山裡的河上建造了竹船房,也不通電,晚上用煤油燈照明。在黑 ``的夜晚,驀然發現久居都市的你早已忘卻原來天上還有這么多星星。
地獄之火通道:
位於北碧城西北80公里處。為紀念在修建"死亡鐵路"最艱難地段而死亡的盟軍戰俘和亞洲勞工而建。在這一地段戰俘們用最簡單的工具在一座山中鑿出了一條1000米長的通道。由於當時日軍役使戰俘日以繼夜地工作,晚上點著火把,鐵鑿撞在山體上濺起簇簇火花,遠看好象地獄之火。通道完成時,大約70%的戰俘因過度勞累和飢餓疾病而死亡。
這座紀念性項目建有一座博物館,館內陳列有戰俘的照片,配有較詳細的英文說明,講述當年修建"死亡鐵路"時的情形,並連播放一個短記錄片。
從博物館旁邊的小路下去,就是地獄之火通道。當年戰俘們用最簡單的工具開鑿了7處山體,全長3.5公里。如果時間有限,只需爬過一座小山,就可以到達一個通道。看看通道兩旁山體上依然清晰的鑿痕,以及依然插在山石中的敲斷了的鑿子,不難想像戰俘們的艱辛。
愛侶灣瀑布:
愛侶灣瀑布位於同名的國家公園內,是泰國最大的瀑布之一。瀑布有7層,要爬到最高了一層,需要跋山涉水,因此一雙適合走路的鞋子是必不可少的。瀑布下的水潭也是游泳的好地方,所以也別忘了帶游泳衣。
塞要瀑布:
有大小兩個瀑布,都很美麗。其中小瀑布比較近,距北碧城西北約60公里,大瀑布離城約100公里。小瀑布附近有火車站,可以從那搭車回城。
⑸ 清邁的泰語翻譯
清邁的泰語翻譯是:เชียงใหม่。
清邁為泰國北部城市,環境優美,氣候涼爽,以玫瑰花著稱,素有「泰北玫瑰」的雅稱,清邁歷史悠久,文化古跡眾多。
清邁曾長期作為泰王國首都,仍保留著很多珍貴的歷史和文化遺跡,城區內代表著泰北燦爛歷史文化的古老寺廟,同時清邁的絲綢、紡織品等也著稱於世,每年都有大批絲綢、紡織品出口,是泰國製造業的重要支柱。
(5)清邁旅遊景點泰語介紹擴展閱讀:
清邁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13世紀,孟萊王就定都於此,1296年4月14日清晨4點,清邁在曼格萊王(King Mengral พญามังราย)的領導下落成,伏著良田千里、濱河(Maeping River,แม่น้ำปิง)護衛,清邁成為泰國黃金時期的根據地,並逐漸成長為現今泰國最大的一府、第二大城。以後長期成為蘭納泰王國的都城,除其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外,還鄰近位於南部的古絲綢之路的一個分支。
清邁的發達程度僅次於首都曼谷,市內風景秀麗,遍植花草。清邁的天然環境優美,平均海拔300米,是泰國的高原城市,氣候涼爽,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東部為坤丹山脈,西部為英坦昂山脈,山峰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英坦昂峰是全國最高峰,海拔2,576米。中部為賓河流域。森林面積16,700平方公里,佔全府土地73%。
⑹ 泰國清邁景點介紹
所有的國家都各具特色、有所不同,而有些國家則尤其特異。泰國,在許多人眼裡堪稱是東南亞地區中最具異國風情的國度,就滿足於自己特別的氣質。在她七百年來的獨立歷史中,泰國舉國上下展示了一種令人驚異的堅毅傳統,這個傳統的基石,是人對國教"佛教屹立不搖的信仰,以及對君主制度的尊崇,盡管民主立胄已在公元一九三二年完成,王室尊嚴一如昔日國王尚是人民的救世之主時代般受到崇敬。
素可泰
素可泰意為"幸福的開端",是泰族人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真正獨立的王國。從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末,素可泰王朝曾盛極一時,是泰國文明史上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宗教藝術和建築被認為代表著最經典的泰國風格,其最大特色是蓮花座的裝飾和鍾形佛塔。
素可泰地區有兩座歷史公園:素可泰歷史公園和西薩差那萊歷史公園。
素可泰歷史公園:
素可泰古越是素可泰王朝都城遺址,距曼谷約420公里,在14世紀末被大城王朝吞並後成為一座棄城,逐漸淹沒於叢林之間。近些年來,經過大規模的修繕,這座佔地45平方公里的古城已被辟為歷史公園,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址。近100座歷史遺址和4個大型池塘散落於修剪整齊的綠茵之間。游覽素可泰古城的最佳時間是每年水燈節,即泰國陰歷12月的滿月之日(一般為西歷11月)。用芭蕉葉和鮮花作成的水燈漂浮在池塘中,水波中閃映著古剎、佛像的倒影,充滿了詩情畫意。
藍干亨國家博物館:
藍干亨大帝是素可泰王朝功績最顯赫的君主,他統一的國家,擴大了疆域,崇尚小乘佛教,創制了現代泰國文字。他還積極與中國發展關系,曾派人到中國訪問過兩次,學習陶器製作工藝。這家博物館將為你探索素可泰古城的秘密提供一些感性知識。館內收藏有素可泰王朝最優秀的佛像創作,其中那尊行走佛像,被認為是泰國佛像中的極品。館內展示的一塊藍干亨大帝碑文記載:"素可泰日益繁榮。水中有魚,田中有稻……自由買賣,無需納稅。"這塊碑文是泰國文字的最早紀錄,也是泰國古典文學中的著名片段。
瑪哈塔寺:
建於13世紀,是古城中規模最大的寺廟,四周圍有磚牆和護城河,是素可泰古城的精神和行政中心。院內有198座佛塔,在佛殿殘存的磚柱中間還坐著一些倖存下來的佛像。
灑溪寺:
坐落在一個大池塘中間的小島上,環境十分幽雅。佛殿建築為典型的素可泰時代風格,佛塔則是典型的錫蘭卡式鍾形佛塔。
西川寺:
位於瑪哈塔寺西北1.5公里。這里被緊緊圍在據說有3米厚的高牆內的坐佛今天依然受到泰國人的尊崇,因此絕對不要動爬到佛像身上留影的念頭。佛像高15米,寬11米。
西薩差那萊歷史公園
位於素可泰歷史公園以北約50公里的雍河旁,佔地45平方公里,是素可泰古城姐妹城市遺址,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址。這個歷史公園掩映在青山綠草之間,遊人不多,很適合騎自行車游覽,也可以騎大象在公園里繞一圈。
考盤家蓬寺:
這個寺本身沒有特別之處,但從落在一座小山上,是遠眺公園全景的上佳地點。
章隆寺:
意為"大象寺",是西薩差那萊古城的中心,由藍干亨大帝建於13世紀末期。鍾形的錫蘭式佛塔底座是39頭大象,當年曾經很宏偉的台階象徵著登上天堂之路。在這座寺廟前,你往往可以發現真的大象。
差達尤塔寺:
在章隆寺對面,意為"七排塔寺",因為這里的33座小佛塔排成七排。寺內所有的佛塔都有蓮花頂,是典型的素可泰風格。據傳,這里的佛塔下埋著素可泰王朝王室成員的骨灰。
南帕亞寺:
建於15世紀或16世紀,比古城內的所有其他寺廟都晚。主塔是典型的錫蘭式鍾形佛塔,底座也曾雕刻有大象。主殿外牆上刻有大城王朝早期的裝飾圖案。
普拉西拉塔那瑪哈塔寺:
位於古城以南3公里。據認為這座寺廟建成素可泰王朝以前,因此有比較濃重的古高棉風格。入口的門楣上雕有古高棉風格的佛頭,主殿里供奉著一座大型素可泰風格的坐佛,旁邊是一尊行走佛像,充分展示了素可泰佛像雕刻流暢圓潤的藝術風格。寺廟旁有一座木頭吊橋橫跨雍河,當地人騎著摩托車晃晃悠悠地過橋也可算作一景。
大城
大城意為"和平之城",位於曼谷以北86公里,從1350年至1767年是暹羅國的首都,大城王朝可謂泰國歷史上的全盛時代:統治范圍包括今天的寮國、柬埔寨和緬甸,歷經417年,33個國王,到17世紀大城的人口達到100萬,歐洲、中國和日本的商人不遠萬里來到這里經商。當時,所有到過此地的人都為它的繁華所折服。
雖然這座和平之城最終於1767年被入侵的緬甸軍隊燒毀並劫掠一空,但從數量眾多的宮殿廟宇遺跡中仍可以依稀看到大城王朝當年曾有過的輝煌。
到大城遊玩的是佳方式是從
⑺ 清邁的旅遊
泰國北部第一大城,清邁府首府。泰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賓河兩岸。人口10.2萬 (1980)。市郊土地肥沃,農產富饒。1296年起曾為蘭那王朝(或稱「南掌」)都城。舊城在河西,新城在河東,有兩座橋梁相連。以手工藝著名, 有珠寶首飾、銀器、陶器、木雕、絲綢等。工業有柚木初步加工和鋸木等。交通發達,為北線鐵路終點站,距曼谷752公里。設有機場。有清邁大學(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เชียงใหม่)、工藝學院、農學院等大專院校。市內寺廟約百座,有建於十三世紀的清門寺。市郊素貼山(พระธาตุดอยสุเทพ),有建於十六世紀的佛寺,為各地佛教徒朝拜聖地。旅遊業發達。
清邁素以「美女和玫瑰」享譽天下,位於海拔300米的高原盆地,四周群山環抱,氣候涼爽,景色旖旎,古跡眾多,商業繁榮,是東南亞著名的避暑旅遊勝地。這座小城安靜,淡雅,空氣干凈清新,呼吸就像在親吻戀人的臉頰。 這里沒有消磨時間的溫柔海灘,沒有瘋狂血拚的豪華商場,有的只是近乎於凝固的時間和讓人心情無比舒爽的安靜。你可以毫無目的地在古城中放空漫步,也可以穿越叢林跋山涉水,更可以在周末夜市瘋狂血拚,喧鬧和安詳都自然的結合在這個城市。 來清邁,體驗曾經蘭納王國的獨特文化歷史,細嗅這朵清雅的泰北玫瑰。
帕烘寺
帕烘寺(WatPhuakHong วัดพวกหงษ์)靠近松旁門,一進門就可以看見一幢美麗的僧院,金色配上紅色的鑲板,是典型的蘭那式的僧院。但是此寺的重點景點是屋後少見的的圓錐型7層塔,西元1517年建造,塔上有52個佛龕,裡面坐著冥想佛,可能受到中國式寶塔的影響才有此形狀,基層還有一圈陶瓷裝飾呢!清邁另外有兩座相似的塔,一座在WatRampoeng,一座是ChediProng。
布帕壤寺
布帕壤寺(WatBuppHaram วัดบุปผาราม)就在聖方寺的對面,西元1497年同KingMuangKaew建造,正值蘭那王朝佛教最興盛的時候,是座混合緬甸和蘭那兩種風格的寺廟。寺中最吸引人的是年代久遠的小木造僧院,有超過300年的歷史,19世紀末曾經修復過,屋宇還保存原樣,風檐上及廊柱上的細致灰泥裝飾依舊叫人心動,有點傾斜的前門,讓人有種年華老去的感嘆。緊鄰小木造僧院的是一座較大的僧院,也有200年的歷史,走在兩座院間的小道上,思古之情油然而生。左邊新建造的僧院則是色彩斑斕、金碧輝煌,與單沉老舊的僧院像是兩間不同的寺廟,塑著人行金鳥的山形牆特別值得細看。寺廟的後方有一座大佛塔,白色的外觀加上巨大的塔身頗為雄偉。
蘭花園
蘭花雖然不是泰國的國花,但卻是泰國人迎賓、裝飾最常用的花,蘭花的種類有上百種,清邁附近的梅薩山莊就有許多家蘭花培植場,展覽並銷售各式蘭花。養殖場還將蘭花幼苗培育在真空瓶中,以便遊客攜 帶,另外也有真花拿來鍍金、鍍銀、上膠做成的別針,特別生動,也是送禮的好選擇。
柴迪隆寺
一進入柴迪隆寺,就像到了山裡,四周全是樹林,唯一有人氣的便是入口的小攤與樹上一片片的箴言。沿著小路可以通過前人暝想用的洞穴,路旁的箴言是最佳的夥伴,上面皆以泰文和英文標示,都是一些詩句,深刻感人,例如:「Love is a Flower garden to be watered by tears」。穿過這一片樹林後,左手邊便是一個草葯園,沿著路上種植一些葯用植物,而後方則是一些頃圯的佛像,散落在草地上,其間有一顆很大、神情愉悅的佛像頭,布滿了青苔。看到寺中的精神柱之後右轉,便是三道直的洞穴,裡面可以相通,以往和尚便是在此修行,但是已經重新鋪設,開放給一般人參觀,三道洞穴的盡頭各有一尊至數尊佛像供人膜拜,洞穴的命運多難,曾經遭棄、日軍的破壞及小偷的濫挖亂盜,據說洞穴中曾經有14-15世紀的壁畫,但已經消失不見了。
古道寺
古道寺(WatKuTao)的全名叫「WatWeruWanKuTao」,「Weru」是「竹子」的意思,「Wan」就是缽的形狀,所以全部的意思就是「竹林旁里埋葬骨灰的缽形佛塔」。古道寺果真有數排竹林,但最大的看頭還是那不尋常的塔,由5個類似和尚的缽形物組成,上面並覆有多彩的琉璃片。清邁建築
南邦府
南邦府(LamPang ลำปาง)位於清邁東南方100公里處,這里環境優雅,以美女著稱,是緬甸式廟宇集中之地,亦是泰境內惟一仍保留著以馬車為交通工具的省府。這里的南邦魯安寺(PhraDhatHairpoonchai),其展堂建於1925年,氣派豪華。正門貼滿金箔,極盡奢華。主殿內供有兩尊青銅佛像。齊里騷佛寺,是以20座佛塔並立而著名的寺廟。據說,游覽該寺的人,如能數得出有20座佛塔,必獲吉兆。自南邦府再南走不遠有泰國的棉織中心村。這里盛產泰國棉花,村內有約2000架手工紡紗機,是著名的棉織品產地。藏有佛祖舍利子的雙龍寺
素貼山雙龍寺
素貼山,位於清邁以西16公里處,海拔1,667米,是清邁天然的瞭望台。普拉素貼寺是半山上的主要游覽點之一,是清邁市的標志。當地華語稱此山為「遇仙山」或「會仙山」,因山上有著名的素貼寺而聞名。山坡上開滿五色玫瑰,山頂白雲繚繞,風光秀麗。登臨山頂,清邁市全景盡收眼底。
雙龍寺位於素貼山山頂,建於1383年,又稱『舍利子佛寺』。稱為雙龍寺是因為寺門外石階兩側各雕有一條長達500米的巨龍,十分壯觀。稱為舍利於佛寺是因為寺內有一座建於16世紀的金塔,據說塔內藏有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子,故被視為聖地。清邁王朝歷代帝王對此寺都十分崇敬,常來此朝拜。而來此朝拜的各地信徒更是絡繹不絕,每年6一7月均在此舉行禮佛盛會。
普拉辛寺
普拉辛寺(WatPhraSingh วัดพระสิงห์)又譯帕辛寺,別名雙龍寺或舍利子佛寺,是泰國著名的旅遊景點,清邁規模最大的佛寺,與契迪龍寺(WatChediLuang วัดเจดีย์หลวง)同為清邁地位最崇高的寺廟。位於清邁古城的西邊,Ratchadamnoen ถนนราชดำเนิน 路的盡頭,由孟萊王初建於1345年,後經多次擴建才形成現有規模。寺內供奉的帕辛佛像,據說600多年前從錫蘭傳入。
寺院周圍蒼松翠柏,古木參天,兩條用彩色玻璃片和扇形彩釉小瓷磚鑲嵌的巨龍,各有大小7個龍頭,雄踞石階兩側,龍首高翹,威風凜凜。長約150多米的龍身隨石級起伏而上,一直伸展至佛寺門口。石階重重疊疊,具309級,儼然佛家龍道,十分壯觀。寺內有東西南北4座佛殿,分別有長廊相連,成四方形。每座殿內供有一尊金身大佛,正殿萊甘堂內供奉有被視為泰北最具靈性的三尊佛像。寺院正中有一座高約20米的大金塔,建於16世紀,據說塔內保存有佛祖釋迦牟尼的聖物(舍利子)。清邁王朝歷代帝王對此寺都十分崇敬,常來此朝拜。右側有呈高床式的七旋塔,被譽為泰國建築的精華。每年4月13日至15日,帕辛寺是人們慶祝潑水節的主要地點之一。
苗族村
苗族村,位於泰國培山附近,距離蒲屏宮不遠處,由於村莊位於山上,並且上山之路非常崎嶇難行。作為泰國現存的唯一六種山地民族之一,當地的村民仍然保留少數民族的穿衣打扮的風格,部分苗人更懂的漢語的表達,苗人以種田為生,生活十分朴實簡單,許多當地人依靠賣旅遊紀念品為生,讓前來的遊客都能感受到這種朴實無華的生活中的別樣風味。在這里擁有世界上最美麗花朵之稱的罌粟花,這種花朵的花瓣格外鮮艷美麗,但是隱藏在這種美麗之下的可怕卻是令人望而生畏,花的果實就是毒品的原材料。在這里能夠參觀族村內的民族博物館,裡面陳列了泰國六種山地民族的民俗文化。
其它景點
僅存的泰北式廟宇清曼寺、因他農山、蒲屏宮泰式的美麗、馬沙山谷、老清邁、查育寺、部族研究中心、培山苗族村、泰北文化公園、清邁植物園、清邁動物園、清邁國家博物館、清曼寺、杜英沙那國家森林公園。
沿途景區風光
作為東南亞著名的避暑旅遊勝地,每年6月~10月,是清邁的最佳旅遊季節。但需注意天氣預報,避開連續雨天。
清邁地處山區,位於海拔300米的高原盆地上,四周群山環抱,清澈的濱河流經該市,氣候涼爽,樹木蔥翠,百花爭艷,緯度較高,氣候比泰中、泰南涼爽。但清邁地處熱帶,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差不大。年平均氣溫為22℃左右。
冬天來泰國,要去曼谷、普吉島避寒,而夏天來泰國,則必來清邁避暑了。清邁的6-10月剛剛度過熱季,雨量增多,經常大雨滂沱,氣溫略有下降,直至10月下旬,此時空氣潮濕,月平均溫度維持在20℃~25℃左右。此刻雖然雨水偏多,但比之其它絕大多數城市正值「火爐」時分的炎熱難熬,清邁卻是個涼爽宜人,浪漫美麗的清涼世界!
最佳旅遊時間
去清邁旅遊的黃金時間是每年11月到次年4月的冬春兩季,4月有盛大的潑水節。不過,在5月到10月的淡季,雖然經常下雨,但是食宿更加便宜,房間、車票也不會緊張。清邁有許多活動、節假日,還有各種集市、文化中心、娛樂項目,遊客一年到頭都能很盡興。 1、不勾肩搭背,不從背後驚嚇別人。
2、女士進入皇宮時不可穿短裙和無袖裝,男士必須穿有領子的上裝,不得穿拖鞋。
3、進入寺廟要脫鞋,服裝應整齊、端莊,最好不要穿短褲。
4、遇見僧侶要禮讓;女性避免碰觸僧侶,如奉獻財物,可請男士代勞或直接放在桌上。
5、打招呼時要雙手合掌,不可以用手指人或物。
6、頭部為身體較神聖部份,不隨便摸別人的頭,泰語中的坤恩(Khun คุณ),意指先生、小姐、太太,男女適用。
7、公共場所中男女不可有太過親密的舉動,亦不要當眾發脾氣。
8、泰國禁賭,即使在酒店房間內也不可玩牌或打麻將。
麥兜旅行網溫馨提示:
1.時差
泰國時間比格林威治標准時間早7個小時,比北京時間晚1小時。旅客從中國境內上飛機後,勿忘將手錶撥慢1小時。格林威治時間為12時,泰國時間為19時,北京時間為20時。
2.電壓和插座泰國的電源插孔是二孔的,220V,50Hz。國內的兩相插頭都可以直接使用,而三相插頭則需要用轉換器。泰國的三相插頭和中國的不同(中間那根是圓的),所以,最好帶一個三相轉二相的插頭轉換裝置。
麥兜旅行網特色體驗推薦:
1.騎大象游(Elephant Safari)
象在泰國的歷史和文化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戰場上的坐騎、工程上的好幫手,白象更是王的象徵。幾乎在泰國各地,都能有機會騎大象、看大象表演。尤其是清邁,清邁盛產大象,是和這種可愛的動物近距離接觸的最佳選擇。
2.徒步游(Trekking)對於清邁這個城市,歷史遺跡都集中在某個特定的區域。特別適合整合成一條囊括所有景點的徒步游路線,以便花費一天的好時光可以逐一欣賞。另外,荒野徒步和長途徒步是泰國北部最大的亮點之一。這里的道路縱橫交錯,遊客們在白天可以沿路穿越長滿茂密叢林的山脈,晚上還可以到山地部落的村莊休息;民俗旅遊和生態旅遊的愛好者還可以騎大象,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清邁是這些旅遊項目的主要地點之一。
3.泰式按摩和SPA在泰國,人們覺得按摩Spa 並非奢侈的享受,而是一種必要的健身療法。清邁到處都有按摩SPA場所,久享盛名,價格公道,服務優質。來套足底或全身按摩,舒經解乏,恢復活力。清邁的按摩場所隨處可見,甚至在市場道路兩邊都會擺上一排排作為,為你提供按摩。按摩院在這里是一種社交活動場所,所以記得要穿戴整齊。近年來,除了傳統的按摩方法,水療也日益流行起來。此外,草葯熱敷按摩、指壓按摩、膏油按摩、裹身、身體磨砂、面部保養和全天成套按摩,不管你需要什麼,都可以找到滿足自己要求的那一項。
4.叢林飛躍(Jungle Flight)清邁雖是古城,卻也兼顧了很多人對冒險的渴望。記得兒時看人猿泰山在原始森林中飛躍,隨著耳邊呼嘯的風聲,大聲呼喊,這就是叢林飛躍的精髓。目前Jungle Flight熱帶叢林飛翔探險旅程全長已超過4公里。旅途中遊客將在34座樹頂平台間飛翔,體驗距離地面50米,最長300米,時速50公里的快感;40米高空速降將讓你尖叫不斷;高35米的巨網讓你可以像蜘蛛人一樣攀爬而下;行走在2座高空吊橋和長達570米的叢林吊橋棧道之上,領略熱帶高山叢林迷人風光…
5.單車游(Cycling)清邁的景點大都集中在古城內,古城內的景點步行即可到達。但除此之外,古城的市郊,平河岩岸區域這些古城周邊的景點,步行可能稍遠,但是卻非常適合騎自行車前往。那麼花上一天時間租輛自行車將清邁古城的景點一網打盡,不會太累,並且可以自己掌握節奏喔。此外,清邁周邊的鄉村和山地非常適合自行車運動,清邁西邊的素貼山具有尤其高的聲譽。騎自行車游覽高聳的素貼山,在素貼山國家公園,登高望遠,也是一番極為舒暢的旅行體驗。
6.品泰北美食,看民族舞蹈清邁對美食家而言可謂是如魚得水的快樂天堂,這里供應了亞洲和歐洲所有主要菜系的成套佳餚,如傳統的北方菜里有一種叫做「勘托克(Khantok)」的菜系,包括咖哩、炸雞、醬汁、炸豬皮和野菜,美味可口。Khan意為碗,Tok為矮的圓台。據說原是國王的「御宴」。進食的人必須脫去鞋子,盤膝席地圍坐。晚餐有8道菜,以咖喱和酸辣味為主,是典型的泰北風味。進餐時有民間舞蹈和音樂助興,氣氛愉快。
7.乘熱氣球俯瞰清晨的清邁在高空俯瞰清邁是一項即新鮮又刺激的項目,一般在日出前1小時升空,可以在半空欣賞完美的日出。更可欣賞清邁美麗寬廣的平原河谷和一幅幅的鄉村稻田風光。
8.平河觀光游清邁的平河流經的大部分地區是鄉間山野,河岸是青青小草和吊腳小屋,有很多日間和夜間的河上觀光團隊游可以探索這一水道。
⑻ 泰語 清邁 怎麼說
เชียงใหม่
chiang mai
⑼ 泰國有哪些旅遊景點
泰國旅遊景點之普吉島(PUKET)
位於泰國南部安達曼海域的普吉島,距離曼谷約公里,是泰國的第一大島,也是泰國最小的直轄區。那裡的旅遊景點也主要是以海洋休閑為主線,陸地上的旅遊景點相對就比較少了。由於多部美國大片在這里的外島拍攝,使她擁有頗具人氣的知名島嶼,如距離普吉島市區約一個小時車程的攀牙灣,海上回教村,007鐵釘島;距離普吉島最近的珊瑚島,一線天沙灘,雞蛋島;還有坐慢船約二個小時可到的PP島,小PP瑪雅灣,都是普吉島之旅非常響亮的旅遊套餐,以及普吉島上的神仙半島觀景台,叢林探險活動,都是普吉島旅遊景點最上榜的人氣催化劑。
泰國旅遊景點之清邁(CHIANG MAI)
作為泰國北方唯一一個璀璨的玫瑰,成為了泰國皇室避暑的勝地,那裡的氣候四季如春,是泰國最涼爽的地方,又因那裡接近聞名於世的「金三角」地帶,所以也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清邁距離曼谷約800公里,是真正能夠接觸到泰國民族文化的地方,那裡的「苗族手工藝村」,原始的市集文化,素貼山佛寺,原始的象群部落,以及清新的自然空氣,造就了她成為另一種泰國旅遊的新面貌,還有舉世聞名的「泰國潑水節」,全泰國最熱鬧的地方就在清邁,也是清邁全年旅遊最旺盛的時候,在感受泰國民族文化的同時,享受一個清凈的度假氛圍是清邁旅遊主題。距離清邁約350公里的泰國最北段的清萊,更是一個充滿部落風情,湄公河文化和鴉片故事的旅遊亮點。
泰國旅遊景點之蘇梅島(KOH SAMUI)
與閣昌島遙相呼應,同屬於暹羅灣海域,是泰國的第三大島,是繼普吉島之後的一個新興島嶼,這里標榜的就是純朴和自然,酒店資源非常豐富,已經成為規模,同樣是傍海而立的酒店,都擁有私人的沙灘,島上旅遊資源恰到好處,不多,但個個經典,最著名的旅遊景點如大金佛,惟妙惟肖的祖父祖母石,森林探險之旅的南門大瀑布,紅樹林泛舟之旅,還有蘇梅島上不可不嘗試的熏香SPA,泰式按摩遍布大街小巷,綠芒果中心酒吧街一帶是晚上休閑和吃海鮮的好去處;離島之旅活動,目前已經開發的如安通國家公園,月光島上聞名於世的「滿月派對」,龜島的潛水等,都打造了蘇梅島以原始純朴為主題的旅遊度假形象。但是因為飛往蘇梅島的航線,被曼谷航空獨家壟斷,以至造成旅遊成本高居不下,是蘇梅島旅遊一大遺憾,當然也造就了蘇梅島成為「貴族島嶼」的雅號。
⑽ 關於泰國的旅遊景點,你都了解哪些
1. 曼谷泰國大王宮自。曼谷泰國大王宮又稱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宮。位於首都曼谷市中心,依偎在湄南河畔,是曼谷市內最為壯觀的古建築群。
2. 普吉島。泰國最大的島嶼、安達曼海的「珍珠」普吉島是東南亞具有代表性的旅遊度假勝地。它的魅力首先在於它那美麗的大海,島嶼的西海岸正對安達曼海,那裡遍布原始幼白的沙灘,每個沙灘都有各自的優點和魅力,陽光普照之下,大大小小的海灘閃爍著安達曼海拍岸的浪花。
3. 芭堤雅。芭堤雅以陽光、沙灘、海鮮名揚天下,被譽為「東方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新興海濱旅遊度假勝地。
4. 玉佛寺。玉佛寺位於曼谷大王宮的東北角,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玉佛寺是泰國王族供奉玉佛像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因寺內供奉著玉佛而得名。
5. 皮皮島。皮皮島位於泰國普吉島東南約20公里處,是由兩個主要島嶼(北部的大皮皮島和南部的小皮皮島)組成的姐妹島。柔軟潔白的沙灘,寧靜碧藍的海水,鬼斧神工的天然洞穴,未受污染的自然風貌,使得她從普吉島周圍的30餘個離島中脫穎而出,一舉成為炙手可熱的度假勝地之一。